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歷史的教學方法

歷史的教學方法

發布時間:2022-02-01 13:00:14

Ⅰ 歷史教學方法口訣

歷史教學方法口訣:多讀書,多理解,先思考,在拓展。

Ⅱ 歷史課堂教學方法如何體現新課改

新課標的歷史教學的過程就是教與學的過程,它包含教與學的兩個方面,如何處理好教與學之間的關系,直接關繫到歷史課的成功與否。歷史教學是師生互相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歷史教師教學方法的改進是學生歷史學習方法改進的前提,教學方法的改進是為學生學習方法的改進服務的,教法改進是手段,學法改進是目的和目標。
為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切實做到:
1.逐步推進教學形式、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多樣化、現代化
高中歷史新課程標準是在素質教育不斷推進,現代教育技術不斷進步的形勢下頒布的。它的頒布,預示著一場新的革命,對我們現有的歷史教學形式、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對挑戰,我們的歷史教學必須與時俱進,必須把改變舊的教學模式作為自己的自覺行動,改革課堂教學,切實在教學中樹立以人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根本出發點的觀念,突破舊的模式,實現開放性和多元化,真正使素質教育進入歷史課堂。
實行課堂教學的改革是要改變歷史教師一講到底的單一的教學方法,推進教學手段、教學方法和教學形式的多樣化,最終構建新型的教、學、教材、教師和學生的理念。
面對新課程,教師首先要更新教學觀念,轉變教師角色。教師要從知識的傳遞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合作者、引導者、參與者和指導者。誠然,教師仍然是歷史知識的傳授者,但知識傳授不再是教師的唯一角色。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採用多種教學形式、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使教學過程變成學生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索過程;變成教師指導學生收集和利用學習資源的過程;變成教師幫助學生設計恰當的學習活動的過程,變成教師針對學生的學習內容,選擇不同學習方式的過程。
教學形式、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要多樣化,也需要現代化。在現代教育技術高度發展的今天,僅僅依靠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的傳統教學方式顯然已遠遠不能適應現代人才培養的需要。合理、創造性地利用現代化教育技術資源已成為歷史教學改革的重要任務之一。從歷史學科本身所具有的不可再現性的特點以及較為普遍存在的「師講生聽」的現狀來看,實現教學手段現代化以使之為歷史課程教學目標服務,已非常迫切。
要使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真正運用到我們的歷史課教學中,我們的教師首先要在以下兩個「轉變」上下功夫:
首先是要轉變思想觀念。即要轉變不重視現代化教育技術在歷史等人文學科中運用的思想和對現代化教育技術運用到實際歷史教學中的畏難情緒。要看到現代化教育技術在教學領域的全面運用,將會導致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的深刻變革,並最終導致教育思想、教學觀念、教與學的理論乃至整個教育體制的根本變革。也就是說現代化教育技術的運用是與提高學生人文素養、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教學目標相聯系的,而這些都是新的課程標准一再強調的。
其次是要轉變教學模式。教學模式不改變,僅僅是內容、手段、方法的先進,是不可能真正使素質教育進入歷史課堂的。比如,我們的許多教師現在已經在課堂上使用了一些教學軟體,但其作用僅僅是輔助教師如何在課堂上講授,而較少考慮學生如何學的問題。這種多年來統治我們課堂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不轉變,歷史教學的現狀就不可能真正的改變。因此,我們一定要在先進的教育科學理論的指導下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交互性強、共享性好等特點,開發、使用以教師為主導和學生為主體兩者相結合的教學軟體,促進新型的教學模式的建構。
