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前精心備課,選擇合適的教學過程。一堂課成功與否,與課前准備工作的好與壞有直接關系。教師應做好充分准備。如查閱各類信息資料、儲備豐富的相關知識,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精心設計教學環節,准備合適的教學手段和用具,深化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增強應變能力,積累處理學生生成問題的知識經驗和能力,掌握一定的地理技能等。在教學設計過程中應教師主動參與對課程資源的開發和設計,創造性地整合、加工、運用教材,由「教教材」轉向「用教材教」,教學學生學習、發展情感,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能力。
② 體育教師應如何根據自己的特點,選擇運用教學方法
通常情況下,影響教師對教學方法選擇的因素有:
●教學目標:不同的教學目標、教學方法的選擇要與特定的教學目標相適應。例如,體育操作技能的培養,就更適合採用示範、練習的教學方法。
●教材內容特點:教學方法的選擇要考慮到不同的學科以及同一學科的不同階段對學生的知識掌握、技能訓練、能力要求的不同。
●學生特徵:教學方法的選擇要與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年齡、智力發展水平、學習風格等因素相適應。
●教學環境:選擇教學方法時,綜合考慮學校教學設備和教學空間條件。
●教師自身素質:即教學方法的選擇必須考慮到教師自身的表達能力、教學技能、教學風格特徵、組織能力以及教學控制能力。
沒有一種教學方法能夠適用於所有的教學環境。在教學過程的不同階段,往往需要選擇不同的方法。剛開始,教師可以安排討論或者模擬,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在呈現新的教學信息時,教師可以採用講授法;然後,安排練習反饋活動,提高學生的熟練程度;最後,利用小組討論,檢查學生的掌握情況和他們對教學過程的評價。
③ 如何恰當選擇教學方法
讀了《上好課應知應會》一書中有關教學方法的問題表現及診斷,深有感觸,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對於像我這樣剛參加工作不久的教師而言,的確是受益匪淺,尤如在我為師的道路上亮起一盞燈.教學方法的選擇和優化是決定教師教學質量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教學方法作為實現教學目的的手段,總是具有時代性.這就要求中小學教師必須轉變觀念,更新思想,用科學的教學理論指導教學實踐,在實踐中探索符合學生實際的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如何才能恰當選擇教學方法呢?書中從一些教學案例出發,提出問題解決的方法,主要從運用教學方法的指導思想、恰當的教學方法的條件、明確教學方法的選擇依據三個方面闡述了.其中就教學方法的選擇依據,談談自己的一點感受.教學方法不勝枚舉,而每一種具體的教學方法都有獨特的性能、適用范圍和條件.選擇運用教學方法,要綜合地、全面地、具體地考慮整個教學系統中的所有要素.1.根據教學目標選擇教學方法 一般認為教學的任務有三個:第一,傳授和學習系統的科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第二,發展學生的腦力和體力;第三,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和高尚的道德品質.對教學方法的選擇直接起作用的應是教學目標——學期的、單元的、課時的教學目標.2.依據學生特徵選擇教學方法 學生的特徵主要分為兩方面:一是指心理特徵,二是指知識基礎特徵.3,根據各門學科的特點選擇教學方法 在教學方法與教學過程的依存關系中,教學內容起著基本的、決定性作用.學科內容決定了一般教學方法在各門學科的特殊形式.4.依據教師的特點選擇教學方法 這首先取決於教師的教學水平,一般說來,教師往往使用那些掌握得比較好的教學方法;另外,還取決教師的個性特點.5.依據時間標准選擇教學方法 給定的教學時間也是選擇教學方法時應考慮的標准,有些方法使用起來比其他方法要耗費時間,因而有時教師不得不採用妥協的方式放棄起初選定的一套方法.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教學目的、教學對象,確定不同的教學方法.一法為主,多法配合,靈活地運用各種手段,最大限度地發揮課堂上每一分鍾的作用.在處理知識與技能的關繫上,對重點、難點、關鍵性的知識,要精講多練,引導學生拓寬思路、廣開言路,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掌握知識.要利用直觀教具或信息技術手段來輔助教學,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理解,強化記憶,這樣定能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④ 如何選擇有效的教學方法
如何選擇適宜各種可行的教學方法
一、常見的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方法
