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公共政策的研究方法

公共政策的研究方法

發布時間:2023-08-31 06:18:34

① 公共政策定性分析方法主要有

一、專家預測法:是以專家的創造性思維(如直覺、靈感、判斷和頓悟等)類獲取未來信息的一種直觀型決策方法。

1、個人判斷法:是指依靠專家的微觀智能結構對政策問題及其所處環境的現狀和發展趨勢、政策方案及其可能結果等作出自己判斷的一種創造性政策研究方法

2、專家會議法:是指依靠一定數量專家的創造性思維來對決策對象未來的發展趨勢及其狀況作出集體判斷的創造性思維方法。

二、德爾菲法:是一種直覺預測技術,它是由美國蘭德公司的研究人員首先發明的,以古希臘神話中的神諭之地、可預卜未來的阿波羅神廟址「德爾菲」命名。

(1)公共政策的研究方法擴展閱讀:

專家預測法最大的優點是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出專家的微觀智能結構效應,充分利用個人的創造力;同時,這種方法能夠保證專家在不受外界影響,沒有心理壓力的條件下,充分發揮個人的判斷和創造力。

專家會議法往往被用於項目規模宏大且環境條件復雜的預測情況,但該方法也不是萬能的,也存在一些局限,主要表現在參加會議的人數有限,代表不夠充分。

② 在公共政策學中,簡述多角度政策分析通常是從哪幾個方面進行分析的

多角度分析是一種通過系統地運用個人、組織、技術等多重認識來獲得對公共政策問題的全面了解和解決辦法的分析方法。
(1)個人角度。許多政策抉擇往往與決策者個人感知、感情和利益密切相關,因此政策問題的分析必須重視決策者或相關人員的個人感情、感知和利益需求等對政策問題的影響。
(2)組織角度。分析組織的組成形態、自我利益、價值取向等因素對有關政策問題的影響。
(3)技術角度使用概率統計、成本一利益分析、計量經濟學以及系統分析等技術手段對政策問題進行分析。

一.政策研究或公共政策研究:
含義:政策研究主要是由學術社群所發動,其目的是希望了解公共政策過程與公共政策本身,最終目標則是建構政策理論,呈現出政策的描述性與詮釋性傾向。
內涵:1、研究的主題是學術取向的職業學問家。
2、研究活動關注的重點和研究范圍是政策內容、政策過程和政策產出,發現和驗證政策與其主體和客體之間、與有關社會和自然環境諸因素之間的因果聯系。
3、研究的目的或目標是構建政策理論,創設研究方法,推動學科發展。
4、對研究成果的社會反響的期待是獲得學術界同僚的肯定。
二.政策分析或公共政策分析:
提出:其學術術語由林德布羅姆在《政策分析》中首先提出的。作為學科,其產生的標志是由奧斯丁 蘭尼編輯的一次學術討論會論文及的出版。
內涵:1、研究的主體或者政策分析這是應用取向的政府機構和其他公共組織內部的專業人員,以及民間智庫的政策研究人員。
2、研究活動關注的重點或研究范圍是「為了政策而分析」,即分析是一個基於政策、政策目標之間的關系,研擬備選方案並從中選擇能最大限度的實現該目標的最優方案,以及對政策結果進行科學評估,以其改進政策系統,提高政策質量的過程。
3、政策分析的目的或目標是為了公共組織特別是公共權力機關的決策者規劃解決社會現實問題的政策藍圖。
4、對研究成果的社會反響的期待是被決策者採用並達到預期的效果。

③ 公共基礎知識管理學知識之公共政策

1、公共政策分析的原則和方法

公共政策分析必須遵循系統性原則、性原則、協調性原則、信息化原則、科學性原則、民主性原則。

公共政策分析的方法包括系統科學方法、定性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方法、方法等幾種基本形式。

2、公共政策分析模式

(1)內容—過程分析模式

這是美國學者麥考爾與韋伯提出的分析模式。它強調公共政策分析應集中在內容與過程的分析上,主張使用規范性分析和描述性分析兩種方法。

(2)系統分析模式

這是美國行政學家沃爾夫提出的分析模式。它強調政策分析既要重視對政策制定的分析,也應加強對政策執行的分析。

(3)信息轉換分析模式

這一模式是由美國學者鄧恩提出的。該模式認為,公共政策分析主要是事實、價值、規范三大問題,由此產生了經驗方法、評價方法、規范方法三種分析方法。

3、公共政策體系的結構

從時間和空間兩個向度來劃分,公共政策體系的結構可以分為縱向結構和橫向結構。

(1)縱向結構包括總政策、基本政策和具體政策。

(2)橫向結構包括政治政策、經濟政策、文化政策、社會政策和對外政策。

4、公共政策決策思維模式

(1)經驗決策模式:傳統的決策思維模式。指決策者依據個人決策實際經驗進行公共政策抉擇的思維方式。

(2)理性決策模式:二戰後西方行為主義政治學家特別倡導的公共政策決策模式,又叫科學決策模式。指決策者採用科學實證的量化分析技術和嚴格的邏輯程序,對確定的公共政策問題作出優的公共政策方案設計和政策決定的思維模式。

