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杜爾凱姆的社會研究方法
對於這種開幕社會探究方法,最重要的就是提出了一個非常合適的假設模型,然後通過理性的思維,推導出人們的行為過程。
Ⅱ 人類學和社會學有什麼區別
一、性質不同
1、社會學:社會學是系統地研究社會行為與人類群體的學科。
2、人類學:人類學是一門從生物學和文化的角度對人類進行全面研究的學科。
二、起源不同
1、社會學起源:起源於19世紀三四十年代,是從社會哲學演化出來的一門現代學科。
2、人類學起源:人類學起源於歐洲和美國學者在地理大發現時代對現代西方技術文明以外的社會的研究,被稱為「野蠻」、「原始」、「部落」、「傳說的」、「有文字前的」社會。
三、研究方法不同
1、社會學研究方法:社會研究主要有兩種類型: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實證研究採用問卷調查、訪談、參與觀察和統計研究等方法。歷史社會學屬於定性的社會研究方法。
2、人類學研究方法:
(1)整體觀
從社會文化和人的行為的各個層面和層面,我們研究社會的文化因素和行為,把社會或文化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待。
(2)文化相對論
這是文化人類學的研究態度和文化評價,要求研究者客觀看待研究對象。一般來說,文化主題研究的方法是從研究者的角度來看待研究者的文化。
(3)跨文化比較
對不同文化的廣泛比較研究。
Ⅲ 社會研究方法的層次有哪幾層,它們之間有什麼關系
社會研究方法體系的三大層次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方法論是社會研究方法體系的基礎,其中哲學方法論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是最基本的方法論。方法論決定和影響著在社會研究中如何去觀察研究社會現象,以及採用什麼具體方法和專門的技術工具。同時,具體方法和技術、工具的發展將促進方法論本身的發展。不同的研究方式與不同的方法論之間存在某種內在 聯系,各種不同的具體方法和技術與不同的研究方式之間,也存在著一種內在聯系。比如,調查研究的方式往往需要運用抽樣的方法、需要設計問卷的技術、需要運用計算機對收集的資料進行統計分析。
定量研究與定性研究存在哪些主要的差別?如何理解二者之間不存在好壞優劣之分?請說明理由。
定量研究與定性研究:定量研究側重於、且較多地依賴於對事物的測量和計算。定性研究則側重於和依賴於對事物的含義、特徵、象徵的描述和理解。
1.從認識論的角度看,二者基於不同的範式。定量研究源於實證主義,接近於科學範式;定性研究從屬於人文肆雀陵主義的自然範式,力圖對社會生活的自然場景加以整體的理解和解釋。
2.從研究的邏輯過程看,定量研究與演繹過程更為接近,目標是確定變數之間的因果關系,強調價值中立,常常是對已有理論的檢驗;定性研究基於描述性分析,注重現象與背景之間的關系,認為事實與價值無法分離。其邏輯方式本質上是歸納的過程,即從實地研究中所獲得的經驗材料中歸納出具有理論特性的命題和闡釋框架。
3.在理論與研究的關繫上定量研究則用於理論檢驗;定性研究通常用於理論的構建。
4.在研究方式上,定量研究側重於對社會事物的精確測量和計算,強調研究程序的標准化、系統化和操作化,常使用調查、試驗、文獻研究,獲得數量化的資料便於使用統計學方法分析變數的因果關聯;定性研究側重於對行為主體的意義以及行為過程的描述和闡釋。強調行為背景因素對社會生活的影響,強調研究程序、方手段的靈活性和特殊性,常使用實地研究,獲得具體的實地資料。
5.總的來說,定量研究在結果上具有概括性和精確性,但對社會生活的理解缺乏深度;定性研究可以獲得深入理解歲則社會生活的豐富細致的資料,但難以推及整體的社會運行狀況,這是研究過程的兩種途徑,發揮著不同的作用,不存在誰優誰劣的問題。
陳述社會研究的一般程序,畫出這一過程以及主要內容。
作為一種系統的科學的認識活動,社會研究遵循著一套比較固定的程序。從大的方面看,我們可以將社會研究的過程分為五個階段:
(1)選擇問題的階段:從程序上看,選擇研究問題是一項社會研究活動的起點,是整個研究工作的第一步,研究問題一旦確定,整個研究活動的目標和方向也就隨之確定。眾多的因素決定和制約著研究問題的選擇。例如理論素養、生活閱歷、觀察角度、研究興趣以及所處的社會環境、客觀條件等,選題方面的主要任務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選取研究主題,即從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大量的現象、問題和領域中,根據研究者的興趣需要和動機確定一個研究主題。二是形成研究問題,進一步明確研究的范圍,集中研究的焦點,將最初比較籠統、寬泛的研究領域具體化、精確化。(2)研究設計階段:研究設計階段的全部工作就可以理解成為現實研究的目標而進行的道路選擇和工具准備,所謂道路選擇,指的是為達到研究的目標而進行的研究設計工作,它涉及研究的思路、策略、方式、方法以及具體技術工具等各個方面。所謂工具准備,主要指的是對研究所依賴的測量工具或信息收集工具,如裂戚問卷、量表、實驗手段等等的准備。(3)研究實施階段:這個階段的主要任務,就是具體貫徹研究設計中所確定的思路和策略按照研究設計中所確定的方式、方法和技術進行資料的收集工作,因而有的書中也稱為資料收集階段。(4)資料的處理與分析階段:資料分析階段在有的書中也稱為研究階段,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對研究所所收集到的原始資料進行系統的審核、整理、歸類、統計和分析。(5)結果的解釋與報告: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是,撰寫研究報告,評估研究質量,交流研究成果。
第2章 社會研究的基本方式
1、理論檢驗的步驟:(1)詳細說明待檢驗的理論(2)由理論導出一組概念化的命題(3)用可檢驗的命題形式即假設的形式重述概念化命題(4)收集有關資料(5)分析資料(6)評價理論。
2、理論是以一種系統化的方式將經驗世界中某些被挑選的方面概念化並組織起來的一組內在相關的命題。通常可將理論化分為三個層次,即宏觀理論、中層理論和微觀理論。由於實踐上的原因,研究者在一項具體研究中所涉及的,通常並不是宏觀意義上的理論,而是那種相對簡單、相對具體、相對小型的理論,即那些中觀層次的理論和微觀層次的理論。
3、概念、變數、命題和假設是構成理論的基本要素。
4、概念是建構理論的「磚石」和「基本材料」,正是由邏輯地聯系起來的概念形成理論。
5、在社會研究中,理論也可以是由變數語言構成的,其目的是描述不同變數及其不同屬性之間所存在的某種邏輯關系。
6、直接由概念構成的是命題,而理論則是由一組命題所構成的。如果把概念成為建築理論大廈的「磚石」的話,我們就可以把命題說成是建築理論大廈的「預制板」。
理論的結構要素包括哪些?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是怎樣的?
