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撇的寫法口訣
撇的寫法口訣
撇的寫法口訣,筆畫就是構成漢字字形的各種點和線。但是不管這個漢字筆畫有多麼多,它都是由基本筆畫構成的。寫字的時候,從落筆到抬筆,就是一筆或叫一畫。 以下分享撇的寫法口訣。
撇的寫法口訣
撇的寫法特別多。按方向分有平撇、斜撇(斜撇又分短撇與長撇)、豎撇等;按用筆來分,有回鋒撇、蘭葉撇、彎頭撇等。撇畫在一個字中很有裝飾性,如能寫得自然舒展,會增加字的美感。這里先介紹平撇、短撇、長撇、豎撇。
1、平撇
平撇寫法為下筆頓筆,然後向左方(略向下)撇出。平撇多出現在豎或豎彎鉤的上面。口訣:「頓筆——撇出」。如:「千、壬」等字。
2、短撇
短撇的形態和用筆與平撇相同,只有取勢的斜度變為向左下方出鋒。短撇一般在短橫的左面。如:「牛、生、」等字。
平撇、短撇都形如鳥嘴啄食,行筆迅速有力,似寶劍出鋒,干凈利落,尖銳有力。
3、長撇
長撇的寫法是下筆頓筆,向左下方行筆,行筆到位後,提筆收筆。口訣:「頓筆——行筆——撇出」。長撇多為主筆,要認真練好。
長撇如大象的牙齒般堅實有力。長撇的行筆角度是隨著字形的變化而變化的。行筆時要略帶彎度,力送尾端。如:「左、在」等字。
4、豎撇
豎撇的寫法為下筆頓筆,向下行筆,行筆到位後,向左下方撇出。口訣:「頓筆——行筆——撇出」。
豎撇的形態是上邊直,下邊彎,先豎後撇,上部取直陡之勢,行筆至全畫三分之二處,向左下方成弧形撇出。如:「井、升」等字。
提的寫法口訣
提又稱「挑」。提的書寫要快捷有力,不能拖泥帶水。特別要防止提寫成對號形或打彎無力。提又分平提及斜提。
1、平提(右尖橫、平挑)
平提也叫「右尖橫」或「平挑」。寫法是下筆頓筆然後向右方挑出。口訣:「頓筆——挑出」。
平提的形狀象一把鋒利的短劍。一般來說工字旁、王字旁、提土旁等最下面的提都用平提。如:「址、圳」等字。
2、斜提(斜挑)
斜提也叫「斜挑」。寫法與平提基本一致,只是取勢方向為向右上方挑出,形狀好似犀】牛角沖上天。斜提一般用在提手旁或牛字旁當中。如:「牡、牲」等字。
點的寫法口訣
楷書中的點豐富多采,變化無窮。有側點、垂點、橫點、豎點、撇點、挑點等。點的面積雖小,形態各異,但都如人的眼睛,精光四射,顧盼生情,如能寫好,則最為傳神。因此,點要寫的渾厚有力,神采飛揚,起筆收筆不能頭尾不分,隨意拖抹。
1、側點(右點)
側點又稱「右點」。寫法為由輕到重,向右下方頓筆,最後回鋒收筆。口訣:「輕——重——回鋒」。
側點的形狀是頭尖、背鼓、尾圓、腹收。既象掰開的一瓣蒜,又象一粒蘋果核。在點當中,側點的`應用是最多的,所以一定要把側點練好。如「下、斗」等字。
2、垂點(左點)
垂點也叫「左點」。寫法是由輕到重向左下頓筆,略帶彎度,最後回鋒收筆。口訣「輕——重——回鋒」。垂點多用在豎心旁或寶蓋頭,有時需向左或向右傾斜。
垂點的形狀是上面尖,下面圓。形似一滴下落的水珠。如:「懺、州」等字。
3、其它點
(1)、橫點實際上是短橫的縮寫,如:「非、耳」等字。
(2)、撇點即短撇的縮寫,如:「平、半」等字。
(3)、豎點為短豎的縮寫,如:「主、立」等字。
(4)、挑點即斜提的縮寫,如:「汁、江」等字。
以上這些點只要掌握了相應筆畫的寫法,相應的點也就能寫好了。因此,在這里就不重復介紹其寫法了。
如何寫好硬筆書法之部首撇的寫法心得
起筆向右稍微頓筆,回筆往坐下行筆,弧度不可過大,由重到輕快速出鋒,撇畫末端多為出尖,但是在行書中,應其要與其他筆畫連貫,也可以收筆時回鉤。
會:
一撇結尾回鉤,使得與第二筆的捺過度自然,整體連貫,傾斜不宜過大,不然看起來沒力。
入:
入字很簡單,一撇一捺,第一筆短撇,第二筆長捺,一長一短卻不失平衡。
介:
介字的人字頭與會字的一樣,筆畫越簡單的往往要越注意其整體的構造。
借:
很多人寫借字的時候,廿字頭的寫成豎,但是在真正書寫時,應當寫成撇,這樣顯得更加具有美感,但是要注意其撇的角度。
注意事項
堅持就是勝利
書法的好處
好處是:傳統經典書法作品在展現美感的同時,還會給人以啟迪,具有很強的教化作用和醒世作用。
書法的內涵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 書法是指以文房四寶為工具抒發情感的一門藝術。
2、 書法藝術以漢字為載體。漢字的特殊性是書法特殊性的另一個重要方面。古人所謂「六書」,是指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六種有關漢字造字和用字的方法,它對漢字形體結構的分析極具指導意義。
3、 書法藝術的背景是中國傳統文化。書法植根於中國傳統文化土壤,傳統文化是書法賴以生存、發展的背景。
4、 書法藝術本體包括筆法、字法、構法、章法、墨法、筆勢等內容。
(1)撇點又是一種什麼方法擴展閱讀
五種書體
1、篆書
篆書是大篆、小篆的統稱。大篆指金文、籀文、六國文字,它們保存著古代象形文字的明顯特點。小篆也稱「秦篆」,是秦國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簡化字體,其特點是形體均勻齊整、字體較籀文容易書寫。
2、隸書
隸書,亦稱漢隸,是漢字中常見的一種莊重的字體,書寫效果略微寬扁,橫畫長而直畫短,呈長方形狀,講究「蠶頭雁尾」、「一波三折」。隸書起源於秦朝,由程邈整理而成,在東漢時期達到頂峰,對後世書法有不可小覷的影響,書法界有「漢隸唐楷」之稱。
3、楷書
楷書也叫正楷、真書、正書。從程邈創立的隸書逐漸演變而來,更趨簡化,橫平豎直。楷書有楷模的意思,張懷瓘《書斷》中已先談到過。六朝人仍習慣地用著它,例如羊欣《采》文,王僧虔《論書·韋誕傳》中雲:「誕字仲將,京兆人,善楷書。」
4、行書
行書是在隸書的基礎上發展起源的,介於楷書、草書之間的一種字體,是為了彌補楷書的書寫速度太慢和草書的難於辨認而產生的。「
5、草書
草書是漢字的一種字體,特點是結構簡省、筆畫連綿。形成於漢代,是為了書寫簡便在隸書基礎上演變出來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在狂亂中覺得優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