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分析地質圖的步驟以及方法

分析地質圖的步驟以及方法

發布時間:2023-08-13 03:47:05

① 區域地質調查的工作程序

一個完整的區域地質調查工作程序,主要包括調查工作項目的總體規劃、項目立項、組織實施、質量監控、最終審查、出版印刷、資料歸檔保管等全過程。其中組織實施是承擔調查單位的主要工作,對一個具體調查項目,由於不同工作區地質特徵的差異性,以及圖幅的目的、任務的差異性,地質調查的工作程序有所差別,但一般可分為前期准備、設計編寫、野外現場調查與填圖、成果編審、出版及匯交五階段(圖1-1)。

圖1-1 區域地質調查工作程序圖

1.前期准備

該階段主要依據調查任務要求做好以下3個方面的准備:

1)組織准備:區域地質調查是綜合性很強的基礎科技工作,它涉及多門學科,所以要求調查人員具備多學科的知識和科學素質。為保證調查質量,首先要建立一支專業隊伍,從組織上予以保障。隊伍要進行技術培訓和專業協調,讓隊員掌握區域地質調查的一般工作程序和方法以及相關學科的知識,以確保工作的順利進行。

2)資料准備:主要任務是收集、整理、分析所需調查地區的各種專業圖件與數字、文字資料、工作底圖(包括地形圖、遙感圖件等)。具體包括調查區自然、社會和經濟環境等方面的文獻資料;工作底圖的收集以作為專業調查的基礎圖件,其中准備調查區大比例尺的地形圖是非常必要的,以作為野外調查時的填圖底圖;遙感影像資料的收集與整理(包括航空照片和衛星影像與磁帶),為編寫設計提供重要依據和信息。

3)物資、材料的准備:包括地質材料、後勤生活物資、技術與安全裝備、交通工具等。

2.設計編寫

設計編寫是高質量完成調查任務的前提。根據調查任務、目的和調查的技術規程,首先確立總體設計方案,主要包括調查的項目要求、調查內容、工作期限、調查資料的收集方式和方法,調查資料整理分析的方法、質量要求以及提交調查結果的形式與圖表等;然後要修訂更為詳細的工作計劃,確定具體工作方法、進度、質量、要求、費用預算等(設計編寫的章節和主要內容參照本書相關附錄)。通過工作計劃的層層落實,以保證調查工作的圓滿完成。該階段值得重視的工作有:

1)認真收集前人工作資料:尤其對涉及圖區內前人建立的全部「組」級岩石地層單位逐一弄清原始定義、層型剖面、岩石組合特徵、區域變化、與相鄰組的識別與區別標志、界線特徵,以及建組的時代依據等,並查明該組後來的沿革變化等。要弄清前人工作中遺留和存在的重要地質問題,對這些地質問題更要做客觀分析與評價,尤其要查明前人是在什麼理論指導下進行該項研究的,重要的數據還要清楚是使用何種儀器利用何種分析方法獲得的,因為不同地質歷史時期由於地質理論的不完善性,必然導致成果中有遺留問題,在分析儀器落後的年代所獲得的數據難免有不足,要客觀並公正分析,無須追究前人,重要的是查清問題的本質與客觀原因,並提出解決這些問題的可行方案。

2)設計內容重點突出:重點圍繞圖幅下達的主要任務和需要解決的重大地質問題編寫設計,尤其要在針對性和可操作性上多下功夫,重點突出。

3)合理分區和部署工作:依據工作區的地質復雜程度、遙感解譯狀況,結合圖幅內前人研究程度、遺留地質問題和項目任務書下達的主要任務等,將調查區劃分為重點工作區、一般工作區和簡單工作區,要體現加強重點區、適度一般區和兼顧簡單區的原則合理部署工作。

4)技術方法與手段要有可行性、可操作性:針對野外最重要的剖面測制和路線填圖兩大過程制定具體的技術方法與手段。剖面設計要明確布設原則、方案、工作量使用、不同比例尺選擇與確定、主要樣品在各剖面的分配等內容。明確各剖面重點解決的問題和實測注意事項等。路線設計要明確不同岩類區和不同工作區的路線部署原則、方案、工作量使用、路線間距、長度、觀測點的大致控制精度與密度等。

5)工作量部署要合理得當:主要工作量的使用與解決重大地質問題相配套。

3.野外現場調查與填圖

野外現場調查與填圖是區域地質調查過程中最為關鍵的環節,主要進行4方面的工作:

1)建立地質填圖單位:在全面收集和研究有關調查區域已有的地質資料的基礎上,通過實地踏勘,並藉助遙感地質解釋,部署實測地質剖面。通過剖面測制合理建立地質填圖單位。將地層、岩體等地質體按其野外宏觀可識別和可劃分的標志劃分為不同的岩層、岩體或岩性段,作為野外地質圖上能夠反映調查區地質特徵的基本組成單位。填圖單位的粗細取決於調查的比例尺,比例尺越大,填圖單位劃分越細。

