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心理分析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心理分析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心理分析的基本方法有哪些,時代在變化,人們生活的壓力越來越大,難免出現心理問題,心理學的三大流派分別是精神分析學派、行為主義心理學、人本主義心理學,下面我來介紹一下心理分析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心理學研究方法
心理學研究的方法有很多,但是其基本的方法主要有四種,它們是:觀察法、實驗法、調查法和測驗法。
心理學研究方法主要特點
一、觀察法是在自然情境中或預先設置的情境中,而且有系統地觀察記錄並分析人的行為,以期獲得其心理活動產生和發展規律的方法。觀察法的優點是保持被觀察對象的自然流露和客觀性,獲得的資料比較真實。 但是觀察法的缺點是觀察者處於被動地位,只能消極等待被觀察者的某些行為表現,這是一種不高效。
二、實驗法在科學研究中的應用最廣泛,是心理學研究的主要方法的一種。 實驗法是指人為地、有目的地控制和改變某些條件,使被試產生所要研究的某種心理現象,然後進行分析研究,由此得出心理現象發生的原因或起作用的規律性的結果。
三、調查法就某一問題要求被調查者回答其想法或做法,由此來分析、推測群體心理傾向的研究方法。 實施時雖然是以個人為對象,但是其目的是藉助許多個人的反映來分析和推測社會群體的整體心理趨向。
四、測驗法是個體心理特徵和行為表現的量化研究的主要工具,它的應用很廣泛。
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心理現象及其影響下的精神功能和行為活動的科學,兼顧突出的理論性和應用性。
心理學主要分為基礎心理學和應用心理學兩大領域。心理學研究涉及知覺、認知、情緒、思維、人格、行為習慣、人際關系、社會關系等許多領域,也與日常生活的許多領域——家庭、教育、健康、社會等發生關聯。
心理學一方面不斷嘗試用大腦運作來解釋個體基本的行為與心理機能;同時心理學也在嘗試解釋個體心理機能在社會行為與社會動力中的角色;另外它還和神經科學、醫學、哲學、生物學、宗教學等學科有關,因為這些學科所探討的生理或心理作用都會影響個體的心智。事實上,很多人文和自然學科都和心理學有關,人的心理本身就有人的生存環境息息相關。
一、觀察法
觀察法(observational method)指的是通過視覺或電子攝像設備等對他人或自身的行為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觀察,獲得相應資料,並在此基礎上作出評定和判斷的方法。
(一)觀察法的種類
觀察可以根據具體的觀察目的、內容和手段等的不同而區分為不同的類型。根據觀察的途徑,觀察法可以分為直接觀察和間接觀察(如通過攝像、錄像設備等);根據研究者是否參與來訪者的活動,觀察法又可以分為自然觀察與控制觀察兩種形式。
1、自然觀察法 是心理評估中最基本、最普遍的一種方法,它具有方便靈活的特點,在臨床診斷及療效判定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實用價值。由於這種形式的觀察是對來訪者的自然表現進行觀察,來訪者不會受到外界的影響、干預或控制而處於一種特殊的身心狀態,從而保證得到真實狀態下的觀察結果。
例如,一個學生被認為存在注意缺陷,通過實際觀察卻發現,該學生在自己比較感興趣的科目上可以集中注意力聽講,在看自己感興趣的動畫片時也可以長時間地集中注意力,因此,觀察的結果不支持該學生存在注意缺陷。自然觀察法雖然很有效,但評估者必須到來訪者的自然生活環境中對其進行觀察,這必須消耗一定的時間和精力,因此在具體實施時存在一定困難。
2、控制觀察法 也稱模擬觀察,是指評估者設置一定的情境、控制來訪者的條件,在這樣的情境中對來訪者的行為改變進行觀察。控制觀察常用於與焦慮有關的行為,如在迴避行為的測試中,患有某種恐懼症的來訪者會被要求接近他的恐懼對象(如蛇、老鼠、蜘蛛等),或與他害怕的對象同處一室,評估者觀察來訪者與害怕對象的距離以及相處時間。
為了避免來訪者發現自己被人觀察而受到干擾,常常使用單向玻璃設計的觀察室。模擬觀察優於自然觀察之處在於它相對經濟。在模擬觀察中,評估者可以對干預前後的目標行為進行量化處理,因而它在干預效果評估中很有用。此外,在模擬觀察中由於來訪者處於標准條件下,觀察到的結果有可比性,從某種意義上講,也更有科學性。
(二)觀察的主要內容
行為觀察的主要內容因目的而異,一般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儀表,即穿戴、舉止、表情。
