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三國治水用什麼方法好

三國治水用什麼方法好

發布時間:2023-08-18 04:46:35

❶ 治水的方法有哪些

治水的方法有很多,大致歸納如下:
1、疏通: 疏浚水庫湖泊河道河口,加深加寬過水斷面,炸除礁石,清除沉船樹木等泄水障礙物,裁彎取直,加大水流比降,提高泄洪能力。
2、建堤防: 順河岸,湖岸,庫岸修建堤防護岸,不讓洪水溢出。
3、河道整治: 多汊河道和分汊水道修建丁壩順壩,塞支強干,理順水流。
4、建攔河壩或活動壩,人工調節流量,削減洪峰。
5、植樹造林,種植草皮,保護流域生態環境,以減小汛期來自地面逕流和地下水逕流量,以減小河流泥沙來源。
6、治理河流水庫上遊河岸,防止垮山,滑坡和泥石流,以減小河流泥沙來源。

❷ 高手幫幫忙,急

都江堰坐落於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位於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都江堰水利工程建於公元前256年,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都江堰附近景色秀麗,文物古跡眾多,主要有伏龍觀、二王廟、安瀾索橋、玉壘關、離堆公園、玉壘山公園和靈岩寺等。
都江堰水利工程由創建時的魚嘴分水堤、飛沙堰溢洪道、寶瓶口引水口三大主體工程和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屬工程構成。科學地解決了江水自動分流、自動排沙、控制進水流量等問題,消除了水患,使川西平原成為「水旱從人」的「天府之國」。兩千多年來,一直發揮著防洪灌溉作用。截至1998年,都江堰灌溉范圍已達40餘縣,灌溉面積達到66.87萬公頃。
魚嘴是修建在江心的分水堤壩,把洶涌的岷江分隔成外江和內江,外江排洪,內江引水灌溉。飛沙堰起瀉洪、排沙和調節水量的作用。寶瓶口控制進水流量,因口的形狀如瓶頸,故稱寶瓶口。內江水經過寶瓶口流入川西平原灌溉農田。從玉壘山截斷的山丘部分,稱為「離堆」。
都江堰水利工程充分利用當地西北高、東南低的地理條件,根據江河出山口處特殊的地形、水脈、水勢,乘勢利導,無壩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為體系,保證了防洪、灌溉、水運和社會用水綜合效益的充分發揮。都江堰建成後,成都平原沃野千里,「水旱從人,不知飢饉,時無荒年,謂之天府」。四川的經濟文化有很大發展。其最偉大之處是建堰兩千多年來經久不衰,而且發揮著愈來愈大的效益。都江堰的創建,以不破壞自然資源,充分利用自然資源為人類服務為前提,變害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協調統一。
都江堰工程至今猶存,仍發揮著工作。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灌區范圍的擴大,從1936年開始,逐步改用混凝土漿砌卵石技術對渠首工程進行維修、加固,增加了部分水利設施,古堰的工程布局和「深淘灘、低作堰」,「乘勢利導、因時制宜」,「遇灣截角、逢正抽心」等治水方略沒有改變,都江堰水利工程成為世界最佳水資源利用的典範。水利專家仔細觀看了整個工程的設計後,都對它的高度的科學水平驚嘆不止。比如飛沙堰的設計就是很好地運用了迴旋流的理論。這個堰,平時可以引水灌溉,洪水時則可以排水入外江,而且還有排砂石的作用,有時很大的石塊也可以從堰上滾走。當時沒有水泥,這么大的工程都是就地取材,用竹籠裝卵石作堰,費用較省,效果顯著。
都江堰這一帶風景優美,有不少名勝古跡,又是一處十分理想的游覽勝地。都江堰一帶有二王廟、伏龍觀、安瀾索橋等名勝古跡。
二王廟位於岷江右岸的山坡上,前臨都江堰,原為紀念蜀王的望帝祠,齊建武(公元494~498年)時改祀李冰父子,更名為「崇德祠」。宋代(公元960~1279年)以後,李冰父子相繼被皇帝敕封為王,故而後人稱之為「二王廟」。廟內主殿分別供有李冰父子的塑像,並珍藏有治水名言、詩人碑刻等。
伏龍觀位於離堆公園內。傳說李冰治水時曾在這里降服惡龍,現存殿宇三重,前殿正中立有東漢時期(公元25~220年)所雕的李冰石像。殿內還有東漢堰工石像、唐代金仙和玉真公主在青城山修道時的遺物——飛龍鼎。
安瀾索橋又名「安瀾橋」、「夫妻橋」。始建於宋代以前。位於都江堰魚嘴之上,被譽為「中國古代五大橋梁」,是都江堰最具特徵的景觀。索橋以木排石墩承托,用粗竹纜橫掛江面,上鋪木板為橋面,兩旁以竹索為欄,全長約500米。明末(公元17世紀)毀於戰火。現在的橋為鋼索混凝土樁。
都江堰不僅是舉世聞名的中國古代水利工程,也是著名的風景名勝區。1982年,都江堰作為四川青城山-都江堰風景名勝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2007年5月8日,成都市青城山--都江堰旅遊景區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根據聯合國《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第一條第二款有關文化遺產定義的規定:「建築物:從歷史、藝術或科學角度看在建築式樣、分布均勻或與環境景色結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意義價值的單體或連接的建築群」。都江堰水利工程以歷史悠久、規模宏大、布局合理、運行科學,與環境和諧結合,在歷史和科學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2000年聯合國世界遺產委員會第24屆大會上都江堰被確定為世界文化遺產。

