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夠,建議還是先看看中文,國內的同行專家也有很多中文高被引的,值得一讀。別人做到哪一步了,只有大體了解這個方向後,你才能明白下一步該干什麼。你應該先主動向老師要課題,開始動手做實驗。因為對於急於想發文章的人來說,做實驗應先於看文獻看相關研究方向的碩士論文去知網找就可以了。看專業前沿文獻的還得結合你們專業情況去英文資料庫找。
一開始就接觸大篇幅、專業知識極強的英語文獻,相信對每個人來說都說一個痛苦至極的事情接著讀論文的方法論部分,有三個階段,分別是篩選+正式讀+筆記一般的英語肯定都能讀懂的。但是拿到專業的文獻卻有些生疏,這是因為裡面有很多專業名詞。學語文的時候也會遇到某一篇文章,是在高中學過的。但是他問的問題就不一樣了,問的深度不一樣。理解其主要內容和主要創新點再決定是否需要進一步深入研讀。
B. 閱讀論文的方法和技巧
第一步(需5-10分鍾)
快速瀏覽整篇論文,對其有個大概的了解。你也可以自己決定是否需要進一步閱讀。該階段分下面的幾個步驟組成:
1、仔細閱讀題目、摘要和引言;
2、閱讀標題和小節標題,標題下的內容不必看。
3、閱讀結論
4、看看參考文獻,也許有你讀過的論文。
在第一步完成後,你應該可以回答以下五個問題:
1.類別:這篇論文是什麼類型?測試類?對現有系統進行分析的?對原型系統進行描述的?
2.內容:在你讀過的論文中與其相關的有哪些?使用哪些理論基礎來分析文章?
3.正確性:結論是否有效?
4.創新:該論文的主要創新是什麼?
5.清晰度:該論文是否條理清晰?
回答出以上問題,你便清楚是否有必要繼續閱讀該論文,這也許與你的興趣或研究領域有關,也可能是作者的結論不正確使之沒必要再繼續閱讀。這也再次提醒你,在你寫論文的時候,希望有人看你的論文,那麼簡明扼要的標題及摘要是非常重要的,無論是讀者還是審稿人在用五分鍾過一遍你的論文後,看不到文章的亮點也就對你的論文失去讀下去的興趣了。
第二步(需1小時左右)
在第二步要仔細閱讀論文,但忽略掉諸如證明之類的細節。 閱讀過程中做好筆記記錄重點,或在論文空白處標注出來,
1、仔細閱讀論文中的數字、圖表和其他插圖。 尤其要注意圖表: 軸標簽是否正確? 標示的結果是否有誤差線? 這些常見的錯誤能區分出該論文是粗製濫造的還是經過盡心做研究後的結果。
2、為了了解更多關於該論文的背景,記得要標記未讀過的參考文獻供進一步閱讀。通過第二步的閱讀,你應該能夠掌握論文的主要內容。你也應該可以把論文的主旨及論據總結給別人。對於你感興趣的論文,讀到這個程度就可以了,但是對於那些在你研究領域內的論文來時,還遠遠不夠。
有些情況你在讀到第二步結束時仍然難以理解論文,可能的原因是主旨對你來說是全新的,還有不熟悉的術語和縮略詞。也可能論文作者使用您不明白的論據或實驗技術,導致大部分論文內容無法理解。除此之外,有些論文可能寫得很差,也導致你無法理解該篇論文。亦或者可能是深夜,你很累了。如果是這樣,你可以選擇:(1)把論文放到一邊,期望著在你走向事業成功的路上不需要理解它,(b)在了解了相關背景知識後,過段時間再回頭讀,或者(c)堅持不懈繼續閱讀。
第三步(數小時)
要充分了解一篇論文,尤其你是審稿人時,需要進行第三步。第三步的關鍵是:在腦中勾勒出整篇論文,作出與作者相同的假設,重新創作。通過將這種重新創作與實際文章進行比較,您可以輕松地驗證出論文的創新之處,也可以輕松找出一些不易察覺的缺陷和假設。
這一步需要讀者精讀論文,完成這一步讀者便可驗證論文中每一個假設是否成立,並且同時思考如果自己是本文作者的話會如何去體現自己的idea ,這種假設自己是作者的方法可以加深你對該論文論據及表述技巧上的理解,並且能從中學到這些技巧。在完成第三步的過程中,你應該時刻留意對於未來研究工作的新想法。