當然,教學手段現代化要有一個逐步發展的過程。我國地域廣大、各地發展不平衡,我們不可能要求全國都一步到位,可以分步實施。條件好的地區要加快發展,要大力發展計算機輔助教學和現代遠程教學網路,要鼓勵中青年教師自己製作優秀的教學軟體,實現歷史教師軟體資源的共享。條件差一些的地區,由於設備、條件等硬體的限制,可以逐步到位,先以掛圖、投影為主進行教學,再逐步創造條件,最後過渡到計算機輔助教學和現代遠程教學網路教學。總之,我們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現有資源,靈活、創造性地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和技術推進課堂教學的改革。
2.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
新課程標准倡導在歷史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
傳統歷史教學多以傳授歷史知識為主,由教師一人唱獨角戲,學生多系被動接受知識,教學多為知識單向傳遞活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接受能力等不被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無法體現,直接影響到歷史教學的質量。
改變歷史教學這種狀況的關鍵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要發揮學生的主動性,高中歷史教學必須由單項知識傳授轉變為知識多元交流,即把教師一人唱主角的課程變為大家都來唱的課程。為此,歷史教師要改變教學觀念,在教學中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中心,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歷史教學不再只關注知識傳遞,而更要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方式和學習效果,提倡教師積極引導學生參與教學過程,通過創設情景、收集資料、課堂模擬等活動,讓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探求、體驗歷史過程,使教學過程中的信息傳遞由教師→學生的單一途徑變為教師→學生、學生→教師、學生→學生等多元途徑。
為此教師在歷史教學中應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逐步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歷史信息的能力、獲取新歷史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等。教師在引導學生參與歷史教學活動時應注意師生平等、合作探究、共同體驗,以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課程的吸引力,真正提高中學歷史教學的質量。
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教師在教學中開展各種各樣的活動很重要,現有的課程標准中提出了一些教學活動建議,這些教學活動建議僅僅是提供了一些範例,給歷史教師一種活動啟示、一種設計思路。每位老師都可以根據各自的條件、能力創造性地設計教學活動,開辟多種途徑,為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進行積極的探索和嘗試。
3.更多地關注學生歷史學習方式改變
課程改革的重點也是難點之一就是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長期以來,我國廣大中學生採用以被動接受、死記硬背為基本特徵的方式學習歷史。這種歷史學習方式消磨了廣大學生對歷史的興趣,影響了歷史學習的質量,嚴重製約了學生創造思維的形成和發展。
在新一輪的高中課程改革中,我們應該引導和促進學生將傳統的歷史學習方式轉變為科學的新型的歷史學習方式,實現歷史學習方式的根本變革。
新型的歷史的學習方式主要是指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學習方式。
自主學習就是「自我導向、自我激勵、自我監控」,學習者自己確定學習目標,自己制定學習進度,自己設計評價指標。由於自主學習的學習者在學習過程有感情的投入,有內在動力的支持,所以是一種有效的學習。
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合作的動機和個人的責任,是合作學習產生良好效果的關鍵。合作學習將個人之間的競爭轉換為小組之間的競爭,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有助於因材施教。它不僅可以提高歷史學習的效益,而且有助於培養與人合作的能力。
探究學習就是從學科領域或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主題,在教學中創設一種類似於學術(或科學)研究的情境,通過學生獨立自主地發現問題、實驗、操作、調查、信息搜集與處理表達與交流等探索活動,獲得知識、技能,發展情感與態度,特別是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的發展的學習方式與學習過程。
可見,新型的學習方式具有非常好的效果,應盡快用到我們的教學過程中去。

