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學語文閱讀有哪些方法
閱讀使人進步。閱讀使人的思維活躍。而學生只有掌握了閱讀 方法 ,才能將方法運用到其他內容的學習中去。那麼小學語文閱讀有哪些方法呢?下面我為大家帶來了小學語文閱讀方法,供大家參考。
1小學語文閱讀有哪些方法
第一、帶著疑問去閱讀
在閱讀語文課文時要帶著疑問去閱讀,一邊閱讀一邊思索問題,做到課文基礎性的理解為佳。
第二、補充閱讀
家長和老師可以根據當前學期課文特點,有計劃有目的地選擇適合學生的課外讀物,讓學生從課外讀物中獲取知識的同時,也是提升閱讀能力,還可以作為教學的一種補充。
第三、標注重點
在閱讀課文時,學生們會遇到生字、生詞是再正常不過的。可用標注的方法標記,並針對標記的生字、生詞進行注音或註解,已達到提升記憶的作用。標注,不僅是標注生字生詞,還可以標記詞句重點、中心思想和自己喜歡的語句。必要時可將這些標記的語句進行記錄,作為寫作時的素材,還可以養成良好的筆記習慣。
第四、默讀的方式更適合
默讀是閱讀方式的一種。優點:閱讀速度快,不易疲勞;更便於集中精神理解、吸收及思考課文內容;在默讀時做到邊看邊想,要把每一句、每一段課文都要看懂。讀完一段想想段落大意是什麼,然後將每段課文大意串連起來, 總結 全文體現的重要內容。
2小學語文閱讀有哪些方法
一、引趣激興,創設情境
德國 教育 學家第多斯惠曾說:「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興趣是學習的不竭動力,是學習成功的秘訣。
因此,在小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和年齡特徵、知識 經驗 、能力水平、認知規律等因素,抓住學習思維活動的 熱點 和焦點,通過各種途徑創設與教學有關的使學生感到真實、新奇、有趣的教學情境,營造輕松和諧的對話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學生的情感體驗。
1.實體情境。教師充分利用實物指導學生進行細致的觀察,加深對課文內容的感受和理解。
此法尤其適用於中低年級 語文教材 中常識性課文的教學,如教材中的《要下雨了》,有條件的話,可讓學生觀察「魚出水面,燕子低飛」這些自然現象,了解下雨前動物的特點;又如《找春天》、《秋天的圖畫》、《秋天的雨》此類涉及山川日月、花鳥魚蟲等的教學內容,如有條件,可帶領學生到大自然中體驗認識,使學生開闊視野,增長知識,激發情趣。
2.模擬情境。教師根據講解的需要,可運用電教手段,如放幻燈和錄音帶,使學生獲得形、聲、色的直觀感覺;或出示相關的攝影、圖畫,再現教材中的情境;或根據課文內容,師生分角色進行表演,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
這樣,能化靜為動、化遠為近、化抽象為具體,寓教於趣,寓教於樂,提高教學效果。
如我在教《淺水窪里的小魚》一文時,充分地發揮了電教手段的優勢,創設了小魚在美麗的大海中游著,小魚後面藏著一些詞語,讓學生認讀,接著海上颳起了風暴,小魚被困在淺水窪里的情境,巧妙的引出了下面要學習的內容,並用話語和音樂為輔助手段,做到意境交融,情真意切,使人如身臨其境,引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並為學生的理解提供了有力的佐證。
3.語感情境。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主導,老師繪聲繪色的語言渲染也是創設情境的很好方式。例如教學《美麗的公雞》,當公雞的圖象出現在孩子眼前時,老師若以富有情感色彩的形象化的語言加以描繪:「看,這是一隻多麼美麗的大公雞,它紅紅的冠子,漂亮華麗的外衣,腳上還穿著一雙金黃色的高筒皮靴,多酷啊!」學生聽了老師的描繪,便能充分感受公雞的美麗。
教師通過這樣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能培養學生正確敏銳的語感能力,激發學生的思維和聯想,體會其情境。
4.想像情境。運用擴散思維的方法,啟發學生合理想像,揣摩作品中人物的心理,關注人物的命運,讓學生真正「進入角色」,強化感受,由「動情」到「悟理」。
如在教學《淺水窪里的小魚》中小男孩撿魚這一片段時,通過課件展示,讓學生想像他在撿魚扔魚的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激活學生的思維,讓他們設身處地為小魚著想,為小男孩著想。通過情境的創設,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得整堂課學生始終能以飽滿的情緒參與學習,提高了教學效率。
二、有效提問,感悟文本
適時有效的課堂提問是非常重要的教學手段,教師只有充分利用這一手段,才能牢牢控制課堂教學的節奏和方向,突出授課的重點、難點和關鍵,從而成為課堂的主導。
學生則會根據教師的提問,有選擇地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學習的重點、難點和關鍵上,使自己的思維處於一種積極活躍的狀態,從而更好地走進文本,感悟文本,對話文本。
1.抓題眼提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課堂導入,是貫穿課堂教學始終的必不可少的有機組成部分,比其他部分更能安定學生情緒,誘發學生的感情。導課的形式多種多樣,而問題導入最能激起學生的探究願望。
我們可利用語文課程的有效資源,抓住課文題眼巧設問題。如《布衣元帥》一課,上課伊始,可讓學生質疑提問:什麼是布衣?布衣和元帥好像是不相乾的兩種人,怎麼會連在一起?由於問題來源於學生,在學習文本時,他們就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去解決這些自己心中的困惑。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可以想像,這堂課的學習會因了學生解決課前問題的濃厚興趣而輕松愉快。小學語文教材中類似的課題很多,比如《玩出了名堂》、《「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太空生活趣事多》等等,都可以在課前或由老師設問,或由學生質疑問難,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引發學生閱讀期待,為學生進入文本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礎。
2.抓關鍵詞句提問,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特級教師於永正老師說過:「語文教學的亮點在哪裡?語文的味道在哪裡?在關鍵的詞句里,在理解後的朗讀里。」詞語是課文的基本單位,詞語學習是項常抓不懈的工作,特別是對課文中的關鍵詞、難懂詞語更應該不惜時間,深入理解。
因此,閱讀教學中,我們還可以拓展課文中的關鍵詞句,從小處入手,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發散學生思維,使詞義理解得更透徹。使課文內容理解得更深刻。
王崧舟老師在教學《我的戰友邱少雲》時,提了這樣一個問題:「同學們,你是從哪些地方讀懂『紋絲不動』的?」王老師就是抓住「紋絲不動」這個詞語組織教學,從大處著眼,有效地為學生感悟文本並和文本進行對話設下廣闊的背景。
他緊扣文本,讓學生對「紋絲不動」的感悟層層深入:從對「紋絲不動」的字面意思到「紋絲不動」的原因及「紋絲不動」的結果,最後至不「紋絲不動」的後果,對話剝筍似的不斷深入,學生做到了多元解讀文本,全方位感受英雄的偉大形象,體現了王老師精湛的閱讀教學藝術和高效率的教學課堂。
3.抓主要線索提問,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新課改中提出了自主學習,我們應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
朱熹也曾說過:「自去理會,自去體察,自去涵養。」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是引導學生對文本自主感知、感受、感悟的過程。小學語文教材中,有許多文本脈絡清晰,條理清楚,在文本教學時,教師如果抓住主要線索教學,往往會牽一發而動全身,更好地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文本,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如《好漢查理》一文中,查理的變化和傑西的言行是兩條主要線索,為了讓學生明確「查理有哪些變化?查理為什麼會有這么大的變化?」我讓學生讀悟交流,感受查理的變化,提問:查理有哪些變化?你找到了哪些 句子 ?然後相機出示以下句子讓學生談感受:a.「不,好漢查理從來不隨便拿別人的東西。」b.「謝謝!」查理顯得彬彬有禮。c.「當然可以。」d.「查理雖然調皮,但說話是算數的。
