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有哪些教育孩子的好方法
雖然家庭情況不同,教育方式也各有千秋,但目的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快快樂樂地健康成長,作為父母,究竟該怎樣教育孩子?以下是我分享給大家的教育孩子的好方法,希望可以幫到你!
教育孩子的好方法
1、給孩子隨性玩耍的時間
美國兒童教育學者湯姆斯、阿姆斯壯指出,自由玩耍比有計劃性的活動,對學齡前的孩子來說更為健康有益。父母要避免將孩子的時間塞滿各種活動。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有一些無所事事,隨性玩耍的時間。
2、教導他關懷別人
快樂的孩子需要能感受到自己與別人有某些有意義的連結,了解到他對別人的意義。要發展這種感覺,可以幫助孩子多與他人接觸。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整理一些舊玩具,和他一起捐給慈善團體,幫助無家可歸的孩子。也可以鼓勵孩子在學校參與一些義工活動。專家指出,即使在很小的年齡,都能從幫助他人的過程中,獲得快樂。並養成喜歡助人的習慣。
3、鼓勵他多運動
陪你的孩子玩球、騎腳踏車、游泳…,多運動不但可以鍛鏈孩子的體能,也會讓他變得更開朗。保持動態生活可以適度紓解孩子的壓力與情緒,並且讓孩子喜歡自己,擁有較正面的身體形象,並從運動中發現樂趣與成就感。
4、笑口常開
常和孩子說說笑話、一起編些好笑的歌,和你的孩子一起開懷大笑,對你和孩子都有益處。光是大笑,就是很好的運動。
5、有創意的贊美
當孩子表現很好時,不要只是說很好。贊美要具體一些,說出細節,指出有哪些地方讓人印象深刻,或是比上次表現更好,例如,你今天有主動跟警衛伯伯說早安,真的很有禮貌。不過,贊美時也要注意,不要養成孩子錯誤的期待。有些父母會用禮物或金錢獎賞孩子,讓孩子把重點都放在可以獲得哪些報酬上,而不是良好的行為上。父母應該讓孩子自己發現,完成一件事情所帶來的滿足與成就感,而不是用物質報酬來獎賞他。
6、確保孩子吃得健康
健康的飲食,不僅讓孩子身體健康,也能讓孩子的情緒較穩定。不論是正餐或點心,盡量遵循健康原則,例如:低脂、低糖、新鮮、均衡的飲食。
7、激發他內在的藝術天份
雖然科學家已證實沒有所謂的莫札特效應,但是多讓孩子接觸音樂、美術、舞蹈等活動,依然可以豐富孩子的內心世界。專家發現,當孩子隨音樂舞動、或是拿著畫筆鴉,其實都是孩子在抒發他內在世界、表達情感的法。孩子喜歡畫畫、跳舞或彈奏音樂,也會對自己感到比較滿意。
8、常常擁抱
輕輕一個擁抱,傳達的是無限的關懷,是無聲的我愛你。研究發現溫柔的撫觸擁抱,可以讓早產兒變得較健康、較活潑,情緒也較穩定。對於大人而言,擁抱也能讓人減輕壓力,撫平不安的情緒。
9、用心聆聽
沒有什麼比用心聆聽更能讓孩子感受到被關心。想要當個更好的傾聽者嗎?不要只用一隻耳朵聽,當孩子對你說話時,盡量停下你手邊正在做的事情,專心聽他講話。要耐心聽孩子說完話,不要中途打斷、急著幫他表達或是要他快快把話說完,即使他所說的內容你已經聽過許多遍了。陪孩子去上學途中或哄孩子上床睡覺時,是最佳的傾聽時刻。
10、放棄完美主義
我們都期望孩子展現出他最好的一面,可是有時候太過急切糾正或改善他們的表現例如,嫌棄他們沒把桌子擦乾凈,乾脆自己再擦一遍;或是糾正他們一定要把東西擺到一定位置。事事要求完美,會減弱孩子的自信心與不怕犯錯的勇氣。下次當你忍不住想要參一腳,急著幫孩子把事情做的更好時,不妨先想想看:這件事跟健康或安全有關嗎?想像10年之後,這件事還有這么嚴重嗎?如果是No,那麼就放手讓孩子去做吧。
教育孩子的經典案例
案例一:被強迫的交往
女兒桐桐2歲時,我通過看書認識到她應該多交朋友,所以總是特別熱情地拉著她跟小朋友打招呼。可桐桐偏偏不愛說話,急性子的我就替她說,不想玩游戲我就替她參加,桐桐總是默默地跟在後面。後來,我發現桐桐一個人的時候,竟然不知道自己玩什麼,而且特別在乎別人是否把她當朋友。上幼兒園之後,她經常說不想去幼兒園,因為沒有好朋友。我開始意識到我強迫孩子交往已經給她帶來了深深的焦慮和不安。
我再也不強迫桐桐了,開始帶她出去慢慢引導她自己玩。我的轉變也帶來了孩子的轉變,她變得越來越自信,跟小朋友打招呼也很自然,朋友逐漸多起來。這件事讓我深深感到:每個孩子有他獨特的個性,他需要按照自己的節奏成長,父母只要適宜呵護就好,而不是去干涉甚至包辦他的人生。
專家點評:
孩子各有不同,教育沒有統一標准,更不可能從書本中找到適合每個孩子的方法。家長與其抱著書本焦慮,不如蹲下來傾聽孩子的心聲,只有尊重了孩子,孩子才會獲得安全自信,自然而然地學會交往。
案例二:為什麼不給爺爺奶奶吃?