答:理論的結構要素包括:概念、變數、命題和假設。
(1)概念是構建理論的「磚石」和「基本材料」,正是由邏輯的聯系起來的概念形成理論。(2)在社會研究中,理論也可以說是又變數語言構成的,如果把概念稱為建築理論大廈的「磚頭」的話,我們就可以把命題說成是建築理論大廈的「預制板」。(4)在社會研究中最常用的命題形式是假設,即一種有關變數間關系的嘗試性陳述,或者說一種可用經驗事實檢驗的命題。
第三章 選題與文獻回顧
1、閱讀文獻時,應對如下幾個方面的內容特別注意:(1)每一研究的理論框架和研究背景。即了解各個不同的研究分別是從哪一點出發的,他們各自的目標是什麼。(2)該研究的方法。包括研究對象、研究方式、抽樣設計、樣本特徵、資料分析方法等等。(3)該研究的主要結果。包括它在討論部分所提出觀點、所作的推論等等。(4)自己對該研究的評價。包括你所認為的該研究的特點和獨到之處,也應包括你所認為的該研究所存在的主要不足,特別是在方法上、研究效度或信度上的不足。
2、研究問題的明確化,指的是通過對研究問題進行某種界定,給予明確的陳述,將最初比較含糊的想法變成清楚明確的研究問題,將最初比較籠統、比較寬泛的研究范圍或領域變成特定領域中的特定現象或特定問題。這是選擇研究問題過程中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
3、縮小問題的內容範圍,清楚明確地陳述研究的問題,是使研究問題明確化的兩種方法。
4、文獻回顧指的是對到目前為止、與某一問題領域相關的各種文獻進行系統查閱和分析,以了解該領域研究狀況的過程。或者說,就是一個系統地識別、尋找、考察和總結那些與我們的研究有關的文獻的過程。它可以幫助研究者熟悉和了解本領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為研究者提供一些可供參考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同時還可以為解釋研究結果提供背景資料。
第四章 研究設計
1、探索性研究是一種對所研究的現象或問題進行初步了解,以獲得初步的印象和感性認識,同時為今後更周密、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基礎和方向的研究類型。
2、描述性研究的目標是發現和概括總體在某些特徵上的分布狀況,它具有系統性、結構性和全面性等特徵。
3、解釋性研究的目標是回答「為什麼」,是解釋原因,是說明關系。
4、最常見的分析單位類型是:個人、群體、組織、社區、社會產品。它們都是社會研究中的研究對象。在做出研究結論時,要注意防止犯與分析單位有關的區群謬誤和簡化論錯誤。
5、社會研究在時間維度上可以分為橫向的和縱向的。縱向研究中還可以進一步區分為趨勢研究、同期群研究和同組研究。
第五章 測量與操作化
1、測量就是根據一定的法則,將某種物體或現象所具有的屬性或特徵用數字或符號表示出來的過程。測量的四個要素是:測量的客體、測量的內容、測量的法則、數字或符號。
2、操作化就是將抽象的概念轉化為可觀察的具體指標的過程。它是對那些抽象層次較高的概念進行具體測量所採用的程序、步驟、方法、手段的詳細說明。操作化是社會研究中由理論到實際、由抽象到具體這一過程的「瓶頸」。
3、操作化過程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工作:意識澄清與界定概念;二是發展測量指標。
4、測量層次分為四種,即定類測量、定序測量、定距測量和定比測
量。四種測量的層次由低到高,逐漸上升。高層次的測量具有低層次測量的所有功能,它即可以測量低層次測量可以測量的內容,也可以測量低層次測量所無法測量的內容,同時,高層次的測量還可以作為低層次測量處理。
5、測量的效度即准確度。它是指測量工具或測量手段能夠准確測出所要測量的變數的程度,或者說能夠准確、真實地度量事物屬性的程度。測量的效度具有三種不同的類型,即表面效度、准則效度和構造效度。
舉例說明操作化在社會調查中的地位和作用。
含義:操作化就是將抽象的概念轉化為可觀察的具體指標的過程。比如,將抽象概念「同情心」轉化為「主動幫助盲人過街」、「主動給討飯者錢物」、「主動向災區捐款」,就是操作化的一個例子。
操作化在社會研究中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存在於研究者頭腦中的各種概念、意識,研究者用以構建其理論大廈的各種基本變數,都只有經過了合適的操作化之後才會在普通人可以看得見、摸得著的現實社會中顯現出來。從另一方面看,操作化也是具有定量取向的社會研究的關鍵一環。尤其是在解釋性研究中,若要對任何有關社會現實的理論假設進行檢驗,操作化往往是不可迴避的前提。這就是說,只有通過操作化的過程,將思辨色彩很濃的理論概念「轉變成」、「翻譯成」經驗世界中哪些人人可見的具體事實,假設檢驗才成為可能。
因此,可以說操作化是社會研究中由理論到實際、由抽象到具體這一過程的瓶頸。從理論思維的天空,到經驗研究的大地,有著相當的距離。而這種操作化的過程,就是溝通抽象的理論概念與具體經驗事實的一座橋梁,它為我們在社會研究中實際測量抽象概念提供了關鍵的手段。
第6章 抽樣