2、身體外觀,即胖瘦、高矮、畸形及其他特殊體形。
3、人際溝通風格,如大方或尷尬、主動或被動、易接觸或不易接觸。
4、言語,包括表達能力、流暢性、中肯、簡潔、贅述。
5、動作,如過少、適度、過度、怪異動作、刻板動作。
6、在交往中表現出的興趣、愛好、對人對己的態度。
7、感知、理解和判斷能力。
8、在困難情境中的應付方式。
特別要強調的是,觀察法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收集非言語信息,對與非言語溝通有關的所有方面都應給予足夠的重視。會話中有意的手勢、動作、身體姿勢、面部表情等,以及無意的言語模式,如音調的抑揚頓挫和語速變化等特徵,都表達了與語詞相同或語詞以外的信息。這些信息提供了心理評估的重要線索。
(三)觀察法的優缺點
觀察法作為心理評估的基本方法貫穿於評估的全過程,並在其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優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觀察法收集的資料比較全面。評估者只要善於洞察和捕捉,就有可能從觀察中發現問題,找到有用的信息線索。這些可以為以後透過現象深入思考,分析其實質創造條件。
第二,通過觀察所得到的結果較真實,資料可靠性高,是收集原始資料的基本方法。通過觀察對某些行為表現的發生、發展的具體過程進行細致的系統記錄,可以使評估者獲得最原始的資料。這是進一步心理診斷、咨詢與治療的基礎。
第三,觀察法是驗證心理診斷、咨詢效果的重要手段。心理診斷的正確與否、心理咨詢的效果如何,雖然可以通過多種方法進行驗證,但科學的觀察是檢驗診斷有效性的重要途徑。
和其他方法相比,觀察法也有許多局限性:
第一,觀察只能針對個體的外顯行為,對於個體內隱的心理過程,例如認知評價、態度、情感等難以通過觀察法進行研究,而這些內容往往是心理咨詢工作者非常感興趣的。
第二,個體的外顯行為可能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經常帶有一定的偶然性,因此觀察結果不易重復。如果感興趣的行為發生頻率較低,應用觀察法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第三,對於某些隱私行為的觀察會非常困難而且可能是不道德的.。並且,觀察結果的有效性還取決於評估者的觀察能力、判斷能力和對信息的篩選能力。
二、會談法
會談法(interview method)又稱訪談法或晤談法,從廣義上來說,就是通過評估者和來訪者的談話,採用回答問話或問卷的方式來收集個案材料或了解某些人、某些事或某些行為及態度等的一種方法。在心理咨詢的臨床應用上,最常使用的有評估性會談和治療性會談。這里我們主要介紹評估性會談。
(一)會談法的種類
會談有許多不同的方式,但一般分為兩類:一類稱為結構化會談;另一類稱為非結構化會談。
1、結構化會談(structured interview)也稱標准化會談,是由評估者按所需資料的要求,編制出詳細的會談主題或大綱,會談過程中按照同樣的措辭和順序向每一個來訪者詢問同樣的問題,要求來訪者按所提問題逐一回答。
附:結構化臨床會談舉例
例1:幻覺評價
評價說明:幻覺指在缺乏相應的客觀刺激下出現的錯誤知覺,綜合評估幻覺堅信程度、頻度、持續時間和對行為的影響。多種幻覺出現時,選最重要的在本項評定。問:你是否聽到不存在的或其他人聽不到的聲音、看到或聞到不存在的或其他人看不到的東西或聞不到的氣味?有多久了?
1、心理學常用研究方法之觀察法
由研究者觀察和記錄個人或團體的行為,來分析判斷兩個或多個變數之間的關系的方法,稱為觀察法。例如,將幼兒與同伴玩耍時的情景拍攝下來,然後進行編碼,來分析是不是男孩在游戲中的攻擊性行為要多於女孩。
心理學上的觀察法分為兩種:在自然情景中對人或動物的行為直接觀察、記錄,然後進行分析,稱為自然觀察法 。使用這種方法時一般盡量不讓被觀察者知道,否則他們的行為會變得「不自然」;在預先設置好的情景中進行觀察,稱為控制觀察法 。
在實際進行觀察時,觀察者可以有兩種身份:一是參與被觀察者的活動,在其中將所見所聞,隨時記錄下來;另一種是以旁觀者的身份進行觀察。不管以何種身份出現,都應該避免讓被觀察者發覺而影響觀察效果。觀察成年人的社會活動(如投票行為)時,可以參與者身份進行觀察;觀察動物和兒童時,只能以旁觀者身份進行觀察。
以旁觀者身份進行觀察時,為避免被觀察者受到干擾,常在實驗室里設置隔間,在隔間牆壁上安裝單向玻璃,觀察者和被觀察者在兩個不同的房間。這種情景大家在電影里可能見過,如法國電影《芳芳》,劇中主角芳芳的房間就被安上了單向玻璃,這樣觀察到的她的所有行為都是自然的,所有的情緒都是真實流露出來的。
2、心理學常用研究方法之實驗法
