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評價財政支出效益常用的方法
評價財政支出效益常用的方法,平靜的財政支出效益,常用的方法應該有,兩三種,這樣的方法可以運行
② 綜合經濟效益評價一般方法有哪些
綜合指標分析,就是將運營能力、償債能力、獲利能力和發展能力指標等諸方面納入一個有機的整體之中,全面地對經營狀況、財務狀況進行解剖與分析。它可以採用不同的方法進行分析,那麼,下面我們就來具體的看一下。 綜合指標分析方法主要有杜邦財務分析體系和沃爾比重評分法。 1、杜邦財務分析體系 杜邦財務分析體系(簡稱杜邦體系),是利用各財務指標間的內在關系,對綜合經營理財及經濟效益進行系統分析評價的方法。該體系以凈資產收益率為核心,將其分解為若干財務指標,通過分析各分解指標的變動對凈資產收益率的影響來揭示獲利能力及其變動原因。杜邦體系各主要指標之間的關系如下: 凈資產收益率=總資產凈利率×權益乘數=營業凈利率×總資產周轉率×權益乘數 2、沃爾比重評分法 沃爾比重評分法是指將選定的財務比率用線性關系結合起來,並分別給定各自的分數比重,然後通過與標准比率進行比較,確定各項指標的得分及總體指標的累計分數,從而對的信用水平作出評價的方法。 沃爾比重評分法的基本步驟包括: (1)選擇評價指標並分配指標權重; (2)確定各項評價指標的標准值與標准系數; (3)對各項評價指標計分並計算綜合分數; (4)形成評價結果 綜合上述內容,主要介紹了杜邦財務分析體系、沃爾比重評分法兩種,希望大家可以分清楚這兩種方法。此外,綜合指標分析的特點體現在其財務指標體系的要求上。綜合財務指標體系的建立應當具備三個基本素質:指標要素齊全適當;主輔指標功能匹配;滿足多方信息需要。 文章來源:東奧會計在線
③ 費用效益分析方法
一、費用效益的分析步驟
通常,費用效益分析包括4個主要步驟。
1.弄清問題類型和確定分析范圍
分析的問題是針對工程項目方案,還是政策手段的設計。確定分析對象的同時,還要確定分析范圍。分析的范圍要足夠大,以便盡可能地包括最主要的、可以識別的結果和影響。從費用效益的觀點看,分析范圍越大則越包括所有的外部影響。但分析范圍選擇還要取決於其他因素,如分析的財力和人力以及監測布點等。
2.找出各災害要素或功能的損害關系
地質災害的物理效果就是人口、資源、環境功能的損害,它們之間存在著反應關系,是進行費用效益分析的關鍵。通常可以通過科學試驗或統計、調查而獲得。
3.用貨幣表示地質災害的效果
對於地質災害用貨幣表示時,存在很大難度,這是費用效益分析的重點。在項目經濟分析中,為了減少不利的影響,還需要制定一些相關防治措施,這些措施的費用,也包括在分析中。同時也應計算這些防治措施所產生的效益及其損失。
4.綜合評價費用和效益
當評價完所有的費用和效益項目後,就需綜合計算總效益、總費用和凈效益。如果費用和效益發生不在同一年份,則還需計算上述指標的現值。在歸類或合並效益與費用時,一般需注意兩點:一是費用應包括間接損失費用和直接控製成本,同時減去可能節省的費用;二是效益包括直接效益和間接效益;最後,根據評價准則確定最佳方案。
二、比較費用和效益的評價准則
費用和效益的比較評價,通常採用效費比和凈效益兩種評價指標(或准則)。
(一)效費比
效費比即總效益與總費用之比,記作a:
a=PVTB/PVTC(1-5-9)
如果效費比a≥1,說明社會得到的效益大於該項目或方案支出的費用,項目或方案是可以接受的;若a<1,則該項目或方案支出的費用大於所得的效益,項目或方案應該放棄。
效費比的實際含義是單位費用所獲得的效益,這是十分有用的評價指標。在實際應用中,也有應用費效比來作為評價指標。費效比是費用與效益的比,是效費比的倒數。
(二)凈效益
凈效益是總效益減去總費用的差額,記作PVNB,即為
PVNB=PVTB-PVYC(1-5-10)
若凈效益PVNB≥0,表明社會所得大於所失,項目或方案是可以接受的。該方法的優點可以避免負效益或費用的節約的歸屬處理不當所造成的錯誤;若凈效益PVNB<0,則項目或方案不可取。
④ 怎樣進行經濟分析