Ⅲ 歷史教學的幾種方法

一、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思考、質疑 巴爾扎克說過:「打開一切科學的鑰匙都毫無疑義是問號。」對於中學歷史教科書的內容,學生基本上能看得懂。如果依照教材照本宣科,學生當然也就提不起興趣。因而,教師需要利用有啟發性的問題吸引學生,在交流對話中喚起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激發學生思維的探求性。 比如提到彩陶時,我提出:原始人怎麼會想到用火燒泥做陶呢?學生通過討論提出幾種觀點:(1)用泥盛肉放在火上烤,泥土變硬成型就是陶;(2)森林大火後,地面被燒硬給人們的啟示;(3)半坡人房屋中有火炕,火坑周圍的土變硬給了人們靈感;(4)把泥土做成型用來煮粟,火燒之後就是陶。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再造了歷史上這個發現的過程。教師要使學生時刻面臨問題,但也不能為問而問,問題過於平淡,讓學生感覺無趣。當然問題也不能過難,沒有學生能答出也是毫無意義的。課前設計問題時要精心准備,使之具有啟發性和深刻性,讓學生有思考的餘地和價值,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索去發現知識的金礦,體驗發現的快樂。 對於學生來說,在教師引導下探求知識是一種能力,善於提出問題更是一種能力。肯尼思·胡佛認為:「整個教學的最終目標是培養學生正確提出問題和回答問題的能力。任何時候都應鼓勵學生提問。」巴爾扎克也說,問「是深入的階梯,是長進的橋梁,是觸發的引信,是覺悟的契機。」因此,在教學中我積極鼓勵學生質疑提問。講到「孔子」一節時,利用孔子「當仁不讓於師」一句,教育學生不唯書,不唯師。在學生質疑的過程中,師生互相啟發,互相補充,探究越來越深,學生的求知慾望不斷得到激發而越來越強烈,他們的思維和能力也不斷發展提高。在互動的過程中,達到「教學相長」。 在學習「司母戊鼎」時,提到它的鑄造採用合范法,學生立刻提問:各部分分別鑄成後,怎樣再合鑄成一個整體?對這個問題,我在備課時並沒有考慮。在表揚這個同學勇於質疑,發動學生課後積極探求答案的同時,下課後我也認真查閱資料,在以後備課時更細致,做更充分的准備。 在教學中,我盡可能給學生更多的機會和時間,讓他們發表見解,提出疑問,保護他們探求的積極性,使每個學生都能感到成功的快樂。 二、認真組織探究課與課外活動 1.精心設計「學習與探究課」。每一個學習主題後的「學習與探究課」是「北京師大版」教科書新設的內容,是對傳統教科書的重大改革。對於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探究式創造性學習起重要作用。這一課型的設立,要求教師改變「一支粉筆,一本書,走進教室滿堂灌」的教學狀況,引導學生在自主探究中了解知識,掌握方法,提高能力。 設計「了解身邊的『歷史』」一課時,除要求每個學生通過調查製作一課家族樹,介紹家庭成員狀況外,組織學生自願結合為四個小組,分別完成四個題目:①求真中學的發展與未來;②我這十三年;③中國文字的起源與演進;④信息交流的實現。每個學生各負責查找一部分資料,由組長整理並寫出調查報告。然後在課堂上集體交流,實現資源共享。 學生通過活動在了解知識、掌握方法、提高能力的同時,深刻體會到在探求中獲得知識的快樂,也實現了自我教育;體會到集體的力量,共同合作的重要;體驗到挫折與成功的經驗。這無疑會增強學生的個人道德素質和心理素質。 2.重視每節課的「活動建議」。布魯納曾說過:「發現不限於尋求人類尚未知曉的事物,它包括用自己的頭腦親自獲得知識的一切方法。」「北京師大版」新教材中「活動建議」的設計,有利於學生去發現,去探索。對每節課的「活動建議」我都認真思考,認真對待,根據現實條件及學生狀況或直接利用,或稍做變通。 