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大學的教學方法手段都有哪些

大學的教學方法手段都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3-08-14 21:03:10

『壹』 教學手段有哪些

1、情景教學:法是教師根據課文所描繪的情景,創設出形象鮮明的PPT圖畫片,再加上生動的文學語言,並運用音樂的藝術感染力,再現情景現場,讓學生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彷彿置身事內如臨其境。
2、參與式教學法:是一種互動性的教學方法,通過互動過程讓學生學習記憶,例如上化學課老師找同學一起做實驗就是一種參與式教學方式。
3、案列教學法:案例學習就是通過具體案例去理解相關知識,這一點經常運用在法律條文的學習中。
4、研討式教學法:通過師生共同討論學習,類似於頭腦風暴法,讓學生在參與中積極思考和理解問題。
5、啟發式教學法:啟發式教學經常運用在大學教學中,老師只勾勒出大致輪廓,而具體的內容需要學生自學填充。
6、項目驅動教學法:項目驅動常用於研究生、博士生的教育中,通過給定一定論題,學生下來自行論證,這種方法適用於成人。

『貳』 教學方法和手段有哪些

導語:教學方法是教師和學生為了實現共同的教學目標,完成共同的教學任務,在教學過程中運用的方式與手段的總稱。教學方法的分類就是把多種多樣的各種教學方法,按照一定的規則或標准,將它們歸屬為一個有內在聯系的體系。

教學方法和手段有哪些? 篇1

1.講授法

講授法是教師通過簡明、生動的口頭語言向學生傳授知識、發展學生智力的方法。它是通過敘述、描繪、解釋、推論來傳遞信息、傳授知識、闡明概念、論證定律和公式,引導學生分析和認識問題。運用講授法的基本要求是:

①講授既要重視內容的科學性和思想性,同時又要應盡可能的與學生的認知基礎發生聯系。

②講授應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科思維。

③講授應具有啟發性。

④講授要講究語言藝術。語言要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清晰、准確、簡練,條理清楚、通俗易懂,盡可能音量、語速要適度,語調要抑揚頓挫,適應學生的心理節奏。

講授法的優點是教師容易控制教學進程,能夠使學生在較短時間內獲得大量系統的科學知識。但如果運用不好,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不易發揮,就會出現教師滿堂灌、學生被動聽的局面。

2.討論法

討論法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以全班或小組為單位,圍繞教材的中心問題,各抒己見,通過討論或辯論活動,獲得知識或鞏固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優點在於,由於全體學生都參加活動,可以培養合作精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獨立性。一般在高年級學生或成人教學中採用。運用討論法的基本要求是:

①討論的問題要具有吸引力。討論前教師應提出討論題和討論的具體要求,指導學生收集閱讀有關資料或進行調查研究,認真寫好發言提綱。

②討論時,要善於啟發引導學生自由發表意見。討論要圍繞中心,聯系實際,讓每個學生都有發言機會。

③討論結束時,教師應進行小結,概括討論的情況,使學生獲得正確的觀點和系統的知識。

3.直觀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師在課堂上通過展示各種實物、直觀教具或進行示範性實驗,讓學生通過觀察獲得感性認識的教學方法。是一種輔助性教學方法,要和講授法、談話法等教學方法結合使用。運用演示法的基本要求是:

1、目的要明確

2、現象要明顯且容易觀察

3、盡量排除次要因素或減小次要因素的影響

4.練習法

練習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鞏固知識、運用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在教學中,練習法被各科教學廣泛採用。練習一般可分為以下幾種:

其一,語言的練習。包括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的練習,旨在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

其二,解答問題的練習。包括口頭和書面解答問題的練習,旨在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其三,實際操作的練習。旨在形成操作技能,在技術性學科中占重要地位。

5.讀書指導法

讀書指導法是教師指導學生通過閱讀教科書或參考書,以獲得知識、鞏固知識、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一種方法。

6.任務驅動法

教師給學生布置探究性的學習任務,學生查閱資料,對知識體系進行整理,再選出代表進行講解,最後由教師進行總結。任務驅動教學法可以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也可以以個人為單位組織進行,它要求教師布置任務要具體,其他學生要極積提問,以達到共同學習的目的。任務驅動教學法可以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獨立探索及合作精神。

7.參觀教學法

組織或指導學習到育種試驗地進行實地觀察、調查、研究和學習,從而獲得新知識或鞏固已學知識的教學方法。參觀教學法一般由校外實訓教師指導和講解,要求學生圍繞參觀內容收集有關資料,質疑問難,做好記錄,參觀結束後,整理參觀筆記,寫出書面參觀報告,將感性認識升華為理性知識。參觀教學法可使學生鞏固已學的理論知識,掌握最新的前延知識。參觀教學法主要應用於各種植物品種改良技術的工作程序、後代選擇方法和最新研究進展等方面內容的教學。參觀教學法可以分為:「准備性參觀、並行性參觀、總結性參觀」。

8.現場教學法

是以現場為中心,以現場實物為對象,以學生活動為主體的教學方法。本課程現場教學在校內外實訓基地進行,主要應用於育種試驗布局規劃、試驗設計、作物性狀的觀察記載方法等項目的教學。

9.自主學習法

為了充分拓展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自主學習能力,鍛煉學生的綜合素質,通常給學生留思考題或對遇到一些生產問題,讓學生利用網路資源自主學習的方式尋找答案,提出解決問題的措施,然後提出討論評價。

自主學習法主要應用於課程拓展內容的教學,如項目教學未涉及的小作物具體的育種方法和特點,組織學生自主學習,按照論文的形式並撰寫學習小論文,交由老師評價。鍛煉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和科技寫作能力。

教學方法和手段有哪些? 篇2

教學手段的方法

情景教學法,是教師根據課文所描繪的情景,創設出形象鮮明的PPT圖畫片,再加上生動的文學語言,並運用音樂的藝術感染力,再現情景現場,讓學生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彷彿置身事內如臨其境;

參與式教學法,是一種互動性的教學方法,通過互動過程讓學生學習記憶,例如上化學課老師找同學一起做實驗就是一種參與式教學方式。

案列教學法,案例學習就是通過具體案例去理解相關知識,這一點經常運用在法律條文的學習中。

研討式教學法,通過師生共同討論學習,類似於頭腦風暴法,讓學生在參與中積極思考和理解問題。

啟發式教學法,啟發式教學經常運用在大學教學中,老師只勾勒出大致輪廓,而具體的內容需要學生自學填充。

項目驅動教學法,項目驅動常用於研究生、博士生的教育中,通過給定一定論題,學生下來自行論證,這種方法適用於成人。

教學手段指運用教學輔助工具進行課堂教學的一種方法,可以是視聽,也可以是實踐活動,現在以多媒體為多。現代化教學手段是與傳統教學手段相對而言的。傳統教學手段主要指一部教科書、一支粉筆、一塊黑板、幾副歷史掛圖等。

現代化教學手段是指各種電化教育器材和教材,即把幻燈機、投影儀、錄音機、錄像機、電視機、電影機、VCD機、DVD機、計算機等等搬入課堂,作為直觀教具應用於各學科教學領域。因利用其聲、光、電等現代化科學技術輔助教學,又稱為「電化教學」。

