1. 教學的方法有哪些
教學方法包括教師教的方法(教授法)和學生學的方法(學習方法)兩大方面,是教授方法與學習方法的統一,但由於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處於主導地位,所以在教法與學法中,教法處於主導地位。下面就由我來給大家帶來教法的內容,希望可以對您有所幫助。
教學方法的分類
第一類方法:「以語言傳遞信息為主的方法」,包括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讀書指導法等。
第二類方法:「以直接感知為主的方法」,包括演示法;參觀法等。
第三類方法:「以實際訓練為主的方法」,包括練習法;實驗法;實習作業法。
第四類方法:「以欣賞活動為主的教學方法」例如陶冶法等。
第五類方法:「以引導探究為主的方法」,如發現法;探究法等。
教學方法的層次
第一層次:原理性教學方法。解決教學規律、教學思想、新教學理論觀念與學校教學實踐直接的聯系問題,是教學意識在教學實踐中方法化的結果。如:啟發式、發現式、設計教學法、注入式方法等。
第二層次:技術性教學方法。向上可以接受原理性教學方法的指導,向下可以與不同學科的教學內容相結合構成操作性教學方法,在教學方法體系中發揮著中介性作用。例如:講授法、談話法、演示法、參觀法、實驗法、練習法、討論法、讀書指導法、實習作業法等。
第三層次:操作性教學方法。指學校不同學科教學中具有特殊性的具體的方法。如語文課的分散識字法、外語課的聽說法、美術課是寫生法、音樂課的視唱法、勞動技術課的工序法等。
常用的教學方法
1.講授法
講授法是教師通過簡明、生動的口頭語言向學生傳授知識、發展學生智力的方法。它是通過敘述、描繪、解釋、推論來傳遞信息、傳授知識、闡明概念、論證定律和公式,引導學生分析和認識問題。運用講授法的基本要求是:
講授既要重視內容的科學性和思想性,同時又要應盡可能的與學生的認知基礎發生聯系。
講授應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科思維。
講授應具有啟發性。
講授要講究語言藝術。語言要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清晰、准確、簡練,條理清楚、通俗易懂,盡可能音量、語速要適度,語調要抑揚頓挫,適應學生的心理節奏。
講授法的優點是教師容易控制教學進程,能夠使學生在較短時間內獲得大量系統的科學知識。但如果運用不好,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不易發揮,就會出現教師滿堂灌、學生被動聽的局面。
2.討論法
討論法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以全班或小組為單位,圍繞教材的中心問題,各抒己見,通過討論或辯論活動,獲得知識或鞏固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優點在於,由於全體學生都參加活動,可以培養合作精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獨立性。一般在高年級學生或成人教學中採用。運用討論法的基本要求是:
討論的問題要具有吸引力。討論前教師應提出討論題和討論的具體要求,指導學生收集閱讀有關資料或進行調查研究,認真寫好發言提綱。
討論時,要善於啟發引導學生自由發表意見。討論要圍繞中心,聯系實際,讓每個學生都有發言機會。
討論結束時,教師應進行小結,概括討論的情況,使學生獲得正確的觀點和系統的知識。
3.直觀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師在課堂上通過展示各種實物、直觀教具或進行示範性實驗,讓學生通過觀察獲得感性認識的教學方法。是一種輔助性教學方法,要和講授法、談話法等教學方法結合使用。運用演示法的基本要求是:
目的要明確
現象要明顯且容易觀察
盡量排除次要因素或減小次要因素的影響
4.練習法
練習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鞏固知識、運用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在教學中,練習法被各科教學廣泛採用。練習一般可分為以下幾種:
其一,語言的練習。包括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的練習,旨在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
其二,解答問題的練習。包括口頭和書面解答問題的練習,旨在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其三,實際操作的練習。旨在形成操作技能,在技術性學科中占重要地位。
5.讀書指導法
讀書指導法是教師指導學生通過閱讀教科書或參考書,以獲得知識、鞏固知識、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一種方法。
6.任務驅動法