名稱由來
[編輯本段]
秦蜀郡太守李冰建堰初期,都江堰名稱叫「湔堋」,這是因為都江堰旁的玉壘山,秦漢以前叫「湔山」,而那時都江堰周圍的主要居住民族是氐羌人,他們把堰叫做「堋」,都江堰就叫「湔堋」。
三國蜀漢時期,都江堰地區設置都安縣,因縣得名,都江堰稱「都安堰」。同時,又叫「金堤」,這是突出魚嘴分水堤的作用,用堤代堰作名稱。
唐代,都江堰改稱為「楗尾堰」。因為當時用以築堤的材料和辦法,主要是「破竹為籠,圓徑三尺,以石實中,累而壅水」,即用竹籠裝石,稱為「楗尾」。
直到宋代,在宋史中,才第一次提到都江堰:「永康軍歲治都江堰,籠石蛇決江遏水,以灌數郡田。」
什麼稱都江堰,都江是哪條江呢?《蜀水考》說:「府河,一名成都江,有二源,即郫江,流江也。」流江是檢江的另一種稱呼,成都平原上的府河即郫江,南河即檢江,它們的上游,就是都江堰內江分流的柏條河和走馬河。《括地誌》說:「都江即成都江」。從宋代開始,把整個都江堰水利系統工程概括起來,叫都江堰,才較為准確地代表了整個水利工程系統,一直沿用至今。

修建過程
[編輯本段]
岷江是長江上游的一條較大的支流,發源於四川北部高山地區。每當春夏山洪暴發的時候,江水奔騰而下,從灌縣進入成都平原,由於河道狹窄,古時常常引發洪災,洪水一退,又是沙石千里。而灌縣岷江東岸的玉壘山又阻礙江水東流,造成東旱西澇。
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和他的兒子,吸取前人的治水經驗,率領當地人民,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的整體規劃是將岷江水流分成兩條,其中一條水流引入成都平原,這樣既可以分洪減災,又可以引水灌田、變害為利。主體工程包括魚嘴分水堤、飛沙堰溢洪道和寶瓶口進水口。
首先,李冰父子邀集了許多有治水經驗的農民,對地形和水情作了實地勘察,決心鑿穿玉壘山引水。由於當時還未發明火葯,李冰便以火燒石,使岩石爆裂,終於在玉壘山鑿出了一個寬20公尺,高40公尺,長80公尺的山口。因其形狀酷似瓶口,故取名「寶瓶口」,把開鑿玉壘山分離的石堆叫「離堆」。
安瀾索橋又名「安瀾橋」、「夫妻橋」。始建於宋代以前。位於都江堰魚嘴堤之上,被譽為「中國古代五大橋梁」之一,是都江堰最具特徵的景觀。索橋以木排石墩承托,用粗竹纜橫掛江面,上鋪木板為橋面,兩旁以竹索為欄,全長約500米。明末(公元17世紀)毀於戰火。現在的橋為鋼索混凝土樁。
寶瓶口引水工程完成後,雖然起到了分流和灌溉的作用,但因江東地勢較高,江水難以流入寶瓶口,李冰父子又率領大眾在離玉壘山不遠的岷江上游和江心築分水堰,用裝滿卵石的大竹籠放在江心堆成一個形如魚嘴的狹長小島。魚嘴把洶涌的岷江分隔成外江和內江,外江排洪,內江通過寶瓶口流入成都平原。
為了進一步起到分洪和減災的作用,在分水堰與離堆之間,又修建了一條長200公尺的溢洪道流入外江,以保證內江無災害,溢洪道前修有彎道,江水形成環流,江水超過堰頂時洪水中夾帶的泥石便流入到外江,這樣便不會淤塞內江和寶瓶口水道,故取名「飛沙堰」。
為了觀測和控制內江水量,李冰又雕刻了三個石樁人像,放於水中,以「枯水不淹足,洪水不過肩」來確定水位。還鑿制石馬置於江心,以此作為每年最小水量時淘灘的標准。

