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影響研究的方法

影響研究的方法

發布時間:2022-02-01 23:08:44

什麼是影響研究試用此方法對中外文學作品進行分析比較

影響研究是比較文學傳統研究方法之一。
影響研究在前者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探討那些被接受的「異域」文學的影響,即側重在對域外文學的借鑒、模仿,以及素材源泉等事實聯系的梳理,研究視點集中在作品上
19世紀末到20世紀50年代,以法國學派為中心,以影響研究為主要內容,跨出了比較文學學科建設的第一步。此期以法國學者維耶曼、梵·第根、基亞等為代表。1931年梵·第根出版《比較文學論》,這是一部全面闡述法國學派的著作,被譽為法國學派的集大成之作,多年來被當成是比較文學入門的必讀書。他明確了比較文學的研究范圍、目的及經過路線,強調「精細和准確考據」的研究方法,而忽視審美批評和賞鑒賞在比較文學中的作用。該書出色地總結了法國比較文學研究的成績和經驗,建構了比較文學的理論體系,不失為一部重要的比較文學著作。
法國學派將比較文學作為一種文學史來研究,注重各國作家及作品之間確實存在的事實聯系;以影響研究為主要特徵的法國學派以其豐碩的成果證明了比較文學的科學價值,並為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使比較文學成為一門真正獨立的學科,從而也確立了它在學術界的地位。
影響是一種滲透在藝術作品之中,成為藝術作品有機的組成部分、並通過藝術作品再現出來的東西。
朗松(法國著名文學史家): 「真正的影響,是當一國文學中的突變,無法用該國以往的文學傳統和各個作家的獨創性來加以解釋時在該國文學中所呈現出來的那種情狀。」
朗松: 「究其實質,真正的影響,較之於題材選擇而言,更是一種精神存在。而且,這種真正的影響,與其是靠具體的有形之物的借取,不如是憑借某些國家文學精髓的滲透。」
約瑟夫·T·肖(美國學者):
「一位作家和他的藝術作品,如果顯示出某種外來的效果,而這種效果,又是他的本國文學傳統和他本人的發展無法解釋的,那麼,我們可以說這位作家受到了外國作家的影響。」
影響「是一種滲透在藝術作品之中,成為藝術作品有機的組成部分、並通過藝術作品再現出來的東西。」
結論:影響具有外來性和隱含性
影響的外來性——這種影響無法從本民族文學的傳統和作家個人的各種因素作出解釋,因而它是外來的
影響的隱含性——這種影響表現為一種精神滲透,它消融於作家的創作中,因此不著痕跡。
以魯迅《狂人日記》所受果戈理《狂人日記》之影響為例
日記體小說——一種中國傳統文學中所沒有的小說樣式。
魯迅對果戈理現實批判精神的吸收與創新

㈡ 研究方法

地下水系統演化:即在自然條件與人類活動影響疊加狀態下地下水動力場及地下水化學場的演化。本書主要研究內容是地下水系統演化和地下水水環境保護。因此,本書綜合採用水文地質、水文地球化學、環境地質學、數學等研究方法。以演化的觀點為指導,動態地研究地下水系統的變化特徵;從整體的觀點出發,研究地下水系統中地下水動力場、化學場的相互關系;以環境的觀點為依託,系統地研究地下水主要超標因子的來源與形成機理,並進行地下水系統的脆弱性分區,為地下水環境的改善和保護提供可靠的信息和科學的依據。具體方法如下:

圖1.1 研究技術路線框圖

1)用MapGIS和SUFER8.0刻畫了研究區不同時期地下水流場、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地下水水化學場,以及主要因子的動態變化和空間分布特點,闡明了區域地下水系統的演化。

2)用水文地球化學模擬軟體PHREEQC對地下水Fe離子升高的機理進行了探討。

3)用DRASTIC模型和GIS平台的空間分析功能對研究區進行地下水系統內在脆弱性分區,為保護水資源提供理論依據。

首先,在查閱國內外大量專業文獻,了解本領域研究現狀的基礎上,根據存在的環境水文地質問題,結合目前環境水文地質研究特點和發展方向,緊緊圍繞地下水系統演化和地下水環境保護兩條主線,充分收集資料,然後進行環境水文地質條件綜合分析;最後在分析研究地下水動力場、地下水化學場演化規律及其影響因素的基礎上,充分分析影響地下水水質的因素,探討了總硬度升高、Fe離子含量升高的機理,並對研究區進行了地下水脆弱性分區。為保護水環境以及改善水質提供理論依據。研究方法與研究思路見圖1.1。

