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實踐操作

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實踐操作

發布時間:2023-09-10 20:50:41

Ⅰ 社會研究中有哪些常用的研究方式

調查法

調查法是科學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搜集有關研究對象現實狀況或歷史狀況的材料的方法。調查方法是科學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綜合運用歷史法、觀察法等方法以及談話、問卷、個案研究、測驗等科學方式,對教育現象進行有計劃的、周密的和系統的了解,並對調查搜集到的大量資料進行分析、綜合、比較、歸納,從而為人們提供規律性的知識。

調查法中最常用的是問卷調查法,它是以書面提出問題的方式搜集資料的一種研究方法,即調查者就調查項目編製成表式,分發或郵寄給有關人員,請示填寫答案,然後回收整理、統計和研究。

觀察法

觀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綱或觀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輔助工具去直接觀察被研究對象,從而獲得資料的一種方法。科學的觀察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系統性和可重復性。在科學實驗和調查研究中,觀察法具有如下幾個方面的作用:①擴大人們的感性認識。②啟發人們的思維。③導致新的發現。

實驗法

實驗法是通過主支變革、控制研究對象來發現與確認事物間的因果聯系的一種科研方法。其主要特點是:第一、主動變革性。觀察與調查都是在不幹預研究對象的前提下去認識研究對象,發現其中的問題。而實驗卻要求主動操縱實驗條件,人為地改變對象的存在方式、變化過程,使它服從於科學認識的需要。第二、控制性。科學實驗要求根據研究的需要,藉助各種方法技術,減少或消除各種可能影響科學的無關因素的干擾,在簡化、純化的狀態下認識研究對象。第三,因果性。實驗以發現、確認事物之間的因果聯系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徑。

文獻研究法

文獻研究法是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課題,通過調查文獻來獲得資料,從而全面地、正確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問題的一種方法。文獻研究法被子廣泛用於各種學科研究中。其作用有:①能了解有關問題的歷史和現狀,幫助確定研究課題。②能形成關於研究對象的一般印象,有助於觀察和訪問。③能得到現實資料的比較資料。④有助於了解事物的全貌。

實證研究法

實證研究法是科學實踐研究的一種特殊形式。其依據現有的科學理論和實踐的需要,提出設計,利用科學儀器和設備,在自然條件下,通過有目的有步驟地操縱,根據觀察、記錄、測定與此相伴隨的現象的變化來確定條件與現象之間的因果關系的活動。主要目的在於說明各種自變數與某一個因變數的關系。

定量分析法

在科學研究中,通過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們對研究對象的認識進一步精確化,以便更加科學地揭示規律,把握本質,理清關系,預測事物的發展趨勢。

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就是對研究對象進行「質」的方面的分析。具體地說是運用歸納和演繹、分析與綜合以及抽象與概括等方法,對獲得的各種材料進行思維加工,從而能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達到認識事物本質、揭示內在規律。

跨學科研究法

運用多學科的理論、方法和成果從整體上對某一課題進行綜合研究的方法,也稱「交叉研究法」。科學發展運動的規律表明,科學在高度分化中又高度綜合,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據有關專家統計,現在世界上有2000多種學科,而學科分化的趨勢還在加劇,但同時各學科間的聯系愈來愈緊密,在語言、方法和某些概念方面,有日益統一化的趨勢。

個案研究法

個案研究法是認定研究對象中的某一特定對象,加以調查分析,弄清其特點及其形成過程的一種研究方法。個案研究有三種基本類型:(1)個人調查,即對組織中的某一個人進行調查研究;(2)團體調查,即對某個組織或團體進行調查研究;(3)問題調查,即對某個現象或問題進行調查研究。

功能分析法

功能分析法是社會科學用來分析社會現象的一種方法,是社會調查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它通過說明社會現象怎樣滿足一個社會系統的需要(即具有怎樣的功能)來解釋社會現象。