李冰父子
[編輯本段]
都江堰建於公元前256年,是中國戰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眾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2200多年來,至今仍發揮巨大效益,李冰治水,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不愧為文明世界的偉大傑作,造福人民的偉大水利工程。成都平原能夠如此富饒,被人們稱為「天府」樂土,從根本上說,是李冰創建都江堰的結果。所以《史記》說:「都江堰建成,使成都平原「水旱從人,不知飢懂,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也」。
2000多年來,李冰父子鑿離堆,開堰建渠為天府之國帶來的福澤一直為世人所崇敬、感激,二王廟從古至今不但香火鼎盛,而且在歷史上一直都有官方以及民間的祭典活動和祭祀活動。形成了以李冰父子為主題人物的每年農歷六月二十四日和六月二十六日為中心的廟會活動。

修建原因
[編輯本段]
1、為什麼要修寶瓶口?
只要打通玉壘山,使岷江水能夠暢通流向東邊,這樣既可以減少西邊的江水的流量,使西邊的江水不再泛濫,同時也能解除東邊地區的乾旱,使滔滔江水流入旱區,灌溉那裡的良田。這是治水患的關鍵環節,也是都江堰工程的第一步。玉壘山山石堅硬,民工們用鐵具鑿、挖、撬,工程進度極其緩慢。後來,一個有經驗的老民工建議,應當在岩石上開一些溝槽,然後放上柴草,點火燃燒,岩石在柴草的燃燒下就會暴裂,可以加快挖的速度。實踐證明這個辦法非常有效。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終於在玉壘山開鑿了一個20米寬、40米高、80米長的口子,因形狀很像瓶口,因此叫「寶瓶口」。奔流不息的岷江水通過寶瓶口源源不斷地流向東部旱區,這樣,東部的農田得到了灌溉。都江堰的第一大工程終於完成了。
寶瓶口引水工程完成後,雖然起到了分流和灌溉的作用,但因江東地勢較高,江水難以流入室瓶口,怎樣才能讓水更多地往東流入寶瓶口呢?從而引出要修分水魚嘴。
2、為什麼要修分水魚嘴?
為了便岷江水能夠順利東流且保持一定的流量,並充分發揮寶瓶口的分洪和灌溉作用,李冰在開鑿完寶瓶口以後,又決定在岷江中修築分水堰,將江水分為兩支:一支順江而下,另一支被迫流入寶瓶口。在江心修築分水堰是一項很艱巨的工程,因為江心水高涌大,水流急速,築成的堰提要很堅固,否則隨時都會被洪水沖走。開始修築分水堰時,他們採用往江心拋石塊的辦法,結果沒有成功。因為,拋下去的石塊,經不住洪水的沖擊,不斷地被洪水沖走。怎麼辦?岷山一帶盛產大竹,當地人用竹子蓋房、編竹籠來裝東西的方法,使李冰大受啟發。他請來許多竹工,讓他們編成長3丈、寬2尺的大竹籠,再往裡面裝滿鵝卵石,然後讓民工將沉重的大竹籠一個一個地沉大江底。結果大竹籠在湍流的水中安然不動,穩穩地固定在那裡,周圍再用大石頭加固,就這樣分水大提終於建成。由於大提前端的形狀好像一條魚的頭部,所以被稱為「魚嘴」。魚嘴的建成將上游奔流的江水一分為二:西邊稱為外江,它沿岷江河雨順流而下;東邊稱為內江,它流入寶瓶口,江水經大大小小的渠道,形成一個縱橫交錯的灌溉網。從此以後成都平原就很少有水旱災難,用竹籠裝卵石來截流的辦法也沿用至今。
3、為什麼還要修飛沙堰?
為了進一步控制流入寶瓶口的水量,防止灌溉區的水量忽大忽小、不能保持穩定的情況,李冰又在魚嘴分水堤的尾部,靠著寶瓶口的地方,修建了分洪用的平水槽和「飛沙堰」溢洪道。飛沙堰同樣採用竹籠裝卵石的辦法堆築,堰頂做到比較合適的高度,起一種調節水量的作用。當內江水位過高的時候,洪水就經由平水槽漫過飛沙堰流入外江,使得進入室瓶口的水量不致太大,保障內江灌溉區免遭水災;同時,由於漫過飛沙堰流入外江的水流產生了游渦,還可以有效地減少泥沙在寶瓶口周圍的沉積。至此,都江堰工程基本完成。