(一)對比分析法
把兩個以上具有相同條件的可比因素進行對比分析,因此說明和反映兩個事物之間的聯系和差別,並分析原因,提出改進措施。量的對比,一般用絕對數(倍數)和相對數(百分數、千分數)來表示事物之間的差異程度。運用比較法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比計劃
以本期實際指標與計劃指標相比,從而說明計劃的執行情況,確定分析的主要問題:計劃是可行還是待修訂,計劃完成與否的原因,實際與計劃的差距及造成差距的因素,通過比計劃,可以更好地為完成計劃創造條件,為計劃的修訂提供依據。
2.縱向比較
以本期實際指標與上期或上年同期完成數相比較,與本單位的歷史最高水平比,用以反映企業經濟活動的發展變化趨勢。
3.橫向比較
以本期實際指標與同行業(或外國)的先進水平相比,從而進—步找到差距,發現問題,制訂措施。
(二)因素分析法
通過對各種數字資料進行比較分析,以找到差距,揭露矛盾,就需要進一步運用因素分析法去研究形成差異和產生矛盾的原因。產生的原因有各種因素,在錯綜復雜的因素中找出最本質、最關鍵的東西來說明本期經濟活動特點的方法,則是因素分析法。如:A=B×C,分別分析B、C的變化對A的影響。
(三)動態分析法
用發展的眼光來研究現象的變化及其趨勢,從而把握經濟活動的過程及其規律。如通過歷年費用的最高、最低水平和平均水平來分析研究,就能找到影響費用水平的各種因素和主客觀原因。
⑤ 評價財政支出幾種效益分析方法
財政支出效益評價的方法
1、成本—效益分析法,即將一定時期內項目的總成本與總收益進行對比分析的一種方法,通過多個預選方案進行成本效益分析,選擇最優的支出方案。
該方法適用於成本和效益都能准確計量的項目評價,如公共工程項目等,但對於成本和收益都無法用貨幣計量的項目則無能為力,一般情況下,以社會效益為主的支出項目不宜採用此方法。
2、最低成本法,也稱最低費用選擇法,適用於那些成本易於計算而效益不易計量的支出項目,如社會保障支出項目,該方法只計算項目的有形成本,在效益既定的條件下分析其成本費用的高低,以成本最低為原則來確定最終的支出項目。
3、綜合指數法,即在多種經濟效益指標計算的基礎上,根據一定的權數計算出綜合經濟效益指數。該方法目前被我國多個部門採用,評價的准確度較高、較全面,但在指標選擇、標准值確定及權數計算方面較復雜,操作難度相對較大。
4、公眾評判法,對於無法直接用指標計量其效益的支出項目,可以選擇有關專家進行評估,並對社會公眾進行問卷調查,以評判其效益,適合於對公共管理部門和財政投資興建的公共設施進行評價,具有民主性、公開性的特點。
(5)效益分析最好的方法擴展閱讀
財政支出效益特點
1、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統一
財政支出的經濟效益是指財政資金的耗費與經濟成果之間的對比關系;財政支出的社會效益是財政資金的耗費與社會效果的對比關系。財政支出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約的對立統一關系。
2、微觀效益與宏觀效益的統一
微觀效益是指每一筆財政支出項目所帶來的具體的效果;宏觀效益則是指通過對財政支出總量和結構的安排與調整所產生的有關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全局以及人民整體、長遠利益的效果,如國民經濟的穩定均衡發展、資源的合理配置等。
二者之間的關系表現:第一,宏觀效益具有主導決定作用,它是實現微觀經濟效益的前提條件,財政支出只有實現國民經濟整體的宏觀效益,個別項目的微觀效益才能得到保證;第二,財政支出微觀效益是實現宏觀效益的現實途徑;
第三,財政支出的宏觀效益與微觀效益之間也存在著矛盾。正確處理二者之間矛盾的基本原則是微觀效益服從於宏觀效益。
3、直接效益與間接效益的統一
在考察財政支出的效益時,既要考察其直接效益,也要考察間接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