常見的體育課堂教學方法有:語言法(講解、口令、指導、提示、口頭評價等)、講解示範法、預防改正錯誤動作法、保護與幫助法,表揚鼓勵法,完整與分解法、電化教學法等。這些教學法對每一位體育教師來說已再熟悉不過了。
二、新的體育課堂教學方法
(一)目標教學法
目標教學法是圍繞所設立的學習目標而開展教學工作的一種教學方法。《課程標准》
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設立三級目標體系,即課程目標、領域目標和水平目標。在體育課堂教學中,首先要設立學習目標,然後根據這個目標開展教學工作,即在目標
的統領下,選擇教學內容,實施教學方法,以實現學習目標。
(二)主題教學法
主題教學法就是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的身心特徵,圍繞一個主題開展教學,並
實現課的學習目標的一種教學方法。例如,以「環境保護」為主題,通過活動中的跑動、跳躍、搬運、傳接、競賽等開展一系列的場地、周邊的環境保護活動,激發
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培養相互協作的精神,加強對學生環保意識的教育,從小樹立良好的環保意識。又如,以「為孤寡老人獻愛心」為主題的教學活動,可以培
養學生尊敬老人,關注社會的意識
(三)分層教學法
分層教學法是把同一個教學內容分成不同的難易程度,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分
層次進行練習。在教學活動中,可讓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練習難度,在完成較容易的一個練習後,可進行高一層難度的練習。這樣的教學方法,可以滿足不同層次學
生的需求,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信心。但在分層教學中,教師應讓學生自主選擇練習難度,而不要硬性作出規定,否則會損傷學生的自尊心,失去分層教學的
實際意義。分層教學法一般可應用在跨欄跑、單雙杠、跳高、支撐跳躍等教學內容中。
(四)信息教學法
信息教學法是信息技術應用在體育教學中的一種教學方法。使用這一方法旨在通過多
媒體的音響、影像、文字、圖表、圖象來提高教學效果。尤其是近幾年來體育教學課件、信息網路技術的運用為體育教學帶來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體育教學課件、
信息網路技術在體育教學上的應用,確實能收到其他教學方法無法比擬的效果。但體育教學課件、信息網路技術只是一種教學輔助工具,不是萬能的,不能生搬硬
套,必須結合教學內容有選擇地應用,這樣才能起到信息教學的真正效果。
(五)情景教學法
情景教學法是在體育課堂教學中,設置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情景,讓學生在該情景中表達感情,活動身體,掌握基本的運動技能,活躍課堂氣氛的方法。例如,為了使學生的身心達到充分的放鬆,有經驗的教師通常會通過創設幽閑、舒心的潺潺流水聲、鳥叫聲和柔美抒情音樂,使同學有一種身如其境的感受,一邊欣賞音樂,一邊輕松愉快地做著各種的動作。又如,以
「見義勇為捉小偷」為情景開展教學活動,以此促進學生參與活動,達到發展學生體能,培養學生見義勇為精神的目的(見案例十一)。再如,以「抗洪搶險」為情
景,讓學生在活動中,通過對「抗洪物資」和「國家、人民財產」的搬運和傳送,鍛煉學生的體能,激發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促進學生相互間的密切配合,培養
學生集體主義的觀念。
⑤ 結合實際,談談你認為教師該如何在教學中選擇和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
課堂的主體是學生 根據學生的心理年齡和學習程度的特點選擇教學方法在當下顯得尤為重要
如果學生是初中生 對世界的認知水平不高 不具備完整的邏輯思維能力 那麼應該選擇形象具體的教學方法 比如演示法 實驗法 探究法 形象生動的讓學生理解概念
如果學生是高中生 已經有一定的邏輯水品和認知能力 那麼可以選擇講演法 概念類比法等符合學生思維習慣和認識水平的教學方法
以上 個人見解
⑥ 教學中如何選擇教學方法
1.選擇原則
(1)教學方法包括教法、學法以及教與學互動的方法。
(2)教學方法的應用目的是為了優化教學效果,提高信息技術教學效率和質量。
(3)教學方法受教學理論(思想)的支配,其有效性必須通過教學實踐來檢驗。
(4)「教學有法,但無定法」。
2.選擇依據
(1)依據教學內容和教學任務。依據教學內容,我們可以信息技術課程分為理論課、技能課、作品製作課和實驗課四類,依據不同的內容,選的方法也不盡相同。
(2)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依據學生的性格特徵、知識儲備來選擇不同的教學法。
(3)依據教師的實際情況。教師根據自身的情況,從教師素養和個性特徵方面來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