教學方法的種類

目前,我國常用的教學方法從宏觀上講主要有:以語言形式獲得間接經驗的教學方法,以直觀形式獲得接經驗的教學方法,以實際訓練形式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學方法等。這些教學方法之所以經常被採用,主要是因為它們都有極其重要的使用價值,對提高教學質量具有特定的功效。但任何教學方法都不是萬能的,它需要教者必須切實把握各種常用教學方法的特點、作用,適用范圍和條件,以及應注意的問題等,使其在教學實踐中有效的發揮作用。

(一)以語言形式獲得間接經驗的方法。

這類教學方法是指通過都師和學生口頭語言活動及學生獨立閱讀書面語言為主的教學方法。它主要包括: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和讀書指導法。

1 講授法

講授法是教師運用口頭語言向學生描繪情境、敘述事實、解釋概念、論證原理和闡明規律的一中教學方法。

2 談話法

談話法,又稱回答法。它是通過師生的交談來傳播和學習知識的一種方法。其特點是教師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經驗和知識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藉以獲得新知識或鞏固、檢查已學的知識。

3 討論法

討論法是在教師指導下,由全班或小組圍繞某一種中心問題通過發表各自意見和看法,共同研討,相互啟發,集思廣益地進行學習的一種方法。

4 讀書指導法

讀書指導法是教師 目的、有計劃地指導學生通過獨立閱讀教材和參考資料獲得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

(二)以直觀形式獲得直接經驗的方法

這類教學方法是指教師組織學生直接接觸實際事物並通過感知覺獲得感性認識,領會所學的知識的方法。它主要包括演示法和參觀法。

1 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師把實物或實物的模象展示給學生觀察,或通過示範性的實驗,通過現代教學手段,使學生獲得知識更新的一種教學方法。它是輔助的教學方法,經常與講授、談話、討論等方法配合一起使用。

2 參觀法

參觀法是根據教學目的要求,組織學生到一定的校外場所——自然界、生產現場和其他社會生活場所,使學生通過對實際事物和現象的觀察、研究獲得新知識的方法。

(三)以實際訓練形式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學方法

這類教學方法是以形成學生的技能、行為習慣、、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為主要任務的一種教學方法。它主要包括練習、實驗和實習作業等方法。

1 練習法

練習法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鞏固知識和培養各種學習技能垢基本方法,也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一種主要的'實踐活動。

2 實驗法

實驗法是學生在教師 指導下,使用一定的設備和材料,通過控制條伯的操作,引起實驗對象的某些變化,並從觀察這些變化中獲得新知識或驗證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它也是自然科學學科常用的一種方法。

3 實習法(或稱實習作業法)

實習法是學生 在教師紐上,利用一定 實習場所,參加一定實習工作,以掌握一定的技能和有關的直接知識,或驗證間接知識,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

教學手段與方法

1、教師用授漁的方法而不是授魚的方法。

教師認真講授每一堂課、每一章節。寮國文是拼音文字,其詞彙絕大部分是一詞多義,拼讀不難,但要記住其多個含義就難了,我們在講解詞義時,都舉一反三,把每個詞義都講深講透並舉例用法;在講授寮國語句子結構特點時,將其與漢語句子結構特點進行比較,最終解決了寮國語各類詞彙的用法和句子結構規律。這一方法很重要。我們發現個別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都是因為弄不懂詞義,沒有掌握句子結構的規律,顯得極沒有信心,而掌握詞義和句子結構規律的學生,學習興趣大,顯得很有信心,學習成績好。把詞義及用法和句子結構規律教給學生就像把鑰匙給學生讓他們去打開寮國語知識這個大門。

2、加強聽、說、讀、寫、譯的基本功訓練。

聽、說、讀、寫、譯的能力如何關繫到能不能實現培養目標的問題,本專業各門課程都要圍繞培養目標這個方面對學生進行訓練。雖然有口語、視聽說、閱讀和翻譯等有側重訓練的課程,但精讀課在使學生掌握基本詞彙和語法的基礎上也根據課程的特點進行了上述及格方面的訓練。我們要求學生課前一定要預習,上課時不看課本而是集中精力聽老師講解課文和回答問題。二年級開始盡量完全用寮國語講課,到高年級全部用寮國語上課。每一章節都留一定的世界給學生討論。討論內容有與該章節詞義和語法有關或與思想內容有關的問題。要求學生用寮國語進行討論。老師在講授詞義和語法時,有目的地進行外譯中、中譯外的訓練,而不是等到高年級開翻譯課時才進行翻譯訓練。從一年級到四年級我們都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要求學生模仿電台播音員那樣朗讀寮國語文章,定期進行用寮國文寫作比賽,用寮國語講故事比賽。我們要求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盡量用寮國語進行交流。基本功訓練不僅鞏固學生所學的知識,將書面知識變為自己的知識,而且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互動式的教學方法,教師在講授課文過程中採用與學生溝通的互動方式。

教師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學生用所學的詞彙、語法結合實際造句,鼓勵學生大膽對老師的教學提出問題,甚至可以否認。教學中老師雖然處於 主導地位,但在關繫上與學生是平等的,課堂上可以爭論。這種關系定位使課堂氣氛活躍,在溝通和交流的過程中教師了解到學生的需要,查找問題的所在,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使教學質量不斷提高。

4、開辟第二課堂活動。

在我校外語學院教學樓外的相思湖畔開設了外語角。寮國語專業和其他專業學生和在我校學習的寮國留學生和其他國家的留學生,每周定期在那裡進行交流。除了外語角活動外,我們還鼓勵學生充分利用我校寮國留學生和寮國籍教師的有利條件,利用課外活動和節假日時間與寮國留學生和寮國籍教師交往,帶他們上街買東西或游戲或舉行各類活動,練習口語,充當翻譯。通過與寮國人的接觸、交往,學生的聽說能力得到了提高。

5、第三年到所學語言對象國的大學留學一年。

從上個世紀90年代初起,每屆學生第三年都到寮國國家大學留學一年,使他們有一年的時間置身在所學語言對象國里。教他們的全是寮國教師,接觸的都是寮國人,不僅學到地道的寮國語而且對寮國的社會、風土人情有切身地了解。這一方法很有效,學生的專業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大部分學生回來後,能講一口流利、地道的寮國語。四年級畢業前,一些要寮國語翻譯的公司為了考察這個學生能不能用,先讓他們跟公司到寮國考察,讓他們當公司的翻譯。接受考驗的學生很有信心,較好的完成了任務,公司就決定錄用他們。這些都得益於在國外留學一年。

教學手段現代化

現代化基礎

1.社會發展基礎

19世紀末以來,世界人口激增帶來巨大的入學壓力;人類知識總量的激增與老化周期縮短對教育提出了挑戰;高漲的民主運動對普及教育的要求等成為促進教學手段現代化的社會因素。

2.科學發展基礎

神經生理學家Brodmann認為人的大腦功能分為52個功能區,Sprey裂腦實驗研究中發現人的左右腦各有分工(左腦半球主要管理語言、邏輯思維;右腦半球主要管理形態結構、時間與空間)。心理學家Trechler關於感官與學習的關系研究發現,通過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味覺而獲得的知識分別是83%、11%、3.5%、1.5%、1.0%。這表明,各種感官都與知識的獲得相關聯,教學中應當調動學生的一切感官特別是視覺、聽覺,最好的教學手段是視聽結合、兼用形象與聲音來呈現教學內容。