教師給學生布置探究性的學習任務,學生查閱資料,對知識體系進行整理,再選出代表進行講解,最後由教師進行總結。任務驅動教學法可以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也可以以個人為單位組織進行,它要求教師布置任務要具體,其他學生要極積提問,以達到共同學習的目的。任務驅動教學法可以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獨立探索及合作精神。
7.參觀教學法
組織或指導學習到育種試驗地進行實地觀察、調查、研究和學習,從而獲得新知識或鞏固已學知識的教學方法。參觀教學法一般由校外實訓教師指導和講解,要求學生圍繞參觀內容收集有關資料,質疑問難,做好記錄,參觀結束後,整理參觀筆記,寫出書面參觀報告,將感性認識升華為理性知識。參觀教學法可使學生鞏固已學的理論知識,掌握最新的前延知識。參觀教學法主要應用於各種植物品種改良技術的工作程序、後代選擇方法和最新研究進展等方面內容的教學。參觀教學法可以分為:「准備性參觀、並行性參觀、總結性參觀」。
8.現場教學法
是以現場為中心,以現場實物為對象,以學生活動為主體的教學方法。本課程現場教學在校內外實訓基地進行,主要應用於育種試驗布局規劃、試驗設計、作物性狀的觀察記載方法等項目的教學。
9.自主學習法
為了充分拓展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自主學習能力,鍛煉學生的綜合素質,通常給學生留思考題或對遇到一些生產問題,讓學生利用網路資源自主學習的方式尋找答案,提出解決問題的措施,然後提出討論評價。
自主學習法主要應用於課程拓展內容的教學,如項目教學未涉及的小作物具體的育種方法和特點,組織學生自主學習,按照論文的形式並撰寫學習小論文,交由老師評價。鍛煉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和科技寫作能力。
2. 教學方法和手段有哪些
導語:教學方法是教師和學生為了實現共同的教學目標,完成共同的教學任務,在教學過程中運用的方式與手段的總稱。教學方法的分類就是把多種多樣的各種教學方法,按照一定的規則或標准,將它們歸屬為一個有內在聯系的體系。
1.講授法
講授法是教師通過簡明、生動的口頭語言向學生傳授知識、發展學生智力的方法。它是通過敘述、描繪、解釋、推論來傳遞信息、傳授知識、闡明概念、論證定律和公式,引導學生分析和認識問題。運用講授法的基本要求是:
①講授既要重視內容的科學性和思想性,同時又要應盡可能的與學生的認知基礎發生聯系。
②講授應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科思維。
③講授應具有啟發性。
④講授要講究語言藝術。語言要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清晰、准確、簡練,條理清楚、通俗易懂,盡可能音量、語速要適度,語調要抑揚頓挫,適應學生的心理節奏。
講授法的優點是教師容易控制教學進程,能夠使學生在較短時間內獲得大量系統的科學知識。但如果運用不好,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不易發揮,就會出現教師滿堂灌、學生被動聽的局面。
2.討論法
討論法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以全班或小組為單位,圍繞教材的中心問題,各抒己見,通過討論或辯論活動,獲得知識或鞏固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優點在於,由於全體學生都參加活動,可以培養合作精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獨立性。一般在高年級學生或成人教學中採用。運用討論法的基本要求是:
①討論的問題要具有吸引力。討論前教師應提出討論題和討論的具體要求,指導學生收集閱讀有關資料或進行調查研究,認真寫好發言提綱。
②討論時,要善於啟發引導學生自由發表意見。討論要圍繞中心,聯系實際,讓每個學生都有發言機會。
③討論結束時,教師應進行小結,概括討論的情況,使學生獲得正確的觀點和系統的知識。
3.直觀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師在課堂上通過展示各種實物、直觀教具或進行示範性實驗,讓學生通過觀察獲得感性認識的教學方法。是一種輔助性教學方法,要和講授法、談話法等教學方法結合使用。運用演示法的基本要求是:
1、目的要明確
2、現象要明顯且容易觀察
3、盡量排除次要因素或減小次要因素的影響
4.練習法
練習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鞏固知識、運用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在教學中,練習法被各科教學廣泛採用。練習一般可分為以下幾種:
其一,語言的練習。包括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的練習,旨在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
其二,解答問題的練習。包括口頭和書面解答問題的練習,旨在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其三,實際操作的練習。旨在形成操作技能,在技術性學科中占重要地位。
5.讀書指導法