「中華大地的遠古人類」一課,就直接利用了課本上的主題:想像一下北京人一天的生活情景。很多學生通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寫出了非常好的文章。 「春秋五霸與戰國七雄」一課的原設計是給成語故事配上圖畫,對很多學生來說有一定困難,我怕學生興趣不大或應付了事,起不到教育的效果,故把它改為:搜集成語故事,寫出給我們的啟示。每個學生都做得很好,而且達到了自我教育的目的。 在活動實踐中,學生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探索者,由衷地感到一種創造的快樂,每個人都興趣盎然。對每一次活動我都及時反饋、講評,以鞏固活動的成果,鞏固學生在活動中建立的學習歷史的興趣。 3.指導學生課外閱讀 學生的課本知識是有限的,而歷史知識的廣度與深度影響著學生認識歷史的能力和水平。現在的學生課外閱讀量普遍較少。在教學中我注意把學生的興趣引導到「多讀書,讀好書」上。卡耐基說:「真正的讀書使瞌睡者醒來,給未定目標者選擇適當的目標。正當的書籍指示人以正道,使其避免誤入歧途。」在讀書的過程中,學生通過探求思考,實現自我教育,培養自身能力。 學習「春秋五霸與戰國七雄」一課時,我注意有機地穿插一些成語典故,激發學生的興趣,然後向學生推薦《東周列國志》一書,並與「活動建議」的內容結合起來。許多學生在讀過之後與我進行探討。至今,我已向學生推薦了《上下五千年》、《少年兒童網路全書》等課外閱讀書目。學生把課外閱讀的知識運用到課堂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學生讀書的基礎上,我將在學期末指導學生寫一篇歷史小論文,運用在課堂上學到的方法,就學生自己感興趣的主題收集材料,發表個人見解。使學生在探究中讀,在讀書中思,在思考後寫,形成歷史學習的良性循環。 三、「談古論今」,引導學生探索現實 據調查顯示,學生關心現實遠勝於關心歷史。提倡實行「談古論今」,不僅能豐富教材內容,使之「活化」、「升華」,而且把歷史與現實聯系起來,把了解過去與認識現實乃至預見未來聯系起來,使歷史教學更貼近時代,以顯現歷史課程的實用性和應用性。 當前,改革開放向深層次發展,時代經歷著深刻的變革。學習「商鞅變法」時,學生了解變法背景以及變法使秦強大,為秦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但由於觸及舊貴族的利益,在秦孝公死後商鞅被車裂而死的情況,從而認識到改革的必然性、艱巨性。改革是向舊時代、舊制度的挑戰,必然會遇到阻力;認識到改革的進步性,社會發展的過程就是不斷改革的過程。隨後,引導學生討論:如何看待我國正在進行的改革事業。在探求中加深了學生對改革開放的認識。 「談古論今」,在教學中除了「以古鑒今」的內容外,還包括「就古評古」、「據往知來」、「以古證今」、「中外相鑒」等涵義。「北京師大版」新教材刪繁就簡,給教學中「談古論今」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Ⅳ 歷史課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1.歷史方法學,怎樣科學的評價歷史事件,擺脫意識形態的影響
2.看待歷史事件的歷史意義對當下現實的影響
3.尋找歷史中的人性,而不是冰冷的用一個詞語來概括某個歷史任務
4.從歷史中尋找社會發展的大趨勢和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
5.站在歷史中將心比心,設身處地的去評價歷史事件
6.跳出歷史,站在人類發展潮流角度再次觀看同一歷史事件
7.歷史不但是故事,更重要的是汲取教訓和探求真理,絕對不是僅僅的記憶
8.鼓勵大家討論歷史事件,必要時加以引導