整整一個暑假,他每天都陪傑西在草地上玩。」e.「傑西,我會做個好漢。」通過這幾句關鍵句子的理解感悟,引導學生體會到查理確實變了,變得有禮貌了,變得誠實、守信了,變得有上進心了,自信了。
由於所提的問題起到了提綱契領的作用,整堂課避免了出現「滿堂問」的現象,學生在讀中思議,在讀中質疑釋疑,在讀中理解感悟,學得自主,學得愉悅,學得扎實。
三、巧用評價,激活課堂
新理念下的語文課堂教學評價方式正逐步由單一的教師評向多元評價轉變,也就是既有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也有學生對教師的評價,學生之間的互相評價和學生的 自我評價 。
作為教師應緊緊抓住課堂評價語言這一法寶,在教學中利用文本的內容進行巧用評價,激活學生的情緒,創造一種美妙的語境,讓課堂評價語言這個最直接、最有效的評價方式真正發揮其獨有的魅力,使被評價的學生都能得到學習成功的滿足,都能提高學習的興趣,都能更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
於永正老師曾在一次公開課上不經意的讓一位男同學讀課文,這位同學把課文讀的正確、流利而又聲情並茂。於老師聽完他的朗讀後主動走上前去,微笑著和這位男生握手,並真誠的說:「你讀的太好了,播音員也不過如此。
在讀這篇課文上,我不如你,我和同學們想再聽你朗讀一遍。」話音未落,聽課的老師和同學報以熱烈的掌聲,這掌聲是送給精彩表現的學生,更是送給對學生進行真誠評價的於老師。在這樣充滿愛意的課堂中,學生展現了蓬勃的生命活力,享受到了語文的歡樂。
四、讀練結合,提高能力
葉聖陶先生說「中小學語文教學中,基本知識和基本訓練都很重要,我們更要重訓練……」「多年來我一直認為,語文課的主要任務是訓練思維,訓練語言(同時也訓練思想品德),而思維能力和語言能力, 兒童 時期打下的基礎極關重要。」
如果學生在語文課上只是感悟,只是人文,只是一讀到底,只是一味探究,如果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不過關,那麼語文課程對學生的人文熏陶、生命發展就無從談起。因此,語文課應該把「練」放在突出的位置上。
我們的語文閱讀教學只有讓「讀」與「練」結合,在課堂中做到以讀為本,讀練相融,才能讓學生真正積累語言,感悟內化語言,遷移運用語言,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語文素養才能全面提高,我們的閱讀教學才真正扎實有效。
讀練結合,切實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對低段學生而言,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對詞語的推敲和品味,設計靈活多樣的練習。其次以說代寫,融口語訓練和思想品德為一體。比如可以看動畫說,用詞語說,想像說,聯系實際生活說等等。
如在教學《淺水窪里的小魚》最後一個環節里,我進行了兩個 拓展訓練 :1.出示海底世界畫面, 說說 小魚會對小男孩說些什麼?2.如果你看到了一種受傷的動物,你會怎麼做? 這樣,既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啟發了他們的思維,培養了他們的說話能力,又把問題引申到實際生活中。
高段的練筆形式多樣,如仿寫,續寫,擴寫,縮寫,改寫等等,我們可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安排相關練筆。
3小學語文閱讀有哪些方法
1、 循序漸進,有層次地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語文閱讀課,應該努力讓學生自主讀書,但自主不等於放任,閱讀與訓練是相輔相承的,學生的字詞語言思維等閱讀能力的提高都需要長期的訓練。不同的年齡段,學生的閱讀水平是有差異的,小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也是有層次的,《語文課程標准》中有明確的規定。
我們應該從各年段發展的連續性上整體把握,不要只盯著本年級的目標。如低年級學生閱讀課文,可以按「讀准——讀通——讀懂」這樣幾個層次進行。中高年級也可以按照「讀通——讀懂——品讀」這樣幾個層次引導學生閱讀課文。
這里強調「品讀」,按照年級的不同有一定的培養欣賞、評價能力,這樣逐步培養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能力。
2、多元輻射,培養學生創造性閱讀
閱讀教學是在教師指導下的學生自主的閱讀實踐活動。在小學閱讀教學中應該努力提倡學生創造性閱讀,培養學生的創造性語言和創造性思維。
廣義地說,讀、述、唱、畫、演、問、比、思都是閱讀的形式。把他們有機結合,從而形成讀述結合(把學生自讀課文與指導復述結合起來,即把朗讀、默讀、速讀與詳細復述、簡要復述和創造性復述相結合。
讀唱結合(把指導閱讀理解和音樂演唱結合起來,讓學生在音樂氛圍中加深對課文的領悟,提高朗讀能力。
讀畫結合(把讀與美術繪畫結合起來,在讀中或學生自畫,或師生共畫,或展現現成圖畫。
讀演結合(把閱讀和表演相結合,在學生閱讀中,或教師獨演,或學生自演,或師生共演。
讀問結合(把閱讀和質疑問難結合起來,讓學生在讀中學會問,在疑中加強讀。
讀思結合(把閱讀和思考、聯想、討論結合起來,讓學生結合上下文及生活閱歷加深認識,於思接千載、鉤前聯後中拓寬視野,在師生共議、爭鳴辯駁中交流心得。
讀比結合把閱讀和比較相結合,在閱讀中或換詞比較,或縮寫後與原段相比較,或數篇課文相比較;或比較課文內容的相似點,或比較課文藝術手段的不同點。
讀寫結合(把閱讀與寫作結合起來,在閱讀中或仿寫,或續寫,或擴寫,或補寫,通過寫句成段來實現讀寫遷移。)讓學生自己與課文對話,從自我出發去感受和體驗,從而創造性地閱讀。
3、 讓學生廣泛閱讀-----使閱讀成為習慣
閱讀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學生的閱讀不僅僅局限於課堂,更包括課外。學生的課外閱讀是一項大工程,同樣需要學校與老師的幫助指導。研究表明,中國兒童的閱讀量遠遠少於同年齡西方兒童,中國兒童大量閱讀的時間也比西方兒童兒童整整晚了四年,這些,都嚴重影響著孩子閱讀能力的形成。
利用學校的資源,自主開發資源,通過課外大量的閱讀,不僅是對閱讀教學的補充,更是閱讀積累,思想積累,方法積累的有效途徑。方法有:
(1)、學校應該盡可能開放圖書閱覽場館,班級成立讀書角。發動學生帶來閱讀資料。組織好閱讀小組,對閱讀資料進行分類刪選,註明閱讀字數,閱讀時間、提出閱讀任務, 做好「學生閱讀情況記錄」。
(2)、定期不定期的開展閱讀競賽活動。
(3)、成立閱讀小組,組織閱讀測試等。
4小學語文閱讀有哪些方法
一、閱讀方法是關鍵
埃德加·富爾在《學會生存》中指出:「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可見學習的方法對一個人的學習以及生活是多麼重要。在教三年級讀懂自然段的方法時,學生雖已有一定的基礎,但還須教師做適當的指導和點撥。
讓學生讀懂每句話的意思,理解整個自然段講了什麼,弄清句與句之間的關系。讓學生自己去領會這是總分、因果、並列、轉折等關系,循序漸進地使學生領悟了閱讀方法,也為下一步閱讀應用打下基礎,效果十分明顯。
一篇 文章 有幾個自然段構成,在內容上有著內在聯系的可劃分為一個結構段。如果一個自然段的意思是獨立的就獨立劃分一個結構段,這是根據自然段的內容來劃分的。分段的閱讀教學還可以根據文章的表現形式劃分。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需要適時引導學生歸納總結,讓學生明白怎樣運用這兩種方法來概括課文的內容,幫助學生學會選用概括方法,進而掌握 學習方法 。
教學《草船借箭》一文時,我事先讓學生通過預習,自己聯繫上下文,進行分段落。課堂上請幾位同學上台講他們是怎樣分的,採用了什麼方式,一共分了幾段,每段講了什麼內容,然後集體參與到其中來分析這樣分對不對,有不同見解的同學可以站起來說說他的分法和理解,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教師扮演觀眾的角色,及時點撥、正確引導,形散而神不散。整個課堂都是學生的天下,他們可以大膽表達出自己的見解、想法,這不正是我們閱讀教學的目的嗎?
