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問題導向教學模式
問題教學模式,問題教學模式是以問題為線索創設問題,強調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思維活動當中掌握知識,發展智力培養技能,培養學生,使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決問題的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
舉個例子,比如說當地理老師呈現某一圖片以及地理數據統計表,那麼就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創設了一定的情景,教師通過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探究解決問題,這種方式就是問題教學模式
B. 行動導向教學的教學步驟
①課前准備:教師於課前做好充分的准備,如:多媒體課件的准備,教學任務書的准備,學生組內分工的設計,教學設備的准備,學生完成任務所必需的材料、元器件准備,儀器儀表的准備等。
②下達任務:教師以簡潔的語言陳述這節課的任務,並下發任務書,任務書包括:主題、時間、注意事項等。
③完成任務:這個階段是行動導向教學法的主體部分。教師引導學生掌握完成任務的基本思路、方法後,按學生的具體學情,化分學習小組,組內分工協作,完成作「任務」,形成「作品」。
④展示學生作品,教師引導學生對作品進行討論,找出規律特點,並對學生作品作出積極的評價
C. 請問任務驅動教學法和項目導向教學法有何區別
1、特點不同
任務驅動教學法特點:「以任務為主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及信息時代的需求,強調所學知識要與時代同步。
項目導向教學法:「以項目為主線、教師為引導、學生為主體」,目標指向的多重性、培訓周期短,見效快、可控性好、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2、形式不同
任務驅動教學法從淺顯的實例入手,帶動理論的學習和應用軟體的操作,圍繞一個共同的任務活動中心展開學習,以任務的完成結果檢驗和總結學習過程。
項目導向教學法通過「項目」的形式進行教學。使學生在解決問題中習慣於一個完整的方式,所設置的「項目」包含多門課程的知識。
3、理論基礎不同
任務驅動教學法採用的是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其要求學生的學習活動必須與任務或問題相結合,以探索問題來引導和維持學習者的學習興趣和動機,創建真實的教學環境,讓學生帶著真實的任務學習,以使學生擁有學習的主動權。
項目導向教學法理論基礎是2003年7月德國聯邦職教所制定的,把整個學習過程分解為一個個具體的工程或事件,設計出一個個項目教學方案,按行動迴路設計教學思路,不僅傳授給學生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培養他們的職業能力。
D. 行動導向教學與傳統方法教學有何不同
行動導向教學是以「任務導向進行驅動」,在教學過程不再以傳統的教師講授為主,而是教師引導學生,學生成為課堂主體的一種教學模式。通過一系列的模塊劃分以及實施執行,主幹課程採用行動導向教學模式的班級教學質量明顯高於未採用該模式的班級。了解更多資訊,網路一下英盛觀察。
行動導向教學是以「任務導向進行驅動」,在教學過程不再以傳統的教師講授為主,而是教師引導學生,盡量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和能動性,學生成為課堂主體的一種教學模式。注重對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從完成某一方面的「任務」著手,通過引導學生完成「任務」,在完成任務過程中讓學生學習運用相關知識解決問題,從而實現教學目標。
1 行動導向教學概論
1.1行動導向教學原理
從人類接受知識的過程看,知識來源於生活實踐,在生活實踐中得到感性認識,經過反復實踐上升為理性認識,並最終得以在實踐中應用。
教學過程也是一種人類接受知識的過程,傳統意義上的教學,注重老師的講解,而忽視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於是造成很多學生在畢業後無法勝任所從事的工作。
那麼,如何改變這種現狀呢?