第三步是最耗費時間的,對於初學者來說可能要數小時,即便是有經驗的學者也至少要一兩個小時。當完成這一步後,你應該可以在腦海中重現構造論文的整個架構,同時能確定論文中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一般的論點。特別地,你也應該能明確指出論文中不清晰的假設、漏掉引用的相關工作以及論文中試驗和分析的手段潛在的缺點。
C. 即將上研究生的科研小白,該怎麼閱讀文獻
讀文獻的方法包括如下流程:檢索、篩選、閱讀、總結、記錄。
首先,查找文獻。
我們可以針對一個研究領域進行文獻搜索。搜索的對象包括專著、學術期刊、學術報告、統計報告、新聞類文章等等。既可以在圖書館查閱紙質文獻,也可以藉助互聯網或資料庫搜索數字內容。
查找文獻要不斷縮小范圍。先就感興趣的領域進行搜索,確定好初步選題,再進入到更具體的、專門化的文獻搜索過程。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煉研究問題。
其次,選擇文獻。
基本方法就是,選擇文獻的初期重廣度、後期重深度。先把相關文獻網羅起來,再挑選質量。論文先從本領域最近幾年重量級期刊開始著手,再依它的「參考書目」往前推。選擇的時候,每篇論文先看題目與論文摘要。選擇的依據可以是發表時間、學術期刊的權威性、作者的權威性等等。
最後,閱讀文獻。
學術文獻有著相對固定的結構。我們在閱讀時要注意這幾個環節:第一, 研究框架、概念、變數、理論背景是什麼?第二,採用了什麼研究方法?第三,得出了什麼研究結論?第四,我自己的批判式分析是什麼?
記得做好筆記哦!不然學術大神也會忘記的。
使用以下的方法,我現在閱讀文獻的速度提上來了,也不那麼反感英語文獻,反而從中得到很多啟發和靈感,感嘆作者怎麼會想出這么好的方法。
學習的方式多種多樣,每個人閱讀文獻的習慣也不盡相同。我依然在不斷實踐中。
1、標題,標題是文章的頭部信息,是文章的主線。
2、摘要,摘要包括了文章的一些背景、問題、關鍵詞、方法、結果。這里能看出文章是否和自己關心的主題相關,基本可以確定是否有讀下去的必要。
3、二級、三級標題、圖片和圖表,瀏覽文章的主要構成。不用管文章中的公式推導。 文章的介紹部分、結論,這部分的信息會更加詳細,好一些的文章會告訴你每個章節都講了些什麼,他們之間是怎麼銜接的。
4、經過以上部分,幾乎可以明白文章大致講的是什麼了,如果有必要再通讀全文,再把文章中的公式、實現過程、結果分析都理一遍。
5、建文件夾、做筆記、建立索引。
D. 簡述文獻閱讀的方法有哪些
文獻閱讀一般是先通過檢索,檢索到適合自己的文獻之後,然後去仔細閱讀,理解裡面的含義,然後在自己的作品中引用相關的內容。
E. 如何高效地閱讀文獻
做研究,少不了要讀文獻。可是對許多初學者來說,讀文獻是件痛苦的事兒。
一些學術小白們,剛接觸文獻閱讀,就匆匆忙忙地在 CNKI 中用關鍵詞搜索出一堆論文,一通下載之後,就打開第一篇,從頭到尾一字一句地讀起來。
讀完一篇,放到一邊,再讀另外一篇。讀到後面,發現前面的文獻已經遺忘了,於是翻回頭去再讀一遍,這還只是中文文獻,那英文的文獻讀起來更是沒效率,不知所措。
那麼,對於如何高效閱讀文獻呢?
8. 學會邊讀文獻邊記筆記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讀文獻切記眼高手低,要邊讀文獻邊記筆記。
對文獻中的一些創新型的觀點、方法、實驗過程及結論重點記錄,記錄可以用純文字記錄,但是我比較提倡畫路線圖記錄,根據文獻的研究次序畫因果關系圖表,可以更加直觀的連接文獻的研究脈絡。
知識層次的提高沒有捷徑,只有多看文獻,多與前輩交流。
把各種相關領域的文獻看懂了,或者達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達到一定的層次,才有能力去接受和研究新的問題。
看得多了,久而久之,就能融會貫通,就能養成抓住重點,提高效率的能力和習慣。
當然,人的能力千差萬別,但即便是天才,也要努力。希望我的分享對你們未來閱讀文獻有所幫助,也希望你們能夠掌握更多的文獻閱讀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