課本上的課文是有限的,課外閱讀對學生的閱讀能力能起到鞏固、加強的作用。小學生的注意力比較弱,看枯燥的文章看著看著就看不下去了。中午時間或課後我都會精心為學生們准備一些帶有圖片或有卡通人物出現的小文章發給他們看,加強他們的閱讀能力。
其間還可以認識到很多生詞,遇到難理解的字句同學之間相互幫助,培養學生理解能力的同時,極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開闊眼界,增長知識。
二、創設開放型課堂
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下學習,思維會更加敏捷,思路會更加開闊。開放師生關系,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用平等、商討的口吻跟學生對話,鼓勵學生敢於創新,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課上老師講解不對的地方,或有更好的見解鼓勵學生大膽舉手發表自己的見解,有疑惑的地方大膽提出來集體討論、分析原因。
打破以往老師在台上講、學生在下面聽的呆板而單一的教學模式,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課上給予學生充分的肯定和信任,如「要不,試一試?」「我相信你能行的!」
教學《在大熊貓的故鄉》一文時,課前我讓學生先預習,了解課文講的內容,自己看了這篇課文之後有什麼感受?講課時我提了這樣一個問題:「哪位同學在生活中看見過大熊貓?能跟我們講講你見到的大熊貓長什麼樣嗎?」問題一提出,學生們就吱吱喳喳地講起自己在哪見過大熊貓,大熊貓有多大,長的什麼樣。
一個小小的問題就把學生們的思路拉到了課堂中,再聯繫到《在大熊貓的故鄉》這課,學起就輕松多了,學生們聽得也認真,發言踴躍,「大熊貓是我國的國寶」,「我們要保護大熊貓,愛護動物」。
在這種氛圍中學習,學生敢於表達,從而激發學生研究問題的興趣,學生的自學能力也得到提高,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下,加深感知、理解,從而懂得總結。
② 正確的閱讀方法有哪些
正確的閱讀方法有:以理解代替記憶;興趣是因思想的集中而燃燒起來的 ;問比答重要;將內容分三部分——大意、細節、重點 。
快速閱讀的技巧:
快速閱讀的技巧就是一眼看上去,能夠閱讀多個字,看到一堆字就知道文字的意思,不用去過多思考,習慣性的看上去就直接理解文字大意。所以速度就上去了。同時,學習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
快速閱讀的技巧有利於提高學習效率,主要是復習課本的效率,讀的速度快,相同的時間可以重復讀好幾遍,自然記住的就快了。但是,快速閱讀是一種方法,也是一種習慣,很多人以為學習了理論知識,就能夠領悟到快速閱讀的方法,其實不是的。快速閱讀既然是一種方法,那麼首先要懂得方法,其次,快速閱讀還是一種習慣,那麼既然是習慣,就需要練習,只有勤加練習,才有可能提高。所以,建議平時要多刻意的在實戰的時候多滾鎮爛訓練自己的速度。
快速閱讀主要針對考試或者學習的人,能夠提高記憶力和學習效率。我孩子高考和後來的公務員考試都是用《精英特快速閱讀》來訓練速讀的,《精英特》是快速閱讀加快速記憶,她以前的閱讀速度在300字,記憶力不行,在2008年的時候就學習精英特,高考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市因為學習速讀。包括現在的公務員考試,也是因為這個,大大提高復習效率。
一、目標閱讀法
閱讀之前給自己確定一些具體目標,然後針對這些目標完成閱讀的全過程,即目標閱讀法。它有層層推進、反復閱讀的特點,可較全面地清掃文章中的障礙,很適合自學新課和疑難文章
二、重點閱讀法
根據學習需要或閱讀者的知識水平,有選擇地閱讀文中的重點、難點或重點文章,捕捉陌生知識點,稱重點閱讀法。該法針對性強,省時省力,適合於復習舊知識和自學與課文相似的文章。
重點閱讀法與目標閱讀法的相同點為兩者都有明確的閱讀目標。不同點是重點閱讀法只攝取讀者需要的知識而放棄一切無關的知識點,目標閱讀法則不迴避任何知識點。所以,兩者之間是「點」與「面」的關系
三、比較閱讀法
比較閱讀法就是比較兩項或兩項以上學習內容,以揭示它們的區別和聯絡。它能較好地解決知識的橫向聯絡大漏問題,利於分清歧義,鞏固知識,使學習者觸類旁通,舉一反三。
第一種是資訊式閱讀法。這類閱讀的目的只是為了了解情況。我們閱讀報紙、廣告、說明書等屬於這種閱讀方法。對於大多數這類資料,讀者應該使用一目十行的速讀法,眼睛像電子掃描一樣地在文字間快速
瀏覽,及時捕捉自己所需的內容,舍棄無關的部分。任何人想及時了解當前形勢或者研究某一段歷史,速讀法是不可少的,然而,是否需要中斷、精讀或停頓下來稍加思考,視所讀的材料而定。
第二種是文學作品閱讀法。文學作品除了內容之外,還有修辭和韻律上的意義。因此閱讀時應該非常緩慢,自己能聽到其中每一個詞的聲音,如果嘴唇沒動,只是因為偷懶。例如讀「壓力」這個詞時,喉部肌肉應同時運動。閱讀詩詞更要注意聽到聲音,即使是一行詩中漏掉了一個音節,照樣也能聽得出來。閱讀散文要注意它的韻律,聆聽詞句前後的聲音,還需要從隱喻或詞與詞之間的組合中獲取自己的感知,得到自己的理解。文學家的作品,唯有充分運用這種接受語言的能力,才能汲取他們的聰明才智、想像能力和寫作技巧。這種依賴耳聽—一通過眼睛接受文字訊號,將它們轉譯成聲音,到達喉嚨,然後加以理解的閱讀方法,最終同我們的臆想能力相關。
第三種是經典著作閱讀法,這種方法用來閱讀哲學、經濟、軍事和古典著作。閱讀這些著作要像讀文學作品一樣的慢,但讀者的眼睛經常離開書本,對書中的一字一句都細加思索,捕捉作者的真正的用意,從而理解其中的深奧的哲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用經典著作閱讀法閱讀文學作品,往往容易忽略文學作品的特色,以 使讀者自己鑽進所謂文學觀念史的牛角尖中去。
第四種閱讀方法是麻醉性的閱讀法。這種閱讀只是為了消遣。如同服用麻醉品那樣使讀者忘卻了自己的存在,飄飄然於無限的幻想之中。這類讀者一般對自己的經歷和感受不感興趣,把自己完全置身於書本之外。如果使用麻醉性的閱讀方法閱讀名著,讀者只能得到一些已經添加了自己的幻想的膚淺的情節,使不朽的名著下降到鴛鴦蝴蝶派作家的庸俗作品的水平。如果漫不經心地閱讀《安娜·卡列尼娜》,猶如讀一本拙劣的三角戀愛小旅襲說。麻醉性的閱讀在將進入成年的時候達到頂峰。年輕人的麻醉閱讀是造成大量的文學作品質量低劣的原因。
2讀書筆記編輯
積累資料的方法人各有異。但最基本和常用的,莫過於做筆記。筆記可不拘體例。不限長短,內容龐雜,形式多樣。然而主要是這樣四種方式:
摘錄式。這是使用最多的一種方式。主要摘錄書籍、報刊、雜記、調查報告、文書檔案中,與自己學習鑽研內容有關的原始材料。比如你自修文科,便可摘錄有關的學習資料、重要文章、警句格言、詞語典故等。如果學理工科,就得摘錄有關文獻、重要的結論與證明、獨特的技巧,等等。這樣便可備你不時之需。
提要式。即看完一本書或一篇文章,對文中的某一觀點、事件、情節或某一章節、定理等,進行分析、歸納,用自己的話把其內容、要點寫出來。這不僅可備忘、備查,而且可訓練你的綜合、概括能力。列寧的哲學筆記,有很多就是採用的這種形式。如《黑格爾(邏輯學)一書摘要》,《亞里士多德 <形而上學>一書摘要》等著作。而且他對摘錄內容,還往往寫出自己的意見、批評或注釋,以及自己獨創的符號和評注。比如「注意」「說得對」「辯證的精華」等提示性簡明字樣。明確地表明了列寧對某段論述的意見或批評。提要應力求簡明扼要、脈絡分明,最好以某一主線展開。如,歷奧可突出主要人物及其作用.重大事件及其影響。也可用列表法使其內容一目瞭然。