指在控制的情境之下,實驗者有系統地操縱自變數,使之發生改變,然後觀察因變數隨自變數的改變而受到的影響,也就是探究自變數與因變數之間的因果關系。例如,要研究「某種香水對女性內分泌周期的影響」,香水是自變數,女性內分泌變化就是因變數。
在實驗中分別設計實驗組 和控制組 。比如上面的例子,給實驗組的女性施用了香水,對控制組的女性則採用另外一種對女性內分泌周期肯定不會有影響的物質安慰劑,如純凈水,然後通過比較兩組女性內分泌變化的情況,來判斷這種香水是否起作用。實驗組和控制組的唯一差別就是用不用香水,在其他因素上兩組都要相等,這樣控制組可提供反應基線來與實驗組進行比較。
為了使兩個組達到相等,在抽樣(選擇被試)和分組(將被試分到不同組)上都要按照統計學上認定合理的方式進行。
在心理學上,實驗法除了常見的實驗室實驗外,還可以延伸到學校、工廠等實際生活情境中進行,我們稱之為實地實驗 。還有一種是「自然的實驗 」。例如,研究者有一種假設「大腦前葉與自我意識有關」,但不能用正常人來做實驗,否則是不道德的。但有時會出現「自然的實驗」,對有或沒有大腦前葉的人進行比較。
第二次世界大戰使很多人遭遇了嚴重的腦損傷,生理心理學家通過研究這些人,可以了解到關於大腦各部位與行為或體驗之間的許多知識。
3、心理學常用研究方法之調查法
是以所要研究的問題為范圍,預先擬就問題,讓受調查者自由表達其態度或意見的一種研究方法。調查法可採用兩種方式進行:問卷法 和訪問法 。問卷法可以經由郵寄的方式進行,同一時間可以調查很多人;訪問法只能在面對面的方式下進行,由訪問員按接受訪問者對問題的反應隨時代答或記錄。心理學上最著名的調查之一就是阿爾弗雷德?金西(Kinsey, A.)和同事們所做的關於人類性行為的調查。
調查問卷一般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個人資料,如性別、年齡、教育程度、職業、宗教信仰等,一般不要求填寫姓名,以消除接受調查者的顧慮,保護其隱私;另一部分要填的是對各題目的反應,答題方式可採用選擇法或是非法,也可用簡答。
調查法中的一個重要問題是抽樣。調查所選取的樣本一定要具有代表性,否則不能貿然下結論。例如,研究「大學生對職業選擇的意見」,如果以某大學一年級或軍事院校四年級的學生為調查對象,所得結果就不能說明問題。
因為大學一年級學生對職業選擇還缺乏認識,而軍事院校則因為自己的特殊性而影響了學生對職業的選擇,這樣可能就會使調查結果不能反映全面的、真實的情況。為了避免類似的情形,心理學家通常會採用特定的抽樣方法,如隨機抽樣和分層抽樣等。
4、心理學常用研究方法之個案研究法
是以個人或一個團體(如一個家庭、一個公司)為研究對象的一種方法。個案研究最早是醫生用來了解病人病情和生活史的一種方法。醫生為了診斷正確,詢問患者以往求診經過,以及生活起居習慣等,在性質上即屬個案研究。
後來個案研究法在心理學上得到普遍應用。臨床心理學家用得最多。此外,教育心理學上對學生進行個案輔導,法律心理學上的個案調查,工業心理學上的個案分析,原則上都採用個案法。因為個案研究時,多半要追溯個案的背景資料,了解其生活經歷,所以又稱個案歷史法 。
與其他研究方法相比,個案研究法除了強調「個案」外,還有兩個特徵:一是廣集個案資料。以法律心理學為例,要想研究個案的整個犯罪行為及犯罪的心理歷程,在資料收集上必須包括:個人基本資料、家庭背景、學校生活、社會生活、身體特徵、心理特徵、過往創傷性經歷、犯罪史等等;二是兼采多種方法,如問卷法、測驗法、身體檢查等。
⑵ 精神分析批評法
精神分析批評法
自1897年,弗洛伊德將精神分析理論研究建立在文學作品,尤其是《俄狄浦斯王》和《哈姆雷特》的閱讀之上,與病人跟他自身聯系起來分析,發現了「俄狄浦斯情節」後,出現了精神分析文學批評方法,到現在,這種文學批評法也經歷了將近百年的時間,它的存在價值不可否認。同時,也不能否認精神分析最大的貢獻——無意識。但是,要認可精神分析的貢獻,就必須考慮其在文學批評領域,甚至藝術領域的介入。
然而,弗洛伊德在文學文本中的實踐,也讓我們看到了要運用一個簡單的「實用精神分析」綱要是非常困難的:一方面,精神分析建立在精神病理學領域中,只與臨床病症相關;另一方面,必須在一個完全陌生的文化產品領域,採用精神分析科學經驗進行批評。
其實,讀過弗洛伊德的書之後,我們發現,精神分析的實踐其實是對言語和話語的試驗。而文學也是語言的實踐,能夠創造出不受常見交流限制的特殊空間。精神分析和文學其實是建立在語言和想像之上的兩個主體間性的形式。因此,需要討論精神分析對文學批評的貢獻,而不是簡單地將精神分析當作解釋性要點的集合。
Gilbert Lascault提出了分析者的兩大傾向:第一種是在文學作品中尋找他們論題的簡單說明,另一種是文學批評在精神分析中尋找現成的理論,來揭示文本的「真相」。他認為,「真正的閱讀工作」,也就是真正的精神分析批評,必須找到文本在讀者腦中喚起的無意識,同時也對其進行闡釋。
1、批評方法的基礎