1、抽樣指的是從組成某個總體的所有元素的集合中,按一定的方式選擇或抽取一部分元素的過程。或者說,抽樣是從總體中按一定方式選擇或抽取樣本的過程。抽樣的目的之一,就是要通過這些樣本值去估計和推斷各種總體值。抽樣作為人們從部分認識整體這一過程的關鍵環節,其基本作用是向人們提供一種實現「由部分認識總體」這一目標的途徑和手段。
Ⅳ 社會研究方法名詞解釋--03
四、選題與文獻回顧 (風笑天第三章,紐曼第五章)
研究問題: 一項社會研究所要回答的具體問題,它是一個可以通過研究來回答的問題,與日常生活的「問題」既相似又不同。往往更具體、集中、明確。主要來源:現實社會生活、個人特定經歷、各種文獻資料等。如生活實踐、社會問題、新的社會現象、他人的研究、社會政策的需要等。
研究主題: 社會研究所涉及的某一類現象領域或問題領域。與研究問題相比顯得更廣泛更一般。如:婚姻、家庭、人際關系、社會流動等。
研究問題明確化: 通過對研究問題進行某種界定,給予明確陳述,以達到將最初頭腦中比較含糊的想法,變成清楚明確的研究問題;將最初比較籠統、比較寬泛的研究范圍或領域,變成特定領域的特定現象或特定問題的目的。通常是將主題變為問題。
文獻回顧: 文獻考察或文獻評論,指的是對到目前為止的、與某一研究問題相關的各種文獻進行系統查閱和分析,以了解該領域研究狀況的過程。或者說,就是一個系統地識別、尋找、考察和總結那些與我們的研究有關的文獻的過程。
後設分析: 是研究者在綜合回顧或更經常的在方法論回顧中所使用的一項特殊的技術。研究者收集大量研究項目的細節資料,然後對這些信息加以統計分析。
五、研究設計 (風笑天第四章,袁方第五章,紐曼第六章)
研究設計: 對整個研究工作進行規劃,制定出探索特定社會現象或事物的具體策略,確定研究的最佳途徑,選擇恰當的研究方法。同時還包括制定詳細的操作步驟及研究方案等方面的內容。根據研究目的可分為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解釋性研究。多數研究是描述解釋兼有,只是側重點不同。
探索性研究: 是一種對所研究的對象或問題進行初步了解,以獲得初步的印象和感性認識,同時為今後更周密、更深入研究提供基礎和方向的研究類型。探索性研究通常採用參與觀察和無結構訪問等方法搜集資料,其所研究的對象規模通常都比較小。探索性研究的資料結果主要用於「探測」某類現象或問題的基本范圍、內容或特徵,「提示」深入研究這一現象的可能的途徑。
描述性研究: 是一種對研究的總體或某種現象在某些特徵上的分布狀況進行描述的研究類型。其關注的焦點通常不是為什麼存在這樣的分布,而是在於回答這種分布是怎樣的,也可以說,其主要目的是收集資料,發現情況,提供信息。對社會現象的描述應當注意兩個方面:①准確性;②概括性。描述性研究中資料的收集主要採用以封閉式問題為主,以自填、郵 寄或結構式訪問等方式進行的問卷調查。所得的資料必須經過統計處理,得出以數量形式為主的各種結果,並要將這些結果和結論推論到總體中去。
解釋性研究; 指的是那種探尋現象背後的原因,揭示現象發生或變化的內在規律,回答各種「為什麼」的社會研究的類型。解釋性研究的目標是回答「為什麼」,是解釋原因、說明關系,因而它的理論色彩往往更濃。它通常是從理論假設出發,經過深入實地收集經驗材料,並通過對資料的分析來檢驗假設,最後達到對社會現象進行理論解釋的目的。在內容上特別注重研究內容的適用性和針對性。在分析方法上往往要求進行雙變數和多變數的統計分析。
理論性研究: 指那些側重與發展有關社會世界的基本知識,特別是側重於建立或檢驗各種理論假設的經驗研究。其關注點在於探索現象之間的因果關系,其主要目標是要增加人們對社會現象的內在規律的理解,增加人們對社會事物的認識。
應用性研究: 側重於了解、描述和探討某種現實社會問題或者針對某類具體社會現象的問題。其關注點通常集中地體現在迅速地了解現實狀況,分析現象或社會問題形成的原因,並力圖在此基礎上有針對性地提供政策建議,以幫助制定社會政策,解決社會問題,以及評估社會後果等。
分析單位: 社會研究的研究對象,即研究中將分析和描述的對象(人或事物)。五種類型:個人、群體、組織、社區、社會產品。
層次謬誤/區群謬誤: 它指的是在社會研究中,研究者用一種集群的分析單位作研究,而用非集群的分析單位作結論的現象。或者說,研究者用一個集群內的分析單位收集資料,而用非集群分析單位做結論的現象。比如,當一個研究者所收集的是有關某種集群(城市工廠公司)的資料,然後從這些資料中抽出有關個人行為的結論時,他就犯了區群謬誤。要避免犯區群謬誤這種錯誤,關鍵的一點是要保證你做出結論時所使用的分析單位,就是你運用證據是所使用的分析單位。
簡化論: 指的是研究者用個體層次的資料來解釋宏觀層次的現象。如,看重個人成就的個性與國家發展的關系(忽略了宏觀因素)。導致因素:社會研究易獲得關於個人的具體資料,而客觀的單位運行比較抽象和模糊。避免這兩種錯誤的關鍵是,保證作結論時使用的分析單位,就是運用證據時使用的分析單位。
橫向研究: 橫剖研究。指在一個時間點上收集研究資料,並用以描述研究對象在這一時間點上的狀況,或者探討這一時間點上不同變數之間的關系。如各種內容的民意測驗和全國人口普查。它是社會研究的最常見的形式。主要是探索性研究和描述性研究。
縱向研究: 在若干個不同的時間點上收集資料,用以描述現象的發展變化,以及解釋不同現象前後之間的關系。①縱貫研究的類型a.趨勢研究; b.同期群研究;c.追蹤研究。②縱貫研究的特點a.它能了解現象的發展過程,能比較不同時期的變化; b.由於各種變數的時間順序清楚,因此容易作出邏輯上的因果判斷; c.縱貫研究的調查范圍較小,難以進行不同類型的比較。