國內外教育者根據這種情況提出了多種解決方案。如:項目教學法,行動導向教學法,任務驅動教學法等。其實,各種教學法並不是毫無聯系的,如果我們能夠把多種教學方法有機結合,以行動導向為主體,其他教學方法為基礎,對於提高學生知識水平,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塑造學生艱苦耐勞,勇於創新的品質會大有裨益。
1.2行動導向教學基本流程
行動導向教學要求教師具備豐富的實踐經驗。具體實施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任務確定:在教學中要把課程分解成小任務。教師在完成一定的基礎理論知識講解後,首先公布任務要求,學生對於教師所公布任務內容進行具體剖析,初步制訂實施方案。
任務計劃:學生在教師公布任務後,對任務內容進行分析,根據之前制訂的初步實施方案,設計具體的實施步驟和項目實施計劃,編寫計劃書,交由教師進行審定。教師根據實際情況對學生的計劃做出修正,最終和學生一起制定出可行的實施計劃。
任務實施:項目實施計劃制定完成後,學生按照計劃對任務進行分解和實施。在實施過程中學習知識,培養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在該過程中必須進行一定的引導,教育。
任務控制: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教師要監控學生的實施過程,對於與實施計劃或相關規范不一致的環節進行調控。設置質量及進度監控員,模擬實現一定的崗位內部和外部牽制。
任務評價:項目完成後,教師要對任務進行客觀評價,組織學生之間進行成果展示及互評,評價過程必須保證公平、公正的原則。
2 行動導向教學實施細則
行動導向教學的實施過程是一個復雜的過程,不僅僅需要一定的思路和模式指導,還需要一定量化的數據來規范。以下是具體的量化實施內容。
2.1過程評價
過程評價充分體現讓學生「做中學」的理念。首先針對本學習領域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劃分為若干工作模塊;其次,通過實訓、課堂討論等方式讓學生對上述工作模塊進行操作;最後,依據企業實際工作標准對學生的操作過程做出評價,評價內容主要由以下三個部分組成:
工作態度評價。
專業知識的學習與應用能力評價。
工作效率評價。
2.2結果評價
結果評價主要是根據學生提交的工作成果、實訓報告等資料進行考核評價,著重考核學生技能學習情況和運用能力。評價標准參照以下三個方面:
是否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實訓任務。
實施過程是否符合行業工作完成基本流程。
文檔是否書寫整齊,內容是否完整。
2.3期末評定
第一部分是平時考核:分為聽課、實踐、考勤、作業、由任課教師隨堂記錄。
第二部分是任務考核:學生演示自己的任務成果,講解完成思路並回答考核小組的提問,考核小組給出成績。
第三部分是期末考核:以綜合性任務實施、答辯多種方式進行,總成績100分。
該考核模式打破了過去單一的評價方式,既重過程、也不忽視結果,通過一定的過程考核,設置多個評分點,多角度全面考核,更加客觀科學。
3 行動導向教學結果分析
根據對兩個年級四個班所做的比較性實驗。針對計算機應用專業主幹課程,根據就業情況跟蹤調查,2007級計算機應用一班採用行動導向教學,有60.8%的同學從事了計算機類相關工作,2007級計算機應用二班採用普通教學模式,有46.5%的同學從事了計算機類相關工作。環比一班比二班從事計算機類相關工作的學生高出14.3個百分點。
在第二年,採用類似的對比教學方法,採用行動導向教學的2008級計算機應用二班比一班從事計算機類相關工作的學生高出17.6個百分點。
根據實驗結果,我們不難發現,行動導向教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學質量,能夠使學生對於知識和技術的掌握更加深入透徹,在一定程度上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最終提高學生在就業環節中的競爭力。
4 結 語
行動導向教學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導向的教學模式,注重在任務實施過程中對於學生能力的培養,能夠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目前已經在我院計算機系得到推廣。
E. 行動導向教學法有哪些
頭腦風暴法 卡片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 教學文引導法 思維圖法 角色扮演法 模擬教學法 項目引導(驅動)法等。
F. 在數學行為導向教學法
摘要] 按照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和要求,數學教學方法圍繞著能力的培養進行了改革,行為導向型教學法的引入,給數學教學帶了很大的變化,通過實踐,當學生的理論知識累積到一定的程度時,行為導向型教學法能夠發揮很好的作用,可以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能力和多種社會能力。
[
關鍵詞] 行為導向型教學法,數學建模。
目前我國的職業教育正在蓬勃發展,新興的職業教育紛紛走特色教育的道路,按照職業教育「培養技能型,實用型的第一線管理人才,技術人才和熟練工人」的培養目標和要求,理論課和實操課正在逐步走向一體化教學,對理論性強,內容抽象的數學課的課時都進行了壓縮,同時提出了學以致用,理論為專業服務,提高學生應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探究性學習和自主性學習能力的新的教學目標和要求,傳統的教學方法無法達到和完成這個教學目標,數學課必須進行改革,數學課不僅要學到數學知識,同時也要注重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為學生就業打好基礎。
在數學教學的改革中,首先是數學課程的定位,數學是工科各專業不可缺少的基礎課,各專業對數學的應用各有側重,所有專業教授同樣的教學內容,已完全不能夠滿足各專業的需求,通過和各專業科教師的溝通和研究,了解和掌握各專業對數學內容的側重。如高級技工班的機電工程類,對集合,微積分,復變函數等方面的知識用的比較多,計算機專業更注重集合,邏輯數學,線性代數,圖論等方面的應用,經濟專業對微積分,線性代數,概率統計的應用比較多,可根據各專業的數學課時量適當的選擇課程和確定教材,由於數學知識有很強的系統性,嚴密性和邏輯性,教材選定後,只可適當的降低難度,略去大段的證明和理論推導,注重結論的應用,而不應做大量的章節刪減的處理,以免破壞教材的系統性和邏輯性,也會在學習過程中由於知識不連貫而造成學習困難,影響學生思維能力的形成。
教學目標必須通過課堂教學來實現,新的教學目標需要新的教學方法, 但是無論是中技的數學還是高技的微積分,大部分內容是純理論知識的傳授,與實際生活相距甚遠,讓學生做探究性學習非常困難,也不符合學生的實際水平,但當理論知識有了一定的積累之後,卻可以設置適當的與實際緊密相連的案例,讓學生學會將所學的數學理論知識轉化為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我在教學中作了一些嘗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例如,在微積分這門課中,當學生學完導數的概念,導數的計算和求極值的計算之後,理論知識已積累到了一定的程度,將進入最大值、最小值這一節的學習,所有的教材都是通過兩至三例完成這一節課的學習,如果我們按步就搬的按教材授課,則無法引起學生對導數應用的重視,大部分學生將應用問題又當作理論知識來接受了,這完全不符合數學的新目標的要求,也背離了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
下面是我的一次數學課的具體做法,本次課的題目是《最大值與最小值》。
第一堂課,首先復習中學學過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概念,然後給出圖形,觀察後回答問題,設y=f(x)在[a,b]上連續,
問題一:最大值和最小值可能在哪些點取到?