精神分析這種方法是否能被用在另一個領域,即文學閱讀領域,如果可以,又是在什麼條件下?為了探討這個問題,必須首先了解精神分析實踐的原則。
「基本規則」:在沙發和座椅之間
1892年,弗洛伊德開始實踐「談話療法」(talking cure),讓病人隨慾望「述說自己想要說的」,醫生則並不介入。弗洛伊德發現了說話的醫學功效,並寫在了《癔病研究》中。
— 病人方面:自由聯想規則
— 醫生方面:飄忽不定的注意力規則
— 精神分析是只存在於語言中的經歷
這種精神分析是具有主體間的性質,哪怕病人看不見分析者,哪怕分析者並不說話:「沒有沒有回答的言語,即使與言語相遇的只有沉默,但是言語是有聽者的……這就是分析中的核心的功能」(拉康,《拉康論集》)。分析者是雙重他者,既是說話者說話的證人,又是說話的對象這樣一個他者。後者可以說,只不過是病人言語投射的場所,也就是人們所說的「移情」(transfert)的場所。
無意識
無意識並非簡單的意識的反面,是指人的大部分不能通過前意識到達意識的思維活動,這些思維活動只能通過特殊的辦法以間接的形式在意識中得以體現。可以說,無意識是精神分析的基礎概念,是對當代思想最重要的貢獻。弗洛伊德在他的第一個拓比中(將精神空間分為三個體系:無意識、前意識和意識),明確了構成無意識過程的「另一種邏輯」。他研究了與「慾望」和「抑制」相關的無意識的動態,辨讀無意識在精神產物中所佔的分量。有關著作有《夢的解析》、《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病理學》、《玩笑及其無意識的關系》。
另一種邏輯
弗洛伊德在系統分析夢的時候發現了走往無意識的大道。他比較了夢的「顯在內容」(顯意)和「潛在內容」(隱意),藉助對自由聯想的分析,將重點放在製造夢境的「夢的工作」上。在「夢的工作」中,有四個構建夢的因素:
— 凝縮作用(condensation):凝縮作用是夢與潛在內容相關的聯想鏈的一個因素,可以是一個人,一個畫面,一個詞語。這一因素是復因決定的。
— 移置作用(déplacement):在表面看來毫無意義的復現表象中,注入視覺強度和驚人的情感沖擊。情感與原有的復現表象分離,置換到另一復現表象上,使其變得不可理解。「在夢的形成中,這些似乎是具有最強烈興趣的基本元素卻只有很小的價值,它們的夢中的位置被其他元素所取代,而後者在夢念中有著很小的價值。」弗洛伊德認為,聯想導向的是願望的對抗和對色慾的兒時的回憶。
— 可成像性(figurabilité)
— 二次加工(潤飾作用,élaboration secondaire)
— 美學或理性的帷幕掩蓋了無意識的赤裸裸的真相。
— 「顯在文本」像夢的「顯意」一樣,其象徵性與無意識的「隱意」緊密相關。
慾望和抑制
弗洛伊德提出了無意識的動態理論,因為他將夢作為了抑制狀態下的慾望的精神解放,但這不過是偽裝的實現。因為,無意識的慾望尋求滿足,與意識甚至前意識的壓抑作用相沖突。這樣,所有的精神產物都是慾望和意識的抑制力妥協的結果。「心理沖突」這個概念指的就是慾望和禁忌之間、無意識的慾望和意識的慾望之間、無意識的慾望和無意識的慾望之間的沖突。
弗洛伊德認為,在所有的精神變化中都有相同的進程和沖突在運轉:夢、口誤、失控行為、病徵、藝術創作等,雖然它們明顯是不同的,但是它們有共同的結構,「幻覺」(fantasme):這種想像的劇情中,主體是在場的,並以多多少少因防禦過程而變形了的方式,表現出慾望的實現,最終完成無意識的慾望的實現。
闡釋
闡釋環節,就是要揭示材料的潛在意義,明晰防禦式沖突的方式,力求找到所有無意識產物所表達出來的慾望。 這里提出四個重點:
— 對於分析者,每個話語都是謎,因為話語都是與無意識和意識的進程跟意義相連的。
— 精神分析和偵探的工作很相似,都是收集未知的線索,將其分類,找出線索之間關系。一個動作、一個詞語、一個聲調、一個巧合等等,都能成為線索。這兩種工作都是需要重構故事的,目標都是尋求難以確定的真相。
— 對問題的解決加劇了我們想要知道的慾望:我們的闡釋不斷改變著別人的闡釋。在心理分析文本中,一個案例可以被闡釋出不同的十幾個版本,我們又會不斷改變自己的闡釋。因為對言語、經歷和具體想像的意義闡釋的可能性是無限的。
— Carlo Ginzburg將精神分析放在知識的「符號學」體系中,建立在「符號」(或是「跡象」、「痕跡」)的闡釋上研究。這樣的研究與數量科學不同,而是與「間接的、跡象的和猜測的知識」相聯系。Carlo Ginzburg強調了人文科學的兩難境地:「要麼採用薄弱的科學規律來獲取重要的結果,要麼採用強大的科學規律來獲取不重要的結果」
精神分析學家在這兩種立場之間猶豫。而我們選擇闡述猜想和操作性的觀念,讓這門學科成為闡釋的一門技術和全新的理論。
精神分析閱讀
— 精神分析的文學批評是一種闡釋性批評