趨勢研究: 趨勢研究是指對研究對象隨時間推移而發生的變化進行研究。趨勢研究的目的是通過對一般總體在不同時期的態度、行為或狀況進行比較,以揭示和發現社會現象的變化趨勢和規律。實際上,對某一總體的趨勢研究,就相當於利用對這一總體所進行的若干次橫向研究的結果,來分析和探尋其發展變化規律的研究。
同期群研究: 同期群研究是縱向研究的一種,同期群研究又稱為人口特徵組或共同特徵組研究,它是指對
某一特殊人群隨時間推移而發生變化的研究。在這種研究中,每次研究的樣本並不相同,即每次 研究的具體對象可以不一樣,但他們必須都同屬於這一特殊人群。這種特殊人群通常都與時間或年代相關。
同組研究: 又稱定組研究或追蹤研究,對同一組人隨時間推移而發生變化的研究。與上者的區別在於始終都是同一樣本。同組研究主要用來探討人們的行為、態度或意向的改變模式和變化過程,分析影響這種改變的各種因素。由於同組研究每次進行研究時都使用同一個樣本, 但被研究者隨時間推移所發生的 各種變化有時是難以預料的。困難是後續的研究難以獲得這些樣本。
三角校正: 從不同的角度或觀點觀察事物,他們就能確定它的實際位置,這個過程被稱為三角校正。包括以下幾種類型:①測量的三角校正,即研究者對同一現象進行多重測量;②觀察者的三角校正,即多個觀察者或研究者則會增添多個視角、個人背景和社會特徵;③理論的三角校正,即使用多種理論視角去構思研究方案和解釋數據;④方法的三角校正,即混合定性和定量類型的研究和數據
雙重負載假設: 把兩個獨立的關系置於一個關系之中,這類假設表明研究者思路不清、製造混淆。研究者應該避免使用它。例如,地區貧困與青少年人口高度集中會導致盜竊。
同義反復: 是一種循環論證,它發生在某人好像是在說一些新的東西,但實際上卻是在重復已說過的話,或敘述某些「就定義來說是正確」的話。同義反復無法接受經驗證據的檢驗。例如某人是保守主義者,因為他相信應該減少政府的管制,但這些態度並不是造成某人是保守主義的原因。
目的論: 源於最終的目的和目標,它有多種形式,一件由上帝或神發起的事件,預先決定著它一定會發生。目的論無法被經驗所驗證,它違背因果論的暫時性時間順序要求,並且缺少一個真實的自變數,因為「引發因素」極其不明確。很多人將目的論與目標動機相混淆,首先一個人的意識狀態可以做經驗上的測量,其次意識狀態目前是存在的,最後意識狀態可以與將來可能發生也可能不發生的事件進行比較。
虛假相關: 意味著變數之間的關系是錯誤的,是種幻覺。虛假相關發生在兩個變數之間有關聯,但不是因果關聯之時,因為實際上尚有未被察覺的第三個因素,可能才是造成這個關系的真正原因。/第三個變數同時是看似明顯的自變數與因變數的原因,它能為觀察到的關聯做出解釋。以因果關系的條件來說,未被察覺的第三個因素代表一個更強有力的解釋。例如,頭發長短與電視節目,隱藏變數(性別)。
六、測量 (風笑天第五章,袁方第六十章,紐曼第七章)
測量: 是對所確定的研究內容或調查指標進行有效的觀測與量度。具體地說,測量是指根據一
定的規則將數字或符號分派於研究對象的特徵(即研究變數)之上,從而使社會現象數量化或類型化。
定類測量: 也稱為類別測量或定名測量,測量層次最低。本質是一種分類體系,將研究對象的不同屬性或特徵加以區分,標以不同名稱或符號,確定其類別。數學特徵是(不)等於。具有對稱性和傳遞性。如性別:男、女。
定序測量: 也稱為等級測量或順序測量,其取值可按照某種邏輯順序將研究對象排列出高低大小,確定其等級及次序。或者說,定序測量按某種特徵或標准將對象區分為強度、程度或等級不同的序列。數學特徵是大於和小於。具有區分類別的對稱性和不等於的非對稱性及傳遞性。如城市規模: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等。
定距測量: 等距測量或區間測量,不僅能將社會現象或事物區分為不同的類別、不同的等級,而且可以確定它們相互的間隔距離和數量差別。其結果可以相互進行加減運算。比如溫度的測量。
定比測量: 也稱為等比測量或比例測量,除具有上述三種測量的全部性質之外,具有一個有實際意義的絕對的零點,其數據可以加減或乘除運算。如出生率。是否具有實際意義的非中介性質的零點的存在,是定比與定距測量的唯一區別。
概念: 是對現象的抽象,它是一類事物的屬性在人們主觀上的反映。概念是構造理論的磚石,它是對研究范圍內同一類現象的概括性表述。概念是客觀世界與主觀思維相互作用的產物。概念 可分為實體概念和非實體概念。實體概念是指可直接觀察到的物體、事物或現象;非實體概念則是無法直接觀察的概念。
變數: 是指具有一個以上取值的概念,或者說,就是包括一個以上范疇的概念。變數是概念的
一種類型,它是通過對概念的具體化而轉換來的。變數在不同情況下有不同的狀態或屬性,它反映了概念的可變動性,它說明了現象在規模、重量、密度、速度等方面的變化情況,或現象在程
度差異上的變化方式。從變數之間的影響關繫上可分為:自變數和因變數。
指標: 指表示一個概念或變數含義的一組可觀察的事物,稱為這一概念或變數的一組指標。指標是反映社會現象變異特徵的范疇。是對社會范疇的變異方面的規定性加以具體化。它把現象的質的方面與量的方面密切的結合起來,以便精細描述社會現象的某一特徵。