歷史事件
[編輯本段]
李冰創建都江堰
秦昭王後期李冰任蜀郡守期間(約公元前276~前251年),在深入調查研究、總結前人治水經驗的基礎上,精心選擇在成都平原頂點的岷江上游幹流出山口處作為工程地點,團結和組織西蜀各族人民,經過艱苦奮斗,終於在公元前256年前後建成都江堰。實踐證明,歷2000多年效益不衰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地理位置優越、合理,工程布置適合自然規律,分水堤、溢洪道、寶瓶口三項工程相互制約、相輔相成,聯合發揮引水、分洪、排石輸沙的重要作用。都江堰至今仍然發揮著巨大的效益。
司馬遷考察都江堰
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司馬遷奉命出使西南時,實地考察了都江堰。他在《史記·河渠書》中記載了李冰創建都江堰的功績。後人在其西瞻蜀之岷山及離堆處建西瞻亭、西瞻堂以示紀念。
張陵傳道青城山
東漢順帝時(公元126~144年),張陵從洛陽越秦嶺到鶴鳴山修道,漢安二年(公元143年)七月一日,率弟子來青城山結茅傳道。張陵在青城一帶山區傳道13年,漢桓帝永壽二年(公元156年)在青城山羽化,葬第三混元頂。青城山成為天師道的發祥地,常道觀被稱為「仙都眾奧之妙,福地會昌之域,張天師羽化處焉」。歷代龍虎山的天師多來青城山朝拜祖庭,為漢天師張陵掃墓。
諸葛亮設兵護堰
蜀漢建興六年(公元228年),諸葛亮北征,以都江堰為農業之根本、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徵集兵丁1200人加以守護,並設專職堰官進行經常性的管理維護,開以後歷代設專職水利官員管理都江堰之先河。
馬可·波羅游歷都江堰
元世祖至元年間(公元1264~1294年),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從陝西漢中騎馬,行20餘日抵成都,游覽了都江堰。後在其《馬可·波羅游記》一書中說:「都江水系,川流甚急,川中多魚,船舶往來甚眾,運載商貨,往來上下游。」
李希霍芬考察都江堰
清同治年間(公元1862~1874年),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Richthofen 1833-1905)來都江堰考察,以行家的眼光,盛贊都江堰灌溉方法之完美世界各地無與倫比。曾於1872年在《李希霍芬男爵書簡》中設專章介紹都江堰。李希霍芬是把都江堰詳細介紹給世界的第一人。1872年,李希霍芬稱贊"都江堰灌溉方法之完善,世界各地無與倫比"。
修建成灌馬路
成都到灌縣公路於1913年動工,從灌縣一端建成2公里「示範路」即告停止。1923年,四川省督理委林火良青為總辦,改官辦為官商合辦,1925年全線建成,1926年1月1日通車。是四川省第一條公路。
創辦合資企業
1919~1920年,灌縣人姚寶姍在小金縣長卸任後,集會省中經營界人士,與法國基督教士謝安道合資,興辦森茂伐木公司。公司以灌縣為基地,在理番(今阿壩州理縣)等地砍伐大山原木,加工成方料,經小溝入岷江漂運至灌縣紫坪鋪收漂,再紮成大筏,水運成都銷售,獲利甚巨。是為都江堰市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
疊溪洪水