(3)非理性決策模式:指決策者依靠直覺、信仰、意志、感情等非理性因素對公共政策作出選擇和決定的思維方式。

(4)漸進決策模式:該模式認為政策決定是人們根據政策經驗,經過政治互動和漸進調試的過程,而獲得共同一致看法的政策活動

(5)綜視決策模式:綜合理性決策模式和漸進決策模式的特點,即運用漸進決策模式方法從宏觀角度找出重點政策問題之所在,運用理性決策模式方法從微觀角度對重點政策問題作細微的分析決策。

5、公共政策決策過程模式

(1)政治系統決策模式:這一理論是由美國政治學家戴維·伊斯頓提出的,他指出公共政策是政治系統對全社會價值所做的性分配。政治系統的公共政策決策過程是一個包括環境、輸入、要求、支持、輸出和反饋等環節的有機整體。

(2)功能過程決策模式:政治科學的創始人哈羅德·拉斯韋爾早提出了決策過程的七功能分析模式,認為公共政策活動過程的七個互相連續的功能活動環節是情報、建議、規定、行使、運用、評價和終止。在七功能分析模式的基礎上,安德森提出五階段功能過程決策模式理論。即問題的形成、政策方案的制定、政策方案的、政策的實施、政策的評價。

(3)制度程序決策模式:制度程序化決策模式理論,是西蒙提出的程序化決策和非程序化決策理論,這一理論從動態的角度分析管理決策過程,積極倡導運用現代決策技術,提出可以運用手段—目的分析法來使非程序化決策轉化為程序化決策。

(4)公共選擇決策模式:這一理論是美國經濟學家和政治學家布坎南在20世紀60年代提出的,實質就是對公共政策的研究。這一理論既想實現個人利益大化,又想實現公共選擇公平合理,這種良好的主觀動機卻克服不了兩者的內在矛盾。

(5)追逐決策模式:這是指在公共政策決定實施後,追蹤信息反饋,決策系統對原政策方案進行補充、修正、使政策方案完善更新的決策模式。其主要特點是追蹤和反饋實現二次決策。

④ 公共政策分析途徑包括

公共政策研究途徑首先可以有政治學途徑、經濟學途徑、社會心理學途徑。
一、政治學途徑
(1)系統途徑(2)過程途徑(3)團體途徑(4)精英途徑(5)制度途徑
二、經濟學途徑
(1)福利經濟學(2)公共選擇理論(3)新制度主義。

⑤ 公共管理學的主要研究方法有哪些

公共管理學的主要研究方法有:
(1)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2)系統分析法;(3)比較分析法;(4)案例分析法。

公共管理學,是運用管理學、政治學、經濟學等多學科理論與方法專門研究公共組織,尤其是政府組織的管理活動及其規律的學科群體系。
在西方,它源於20世紀初形成的傳統公共行政學和60-70年代流行的新公共行政學,後於70年代末期開始因受到公共政策和工商管理兩個學科取向的強烈影響而逐漸發展起來。如今它已經成為融合了、公共事務管理等多個學科方向的大學科門類。

閱讀全文

與公共政策的研究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高壓鍋燉葯用什麼方法洗掉 瀏覽:684
治療近視的按摩方法 瀏覽:134
解凍糧食最快方法是什麼 瀏覽:555
直接測量速度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254
如何用最簡單的方法炒土豆絲 瀏覽:664
無底洞運用了什麼樣的說明方法 瀏覽:620
鼻中隔壓迫感怎麼治療方法 瀏覽:876
快展架安裝方法圖片 瀏覽:276
芝麻葉最好最正確的食用方法 瀏覽:373
精神病食療治療方法 瀏覽:159
咒人死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383
從研究方法的性質來劃分 瀏覽:755
法制宣傳方法有哪些 瀏覽:625
冬蟲夏草食用方法如何食用最佳 瀏覽:904
cookie的使用方法 瀏覽:508
什麼專業方法 瀏覽:586
傳統武術有哪些訓練方法 瀏覽:386
怎麼教孩子減法的方法 瀏覽:828
學做大閘蟹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714
設計類研究方法 瀏覽: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