(4)依據教學實施的硬體條件。信息技術課教學方法的選擇還依賴硬體條件,信息技術學科以計算機為核心,硬體環境包括計算機設備和實施教學的計算機網路教學環境、外圍設備等,如開源硬體、3D列印機等,教師應充分利用已有條件,選擇合適的教學法來完成教學任務,而不是一味追求高大上的硬體堆砌。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我們不需要盲目跟風,也不需要刻意去冷落某種教學方法,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需要來選擇教學方法,而不是搞形式。
⑦ 新課改 如何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
教師如何才能實現教學方法的革新呢? 教學方法應該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為實現教學目的、完成教學任務而採用的教與學相互作用的活動方式的總稱。它既包括教師的教,也包括學生的學的方法,是教授方法與學習方法的統一。是解決教師如何教,學生如何學,教與學的互動及其調節等的問題。 布魯納指出:「任何學科的教學原理都能夠按照某種正確的方式,教給任何年齡段的任何兒童」。由此可見,正確的教學方法對完成教學目標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正確的教學方法指最適當的教學方法,最適當的教學方法首先來源於全面、具體地掌握、選擇教學方法的依據。 教學方法的選擇一般是三個方面的根據:1、根據目前的學習任務,是傳授學習知識,還是形成某種技能技巧;2、根據教材內容的特點,是事實性知識,還是理論性知識,是多是少,是科學強的還是藝術性強的,等等;3、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是高年級還是低年級,知識基礎和心理准備如何。當然還要考慮其他因素,如學校與地方可提供的條件,包括社會條件、自然條件、物質設備等;教師自身條件,學生的年齡特徵等。 教學方法既有歷史的繼承性,又具有時代的特徵,教學方法的選擇要全面、具體、綜合地考慮各種相關的因素進行權衡,加以取捨,在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知識激增的今天,尤其是新課改當前,教學方法的選擇和運用應把握好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重視教學方法的總體功能,力求多種教學方法互相配合,科學組合。教學實踐證明,每種教學方法都有其適用范圍、使用條件及其功能,在教學過程中沒有一種教學方法是萬能的或孤立存在的,每種教學方法都有其突出的優點,當然也有不足之處,正如前蘇聯教育理論家巴班斯基所說:「每種教學方法按其本質說都是相對辯證的,既有優點又有缺點,每種教學方法都可能有效地解決某些問題,而解決另一些則無效。每種方法都可能有助於達到某種目的,卻妨礙著達到另一種目的。」因此,在全面、具體掌握選擇教學方法的依據和了解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的基礎上,還要正確把握各種教學方法之間的相互相系,相互滲透和轉換的辯證關系,對各種教學法進行比較。加以即選、組合,以便發揮其整體功能。在選擇教學方法時,可參照考下表對每一種教學方法進分析。 名稱 選擇依據 功能 某種教學方法 依據 適宜 一般 不宜 功能 有利 一般 不利 教學目標 理論知識 教學內容 實際知識 教師特點 實際操作 學生特點 語言思維 教學時間 邏輯思維 教學設備 形象思維 一種教學方法只能服務於一定的具體內容,達到特定的教學目的,而教學內容是豐富多彩的,教學目的是多方面的,只有對多種教學方法進分析、比較,使教學方法互相配合,科學組合,才能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 第二,注重學生的內容活動,立足於學生的智力發展。《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指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系,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性差異,滿足不同同學的需要,創造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教師選擇和運用的教學方法,應該注重引導學生獨立探索,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有利於學生通過自學去掌握新知識,養成獨立學習的習慣,應側重於研究如何誘發學生的內部活動的積極性及怎樣促進學生智力發展。教師要從教育理念課堂活動內容的安排到學生的問答,都應從學生的發展需要出發,讓學生有一個開放的成長空間,從採取協作性和雙向性的教學方法來體現開發性策略,把教師權威性備課下放給學生自己,讓學生自己預習提出一些問題教師從中這些問題中篩選一些有價值的與教學密切的相關的問題,並將這些問題設計到教案中。 第三,把握預設與生成的內在聯系,注重預設與生成的統一和有機整合。所謂預設,就是根據教育目標和學生的興趣、學習需要以及已有的知識經驗,以多種形式有目的、有計劃地設計教育活動。所謂生成是指師生依據學生的興趣,經驗和需要,在與環境交互作用中進行有效的動態性調整,以引導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進新知識的探究活動,讓每一堂課都成為不可重復的激情與智慧綜合生成的過程。