侄子有什麼好東西總願意和我分享,老爸對此“頗有微詞”:“什麼東西都要給姑姑吃,爺爺奶奶要嘗嘗都不給,這孩子白疼了。”其實,侄子原來是很大方的,有好吃的都願意和爺爺奶奶分享。但爺爺奶奶卻經常逗他:“好吃的也給爺爺奶奶分點啊!”孩子的手馬上遞了過去,他們趕緊又說:“爺爺、奶奶不吃,你自己吃吧!”幾次之後,孩子就不再當回事兒了。而當侄子與我分享時,我會道謝並真的與他分吃,還誇他的東西好吃,侄子也樂得與我分享。老爸甚至還責怪我說:“大人怎麼還吃孩子的東西!”
專家點評:
孩子的心是單純而美好的,他會把成人世界的每個要求都當真。作為成人,最重要的是尊重孩子的這份單純和美好,而不是為了好玩或者表示親昵逗弄孩子。生活中很多對待孩子看似搞笑的無意之舉,背後卻是對孩子深深的不尊重。愛孩子,就請將他作為一個平等的人來對待。
案例三:“揠苗助長”的孩子能幸福嗎?
對於即將升入小學的幼兒,重要的是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但很多家長卻過於重視知識和技能。“老師,今天你們學習了7的分解吧?怎麼孩子回來就只會兩種呢?我朋友的孩子都學到13的分解了,她是不是太笨了?上小學跟不上怎麼辦?今天教她認識鍾表,教了很多次,她都不認識,我還拍了一個視頻,您看看她的表現怎麼是這個樣子?!”視頻中,孩子趴在桌子上使勁地哭泣。聯想到平時,這個小女孩在班裡一遇到小小的困難就退縮:“老師,這個太難了,我不想參加。”我終於明白,生活在這樣急迫、焦慮和否定的環境中,孩子能自信起來嗎?
專家點評:
趕在前面的未必就是最好的,早或晚不應成為孩子成長的標尺。父母望子成龍的心情再迫切,也不要讓互相攀比和盲目跟風蒙蔽了自己的心,否則最終傷害的是孩子的心。給孩子充分的時間和空間,用微笑靜待他的綻放,才是給孩子最好的愛!