心得式。記下的是對某一問題思考的心得。如李贄的《史綱評要》,脂硯齋的《重評石頭記》,皆是這樣的著作。心得也可以是札記、體會。札記多為旁徵博引,辯證考訂;體會多為引申闡發、借題發揮。沈恬的《夢溪筆談》,茅盾的《讀書札記》,馬克思的《數學手稿》,就是用的這種方式。這是寫筆記的一種高階形式,要求有更多的個人創見,難度也較大。但它卻是創造的半成品或完善的精製短篇,一旦需要時,就可組織起來,使之成為有價值的作品。
寫這類筆記,要特別注意捕捉生活中的火花.自修理工科則應注意抓住學習研究中所碰到的難點和問題。有些重大發現,往往是由一個簡單的疑問開始,經過冥思苦想或從某一點上受到啟示的。對任何一點良好的思索。那怕是一丁點都不應放過,並把它及時記下來,很可能成為你作出成就的關鍵。
索引式、即寫下有關的論文題目或書名等。在練習中可能經常會碰到這種情況;看到某些東西感到十分有用,但內容卻太多,上述三種筆記法又都不易採用.或者是這個內容,你本身就有這本書,所以也不必採用上述方法。但是往往到要用這個內容時,你卻忘記了或找不到了。諸如此類問題,只要搞好索引,便可順手拈來。自學成名的史學家陳垣曾說:「教學和研究要從目錄學入手」,「目錄學就好象一個賬本,開啟賬本,前人留給我們的
3閱讀速度編輯
不同的閱讀材料要用不同的速度。例如,閱讀一部令人興奮的小說要比閱讀一本生物學的課本要快。
不同課本所用的速度也不同,因為有的寫得好,有的寫得差,因此,有的就比較難讀。每一學期,在讀不同課本的一個章節時, 給自己定一個時間,看一小時能讀多少頁。一旦你對你的閱讀速度有比較精確的估計,你就可以較好地安排你的閱讀和學習時間。
閱讀理解
先很快地看一遍某個章節。找出作者突出強調的部分。如果作者對某一個概念給了許多圖解,那它就也是一個重要概念。如果時間緊的話,你可以跳過那些作者著筆不多的部分。
讀每個段落的第一句應該比讀其餘部分更認真些。
在閱讀某一章節之前,注意標題以及每一段的第一個句子。然後合上書,問你自己,對在看書之前所不知道的這個主題了解了多少。
在讀每一個句子時,注意名詞和主要的內容。找出名詞-動詞的搭配,並學習掌握這些搭配。例如,想一想下面這段課文:
經典的條件反射是這樣一種學習,它發生於當我們把環境中的兩種 *** 聯絡起來時,其中一種 *** 激發反射性的反應,第二種 *** 相對這種反應原本是中性的,但是, 在它和第一種 *** 結合後,它自己就激發起這種反應。
你不需要讀每一個詞,你可以用圖解的方式來解釋這段課文:
經典的條件反射=學習=把兩種 *** 聯絡起來
第一種 *** 激發一種反應
第二種 *** =原本是中性的,但和第一種 *** 結合 -->激發反應。
不必一遍一遍地讀課文,你可以這種形式記筆記,這樣,你記下了這段課文中的重要內容,一旦你這樣記筆記,你就不必擔心課文字身。
閱讀方法有如下幾種:
第一種是資訊式閱讀法。
這類閱讀的目的只是為了了解情況。我們閱讀報紙、廣告、說明書等屬於這種閱讀方法。對於大多數這類資料,讀者應該使用一目十行的速讀法,眼睛像電子掃描一樣地在文字間快速
第二種是文學作品閱讀法。文學作品除了內容之外,還有修辭和韻律上的意義。因此閱讀時應該非常緩慢。這種依賴耳聽—一通過眼睛接受文字訊號,將它們轉譯成聲音,到達喉嚨,然後加以理解的閱讀方法,最終同我們的臆想能力相關。
第三種是經典著作閱讀法,這種方法用來閱讀哲學、經濟、軍事和古典著作。閱讀這些著作要像讀文學作品一樣的慢,但讀者的眼睛經常離開書本,對書中的一字一句都細加思索,捕捉作者的真正的用意,從而理解其中的深奧的哲理。
第四種閱讀方法是麻醉性的閱讀法。這種閱讀只是為了消遣。如同服用麻醉品那樣使讀者忘卻了自己的存在,飄飄然於無限的幻想之中。麻醉性的閱讀在將進入成年的時候達到頂峰。年輕人的麻醉閱讀是造成大量的文學作品質量低劣的原因。
按分法的不同,還有以下閱讀方式:
傳統閱讀法、SQ3R閱讀法、整體閱讀法、快速閱讀法、帶題閱讀法、三步閱讀法、「透視」讀書法、「出入」讀書法、未讀先思法、掩卷凝思法、鉤玄提要法、厚書讀薄法、口誦筆述法、三抓背誦法、全讀法、分讀法等等。
(1)泛讀
泛讀就是廣泛閱讀,指讀書的面要廣,要廣泛涉獵各方面的知識,具備一般常識。不僅要讀自然科學方面的書,也要讀社會科學方面的書,古今中外各種不同風格的優秀作品都應廣泛地閱讀,以博採眾家之長,開拓思路。
(2)精讀
要細讀多思,反復琢磨,反復研究,邊分析邊評價,務求明白透徹,了解於心,以便吸取精華。對本專業的書籍及名篇佳作應該採取這種方法。只有精心研究,細細咀嚼,文章的「微言精義」,才能「愈挖愈出,愈研愈精」。可以說,精讀是最重要的一種讀書方法.
(3)通讀
即對書報雜志從頭到尾閱讀,通覽一遍,意在讀懂,讀通,了解全貌,以求一個完整的印象,取得「鳥瞰全景」的效果。對比較重要的書報雜志可採取這種方法。
(4)跳讀
這是一種跳躍式的讀書方法。可以把書中無關緊要的內容放在一邊,抓住書的筋骨脈絡閱讀,重點掌握各個段落的觀點。有時讀書遇到疑問處,反復思考不得其解時,也可以跳過去,向後繼續讀,就可前後貫通了。
(5)速讀
這是一種快速讀書的方法,即陶淵明提倡的「好讀書,不求甚解」。可以採取"掃描法」,一目十行,對文章迅速瀏覽一遍,只了解文章大意即可。這種方法可以加快閱讀速度,擴大閱讀量,適用於閱讀同類的書籍或參考書等。
(6)略讀
這是一種粗略讀書的方法。閱讀時可以隨便翻翻,略觀大意;也可以只抓住評論的關鍵性語句,弄清主要觀點,了解主要事實或典型事例。而這一部分內容常常在文章的開頭或結尾,所以重點看標題、導語或結尾,就可大致了解,達到閱讀目的。
(7)再讀
有價值的書刊雜志不能只讀一遍,可以重復學習,「溫故而知新」。著名思想家、文學家伏爾斯泰認為「重讀一本舊書,就彷彿老友重逢」。重復是學習之母。重復學習,有利於對知識加深理解,也是加深記憶的強化劑。
(8)寫讀
古人雲:「不動筆墨不讀書」,俗語也有「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之說。讀書與作摘錄、記心得、寫文章結合起來,手腦共用,不僅能積累大量的材料,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寫作水平,並且能增強閱讀能力,將知識轉化為技能和技巧。
(9)序例讀
讀書之前可以先讀書的序言和凡例,了解內容概要,明確寫書的綱領和目的,有指導地進行閱讀。讀書之後,也可以再次讀書序和凡例,以便加深理解,鞏固提高。
(10)選讀
就是讀書時要有所選擇。古往今來,人類的文化寶藏極為豐富。一個人的精力畢竟有限,如果不加選擇,就不會收到好的效果。可以結合自己的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書目,進行閱讀,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邊讀邊想的方法。邊讀邊想,讀思結合,是被實踐證明的行之有效的閱讀方法。凡課文所包含的詞、句、段、篇等方面的內容,都屬於閱讀時思考的范圍。不懂或值得懷疑的問題,也應當列入思考的范圍之中。
(2)聯絡上下文的方法。課文中有相當多的詞語、句子,如果就詞解詞,就句析句,往往難以理解。如果把他們放在具體的語言環境里,聯絡上下文琢磨,就能確切地理解。
(3)聯絡生活實際的方法。語文課本內容十分豐富。許多課文所描寫的事物、所運用的語言,與小學生的生活距離較遠,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遇到這種情況,就需要啟發學生從自己的生活實際中去尋找、發現與課文描寫的事物相通的經驗,把二者聯絡起來,幫助理解課文的語言文字。