Ⅳ 談談歷史課堂教學中的幾種教學方法

史料教學:文物,史書記載,口述歷史,學者觀點,教學歷史,客觀公正是基本原則,中學歷史課堂基本教學方法 1.講述法:是教師運用口語向學生傳授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它包含敘述、描述、概述三種具體的類型.通過教師的講述,可以使學生掌握比較系統的歷史發展過程知識,從而為培.養想像力、創造力、分析綜合能力奠定基礎 2.講解法:是對歷史名詞、概念、觀點和規律等內容進行解析論證的一種教學方法.它包含解釋法、比喻法、分析綜合法、比較法等具體的形式.3.敘述法:歷史教學中,教師按照歷史事件發展或歷史人物活動的時間順序,對歷史事實進行全面系統地講授的教學方法稱為敘述法.其最突出的特點,是完整清楚地交代整個歷史事件的全過程.4.概述法:教師使用簡練、概括性的語言,對歷史知識中非重點內容進行大概介紹的教學方法.適用於歷史教學中雖屬次要,但又必須交代清楚的歷史事實教學.5.談話法:歷史教學中,師生之間通過口語交流,進行教學與學習活動的一種教學方法.

Ⅵ 歷史教學法的介紹

研究歷史教學的原理和方法,是分科教學法之一。中國教育史上,講授歷史有很老的傳統,孔丘作《春秋》的目的之一,就是用歷史教育他的弟子,藉以形成他所要求的做人的規范。但真正研究歷史教學法,是從清朝末年廢科舉、興學校開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歷史教學法才被廣泛地研究。

Ⅶ 談談幾種歷史課堂教學方法

史料教學:文物,史書記載,口述歷史,學者觀點,教學歷史,客觀公正是基本原則,中學歷史課堂基本教學方法
1.講述法:是教師運用口語向學生傳授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它包含敘述、描述、概述三種具體的類型.通過教師的講述,可以使學生掌握比較系統的歷史發展過程知識,從而為培.養想像力、創造力、分析綜合能力奠定基礎
2.講解法:是對歷史名詞、概念、觀點和規律等內容進行解析論證的一種教學方法.它包含解釋法、比喻法、分析綜合法、比較法等具體的形式.3.敘述法:歷史教學中,教師按照歷史事件發展或歷史人物活動的時間順序,對歷史事實進行全面系統地講授的教學方法稱為敘述法.其最突出的特點,是完整清楚地交代整個歷史事件的全過程.4.概述法:教師使用簡練、概括性的語言,對歷史知識中非重點內容進行大概介紹的教學方法.適用於歷史教學中雖屬次要,但又必須交代清楚的歷史事實教學.5.談話法:歷史教學中,師生之間通過口語交流,進行教學與學習活動的一種教學方法.

Ⅷ 初中歷史教學方法

初中歷史教學方法

一、培養學生閱讀能力,讓其自我總結教學提綱

眾所周知閱讀教科書是獲取歷史知識、提高學生成績的重要途徑,亦是培養學習能力的重要前提。因此,教會學生閱讀教科書是歷史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而指導學生整理、編寫提綱,可以使學生既掌握基礎知識,又提高學習能力。因其在整理和自編提綱時,必須先仔細閱讀教材,了解教材中的知識點以及各知識點之間的聯系,這就使學生加深了對知識點的理解,一旦整理出准確的知識結構,知識點也就牢牢固定在知識結構的枝幹上,從而使知識在學生頭腦中有了整體框架,有利於學生學習和記憶。

二、結合課本內容提出問題,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歷史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一直具有具有重要作用,由於一部分學生受傳統思想的影響,認為歷史只需死記硬背即可,而不需理論的思考和理解,以至於他們缺乏學習歷史的動力。因此作為一名教師應十分注意利用歷史學科內容豐富、縱貫古今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從歷史知識本身提出各種具有較強啟發性的問題,讓學生自己去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激發他們求知的慾望,發展他們的思維。

三、讓學生理清歷史發展線索,學會抓住學習重點

歷史發展的線索就是歷史發展的規律性和重大歷史事件之間的內在聯系,中學歷史教材的特點是范圍廣、頭緒雜、內容多,牽扯到的年代、地點、人物事件太多,很不容易掌握,所以引導學生在這紛繁復雜的歷史知識中理清發展線索,提示歷史發展的規律性和重大事件之間的內在聯系,是十分重要的。並且在理清線索的基礎上,還要讓學生掌握教材中的重點,尤其是讓學生學會如何確定重點,這樣就比較容易抓住教材的重點。

四、教給學生科學的記憶方法,提高記憶效率

歷史教學的任務之一是使學生掌握歷史基礎知識,所以教給學生科學的記憶方法,是很重要的。在歷史教學中,採用以下方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記憶效率,並且能取得效果良好:第一,重復記憶法。讓學生把知識點分開學習,當時看一遍,一周後再復習一遍,一個月後再重復一次,記得就會比較牢固。第二,重點記憶法。在每一課的教學中挑出重點,讓學生重點記憶。這也發揮了教師的重要性。第三,引導學生記憶綱要。如美國獨立戰爭經過的六件大事等。

Ⅸ 歷史的學習方法

歷史

歷史有個很玄的東西叫做題感。

. 學習方法

1.歷史最重要的東西是理解而不是背誦,歷史的基礎很多不是知識點而是歷史思維。歷史知識點的死記硬背很大程度來說是沒有任何用處的,理解才是學好歷史的法寶。

2.歷史書的順序是按照經濟、政治、文化劃分的,它的優勢再與你能夠學會站在一個角度去詳細的思考問題。就跟大學分專業一樣,同樣的問題站在不同角度分析結果也會不一樣,這是從微觀切入點來學習和分析歷史。這也是唯一需要我們去打基礎背誦的地方,記住重大歷史事件