操作化: 把我們無法得到的有關社會結構、制度或過程,以及有關人們行為、思想和特徵的內在事實,用代表它們的外在事實來替換,以便於通過後者來研究前者。或者說,操作化就是將抽象的概念轉化為可觀察的具體指標的過程。是對那些抽象層次較高的概念進行具體測量所採用的程序、步驟、方法、手段的詳細說明。是社會研究過程中最困難、最關鍵的步驟之一。
具體化: 從抽象下降到經驗層次,使概念具體化為可觀測的事物。1.概念的形成,對抽象的概念加以精確化;2.概念的界定,包括降低概念所指內容的維度、基本單元的分類、給出概念的描述性定義;3.選擇測量指標,即對概念的具體度量方案;4.編制綜合指標。
指數: 由多個不同的回答所構成的一個簡單累加的分數。是由一組有關事物的態度或看法的陳述構成,回答者分別對這些陳述發表同意或不同意的意見,然後按照某種標准將回答者在全部陳述上的得分加起來,就得到了該回答者對這一事物態度的量化結果。
量表: 用於測量人們的態度、看法、意見、性格等內容的一種量化工具。是一種具有結構強度順序的復合測量,即全部陳述或項目都按照一定的結構順序來安排,以反映出所測量的概念或態度具有的各種不同程度。
總加量表: 由一組反映人們對事物的態度或看法的陳述構成,回答者分別對這些陳述發表意見,表示同意或不同意,並進行計分。然後將回答者在全部陳述上的得分加在一起,就得到了他的態度得分。
李克特量表: 總加量表的特殊形式。是由美國社會心理學家李克特在原有的總價量表的基礎上改進而成的。里克特量表也有一組對事物的態度或看法的陳述組成,但與總加量表不同的是,回答者對這些陳述的回答被分為「非常同意、同意、不知道、不同意、非常不同意」五類,或者「贊成、比較贊成、無所謂、比較反對、反對」五類。由於答案類型的增多,人們在態度上的差別能更清楚地反映出來。
社會距離量表: 鮑格達斯量表,又稱社會距離量表。產生於20世紀20年代,它是美國社會心理學家鮑格達斯於1925年創用的。定量測量人們相互心理距離、相互關系的程度或人們對某一群體所持的態度及所保持的距離的量化工具。由在內容上具有某種趨強的邏輯結構的一系列陳述構成,不同陳述代表人們在態度上的不同程度。
語義差異量表: 用於研究概念對於不同的人所具有的不同含義。由處於兩端的兩組意義相反的形容詞構成,研究者通過對被調查者在適當位置標下的記號所代表的分數,來研究人們對某一概念的看法或態度,或進行個人或團體間的比較分析。用於文化比較分析、個人與群體的差異,人們對環境和事物的態度等的研究。
社會計量法: 社會計量法又稱社會交往計量,是「評量某一群體、組織中的人際吸引或拒斥關系的工具」,或更進一步說是「用以決定個人在群體與組織中被接受的程度,發現群體內人與人之間的現存關系,並揭示組織本身的結構特徵的工具。」社會計量法是由美國心理學家莫雷諾等人1930年所 創用的,主要用於小整群體的人際關系與群體結構的研究。
信度: 即可靠性,指的是採取同樣的方法對同一對象重復進行測量時,其所得結果相一致的程度,測量結果的一致性和穩定性,測量結果能否穩定的測量所測得事物或變數。包括:再測信度,復本信度,折半信度
再測信度: 不同的時間對同一對象採取同一種測量,根據兩次測量結果計算相關系數,此相關系數即為再測效度。這種信度能表示兩次調查結果有無變動,反映了測量的穩定程度,故又稱作 穩定系數 。使用這種方法時,兩次測量所採用的方法、所使用的工具是完全一樣的。再測信度的缺點是容易受到時間因素的影響,即在前後兩次測量之間的某些事件、活動的影響,會導致後一次測量的結果客觀上發生改變,使兩次結果的相關系數不能很好地反映兩次測量的實際情況。
復本信度: 復本是相對於原本而言的,它是原本的復製品。對一項調查的問題,讓被調查者接受問卷測量,並同時接受這份問卷的復本的調查,然後根據調查結果計算其相關系數,就得到復本信度。使用復本求取信度可以避免重測信度的缺點,但使用的復本必須是真正的復本,即在題數、形式、內容、難度及鑒別度等方面都與原本一致,僅在問法與用詞方面與原本不同。復本調查可連續或相距一段時間進行,連續實施的復本信度又稱等值系數,相距一段時間實施的復本信度又稱穩定與等值系數。
折半信度: 折半法是將調查來的結果,按題目的單、雙數分成兩半記分,再根據各個人的這兩部分的總分,計算其相關系數,就得到折半信度。它可檢查出問卷或量表中所詢問的各項問題是否都針對同樣的研究內容。
評分者信度: 檢查評分者信度,可計算一個評分者的一組評分與另一個評分者的同一組評分的相關系數。
若信度低,則說明測量工具不標准,不客觀,且易於受評分者主觀因素的影響。減少這種影響的方法是刪除極端的評分或評分者,由多人評分並計算平均值。
效度: 測量的有效度或准確度,指測量工具或測量手段能夠准確測出所要測量的變數的程度,或者說是能夠准確、真實地度量事物屬性的程度。即測量標准或所用的指標能夠如實反映某一概念真正含義的程度。含義是內容性質與程度重合的統一。
表面(內容)效度: 內容效度又稱表面效度或邏輯效度,是指測量內容或測量指標與測量目標之間的適合性 和邏輯相符性。也可以說是指測量所選擇的項目是否「看起來」符合測量目的和要求。檢查內容效度即檢查由概念到指標的經驗推演是否符合邏輯,是否有效。對此只能憑借人們的主觀判斷和共同定義,因為對一個概念的理解是因人而異的,但在科學研究中,需要以大多數科學家所接受的概念定義為標准。
准則效度; 實用效度或預測效度,指用一種不同以往的測量方式或指標對同一事物或變數進行測量時,以原有的方式或指標為准則,新的方式或指標所得到的結果與原有準則的測量結果相比,將二者的相關系數來反映測量工具和手段的效度。准則效度三種形式:預測效度,共變效度,實用效度。