(4)聯絡自身情感體驗的方法。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是對小學生閱讀能力比較高的要求,語文課本里相當數量的課文,涉及到各個時期,從事各種工作的人物,寫了他們種種不同的經歷、不同的行為、不同的事跡,表達了人物豐富的思想感情。對此,小學生在閱讀中體會起來有一定的難度。但許多情感體驗是人們所共有的,學生同樣如此。如果學生能夠聯絡自身的情感體驗來體會課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他們就能和作者產生共鳴,就能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5)圈畫批註的方法。一方面圈畫批註把閱讀思考的結果記下來,便於深入地閱讀;另一方面,動手又能促使學生進一步動腦,必須用心讀書,否則圈畫批註不到點子上。學會圈畫批註的方法,對培養他們的獨立閱讀能力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小學生練習圈畫批註的主要內容是:課文中的重點詞語;含義深刻的句子;自己感受深、受感動、受啟發的地方;不理解、讀不懂的地方等。
在幼兒閱讀活動的指導過程中教師必備的觀念是:幼兒園的每個教師都是"閱讀指導者";幼兒園的每一個活動都蘊涵著閱讀教育;幼兒閱讀教育要將聽、說、讀、寫(畫)能力結合起來;閱讀活動型別多種多樣,不同的閱讀活動具有各自不同的目的,並且要求不同的加工策略。梁啟超曾提出"善於教人者是教人以研究的方法"。他主張教學生讀書,最要緊的是使學生養成好讀書的習慣和磨練出讀書的腦力。葉聖陶等在閱讀教育理論研究上也作出了重大的貢獻,他們在閱讀教育方面的主要觀點是:"閱讀的知識必須轉化為技能並養成習慣";"理解、鑒賞、觸發是閱讀的基本功夫"。這些觀點雖然不是從幼兒閱讀教育出發而提出的,但卻給我們今天的研究以啟示和借鑒。同時方法是能力的核心因素,是完成閱讀的途徑和手段,老師只有掌握了採用靈活多樣的指導方法,才能真正實現閱讀的目標。
氛圍營造法:
喬姆斯基認為:"環境可產生激發效應和塑造效應。"要使孩子成為一個自主、自覺、自立的閱讀者,必須為孩子創設一個科學、健康的閱讀環境。所以作為老師,要為孩子創設優美的閱讀環境。而環境包括物質環境和心理環境。
1、創設良好的物質環境:良好的閱讀環境,必須要滿足以下幾個條件:首先是安靜。其次要有充足的光線。根據以上要求,各班老師在活動室劃出一角作為閱讀區。有的班級老師巧妙的利用了旺仔牛奶的盒子、裝螃蟹的籃子與書櫃巧妙結合,書櫃上陳列幼兒園提供的書籍,盒子和籃子里則擺放幼兒自己所帶來的書籍,同時在上面做好相應的標記,將圖書分門別類放好。幼兒的班級則用布做了布袋,每個袋子上寫上孩子的名字,孩子取放的時候就不會亂了。同時我們還充分利用空間,在上面懸掛一些幼兒比較熟悉的經典故事或者本學期所要學的故事或者兒歌的圖片,在活動後或者活動前不斷地給孩子以視覺上的 *** 。
2、營造良好的心理環境。要保持幼兒閱讀的興趣和熱情,成人適當的支援具有極大的作用。所以在幼兒自由閱讀的時候,我們除了採用積極的態度對幼兒的閱讀行為表示關注、贊賞外,還參與到幼兒的共同閱讀過程中,分享閱讀的經驗與快樂。同時在輕松的氛圍下幼兒與幼兒之間也會產生共讀。這種幼幼、師幼"共同建構"的式閱讀方式,不但激發了幼兒閱讀興趣,更增強了孩子與孩子之間、教師與孩子之間的關系。
以下幾種方法主要以《想吃蘋果的鼠小弟》為例說說我們在閱讀知道過程中所用的一些指導方法:
質疑閱讀法:
閱讀活動中教師的提問非常重要,過多或過細的提問不僅會約束了孩子的觀察想像空間,也會影響孩子表達的空間。所以在此活動中我們主要圍繞"提什麼,怎麼提"展開:如看封面,提問是"你看到了什麼?""這是一棵怎樣的蘋果樹?小老鼠呢?"讓幼兒充分感知高大的蘋果樹和矮小的鼠小弟之間強烈的視覺對比,為接下來的繪本閱讀埋下伏筆,引發閱讀興趣。而在在自主閱讀時,發現幼兒會情不自禁地與同伴講述、交流,並流露出誇張、搞笑的表情和動作,因此我們順應幼兒的反應,設計了"什麼地方吸引你?"的問題,讓幼兒充分講述自己的發現。針對其他摘蘋果的小動物則採用"誰也來摘蘋果了?"這個提問指向性比較明確,又比較發散,幼兒能夠充分講述自己觀察到的畫面內容。而在理解海獅與鼠小弟這一段時,提問:還發生了什麼?海獅和鼠小弟會說些什麼?他們是怎麼做的?這三個問題層層遞進,充分挖掘畫面內容,引發幼兒的想像和表達。
互動閱讀法
在閱讀活動中,孩子是主體,教師是主導。也就是孩子在前,教師在後。幼兒的閱讀以看和說為主,因此,主要就是以分享閱讀和分享交流來展開。在這個活動中除了封面的匯入,接下來就是幼兒的自主閱讀和交流。我們充分考慮大班孩子的年齡特點,採用了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的形式來進行。我們發現幼兒在自主閱讀時教師走近幼兒進行觀察指導,這樣不僅干擾幼兒的閱讀,打斷幼兒的思維,老師的指導會牽制幼兒的想像,還會造成幼兒心理上的壓力。所以教師為孩子創設了一個寬松的閱讀氛圍,幼兒圍坐在一起邊翻邊看,邊看邊說,當有驚喜的發現時會忍不住拿給旁邊的同伴看,並告訴同伴自己的發現。而老師則更多的是用雙眼餘光悄悄地關注幼兒,審視幼兒的閱讀狀態,若孩子都很投入地在閱讀,那麼老師此時沒必要參與介入指導,老師應和孩子一樣,一起輕輕地翻書、靜靜地閱讀,給幼兒一種隱性的示範,營造出溫馨的閱讀氛圍。當幼兒出現常規問題或困難時,教師用微笑、眼神、輕柔的語言、動作及時進行個別引導,不影響其他的幼兒。
再如,在幼兒自主閱讀後進行集體交流中,教師以一個閱讀者的角色出現,與孩子一起分享交流。交流中教師的提問以開放性問題為主,像"哪裡地方吸引你?",當孩子講述到其中一幅畫面時,一個孩子的描述肯定是不全面的,這時教師不是急於補充和完善,而是把這個任務交給孩子自己。教師採用等待的策略,用期待的目光和話語,如"你還看到了什麼?"來引發其他孩子講述自己的不同發現,特別是一些鼠小弟學著小動物來摘蘋果的不同動作神情,則是引導孩子細致觀察,互動講述。就這樣,通過孩子的相互補充和完善豐富了對畫面的感受和理解。
閱讀方法問題很復雜,現在山頭林立,有關閱讀方法的說法不一,可以說是多如牛毛。有這樣的分類:傳統閱讀法、SQ3R閱讀法、整體閱讀法、快速閱讀法、帶題閱讀法、三步閱讀法、「透視」讀書法、「出入」讀書法、未讀先思法、掩卷凝思法、鉤玄提要法、厚書讀薄法、口誦筆述法、三抓背誦法、全讀法、分讀法等等。在閱讀的種類裡面還有積累性閱讀、理解性閱讀、鑒賞性閱讀、訓練性閱讀、評價性閱讀等分法。
在語文的學習過程中,我們要掌握一些快速閱讀的方法,只有掌握這些快速的閱讀方法,在做語文閱讀理解題的時候才能如魚得水。下面是學習啦我收集整理的語文快速閱讀的方法以供大家學習。
語文快速閱讀的方法
快速閱讀方法是從文字中間迅速吸收有用資訊的一種閱讀方法。其目的是盡快拋棄多餘資訊,吸收有用資訊。快速閱讀可使閱讀速度由每分鍾100—150字。其閱讀要求是:①注意力要高度集中。②克服出聲朗讀、逐字閱讀和回歸倒讀的習慣,而採用無聲視讀法。③運用概念閱讀法組讀。④運用垂直閱讀法作縱向掃描。⑤採取跳讀技巧,根據文獻結構,抓住概要、掌握中心和重點。可見,快速閱讀法並不僅是單獨追求速度的快讀,而且是注重質量的一種創造性的理解過程。快速閱讀的方法很多,比較主要的有:
1、概念閱讀法
科學研究證明,決定一個人閱讀速度的關鍵是對所感知資訊的加工方法。加工資訊的方法,包括按照字母順序閱讀;按照音節順序閱讀;按照詞彙順序閱讀;按照概念閱讀,(即從文中挑選出單個概念,然後綜合包含在一個或幾個句子中的思想,很快理解)四種。這四種閱讀方法,代表著四種閱讀水平。一般來說,知識水平有限,閱讀能力較低的人採用前兩種加工方法;知識面較寬、閱讀能力較高的人採用第三種加工方法;有較高文學修養、會寫文章、記憶力又較強的人採用第四種加工方法。使用概念閱讀法,不僅可以提高閱讀速度,還可提高思維綜合能力。
