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和運用合適的教學方法需要根據教學目標、學生特點、教學內容等因素進行綜合考慮。以下是一個例子:
教學目標:教授英語口語表達能力
學生特點:初學者,英語基礎較差,口語表達能力較弱
教學內容: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口語表達
教學方法:交際法
交際法是一種以交際為目的的教學方法,強調學生在塵豎真實的語境中進行交流,通過模仿、練習、反饋等方式提高口語表達能力。在教授英語口語表達能力時,可以採用以下步驟:
1. 創設真蠢兄物實的語境,如模擬購物、旅遊、約會等場景,讓學生在情境中進行交流。
2. 引導學生進行模仿練習,讓學生模仿教師或其他學生的口語表達,逐漸掌握正確的語音、語調、語速等要素。
3. 提供反饋和糾正,讓學生了解帶液自己的錯誤和不足,並及時進行糾正和改進。
優點:
1. 強調真實的語境,讓學生在實際情境中進行交流,更加貼近實際應用。
2. 通過模仿、練習、反饋等方式,讓學生逐漸掌握正確的口語表達技巧,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3. 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自我表達能力。
缺點:
1. 需要創設真實的語境,需要教師花費較多的時間和精力進行准備。
2. 對於一些學生來說,可能會感到不自在或緊張,需要教師進行適當的引導和鼓勵。
3. 由於交際法強調的是真實的語境和情境,可能會忽略一些語言知識和語法規則的講解和練習。
Ⅱ 關於常用的教學手段
很多事情,用對方法很重要,下面是我收集到關於常用的教學方法,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我國中小學常用的教學方法
1)講授法
講授法是教師通過口頭語言向學生傳授知識的方法。講授法包括講述法、講解法、講讀法和講演法。教師運用各種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時,大多都伴之以講授法。這是當前我國最經常使用的一種教學方法。
2)談論法
談論法亦叫問答法。它是教師按一定的教學要求向學生提出問題,要求學生回答,並通過問答的形式來引導學生獲取或鞏固知識的方法。談論法特別有助於激發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他們獨立思考和語言表述的能力。初中,尤其是小學低年級常用談論法。
談論法可分復習談話和啟發談話兩種。復習談話是根據學生已學教材向學生提出一系列問題,通過師生問答形式以幫助學生復習、深化、系統化已學的知識。啟發談話則是通過向學生提出來思考過的問題,一步一步引導他們去深入思考和探取新知識。
3)演示法
演示教學是教師在教學時,把實物或直觀教具展示給學生看,或者作示範性的實驗,通過實際觀察獲得感性知識以說明和印證所傳授知識的方法。
演示教學能使學生獲得生動而直觀的感性知識,加深對學習對象的印象,把書本上理論知識和實際事物聯系起來,形成正確而深刻的概念;能提供一些形象的感性材料,引起學習的興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有助於對所學知識的深入理解、記憶和鞏固;能使學生通過觀察和思考,進行思維活動,發展觀察力、想像力和思維能力。
4)練習法
練習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依靠自覺的控制和校正,反復地完成一定動作或活動方式,藉以形成技能、技巧或行為習慣的教學方法。從生理機制上說,通過練習使學生在神經系統中形成一定的動力定型,以便順利地、成功地完成某種活動。練習在各科教學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尤其是工具性學科(如語文、外語、數學等)和技能性學科(如體育、音樂、美術等)。練習法對於鞏固知識,引導學生把知識應用於實際,發展學生的能力以及形成學生的道德品質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5)讀書指導法
讀書指導法是教師指導學生通過閱讀教科書、參考書以獲取知識或鞏固知識的方法。學生掌握書本知識,固然有賴於教師的講授,但還必須靠他們自己去閱讀、領會,才能消化、鞏固和擴大知識。特別是只有通過學生獨立閱讀才能掌握讀書方法,提高自學能力,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6)課堂討論法