數量研究法

數量研究法也稱「統計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指通過對研究對象的規模、速度、范圍、程度等數量關系的分析研究,認識和揭示事物間的相互關系、變化規律和發展趨勢,藉以達到對事物的正確解釋和預測的一種研究方法。

模擬法(模型方法)

模擬法是先依照原型的主要特徵,創設一個相似的模型,然後通過模型來間接研究原型的一種形容方法。根據模型和原型之間的相似關系,模擬法可分為物理模擬和數學模擬兩種。

探索性研究法

探索性研究法是高層次的科學研究活動。它是用已知的信息,探索、創造新知識,產生出新穎而獨特的成果或產品。

信息研究方法

信息研究方法是利用信息來研究系統功能的一種科學研究方法。美國數學、通訊工程師、生理學家維納認為,客觀世界有一種普遍的聯系,即信息聯系。當前,正處在「信息革命」的新時代,有大量的信息資源,可以開發利用。信息方法就是根據資訊理論、系統論、控制論的原理,通過對信息的收集、傳遞、加工和整理獲得知識,並應用於實踐,以實現新的目標。信息方法是一種新的科研方法,它以信息來研究系統功能,揭示事物的更深一層次的規律,幫助人們提高和掌握運用規律的能力。

經驗總結法

經驗總結法是通過對實踐活動中的具體情況,進行歸納與分析,使之系統化、理論化,上升為經驗的一種方法。總結推廣先進經驗是人類歷史上長期運用的較為行之有效的領導方法之一。

描述性研究法

描述性研究法是一種簡單的研究方法,它將已有的現象、規律和理論通過自己的理解和驗證,給予敘述並解釋出來。它是對各種理論的一般敘述,更多的是解釋別人的論證,但在科學研究中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定向地提出問題,揭示弊端,描述現象,介紹經驗,它有利於普及工作,它的實例很多,有帶揭示性的多種情況的調查;有對實際問題的說明;也有對某些現狀的看法等。

數學方法

數學方法就是在撇開研究對象的其他一切特性的情況下,用數學工具對研究對象進行一系列量的處理,從而作出正確的說明和判斷,得到以數字形式表述的成果。科學研究的對象是質和量的統一體,它們的質和量是緊密聯系,質變和量變是互相制約的。要達到真正的科學認識,不僅要研究質的規定性,還必須重視對它們的量進行考察和分析,以便更准確地認識研究對象的本質特性。數學方法主要有統計處理和模糊數學分析方法。

思維方法

思維方法是人們正確進行思維和准確表達思想的重要工具,在科學研究中最常用的科學思維方法包括歸納演繹、類比推理、抽象概括、思辯想像、分析綜合等,它對於一切科學研究都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

系統科學方法

20世紀,系統論、控制論、資訊理論等橫向科學的迅猛發展,為發展綜合思維方式提供了有力的手段,使科學研究方法不斷地完善。而以系統論方法、控制論方法和資訊理論方法為代表的系統科學方法,又為人類的科學認識提供了強有力的主觀手段。它不僅突破了傳統方法的局限性,而且深刻地改變了科學方法論的體系。這些新的方法,既可以作為經驗方法,作為獲得感性材料的方法來使用,也可以作為理論方法,作為分析感性材料上升到理性認識的方法來使用,而且作為後者的作用比前者更加明顯。它們適用於科學認識的各個階段,因此,我們稱其為系統科學方法。
6.社會調查研究的基本方法涉及哪些方面?其核心內容是什麼

答:所謂社會調查研究的基本方法主要是指具體的操作方法,涉及社會調查研究的各個方面:課題確定的方法;明確調查研究具體目的、對象、內容、類型的方法;調查研究方案設計和條件准備的方法;抽樣的方法;各種搜集資料的方法,包括文獻法、問卷法、訪談法、觀察法、實驗法;調查資料整理、分析的方法;撰寫調查報告的方法,等等。這些方法適用於所有的調查研究課題。其中各種具體的資料收集方法是調查方法的核心內容,可分為兩大類,訪談法、觀察法和實驗法屬於直接調查方法,文獻法、問卷法則屬於間接調查方法。它們在操作程序上互不相同,分別具有不同的特點,也分別適用於不同的調查對象和不同的調查內容,但不同的調查類型對這些方法的使用,通常都是一種為主,兼采它樣。

7.社會調查研究的基本程序及其內容是怎樣的?