1933年8月25日,岷江上游茂縣境疊溪發生7.5級地震,山岩崩塌,橫斷岷江及其支流。10月9日,岷江被堵塞斷流45天後,幹流小海子潰決,積水一涌而下。10月10日1時許,洪水進入都江堰市境,洪峰流量約每秒1.02萬立方米,沖毀都江堰金剛堤、平水槽、飛沙堰、人字堤等水利工程及安瀾索橋。內、外江水匯成一片,汪洋無際。16個鄉鎮受災,毀農田1000公頃,死亡5000餘人。紫坪、白沙岷江沿岸1萬余立方米木材、1000多噸煤炭及葯材漂沒無遺,都江堰以下各河流沿岸房舍、橋梁、碾磨沖毀無數,流離失所的災民在萬人以上。�
黃炎培都江堰辦學
1941年,黃炎培到都江堰選定城東郊豐都廟為校址。翌年暑假,委派重慶職業學校校長陸叔昂來灌縣購置水田、耕牛、農具,為教學實習准備條件。1944年2月,「都江實用職業學校」開學,由沈肅文任校長,黃炎培偕夫人姚維鈞到灌縣主持開學典禮,並親為學校制定「理必求真,事必求是,言必守信,行必踏實」的校訓。學校提倡「手腦並用」的學風,注重學生思想修養、文化知識和生產技能的培養。學校建立董事會,黃炎培任董事長。抗日戰爭勝利後,學校於1945年10月交由灌縣地方接辦。�
林森主持都江堰開水典禮
1942年清明節,四川省政府及灌區14縣官員齊集都江堰舉行開水典禮,典禮由當時正住在灌縣的國民政府主席林森主持。開堰前先在伏龍觀祭祀李冰,向李冰神像頂禮膜拜。祭畢,林森及其從祭人員乘轎直赴二王廟祭祀李二郎。祭畢,林森及其從祭人員又轉赴都江堰魚嘴,在鞭炮和萬眾歡呼聲中,親視開堰放水。
馮玉祥捐資建亭
1941年、1942年、1945年,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馮玉祥數次在灌縣、青城山居留。抗日戰爭勝利前夕,馮玉祥寓居青城山真武宮。1945年8月11日晨,當他聽到抗戰勝利、日本投降的消息時,當即捐資在真武宮側建亭,取名「聞勝」,並撰書刻碑一通立於亭中。
解放軍搶修都江堰
194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軍四川,入川後賀龍司令員指出,要先搶修都江堰,把已延誤的歲修時間搶回來。並決定從軍費中撥出專款,確定由王希甫負責,由駐灌縣解放軍協助搶修。12月29日,成立都江堰歲修工程臨時督修處。成都軍事管制委員會撥款3萬銀元作搶修經費。駐灌縣解放軍184師1500餘人在師長林彬、政委梁文英指揮下參加搶修工程。整個歲修工程於1950年3月底全部完工。4月2日按照都江堰傳統習慣舉行了開水典禮。�
都江堰建堰2250周年慶典
1994年4月5日,由四川省政府、國家水利部主辦,成都市政府、都江堰市政府、都江堰管理局承辦的「中國四川都江堰建堰2250周年慶典」在都江堰渠首隆重舉行。美國、加拿大、日本、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的69個使團到會祝賀並參加慶典活動,與會人士緬懷李冰父子的豐功偉績,盛贊都江堰灌區由50年代的灌溉19萬多公頃發展到67萬多公頃,成為全國最大的灌區、效益巨大的水利工程。紀念活動期間,與會人士觀看了富於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特色的舞蹈、仿古祭祀儀式及砍榪槎放水活動。
汶川大地震後未見受損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在四川汶川縣(北緯31度,東經103.4度)發生8.0級地震。都江堰是此次地震離震中最近的地區之一,據都江堰景區工作人員介紹,未發現都江堰水利工程受損的跡象。