這也提醒我們,歷史答題要學會去分角度。(政治、經濟、文化、外交、民族等等)。因為歷史是有很多不同維度的。

但是它是適應初學者設計的,歷史進階是離不開同時間段多角度融合的時間框架的。只有把你學過的細碎的知識點合在一起,多角度,才算是對一歷史事件全面宏觀的分析,形成歷史觀

這就是宏觀,也就是時間軸意識。

中國古代,中國近代,中國現代,西方古代,西方近代,西方現代。

2. 高考最終考的是歷史思維,根據材料,理解材料,分析材料。首先要回歸課本,理清脈絡。答案構成是有關鍵詞的,不要背它,背一堆最後也不會考。你背的東西最後高考的時候一般都是材料背景。分析一件歷史時間,你嘗試去理解它的起因經過結果和影響。

3. 我們之前有學案,也會給我們擴展很多東西,但它只是擴展思維,重點是理解課本。首先你的歷史框架得有,這是你唯一要重點記的東西,不是書上的框架,書是按照經濟政治給你的分類。要記的是多角度政治經濟文化國內國際混在一起的歷史大事年表。把它理清了,總結歸納起因影響,你會發現它有共同點。

4. 比如影響,積極的和消極的,經濟政治文化軍事外交民族,你會發現,前後的歷史事件是有聯系的。一個是另一個事件的起因或者起到了作用,一個事件為另一個事件奠定基礎,那麼那個事件的影響也會對另一個事件產生影響。

5. 答題的時候根據題目材料往裡套邏輯,塞你重點總結歸納所有事件的聯系,相互作用相互影響。

6. 根據課本,課本是橫向的角度,一個事件,政治經濟文化相互影響。把三本書擺在面前,找相同或相似的事件,看他們從不同角度的影響和認識。歷史特別愛出那種中外對比,相似的事件從歷史書上找,根據書自己練,既熟悉了知識點又練習了技巧。

7. 如果累了,可以先看答案,再根據答案分析材料,套娃法。

8. 總結一下,重點在歷史思維和歷史框架。

9. 歷史的答題模板是限製得分,限製得高分。

10.歷史的階段特徵得明晰。就比如世界史一戰二戰會簽訂很多條約形成很多體系,有政治體系也有經濟體系。既要根據時間軸明晰政治體系的變化,也要知道特定時期存在的所有體系,很可能一段時間會同時存在政治和經濟體系。

比較重點的發展階段事件:商品經濟、世界市場、資本主義(中國)、民族資本主義、英國議會制

萌芽,產生,發展,成熟的階段,很容易在歷史選擇題里作為硬傷項出現。

Ⅹ 教學方法有哪些比較法 歷史教學方法有哪些

建議多讀一些教學實戰方面的書、期刊雜志等,例如:《教學考試》雜志就不錯,很多全國一線教師的寫文章,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閱讀全文

與歷史的教學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侍候別人最好的方法是什麼 瀏覽:795
育肥行情分析方法 瀏覽:130
啞臀訓練方法圖解 瀏覽:747
生殖器泡疹治療方法 瀏覽:22
熊娃娃機器人使用方法 瀏覽:7
產後阿膠粉的食用方法 瀏覽:936
腰肌強韌訓練方法 瀏覽:265
如何看懂大盤的方法 瀏覽:613
四川房產測量地下坡道計面積方法 瀏覽:830
防曬噴霧的正確使用方法 瀏覽:351
心衰的症狀和解決的方法 瀏覽:687
烙餅問題思考研究的方法 瀏覽:787
蜘蛛牌放大方法視頻 瀏覽:289
社會方法研究計劃 瀏覽:829
ac7260信號弱解決方法 瀏覽:945
淋浴簾正確安裝方法 瀏覽:675
來川學習方法如何檢查試卷 瀏覽:496
多位數豎式加法計算方法 瀏覽:895
紫花地丁草食用方法 瀏覽:684
學習數字的正確方法 瀏覽: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