2)野外地質填圖:填圖路線的布置以能夠控制地質體的邊界線為准則,其疏密程度取決於地質調查比例尺的大小和調查區的地質地貌情況的復雜程度。填圖路線的主要功能是將建立地質填圖單位準確標繪在圖上,並查明各填圖單位間的空間關系。主要有兩種:一是大致垂直於(橫穿)調查區的岩層和構造線的走向布置路線,稱為穿越路線;二是沿各地質體界線或對其他地質現象進行追索觀察,稱為追索路線。在野外填圖過程中一般以穿越法為主,並輔以追索法。將各填圖單位合理地互相連接起來便形成了野外地質圖。此階段中還要注意通過路線調查,補充和彌補原剖面測制中未解決和未發現的地質問題,如發現有比原剖面更好的地質填圖標志層、重要接觸關系、化石層位、礦化線索等,有時還要選擇路線中新發現的好的地段補測地質剖面(或局部短剖面)。

3)野外地質調查質量監控:地質調查以有效控制地質體的產出與分布為根本,以解決地質問題為原則,具體質量監控標准詳見《區域地質調查項目質量檢查要求》等(見附錄)。

4)室內綜合整理與連圖:野外地質調查資料通常作為單線資料標在單幅手圖上(文字記錄於個人野外記錄簿上),或在單個數字填圖掌機上保存,要通過轉繪將各單線編在一張整圖上(或在數字桌面操作系統中編輯於一張圖上),再進行各野外地質界線的合理銜接,才能形成一張完整的地質圖。

4.成果編審

成果編審是在全部現場調查任務完成後轉入室內研究階段,從事資料的系統整理、圖件編繪和報告及說明書編寫、提交最終系列成果。

1)資料整理:首先在野外實地檢查的基礎上,對資料進行鑒別、計算核對和修正,審查資料的適用性與准確性,刪除有錯誤的資料,並補充、修正資料,使其完整、准確、客觀。

2)應用計算機技術:對資料進行編碼與分類、分析處理、編繪圖件。

3)編寫調查報告和圖幅說明書:一份完整的調查報告一般由標題、目錄、概要、正文、結論與建議、附件幾個部分組成(主要內容參見本書後附錄)。

5.提交成果資料

資料是項目成果的主要載體,項目實施形成的成果資料除了按規定向政府有關部門匯交外,必須按照國土資源部的規定匯交。

區域地質調查成果資料、調查原始資料、實物資料均應匯交。匯交形式應以正式印刷的紙介質資料和光(磁)盤數據資料兩種形式匯交。成果社會化服務是區域地質調查的最終目的,應及時向全社會發布工作成果,充分發揮其在國民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的作用。為了向社會推廣應用成果資料,需組織成果資料的轉化,編制綜合性、科普性資料。同時,健全和完善基礎性、公益性國家地學資料庫數據及網路服務工作。

怎麼判讀地質地形圖判讀的重點和順序是什麼

准確的說應該是地形地質圖,就是帶等高線的地質圖。
地質圖中內容很豐富,不同類型地質圖側重點也不一樣,所以閱讀重點也不同(視你的目的而定)。
總體上閱讀地質圖的順序應是:看區域,看局部,再看區域,即總、分、總。
1、看區域。首先看圖例,了解這個地區總體上的地層發育情況、接觸關系情況、構造類型情況、岩漿活動情況,其次看圖區,大致了解地形地貌和水系情況以及地層、不整合面、構造、岩漿岩的空間分布情況。這時在大腦里樹立了這個地區總體地形、地質概況。
2、看局部。對圖中每一條斷層、岩體、岩層產狀進行細致分析,研究其性質、類型、基本特徵。
3、看區域。在對局部地質現象詳細了解的基礎上,總結區域地質特徵。

如果你的意思只是說如何判斷傾向、傾角,簡單地說有兩種辦法:
1、V字形法則(內容我就不展開了),它是定性分析傾向傾角與地形地貌的關系,即地層傾向、傾角與山坡坡向、坡角的關系
2、三點法(內容不展開),它是定量計算傾角的方法

閱讀全文

與分析地質圖的步驟以及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治好胃病方法 瀏覽:590
羅漢百合種植方法 瀏覽:329
肩胛肌放鬆訓練方法 瀏覽:248
營養口感訓練方法 瀏覽:792
如何評價生物樣品的分析方法 瀏覽:145
畫圖技巧和方法 瀏覽:641
塑封機使用方法圖解 瀏覽:172
痛經原因以及解決方法 瀏覽:483
斑圖片與治療方法 瀏覽:645
臀肌強化訓練方法 瀏覽:821
底卡骨痛的鍛煉方法 瀏覽:328
治療失眠有那些方法 瀏覽:861
線槽燈頂安裝方法 瀏覽:969
亞麻調和油食用方法 瀏覽:502
維修電磁爐燈泡串連接方法 瀏覽:476
消防考試補考的最佳方法 瀏覽:99
手機清理紅瑞樂邦垃圾方法 瀏覽:740
快速換手機屏幕的方法 瀏覽:608
免疫治療甲亢的方法 瀏覽:409
治療嬰兒便秘的方法 瀏覽: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