答:一般而言,社會調查研究可以分為四個階段,即准備階段、調查階段、分析階段與總結階段。

准備階段包括三方面工作:確定課題;設計調查方案;具體准備。

調查階段是社會調查研究方案的執行階段,主要是按照調查研究方案中所確立的調查計劃、調查方式進行資料的收集,具體貫徹調查設計中所確定的思路。

分析階段也稱研究階段,這一階段是指在實地調查完成後,調查者對所收集的資料進行審核、整理、統計、分析的過程。

總結階段是社會調查的最後階段,這一階段的任務主要是總結調查工作、評估調查結果和撰寫調查報告。

8.社會調查研究有哪些基本原則?

答:社會調查研究必須遵循的原則概括起來主要有:

客觀性原則,是指在社會調查中,資料的收集、分析以及結論的得出都應排除研究者的主觀因素的干擾。

科學性原則,是指研究及其結論的實證性和邏輯性。

系統性原則,是指把調查對象放在一個系統、一個整體中去分析了解其內在規律和本質。

理論與實踐相統一原則,是指在科學理論指導下,對實踐的認知,以及在此基礎上進行的理論抽象過程。

倫理道德規則,是指使被調查者的人格尊嚴得到尊重,使調查更加人性化,達到更好的調查效果。

9.社會調查研究分為哪幾類?各有何功能及特點?

答:社會調查研究按照目的來劃分,可分為描述型研究和解釋型研究。描述型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描述情況及事件,即對社會事實的狀況、外部特徵、發展過程進行客觀描述。在這類研究中,研究者一般沒有或較少議論。解釋型研究以探討社會現狀之間的邏輯關系和規律為目的,一般是從理論假設出發,對原因與現象之間的邏輯關系做一假設,再通過觀察、調查來檢驗假設;同時努力通過表象發現其本質及規律。

社會調查研究依時序可分為橫剖研究與縱貫研究兩種類型。橫剖研究也稱橫向研究、截面研究,是指收集某一時點的有關資料,描述研究對象在這一橫截面上的狀況,或者分析在這一時點上不同變數間的關系的調查研究。橫剖研究方式的優點是調查面廣、數據格式較統一,便於反映在某一橫截面上的總體情況,分析某一社會事實中不同部分的特點。但僅僅基於某個時點的社會調查難以反映深層次問題。縱貫研究也稱縱向研究、歷時研究,是指對不同時點或某一段較長時間內的社會事實歷史演化的研究,用以描述現象的變化和前後間的邏輯關系,以期了解其發展變化及規律性。縱貫研究的主要形式:一是趨勢研究,即對某一社會事實隨時間推移而變化的研究;二是同期群研究,又稱為人口特徵組研究,即對某一社會特殊群體在不同時點的情況進行調查、分析,揭示其規律的研究;三是追蹤研究,又叫同組研究,即對同一批研究對象隨時間變化而變化的研究。縱貫研究的優點是可以了解事物的發展變化過程,找出蘊於過程中的因果關系及其規律,研究的內容和結論比較深入。但縱貫研究較橫向研究在時間與物資的花費要多一些,因此調查范圍一般不宜過大。

依據調查的性質,社會調查研究可分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內容、特點見名詞簡釋)

依調查對象的范圍可分為全面調查和非全面調查兩大類。全面調查即普查。非全面調查則分為抽樣調查和個案調查兩類。(內容、特點見名詞簡釋)

Ⅱ 社會科學是如何研究的

社會科學的具體研究方法如下:

1、從能量角度看價值,從物理學角度定義價值,並實現對於價值的統一計算。

2、建立社會科學與價值理論廣泛而深入的聯系。在價值理論實現了自然科學化以後,就要將價值理論延伸到社會科學各個領域,所有社會現象都可以找到它的價值動因,所有社會規律都可以採用一定的價值變化規律來描述。

3、從價值角度看世界,由最大有序化法則推導出廣義價值規律,並把它推廣應用到其它社會科學領域。

(2)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實踐操作擴展閱讀

社會科學通向自然科學的橋梁:

傳統價值論不能架起社會科學通向自然科學的橋梁。許多社空友會科學問題不能用自然科學的方法脊虧弊來描述和分析。

一方面是因為自然科學研究方法的不完善性,無法適應復雜多變的社會事物,而不是因為自然科學本身的局限性,只要自然科學發展到一定程度,任何復雜的社會科學問題均可用自然科學的方法來描述和分析。

另一方面是因為社會科學沒有找到一個適當的突破口來打通與自然科學的聯系通道,或者沒有架起一座通向自然科學的橋梁,而不是因為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之間存在一條無法逾越的鴻溝,櫻族只要架起了這樣的理論橋梁,完全可以順利地實現社會科學的自然科學化。

Ⅲ 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具體有哪些

1、方法一:實現價值理論的自然科學化

實現價值理論的自然科學化就是以自然科學的基本公理作為假設前提,把人類社會的價值運動辯證地還原為一般的物理化學運動,並採用自然科學方法對各種價值現象進行客觀和精確的分析。具體途徑:從能量角度看價值,從物理學角度定義價值,並實現對於價值的統一計算。

2、方法二:建立社會科學與價值理論廣泛而深入的聯系

在價值理論實現了自然科學化以後,就要將價值理論延伸到社會科學各個領域,所有社會現象都可以找到它的價值動因,所有社會規律都可以採用一定的價值變化規律來描述。

建立社會科學與價值理論廣泛而深入的聯系的具體途徑:從價值角度看世界,由最大有序化法則推導出廣義價值規律,並把它推廣應用到其它社會科學領域。

社會科學的性質

1、概念化。將關於事物的樸素印象,上升至對事物必然性質和發展規律的認識,需要藉助概念。概念化即意味著學術化,是跨越日常經驗至學術經驗的必須手段。概念化須符合邏輯推演,符合形式邏輯。

2、理論化。社會科學是對經驗的抽象、概括和簡化。由表及裡,由淺入深,去粗取精,去偽存真,透過現象看本質。就是說,社會科學應當形成對經驗更有概括力的認識,應當使人們可以更加深刻地認識社會機制,更加低成本地掌握和運用社會規律。

3、範式。一套具有共識性的概念、理論和方法構成社會科學範式。社會科學範式提供一整套的認識、解釋經驗現象和理論問題的框架和路徑。

4、學科化。科學範式與教育體制、研究制度及其它科學制度結合形成學科。社會科學的學科化,可以使社會科學相對獨立地發展演化,使理論具有相對自主演進的可能,使社會科學研究較低成本地組織起來。理論的重大突破往往是對新經驗的回應,而不是理論自我演進的結果。

Ⅳ 社會科學研究的三大方法有哪些

社會科學研究的三大方法:

1、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系統研究方法;

2、個體論與整體論相結合的綜合研究方法;

3、實證性與評價性相結合的集成研究方法。

三大方法是對社會科學中三個基本關系(定性與定量、個體與整體、事實與價值)的辯證解決,是既體現馬克思主義辯證思想精神,又與社會現象的復雜性相結合的,因而,它們可以構成適應現代社會整體化趨勢的方法論基礎。

(4)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實踐操作擴展閱讀:

社會科學研究的特點

1、復雜性

社會科學所研究的社會事物(或社會歷史現象)一般都是非常復雜的,它們受眾多自然和社會變數的制約,而這些變數之間往往又是彼此相關的、非線性的關系。

社會科學所研究的對象一般都具有自我組織、自我創造、自我發展的能力;社會事物的產生往往由偶然的事件或個別人物作為導火索,具有較強的隨機性和模糊性;社會科學往往又較多地涉及「應該」「願望」等問題,而這些問題的判斷較強地依賴於觀察者的思想動機,受到眾多內外變數的制約,表現出較強的隨機性和模糊性。

人們很難從這些隨機因素背後找出必然性因素,很難從思想動機中發現其客現動因,這就給社會科學進行精確、客觀的分析帶來了巨大的困難,因而只能大量地採用定性分析的手段。

2、依賴性

一般社會事物都是建立在眾多自然事物的基礎之上,或者與眾多自然事物相聯系,因此任何一門社會科學往往涉及眾多自然科學領域,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自然科學的全面發展狀態。自然科學如果沒有得到充分發展,社會科學就難以在精確性和客觀性上取得重大突破。

3、難驗證性

社會事物一般有較長的運行周期,且在時間上具有不可逆性,有些社會事物的運行容易產生巨大的利益沖突,並會引起一些不可預測的災難,因而難以進行重復性實驗,許多社會科學的假設、預言難以在短期內和較小范圍內得以驗證。

4、主觀性

對社會事物的認識和評價要受到眾多主觀因素(特別是感情因素)的制約,而這主要取決於觀察者與觀察對象之間利益關系(特別是經濟利益關系),各種社會科學因而很容易帶有強烈的民族性和階級性。

這種由利益關系所引起的「先入為主」的主觀因素(特別是民族感情和階級感情),誘導人們形成非中性的、非客觀的、非理性的觀察態度,這就容易形成代表不同民族利益和階級利益的「社會科學」,而且互不妥協,各自為政,從而嚴重阻礙著社會科學的健康發展。