哪些因素影響研究者選擇方法論和方法

方法論,就是關於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的理論。 它是人們用什麼樣的方式、方法來觀察事物和處理問題。概括地說,世界觀主要解決世界「是什麼」的問題,方法論主要解決「怎麼辦」的問題。 方法論是一種以解決問題為目標的理論體系或系統,通常涉及對問題階段、任務、工具、方法技巧的論述。

㈣ 課題研究方法有哪些

課題研究方案基本內容

教育科研課題的種類多種多樣,其研究方法也各不相同,研究方案也有不同的種類,但究其結構,則大同小異。它基本上包含了以下幾個方面。

⑴課題的表述

一項研究課題必須有一個名稱表述其所研究的內容。這看起來是個小問題,但實際上很多人寫課題名稱時,往往寫得不準確、不恰當,從而影響了整個課題的形象和質量.一個好的課題名,要符合準確、規范、簡潔、醒目的要求。

准確,就是課題名稱要把課題研究的問題(研究內容)是什麼,研究的對象是什麼交待清楚。課題名稱的表述是否清晰、是否能涵蓋所要研究的內容和方法,在一定意義上說,也是檢驗與衡量研究者認識程度和水平的標志。課題的名稱一定要和研究的內容相一致,不能太大,有一個適宜的切口,能准確地把研究的對象、問題概括出來。規范,就是所用的詞語、句型規范、科學,一些似是而非的詞不能用,口號方式、結論式的句型不能用。如「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如果作為一篇經驗總結論文的題目還不錯,但作為課題的名稱,則不好,因為課題就是我們要解決的問題,這個問題正在探討,正准備進行研究,不能有結論性的口氣。此外,在確定課題名稱時,還應慎用疑問句。因為,疑問句表述的是一個問題,而不是一個論點或假設。課題應以陳述式句型表述。比如,「家庭壓力對小學生學習成績有何影響」就是一個問題,一般不宜用作課題名稱。如果要作為課題來研究則應改為「家庭壓力對小學生學習成績影響的研究」或「家庭壓力與小學生學習成績關系的研究」。簡潔,就是名稱不能太長,能不要的字盡量不要,一般不要超過20個字。醒目,就是課題研究的切口適宜、新穎,使人一看就對課題留下深刻的印象。

⑵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作為課題方案,首先應對課題研究的背景和需要達到的研究目的進行闡述,回答「為什麼要進行研究」這樣一個問題。在方案中,課題研究的背景通常以「課題的提出」或「課題的背景」的方式來闡述的,主要是介紹所研究課題的目的、意義,也就是為什麼要研究、研究它有什麼價值。這一般可以先從現實需要方面去論述,指出現實當中存在這個問題,需要去研究,去解決,本課題的研究有什麼實際作用,然後,再寫課題的理論和學術價值。這些都要寫得具體一點,有針對性一點,不能漫無邊際地空喊口號。
⑶國內外研究現狀、水平和發展趨勢

針對課題的研究內容,要陳述課題范圍內有沒有人研究,哪些方面已有人作過研究?取得了哪些成果?這些成果所表達出來的觀點是否一致?如有分歧,那麼他們的分歧是什麼?存在什麼不足以及正在向什麼方向發展等。這些內容的分析一方面可以論證本課題研究的地位和價值,另一方面也說明課題研究人員對本課題研究是否有較好的把握,是否具有一定的研究基礎。因為我們對某一問題進行科學研究,必須對該問題的研究現狀有清醒的了解。

⑷研究的理論依據

我們中小學教師現在進行的課題研究,基本上是應用研究,這就要求我們的研究必須有一些基本的理論依據來保證研究的科學性。比如,我們要進行活動課實驗研究,我們就必須以課程理論、學習心理學理論、教育心理學理論為試驗的理論依據。我們進行教育模式創新實驗研究,就必須以教學理論、教育實驗理論為理論依據。