看到圖形學生會很自然的得出結論:最大值、最小值只可能在極大值點、極小值點和端點處取到。
問題二:怎樣求最大值和最小值?
給學生5分鍾的時間討論,因為已經學過了極值的求法,又有上面的結論,學生可以順理成章的總結出用類比法求最大值、最小值的方法:求出所有可能極值點的函數值和端點的函數值比較最大的是最大值,最小的是最小值。
問題三:如果y=f(x)在(a,b)內只有一個極值點,那麼
y=f(x)在(a,b)內有無最大值或最小值?如果有,最大值或最小值在哪個點取到?
有了前面的基礎,只需幾分鍾的時間,就有部分學生得到了答案:極值點必為最值點。並做出了圖形
只用了短短的15分鍾時間,通過對圖形的觀察學生自己得到了2個結論一個方法,用這種提問的方法將舊知識和新知識連接起來,可以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及自主性學習的能力,也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接下來引用行為導向型教學法中的引導課文法設置易拉罐的設計案例,假設教室就是百事可樂易拉罐的設計室,將學生5-6人一組分為一個設計小組,並向每組下達任務書,任務書如下
接到任務書後,各小組按要求開始工作,直至第一節課結束。
第二堂課,各小組繼續工作,15分鍾後,(各小組已工作了45分鍾)各小組基本上都已有了結果,各小組停止工作,用20分鍾時間各小組選一位代表上台展示結果,展示包括計算過程、計算結果,小組合作過程和上繳一份工作記錄,雖然各小組的設計過程都不夠完整,但幾個小組合並起來就得到了一個完整的設計和計算過程。
1、測量數據
高約12cm,底面直徑約為6.2cm
直徑與高的比約為1:2
2、建模的依據
容量為355ml(凈)時,底面積和高各為多少時,最省材料,即:在體積確定的條件下,如何設計底面直徑和高,使表面積最小。
3、數學模型
設:體積為V,半徑為r,高為h,表面積為s
這時底面直徑與高的比值為1:1,與實際測量結果不同,學生對計算結果與實際的差異提出了疑問,我們的計算在實際設計中有什麼作用? 我讓大家計算易拉罐實際的表面積,當 時 cm2,與我們計算出來的最小表面積非常相近,學生們明白了由於考慮到美觀,使用方便等原因改變了底面直徑和高的設計比例,但仍是以計算結果(最省原材料)為依據的,數學計算是設計的基礎,是實際生產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大家認識到學習數學的重要性。
最後10分鍾是教師點評時間,首先對各小組的工作表示肯定和贊揚,無論他們做的結果好壞,口語表達的程度如何,都要找到他們的長處,給予表揚,並指出各組的不足之處,這樣可以調動他們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對數學的興趣,同時,評出最優設計小組,並給予平時成績加分的獎勵,為各個小組之間設置一點競爭意識。總結本次課的知識點,第二堂課結束。
這一次課90分鍾,完成了從理論到實際的一次過渡,在設計小組的工作過程中學生從測量數據,收集信息,尋找建模的依據,到利用微分法求最小值,他們經歷了有分工、有合作、有探討、有研究,同時又有自學教材的過程,這正是職業活動的一個完整的過程,同時又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及組長的領導能力,特別是這個獲取知識的過程主要是由學生自己來完成的,教師只是起到引導學生把知識轉化為能力的作用。從各組的工作記錄中我發現在整個過程中最困難的是建立數學模型,在這個環節走的彎路最多,用的時間最長,而建模是將理論轉化為實際的紐帶,所以將數學建模的思想引入日常教學,培養學生的數學建模能力,是數學教學的一個重要使命和責任,它將推動整個數學教學的發展。
實踐證明,這種教學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深受學生的歡迎,突出了在課堂上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打破了傳統的「演講式」教學方法,也突出了實用性,把教學的重點從「教」轉移到了「學」上,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了他們的求知慾望,完全符合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和要求。但是,這種教學方法必須是在理論知識積累到一定程度之後,使用起來學生不會碰到太多的困難和知識空白點,整個學習過程才可以由學生自己來完成,否則學生的情緒會受到很大的影響,也會對自己失去信心,對學習失去信心。無論什麼樣的教學方法,只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實際能力,教學方法才能夠發揮它應有的作用。
最後有兩個問題需要各位同行共同協商:
(1)目前技校的各個專業都在搞一體化教學和模塊化教學,數學的模塊化教學對於不同的專業如何打破專業界限,建立數學的模塊,並且在40學時內達到各專業的需要?