讀書指導法是教師指導學生通過閱讀教科書或參考書,以獲得知識、鞏固知識、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一種方法。
6.任務驅動法
教師給學生布置探究性的學習任務,學生查閱資料,對知識體系進行整理,再選出代表進行講解,最後由教師進行總結。任務驅動教學法可以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也可以以個人為單位組織進行,它要求教師布置任務要具體,其他學生要極積提問,以達到共同學習的目的。任務驅動教學法可以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獨立探索及合作精神。
7.參觀教學法
組織或指導學習到育種試驗地進行實地觀察、調查、研究和學習,從而獲得新知識或鞏固已學知識的教學方法。參觀教學法一般由校外實訓教師指導和講解,要求學生圍繞參觀內容收集有關資料,質疑問難,做好記錄,參觀結束後,整理參觀筆記,寫出書面參觀報告,將感性認識升華為理性知識。參觀教學法可使學生鞏固已學的理論知識,掌握最新的前延知識。參觀教學法主要應用於各種植物品種改良技術的工作程序、後代選擇方法和最新研究進展等方面內容的教學。參觀教學法可以分為:「准備性參觀、並行性參觀、總結性參觀」。
8.現場教學法
是以現場為中心,以現場實物為對象,以學生活動為主體的教學方法。本課程現場教學在校內外實訓基地進行,主要應用於育種試驗布局規劃、試驗設計、作物性狀的觀察記載方法等項目的教學。
9.自主學習法
為了充分拓展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自主學習能力,鍛煉學生的綜合素質,通常給學生留思考題或對遇到一些生產問題,讓學生利用網路資源自主學習的方式尋找答案,提出解決問題的措施,然後提出討論評價。
自主學習法主要應用於課程拓展內容的教學,如項目教學未涉及的小作物具體的育種方法和特點,組織學生自主學習,按照論文的形式並撰寫學習小論文,交由老師評價。鍛煉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和科技寫作能力。
教學手段的方法
情景教學法,是教師根據課文所描繪的情景,創設出形象鮮明的PPT圖畫片,再加上生動的文學語言,並運用音樂的藝術感染力,再現情景現場,讓學生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彷彿置身事內如臨其境;
參與式教學法,是一種互動性的教學方法,通過互動過程讓學生學習記憶,例如上化學課老師找同學一起做實驗就是一種參與式教學方式。
案列教學法,案例學習就是通過具體案例去理解相關知識,這一點經常運用在法律條文的學習中。
研討式教學法,通過師生共同討論學習,類似於頭腦風暴法,讓學生在參與中積極思考和理解問題。
啟發式教學法,啟發式教學經常運用在大學教學中,老師只勾勒出大致輪廓,而具體的內容需要學生自學填充。
項目驅動教學法,項目驅動常用於研究生、博士生的教育中,通過給定一定論題,學生下來自行論證,這種方法適用於成人。
教學手段指運用教學輔助工具進行課堂教學的一種方法,可以是視聽,也可以是實踐活動,現在以多媒體為多。現代化教學手段是與傳統教學手段相對而言的。傳統教學手段主要指一部教科書、一支粉筆、一塊黑板、幾副歷史掛圖等。
現代化教學手段是指各種電化教育器材和教材,即把幻燈機、投影儀、錄音機、錄像機、電視機、電影機、VCD機、DVD機、計算機等等搬入課堂,作為直觀教具應用於各學科教學領域。因利用其聲、光、電等現代化科學技術輔助教學,又稱為「電化教學」。
教學方法的種類
目前,我國常用的教學方法從宏觀上講主要有:以語言形式獲得間接經驗的教學方法,以直觀形式獲得接經驗的教學方法,以實際訓練形式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學方法等。這些教學方法之所以經常被採用,主要是因為它們都有極其重要的使用價值,對提高教學質量具有特定的功效。但任何教學方法都不是萬能的,它需要教者必須切實把握各種常用教學方法的特點、作用,適用范圍和條件,以及應注意的問題等,使其在教學實踐中有效的發揮作用。
(一)以語言形式獲得間接經驗的方法。
這類教學方法是指通過都師和學生口頭語言活動及學生獨立閱讀書面語言為主的教學方法。它主要包括: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和讀書指導法。
1 講授法
講授法是教師運用口頭語言向學生描繪情境、敘述事實、解釋概念、論證原理和闡明規律的一中教學方法。
2 談話法
談話法,又稱回答法。它是通過師生的交談來傳播和學習知識的一種方法。其特點是教師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經驗和知識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藉以獲得新知識或鞏固、檢查已學的知識。
3 討論法
討論法是在教師指導下,由全班或小組圍繞某一種中心問題通過發表各自意見和看法,共同研討,相互啟發,集思廣益地進行學習的一種方法。
4 讀書指導法
讀書指導法是教師 目的、有計劃地指導學生通過獨立閱讀教材和參考資料獲得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
(二)以直觀形式獲得直接經驗的方法
這類教學方法是指教師組織學生直接接觸實際事物並通過感知覺獲得感性認識,領會所學的知識的方法。它主要包括演示法和參觀法。