⑸研究的假設

課題選定後,根據事實和已有資料對研究課題設想出一種或幾種可能的答案、結論,這就是「假設」。假設是根據一定的科學知識和新的科學事實對所研究的問題的規律或原因做出的一種推測性論斷和假定性解釋,是在進行研究之前預先設想的、暫定的。在研究的假設中要涉及到一些研究的變數,研究的變數依其相互關系可分為:自變數、因變數、控制變數。自變數是由研究者主動操縱而變化的變數,是能獨立地變化並引起因變數變化的條件、因素或條件的組合。如在學習內容、教學方式、學習方式上研究者採取的變革措施。因變數是由自變數的變化引起被試行為或者有關因素、特徵的相應反應的變數,它是研究中需要觀測的指標。控制變數是與某特定研究目標無關的非研究變數,也叫無關變數,由於它對研究結果將產生影響,所以需要在研究過程中加以控制。

⑹研究對象與范圍

教育研究總是指向一定的對象。這些對象往往是人、由人組成的群體、組織及他們的行為和特質。由於人及其行為和特質的極其復雜性,所以對之進行研究時必須先對之明確界定,以避免不同人從不同的視角理解而帶來的混亂。

①對研究對象的模糊概念進行界定

有一些研究對象帶有模糊性,例如「薄弱學校」、「品德不良學生」。我們可根據某一標准(有權威性的標准最好)來做出劃定,例如根據教育行政部門對學校的評估標准,評估分數在多少分以下的就是「薄弱學校」。

②對研究對象總體的范圍進行界定

總體是統計學概念,是指研究對象的全體。研究對象的范圍大小,得根據研究目標考慮。其范圍有來源范圍和特徵范圍。來源范圍有地域、學校、班級;特徵范圍有性別、年齡、心理特質等。例如對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學生的范圍是某一地區還是某一學校,在什麼類別的學校,在什麼年級或年齡段,這些都要進行明確的界定。范圍不同,最後得出的研究結果會很不同。

③對一些關鍵概念進行界定

在教育科學研究中,由於學派林立、觀點各異,所以有許多名詞術語往往會出現「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現象。為了避免由於一些關鍵性名詞概念上的歧義,造成科研管理者和研究者在評審、研究過程中產生認識上、觀念上的不統一,避免由於這些歧義造成他人對研究成果在理解和接受上的分歧,有必要在制定研究方案時,對研究所涉及的重要概念、名詞下一個比較明確的定義。

⑺研究的內容

研究內容是研究方案的主體,回答的是研究什麼問題,問題的哪些方面。它把課題所提出的研究問題進一步細化為若干小問題。研究內容的多少與課題的大小有關,課題越大內容就越多。但許多老師在確定研究內容的時候,往往考慮的不是很具體,寫出來的研究內容特別籠統、模糊,把研究的目的、意義當作研究內容,這對整個課題研究十分不利。因此,我們要學會把課題進行分解、細化,一點一點地去做。

⑻研究的方法

研究方法主要是指教育研究方法,它回答如何研究的問題。教育研究的方法多種多樣,主要有文獻研究法、調查研究法、實驗研究法、比較研究法、行動研究法、經驗總結法等。根據各種研究方法的所起的作用不同,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收集研究數據資料的方法,如調查法、觀察法、測量法、文獻法等。這些方法旨在獲得對象的客觀資料,而不給予對象任何影響。另一類方法是旨在改變和影響變數的方法,如實驗法、行動研究法。這些方法是要通過施加某些干預而獲得某些期望的結果。有一些研究可能採用單一的研究方法,有的研究則可能採用多種方法。例如採用實驗法或行動研究法,也必然要採用第一類的數據資料收集方法,以了解實驗的最終結果如何。

⑼研究的步驟

課題研究的步驟,也就是課題研究在時間和順序上的安排。研究的步驟要充分考慮研究內容的相互關系和難易程度,一般情況下,都是從基礎問題開始,分階段進行,每個階段要達到什麼要求,用多少時間,從什麼時間開始,至什麼時間結束都要有規定。它使得研究者一開始就心中有數,在實施研究中一環接一環、有條不紊地開展各項工作,從而保證研究能按預定要求如期完成。步驟基本上包括方案准備階段;方案實施階段;專家論證評價,總結驗收和結題三個階段。

⑽研究的預期成果形式

成果形式指最後的研究結果以什麼形式出現。教育研究成果可以有研究論文和報告,專著和教材,教具和教學儀器,教學軟體(包括音像製品,計算機軟體)等。研究周期較長的課題,還應該分別有階段成果和最終成果。階段成果可以按學期列出。課題不同,研究成果的內容、形式也不一樣,但不管形式是什麼,課題研究必須有成果,否則,就是這個課題就沒有完成。