精神分析就是對心理的分析,可以看到標志這一方法的特殊性的新詞層出不窮:心理分析(psychocritique)、語義分析(sémanalyse)、文本分析(textanalyse)、精神閱讀(psycholecture)等。
— 精神分析批評是一種特殊的闡釋實踐
與其他批評方法相比,精神分析批評有其局限性,因此,每次都必須指出其選擇、目的和方法。
— 分析批評是變化的實踐
這一「變」與作者和作品無關,而是跟「已讀的作品」有關。應從被闡釋的話語主體與接受闡釋的主體之間得出批評,也就是作者與批評文章的讀者之間。
我們可以對比一下精神分析治療的場景和閱讀的場景之間的差異:私人言語/公開寫作;無序的言語/構建甚至是經過三思的寫作;身體上的接近/距離,甚至包括歷史的距離;作為闡釋對象的自由聯想的在場/不在場。另外,作者對想像出來的或真實存在的讀者的要求不是被分析者對精神分析者的要求,讀者的期待也不是精神分析者的期待。最後, 像拉康說的,精神分析者是「象徵域的實踐者」,而作家不是。
2、精神分析對文學的需要
文學文本在醫學臨床和理論之間扮演著媒介的角色:凝聚起產生的推測,為其做證明,最後找到在醫學領域的特殊發現的普遍性。弗洛伊德通過將病人的聯想、他自己的聯想、俄狄浦斯王和哈姆雷特四個不同因素聯系起來,發現了一個重復出現的動機:對父母的愛意與敵意。
弗洛伊德讀俄狄浦斯王
A、從俄狄浦斯的故事中,弗洛伊德發現了個人慾望的「無人稱或復數人稱表達」。雖然弗洛伊德的這一發現是被放入我們的現代文化背景之下的,但是由於這是弗洛伊德對病人、夢、病症、言語的分析形成的新的網路,所以保障了其普遍適用性。
B、悲劇的主角成為了孩子慾望的象徵。
C、悲劇主角具有雙重身份:他既是調查的主體,又是調查的客體。由此,弗洛伊德讓自己與俄狄浦斯成為合為一體,將精神分析與痛苦地盲目探尋真相等同起來,並在探尋中遇到了自身中未知的他者。
弗洛伊德讀哈姆雷特
在《俄狄浦斯王》中,孩子實現了慾望幻想,而在《哈姆雷特》中,慾望幻想都是被抑制的,只有在人物的神經官能症發作的時候才為人所知。戲劇建立在哈姆雷特的猶豫之上,他害怕不能完成父王的亡靈交給他的任務,慾望他的復仇對象是一個完成了他兒時願望的人,也就是殺王娶後的願望,這是他兒時抑制的慾望。哈姆雷特的癔想和對性的憎惡都是他的無意識。隨後,弗洛伊德從莎士比亞的人格來分析哈姆雷特的無意識淵源。
現在人們斥責「實用精神分析」,研究人物的心理,用臨床醫學知識做評判,沒有細致閱讀作品就妄加闡釋,還將作家和人物看作相似的來探討,但是精神分析的精準性並沒有受到質疑。其實,哈姆雷特不僅是弗洛伊德的癔想症病人,而且他自己為之折磨,可以說對哈姆雷特的分析和他的自我分析是緊密相連的:莎士比亞寫《哈姆雷特》是在自己的父親去世之後,而弗洛伊德辨讀哈姆雷特並自我辨讀,也是他他自己的父親去世後一年。弗洛伊德的闡釋將自己也包含其中,豐富了精神分析閱讀。這樣,文學作品既不是病症,也不是被分析的言語,而是為我們提供了從無意識心理角度看問題的象徵形式。
拉康與坡的《被竊的信》
拉康的文集就是由愛倫坡的《被竊的信》的研究開始的。拉康試圖構建一個全新的無意識理論和主體間關系的規則,尋求無意識、主體間性和真相的關系。他對《被竊的信》的分析是為了說明小說有自己的一套規則,和使意識產生秩序的象徵界的運作方式一樣。他將弗洛伊德的理論性文本和坡的小說類型文本結合起來,以此得出「真相」。
— 主體間性的戲劇
小說中有兩個場景,一個是大臣在國王面前偷走了王後的信,另一個是私人偵探杜邦轉移了大臣的注意力,在大臣房間很顯眼的地方偷走了夾在紙板夾里的信,並換成了假信。拉康將人物的心理研究放在一邊不談,而進行結構性閱讀。他認為,第二個場景是對第一個的重復,王後、大臣、杜邦三個人物被同一個事件聯系起來,即竊信,而且是同一封信。於是他著重研究其中的邏輯。
— 真相的關系邏輯
拉康認為這是一個視線(regard)的游戲。這里,看到就等於知道(voir=savoir)。小說一共包括三種視線:第一種是國王和警察的視線,全能卻又什麼都沒有看見。這與被自身鏡像所迷惑,並被它取走而變成盲人的妄想性自我的視線是同一性質的。第二種是王後與大臣的視線,他們看到前者什麼都沒有看到,企圖隱藏信,消除其隱藏的痕跡,卻因在第一種視線下不能行動。第三種是大臣和杜邦的視線,看到前者藏信的意圖,並將信偷過來。
— 主體間性的邏輯
關鍵在於《被竊的信》中的信是一個物質性能指,即從最初就被盜走的東西。操縱游戲的是以信為中心的三個象徵性的位置,信的轉移操縱著人,並且決定其主體性,擁有信的人掌握優勢,每個主體都屈從與「象徵秩序」,無論主體社會地位如何,性別個性或才能如何。
拉康圍繞phallus建立了主體間性的普遍法則:國王掌握著phallus給予的權力,王後沒有權力,只有轉移權力的權利。她必須忠於國王,她是國王的「陰性主體」(sujette)。可以看出在無意識中,這個法則和父權社會的法則是協調的一致的。拉康對故事的閱讀,將俄狄浦斯變成了同源秩序中的主體的普遍邏輯。