結構效度: 通過利用現有的理論或命題來考察當前測量工具或手段的效度,涉及一個理論的關系結構中其他概念或變數的測量。比如兩種具有一致方向的變數,是否在測量的結果中表現出一致的方向性。
預測效度: 預測效度是指效標或准則依據將來實際發生的情況建立的准則效度。預測效度是將已經得到的測量結果與未來實際發生的情況進行比較,以檢查兩者的一致性。例如,設計一種預測學
生學習成績的量表或測驗,用它來測量學生畢業時的學習成績。如果在學生畢業時,實際的學習成績確實與預測值相一致,那麼這一量表或測驗就具有預測效度。
共變效度: 如果效標識於某種測量方式同時被證明為有效的,則稱之為 共變效度 。共變效度是用來判斷其他的測量工具是否可以取代作為效標的測量工具。
實用效度: 如果效標是以實際經驗判斷為準的,則稱為 實用效度 。實用效度通常用來檢查測量工具的實際效果。由於對某些現象的測量過去並沒有一定的標准,所以只能依據實際經驗來檢驗測量工具的有效性。
內在效度和外在效度: 測量都是在具體的時間、地點對具體的調查對象所作的觀測。如果在一項具體研究中,對內容效度、准則效度、建構效度的檢查都沒有發現問題的話,就可以認為這一研究具有 內在效度 ,它的資料和結論可以有效的解答所研究的問題。可以說, 內在效度 是指一項研究的資料和結論的有效性。而 外在效度 是指這種研究結論的普遍有效性。對外在效度的檢查要考慮樣本的代表性和特殊性,以及研究時間、地點、情境和研究內容的普遍意義。
Ⅳ 社會研究方法體系的構成是怎樣的
(1)簡述社會學研究方法體系的構成。(東北財大2007年研)
(2)什麼是社會研究的方法論?試述它所探討的主要問題。(中財2010年研)
答:
(1)社會學研究方法體系的構成可分為三個層次:
①方法論
社會研究的方法論所涉及的主要是社會研究過程的邏輯和研究的哲學基礎。或者說,方法論所涉及的是規范一門科學學科的原理、原則和方法的體系。
社會研究的方法論所探討的主要問題包括:
a.社會現象的性質及其理解;
b.社會研究的哲學基礎及其假定;
c.社會研究過程和結果的客觀性問題;
d.社會研究者的價值與研究之間的關系;
e.社會研究中的不同範式及其應用;
f.不同研究方式的內在邏輯等。
②研究方式
研究方式是指研究所採取的具體形式或研究的具體類型。通常,社會研究的具體方式可分為四種主要類型:a.調查研究;b.實驗研究;c.實地研究;d.文獻研究。其中每一種方式都具備某些基本的元素或特定的語言,構成一項具體社會研究區別於其他社會研究的明顯特徵。同時,每一種方式可以獨立地走完一項具體社會研究的全部過程。
③具體方法與技術
具體方法與技術是指在研究過程中所使用的各種資料收集方法、資料分析方法,以及各種特定的操作程序和技術。資料收集和分析是社會研究過程中的兩項重要任務,與四種不同的研究方式相對應,研究者可以採用多種不同的資料收集方法和分析方法。
(2)研究過程的五個階段
包括:①確定研究課題並將其系統化;②設計研究方案和准備研究工具;③資料的收集;④資料的處理與分析;⑤結果的解釋與報告。
Ⅵ 社會研究方法的相關內容
第四章 社會過程研究方法
社會矛盾推動社會的發展,使社會展現為一個自然歷史過程。馬克思主義揭示了這一過程的內容、實質和規律,為我們具體研究社會歷史現象提供了科學的方法論指導。
一、 人類社會是一個過程
(一) 世界是過程的集合體
世界不是一成不變的事物的集合體,而是過程的集合體,每一事物都有其產生、發展和滅亡的過程。凡是在歷史上產生的東西,最終都要在歷史上消亡。一個過程的結束,就是另一個過程的開始。正是這種有限的、無始無終的、永恆發展的物質世界。自然界如此,人類社會也是如此。我們周圍的感性世界絕不是開天闢地以來就直接存在的、始終如一的東西,而是人類世世代代活動的結果,是歷史的產物。人類社會「永遠不會在人類的一種完美的理想狀態中最終結束;完美的社會、完美的『國家』是只有在幻想中才能存在的東西;相反,一切依次更替的歷史狀態那隻是人類社會由低級到高級的無窮發展進程中的暫時階段」。
人的認識也是一個過程。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這種形式,循環往復以至無窮,而實踐和認識之每一循環的內容,那比較地進到了高一級的程度。正如歷史不具有最終的性質一樣,人類的認識也不具有最終的性質。「真理是在認識過程本身中,在科學的長期的歷史發展中,而科學從認識的較低階段向越來越高的階段上升,但是永遠不能通過所謂絕對真理的發現而達到這一樣,在這一點上它再也不能前進一步,除了袖手一旁驚愕地望著這個已經獲得的絕對真理,就再也無事可做了。」
恩格斯說:「這種辯證哲學推翻了一切關於最終的絕對真理和與之相應的絕對的人類狀態的觀念。在它面前,不存在任何最終的東西、絕對的東西、神聖的東西;它指出所有一切事物的暫時性;在它面前,除了生成和滅亡的不斷過程、無止境地由低級上升到高級的不斷過程,什麼都不存在。」這一論述,為正確認識人類社會提供了極為重要的方法論指導。
(二) 社會歷史過程的連續性和非連續性
社會歷史的發展是漸進與飛躍的統一,即連續性與非連續性的統一。社會的發展總是從量變開始,在量變階段,社會面貌總的說是穩定的,表現出自身發展的連續性;量的積累達到一定程度便引起質變、飛躍,新質代替舊質,漸進性過程「中斷」,表現出發展的非連續性。發展史連續性與非連續性的統一。只有不間斷的量的積累,才有間斷性的質的飛躍。