案例四:“蝸牛”帶我去散步
早晨,我像往常一樣催促兒子快點起床去幼兒園,然後好去練車,第二天要考試了。我心急火燎,卻發現兒子把牙刷咬在嘴裡,站在玩具架前玩玩具。我氣壞了,大聲喊他的名字,並狠狠打了他屁股一巴掌。兒子被我突如其來的舉動嚇壞了,傻傻地站在那兒,眼裡充滿了恐懼,手裡還拿著沒拼好的磁力棒。等我批評完,兒子怯怯地說:“媽媽,我想拼一個太陽花,你對著太陽花許願,明天考試就一定會通過。”我愣住了,一把把他擁在懷中,說不出話來。
工作和生活的壓力常常讓我身心俱疲、浮躁焦慮,難免遷怒於兒子。可我的“小蝸牛”卻用他的愛和善良把我浮躁的心熨平了。
專家點評:
當孩子表現出不符合成人期望的行為時,成人常常會簡單、粗暴地加以批評,甚至打罵,這是對孩子極大的不尊重。其實,如果耐心傾聽孩子“為什麼要這樣做”,你會發現,回報你的,一定是像“太陽花”一般溫暖幸福的愛和驚喜。
教育孩子的誤區
誤區1:孩子必須聽從父母生活就是一本教科書,許多事情在父母尚未注意到的時候,孩子們早已了解並且形成自己獨特的看法。父母喋喋不休地要求孩子怎樣做、怎麼說,只會使孩子感到自己的愛好受到干涉,即使不說,心裡也十分不滿意。特別在孩子的看法與父母所說的大相徑庭時,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隔閡已悄悄形成了。當父母在嘮叨孩子並不喜歡的事情時,父母的話只有兩種結果:一種是讓父母的威信貶值;另一種就是擴大雙方的鴻溝,相互產生不信任感。
誤區2:孩子應圓家長的夢讓孩子圓自己的夢是不少家長的願望,有這樣的願望當然不是壞事,但是必須考慮到,孩子雖然接受了你的遺傳,但他不代表你,他只代表他自己,因此孩子將來做什麼要根據他的個性與潛力來決定。另一方面,今天的生活背景與當年有很大的不同,孩子選擇職業時還必須考慮社會和市場的需求,只有讓孩子做好多種准備,他們才能在這個變化的世界裡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孩子是家長生活的全部——很多父母有這樣的觀念。在孩子面前抱著這樣的心態,很快就會被聰明的孩子感覺到,久而久之會變成孩子制約父母的殺手鐧,成為孩子任性、不服管教的根源。教育孩子是家庭生活的重要內容,但不應該成為家庭生活的全部,父母在養育孩子之餘應該有自己的生活。擁有一種相對獨立的地位,對孩子、對父母都有好處。
誤區3:愛孩子就要零距離
許多父母都把孩子當作掌上明珠,捨不得放開手;還有些家長喜歡什麼都不迴避孩子,甚至夫妻之間的感情表露、爭吵等都讓孩子親身經歷,還以為這樣就可以讓孩子對自己更有感情。其實距離產生美,家長完全用不著和孩子零距離,必要的放手不但可以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自理能力,而且可以避免父母因為不慎而傷及孩子稚嫩的心。
誤區4:家是無拘無束的家是休息的港灣,在家裡就是要讓孩子放鬆,不要加以限制——這種想法有它合理的部分,但是對於孩子來說還是“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制訂一些家規,讓父母子女之間有章可循是完全必要的。對分配家務、零用錢、看電視、吃零食、外出娛樂等孩子容易過頭的問題做些規定或要求,並堅持實行,對孩子的成長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誤區5:學習占據生活全部學習是孩子的主要任務,也是大家都十分關心的問題。創造適當的條件,讓孩子學得好一點是完全應該的。學習是孩子生活的重要部分,但並不是全部。因此家長應該想方設法讓孩子有一些做其他事情的時間和空間。在緊張學習之餘,讓孩子做些其他事情不但可以減輕學習的壓力,而且可以調節孩子的情緒。有時候做些功課外的事情,多接觸社會,反而可以觸類旁通,啟迪智慧。誤區6:包辦代替孩子的決定在有關孩子的決定時,不少家長喜歡包辦代替。在吃、穿、用等方面,甚至在關系孩子學什麼、選擇志願這些重大事情上家長都不習慣與孩子商量,而是越俎代庖,這種思想是不恰當的。有句俗話說,小時候不把他當作人,將來也成不了人。人做決定的能力也是慢慢成長的,如果我們老是不給孩子機會,他們可能永遠不會自己做出決定。還需要強調的是,經常有機會自己做決定的孩子,對自己就比較有信心,而自信是做人、幹事業成功的必要條件之一。
猜你喜歡:
1. 家庭教育孩子十大方法
2. 家長教育孩子的正確方式有哪些
3. 家長教育孩子的妙招有哪些
4. 家庭教育孩子的正確方式有哪些
5. 教育孩子的有效方式有哪些
㈡ 家長正確教育孩子的幾種有效方法
家長正確教育孩子的幾種有效方法
家長正確教育孩子的幾種有效方法,智力的大門需要通過鑰匙來開啟,成長過程中也會伴隨很多的煩惱,在面對這個問題家長可以調整自己的心態,為孩子提供更好的學習與生活,現在分享家長正確教育孩子的幾種有效方法。
1、「當孩子的好朋友」
作為父母愛孩子是我們的天性,一份責任。但在培養孩子中,如果家長總是以高高在上的身份去愛孩子,這樣傳遞給孩子的愛,總會產生一條「縫隙」!