1 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師把實物或實物的模象展示給學生觀察,或通過示範性的實驗,通過現代教學手段,使學生獲得知識更新的一種教學方法。它是輔助的教學方法,經常與講授、談話、討論等方法配合一起使用。
2 參觀法
參觀法是根據教學目的要求,組織學生到一定的校外場所——自然界、生產現場和其他社會生活場所,使學生通過對實際事物和現象的觀察、研究獲得新知識的方法。
(三)以實際訓練形式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學方法
這類教學方法是以形成學生的技能、行為習慣、、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為主要任務的一種教學方法。它主要包括練習、實驗和實習作業等方法。
1 練習法
練習法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鞏固知識和培養各種學習技能垢基本方法,也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一種主要的'實踐活動。
2 實驗法
實驗法是學生在教師 指導下,使用一定的設備和材料,通過控制條伯的操作,引起實驗對象的某些變化,並從觀察這些變化中獲得新知識或驗證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它也是自然科學學科常用的一種方法。
3 實習法(或稱實習作業法)
實習法是學生 在教師紐上,利用一定 實習場所,參加一定實習工作,以掌握一定的技能和有關的直接知識,或驗證間接知識,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
教學手段與方法
1、教師用授漁的方法而不是授魚的方法。
教師認真講授每一堂課、每一章節。寮國文是拼音文字,其詞彙絕大部分是一詞多義,拼讀不難,但要記住其多個含義就難了,我們在講解詞義時,都舉一反三,把每個詞義都講深講透並舉例用法;在講授寮國語句子結構特點時,將其與漢語句子結構特點進行比較,最終解決了寮國語各類詞彙的用法和句子結構規律。這一方法很重要。我們發現個別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都是因為弄不懂詞義,沒有掌握句子結構的規律,顯得極沒有信心,而掌握詞義和句子結構規律的學生,學習興趣大,顯得很有信心,學習成績好。把詞義及用法和句子結構規律教給學生就像把鑰匙給學生讓他們去打開寮國語知識這個大門。
2、加強聽、說、讀、寫、譯的基本功訓練。
聽、說、讀、寫、譯的能力如何關繫到能不能實現培養目標的問題,本專業各門課程都要圍繞培養目標這個方面對學生進行訓練。雖然有口語、視聽說、閱讀和翻譯等有側重訓練的課程,但精讀課在使學生掌握基本詞彙和語法的基礎上也根據課程的特點進行了上述及格方面的訓練。我們要求學生課前一定要預習,上課時不看課本而是集中精力聽老師講解課文和回答問題。二年級開始盡量完全用寮國語講課,到高年級全部用寮國語上課。每一章節都留一定的世界給學生討論。討論內容有與該章節詞義和語法有關或與思想內容有關的問題。要求學生用寮國語進行討論。老師在講授詞義和語法時,有目的地進行外譯中、中譯外的訓練,而不是等到高年級開翻譯課時才進行翻譯訓練。從一年級到四年級我們都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要求學生模仿電台播音員那樣朗讀寮國語文章,定期進行用寮國文寫作比賽,用寮國語講故事比賽。我們要求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盡量用寮國語進行交流。基本功訓練不僅鞏固學生所學的知識,將書面知識變為自己的知識,而且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互動式的教學方法,教師在講授課文過程中採用與學生溝通的互動方式。
教師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學生用所學的詞彙、語法結合實際造句,鼓勵學生大膽對老師的教學提出問題,甚至可以否認。教學中老師雖然處於 主導地位,但在關繫上與學生是平等的,課堂上可以爭論。這種關系定位使課堂氣氛活躍,在溝通和交流的過程中教師了解到學生的需要,查找問題的所在,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使教學質量不斷提高。
4、開辟第二課堂活動。
在我校外語學院教學樓外的相思湖畔開設了外語角。寮國語專業和其他專業學生和在我校學習的寮國留學生和其他國家的留學生,每周定期在那裡進行交流。除了外語角活動外,我們還鼓勵學生充分利用我校寮國留學生和寮國籍教師的有利條件,利用課外活動和節假日時間與寮國留學生和寮國籍教師交往,帶他們上街買東西或游戲或舉行各類活動,練習口語,充當翻譯。通過與寮國人的接觸、交往,學生的聽說能力得到了提高。
5、第三年到所學語言對象國的大學留學一年。