堅持連續性與非連續性的統一,對於我們正確把握歷史過程中各個階段的聯系和區別,採取不同的方法解決不同階段的社會矛盾,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毛澤東說:「我們反對革命隊伍中的頑固派,他們的思想不能隨變化了的客觀情況而前進,在歷史上表現為右傾機會主義。這些人看不出矛盾的斗爭已將客觀過程推向前進了,而他們的認識仍然停止在舊階段。……我們也反對『左』翼空談主義。他們的思想超過客觀過程的一定發展階段,有些把幻想看作真理,有些則把僅在將來有現實可能性的理想,勉強地放在現時來做,離開了當前大多數人的實踐,離開了當前的現實性,在行動上表現為冒險主義。」
(三) 社會歷史過程的前進行和曲折性
人類社會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上升的;而道路是曲折的、迂迴的,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
在歷史發展過程中,新事物否定舊事物,不是對舊事物的簡單拋棄,而是有所拋棄、有所發揚,有所否定,有所肯定,即辯證的否定。舊事物中積極的東西作為新事物的要素而成為新事物的要素而成為新事物的組成部分。特別是經過「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一個周期之後,第三階段的食物擊中了前兩個階段食物各自的積極因素,成為更高級、更完善的食物。因此,事物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上升的。
然而,在歷史發展過程中,由於矛盾雙方斗爭此消彼長或次長比的復雜性,由於人們認識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和反復性,決定了事物的前進運動並不是直線的,而是曲折的、迂迴的,表現為波浪式發展、螺旋式上升。列寧說,歷史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不可能那樣筆直又筆直。毛澤東說:「革命的道路,同世界上一切事物活動的道路一樣,總是曲折的,不是筆直的。」
堅持前進性和曲折性相統一的歷史觀,既要反對歷史循環論,又要反對歷史直線論。堅持新生事物不可戰勝的歷史辯證法,牢牢把握歷史發展的總趨勢;同時在實踐中自覺走曲折前進的道路。
二、社會歷史過程的客觀規律性與主體選擇性
(一)社會歷史過程的客觀規律性
恩格斯說:「正像達爾文發現有機界的發展規律一樣,馬克思發現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這些規律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盡管歷史活動是人的有意識、有目的的活動。這是因為:
第一,「人們不能自由選擇自己的生產力——這是他們的全部歷史的基礎」。任何生產力都是一種既得力量,都是以往活動的產物。人們擁有的生產能力決定與人們所處的條件,決定於先前已經獲得的生產力,決定於在他們以前已經存在、不是由他們創立而是由前一代人創立的社會形式。
第二,歷史是一個合力。歷史「最終的結果總是從需索單個的意志的相互沖突中產生出來的,而其中每一個意志,又是由於許多特殊的生活條件,才成為它所成為的那樣。這樣就有無數相互交錯的力量,有無數個力的平行四邊形,由於就產生出一個合力,即歷史結果,而這個結果又可以看做一個作為整體的、不自覺地和不自主地起著作用的力量的產物」。
(二)社會歷史過程的主體選擇性
自然界的發展是自發的、盲目的、無意識的;社會發展則是自覺地、有意識的。二者的區別,集中表現為社會發展中的主體具有選擇性。這種選擇性包括選擇「做什麼」和「怎麼做」,即包括選擇實踐目標、實踐手段、實踐方法等。主題選擇是否正確,是否符合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對於實踐活動的成敗具有決定性意義。這種選擇並非只有非此即彼的正確選擇或錯誤選擇,還包括最優選擇、次優選擇等。同樣是正確選擇,是最優的還是次優的,對於加速或延緩歷史的發展,也有重大的影響。
(三)社會歷史過程是合目的與合規律的統一
主體選擇性與客觀規律性的統一,就是合目的與合規律的統一。
人們只有把握客觀規律才能實現自己的目的。當人們沒有認識必然性的時候,必然性是盲目的,外在於人的;當人們認識並把握了必然性的時候,就可以利用必然性來為自己的目的服務。「社會力量完全像自然力一樣,在我們還沒有認識和考慮到它們的時候,起著盲目的、強制的和破壞的作用。但是,一旦我們認識了它們,理解了它們的活動、方向和作用,那麼,要使它們越來越服從我們的意志並利用它們來達到我們的目的,就完全取決於我們了。」
社會歷史過程的客觀規律性體現了社會歷史發展的必然性和統一性,社會歷史過程的主體選擇性體現了社會歷史發展的偶然性和多樣性。社會歷史過程作為客觀規律性與主體選擇性的統一,是必然性與偶然性的統一、合規律與合目的的統一。因此,馬克思主義的歷史決定論是科學的、辯證的決定論。
三、研究社會歷史過程的若乾重要方法
(一)歷史主義的方法