家長在教育過程中應該要與孩子親密無間地交談,而不是做一個高高在上傳達命令的獨 裁 者。
2、「讓孩子自信」
不管是寶寶剛懂事還是孩子已經大學畢業要步入社會,在各階段中,家長最應該給予孩子的不是經濟上的支持、不是預先幫孩子規劃好人生未來道路的支持,而是給孩子充分的自信和鼓勵!
教育、鼓勵孩子是家長每天都要做的事情。你應該告訴你的孩子:「沒問題!爸爸/媽媽相信你!」你要告訴你的孩子:「哦!寶貝,你這件事做得真好!」
不應該對孩子說:「你就是不行,看看別人家的孩子。」等等這些話來摧毀孩子的自信心地。每位家長都應牢記:孩子的勇氣和自信是被鼓勵出來的,而不是在否認孩子的行為中建立起來的。
3、「陪伴」
孩子不是需要我們的錢,而是需要家長的人本身!蘇霍姆林斯基《給兒子的信》中有這么一句話:「人需要人!」它的意思是:「一個人在人的環境下才能長成。
孩子出生後,如果他的成長處在一種孤立無援的狀態,那麼他就會孤獨、無助、沒有安全感。家長需要讓孩子清楚自己的存在,需要人對他確認、理解、鼓勵,這樣他才能建立自己獨立的人格!
否則,他會漸漸產生恐懼感、對人生的無助感,也就沒有辦法成長。
4、「確認」
一個行為是對的,還是錯的,孩子是不知道的,家長要告訴孩子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這里不帶有任何錶揚和批評,家長要客觀地幫助孩子分清是非。實際上確認是家長幫孩子培養價值觀的一系列過程。所以,家長要明白孩子不會自動地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的,這些都是學來的,是我們家長不斷灌輸的結果。家長要幫孩子分清是非善惡,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5、「教育方式多變通」
在教育過程中很多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方法幾乎的千篇一律,並不會去變通。
童話大王鄭淵潔說過:「真正好的教育應該是用50種方法去教一個孩子,看他最適合哪一種,但是我們往往用一種方法教50個孩子。」
作為家長如何教育孩子,不應該死板般地「照方抓葯」,應該要研究孩子的生活習慣,從中選擇定製一套最適合孩子的教育方法。
一、關心和愛撫孩子
多給他們一些微笑,多對他們的所作所為感興趣。對他們的任何努力和成功都給予贊揚和鼓勵,即使這種努力和成功是微不足道的.。當他們學習或練習的時候,要允許他們犯錯誤,剛開始時也許做得並不好,但不要去指責他們,不要用成年人的標准去要求他們。當他們說「我不行」或「我做不了」時,要鼓勵他們試一試再來一次,千萬不要為了節省時間或缺乏耐心而半途而廢。否則,一旦他們養成了做什麼事都半途而廢的不良習慣,那麼,他們將永遠不會體驗到成就感,他們的自尊也會逐漸降低。
二、讓孩子學會獨立、自主
尊重他們的各種需要,尊重他們的興趣和愛好,鼓勵他們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遇事多跟他們商量,多聽他們的意見,允許他們自己做選擇和決定,容忍孩子有與父母不同的見解。放手讓孩子接觸社會生活,讓他們在社會生活中經受磨練,增長才幹,提高社會適應能力。
三、讓孩子感到快樂
給他們提供游戲的時間、場所和玩具,對他們的愛好給予鼓勵和支持。雖然孩子入學後,其主導活動是學習,但游戲仍然是他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方面。有些父母存在著一種誤區,總認為游戲會浪費時間,會耽誤孩子的學習,中國也有「玩物喪志」的古訓,其實不然。因為游戲不僅可以給孩子帶來快樂,而且可以使他們在快樂中增強體能,增長知識,提高自尊。
四、正確對待孩子的學習成績