從上個世紀90年代初起,每屆學生第三年都到寮國國家大學留學一年,使他們有一年的時間置身在所學語言對象國里。教他們的全是寮國教師,接觸的都是寮國人,不僅學到地道的寮國語而且對寮國的社會、風土人情有切身地了解。這一方法很有效,學生的專業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大部分學生回來後,能講一口流利、地道的寮國語。四年級畢業前,一些要寮國語翻譯的公司為了考察這個學生能不能用,先讓他們跟公司到寮國考察,讓他們當公司的翻譯。接受考驗的學生很有信心,較好的完成了任務,公司就決定錄用他們。這些都得益於在國外留學一年。
教學手段現代化
現代化基礎
1.社會發展基礎
19世紀末以來,世界人口激增帶來巨大的入學壓力;人類知識總量的激增與老化周期縮短對教育提出了挑戰;高漲的民主運動對普及教育的要求等成為促進教學手段現代化的社會因素。
2.科學發展基礎
神經生理學家Brodmann認為人的大腦功能分為52個功能區,Sprey裂腦實驗研究中發現人的左右腦各有分工(左腦半球主要管理語言、邏輯思維;右腦半球主要管理形態結構、時間與空間)。心理學家Trechler關於感官與學習的關系研究發現,通過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味覺而獲得的知識分別是83%、11%、3.5%、1.5%、1.0%。這表明,各種感官都與知識的獲得相關聯,教學中應當調動學生的一切感官特別是視覺、聽覺,最好的教學手段是視聽結合、兼用形象與聲音來呈現教學內容。
3.技術基礎
自19世紀末以來,幻燈、電影、電視機、計算機等相繼發明,並不斷地在教學領域推廣使用。這些現代化的科學技術直接地為教學手段的現代化提供了技術基礎,正是這些現代科技把教學手段現代化變成了現實。而且,由於現代化教學手段具有設備電子化、兼用形聲呈現教學信息、對教學內容作一定的變換「處理」、教學的時間與空間適應性強等方面的特點,因此它的出現對教育產生深刻的影響:(1)拓展了教育的時空,使傳統階段教育向現代終身教育發展成為可能;(2)引起教育內部的深刻變革,促使教育思想、教育觀念的轉變;沖擊傳統的教育結構、制度,促使現代教育體系的確立;引起教師與學生的教學行為的變化;把傳統的教師←—→學生教學系統發展成為教師←—→教學機器←—→學生的新型教學系統;發展教育內容的表現形式,增強教育、教學的吸引力;改變教科書的概念。(3)提高了教育、教學的質量;降低了教育成本,增進了教育的效率。由此可見,教學手段現代化是一種歷史的必然,它對促進教育現代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們應當重視教學手段現代化的理論研究與實踐運用,特別是在實踐上如何卓有成效地推進教學手段的現代化進程。
現代化策略
(一)傳統教學手段與現代教學手段有機整合
從辯證的角度看,傳統教學手段與現代化教學手段各有優點與不足。現代化教學手段多長於知識的傳授、長於智力發展,而短於品德、情感、審美教育,師生之間缺乏人際交往、情感交往,學生難以從教師那裡受到思想、情感、人格、審美方面的熏陶和感染;現代化教學手段的使用還存在短於具體的技能、技巧的培養,對眼、耳的過度刺激有害學生的感官。
因此,對待二者不可偏廢,應當使傳統教學手段與現代化教學手段相協調。所以,應對傳統教學手段與現代化教學手段做出科學的分析,對應當或必須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的課程內容則做出硬性規定,要求教師必須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而在需要教師運用傳統教學手段的課程內容則要求教師盡可能使用傳統教學手段。這樣,不但可以起到發揮教師引導學生科學地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進行自學、學會自學的作用,而且也使教師能夠對學生自學中由教學機器不能夠回答的特殊問題進行個別的解答,也可預防學生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進行非常事件、甚至犯罪活動等不良行為的發生。
(二)制定推進教學手段現代化政策
與早發內生型現代化的由下而上、通過漫長的自然演化使教育完成現代化有所不同,我國教育現代化是與社會後發外生型現代化相聯系的,如若依靠民眾的覺悟、資金的緩慢積累來完成教育現代化則勢必延誤教育現代化的時機。
因此,必須走由上而下、強化政府行政主導作用的道路。這在珠江三角洲、海南地區已取得了成功。因此,國家應當從宏觀政策方面,在政策導向、投資規劃、項目實施、過程管理和項目檢查等方面發揮政策性、權威性的指導作用。
(1)建立一個推進教學手段現代化的政策保障體系。比如建立一個由中央與地方的教育行政管理人員、學校領導和現代化教學手段專家組成的行政機構,便於國家對教學手段現代化的實施具有全面的、整體的管理。
(2)制定現代化教學手段的管理制度,對教學手段現代化建設中的資金投放、項目選擇、進展情況、崗位編制、質量效益等方面按照制度、准則進行具體管理,使得教學手段的現代化能夠落到實處。
(3)採用國家資助、社會贊助與學校出資相結合的策略,多方籌資以解決資金問題。為現代化教學手段的購買、研製、使用提供足夠的資金。
(4)我國是一個地域廣闊、就學人口眾多,地區發展不平衡、經濟差距較大的國家,這個實情決定了教學手段現代化不可能在全國范圍內同時達到某一個水平,而只能是根據各個地區的發育水平、教育發展程度而分地區、有差別地實施教學手段現代化計劃。全面啟動與差別實施是我國教學手段現代化發展的基本決策思維。有所側重、分階段地推進又是實施教學手段現代化的一個策略。
教師技術培訓