認識社會歷史,離不開現代人的眼光。但是,後人在認識既往的社會歷史時,必須從特定的歷史時代、歷史條件和歷史環境出發,把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放到具體的歷史過程中加以認識。列寧說:「在社會科學問題上有一種最可靠的方法,……那就是不要忘記基本的歷史聯系,考察每個問題都要看某種現象在歷史上怎樣產生、在發展中經過了哪些主要階段,並根據它的這種發展去考察這一事物現在是怎樣的。」歷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不能離開歷史過程和歷史條件,用個人的好惡、主觀的模式等,去剪裁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我們要求把歷史的內容還給歷史」。
歷史的真實包含兩方面的含義,一是歷史事件和歷史細節的真實,二是歷史本質和歷史規律的真實。我們要把這兩種真實統一起來,離開了歷史事件和歷史細節的真實,無從發現歷史本質和歷史規律;而僅僅認識歷史事件和歷史細節,又遠遠不夠,還必須透過歷史事件和歷史細節把握歷史本質和歷史規律。正如恩格斯所說:「現代唯物主義把歷史看做人類的發展過程,而它的任務就在於發現這個過程的運動規律。」
堅持歷史主義原則,既要反對否定一切的歷史虛無主義,又要反對肯定一切的歷史復古主義。對於歷史遺產 要採取批判繼承的科學態度。
(二)科學預見的方法
對未來的預測、關注和把握,是人的自由的有意識活動的表現。研究社會過程、認識社會規律的目的在於通過對社會歷史的正確認識和把握來解決當前和今後面臨的歷史課題,幫助人們正確認識社會發展的趨勢、過程和階段,確立和設計未來社會發展的目標,宣召和選擇實現目標的有效手段和路徑,從而增強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的自覺性,避免盲目性和被動型,做到在某一時間和過程發生之間未雨綢繆,掌握主動。
科學預見之所以可能,在於社會歷史過程是偶然性與必然性的統一。必然性總是通過大量的偶然性表現出現,而大量偶然性中又存在著某種必然性。正如恩格斯所說:「被斷定為必然的東西,是由純粹的偶然性構成的,而所謂偶然的東西,是一種有必然性隱藏在裡面的形式。」透過偶然認識必然,便可以預見事物發展的趨勢和前程。
(三)邏輯與歷史相統一的方法
馬克思說:「歷史從哪裡開始,思想進程也應當從哪裡開始,而思想進程的進一步發展不過是歷史過程在抽象的理論上前後一貫的形式上的反映」。研究社會歷史過程必須堅持邏輯與歷史相統一的方法。
歷史是人類社會自身的客觀進程,邏輯則是對這一進程和歷史順序的認識和把握。社會歷史過程是邏輯的基礎,邏輯是社會歷史進程在人類思維中的再現。因此,二者具有同一性。
但是,由於「歷史常常是跳躍式地和曲折地前進的,如果必須處處跟隨它,那就勢必不僅會注意許多無關緊要的材料,而且也會常常打斷思想進程」。因此,邏輯對歷史的反應不是機械的、照鏡子式的反映,而是在科學抽象基礎上對歷史進程的本質和規律的反映。」這種反映是經過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現實的歷史過程本身的規律修正的,這時,每一個要素可以在它完全成熟而具有典型的發展點上加以考察。」邏輯反映歷史又高於歷史,只有上升
到邏輯的高度才能真正把握歷史的本質和規律。因此,以科學抽象和邏輯的方式把我社會歷史進程,就其實質來說,依然是歷史的方式,它「不過擺脫了歷史的形式以及起擾亂作用的偶然性而已」。
堅持邏輯與歷史相統一的觀點,既要反對把歷史碎片化、否認歷史發展規律的錯誤傾向,又要反對從邏輯出發剪裁歷史、用邏輯統一歷史的錯誤傾向。
Ⅶ 社會調查研究的類型有哪些
研究分為三種類型:探索性研究(Exploration)、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 Research),解釋性研究(Explanation)。
1、探索性研究
探索性研究使研究者對一項新的研究主題有初步的了解,以決定是否進行正式研究,及進行正式研究時應採用的方法。由於對所要研究的主題尚不完全清楚,另外,沒有相關的研究可供參考,因此研究設計選取一些小樣本進行探索性研究。
2、描述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的目的是要發現事實或社會真實,回答社會事實是什麼樣的問題。描述總體是描述性研究最為本質的特徵。其主要邏輯為歸納。
3、解釋性研究
解釋性研究的任務是理解有關社會現象之間的關系,以回答某個社會事實為什麼是這樣的問題。解釋項研究的主要邏輯為假說-演繹。
社會調查有時也被稱作「社會調查」或「調查研究」,但它與中文裡的「社會調查」是有區別的,社會調查泛指針對特定的議題收集相關的社會資料與數據的過程,而統計調查則專指對研究總體中抽出的樣本以詢問的方式收集社會數據的社會研究方法。
社會調查是當今司法制度的社會補充,我國的當前社會調查,主要是針對那些犯罪情節較輕、認罪悔罪態度較好、有可能被判處緩刑從而在社區服刑的刑事案件被告人。
一般情況下,法院刑事審判庭在受理此類案件後,向司法局矯正科發出社會調查邀請,矯正科指派被告人所在地的司法所對其個人情況、家庭和鄰里關系、單位表現、社會交往等狀況進行公正、深入、細致的調查,並在開庭審理時向法院提交書面調查報告。調查報告不影響定罪,但可以作為法院量刑的一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