Ⅳ 社會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以實踐為基礎的研究方法 實踐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是認識發生和發展的基礎,也是社會科學研究的方法論基 礎.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對實踐經驗進行理論概括和總結,通過實踐檢驗理論 和發展理論,是社會科學研究應當遵循的基本原則. 一、立足時間需要研究理論 (一)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 實踐是人的存在方式, 是人為了解決自身需要與外部世 界的矛盾而進行的能動地適應與改睜如造世界的物質性活動. 物質生產實踐、社會政治實踐、 科學文化實踐是人類的基本實踐.其中的物質生產實踐,是人的第一個歷史活動. 「一當人 開始生產自己的生活資料,?人本身就開始把自己和動物區別開來」 . 實踐活動改變了 環境,也改變了人本身.人們在進行物質生產的同時,也生產了自己的物質生活;在改變 生產方式的同時,也改變了自己的生存方式;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也改造了自己的主 觀世界,一部人類社會的歷史,在本質上是人的實踐活動的歷史. 「凡是把理論引向神秘主 義的神秘東西,都能在人的實踐中以及對這種實踐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決」 . (二)實踐的需要是理論研究的出發點 理論的重要性,在於它能夠指導實踐,回答實踐 提出的種種問題.馬克思說: 「理論在一個國家實現的程度,總是取決於理論滿足這個國家 的需要的程度」 . 「一切劃時代的體系的真正的內容都是由於產生這些體系的那個時期的需 要而形成起來的」 .社會科學工作者必須把實踐的需要作為自己研究的出發點,而不能就理 論研究理論.毛澤東說: 「社會科學研究專從書本子裡面討生活是危險的. 」 「一個馬克思主 義者如果不懂得從改造世界中去認識中國,又從認識中國中去改造中國,就不是一個好的 中國的馬克思主義者. 」 立足於實踐的需要研究理論,要求理論工作者必須滿腔熱忱地投 入生活,與實踐和時代的發展同進步,與人們群眾共命運,真正了解實踐的需要、時代的 走向和人民群眾的願望,具有強烈的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勇於立足歷史潮頭,引領時代 發展和進步.這樣,才能充分發揮社會科學在社會發展中的先導作用. (三)社會科學研究要有強烈的問題意識 問題是時代的聲音.理論研究,歸根到底是對 問題的研究. 「如果你能應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觀點,說明一個兩個實際問題,那就要受到 稱贊,就算有了幾分成績.被你說明的東西越多,越普遍,越深刻,你的成績就越大. 」 提出問題是解決問題的前提.愛因斯坦說: 「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 為解決一個問題也許僅是一個數學上的或實驗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問題,新的可能 性,從新的角度去看舊的問題,卻需要有創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標志著科學的模戚真正進步. 」 這句話同樣適用於社會科學.強烈的問題意識,首先表現在善於提出問題.如果問題本身 沒有什麼意義,甚至是一個偽問題,那麼,而後的全部研究都會變得沒有什麼價值,甚至 是毫無價值. 社會實踐豐富多彩,社會旦早陵問題錯綜復雜,社會科學研究領域十分寬廣.有 社會擔當意識,有歷史責任意識的社會科學工作者,要有十分重視研究那些事關國家、民 族命運,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大問題、關鍵問題和前沿問題,這對於從全局上推動 我們事業的發函,具有重大意義. 二、對實踐經驗進行理論總結 (一)科學理論是實踐經驗的概括和總結 科學理論不但是適應實踐的需要而產生的, 而且 是對實踐經驗的概括和總結.人的正確 思想,只能從社會實踐中來,從社會的物質生產實 踐、 社會政治事件和科學文化實踐鍾來. 鄧小平說: 「一個新的科學理論的提出, 都是總結、 概括實踐經驗的結果.沒有前人或今人、中國人或外國人的實踐經驗,怎麼能概括、提出 新的理論?」 成功的經驗是寶貴的財富,失敗的經驗也是寶貴財富.只有全面總結正反 兩方面的經驗,才能深刻了解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在民主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經過勝利、 失敗、再勝利、再失敗的「兩起兩落」 ,在總結了正反兩方面的經驗之後,才真正認識了中 國這個客觀世界、逐步形成了毛澤東思想.