教師在是否樂意採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和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效果如何等方面具有較大的能動作用。
故應當開展對現行教師、師范學校學生的現代化教學手段使用培訓工作,使教師懂得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的理論准則,掌握現代化教學手段的使用技術。
1.組織理論學習
要求教師進修有關的現代化教學手段的理論課程,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
2.開展教學演示
組織教師參加現代化教學手段的使用演示,使教師通過使用演示來掌握現代化教學手段的使用技術。
3.組織教學觀訪
組織教師參觀現代化教學手段使用較為先進的學校,通過觀訪提高教師對現代化教學手段的認識與使用水平。
4.開展科技活動
組織教師參觀新型現代化教學手段的展覽會,傳遞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最新情報與信息。
5.開展研製活動
組織教師參加現代化教學手段的自製、檢修講習班,提高教師的現代化教學手段的製作水平、維護水平。
加強微觀管理
加強現代化教學手段的微觀管理也是更好地促進教學手段現代化的重要方面。
1.建立現代化教學媒體的使用管理制度
學校、地區乃至國家應當對現有的教學硬體、軟體進行整理、分類、登記、注冊,且層層上報,建立一個大型的關於現有教學硬體與軟體的網路信息系統。這樣不但便於對現代化教學手段情況的掌握,而且也可以避免現有教學媒體的丟失、破壞,而且還有利於對現有教學媒體的科學配置、統一調度與使用,避免重復購置。
2.建立現代化教學手段設備的互借、租賃制度,擴大現代化教學手段使用的頻率、地域范圍我國乃至世界的教育中都存在現代化教學手段的使用率低下的問題。有的研究者在對我國目前現代化教學手段的使用情況調查之後指出,在許多學校中,現代化教學媒體使用頻率較低,常常是點綴在公開課上,擺設在實驗室中,而很少真正地進入課堂教學。現代化教學手段更多地是在總結評比、參觀交流、招生公告等場合充當裝飾品而已,造成教育資源的浪費。
3.審核課程內容對現代化教學手段使用的域限,界定課程應當使用現代教學手段的范圍
應該承認,現在存在一些教師不願意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的事實。因為在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時,涉及到教學設備的布置准備、教學硬體設備的檢查與維護、教學軟體的選擇或製作、使用後的清潔及收藏等方面的工作,比使用傳統教學手段要「麻煩」得多。因此,圖方便的教師往往不願意自覺地選用現代化教學手段進行教學。對此,應當建立一個審核組織,在研究現行課程內容的基礎上,對現行課程內容採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的范圍做出規定。同時還制定政策,對在教育、教學中積極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教師進行獎勵。
提高技術水平
現代化教學手段的軟體技術水平直接制約現代化教學手段的使用。一方面,教學媒體軟體的製作技術尚不全面成熟;另一方面教學軟體的製作確有相當的技術難度,因為它涉及到多門學科的理論與技術,而同時精通多方面學科、熟悉製作全過程技術的人員較少。所以,教學軟體成為世界性的問題。
我國在教學手段現代化的過程中,應當從戰略發展的角度來規劃現代化教學手段製作隊伍的建設。
一方面,緊跟世界技術發展的潮流,掌握最新的教育技術;另一方面,加緊教育技術專業人才的培養,在學校中,特別是師范學校中重視現代教學媒體的教育工作,培養出一大批懂得某分科專業知識、懂得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技術製作。
3. 常見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1
常用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目前,我國中小學常用的教學方法從宏觀上講主要有:以語言形式獲得間接經驗的教學方法,以直觀形式獲得接經驗的教學方法,以實際訓練形式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學方法等。這些教學方法之所以經常被採用,主要是因為它們都有極其重要的使用價值,對提高教學質量具有特定的功效。但任何教學方法都不是萬能的,它需要教者必須切實把握各種常用教學方法的特點、作用,適用范圍和條件,以及應注意的問題等,使其在教學實踐中有效的發揮作用。
(一)以語言形式獲得間接經驗的方法。
這類教學方法是指通過都師和學生口頭語言活動及學生獨立閱讀書面語言為主的教學方法。它主要包括: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和讀書指導法。
1 講授法
講授法是教師運用口頭語言向學生描繪情境、敘述事實、解釋概念、論證原理和闡明規律的一中教學方法。
2 談話法