⑾課題組成員及其分工

課題組成員要根據課題研究的需要而確定。課題組成員並不是越多越好。課題組的成員必須都承擔課題研究的某一方面任務。不應有光掛名不幹事者。課題組各成員承擔的任務的性質應與承擔者的學識、能力相適合。計劃中要把課題組負責人、成員的名單、分工寫出。必要時,還應把各人的專業、能力特長,曾有的研究經歷和成果列出,以便課題管理者對課題組的研究力量有所了解。

⑿、經費預算與設備條件要求

經費與設備是開展教育科研的物質條件。要本著少花錢辦大事的原則,實事求是地謀劃。
課題研究方案基本內容

教育科研課題的種類多種多樣,其研究方法也各不相同,研究方案也有不同的種類,但究其結構,則大同小異。它基本上包含了以下幾個方面。

⑴課題的表述

一項研究課題必須有一個名稱表述其所研究的內容。這看起來是個小問題,但實際上很多人寫課題名稱時,往往寫得不準確、不恰當,從而影響了整個課題的形象和質量.一個好的課題名,要符合準確、規范、簡潔、醒目的要求。

准確,就是課題名稱要把課題研究的問題(研究內容)是什麼,研究的對象是什麼交待清楚。課題名稱的表述是否清晰、是否能涵蓋所要研究的內容和方法,在一定意義上說,也是檢驗與衡量研究者認識程度和水平的標志。課題的名稱一定要和研究的內容相一致,不能太大,有一個適宜的切口,能准確地把研究的對象、問題概括出來。規范,就是所用的詞語、句型規范、科學,一些似是而非的詞不能用,口號方式、結論式的句型不能用。如「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如果作為一篇經驗總結論文的題目還不錯,但作為課題的名稱,則不好,因為課題就是我們要解決的問題,這個問題正在探討,正准備進行研究,不能有結論性的口氣。此外,在確定課題名稱時,還應慎用疑問句。因為,疑問句表述的是一個問題,而不是一個論點或假設。課題應以陳述式句型表述。比如,「家庭壓力對小學生學習成績有何影響」就是一個問題,一般不宜用作課題名稱。如果要作為課題來研究則應改為「家庭壓力對小學生學習成績影響的研究」或「家庭壓力與小學生學習成績關系的研究」。簡潔,就是名稱不能太長,能不要的字盡量不要,一般不要超過20個字。醒目,就是課題研究的切口適宜、新穎,使人一看就對課題留下深刻的印象。

⑵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作為課題方案,首先應對課題研究的背景和需要達到的研究目的進行闡述,回答「為什麼要進行研究」這樣一個問題。在方案中,課題研究的背景通常以「課題的提出」或「課題的背景」的方式來闡述的,主要是介紹所研究課題的目的、意義,也就是為什麼要研究、研究它有什麼價值。這一般可以先從現實需要方面去論述,指出現實當中存在這個問題,需要去研究,去解決,本課題的研究有什麼實際作用,然後,再寫課題的理論和學術價值。這些都要寫得具體一點,有針對性一點,不能漫無邊際地空喊口號。
⑶國內外研究現狀、水平和發展趨勢

針對課題的研究內容,要陳述課題范圍內有沒有人研究,哪些方面已有人作過研究?取得了哪些成果?這些成果所表達出來的觀點是否一致?如有分歧,那麼他們的分歧是什麼?存在什麼不足以及正在向什麼方向發展等。這些內容的分析一方面可以論證本課題研究的地位和價值,另一方面也說明課題研究人員對本課題研究是否有較好的把握,是否具有一定的研究基礎。因為我們對某一問題進行科學研究,必須對該問題的研究現狀有清醒的了解。

⑷研究的理論依據

我們中小學教師現在進行的課題研究,基本上是應用研究,這就要求我們的研究必須有一些基本的理論依據來保證研究的科學性。比如,我們要進行活動課實驗研究,我們就必須以課程理論、學習心理學理論、教育心理學理論為試驗的理論依據。我們進行教育模式創新實驗研究,就必須以教學理論、教育實驗理論為理論依據。