3.技術基礎

自19世紀末以來,幻燈、電影、電視機、計算機等相繼發明,並不斷地在教學領域推廣使用。這些現代化的科學技術直接地為教學手段的現代化提供了技術基礎,正是這些現代科技把教學手段現代化變成了現實。而且,由於現代化教學手段具有設備電子化、兼用形聲呈現教學信息、對教學內容作一定的變換「處理」、教學的時間與空間適應性強等方面的特點,因此它的出現對教育產生深刻的影響:(1)拓展了教育的時空,使傳統階段教育向現代終身教育發展成為可能;(2)引起教育內部的深刻變革,促使教育思想、教育觀念的轉變;沖擊傳統的教育結構、制度,促使現代教育體系的確立;引起教師與學生的教學行為的變化;把傳統的教師←—→學生教學系統發展成為教師←—→教學機器←—→學生的新型教學系統;發展教育內容的表現形式,增強教育、教學的吸引力;改變教科書的概念。(3)提高了教育、教學的質量;降低了教育成本,增進了教育的效率。由此可見,教學手段現代化是一種歷史的必然,它對促進教育現代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們應當重視教學手段現代化的理論研究與實踐運用,特別是在實踐上如何卓有成效地推進教學手段的現代化進程。

現代化策略

(一)傳統教學手段與現代教學手段有機整合

從辯證的角度看,傳統教學手段與現代化教學手段各有優點與不足。現代化教學手段多長於知識的傳授、長於智力發展,而短於品德、情感、審美教育,師生之間缺乏人際交往、情感交往,學生難以從教師那裡受到思想、情感、人格、審美方面的熏陶和感染;現代化教學手段的使用還存在短於具體的技能、技巧的培養,對眼、耳的過度刺激有害學生的感官。

因此,對待二者不可偏廢,應當使傳統教學手段與現代化教學手段相協調。所以,應對傳統教學手段與現代化教學手段做出科學的分析,對應當或必須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的課程內容則做出硬性規定,要求教師必須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而在需要教師運用傳統教學手段的課程內容則要求教師盡可能使用傳統教學手段。這樣,不但可以起到發揮教師引導學生科學地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進行自學、學會自學的作用,而且也使教師能夠對學生自學中由教學機器不能夠回答的特殊問題進行個別的解答,也可預防學生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進行非常事件、甚至犯罪活動等不良行為的發生。

(二)制定推進教學手段現代化政策

與早發內生型現代化的由下而上、通過漫長的自然演化使教育完成現代化有所不同,我國教育現代化是與社會後發外生型現代化相聯系的,如若依靠民眾的覺悟、資金的緩慢積累來完成教育現代化則勢必延誤教育現代化的時機。

因此,必須走由上而下、強化政府行政主導作用的道路。這在珠江三角洲、海南地區已取得了成功。因此,國家應當從宏觀政策方面,在政策導向、投資規劃、項目實施、過程管理和項目檢查等方面發揮政策性、權威性的指導作用。

(1)建立一個推進教學手段現代化的政策保障體系。比如建立一個由中央與地方的教育行政管理人員、學校領導和現代化教學手段專家組成的行政機構,便於國家對教學手段現代化的實施具有全面的、整體的管理。

(2)制定現代化教學手段的管理制度,對教學手段現代化建設中的資金投放、項目選擇、進展情況、崗位編制、質量效益等方面按照制度、准則進行具體管理,使得教學手段的現代化能夠落到實處。

(3)採用國家資助、社會贊助與學校出資相結合的策略,多方籌資以解決資金問題。為現代化教學手段的購買、研製、使用提供足夠的資金。

(4)我國是一個地域廣闊、就學人口眾多,地區發展不平衡、經濟差距較大的國家,這個實情決定了教學手段現代化不可能在全國范圍內同時達到某一個水平,而只能是根據各個地區的發育水平、教育發展程度而分地區、有差別地實施教學手段現代化計劃。全面啟動與差別實施是我國教學手段現代化發展的基本決策思維。有所側重、分階段地推進又是實施教學手段現代化的一個策略。

教師技術培訓

教師在是否樂意採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和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效果如何等方面具有較大的能動作用。

故應當開展對現行教師、師范學校學生的現代化教學手段使用培訓工作,使教師懂得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的理論准則,掌握現代化教學手段的使用技術。

1.組織理論學習

要求教師進修有關的現代化教學手段的理論課程,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

2.開展教學演示

組織教師參加現代化教學手段的使用演示,使教師通過使用演示來掌握現代化教學手段的使用技術。

3.組織教學觀訪

組織教師參觀現代化教學手段使用較為先進的學校,通過觀訪提高教師對現代化教學手段的認識與使用水平。

4.開展科技活動

組織教師參觀新型現代化教學手段的展覽會,傳遞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最新情報與信息。

5.開展研製活動

組織教師參加現代化教學手段的自製、檢修講習班,提高教師的現代化教學手段的製作水平、維護水平。

加強微觀管理

加強現代化教學手段的微觀管理也是更好地促進教學手段現代化的重要方面。

1.建立現代化教學媒體的使用管理制度

學校、地區乃至國家應當對現有的教學硬體、軟體進行整理、分類、登記、注冊,且層層上報,建立一個大型的關於現有教學硬體與軟體的網路信息系統。這樣不但便於對現代化教學手段情況的掌握,而且也可以避免現有教學媒體的丟失、破壞,而且還有利於對現有教學媒體的科學配置、統一調度與使用,避免重復購置。

2.建立現代化教學手段設備的互借、租賃制度,擴大現代化教學手段使用的頻率、地域范圍我國乃至世界的教育中都存在現代化教學手段的使用率低下的問題。有的研究者在對我國目前現代化教學手段的使用情況調查之後指出,在許多學校中,現代化教學媒體使用頻率較低,常常是點綴在公開課上,擺設在實驗室中,而很少真正地進入課堂教學。現代化教學手段更多地是在總結評比、參觀交流、招生公告等場合充當裝飾品而已,造成教育資源的浪費。

3.審核課程內容對現代化教學手段使用的域限,界定課程應當使用現代教學手段的范圍

應該承認,現在存在一些教師不願意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的事實。因為在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時,涉及到教學設備的布置准備、教學硬體設備的檢查與維護、教學軟體的選擇或製作、使用後的清潔及收藏等方面的工作,比使用傳統教學手段要「麻煩」得多。因此,圖方便的教師往往不願意自覺地選用現代化教學手段進行教學。對此,應當建立一個審核組織,在研究現行課程內容的基礎上,對現行課程內容採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的范圍做出規定。同時還制定政策,對在教育、教學中積極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教師進行獎勵。

提高技術水平

現代化教學手段的軟體技術水平直接制約現代化教學手段的使用。一方面,教學媒體軟體的製作技術尚不全面成熟;另一方面教學軟體的製作確有相當的技術難度,因為它涉及到多門學科的理論與技術,而同時精通多方面學科、熟悉製作全過程技術的人員較少。所以,教學軟體成為世界性的問題。

我國在教學手段現代化的過程中,應當從戰略發展的角度來規劃現代化教學手段製作隊伍的建設。

一方面,緊跟世界技術發展的潮流,掌握最新的教育技術;另一方面,加緊教育技術專業人才的培養,在學校中,特別是師范學校中重視現代教學媒體的教育工作,培養出一大批懂得某分科專業知識、懂得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技術製作。