2、垂直閱讀法
又稱縱向掃描法。是指在讀橫排版文獻時,眼晴以較少振幅,沿每頁書的中心設想線,由上而下垂直掃描,迅速閱讀。
3、一目十行法
一目十行法在資訊爆炸的今天,不失為一種有用的讀書法。對內容不太重要的完全可以一目十行,但對經典著作,重要的專業書,不能用這種方法。一目十行,實際上是對資訊的瀏覽篩選過程,當發現有價值的觀點材料時,再仔細閱讀或做摘記。一目十行與鯨吞法不同,前者是十行十行的瀏覽,後者則一頁一頁甚至幾頁幾頁地往後翻。
4、三遍讀書法
這是茅盾、蘇步青等著名學者提倡的一種讀書方法。第一是讀大概,是「鳥瞰」式的,對整篇文章先有個印象;第二遍是「精讀」式的,可像機槍手學習槍械裝卸那樣,來個大拆卸,仔細考察、慢慢體味;第三遍實際上應是多遍的意思。
5、「寶塔式」閱讀法
這是政論家鄒韜奮創造的一種讀書方法。他在讀書時,遇到其中「特別為自己喜歡的,便在題目上做個號,再看第二次;優其喜歡的再看第三遍;最喜歡的,一遇著有偷閑的時候就常常看。」這樣讀過的書就形成了一座寶塔,基礎最大,越往上越小。所以,鄒韜奮將自己的讀書方法形象地稱為「寶塔式」讀書法。
6、以寫帶讀法
就是在閱讀過程中把讀書與寫作結合起來,將閱讀中獲得的知識、理論,馬上用文章的形式表達出來,邊讀書邊寫作,以寫帶讀,學以致用。我國著名美學家朱光潛頗得益於這種讀書方法。
7、內容交叉法
指一個人在連續讀書的過程中,感到疲倦時,可換讀另一種內容的書,增強閱讀效果。
8、五步閱讀法
又稱SQ3R讀書法,是由美國衣阿華大學創用,後流行於英美等國的一種綜合性讀書法。SQ3R英文「Surrey」(瀏覽)、「Question」(發問)、「Recite」(復述)、「Review」(復習)五個詞首字母的縮寫。這種閱讀方法將閱讀過程分為五個步驟:①瀏覽。通過看前言、序跋、目次、內容摘要及正文中的大小標題、注釋、附錄等,概括地把書看一遍,,從整體上對全書有個印象,明確書、文的重點和難點。②發問。對書、文中的重點、難點之處進行閱讀,提出問題以備在深入閱讀中思考,尋求答案。③閱讀。帶著所提問題,對書、文進行深入細致地閱讀,並作讀書筆記,以加深理解、增強記憶。④復述。在閱讀理解的基礎上,對閱讀中所獲取的知識資訊進行回憶檢查,掌握重點,突破難點,以提高閱讀效果。⑤復習。對閱讀過的內容,不斷地進行復習,以鞏固記憶,保證學習成效。五步閱讀法符合感知、記憶與思維相聯絡的規律,因而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讀書方法。
③ 閱讀教學的具體實施方法有哪些
談談幾種常見的閱讀教學方法
教師、學生、教材以及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等各種因素之間,存在著復雜的信息傳遞方式。如果
不能從信息傳遞的基本方式上來把握這些教學方法,就會被紛紜繁雜的現象搞得眼花繚亂,無所
適從。下面介紹幾種常用的閱讀教學方法。
1、評點法。又稱串講法,講授法,講述法,講解法,講析法,講評法,講演法,講讀法,點撥法等。
我國古代的評點法始於唐代殷蟠編選的唐詩集《河嶽英靈集》,有簡明精闢的評點。南宋發展
成為有總批、眉批、夾批及圈點相結合的評點法。明代評點成風,最著名的是歸有光的《史
記》五色圈點本和李贄(卓吾)的《水滸傳》評點本。成就最高的評點家是明末清初的金聖嘆(1
068-1661),他原名金采,明亡後改名人瑞,號聖嘆。他桀驁不馴,致力學術,專注古籍評點。他的
代表作就是「腰斬水滸」,認為120回的《水滸傳》,前71回是傑作,後49回是敗筆。用歷史唯物
主義的眼光來看,後49回寫了農民起義找不到出路(要麼被鎮壓下去,要麼重建一個封建王朝)的
無可奈何的結局,也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但遠不如留下一個懸念,讓人們去思索,去尋找。我
國傳統評點法的最基本的特點是形象思維,用直覺、會意、頓悟的方法揭示真諦,其形式多是書
評合一,評點就是對書文的點解和評串(點者斷也,評者串也)。明人稱贊李贄《水滸傳》評點本
說:「若無老卓揭出一段精神,則作者和讀者千古俱成夢境。」這與西方基於抽象思維的歸納演
繹(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得出結論)、其形式多是寫成獨立的論文的文學評論,形成鮮明的對
照。現代的評點法是我國古代的文章評點法在閱讀教學中的繼承和發展,具體方法就是:
點,就是點解,又叫點撥。在讀中進行。要點在要害處,並要點破。如《鄒忌諷齊王納諫》中
的「鄒忌修八尺有餘」,要點「修」,是長而美或高而美,如茂林修竹、身材修頎等。蛇也很長,
但不叫「修」,因為它不美。電線桿子也很高,也不叫「修」,因為它不美,或者是另外一種美。
又如:「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要
點「私」——偏愛;「畏」——畏懼,害怕;「欲」——要滿足自己的慾望。總之,對重點詞語要
重錘敲打,使之濺出火花。
評,就是評串。即句子、段落之間和全篇的評論和關聯。要評出韻味來,評出思想感情來;要串
起各部分之間的內在聯系來,串起文章的階段性和連貫性來。評中有串,揭示出文章的主旨和技
法來。具體來說,句與句間要評出語脈,使其「通」;語段與語段之間要評出層次,使其「順」;
結構段與結構段之間要評出邏輯,使其顯示出內在聯系;總評要評出主旨和技法,即中心思想和
寫作特點。如上文的第一句「鄒忌修八尺有餘」,寫身材高大;第二句「而形貌昳麗」,寫容貌
美麗。兩句總寫鄒忌是一個標致的美男子。在層次與層次之間,如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
及君也!」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二者的區別是有無「君美甚」。有則是真心的贊美,無則
是怯懦的奉承。段與段之間,如第一段:寫鄒忌與徐公比美。詳細描述他由受蒙蔽到了解事實真
相的過程,為進諫作鋪墊。第二段:寫鄒忌向齊王進諫。進諫的方式不是直接提出建議,而是用
以小喻大的方法,委婉,含蓄,動聽,易於使人接受。這種方法就叫做「諷」。第三四段:寫齊王
虛心納諫及取得的巨大效果。「三賞」「三變」及「四國來朝」是極言生趣的寫法,所以有誇
大之詞。如「四國來朝」就不副史實,「戰勝於朝廷」也屬於設想。總評:封建帝王納諫是為了
鞏固他們的統治,但在歷史上有一定的進步作用。因為他們廣開言路,修明政治,客觀上有利於
社會進步,並能給人民帶來某些好處。鄒忌委婉而諷的進諫方法,也值得我們在生活中和寫作中
借鑒。
評點法可以概括為四句話:一般的地方讀過,重點的地方講解,層次段落之間評論,全文講完後總
結。在具體運用中,哪些地方評點,哪些地方不評點,點多點少,評點如何結合等,都要依具體情
況而定。點得過少則不透,點得過多則淹沒重點,評點結合不好則會把文章講得支離破碎。教材
不同,對象不同,都要有所區別。如文言文一般要點多評少,現代文一般要點少評多,低年級一般
要點重於評,高年級一般要評重於點。
2015-02-06 逸豪_2015 文章來源 閱 5670 轉 32 分享: 微信 轉藏到我的圖書館
我的圖書館 搜文章 找館友 留言交流
1 贏順模擬版 7 macd金叉 13 文華財經
2 贏順期貨官網 8 buy360 14 鈦鎂合金型材
3 文華財經官網 9 成人高考試題 15 什麼是型材
4 kdj是什麼意思 10 kdj指標詳解 16 贏順模擬版