在生成中,教師要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心理和物質環境、關注、支持、引發學生的主動探索和交往的慾望,滿足他們自主活動、自發學習的需要。在備課和教學過程中,既要對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進行很好的預設,更要對學生的活動生成問題進行積極而充分的考慮。要即時捕捉學生中的熱點問題,走進學生們的生活,了解他們的心理解讀學生,讓有教育價值的活動生成、發展、延續,在原來的設計和組織預設課程的經驗基礎上吸納生成課程的理念和做法,經過順應,把原有的經驗整合為自己的新經驗。在考慮活動方案時,多幾種假設,多幾種課程發展的可能性,以便在實施過程中能夠對學生的不同反應有所應對,當發現學生有了真正感興趣而且有價值的事物或現象時,當發現原定的時間、進度不符合實際情況下,教師就不拘泥於原定計劃,及時調整教學內容,順應事情自然發展,因勢利導。 第四,有效地進行資源重組,合理運用現代教學手段,整合和開拓課程資源。教學就是既要實現對學生因材施教,又要實現全體學生的共同提高,這就要求教師有意義地進行資源重組、合理運用教學手段,尤其是多媒體,較好地創造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求知,促進學生更好地發展,為此應做到目標整合,以學生發展為指導思想著眼於學生品質和人格的完善,以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培養重點,全面提高學生整體素質;內容整合,既要凸顯經驗性,以直接體驗和自主操作的活動性的學習方式為主,又要以學生的自身興趣,經驗和需要為出發點創設有教育潛能和情境,讓學生參與各種形式的活動;形式整合,凸顯「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理念,課程設計要在現實的教育活動開展的過程中進行整合。而以以上三種整合都必須注意各種資源的優化組合並在此基礎上的合理開拓,從而實現最佳的教學效果。 第五,注重「教」與「學」的辯證關系,有效地指導學習和激活動機。在設計教學方法時不僅要講究如何「教」,更要考慮學生怎樣「學」,還要研究「教」與「學」的相應關系和作用,研究怎樣從實際出發進行教學調控,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調動、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學習方式,採用各種方式指導學生有效地學習,用科學的學習方法和思維方法武裝學生,有針對性地具體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思路、途徑和思維方式,保證學生有足夠時間和空間進行有效學習。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增強學習效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採取有效措施,激活學習動機。如教師要努力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使學生通過一次又一次的學習,體驗到學習的成功感,增強自尊心和自信心,從而使學生潛伏的學習動機轉化為現實學習動機;要注重加強科學的學習方法的指導和訓練,並通過課前的自學和課後復習,將缺漏的基礎知識補起來,並培養學生具有較強的學習能力與運用各種學習手段獲取學習資源的技能,從而激發學習動力,提高學習效率。
⑧ 如何選擇教學方法,結合實際談談看法
一、對學生進行課程評價的內容
素質教育是一種面向全體,關注全面,注重學生知識、能力和素質全面發展,並重視學生個性發展的教育。因此,評價學生的學也應堅持「以學生發展為本」的評價觀,既要看學生的學科知識水平如何,又要看學生的能力、尤其是創造力是否得到了發展,是否培養了學科興趣,是否具有一定的學科素養。
第一,學習目標。學習目標是人們從事學習活動所要達到的標准或預期結果。建立明確的學習目標是進行學習活動的戰略前提,是提高學習積極性、自學性和學習效率的關鍵。學習目標是否確立,可以從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動機、學習興趣等方面體現出來。因此,對學生學習目標的評價標准為:學生學習態度端正,學習動機明確,學習興趣濃,注意力集中,聽課率高。
第二,學習過程。可以從學生在課堂教學中表現出的學習自學性、積極性、協作性、創新性、自製性和紀律性等方面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具體標准為:學生能積極參與教學活動,主體意識強,能主動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課堂答問面廣,發言率高;學生思維活躍,善於思考問題,敢於提出問題,質疑面廣,發問率高;學生對於不利於課堂教學的因素,能夠主動加以制止和控制;學生能主動配合教師,共同完成教學任務;學生能遵守紀律,課堂教學嚴肅、生動、活潑。