『叄』 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有哪些

教學方法有:以語言傳遞為主、以直觀感知為主、以實際訓練為主。教學手段有:情景教學法、參與式教學法、案例教學法、啟發式教學法、項目驅動教學法。

一、教學方法

1、以語言傳遞為主的教學方法

(1)、講授法

定義:是教師運用口頭語言系統向學生傳授知識的一種方法。包括以下四種方式:

講述:教師運用具體生動的語言對教學內容做系統敘述和形象描繪的一種講授方式。一般在人文學科教學中運用得比較多。又分為科學性講述和藝術性講述。

講解:教師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對教材內容進行解釋、說明、論證的一種講授方式。一般在自然學科教學中運用較多。

講讀:教師把講述、講解同閱讀教材有機結合,講、讀、練、思相結合的一種講授方式。一般用於語文、外語教學中,也可用於數理化學科教學。

講演:以教師的學說或報告的形式在較長的時間里系統地講授教材內容,條分縷析,廣征博引,科學論證,從而得出科學結論的一種講授方式。因為講演時間長、知識面涉及廣、難度大,主要運用於大學教學中,中小學中較少運用。

優缺點:能在短時間系統傳授知識,但不利於學生主動性的發揮。

(2)、談話法

談話法,也叫問答法,它是教師按一定的教學要求向學生提出問題,要求學生回答,並通過問答的形式來引導學生獲取新知識或鞏固舊知識的方法。談話法可分復習談話和啟發談話兩種。運用談話法,學生必須有一定的知識基礎,這是談話法的前提。

優點:能照顧每個學生的特點,有利於發展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並通過談話直接了解學生的學習程度,及時檢驗自己的教學效果。

缺點:學生需要有一定的知識基礎,不能廣泛使用。

(3)、討論法

討論法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為解決某個問題進行探討、辯論,從而獲取知識的一種方法。

優缺點:有利於學生集思廣益,互相啟發,加深理解,但是運用討論法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基礎,一定的理解力,因此在高年級運用較多。

(4)、讀書指導法

定義:教師指導學生通過閱讀教科書和參考書,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一種方法。教師通過讀書指導法,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組織學生交流心得,讓他們學會自己按照方法來讀懂課文,感受語言。

2、以直觀感知為主的教學方法

(1)、演示法

定義:通過展示實物、直觀教具,進行示範性的實驗或採取現代化視聽手段等指導學生獲得知識或鞏固知識的方法。運用演示法時要注意幾個問題: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選擇性地運用演示手段;控制演示時間,難度不宜太大;演示內容要貼近生活。

(2)、參觀法

參觀法是教師根據教學目的和要求,組織學生對實際實物進行實地觀察、研究,從而在實際中獲得新知識或鞏固、驗證已學知識的方法。它可以分為三類:准備性參觀、並行參觀、總結性參觀。

3、以實際訓練為主的教學方法

(1)、練習法

練習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運用所學知識獨立地進行實際操作,以鞏固知識、形成技能的方法。練習的種類很多。按培養學生不同方面的能力分為:各種口頭練習、書面練習、實際操作練習;按學生掌握技能、技巧的進程分為:模仿性練習、獨立性練習、創造性練習。

(2)、實驗法

實驗法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使用一定的儀器和設備,在一定條件下引起某些事物和現象產生變化,進行觀察和分析,以獲得知識和技能的方法。一般在物理、化學、生物等自然科學的教學中運用得較多。實驗法不僅有利於學生掌握知識,而且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科學的、嚴謹的學習態度。

(3)、實習作業法

實習作業法,又稱實習法,是指根據教學任務要求,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在校內外一定場所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實際操作和其他活動,以幫助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這種方法在自然學科的教學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如數學課的測量練習、生物課的植物栽培等。

(4)、實踐活動法

讓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多方面實踐能力的教學方法。在實踐活動中,學生是中心,教師是學生的參謀或顧問,教師必須保證學生的主動參與。

二、教學手段

1、情景教學法,是教師根據課文所描繪的情景,創設出形象鮮明的PPT圖畫片,再加上生動的文學語言,並運用音樂的藝術感染力,再現情景現場,讓學生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彷彿置身事內如臨其境。

2、參與式教學法,是一種互動性的教學方法,通過互動過程讓學生學習記憶,例如上化學課老師找同學一起做實驗就是一種參與式教學方式。

3、案列教學法,案例學習就是通過具體案例去理解相關知識,這一點經常運用在法律條文的學習中。研討式教學法,通過師生共同討論學習,類似於頭腦風暴法,讓學生在參與中積極思考和理解問題。

4、啟發式教學法,啟發式教學經常運用在大學教學中,老師只勾勒出大致輪廓,而具體的內容需要學生自學填充。

5、項目驅動教學法,項目驅動常用於研究生、博士生的教育中,通過給定一定論題,學生下來自行論證,這種方法適用於成人。

『肆』 關於大學教學方法與手段

面對黑壓壓的學生,高校教師在大課上講得口乾舌燥但又孤掌難鳴,學生卻昏昏欲睡收獲很少。大課究竟怎樣上才能取得成效呢?接下來來講講大學教學的方法與手段:

大學教學方法與手段

多方位出擊

課堂管理要有策略

學生夾雜在眾多同學之中有一種“隱逸感”,遲到、早退、課上聊天、玩手機的現象相比小班課尤為嚴重。教師要確定可能出現的課堂管理問題的優先順序,並結合實際情況提出對策。以下幾點值得注意:

1.維持良好課堂紀律的關鍵是保持學生的積極性,否則學生很快會覺得課堂與我無關分心到其他事情上甚至溜出教室。

2.不能阻止學生帶手機、電腦到課堂上,就鼓勵他們利用網路解決課堂上提出的問題,但需確保問題足夠難,學生不能通過網路輕松搜到答案。

3.在講授內容時教師要在教室內四處走動,從學生身邊經過可以避免學生走神分心。

4.性格各異的學生齊集一堂,有時候難免有學生對教師教學提出異議。為了減少異議發生的可能性,教師在學期之初應明確提出教學異議的訴求方式。在課堂上確實發生時,教師不能視之不顧,應以溫和的態度根據具體問題決定是當場或是課後解決。

反饋評價要及時

理想的課堂上,學生應該有多種途徑實踐學到的知識並且獲得足夠的反饋評價,而大課人數龐大,評價措施也應作出相應調整。例如:

1.給學生布置課堂主動學習任務,並於當堂課下課時返回,教師在下次上課前檢查一部分測驗結果,以了解學生的共有疑惑,便於新課開始前解答。

2.利用多媒體教學等技術手段實時檢查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以重復講解某個難點或是讓學生相互指導或討論。

3.可行的話,將主動學習採用的練習方式融入到考試當中。這樣可以提高學生在課堂主動學習活動中的積極性和參與度,提升學習效果。同時,如果在課堂活動中將學生表現作為期末加分項目,可以增加出勤率並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4.可以讓學生相互評價對方在課堂活動中的表現。給學生充當“教師”的機會,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同時學生及時得到評價回饋,形成良性循環。

主動學習提高學生活力

在大課上採用傳統的講授式教學,教師沒有精力和時間去關注每位學生的聽課效果。學生只是被動聽講很難跟上教師的節奏,學習效果不佳。主動學習能夠為學生提供機會在課堂上臨場思考、分析、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不過,勞埃德-斯特瓦斯認為主動學習不是講授式教學法的替代,將二者結合能充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學方法的轉變不是一蹴而就之事,教師可以參考下列做法結合實際進行運用:

1.每次課上至少進行一次主動學習活動,不必過於復雜,簡單的TPS(Think,Pair,Share)策略效果就很好。

2.問題要有深度。簡單的選擇題不會引發學生的深度思考,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好將實際問題和課堂內容相結合,讓學生運用所學進行分析並提出辦法。

3.分組學習是調動學生積極性的有效方式。學生在小組內各抒己見,相互補充,再在課堂上分享各自的觀點,能夠促進全面思考。錦上添花的做法是讓學生先各自思考寫出自己的觀點或是問題的解決辦法,再相互討論。

4.教師可以引導討論過程,隨時提出問題,及時給出反饋,以掌控課堂的進程,而不是把時間全部交給學生。在主動學習中,教師是引導者而不是旁觀者。

在解決大課學生出勤率的問題上,一方面,教師可以利用技術手段解決點名打卡的問題,另一方面學生逃課往往是因為課堂枯燥乏味,學習效果很差。因此,營造積極的課堂學習氛圍是保證學生出勤的有效手段。

鏈接麥可思研發的Mita(麥可思智能助教)是一款基於大數據的輕量級應用軟體,具有教學輔助、學習預警和過程性教評功能,可以幫助教師輕松實現課堂簽到、測試、提問和分組等功能。

頭腦風暴創造課堂新技巧

主動學習是營造積極學習氛圍的關鍵因素,但是主動學習採用的策略若是一成不變難免使學生感到厭煩、失去興趣,經常換用新穎的教學技巧顯得尤為重要。喬治亞大學教與學中心組織了若干教師學習委員會,人數在5至15之間,每三周組織一次例會,相互分享交流自己的課堂技巧。這一行動的目的之一就是把某位教師的課堂主動學習方法轉化為人人都可以掌握並運用的課堂策略。

同時,學校還成立了25位教師組成的創新合作團體,其中23名教師都有超過百人的大課。2015年,該團體完成了翻轉課堂的運用。2016年,他們把目光放在Scale-Up方法上,這一教學策略由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一位物理學教授率先運用:學生分為三組,每組三人一桌共用電腦,共同完成練習,教師則在教室內穿插徘徊提供指導。這一方法已經在200多所高校得以運用,實踐證明能提高大型導論課的通過率。

教師們聚在一起進行教學技巧“頭腦風暴”,提出了許多新穎的主動學習方法,激發了課堂學習積極性。加里•T.格林教授就使用過“扔紙團”:學生在紙上列出三個知識點,然後把紙張揉成小團扔給其他同學,接到紙團的學生打開之後補充三個知識點,如此,拿到九條知識點紙團的學生就能藉以總結當堂課的主要內容。

格林教授還帶過紙袋到教室,首先根據學習內容提出有深度的問題的學生可以獲得紙袋內的物品,包括金槍魚三明治、口香糖和蜘蛛俠玩具。“這一下就激發了學生的活力。”他說道。

有時候,很小的技巧也非常實用。為了快速收攏學生進行課堂學習活動後的注意力,一些教師配備了計時器和麥克風。在大課上給學生幾分鍾時間重溫筆記、做些填空練習,能夠緩解學生緊綳的神經,避免陷入海量的課堂知識中而跟不上教師的講解步伐。

增進師生關系 營造溫暖氛圍

不論課堂大小,友好融洽的氣氛對教學效果大有益處。“陌生感對學生的學習和心理成長沒有好處。”德寶拉•J.科漢說道。她是南卡羅來納州大學博福特校區的社會學副教授。大課人數甚眾,師生和學生間容易產生陌生感。打破陌生、拉近關系對大課教學尤其重要。

科漢教授在第一堂課上會播放歌曲《三隻小鳥》,歌詞“什麼都別擔心,一切都會迎刃而解”傳入學生的耳朵,舒緩其緊張情緒。科漢不僅讓學生在卡片上寫下自己的名字並放在桌前,還會在學期的前2至3周課上堅持點名以認識每位學生。

在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上,科漢常常採取討論的形式,有時是分組討論,有時讓學生單獨在台上發言。她還會讓學生進行隨堂或課後寫作,並在課堂上隨機匿名抽讀寫作內容,以便讓不愛開口的學生的觀點也能得到展現。

作為社會學副教授,科漢還有一個非常“社會學”的做法,她向學生發放電子問卷,收集學生的家庭情況、課程安排、工作、愛好甚至是對社會問題的看法等個人信息。根據學生的反饋確定需要單獨溝通的名單,以給予這些學生更多的指導和關懷,她也鼓勵沒有進入名單的學生主動與自己聯系以增進了解。

科漢教授不僅注重師生關系,還採取措施在學生間營造相互關心、互相理解的氛圍。她定期收集學生結合課堂所學寫下的關於社會和個人問題的郵件,在徵得寫信人同意後,她會在課堂上朗讀信件內容。這一做法使學生更加了解同學的經歷、看法,拉近彼此的距離。

“我很喜歡聽你念別人的故事,我們都有各自的經歷、困惑甚至是痛苦、掙扎。聽到有人和我經歷相似,我會覺得感同身受。知道別人也在了解我的感受讓我覺得莫名的親近。”一位同學這樣說道。

結語

無疑,大班教學的挑戰性非常強,要求教師有優秀的課堂策略去調動眾多學生的積極性。從另一方面看,“人多就是力量”,學生數量龐大為課堂帶來了豐富的多樣性,無論教師的教學內容如何,很可能會有學生作出回應,教師合理利用這一點也能激發課堂潛力。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之“度”量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育教學方法是指為了實現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育教學目的和任務要求,根據思想政治理論課特定的教育教學內容,教師和 學生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所採取的一系列方式方法、步驟程序和技術手段的總稱[1]。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方法是構成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過程的重要要素,對於完成課程教育教學的目的和任務具有重要意義。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中,教學方法的設計與運用應把握度、深度、熱度、溫度、梯度、效度等六個“向度”。

一、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角度”

在物理學中,力有大小、方向、作用點三個要素。作用點選得好,物體就容易被移動或轉動。同樣,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也有個作用點。作用點選得精當,學生就容易接受,教學就容易展開。這個作用點就是教學導入,即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以什麼樣的角度和方式來切入,使學生順暢進入課堂角色,並將其注意力及時、高效地集中於特定的教學任務與程序之中,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精巧的教學導入能夠成為課堂教學良好的開端,為課堂講授奠定適當的基調,激發學生的情感與學習興趣,在教學活動中產生“先入為主”和“先聲奪人”之效。

教學導入以開啟新的知識內容與教學環節為目的,要求“第一錘敲在學生的心坎上”,進而產生“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學導入的設計與運用要根據課程的教育教學目標及學生的實際情況,突出針對性和啟發性,注重新穎性與精煉性。合理的角度切入與互動,能夠帶領學生自然地進入到特定的教學情景,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抬頭率”、引出新的教學內容或順利過渡到新的教學環節,更重要的是激發學生的積極思考和主動參與,引發他們對新的知識內容的探究興趣。