⑸研究的假設

課題選定後,根據事實和已有資料對研究課題設想出一種或幾種可能的答案、結論,這就是「假設」。假設是根據一定的科學知識和新的科學事實對所研究的問題的規律或原因做出的一種推測性論斷和假定性解釋,是在進行研究之前預先設想的、暫定的。在研究的假設中要涉及到一些研究的變數,研究的變數依其相互關系可分為:自變數、因變數、控制變數。自變數是由研究者主動操縱而變化的變數,是能獨立地變化並引起因變數變化的條件、因素或條件的組合。如在學習內容、教學方式、學習方式上研究者採取的變革措施。因變數是由自變數的變化引起被試行為或者有關因素、特徵的相應反應的變數,它是研究中需要觀測的指標。控制變數是與某特定研究目標無關的非研究變數,也叫無關變數,由於它對研究結果將產生影響,所以需要在研究過程中加以控制。

⑹研究對象與范圍

教育研究總是指向一定的對象。這些對象往往是人、由人組成的群體、組織及他們的行為和特質。由於人及其行為和特質的極其復雜性,所以對之進行研究時必須先對之明確界定,以避免不同人從不同的視角理解而帶來的混亂。

①對研究對象的模糊概念進行界定

有一些研究對象帶有模糊性,例如「薄弱學校」、「品德不良學生」。我們可根據某一標准(有權威性的標准最好)來做出劃定,例如根據教育行政部門對學校的評估標准,評估分數在多少分以下的就是「薄弱學校」。

②對研究對象總體的范圍進行界定

總體是統計學概念,是指研究對象的全體。研究對象的范圍大小,得根據研究目標考慮。其范圍有來源范圍和特徵范圍。來源范圍有地域、學校、班級;特徵范圍有性別、年齡、心理特質等。例如對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學生的范圍是某一地區還是某一學校,在什麼類別的學校,在什麼年級或年齡段,這些都要進行明確的界定。范圍不同,最後得出的研究結果會很不同。

③對一些關鍵概念進行界定

在教育科學研究中,由於學派林立、觀點各異,所以有許多名詞術語往往會出現「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現象。為了避免由於一些關鍵性名詞概念上的歧義,造成科研管理者和研究者在評審、研究過程中產生認識上、觀念上的不統一,避免由於這些歧義造成他人對研究成果在理解和接受上的分歧,有必要在制定研究方案時,對研究所涉及的重要概念、名詞下一個比較明確的定義。

⑺研究的內容

研究內容是研究方案的主體,回答的是研究什麼問題,問題的哪些方面。它把課題所提出的研究問題進一步細化為若干小問題。研究內容的多少與課題的大小有關,課題越大內容就越多。但許多老師在確定研究內容的時候,往往考慮的不是很具體,寫出來的研究內容特別籠統、模糊,把研究的目的、意義當作研究內容,這對整個課題研究十分不利。因此,我們要學會把課題進行分解、細化,一點一點地去做。

⑻研究的方法

研究方法主要是指教育研究方法,它回答如何研究的問題。教育研究的方法多種多樣,主要有文獻研究法、調查研究法、實驗研究法、比較研究法、行動研究法、經驗總結法等。根據各種研究方法的所起的作用不同,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收集研究數據資料的方法,如調查法、觀察法、測量法、文獻法等。這些方法旨在獲得對象的客觀資料,而不給予對象任何影響。另一類方法是旨在改變和影響變數的方法,如實驗法、行動研究法。這些方法是要通過施加某些干預而獲得某些期望的結果。有一些研究可能採用單一的研究方法,有的研究則可能採用多種方法。例如採用實驗法或行動研究法,也必然要採用第一類的數據資料收集方法,以了解實驗的最終結果如何。

⑼研究的步驟

課題研究的步驟,也就是課題研究在時間和順序上的安排。研究的步驟要充分考慮研究內容的相互關系和難易程度,一般情況下,都是從基礎問題開始,分階段進行,每個階段要達到什麼要求,用多少時間,從什麼時間開始,至什麼時間結束都要有規定。它使得研究者一開始就心中有數,在實施研究中一環接一環、有條不紊地開展各項工作,從而保證研究能按預定要求如期完成。步驟基本上包括方案准備階段;方案實施階段;專家論證評價,總結驗收和結題三個階段。

⑽研究的預期成果形式

成果形式指最後的研究結果以什麼形式出現。教育研究成果可以有研究論文和報告,專著和教材,教具和教學儀器,教學軟體(包括音像製品,計算機軟體)等。研究周期較長的課題,還應該分別有階段成果和最終成果。階段成果可以按學期列出。課題不同,研究成果的內容、形式也不一樣,但不管形式是什麼,課題研究必須有成果,否則,就是這個課題就沒有完成。