5 成人高考是什
么
11 鈦合金 17 贏順期貨官網
6 比特幣 12 成人高考題目 18 文華財經官網
不銹鋼自吸泵
關閉
關閉
評點法的優缺點及適用范圍。優點是,能夠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保證教學內容的系統性和
深刻性,在有限的時間內有計劃的完成對眾多對象的教學任務,方法也簡便易行。缺點是,不易
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自覺性,不易讓學生進行讀寫練習,不易照顧個性差異。它的優缺點,都是
由它的信息傳遞的單向注入式所決定的。張志公指出,教師一講到底是「笨的勞而少功的老辦
法」,備課只備教學內容而不必研究學生,也不必進行教學構思。也有人因此稱教師為「教書
匠」,即只教書不育人。這些話都是針對它的缺點說的。我們在運用時要揚長避短,注意適應學
生的認識規律,利用科學的啟迪和藝術的感染啟發學生思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由於
以上的特點,它的適應范圍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就教材來說,適應於內容較深、語言較難的文
章,一般文章中的精講部分,以及其他學生自學能力難以達到的地方。如較難的文言文,魯迅的
一些作品,文章的難點疑點等。就對象來說,年級愈低、自覺性主動性愈弱的學生,適應性就愈
差;反之,適應性愈強。如初中宜較少採用,高中可較多採用。
2、談話法。又稱提問法,問答法,疑問法,析疑法等。特點是以師生的相互問答為主要方式來組
織課堂教學活動。在我國古代教育中,曾有過運用談話法進行教學的傳統。例如《論語》,就教
育學的觀點來看,就是孔子用談話法和討論法教學的實錄。該書共記錄了117次問答,其中4次孔
子問弟子,11次弟子問弟子,102次弟子問孔子。並且正是孔子第一次提出了「啟發式」教學,並
規定了「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的啟發式教學三原則。但在後來
長期的封建教育中,評點法逐步成為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教學方法,而且在很多情況下演變成僵
死的注入式。直至近代和現代白話文進入語文教材之後,還是沿襲那種注入式的教文言文的方
法來教現代文,極大地阻礙了語文教學改革的進程。黎錦熙早就指出:「歷來全國中等學校之本
國國文成績殊不見佳,……症結何在?就在講讀教學時,不知道將白話文的教材與文言文的教材
分別處理,而只知道籠統的用一種大概相同的教學法。」打破評點法的一統天下,談話法和其他
教學方法的提倡和運用,是語文教學改革的一大成果。談話法作為一種有理論指導的規范化的
教學實踐活動,是從1953年「紅領巾教學法」開始,逐步得到推廣的。其要點有:講究教師提問
的藝術,正確評價學生的回答,幫助學生理清思路,正確處理面向集體提問和指名回答的關系
等。教學實踐中經常見到的現象是:平庸的提問引起學生有口無心的隨答;高深莫測的提問使學
生茫然不知所答;只有能夠牽動學生的神經,能夠激起學生思想感情浪花的提問,才具有魅力。
一連串具有思考價值和激發力量的緊密相連的問題,可以勾勒出一堂輪廓清晰、結構嚴謹的課
堂教學,不斷閃耀的智慧的火花,不斷湧起的感情的浪潮,引人深思,令人回味。
3、討論法。又稱議論法,辯論法,研究法,研討法,座談法等。是由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師生之間
的交流共同組成。組織課堂討論要注意三點:
明確目的。討論前要根據教學目的來確定討論的內容和形式。討論的問題要集中,要既有思考
價值又有明辨需要。這些問題往往是具有一定的鑒賞意義和評價意義的難點和疑點,並且與現
實生活有較密切的關系。討論的形式可以分組進行,也可以全班進行;可以用整個課時,也可以
是教學的某個環節。在討論的過程中教師要隨時點撥。點,就是點明分歧的實質和焦點,使不同
的意見和對立的意見明朗化,引導討論步步深入。撥,就是調整方向,避開岔道,放過枝節,使討
論始終圍繞著中心問題進行。要根據主要問題辨明的程度,及時決定討論的結束或延續。最後
評價討論的結果也要集中在主要問題上。
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這是討論成敗的關鍵。北京市特級教師寧鴻彬用三不迷信和三個
允許的方法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三不迷信是:不迷信古人,不迷信
名家,不迷信教師。三個允許是:允許有錯誤,允許改正,允許保留意見。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調
動起來了,他們是能夠提出很多有價值的問題而且加以辨明的。例如《陳涉世家》:「陳勝、吳
廣乃謀曰:『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死國可乎?』」句中的單引號應去掉。《火刑》:「喬爾丹
諾?布魯諾的足跡幾乎踏遍了整個歐洲。」「足跡」與「踏遍」搭配不當。《虎吼雷鳴馬蕭
蕭》:「群山上松濤洶涌澎湃,無邊無涯。」不符合修辭格「通感」的運法,松濤是聲音,不能洶
涌澎湃,無邊無涯。《古代英雄的石像》:「歷史並不可靠。」應改為「歷史書並不完全可
靠」等。
教師要有民主的態度。在討論中,教師是組織者也是參加者。對爭論中的問題,要讓各方充分發
表意見,不能生硬的下結論。學生的意見如有錯誤要正確引導,不能把自己的意見強加於人。發
現自己有錯誤或疏漏,要勇於承認和改正。特別是對學生的正確意見要充分肯定,對有創見的看
法要充分尊重。《七根火柴》:「他的臉色舒展了。」有的學生提出,顏色只有紅黃藍白黑或深
淺的不同,沒有緊湊和舒展的區別。有的學生說,詞典上講「臉色」有「表情」的意思,所以
能「舒展」。教師肯定了後一種意見。但有的學生仍不服,認為表情有氣色、氣氛等,都是無形
的,只能說緊張或舒緩,也不能說「舒展」,只有面容才能「舒展」。教師表揚了這些同學的獨
立鑽研精神,並且表示暫不作結論,希望大家繼續研究。
我的圖書館 搜文章 找館友 留言交流
運用討論法要充分注意學生的年齡特徵。小學、初中學生尚處於心理開放期,表現在課堂上勇
於發言,不怕失誤,教師要在內容和技巧方面引導他們向高層次發展。高中學生進入心理封鎖
期,表現在課堂上發言審慎,必須經過深思熟慮,自認為確有把握時才發言。一次失誤,會導致以
後再不發言,甚至別人的失誤也會引以為戒。但同時,封鎖性愈強,「秘密」愈多,表現自我和渴
求別人理解的願望愈強烈。他們要借表現自己來顯示自我的存在與價值,來建立和調整自我與
周圍環境中的各個方面之間的關系。所以不是不開放,而是要看對象;不是不表現,而是要看價
值。
討論中要通過學生發言的聲音、表情、動作等,來觀察學生的心理活動。如沉默是思考,緘默是
不願發言,聲音小是膽怯,速度快是緊張,語言不簡練是思考不成熟,聲音平淡是積極性不高,望
老師是試探,環顧同學是尋求支持,態度平靜是胸有成竹,言辭激烈是有論敵等等。教師要了解
和掌握學生的心理活動,及時調整教學策略。
辯論是思想的競賽,也是說理的競賽,能有效的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和論述能力。要能夠從眾多
的發言中發掘問題的本質,進行實事求是的連貫的清晰的論證,從而捍衛自己的觀點,還要能夠
正確評價別人的發言,准確的找出論證中的錯誤,抓問題的要害,進行有理有據的、令人信服的