在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我們總結了新中國成 立以來的歷史經驗,其中包括「文化大革命」的教訓,才逐步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 論體系,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既要重視總結別人的經驗、過去的經驗,更要 重視總結自己的經驗、現實的經驗,在不同時空的比較中認識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拒絕研 究別人的經驗、過去的經驗,只承認自己的經驗,是失足的狹隘經驗主義;拒絕研究自己 的經驗、現實的經驗,一味照搬別人的經驗、過去的經驗,是十足的教條主義,二者都是 主觀主義. 經驗是具體的、零碎的、偏於感性的認識.總結經驗的任務,在於經過思考, 把這些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的改造之作,形成概念和 理論的系統,再現事物的本質和規律. 「只有這項工作完成以後,現實的運動才能適當的敘 述出來. 」 (二)原則不是研究的出發點而是研究的結果 總結經驗,要堅持唯物主義反映論,堅持 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原則. 馬克思、恩格斯反復強調: 「共產黨人的理論原理,決不是以這 個或那個世界改革家所發明或發現的思想、原則為根據的. 」 「這些原理不過是現存的階級 斗爭、我們眼前的歷史運動的真實關系的一般表述. 」 「在自然界和歷史的每一科學領域中, 都必須從既有的事實出發」 .恩格斯在批判杜林從原則出發的先驗論時指出: 「原則不是研 究的出發點,而是它的最終結果;這些原則不是被應用於自然界和人類歷史,而是從它們 中抽象出來的;不是自然界和人類去適應原則,而是原則只有在復核自然界和歷史的情況 下才是正確的. 」 馬克思主義反映論要求我們堅持觀察的客觀性,按照客觀世界的本來面 貌去認識世界,而不附加任何外來成分.研究問題不能從概念、定義或主觀想像出發,而 應當從實際出發.毛澤東說: 「我們要從國內外、省內外、縣內外、區內外的實際情況出發, 從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規律性,即找出周圍事變的內部聯系,作為我們行動的 想到.而要這樣做,就須不憑主觀想像,不憑一時的熱情,不憑死的書本,而憑客觀存在 的事實,詳細地佔有材料,在馬克思列寧主義一般原理的指導下,從這些材料中引出正確 的結論. 」 (三)調查研究室進行社會科學研究的基礎一環 調查研究是唯物主義的基本要求. 「即使 只是在一個單獨的歷時事例上發展唯物主義的觀點,也是一項要求多年冷靜鑽研的科學工 作,因為很明顯,在這里只說空話是無濟於事的,只有靠大量的、批判審查過的、充分地 掌握了的歷史資料,才能解決這樣的任務. 」要了解情況、掌握資料,唯一的方法就是向社 會作調查;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就沒有真正的社會科學研究. 調查研究要客觀、周 密和系統,不是實例、不是枝節之論,而是掌握全部材料的綜合.列寧說: 「在社會現象領 域,沒有哪種方法比胡亂抽出一些個別事實和玩弄實例更普遍、更站不住腳的了.挑選任 何例子是毫不費勁的,但這沒有任何意義,或者有純粹消極的意義,因為問題完全在於, 每一個別情況都有其具體的歷史環境.如果從事實的整體上、從它們的聯系中去掌握事實, 那麼事實不僅是『頑強的東西』 ,而且是絕對確鑿的證據.如果不是從整體上、不是從聯系 中掌握事實,如果事實是零碎的和隨意挑出來的,那麼它們就只能是一種兒戲,或者連兒 戲也不如. 「搜集材料既要全面而要有重點,歷史的和現實的,內部的和外部的,正面的和 反面的,主要的和次要的,愈豐富愈好.在此基礎上,加以分析、綜合,抓 住本質、抓住 規律、抓住全局. 三、在實踐中檢驗理論和發展理論 (一)在實踐中檢驗理論 理論是否正確,在理論的范圍內不能解決.馬克思說: 「人的思 維是否具有客觀的?真理性,這不是一個理論的問題,而是一個實踐的問題.人應該在 實踐中證明自己思維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維的現實性和力量,自己思維的此岸性.關於思 維——離開實踐的思維——的現實性或非現實性的爭論,是一個純粹經院哲學的問題. 」毛 澤東說: 「社會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 」 作為經驗理論是非的實踐標准,具有確定 性與不確定性,我們應當辯證地加以理解.所謂確定性,就是只能通過實踐的結果論是非, 而不能以本本論是非,不能以聖人論是非,不能以權威論是非,不能以長官意志論是非, 不能以自我感覺論是非.某一認識即使不能被一時的具體實踐所證實或證偽,最終也必將 被人類持續的總體實踐所證實或證偽.