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深度”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不是單純的知識傳授,而是要以真理的力量去震撼、教育和引導學生。這就要求以教材作為基本遵循,以學生的思想困惑作為基本指向,不斷整合、深化教學內容,注重以邏輯嚴謹、深入淺出的講授方式增強教育教學的科學性與理論性,提高學生以馬克思主義的理論、觀點和方法去認識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缺乏深度與高度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容易致使課堂出現兩種不良傾向:一是教師照本宣科地對某些詞條或概念進行簡單的字面解釋,或者進行從理論到理論的枯燥推導,缺乏對教學內容深入而條理的分析。這種教學方式不僅會使學生感到興味索然,而且極大地降低了理論講解的可信度和啟發性,削弱了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系統開展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主渠道作用,難以帶給學生意味深遠的思想啟示,教學效果事倍功半。二是沒有一定理論高度和深度的思想理論課教學,容易致使課堂出現娛樂化甚至媚俗化傾向。一些教師為了追求“眼球效應”,片面強調授課方式的活潑、多樣,以表面的熱鬧消解學生學習的枯燥,用淺層的娛樂方式代替系統的理論講解和深度剖析。這種捨本逐末、缺乏深度的教學方式極易造成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價值失真,根本無法實現課程本身所追求的信仰與價值觀教育的目標。

三、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溫度”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溫度”,體現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展現出來的親和力與感染力。強大的親和力與感染力,有助於營造師生交流的良好情境,增強教學的可接受度和實效性。

親和力反映了教師的態度、胸懷和氣場,是教師個性特徵和人格魅力的體現。教師對待學生和藹、友善、理解、尊重、平等、謙遜,學生自然會覺得教師可親可近、可信可愛,進而在心理上接納和融通。實際上,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認同與接受,在很大程度上首先是從接納和喜愛任課教師開始的。而感染力則是指教師要以自身強烈而真摯的情感,努力營造具有感染力的課堂氛圍。它要求教師不僅要用自己扎實的理論功底和多樣化的方式方法去教育和引導學生,還要通過自己的信念、修養、情感、語言等去感化和激活學生。強大的感染力能夠形成一種積極有力的正面氣場,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育教學起到巨大的“調節”與“催化”作用。

四、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熱度”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熱度”,是指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熱情,打破“多數沉默”的課堂狀況。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熱度”,從本質上說,就是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吸引力與說服力。

在西方媒體中有一個“吸引力法則”。這個法則的核心就是:同頻共振,同質相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要與學生在思想和情感上產生共振與共鳴,就必須與他們保持“ 同頻 ”,即關注學生關注的“ 熱點”,捕捉學生成長的“需求”,並在教學中去反映他們的“熱點”、擊中他們的“需求”。吸引力不僅是教學方法問題,更是一種教育智慧。而提高思想政治理 論課教學的說服力,重要的是增強理論的針對性。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針對性,來自於發現學生的“疑點”,說服力來自於回答學生的“疑點”。只有善於發現和捕捉學生的思想困惑,才能增強教學的針對性;只有敢於正視和正確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才能增強教學的說服力。教師以我為主、自說自話,無視學生的“疑點”,或者隔靴搔癢、閃爍其詞,躲避學生的“疑點”,其教育教學都不可能取得實效。

五、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梯度”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梯度”,就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必須遵循的層次性原則。它具體包含兩方面的意義:一是教學對象的層次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對象是在校大學生。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由於他們的年級層次、學科專業、思維方式、知識構成等方面具有明顯的差異性,他們對於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反應度、認知度、接受度等各不相同。因此,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必須充分考慮教學對象的層次性差別,站在不同層級的邏輯起點上,有針對性地設定教學目標、選擇教學內容。任何超越教學對象層級的教學設計,都不可能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二是教學內容的層次性。人對新事物的認知必須經歷一個由淺入深、由低到高的過程,即較高層次的認知必須以較低層次的認知為基礎。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以情感、信仰和價值觀教育為最終目標,然而這一目標的實現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同樣需要經歷一個由低到高,即由知識灌輸、情感升華、思想引領到人格塑造的過程。因此,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內容,必須據此進行層次分明的設計,一方面要遵循學生認知的發展規律,由淺入深,層層遞進,另一方面也要根據不同的教學階段合理設置教學內容,適當選擇教學方法,循序漸進地完成教學目標。

六、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效度”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有效性或實效性,即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效度”。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是一個極其復雜的過程,它是教師、學生、教學內容和教學媒介四個基本教學要素不斷相互影響、協同作用的結果。因此,要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效度”,必須從這四個方面入手:一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學術水平和教學能力,這是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的前提和保證;二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優化教學方法,精心設計和組織教學活動,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吸引力和參與度;三是進一步完善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內容。加強教學內容的科學性、政治性和時代性,提升教學內容的豐富性和可接受性;四是推進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媒介和手段的更新。主要是大力推進多媒體和網路技術的廣泛應用,實現教學手段現代化。此外,由於教學效果是四個基本教學要素共同起作用的結果,因此,在加強四個方面建設的同時,還要注意將其作為一個整體對其進行系統化完善。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的最優化。

『伍』 教學手段有哪幾種

情景教學法,是教師根據課文所描繪的情景,創設出形象鮮明的PPT圖畫片,再加上生動的文學語言,並運用音樂的藝術感染力,再現情景現場,讓學生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彷彿置身事內如臨其境;

拓展資料:

教學手段指運用教學輔助工具進行課堂教學的一種方法,可以是視聽,也可以是實踐活動,現在以多媒體為多。現代化教學手段是與傳統教學手段相對而言的。傳統教學手段主要指一部教科書、一支粉筆、一塊黑板、幾副歷史掛圖等。

現代化教學手段是指各種電化教育器材和教材,即把幻燈機、投影儀、錄音機、錄像機、電視機、電影機、VCD機、DVD機、計算機等等搬入課堂,作為直觀教具應用於各學科教學領域。因利用其聲、光、電等現代化科學技術輔助教學,又稱為「電化教學」。


『陸』 常見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常見的教學方法:

1.以語言傳遞為主的教學方法

(1)講授法

定義:是教師運用口頭語言系統向學生傳授知識的一種方法。包括以下四種方式:

講述:教師運用具體生動的語言對教學內容作系統敘述和形象描繪的一種講授方式。一般在人文學科教學中運用得比較多。又分為科學性講述和藝術性講述。

講解:教師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對教材內容進行解釋、說明、論證的一種講授方式。一般在自然學科教學中運用較多。

講讀:教師把講述、講解同閱讀教材有機結合,講、讀、練、思相結合的一種講授方式。一般用於語文、外語教學中,也可用於數理化學科教學。

講演:以教師的學說或報告的形式在較長的時間里系統地講授教材內容,條分縷析,科學論證,從而得出科學結論的一種講授方式。因為講演時間長、知識面涉及廣、復雜度大,主要運用於大學教學中,中小學中較少運用。

優缺點:能在短時間系統傳授知識,但不利於學生主動性的發揮。

(2)談話法

談話法,也叫問答法,它是教師按一定的教學要求向學生提出問題,要求學生回答,並通過問答的形式來引導學生獲取新知識或鞏固舊知識的方法。談話法可分復習談話和啟發談話兩種。運用談話法,學生必須有一定的知識基礎,這是談話法的前提。

優點:能照顧每個學生的特點,有利於發展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並通過談話直接了解學生的學習程度,及時檢驗自己的教學效果。

缺點:學生需要有一定的知識基礎,不能廣泛使用。

(3)討論法

討論法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為解決某個問題進行探討、辯論,從而獲取知識的一種方法。