成就感,或者說成敗體驗,是影響學生自尊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學生經常體驗到成功,那麼,他的自尊將會提高;相反,如果經常體驗失敗,那麼,他的自尊將會降低。作為學生,這種成敗體驗主要來源於學習成績。但是,對於每個學生來說,並不都是學習成績好、考試分數高,就一定體驗到成功。是體驗到成功,還是體驗到失敗,還取決於學生對考試成績的態度。因此,父母應該告訴孩子,只要平時上課用心聽講,學習認真、努力,考試正常發揮,無論最後考試得多少分,只要比以前進步了,就都應該感到滿意。
五、給孩子留面子
父母不要當著別人的面打孩子或訓斥孩子,不要當著別人的面嘮叨孩子曾經說過的話或做過的事,使孩子感到難堪
六、做孩子的朋友
積極參與孩子的業余愛好活動,給孩子買些他們喜歡的書,安排他們去夏令營或參加俱樂部等,盡量使孩子的生活有意義和豐富多彩。
樹立榜樣
榜樣是以別人的好思想好行為來影響和教育子女的重要方式。如同學、鄰居、教師、英雄模範人物、文藝作品中的正面人物、革命領袖的優秀品質,都是子女學習、模仿的對象。不管家長的.言行是錯誤的還是正確的,對子女都有十分深刻的影響。因此,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應時時刻刻、處處檢點自己的言行。
環境熏陶
家長要有意識地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使子女受到感染和熏陶。家庭是子女生活的主要場所,家長要組織好生活,處理好成員之間的關系,堅持正確的道德行為為准則,形成團結和睦的家庭氣氛,建立井井有條的生活秩序,以陶冶子女的美好情操。
批評懲罰
批評和懲罰都是對子女不良思想行為的否定,不過後者是對嚴重不良思想行為的一種教育手段。批評懲罰時,首先要全面了解情況,掌握不良思想行為的具體情節和嚴重程度,從錯誤的實際出發,批評是指出危害、思想根源,否定其思想行為,使之感到羞愧和痛楚,進而產生改正錯誤的動力。批評時不要諷刺,不要奚落,不要謾罵。懲罰主要是剝奪某種權利,而不是體罰,不是侮辱人格和摧殘身心。
指導安排生活秩序
良好的生活秩序是培養子女良好習慣的有效方法。指導子女安排生活起居,布置好生活環境,教給子女學習安排和利用時間,使之有條不紊。要讓孩子自己安排,家長可以在旁指點。
說服教育
說服教育的具體做法:一是談話,家長根據子女的思想實際,擺事實,講道理,使子女明白一定的道理,談話要有針對性、靈活性,態度要和氣,不要板著面孔,居高臨下地訓斥、挖苦。二是討論,家長與子女共同討論。討論時要尊重孩子,耐心傾聽其意見,有不正確的觀點,也要耐心地講道理,使子女明辨是非。家長觀點不正確要勇於承認。
實際鍛煉
實際鍛煉的內容相當廣泛,如適應周圍環境,鍛煉身體,生活自理,家務勞動,獨立作業,文明禮貌,社會交際等等。進行實際鍛煉,首先要孩子明確目的意義(為什麼),提出具體要求(怎樣做),鼓勵他們克服困難,堅持到底。鍛煉內容要適合孩子的年齡特徵和個性特徵,從他們的實際能力出發,交給的任務和提出的要求必須適當。要允許孩子在實踐中有失誤,不可過分苛求。家長不能因怕孩子吃苦而中途停止鍛煉。
表揚獎勵
表揚獎勵是對子女的思想行為給予肯定和好評。通過肯定和好評,以加強子女進取心和榮譽感,爭取更大的進步。表揚獎勵要實事求是,要及時,要說明原因,並且應以精神獎賞為主,物質獎賞為輔。
指導課外閱讀
指導子女閱讀書報雜志,從中吸取有益的精神營養。家長要掌握子女閱讀的內容,和子女一起討論,引導子女通過閱讀增長知識,開擴眼界,受到精神陶冶。
㈢ 家長教育孩子,最好的方法有什麼呢
首先可以合理的引導孩子,讓孩子慢慢的形成一個正確的三觀良好的習慣,並且多陪伴孩子。多跟孩子說話溝通,和孩子做成好朋友。多給孩子玩一些益智類的游戲和玩具,都是家長教育孩子最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