談話法,又稱回答法。它是通過師生的交談來傳播和學習知識的一種方法。其特點是教師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經驗和知識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藉以獲得新知識或鞏固、檢查已學的知識。
3 討論法
討論法是在教師指導下,由全班或小組圍繞某一種中心問題通過發表各自意見和看法,共同研討,相互啟發,集思廣益地進行學習的一種方法。
4 讀書指導法
讀書指導法是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指導學生通過獨立閱讀教材和參考資料獲得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
(二)以直觀形式獲得直接經驗的方法
這類教學方法是指教師組織學生直接接觸實際事物並通過感知覺獲得感性認識,領會所學的知識的方法。它主要包括演示法和參觀法。
1 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師把實物或實物的模型展示給學生觀察,或通過示範性的實驗,通過現代教學手段,使學生獲得知識更新的一種教學方法。它是輔助的教學方法,經常與講授、談話、討論等方法配合一起使用。
2 參觀法
參觀法是根據教學目的要求,組織學生到一定的校外場所——自然界、生產現場和其他社會生活場所,使學生通過對實際事物和現象的觀察、研究獲得新知識的方法。
(三)以實際訓練形式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學方法
這類教學方法是以形成學生的技能、行為習慣、、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為主要任務的一種教學方法。它主要包括練習、實驗和實習作業等方法。
1 練習法
練習法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鞏固知識和培養各種學習技能的基本方法,也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一種主要的實踐活動。
2 實驗法
實驗法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使用一定的設備和材料,通過控制條伯的操作,引起實驗對象的某些變化,並從觀察這些變化中獲得新知識或驗證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它也是自然科學學科常用的一種方法。
3 實習法(或稱實習作業法)
實習法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利用一定實習場所,參加一定實習工作,以掌握一定的技能和有關的直接知識,或驗證間接知識,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
4. 教學方法有哪幾種
1、李秉德教授主編學論中的教學方法分類按照教學方法的外部形態,以及相對應的這種形態下學生認識活動的特點,把中國的中小學教學活動中常用的教學方法分為五類。第一類方法:「以語言傳遞信息為主的方法」,包括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讀書指導法等。第二類方法:「以直接感知為主的方法」,包括演示法;參觀法等。第三類方法:「以實際訓練為主的方法」,包括練習法;實驗法;實習作業法。第四類方法:「以欣賞活動為主的教學方法」例如陶冶法等。第五類方法:「以引導探究為主的方法」,如發現法;探究法等。2、黃甫全教授提出的層次構成分類模式黃甫全教授認為,從具體到抽象,教學方法是由三個層次構成的,這三個層次是:第一層次:原理性教學方法。解決教學規律、教學思想、新教學理論觀念與學校教學實踐直接的聯系問題,是教學意識在教學實踐中方法化的結果。如:啟發式、發現式、設計教學法、注入式方法等。第二層次:技術性教學方法。向上可以接受原理性教學方法的指導,向下可以與不同學科的教學內容相結合構成操作性教學方法,在教學方法體系中發揮著中介性作用。例如:講授法、談話法、演示法、參觀法、實驗法、練習法、討論法、讀書指導法、實習作業法等。第三層次:操作性教學方法。指學校不同學科教學中具有特殊性的具體的方法。如語文課的分散識字法、外語課的聽說法、美術課是寫生法、音樂課的視唱法、勞動技術課的工序法等。常用方法講授法講授法是教師通過簡明、生動的口頭語言向學生傳授知識、發展學生智力的方法。它是通過敘述、描繪、解釋、推論來傳遞信息、傳授知識、闡明概念、論證定律和公式,引導學生分析和認識問題。運用講授法的基本要求是:①講授既要重視內容的科學性和思想性,同時又要應盡可能的與學生的認知基礎發生聯系。②講授應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科思維。[3]③講授應具有啟發性。④講授要講究語言藝術。語言要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清晰、准確、簡練,條理清楚、通俗易懂,盡可能音量、語速要適度,語調要抑揚頓挫,適應學生的心理節奏。講授法的優點是教師容易控制教學進程,能夠使學生在較短時間內獲得大量系統的科學知識。但如果運用不好,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不易發揮,就會出現教師滿堂灌、學生被動聽的局面。