第三,學習方法。學生是否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否掌握和具備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是學生學習評價的一個重要方面。它既與教師的課堂教學有關,也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的效果。好的學習方法包括:堅持課前預習、課後復習,及時鞏固練習;學會科學運籌時間;學會有目的地收集、整理資料;學會有效地利用學習工具等。
第四、學習效果。對學習效果的評價,包括技能發展水平、智力能力發展水平、思想品德發展水平三個層面。從學生對本學科的學習興趣,所掌握的基本知識技能、基本能力(包括自學能力、表達能力、質疑能力、想像能力、思維能力、創新能力、辨別能力、操作能力、計算能力、歸納能力)、思想認識、特長發展等五個方面加以評價。學生能夠對本學科產生濃厚的興趣,學生的思想、知識、能力、特長素質能在課堂教學中得到體現和發展,是學習效果好的評價標准。
二、對學生進行課程評價的原則和方法
評價原則有方向性、科學性、全面性和教育性等原則。具體的評價方法主要有如下幾種。
第一、評價內容與評價標准評價學生全面發展的指標有道德品質、學習能力、交流與合作、個性與情感;學科目標以各科課程標准為依據,評價標准應該用清楚、簡練、可測量的目標術語加以表述。
第二、選擇並設計評價工具與評價方法工具、方法的選擇與使用要適合內容的性質與需要,評價學生內容的多樣化,對應的評價工具和方法也應注重多樣化,如行為觀察、情境測驗、學習日記或成長記錄等。
第三、收集和分析反映學生發展的資料收集和分析反映學生發展的資料,這是評價的關鍵,評價學生的資料包括學生的自我評價、教師和同伴觀察與評價、家長的信息、考試和測驗的信息、成績與作品集、有關說明學生進步的證據等。收集資料的方法有:標准化考試,學生工作範例,對學生觀察、訪談等。
第四、明確促進學生發展的改革要點,並制定改進計劃明確促進學生發展的改革要點,並制定改進計劃,這是素質教育評價的意義所在。建立促進學生發展的評價體系,應根據信息收集後的分析報告,根據學生發展的成就、潛能和不足,明確學生發展的改革要點,用清楚、簡練、可測量的術語表達出來,制定改進計劃。在改進計劃中要注意將學生發展不足的領域向其發展優勢領域遷移,促進其潛能發展。
總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無論是教學還是評價都應以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發展為出發點。評價應有益於學生認識自我、樹立自信;應有助於學生反思和調控自己的學習過程,從而促進語言能力的不斷發展。教師應使學生認識到自我評價對於學習能力發展的意義、並學會自我評價的方法。在各類評價活動中,學生都應是積極的參與者和合作者。評價應是教學活動的有機組成部分,通過評價使學生學會分析自己的成績與不足,明確努力的方向。「東方風來滿眼春」,春天是令人生出無限遐想的季節,讓我們全體教育工作者攜起手來,不畏艱難,銳意進取,從搞好課程評價入手,全面推進課程改革,張開熱情的雙臂,去擁抱繁花似錦,萬紫千紅的素質教育的春天。
⑨ 選擇與運用教學方法需要遵循哪些基本依據
選擇與運用數學方法需要遵循的基本依據具體有以下五點:
1.教學目的和任務的要求;
2.課程性質和教材特點;
3.學生特點;
4.教學時間、設備、條件;
5.教師業務水平、實際經驗及個性特點;
總結:教學方法是為完成教學任務而採用的方法。它包括教師教的方法和學生學的方法,是教師引導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獲得身心發展而共同活動的方法。
⑩ 選擇與運用教學方法的基本依據是什麼
?(1)教學目的和任務的要求;(2)課程性質和教材特點;(3)學生特點;(4)教學時間、設備、條件;(5)教師業務水平、實際經驗及個性特點。運用講授法的基本要求是什麼?(1)講授內容要有科學性、系統性、思想性;(2)講授要注意啟發;(3)講究語言藝術。運用談話法的基本要求是什麼?(1)要准備好問題和談話技巧;(2)提出的問題要明確,引起思維興奮;(3)要善於啟發誘導;(4)要做好歸納、小結。運用演示法的基本要求是什麼?(1)做好演示前的准備;(2)用以演示的對象要有典型性;(3)要使學生明確演示的目的、要求與過程;(4)通過演示,使所有學生都能清楚、准確地感知演示對象,並引導他們在感知過程中進行綜合分析。運用練習法的基本要求是什麼?(1)使學生明確練習的目的與要求,掌握練習的原理和方法;(2)精選練習材料,適當分配分量、次數和時間;(3)嚴格要求。運用實驗法的基本要求是什麼?(1)明確目的,精選內容,制定詳細的實驗材料,提出具體的操作步驟和實驗要求;(2)重視語言指導及教師示範的作用;(3)要求學生獨立操作;(4)及時檢查結果,要求學生按規定寫出實驗報告。教師應如何備課?(8.1)(1)鑽研教材。包括鑽研教學大綱、教科書和閱讀有關的參考書。(2)了解學生。包括了解學生原有知識技能的質量、他們的興趣、需要與思想狀況、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等。(3)制定教學進度計劃。包括制定學期教學進度計劃、課題計劃、課時計劃。 教師編寫課時計劃(教案)的一般步驟是什麼?(1)進一步研究教材,確定教學重點和難點;(2)確定本課時的教學目的;(3)考慮課的進行步驟,確定課的結構,分配教學進程中各個步驟的時間。;(4)考慮教學方法的運用、教具的准備和使用方法及板書設計(5)寫出課時計劃(教案)。教師布置作業應注意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