駁斥。兩方面結合起來,使問題得到徹底的、明確的結論。所以培根說:「會談使人敏捷。」
4、導讀法。又稱教讀法,自讀法,探討法,探索法,發現法等。顧名思義,導讀就是教師指導學生
自己閱讀,以學生的閱讀活動作為課堂教學的主要形式,以培養學生的自讀能力為主要目的。基
本作法是,教師提出一定的問題和要求,學生自己認讀,自己分析,自己綜合,互相質疑解難,共同
切磋琢磨,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完成指定的作業等。在學生活動的過程中,教師隨時指點。
導讀法的根本革新意義,正如德國教育學家第斯多惠所說:「拙劣的教師向學生奉送真理,優秀
的教師引導學生自己發現真理。」二者的本質區別在於,「奉送」式授以知識本身,「發現」式
授以獲得知識的方法。關於「發現真理」,是指讓學生自己去探索,並非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
現人類尚未知曉的事物。美國教育學和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引導學生發現,不僅限於人類尚未
知曉的事物;確切的說,它包括用自己的頭腦親自獲得知識的一切方法。」即是要培養創造能
力,並不是要求學生在課堂上有什麼創造。當然,如果能有一點,那是很可貴的。心理學還證明,
用發現法所獲得的知識和能力,是最有希望在記憶中「自由出入」的材料,即最容易形成熟練技
巧,能夠像自身的機能一樣,便於儲存和運用。目前許多優秀教師所進行的教學方法改革實驗,
多屬於這種類型。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上海市特級語文教師錢夢龍的「三主四式導讀法」和
遼寧省特級語文教師魏書生的以語文「知識樹」為體系的「六步教學法」。
5、練習法。又稱鞏固法,總結法,復習法,智力競賽法等,是導讀的一種形式。其特點是,教師指
導學生在完成口頭作業和書面作業的過程中閱讀和理解課文,從中獲得知識,並把知識轉化為技
能和熟練技巧。知識可以傳授,能力必須訓練。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必須進行各項內容和
各種形式的訓練。
練習法運用了「運動心理學」的原理,使學生在口、耳、眼、手、腦的有規律運動中強化訓練
效果。葉聖陶先生說:「語文學科不該只用心與眼來學習,須在心與眼之外,加用口與耳才
好。」孔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練習課成敗的關鍵是能否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
激發學生的興趣。葉聖陶稱贊朱熹說:「朱子注『學而時習之』道,『習,鳥數飛也。學之不已,
如鳥數飛也』。這個說法極好。」練習在教學過程的任何階段都可以進行。練習就是
練「飛」,預習就是嘗試著「飛」,訓練就是教師指導著「飛」,歷練就是實踐著「飛」,復習就
是來回往返的「飛」等等。技能練得純熟,才能自由翱翔。練習中糾正一種錯誤,能避免實踐中
的許多次錯誤。學生作業中經常出現各種錯誤,許多教師和家長歸究於「粗心」,其實是由於練
習不充分,沒有練成純熟的技能所致。
閱讀教學練習的內容主要有朗讀,默讀,視讀,吟誦,背誦,默寫,填空,答題,智力競賽,填表,制
圖,寫短文等。篇章教學的檢測階段、鞏固階段和運用階段,單元復習和學期復習,都經常採用
練習法。考試採用標准化試題以後,更促使了「課堂教學練習化」的發展。
練習法的一般程序為:(1)教師設計練習題,向學生說明練習的內容和方法; (2)指導學生開展練
習活動;(3)通過答問等方式了解和收集反饋信息;(4)調節和校正練習活動,保證教學計劃的實
施;(5)檢測評定練習成績,強化練習效果。而決定成敗的關鍵,是教師設計的練習題。練習題的
設計要作到:(1)體現教學目的,(2)體現知識和能力的體系,(3)本於教材而又有綜合性和靈活
性,(4)具有創造性和遷移性。練習法是以學生的獨立活動為主,但並不排除必要的學生之間的
研究討論,不能脫離教師的指導。
在各種練習方式中,智力競賽有特殊的意義。它能夠創設一種良好的智力發展背景,讓學生在競
我的圖書館 搜文章 找館友 留言交流
來自: 逸豪_2015 > 《我的圖書館》 以文找文 | 舉報
上一篇:搞定高考成語只需一天時間
下一篇:[轉] 水滸傳中的主要人物介紹
爭中探索新知、克服困難、體驗成功。實驗證明,處於競爭狀態中人的體力活動和智力活動的
強度和靈敏度都高出平時許多倍。就長遠意義來講,智力競賽也適宜於培養學生在充滿激烈競
爭的新世紀中,學會競爭、適應競爭和開拓進取的能力。
6、讀議講練法。這種方法是評點法、談話法、討論法、導讀法、練習法的綜合運用方式。以
上各種閱讀教學方法分別體現單向輸出、雙向交流、多向交流三種信息傳遞的方式及其逆向運
用的方式。但在教學實踐中,往往不是單獨使用哪一種方法,而要根據具體情況,或者以某種方
法為主而以其他方法的因素作補充,或者綜合使用各種方法共同組織課堂教學。上海育才中學
校長段力佩提出的「讀讀,議議,講講,練練」教學法,就是綜合運用各種教學方法,把教師、學
生的讀寫講練結合起來,根據教材和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優化組合,以適應各種情境。所以這種
方法具有廣泛的適應性,是多數教師經常採用的教學方法。讀議講練法的一般程序為:
1)指導學生閱讀。主要用導讀法。
2)組織學生研討。主要用談話法和討論法。
3)精講。主要用評點法。
4)進行口頭或書面練習。主要用練習法。
例如《詩經?伐檀》讀議講練法教學設計:(1)指導學生閱讀,參照課本注釋自讀,利用工具書理
解字詞,了解課文大意,提出疑難問題。(2)組織學生討論的主要問題(或由教師提出,或從學生
的提問中選擇):為什麼要用重章疊唱的形式? (3)教師講解的重點:三章中不同的字詞,揭示課
文的中心思想和寫作特點。(結合欣賞配樂朗誦)(4)指導學生練習:熟讀,背誦,默寫。通過這樣
的欣賞、朗讀、背誦、默寫等訓練,使古代勞動人民悲壯遼闊的勞動場面和深沉鬱結的思想感
情印入學生的腦海,就會成為他們的心理素質。
7、情境教學法。又稱觀察法,欣賞法,電化教學法等。其特點是利用生活場景、圖片、幻燈、
投影、電影、電視、實驗室、錄音、錄像、微電子機、演課本劇、CAI課件等方法,創設一定的
教學情境,使學生在具體直觀的情境中觀察、體驗、思考、練習、從而掌握教學內容,完成訓練
任務。
情境教學法最大的優點,是教學方式的科學化和教學內容的情境化。科學化的手段打破了時空
限制,能把中外古今的社會現象和天南地北的自然景觀生動形象地搬進課堂,使豐富多樣的教學
內容化為具體直觀的情境呈現在學生面前。特別是某些想像力難以達到的宏觀景象,不易覺察
的微觀世界,抽象的意念,事物內部的變化形態等教學內容,情境教學具有特殊的優勢。例如,到
天文館里講《宇宙里有些什麼》,放映圖聲並茂的教學錄像《醉翁亭記》後教師再作講解,以
《開國大典》的歷史記錄為背景教學《繼續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先聽《連升三級》的相聲
錄音後再讀課文,通過師生同台演出課本劇的方法教學《竇娥冤》等,都會有令人滿意的教學效
果。
誇美紐斯曾經指出,教育方法的嚴酷,使學校變成了「兒童恐怖的場所」,「才智的屠宰場」。
因為錯誤的方法違背學生的認識規律,破壞學生正常的認識活動,其惡果是磨滅學生的創造意
識,窒息學生智慧的火花。所以,只有運用正確的方法,才能收到絕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