⑾課題組成員及其分工

課題組成員要根據課題研究的需要而確定。課題組成員並不是越多越好。課題組的成員必須都承擔課題研究的某一方面任務。不應有光掛名不幹事者。課題組各成員承擔的任務的性質應與承擔者的學識、能力相適合。計劃中要把課題組負責人、成員的名單、分工寫出。必要時,還應把各人的專業、能力特長,曾有的研究經歷和成果列出,以便課題管理者對課題組的研究力量有所了解。

⑿、經費預算與設備條件要求

經費與設備是開展教育科研的物質條件。要本著少花錢辦大事的原則,實事求是地謀劃。

㈤ 論文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論文寫作中的研究方法與研究步驟
一、研究的循環思維方式
二、研究的路徑
三、研究的分析方法
四、研究過程的設計與步驟
五、對傳統研究思維模式的再思考
在我們指導研究生寫論文的過程中,甚至於我們自己從事課題研究時,不禁讓我們思考一系列有關研究的基本問題。例如,我們為什麼要寫論文?我們為什麼要做研究?在我們探討論文寫作的過程中,我們是為了完成論文本身的寫作,還是完成一個研究過程?寫論文與做研究之間有什麼聯系與區別?如果論文寫作應該反映一個研究過程,那麼研究過程應該是什麼樣的?我們用什麼樣的方法進行研究?我們發現這些問題的解決,對指導研究生的論文寫作有非常大的幫助。因此,本文就以我個人在從事教學課題研究和指導研究生完成論文中總結的一些有關研究方法與研究步驟的問題與大家交流共享。歡迎大家參與討論。
世界上無論哪個領域都存在許多未知的事物,也存在著許多未知的規律。我們研究者的主要任務就是要不斷地從大量的事實中總結規律,將之上升到可以指導實踐的理論。然而理論也並不是絕對的真理,它也要在實踐中不斷地被修正,因此,就會有人對理論的前提和內容進行質疑,並提出新的猜想和新的思維。新的猜想和新的思維又要在實踐中進行驗證,從而發展和完善理論體系。我們探求未知事物及其規律就需要有研究的過程。這個過程,我們稱之為研究的循環思維方式(Research Cycle)。用概念模型來表述就是[1]:
Facts —Theory—Speculation
事實——理論——猜想
上述從「事實」到「理論」,再進行「猜想」就構成了一般研究的思路。從事科學研究的人員既要側重從事實到理論的研究過程,也同時在研究中要有質疑和猜想的勇氣。而這一思路並不是一個終極過程,而是循環往復的過程。當猜想和質疑得到了事實的證明後,理論就會得到進一步的修正。
上述研究的循環思維方式就是我們通常說的理論與實踐關系中理論來源於實踐的過程。這個過程需要嚴密的邏輯思維過程(Thought Process)。通常被認為符合科學規律,而且是合理有效的邏輯思維方法為演繹法(Dection)和歸納法(Inction)。這兩種邏輯思維方式應該貫穿研究過程的始終。
另外,從知識管理角度看研究的過程,在某種意義上,研究的過程也可以被理解為,將實踐中的帶有經驗性的隱性知識轉化為可以讓更多的人共享的系統規律性的顯性知識。而顯性知識的共享才能對具體的實踐產生普遍的影響。研究者除了承擔研究的過程和得出研究的結論之外,還要將這一研究的過程和結論用恰當的方式表述出來,讓大家去分享。不能進行傳播和與人分享的任何研究成果,對社會進步都是沒有意義的。
我們認為,研究人員(包括研究生)撰寫論文就是要反映上述研究過程,不斷探索和總結未知事物及其規律,對實踐產生影響。我們強調,論文的寫作不是想法(idea)的說明,也不僅是過程的表述。論文的寫作要遵循一定的研究方法和步驟,在一定的假設和前提下,去推理和/或驗證某事物的一般規律。因此,對研究方法的掌握是寫好論文的前提條件。
研究的路徑(Approaches)是我們對某事物的規律進行研究的出發點或者角度。研究通常有兩個路徑(Approaches):實證研究和規范研究。
實證研究(Empirical Study)一般使用標準的度量方法,或者通過觀察對現象進行描述,主要用來總結是什麼情況(what is the case)。通常研究者用這種研究路徑去提出理論假設,並驗證理論。規范研究(Normative Study):是解決應該是什麼(what should be)的問題。研究者通常是建立概念模型(Conceptual Model)和/或定量模型(Quantitative Model)來推論事物的發展規律。研究者也會用這種路徑去建立理論規范。
我們認為,上述兩種研究的路徑不是彼此可以替代的關系。二者之間存在著彼此依存和相輔相成的關系。對於反映事物發展規律的理論而言,實證研究與規范研究二者缺一不可,前者為理論的創建提供支持和依據;後者為理論的創建提供了可以遵循的研究框架和研究思路。
針對上述兩個路徑,研究過程中都存在著分析(Analytical)過程,也就是解釋為什麼是這樣的情況(Explaining why the case is as it is),而分析過程就需要具體的研究分析方法來支持。
[2]。然而,更多的學者傾向認為,定量與定性的方法問題更多的是從分析技術上來區別的[3]。因為,任何的研究過程都要涉及數據的收集,而數據有可能是定性的,也有可能是定量的。我們不能將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對立起來。在社會科學和商務的研究過程中既需要定量的研究分析方法,也需要定性的研究分析方法。針對不同的研究問題,以及研究過程的不同階段,不同的分析方法各有優勢。兩者之間不存在孰優孰劣的問題。對於如何發揮各自優勢,國外的一些學者也在探索將兩者之間的有機結合[4]。
因此,定性分析方法是對用文字所表述的內容,或者其他非數量形式的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的方法。而定量分析方法則是對用數量所描述的內容,或者其他可以轉化為數量形式的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的方法。一項研究中,往往要同時涉及到這兩種分析方法[5]。定性分析是用來定義表述事物的基本特徵或本質特點(the what),而定量分析是用來衡量程度或多少(the how much)。定性分析往往從定義、類推、模型或者比喻等角度來概括事物的特點;定量分析則假定概念的成立,並對其進行數值上衡量[6]。
定量分析的主要工具是統計方法,用以揭示所研究的問題的數量關系。基本描述性的統計方法包括:頻數分布、百分比、方差分析、離散情況等。探索變數之間關系的方法包括交叉分析、相關度分析、多變數之間的多因素分析,以及統計檢驗等。定量研究之所以被研究者所強調,是因為定量分析的過程和定量結果具有某種程度的系統性(Systematic)和可控性(Controlled),不受研究者主觀因素所影響。定量分析被認為是實證研究的主要方法。其優勢是對理論進行驗證(Theory Testing),而不是創建理論(Theory Generation)。當然,相對自然科學的研究,社會科學和商務研究由於人的因素存在,其各種變數的可控性被遭到質疑,因此,定量分析被認為是准試驗法(Quasi-experimental approach)