(2)數學教材的改革已迫在眉睫,新教材如何體現模塊化,突出實用性,注重學生的能力培養?
[參考文獻] 同濟大學數學教研室編 《高等數學》 第五版
G. 行為導向教學法
行為導向教學法的特點
行為導向教學法以學生行為的積極改變為教學的最終目標,通過各種自主型的教學樣式和共同解決問題的教學樣式塑造學生認知、社會、情感等方面的多維人格。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所採用教學技術的不同,教師的教的形式也有所不同,但是總的來說,他們的活動更多地表現為隱性的;而學生學的活動則躍然眼前,表現為自主性的學習活動。在行為導向教學法中,知識的教學不僅僅表現為系統性的、單學科的,而且要求教師、學生運用所掌握的各類知識來處理。
遵循行為導向教學法的思想而發展的教學技術有下列幾種:項目教學、模擬、表演、.案例研究、角色扮演等。其教學組織形式根據學習任務的性質可以靈活變化。
二、行為導向教學法的教學環節
(1)布置任務書。任務書是制訂一堂好課的標准,其結構包括主標題、學習材料、學習過程等。在以學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制訂的任務書其本質是學生的學習方案,對整個自主學習的實施起著關鍵作用。教師應根據本課程的特點及能力構成,打破傳統學科體系的教學設計,將課程劃分為由任務組成的結構模塊,以行為任務的方式組織教學。如《出版編輯》課程,根據該課程涉及的能力構成,在制訂任務時將其劃分為幾大任務:策劃;編輯;校對;美術編輯;出版。在宏觀任務結構確定後,再針對每一任務的不同特點將其分解為多個具體的任務書。如實施「編輯流程」任務時,任務書設計為:以圖示的方式繪制出編輯一份班報所涉及到的工作環節。說明及要求:1、以實例的方式引出編輯工作的流程圖;2、明細工作環節的內容及注意事項;3、圖示清晰、生動、形象。實施「稿件編輯」任務時,任務書的設計為:分組按所提供的文字資料分析思考,並以圖示的方式對文字資料總結。A組:新聞定義、新聞價值、讀者分析;B組:稿件來源、選稿;C組:改稿應注意的環節;D組:編輯技巧、刪除脂肪。任務書中的學習材料可由教師准備也可由學生主動收集,知識性較強的學習材料建議由教師准備,以保證材料的准確性;對於案例的收集可由學生收集,這樣有利於得到更豐富多彩的資料,同時可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信息處理能力。
(2)導言。導言即導入技能,重點是將學生引入到學習中來。在引導學生的自主學習中,可以向他們引入一種思考問題的方法——思維導圖法。思維導圖法是一種通過「圍繞中心——找出要素——進一步細化、分析要素」的方法形成較完整地對一個問題較詳細的研究。其結構圖如圖1所示。
例如在實施「策劃內容」任務時,要求學生以思維導圖的方式將「策劃內容」生動、有趣地表現出來,圖2是學生使用生動形象的思維導圖展示其成果。這種思考問題的方法一方面可以將枯燥的文字描述轉換為形象的圖形描述,另一方面也可以培養學生嚴謹的邏輯思維能力。
H. 行動導向教學法與行為導向教學法有什麼區別
行動導向,或是工作過程導向是一種教學理念,不是法,而行為導向教學法是一個教育學研究領域
I. 什麼是行動導向教學法,和任務驅動有什麼關系
行動導向是區別於學科導向的概念。行動導向教學法就是人的職業活動規律為教學引導。任務驅動教學法是行動導向八大教學法的一種,類似還有項目教學法,引導文教學法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