通過對《被竊的信》的分析,拉康揭示了小說的深層結構:重復的自動性。弗洛伊德的理論中強調的是性,而拉康也強調phallus,不過拉康的phallus和性沒有關系,它代表的是一個能指,是「轉喻存在」,表明或缺或不在場,即慾望的永不可達。Phallus既是象徵又是事物本身。作為一種符號結構,它是一個獨立的生命運動系統,可以藉助於「轉喻」的中介,不斷進行自我轉換,並以象徵性為中介,同他者、世界和自我發生新的互動關系。「拉康最重要的發現,就是以陽具功效取代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戀母情節』。他認為,只有考陽具,這個象徵性的能指才能揭示人的各種各樣慾望的終結根源和基礎動力。」[1]
文學作為理論依據
文學文本與精神分析相互證明,相互解釋,但同時也要考慮到文學的特殊性。在精神分析的發現中,文學對於其理論構建、證明有著重要意義。在不斷的閱讀中,還可以有新的發現,因為變化多端的文學為仍在游盪的臨床研究的直覺提供了各種想像的形式、象徵、詞語。 或者我們只是憑意願去讀書,弗洛伊德就是這樣在詹森的《格拉迪沃》(Gradiva,孕婦)確認了他關於夢和妄想的理論。
3、文學作品作為研究對象
這回,文學文本不再是醫學臨床和理論之間的媒介,而是精神分析扮演了作品和讀者之間媒介的角色。
作品的身份/作者的身份
弗洛伊德在《詹森的<格拉迪沃>中的幻覺與夢》的開頭強調詩人的優越性,認為他們是創造者,充滿著常人沒有的靈感源泉。但是在最後,文學和精神分析的關系又顛倒過來了:對小說的分析沒有對夢的研究有所補充,反而對詩歌創作有所貢獻。其實, 精神分析家可以「發現」作家受到限制而不能表現出來的東西,總是比作家知道的多,因為精神分析家是唯一的發掘慾望和無意識真相的大師。分析家要有意識地觀察他者身上反常的精神進程,目的在於猜測或陳述出規則。自我分析消失了,存在的是學者和他者。藝術家接近於自我認識,他能在自身了解我們要通過他人來了解的東西。這種無聲的對抗賦予「詩人」一種介於醫生和神經官能症患者之間的不確定的身份。准確的說有這樣一種情況:他可以被看作是將寫作作為小小的支撐或發泄途徑的病人。
於是, 文學現象通過類比諷刺地懸於病理學與醫學之間,美學不再是一項象徵化的工作,而是掩蓋真相的帷幕,所以要留給美學家來研究。而文學則成為了精神分析臨床研究的巨大發的材料儲存器。文學作品依附於精神分析的知識,彷彿只有精神分析能呈現出小說的真相,以無意識「科學」的名義來解釋、評價文學文本,形成一種批評模型。精神分析與其他人文學科一樣,與文本的關系是模糊的、曖昧的,文本被看作是一個真相或由理論產生的模型的經驗論研究方式。
人物與作品的病理學
小說中的人物與真實的人總是有一致的地方,分析作品時往往會直接將作品與作家的心理聯系起來。作家作品的風格化使其作品與普通病人的陳述區別開來。但是,小說中會有作家的精神發泄和自我意識,會影響讀者。美學的帷幕則避免的其與真實現實的直接沖突和對立。
以下是幾種不同的批評立場:
— 弗洛伊德閱讀施萊博(Schreiber)總統的回憶錄,構建他的偏執狂理論,以一個文本為例,創造了一個醫學概念。
— 拉福格(勒內·拉福格,René Laforgue,弗洛伊德的學生)寫了《波德萊爾的失敗》,從作品的病理書寫引向作家的病理研究。他將詩學語言直譯成醫學語言,將文學創作還原成神經症的直接表達。
— 拉康將人物當作真實的人,以象徵闡釋來分析。
— 茱莉亞·克里斯蒂瓦在以憂郁為主題的《黑日》中致力於精神診斷。她研究憂郁的美學的辯證化,將杜拉斯的作品作為這一痛苦的非間接表達來分析。她在勸戒脆弱的讀者時說,死亡與痛苦是杜拉斯的文本的蜘蛛網,有同感的讀者將無法抵擋其魅力。
精神史(psychobiographie)
精神分析不能避開主體的問題,作家與作品必然是有聯系的。無意識和心理沖突哲學概念能夠明晰個人、創作活動以及作品的來源與發展歷程。
— 精神史研究的基礎
精神史的研究是建立在弗洛伊德的研究之上的。
波拿巴(Marie Bonaparte)力圖定義坡的神經官能症,尤其是戀屍癖。她在研究了大量作品的相同結構之後,揭示了文本想像、構成和象徵中設置的心理沖突的各種形式。
拉康,贊頌讓·德雷(Jean Delay)所著的《安德烈·紀德的青春時代》,並將紀德的個人案例普遍化:紀德提出了一個很個人的問題,存在和表象的問題,而且他描寫家庭的小說成了陷入母親陷阱和父親話語消失的主體的例子。拉普朗什(Laplanche)在《荷爾德林或父親問題》中,通過荷爾德林的生平和詩歌,揭示其瘋狂的原因:喪失權力,喪失了父親之名的權力。
多米尼克·費爾南迪重新定義了精神史,他認為:「是怎樣的孩子,就有怎樣的作品」。同時他也強調,人是作品的來源,但是只有在作品中才能理解人。他的研究建立在波拿巴的模型之上,第一部分細致分析傳記,第二部分分析作品主體。根據他的觀點,作品是由作家年輕時的沖突決定的。這種線性決定論受到了考夫曼(Sarah Kofman)的批評,他提出了一種與其對立的因果關系,「作品形成作家」。