㈥ 論述影響研究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一、研究設計架構

1、研究三要素
2、研究的三大取向

3、研究取向選用之准則

二、文獻探討

1、確定主題

2、可研究的主題

3、文獻探討的目的

4、質化、量化及混合方法三種研究取向之文獻探討

5、設計技巧與策略

6、撰寫文獻探討的模式

三、寫作策略與研究倫理上之考量

1、撰寫研究計畫

2、寫作建議

3、預期出現之倫理上議題

4、研究設計

四、緒論

1、緒論的重要性

2、質化、量化及混合方法取向研究之緒論

3、緒論範例

五、研究目的之陳述

1、研究目的之意涵及重要性
2、質化研究之研究目的陳述

3、量化研究之研究目的陳述

4、混合方法取向研究的研究目的陳述

六、研究待答問題和假設

1、質化研究之研究待答問題與研究假設

2、量化研究之研究問題及研究假設

3、混合方法取向研究待答問題及研究假設

七、理論之使用

1、量化研究中理論之使用

2、質化研究中理論之使用

3、混合方法取向研究理論之使用

八、名詞釋義、研究限制與研究重要性

1、專有名詞之定義

2、研究范圍與限制

3、研究之重要性

關於研究設計內容可行性因素

1、說明法律因素,對合同責任、侵犯專利權、侵犯版權等問題的分析

2、說明用戶使用可行性,是否滿足用戶行政管理、工作制度、人員素質的要求.

3、逐一說明其他可供選擇的方案,並說明未被推薦的理由.