所謂不確定性,是說任何時間都是具體的、在一定 條件下進行的,它不可能完全證實或證偽一切認識,而且這種證實或證偽所達到的程度或 便捷也是相對的,因而不是一勞永逸的.列寧說: 「實踐標准實質上決不能完全地證實或駁 倒人類的任何錶象.這個標准也是這樣的『不確定』 ,以便不讓人的知識變成『絕對』 ,同 時它又是這樣的確定,以便同唯心主義和不可知論的一切變種進行無情的斗爭. 」 在社會 科學研究中,要把實踐標準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統一起來,凡被實踐證明是正確的認識, 就要毫不動搖的加以堅持;凡被實踐證明是錯誤的認識,就堅決及時地加以就哼;凡尚未 被實踐證實或證偽的東西,就要在實踐中繼續研究和探索.既要防止主觀盲目性,又要防 止思想僵化. (二)在實踐中發展理論 實踐是發展的,理論也是發展的.社會實踐的發展,一方面不 斷為我們提供新的經驗和新的認識工具,從而不斷提高我們的認識能力和認識水平;另一 方面,實踐所提供的經驗和認識工具又總是有限的,從而又限制著我們的認識能力和認識 水平.這種狀況決定了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的統一隻能是具體的歷史的統一,而不能 是絕對的統一. 毛澤東說: 「全世界自古以來,沒有任何學問、任何恭喜是完全的,是再 不向前發展的. 」人的認識作為一個以實踐為基礎的發展過程,就是一個從不知到知、從知 之不多到知之較多、從知之不深到知之較深、從知之不夠正確到知之比較正確的過程.因 此, 「人類總得不斷地總結經驗,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有所前進.停止的論點, 悲觀的論點,無所作為和驕傲自滿的論點,都是錯誤的. 」 客觀世界的運動、變化、發展 永無止境,人們在實踐中對於客觀世界的認識也永無止境. 「馬克思列寧主義並沒有結束真 理,而是在實踐中不斷地開辟認識真理的道路」 .我們應該牢記恩格斯的話: 「世界體系的 每一個思想映像,總是在客觀上受到歷史狀況的制約,在主觀上收到得出該思想映像的人 的肉體狀況和精神狀況的限制」 ,因而每一時代人們的認識「所包含的需要改善的東西,無 例外地總是要比不需要改善的或正確的東西多得多」 . (三)破除迷信,解放思想 科學與迷信是對立的,堅持科學必須破除迷信.毛澤東說: 「我們除了科學以外,什麼都不要相信,就是說,不要迷信.中國人也好,外國人也好, 死人也好,活人也好,對的就是對的,不對的就是不對的,不然就叫做迷信.要破除迷信. 不論古代的也好,現代的也好,正確的就信,不正確的就不信,不僅不信而且還要批評. 這才是科學的態度. 」 社會科學研究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科學精神,都則就會喪 失根本、 ,迷失方向;同時又要科學對待馬克思主義,自覺把自己的思想認識從那些不合時 宜的觀念、做法和體制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從對馬克思主義的錯誤和教條式的理解中解放 出來,從主觀主義和形而 上學的桎梏中解放出來,完整准確地理解馬克思主義,並在新的 實踐中發展馬克思主義. 解放思想就是實事求是,就是「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打破習慣 勢力和主觀偏見的束縛,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 , 「就是使思想和實際相符合,使主觀 和客觀相符合」 .社會科學研究要尊重本本,但不能搞本本主義;要尊重別人的經驗,但不 能照搬別人的經驗;要尊重自己的經驗,但不能固執己見.對一切都要加以分析,看它是 不是真有道理,有幾分道理,擇其是者而從之,其不是者不從之.就是說,要獨立思考. 獨立思考是社會科學工作者最可貴的品質.

閱讀全文

與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實踐操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怎樣快速練習發聲方法 瀏覽:606
有線耳機怎麼連接電腦的方法 瀏覽:513
辨別品種的最佳方法 瀏覽:204
實驗室內常用滅火方法有 瀏覽:296
止病的最佳方法 瀏覽:197
袖子減針方法視頻教程 瀏覽:547
去屑簡單方法 瀏覽:144
快速變瘦的方法女生做瑜珈 瀏覽:522
白內障保守治療方法 瀏覽:86
力量訓練分析方法 瀏覽:530
總統乳酪的食用方法 瀏覽:194
如何去面部蟎蟲的有效方法 瀏覽:644
數據分析的實現方法 瀏覽:455
如何保持平衡的方法 瀏覽:58
燃氣插卡使用方法 瀏覽:742
撤桶下樓的最佳方法 瀏覽:726
今後如何防止寫錯別字的方法 瀏覽:91
黴菌性鼓膜炎治療方法 瀏覽:757
家長嫌老師沒有方法怎麼辦 瀏覽:275
音樂教法都有哪些方法 瀏覽: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