討論法討論法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以全班或小組為單位,圍繞教材的中心問題,各抒己見,通過討論或辯論活動,獲得知識或鞏固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優點在於,由於全體學生都參加活動,可以培養合作精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獨立性。一般在高年級學生或成人教學中採用。運用討論法的基本要求是:①討論的問題要具有吸引力。討論前教師應提出討論題和討論的具體要求,指導學生收集閱讀有關資料或進行調查研究,認真寫好發言提綱。②討論時,要善於啟發引導學生自由發表意見。討論要圍繞中心,聯系實際,讓每個學生都有發言機會。③討論結束時,教師應進行小結,概括討論的情況,使學生獲得正確的觀點和系統的知識。直觀演示法演示法是教師在課堂上通過展示各種實物、直觀教具或進行示範性實驗,讓學生通過觀察獲得感性認識的教學方法。是一種輔助性教學方法,要和講授法、談話法等教學方法結合使用。運用演示法的基本要求是:1、目的要明確2、現象要明顯且容易觀察3、盡量排除次要因素或減小次要因素的影響練習法練習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鞏固知識、運用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在教學中,練習法被各科教學廣泛採用。練習一般可分為以下幾種:其一,語言的練習。包括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的練習,旨在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其二,解答問題的練習。包括口頭和書面解答問題的練習,旨在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其三,實際操作的練習。旨在形成操作技能,在技術性學科中占重要地位。讀書指導法讀書指導法是教師指導學生通過閱讀教科書或參考書,以獲得知識、鞏固知識、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一種方法。任務驅動法教師給學生布置探究性的學習任務,學生查閱資料,對知識體系進行整理,再選出代表進行講解,最後由教師進行總結。任務驅動教學法可以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也可以以個人為單位組織進行,它要求教師布置任務要具體,其他學生要極積提問,以達到共同學習的目的。任務驅動教學法可以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獨立探索及合作精神。參觀教學法組織或指導學習到育種試驗地進行實地觀察、調查、研究和學習,從而獲得新知識或鞏固已學知識的教學方法。參觀教學法一般由校外實訓教師指導和講解,要求學生圍繞參觀內容收集有關資料,質疑問難,做好記錄,參觀結束後,整理參觀筆記,寫出書面參觀報告,將感性認識升華為理性知識。參觀教學法可使學生鞏固已學的理論知識,掌握最新的前延知識。參觀教學法主要應用於各種植物品種改良技術的工作程序、後代選擇方法和最新研究進展等方面內容的教學。參觀教學法可以分為:「准備性參觀、並行性參觀、總結性參觀」。現場教學法是以現場為中心,以現場實物為對象,以學生活動為主體的教學方法。本課程現場教學在校內外實訓基地進行,主要應用於育種試驗布局規劃、試驗設計、作物性狀的觀察記載方法等項目的教學。自主學習法為了充分拓展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自主學習能力,鍛煉學生的綜合素質,通常給學生留思考題或對遇到一些生產問題,讓學生利用網路資源自主學習的方式尋找答案,提出解決問題的措施,然後提出討論評價。自主學習法主要應用於課程拓展內容的教學,如項目教學未涉及的小作物具體的育種方法和特點,組織學生自主學習,按照論文的形式並撰寫學習小論文,交由老師評價。鍛煉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和科技寫作能力。
5. 教學方法都有哪些方法
教學方法有談論法、講授法等,具體介紹如下:
1、講授法:講授法是教師通過口頭語言向學生傳授知識的方法,講授法包括講述法、講解法、講讀法和講演法,教師運用各種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時,大多都伴之以講授法。
5、讀書指導法:讀書指導法是教師指導學生通過閱讀教科書、參考書以獲取知識或鞏固知識的方法。課堂討論法是在教師的指導下,針對教材中的基礎理論或主要疑難問題,在學生獨立思考之後,共同進行討論、辯論的教學組織形式及教學方法,可以全班進行,也可分大組進行。
6、實驗法:實驗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使用一定的設備和材料,通過控制條件的操作過程,引起實驗對象的某些變化,從觀察這些現象的變化中獲取新知識或驗證知識的教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