4、說明項目是否能開發;還需要什麼條件才能開發,對項目目標有什麼變動等.

(6)影響研究的方法擴展閱讀:
關於研究設計內容

可滿足市場行銷、管理、刑事審判與司法正義、心理學、社會學、各層級之教育領域(幼教、國民教育、與中等教育)、高等教育與成人繼續教育、護理與健康科學、城市研究、家庭研究、或是其他領域與范疇等。

㈦ 比較文學影響研究和平行研究的異同

1、對象不同

由於尚未發現或者根本就不存在作家作品之間的「事實聯系」,因此,它就從像影響研究那樣考稽事實,追溯源流,探索影響,而是從一開始就比較異同,然後進行價值判斷和審美思考,最終導出結論;

2、內容不同

平行研究打破了時間、空間、質量和強度方面的限制。比較下來,處在不同時代、不同地域,具有不同地位和影響的作家和作品都可以在具有可比性的前提下,做平行的比較研究。

平行研究的研究對象要大得多,研究研究還提出了文學與其他藝術、文學與心理學、文學與思想史,文學與宗教等其他學科的科技比較,這就是比較文學中的跨學科研究。而影響研究並沒有跨學科。


(7)影響研究的方法擴展閱讀:

平行研究通常包括了對文學的主題、題材、人物、情節、風格、技巧,甚至意象、象徵、格律等地比較,此外還包括文學類型、文學史上的時期、潮流、運動的比較,自然也包括對作家、作品的全面比較。

平行研究和影響研究不同,它強調的不是文學作品的淵源和發生,作家作品之間的相互影響,也不是文學影響賴以傳播的媒介,它強調的不是作家、作品之間的各種外部聯系,而是作品的內在的諸種因素,作品本身的美學價值。

因此,它不能像影響研究那樣,採用歷史的考據的方法,而是採用哲學民族的、審美的、批評的方法,即通過不同民族作家作品之間同和差異的比較或對比,尋找文學的共同本質和共同的美學基礎,從這一意義上來講,它比影響研究具有更多理論價值和意義。

㈧ 畢業論文 A對B的影響機制研究 可以用什麼研究方法

影響機制側重的是各個影響因素之間的作用過程,主要探索影響過程的,影響因素注重的是因素本身,有哪些因素以及這些因素是怎麼選取出來的,希望對你有用

㈨ 課題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課題研究的基本方法有行動研究法、資料收集法、學生帶動法、教育實驗法、個案研究法。

1、行動研究法:制定個性研究方案,通過學生實踐情況進行分析,再研究調整重新進行實踐。並將經驗總結、記錄,形成有價值的文字。

2、資料收集法:深入班級,深入學生個體,對學生現狀進行調查,利用不同的資源進行收集,找准問題所在,明確研究對象。

3、學生帶動法:通過一小部分學生先學、先走,在帶動、感染他周圍的學生也來學習。

如要詳細、全面拍攝一堂課,一部攝像機是不夠的。觀察者應准備幾部攝像機,並事先作好分工。即使是作觀察記錄,也需要事先作好設計。在記錄紙上印好以一定的格式排列的必須記錄的項目,還可以約定一些記錄符號,以盡量減少現場記錄時書寫文字的時間。

閱讀全文

與影響研究的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兒去甲腎上腺素計算方法 瀏覽:303
幼兒身高測量方法 瀏覽:42
證券技術分析最基礎的方法 瀏覽:946
衣服的裁剪方法簡單 瀏覽:624
有沒有竹筍怎麼看的方法 瀏覽:576
小鴿子鑒別方法 瀏覽:230
梧桐子跳繩的安裝方法 瀏覽:873
三次樣條插值函數計算方法 瀏覽:638
早期腺肌症的治療方法方案 瀏覽:169
公積金貸款利息計算方法 瀏覽:947
清洗洗衣機正確方法和步驟 瀏覽:346
認知能力訓練方法 瀏覽:252
你好鄰居第一章通關快速方法 瀏覽:100
測量人心的正確方法 瀏覽:361
去視頻水印字的方法 瀏覽:309
菜花炒肉方法步驟美食傑 瀏覽:495
嬰兒長濕疹怎麼辦有什麼好方法 瀏覽:888
胡麻油減肥食用方法 瀏覽:511
頸結石最快的治療方法 瀏覽:999
白駁風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瀏覽: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