優缺點:有利於學生集思廣益,互相啟發,加深理解,但是運用討論法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基礎,一定的理解力,因此在高年級運用較多。

(4)讀書指導法

定義:教師指導學生通過閱讀教科書和參考書,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一種方法。教師通過讀書指導法,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組織學生交流心得,讓他們學會自己按照方法來讀懂課文,感受語言。

2.以直觀感知為主的教學方法

(1)演示法

定義:通過展示實物、直觀教具,進行示範性的實驗或採取現代化視聽手段等指導學生獲得知識或鞏固知識的方法。運用演示法時要注意幾個問題: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選擇性地運用演示手段;控制演示時間,復雜度不宜太大;演示內容要貼近生活。

(2)參觀法

參觀法是教師根據教學目的和要求,組織學生對實際實物進行實地觀察、研究,從而在實際中獲得新知識或鞏固、驗證已學知識的方法。它可以分為三類:准備性參觀、並行參觀、總結性參觀。

3.以實際訓練為主的教學方法

(1)練習法

練習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運用所學知識獨立地進行實際操作,以鞏固知識、形成技能的方法。練習的種類很多。按培養學生不同方面的能力分為:各種口頭練習、書面練習、實際操作練習;按學生掌握技能、技巧的進程分為:模仿性練習、獨立性練習、創造性練習。

(2)實驗法

實驗法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使用一定的儀器和設備,在一定條件下引起某些事物和現象產生變化,進行觀察和分析,以獲得知識和技能的方法。一般在物理、化學、生物等自然科學的教學中運用得較多。實驗法不僅有利於學生掌握知識,而且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科學的、嚴謹的學習態度。

(3)實習作業法

實習作業法,又稱實習法,是指根據教學任務要求,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在校內外一定場所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實際操作和其他活動,以幫助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這種方法在自然學科的教學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如數學課的測量練習、生物課的植物栽培等。

(4)實踐活動法

讓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多方面實踐能力的教學方法。在實踐活動中,學生是中心,教師是學生的參謀或顧問,教師必須保證學生的主動參與。

『柒』 教學手段有哪幾種

隨著時代的發展,教學手段也有著許多不同的呈現的形式。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一些關於教學手段的資料,希望能幫到你。

教學手段有哪些?

1、情景教學:法是教師根據課文所描繪的情景,創設出形象鮮明的PPT圖畫片,再加上生動的文學語言,並運用音樂的藝術感染力,再現情景現場,讓學生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彷彿置身事內如臨其境。

2、參與式教學法:是一種互動性的 教學 方法 ,通過互動過程讓學生學習記憶,例如上化學課老師找同學一起做實驗就是一種參與式教學方式。

3、案列教學法:案例學習就是通過具體案例去理解相關知識,這一點經常運用在法律條文的學習中。

4、研討式教學法:通過師生共同討論學習,類似於頭腦風暴法,讓學生在參與中積極思考和理解問題。

5、啟發式教學法:啟發式教學經常運用在大學教學中,老師只勾勒出大致輪廓,而具體的內容需要學生自學填充。

6、項目驅動教學法:項目驅動常用於研究生、博士生的 教育 中,通過給定一定論題,學生下來自行論證,這種方法適用於成人。

如何在教學中合理使用教學手段

一、多媒體教學手段應與傳統教學方法相交流

處理好傳統教學與現代化教學的關系,也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途徑之一。教師不能一味地追求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而完全放棄傳統的教學方法,而應因材施法,合理地綜合利用各種教學方法和教學媒體。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媒體是廣大教師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 總結 出來的,有其自身的優勢和價值。但相對現代化教學手段而言,傳統的教學方法速度慢、范圍窄,限制了信息的擴充。盡管它有一定的缺點和局限性,但仍有頑強的生命力,它與多媒體教學手段在教學活動中的作用各有側重,各有特點,又相輔相成。如黑板的即時重現性較強,隨寫隨看隨擦,靈活方便。一些結構可邊畫簡圖邊講解,這樣更能吸引同學們的注意力;幻燈片操作簡單,同學們可列印可復制,可以彌補記筆記跟不上講課進度的缺陷。所以我們在上課時既使用多媒體也使用黑板,多媒體用來播放復雜的解剖圖、講課提綱,黑板用來在講解過程中畫簡單的結構圖和生理曲線圖。這樣將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和傳統的教學方法結合著使用,更有利於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多媒體屏幕上只放復雜的圖形、動畫和講課提綱,教師根據提綱講解,並不需要在屏幕上播放文字,這樣就減少了學生吃力地緊張地記憶屏幕上稍縱即逝的內容和趕筆記的辛苦。 二、多媒體教學應與教學內容相貼近

多媒體輔助教學屏幕交換快,可在短時間內向學生展示大量的教學資料,省去了寫板書和擦黑板的時間,教學節奏明顯加快,教學內容容量加大,但卻忽視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接受能力,忽視了重點與難點的突破。使用多媒體教學最突出的優點是可以更好地解決在傳統教學中不能或難以解決的問題,但這並不意味著所有的課程所有教學內容都能運用多媒體教學

三、多媒體教學課件應與教師授課的風格相一致

多媒體教學需要教師對所教知識進行再加工,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對象等進行分析設計,按照自己的思路製作出教學課件。課件畢竟是教學的輔助工具,代替不了教師的主導作用。一方面,現成的課件與學生的學習能力不一定相符,課件容量小,會使學生的學習鬆懈,浪費學生的學習時間;課件容量大,會加重學生處理信息的負擔,也使學生難於抓住重點;再者,各地各校各年級的學生實際情況不同,現成的不加改造的課件,很難適用於教師本地的教學對象,不能做到因材施教。另一方面,使用現成的課件,除了完全忽視了所教學生的實際情況外,還忽視了自身的教學語言、授課藝術和教學特點,背離了多媒體輔助教學“輔助”的本意,更弱化了教師自身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因此,為了更好地體現教師自己的教學意圖和教學風格,更好地突出教學重點、難點,更好地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應自己創作課件,或選擇現成課件中能為己用的部分,並加以改造,使課件與自己的授課風格相適應。

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僅是構成教學環境的一個重要方面,不可取代教學過程中的所有環節。使用多媒體教學要與傳統的教學手段有機結合,使多媒體教學真正成為優秀的教育資源,成為促進學生發展的有效手段

『捌』 大學教學方法與手段

對於現在的大學生,上課昏沉沉,下課生龍活虎的現象,老師一個人也孤掌難鳴,這時候就需要採取一些手段。究竟是哪些 方法 和手段呢,和我一起來看一下。

方法與手段1

學生夾雜在眾多同學之中有一種「隱逸感」,遲到、早退、課上、玩手機的現象相比小班課尤為嚴重。教師要確定可能出現的課堂管理問題的優先順序,並結合實際情況提出對策。以下幾點值得注意:

1.維持良好課堂紀律的關鍵是保持學生的積極性,否則學生很快會覺得課堂與我無關分心到其他事情上甚至溜出教室。

2.不能阻止學生帶手機、電腦到課堂上,就鼓勵他們利用網路解決課堂上提出的問題,但需確保問題足夠難,學生不能通過網路輕松搜到答案。

3.在講授內容時教師要在教室內四處走動,從學生身邊經過可以避免學生走神分心。

4.性格各異的學生齊集一堂,有時候難免有學生對教師教學提出異議。為了減少異議發生的可能性,教師在學期之初應明確提出教學異議的訴求方式。在課堂上確實發生時,教師不能視之不顧,應以溫和的態度根據具體問題決定是當場或是課後解決。