歷久輝煌
[編輯本段]
都江堰水利工程。歷經2260年而不衰,是當今世界年代久遠、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它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成功的水利傑作,更是古代水利工程沿用至今,「古為今用」、碩果僅存的奇觀。與之興建時間大致相同的古埃及和古巴比侖的灌溉系統,以及中國陝西的鄭國渠和廣西的靈渠,都因滄海變遷和時間的推移,或湮沒、或失效,唯有都江堰獨樹一幟,有興建源遠流長,至今還滋潤著天府之國的萬頃良田。
都江堰它充分利用當地西北高、東南低的地理條件,根據江河出山口處特殊的地形、水脈、水勢,乘勢利導,無壩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為體系,保證了防洪、灌溉、水運和社會用水綜合效益的充分發揮。它最偉大之處是建堰2250多年來經久不衰,而且發揮著愈來愈大的效益。都江堰的創建,以不破壞自然資源,充分利用自然資源為人類服務為前提,變害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協合統一,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僅存的一項偉大的「生態工程」。開創了中國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紀元,標志著中國水利史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在世界水利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章。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國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文化劃時代的傑作。
李冰主持創建的都江堰,正確處理魚嘴分水堤、飛沙堰溢洪道、寶瓶口引水口等主體工程的關系,使其相互依賴,功能互補,巧妙配合,渾然一體,形成布局合理的系統工程,聯合發揮分流分沙、泄洪排沙、引水疏沙的重要作用,使其枯水不缺,洪水不淹。都江堰的三大部分,科學地解決了江水自動分流、自動排沙、控制進水流量等問題,消除了水患。具體地說,利用魚嘴分水堤從眠江引水灌溉,枯水期,自動將眠江60%的水引入內江,40%的水排入外江;洪水時,又自動將60%的水排入外江,40%的水引入內江。都江堰建於眠江彎道處,江水至都江堰,含沙量少的表層水流向凹岸,含沙量大的底層水流向凸岸,將洪水沖下來的沙石大部分從外江排走。進入內江的小部分沙石,利用伸向江心的虎頭岩的支引、寶瓶口的節制和"離堆"的頂托,將大部分沙石從飛沙堰、人字堤排入外江,使寶瓶口引水口和灌區幹流免遭泥沙淤塞;利用寶瓶口引水口控制進水量,既保證了灌溉用水,又防止了過量洪水湧入內江灌區,造成災害。都江堰能自動調節進入灌區的水量,使成都平原"水旱從人",成為天府糧倉。都江堰是成功運用自然彎道形成的流體引力,自動引水、泄洪、排沙的典範。建堰時,李冰還在江中埋石馬作淘灘標志,立"三石人"觀察水情消長,開創了中國古代水情測量的先例。歷代對都江堰水利工程都非常重視,逐步完善了管理機構,建立了歲修、防洪等維護制度,積累和總結了"六字訣"、"三字經"、"八字格言"等寶貴的治水經驗,使古堰持續發展,相沿不廢。
李冰所創建的都江堰是一個科學、完整、極富發展潛力的龐大的水利工程體系,是巧奪天工、造福當代、惠澤未來的水利工程,是區域水利網路化的典範。後來的靈渠、它山堰、漁梁壩、戴村壩一批歷史性工程,都有都江堰的印記。其工程結構主要由渠首工程、附屬工程和灌渠系統工程組成。渠首工程主要由魚嘴、飛沙堰、寶瓶口組成;附屬工程由百丈堤、人字溢洪堰組成;渠系工程主要由內江總乾渠、沙黑總乾渠、金馬河乾渠等組成。建國後,為解決都江堰工程維修期間的城市供水問題,又特別設計增建了工業引水暗渠。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科學奧妙之處,集中反映在以上三大工程組成了一個完整的大系統,形成無壩限量引水並且在岷江不同水量情況下的分洪除沙、引水灌溉的能力,使成都平原「水旱從人、不知飢饉」,適應了當時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解放後,又增加了蓄水、暗渠供水功能,使都江堰工程的科技經濟內涵得到了充分的拓展,適應了現代經濟發展的需要。
勤勞智慧的川西人民,在發展李冰所創建的都江堰事業的過程中,正確處理分水泄洪、引水灌溉、低堰排沙、運行維修等各種矛盾關系,緊緊依託自然條件、充分運用工程技術解決了各種問題,積累了極為豐富的治水經驗。「深淘灘、低作堰」六字訣,新、舊兩個版本的「三字經」,留下了系統、完整而又非常具體的治水經驗。認真學習研究和推廣都江堰經驗,對治理黃河、解決山東的水問題,加快水利網路化建設,發揮我省乃至全國自然地理優勢,優化生態環境仍然意義重大。
都江堰水利事業工程針對岷江與成都平原的懸江特點與矛盾,充分發揮水體自調、避高就下、彎道環流特性,「乘勢利導、因時制宜」,正確處理懸江岷江與成都平原的矛盾,使其統一在一大工程體系中,變水害為水利。具體講,以三維空間巧妙構築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渠首「三大工程」,優化岷江特定區段的硬約束,形成不同流量條件下的主流走勢、環流力度,造成岷江不同流量條件下的內、外江不同的水沙分配比,克服川西自然地理劣勢,優化岷江和成都平原的關系,發展水利網路化,使其最有利於當地經濟的穩定持續發展。其三維空間的關系是:平面布局是基礎、是前提;立面結構是在平面布局的基礎上歷經千載,反復優化逐步形成的。