— 自傳的分析研究
菲利普·勒熱納(Phlippe Lejeune)在《自傳契約》中對盧梭、薩特、列維納斯的自傳進行了考察,提出了兩個基本問題:回憶的真相問題和陳述活動的問題。他分析幼年時的回憶,研究抑制與抵抗的妥協的形成,以及凝縮作用。童年不同時期的真實與幻想因素組成了毫無個性的內容,但是具有強烈的情感價值,應該用文本網分析來解構自傳,因為自傳是對童年和生平的重寫或改寫,是文本化的。他通過研究敘事內容、陳述主體、陳述活動的主體,分析書寫主體在想像與語言之間的工作。由此,分析開始注重文本本身了。
4、新方向
現在,精神分析批評與其他認為學科結合,產生了新的閱讀方式、新的文本理論和文本創作理論。莫隆的理論得到了繼承和發展。Anne Clancier致力於無意識人格分析和詩學象徵分析,作為女讀者來看待文本(移情/反移情)。Yves Gohin和Serge Doubrovsky研究「心理閱讀」(psycholecture),研究一個文本極端特殊性中的意識結構和無意識結構的關系。MarcelleMarini(即論文的作者)探討陳述活動,從固定不變的幻想表達中擺脫出來的幻想化,以及陳述產生的距離與矛盾。
這些分析方法與主體閱讀區別開來,研究抑制和非暗含的東西,即嬰兒時期性慾造成的無意識。薩特的《家庭中的白痴》是對福樓拜研究的巨大發展,只是薩特沒有言明其中包含的精神分析方法而已。
讓·貝勒曼-諾埃勒(Jean Bellemin-Noël)的「文本的無意識」
貝勒曼-諾埃勒的「文本分析」(textanalyse)是一種接近精神閱讀的閱讀策略,但是拒絕作者和「人物神話」「過於人道的」觀念。他提出一個獨到的方法——「l』inconscient d』une écrivance」,讓主體遠離文本,這樣作者是不在場的。其危險在於,用閱讀的主體代替了寫作主體,將理論研究主體當作唯一的對話者。
不過,他寫過一個漂亮的句子,將他的批評恢復為實踐:「在半啞的他與半聾的我之間的對話」。作家為他自己的內部讀者而寫,讀者在閱讀中塑造作家。
茱莉亞·克里斯蒂瓦的符號分析
以符號分析為基礎,克里斯蒂瓦創造了一個囊括所有現代知識的理論,將符號學與精神分析學結合起來。
— 符號體系和象徵體系的對立
符號體系(生成文本(géno-texte)角度)與孩童時或精神分裂症的沖動、語言活動相關,被視為母性-陰性。象徵體系與語言法則(符號的安排、句法、線性語義、話語這些構成現象文本(phéno-texte)的因素)相關,被視為父性-陽性。這種西方哲學的二分法(母親-身體-自然/父親-語言-文化)是克里斯蒂瓦閱讀詩歌文本的基礎。她通過符號分析,釋放出詩歌中沖動的力量(音樂性、意義的爆炸、意義的工作、言語模仿)。
— 過程中的主體
以拉康的理論為基礎,克里斯蒂瓦將主體的發展與語言的發展聯系起來。她在現代派詩人中看到了過程中的主體固有的特質:說話主體唯一的自由來自於他與符號的難以預料的特殊游戲。她認為,精神分析必須注重的是意義、主體和結構的驟變。她拒絕將文化產品性別化,分成男女,因為陳述主體在產生活動中會有意躲開這樣的分類。作家寫作就是為了擺脫一成不變的角度和描寫。
正統的批評觀念否認精神分析批評的社會歷史性,否認以其經典的俄狄浦斯情節定義人類發展的社會歷史性。Vernant、列維斯特勞斯、Green、Laplanche對此都各有看法。而作者本人認為,對與這些觀念的盲目崇拜使得我們難以傾聽文學中共同的變化,忽略了女性作品、邊緣化的男性作品等。文學批評理論應當被看作是一個多樣化的研究領域,甚至有時候是矛盾的,這正是現代文學批評理論沒有意識到的,是問題的核心所在。
[1] 伊麗莎白·賴特:《拉康與後女性主義》,王文華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第10頁(導讀 走進拉康)。
⑶ 怎麼用心理批評分析一部作品啊
你的意思是,如何用心理學方法去分析或者批評一部作品吧,呵呵。這似乎是個很有挑戰性的工作。
1、你需要熟悉文學批評的方法與原則;
2、需要掌握作品,更要熟悉作者;
3、需要具備心理學的有關理論,比如精神分析,動機理論等等。
4、你需要找到一個切入點,來完成文學批評和心理學的結合。我感覺,從分析作者開始,再進入作品,會是最好的選擇。
能夠分析得較為深入且有個性的,應該是精神分析。但這遠不是一項簡單地工作:沒有3、5年功夫,精神分析是掌握不到什麼的。盡管精神分析界有專門的藝術批評領域。
⑷ 批評有哪五種方式
奧斯特洛夫斯基說:「批評,這是正常的血液循環,沒有它就不免有停滯和生病的現象。」如果說贊美是生命的陽光,那麼,批評則是人生的雨露,批評在社交中也是極為常見的。「良葯苦口」、「忠言逆耳」的說法,經常被用來告誡人們要虛心接受批評,不應計較批評的方式、方法。然而,對於批評者來說,卻要講究批評的方法和技巧,否則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