反饋評價要及時。

理想的課堂上,學生應該有多種途徑實踐學到的知識並且獲得足夠的反饋評價,而大課人數龐大,評價 措施 也應作出相應調整。例如:

1.給學生布置課堂主動學習任務,並於當堂課下課時返回,教師在下次上課前檢查一部分測驗結果,以了解學生的共有疑惑,便於新課開始前解答。

2.利用多媒體教學等技術手段實時檢查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以重復講解某個難點或是讓學生相互指導或討論。

3.可行的話,將主動學習採用的練習方式融入到考試當中。這樣可以提高學生在課堂主動學習活動中的積極性和參與度,提升學習效果。同時,如果在課堂活動中將學生表現作為期末加分項目,可以增加出勤率並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4.可以讓學生相互評價對方在課堂活動中的表現。給學生充當「教師」的機會,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同時學生及時得到評價回饋,形成良性循環。主動學習提高學生活力在大課上採用傳統的講授式教學,教師沒有精力和時間去關注每位學生的聽課效果。學生只是被動聽講很難跟上教師的節奏,學習效果不佳。主動學習能夠為學生提供機會在課堂上臨場思考、分析、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不過,勞埃德-斯特瓦斯認為主動學習不是講授式教學法的替代,將二者結合能充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教學方法 的轉變不是一蹴而就之事,教師可以參考下列做法結合實際進行運用:

1.每次課上至少進行一次主動學習活動,不必過於復雜,簡單的TPS(Think,Pair,Share)策略效果就很好。

2.問題要有深度。簡單的選擇題不會引發學生的深度思考,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好將實際問題和課堂內容相結合,讓學生運用所學進行分析並提出辦法。

3.分組學習是調動學生積極性的有效方式。學生在小組內各抒己見,相互補充,再在課堂上分享各自的觀點,能夠促進全面思考。錦上添花的做法是讓學生先各自思考寫出自己的觀點或是問題的解決辦法,再相互討論。

4.教師可以引導討論過程,隨時提出問題,及時給出反饋,以掌控課堂的進程,而不是把時間全部交給學生。在主動學習中,教師是引導者而不是旁觀者。在解決大課學生出勤率的問題上,一方面,教師可以利用技術手段解決點名打卡的問題,另一方面學生逃課往往是因為課堂枯燥乏味,學習效果很差。因此,營造積極的課堂學習氛圍是保證學生出勤的有效手段。

方法與手段2

1 高校課程教學方法研究現狀

科學的教學方法是實現教學目標、保證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學方法研究引起了眾多 教育 工作者、心理學家與教育學家的廣泛興趣。姚利民對高校教學方法研究進行了綜述,他與其合作者從教學方法研究的重要性出發,闡述國內的教學改革的現狀,認為盡管政府和高校在教學改革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教學方法的改革面臨著很多阻力,包括來自學校管理者、教師、學生,有必要打破教學改革堅冰,創新高校教學方法;蔣家瓊等在湖南省高等教育學會2009學術年會中強調了教學方法改革是提高高校教學質量的切入點。

2 高校課程教學方法改革思路與手段

2.1 在教學方法的功能上,由「授人以魚」轉到「授人以漁」。

知識信息的海量增長、學習型社會的到來,高校 畢業 生就業的不確定性,今後職業變換的可能性等決定了高校教學的成敗不能以知識傳遞多寡為衡量標准,而要教授學生學習、研究的方法,增強學生的知識遷移或應用意識,培養學生的問題發現、分析和解決能力,因此,要轉變以教授、知識傳遞、灌輸為主的教學方法,採用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注意發展、培養學生的能力,加強 學習方法 與研究方法的指導,以提高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為重點,發展應變能力,增強學生的適應性和創新性的教學方法。

2.2 在教學方法的指導思想上,由注入式發展為啟發式。我國高等教育要培養高素質的專門人才和拔尖創新人才,學生不是被動接受知識信息的容器,他們必須主動建構知識,必須全身心地投入學習、主動地學習,教師必須啟發、引導學生學習,因而應廢止注入式的教學方法,代之以啟發式的教學方法,教學生思考、發現、理解、生成,建立知識之間的邏輯聯系,找到知識與生活、將來工作等關聯性。教法與學法相結合,由重「教」輕「學」轉到重「學」,探索、採取有利於學生掌握知識、發展能力、培養情感或個性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讓學生學會學習、研究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創新學習的能力,提高學生學習活動的獨立程度與水平,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

2.3 教學內容優化和教學方法改革相結合。教學內容是教師教學的載體,也是師生授受、生成、創新的基本素材,即使用最好的教學方法去教陳舊、無用、缺乏意義或價值、模糊、混亂的教學內容,也不會有理想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學方法改革必須與教學內容優化相結合,在構建科學合理的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建設精品課程、優化課程教學內容等基礎上,實施教學方法的改革。

2.4 重視非智力因素的作用。當代心理學、教育學理論研究說明,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之間在教學過程中緊密聯系、相互作用。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理想、情感、意志、性格、氣質等,這些因素雖然不直接參與學生的認知和學習活動過程,但它們是學生智力活動的精神支柱和學習過程的動力系統,因而可以調節教學活動,使之順利地進行,從而極大地影響學生智力水平的發揮。

2.5 現代教學手段(如多媒體) 的有效應用。在當今科學技術迅速發展和知識信息量猛增的形勢下,傳統的教學手段已不能完全適應現代教學的要求,只有採用更加科學、更加現代化的技術設備來服務教學,才能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完成培養人才的任務。

2.6 教學模式的改進。在教學過程中,重視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在理論教學過程中,需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強調師生互動,不能一味地給學生滿堂灌,不顧及學生的聽課感受;在實驗教學中,由於實驗內容包括化探數據處理、化探制圖以及數據解釋評價,對教師和學生有著較高的要求。這就要求在教學模式改革中倡導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師生互動的教學模式。在野外地質實習過程中,培養學生化探采樣、岩石學肉眼觀察,樣品標記和樣品加工處理等一系列的專業實踐技能,提高學生課堂理論知識與野外實踐相結合的能力。

閱讀全文

與大學的教學方法手段都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斑圖片與治療方法 瀏覽:645
臀肌強化訓練方法 瀏覽:821
底卡骨痛的鍛煉方法 瀏覽:328
治療失眠有那些方法 瀏覽:860
線槽燈頂安裝方法 瀏覽:969
亞麻調和油食用方法 瀏覽:502
維修電磁爐燈泡串連接方法 瀏覽:475
消防考試補考的最佳方法 瀏覽:99
手機清理紅瑞樂邦垃圾方法 瀏覽:740
快速換手機屏幕的方法 瀏覽:608
免疫治療甲亢的方法 瀏覽:409
治療嬰兒便秘的方法 瀏覽:994
胸肌上沿鍛煉方法 瀏覽:938
小米怎麼nfc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434
臉上起皮怎麼辦最簡單方法學生 瀏覽:823
頸椎按摩枕使用方法 瀏覽:102
海黃油梨的鑒別方法 瀏覽:937
嬰兒如何補鈣的正確方法 瀏覽:12
英文介紹正確鍛煉身體方法 瀏覽:734
韓國鴿子環的鑒別方法 瀏覽: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