兩千多年前,都江堰取得這樣偉大的科學成就,世界絕無僅有,至今仍是世界水利工程的最佳作品。1872年,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Richthofen 1833-1905)稱贊"都江堰灌溉方法之完善,世界各地無與倫比"。1986年,國際灌排委員會秘書長弗朗傑姆,國際河流泥沙學術會的各國專家參觀都江堰後,對都江堰科學的灌溉和排沙功能給予高度評價。1 999年3月,聯合國人居中心官員參觀都江堰後,建議都江堰水利工程參評2000年聯合國"最佳水資源利用和處理獎"。

❸ 歷史上的古人治理水患都是用了什麼方法

1998年的特大洪水,到2020年的鄱陽,洞庭湖的汛情,抗洪救災,刻不容緩,我們運用現代化技術可以准確有效將洪水控制住,在古代,我們面對肆虐的洪水,就有不少治水的成功的案列。

在治理水患的人物中,最出名的就是建造都江堰的李冰了。當時他任職後的首要任務就是必須要解決困擾百姓的“惡水--岷江”帶來的各種水患。從公元256都江堰水利工程的開始到完工用了八年時間,期間李冰疏通了治水的關鍵一戰--玉壘山,使得岷江水流可以順暢無阻,後為了解決河床淤積堵塞的問題又建立金剛堤,使岷江水分流,金剛堤也就我們現在看到的魚嘴的造型。在沒有任何先進設備的情況下,李冰硬是把“惡水”治理成了哺育川西平原的“母親河”。

閱讀全文

與三國治水用什麼方法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塵埃計數器使用方法 瀏覽:212
量化分析方法舉例 瀏覽:528
榛子的育苗方法圖片 瀏覽:209
常用的累積粉絲的方法 瀏覽:192
香港拓客方法有哪些 瀏覽:419
三星手機設置鈴聲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429
帽子製作方法視頻手工 瀏覽:950
如何用spss進行人口預測方法 瀏覽:649
艾蜜塔使用方法 瀏覽:931
濕氣重怎麼祛除最快最有效方法 瀏覽:387
硅酸鹽水泥板安裝方法 瀏覽:160
車間門安裝方法 瀏覽:510
中葯山葯食用方法 瀏覽:936
外科手術區皮膚消毒方法步驟 瀏覽:883
耳道乾燥快速恢復十大方法 瀏覽:855
學生用什麼方法較快閱讀 瀏覽:767
圓心角周長計算方法 瀏覽:653
特級化學教師教學方法 瀏覽:621
雷諾氏病中醫治療方法 瀏覽:124
網上賺錢的方法都有哪些 瀏覽: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