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場面:一位領導不分場合地對其下屬大聲斥責,以為這樣就可以樹立威信,下屬才會服從他;一位家長不顧孩子的感受,嘮嘮叨叨不停地指責孩子的缺點,以為這就是對他們的愛;一位老師一臉嚴肅在學生的考卷上指指點點,厲聲訓斥,以為這樣學生就會發奮學習;同事之間、鄰里之間、朋友之間不顧方式地指責對方的缺點、過失。這些做法對嗎?這種批評方式所帶來的效果往往是事與願違,即使對方確實感到自己錯了,也會強詞奪理,甚至拂袖而去,弄得不歡而散。
如果我們換一種方式,私下與其交換意見,委婉表達自己的想法,並與他擺事實,講道理,分析利弊,他就會心悅誠服地真正接受你的批評和幫助。下面有五種批評方式可供借鑒。
1.肯定對方式
每個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既有優點,也有缺點;既做對了許多事情,也做錯了一些事情。因此,進行批評時,可以先肯定他的優點,先肯定他做對的事情,然後再批評他的缺點,批評他做錯的事情。這樣,被批詞者心理會比較平衡,容易接受批評。
2.自我批評式
《後漢書·列女傳》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河南有位名叫樂羊子的名仕外出求學,留下妻子和母親在家裡,婆媳倆日子過得十分清苦。有一天,樂羊子的母親把鄰居的雞偷偷抓來宰了吃。對於母親的這種行為,樂羊子的妻子非常難過,她不但不動筷子與母親一同吃這只偷來的雞,而且直掉眼淚。樂羊子母親對她面對美食傷心很不理解。問她為什麼,她回答說:「都怪我沒本事改變家庭的貧困,沒有把母親侍奉好,使得飯桌上有了別人家裡的雞。」樂羊子的母親聽了媳婦的話,羞愧得無地自容,端著煮熟的雞到鄰居家賠禮道歉。母親做了不光彩的事,媳婦首先責備自己,這樣,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使母親認識了錯誤,並且改正了錯誤。有經驗的領導在批評下屬辦事不力的時候總會說:「由於我考慮不周,致使事情成了這個樣子,不過你的辦事方法也有些欠妥,咱們來討論一下好嗎?」這樣一說,個性再強的下屬也會安靜地聽下去。對朋友或他人的批評也可以採取這種方式,這樣做首先能掃除他心理上的障礙,自己先談自己的不足,心理上就不會失衡,別人就會覺得你不是要指責他,容易接受這樣的批評。
3.幽默式
幽默式批評是指在批評過程中,使用富有哲理的故事、雙關語、形象的比喻等,以此緩解批評時緊張的情緒,啟發批評者思考,從而增進相互間的感情交流,使批評不但達到教育對方的目的,同時也創造出輕松、愉快的氣氛。
伏爾泰曾有一位僕人,他有些懶惰。一天,伏爾泰請他把鞋子拿過來。鞋子拿來了,但布滿泥污。於是伏爾泰問道:「你早晨怎麼不把它擦乾凈呢?」「用不著,先生。路上盡是泥污,兩個小時以後,您的鞋子又要和現在的一樣臟了。」
伏爾泰沒有講話,微笑著走出門去。僕人趕緊追上去說:「先生慢走!鑰匙呢?食櫥上的鑰匙,我還要吃午飯呢。」
「我的朋友,還吃什麼午飯。反正兩小時以後你又將和現在一樣餓嘛。」
伏爾泰巧用幽默的話語,批評了僕人的懶惰。如果他厲聲喝罵。命令他,就不會有這么好的批評效果了。
4.警告式
如果對方犯的不是原則性的錯誤,我們就沒有必要「真槍實彈」地對其進行批評。可以用溫和的話語,只點明問題,或者是借用某些事物做對比、影射,做到點到為止,起到—個警告的作用。
春秋時期,秦國准備襲擊鄭國,軍隊走到魏國時,這個消息被鄭國的商人弦高知道了。弦高原打算到周圍做買賣。但他不忍自己國家蒙受損失,便打算勸秦國主將改變攻打鄭國的主意。
弦高如果以硬對硬,肯定會適得其反。於是他帶了千張熟牛皮,趕了百頭牛做禮物,犒賞秦軍。他故作恭敬地說:「我國國君已經聽說您將行軍經過敝國,已准備好糧草招待。還特地派我來犒勞您。」
秦將一聽這話便了解到鄭國已對他們有所防備,不易攻打。便打消了進攻鄭國的念頭。
弦高的話是「綿里藏針」,對秦國的警告最終收到了最佳的效果,既未動一兵一卒,又保全了自己的國家。警告式的批評在這里發揮了極大的作用。但如果對方自我意識差,不點不破,不明說不行,則可以用嚴肅的態度、較尖銳的語言直接警告他。
5.委婉式
委婉式批評也稱間接批評。一般採用間接的方法,聲東擊西,讓被批評者有一個思考的餘地。其特點是,不傷被批評者的自尊心。
有一次宴會上,一位肥胖出奇的夫人坐在身材瘦小的蕭伯納旁邊,帶著嬌媚的笑容問大作家:「親愛的大作家,你知道防止肥胖有什麼好辦法嗎?」
蕭伯納鄭重地對她說:「有一個辦法我是知道的,但是我怎麼想也無法把這個詞翻譯給你聽,因為『幹活』這個詞對你來說是外國話呀!」
蕭伯納這種含蓄委婉、柔中帶剛的批評方式,效果極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