課堂討論法是在教師的指導下,針對教材中的基礎理論或主要疑難問題,在學生獨立思考之後,共同進行討論、辯論的教學組織形式及教學方法,可以全班進行,也可分大組進行。
7)實驗法
實驗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使用一定的設備和材料,通過控制條件的操作過程,引起實驗對象的某些變化,從觀察這些現象的變化中獲取新知識或驗證知識的教學方法。在物理、化學、生物、地理和自然常識等學科的教學中,實驗是一種重要的方法。一般實驗是在實驗室、生物或農業實驗園地進行的。有的實驗也可以在教室里進行。實驗法是隨著近代自然科學的發展興起的。現代科學技術和實驗手段的飛躍發展,使實驗法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通過實驗法,可以使學生把一定的直接知識同書本知識聯系起來,以獲得比較完全的知識,又能夠培養他們的獨立探索能力、實驗操作能力和科學研究興趣。它是提高自然科學有關學科教學質量不可缺少的條件。
8)啟發法
啟發教學可以由一問一答、一講一練的形式來體現;也可以通過教師的生動講述使學生產生聯想,留下深刻印象而實現。所以說,啟發性是一種對各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活動都具有的指導意義的教學思想,啟發式教學法就是貫徹啟發性教學思想的教學法。也就是說,無論什麼教學方法,只要是貫徹了啟發教學思想的,都是啟發式教學法,反之,就不是啟發式教學法。
9)實習法
實習法就是教師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在校內外組織學生實際的學習操作活動,將書本知識應用於實際的一種教學方法。這種方法能很好地體現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精神,對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特別是實際操作本領具有重要意義。實習法,在自然科學各門學科和職業教育中佔有重要的地位。這種方法和實驗方法比較起來,雖有很多類似的地方,但它在讓學生獲得直接知識,驗證和鞏固所學的書本知識,培養學生從事實際工作的技能和技巧以及能力等方面,卻有其特殊的作用。
小學英語教學方法
1.導入法:包括直接導入 ,游戲導入 ,情境導入 ,多媒體教學 ,故事導入 ,歌曲導入 ,懸念導入 ,對比導入
2.交際法:是根據意念項目和交際功能發展學生交際能力的系統教法。其目的是為了讓學生能運用言語進行交流,重要的是使學生能夠考慮到進行相互交流的人們的作用和地位,考慮到所涉及的題目和情景,從而能恰如其分地運用語言。
3. 游戲教學法:用游戲形式復習單詞、句型,練習新語言點,使學生寓學於樂,在活潑、輕忪、愉快的氣氛中自然而然地獲得英語知識與技能。游戲要求簡短易行,有趣味,而且要與本課教學內容緊密相關。
4. 情景教學法:情景是教師創設或模擬的生活場景,應具有真實、生動、實用的特點,便於學生將所學語言材料進行綜合、創造性地進行表達交流。這種練習方法,有接近生活的交際功能,而且能變單調、機械的句型操練為活潑、生動的交際性練習。
5. 動作教學法:在低年級英語教學中,用具體形象的手勢、動作來輔助英語學習,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果。
6. 活動教學法:就是按照學生身心發展過程中的不同階段來設計、布置情境,提供材料,讓學生積極參與自由操作、觀察思考。通過活動讓學生自己認識事物、發現問題,得出答案,發掘學生潛能。
7. 三位一體教學法:是根據字母、音素、音標三者的內在聯系業務和交叉關系將三者融為一體進行教學的方法。
8. 自然法:這種方法允許學生根據自己對已學知識的熟練程度來參加活動。
9. 全身反應法:調動學生的感覺器官,讓學生通過全身各個部位的不同動作達到記憶的目的。
10.合作學習法:讓學生通過參加pair work和group work活動,給學生練習語言並互相學習的條件和機會。
11. 功能意念法:這種方法是教師集中提供給學生在某次會話時或某種情境中可能運用的有關語言,讓他們感知其功能,在交際中運用。
幼兒英語教學方法
1.自然拼讀教學法
目前國際上最流行的英語教學方法,也是美國兒童語言啟蒙所採用的方法。通過自然拼讀的學習,可以讓孩子建立起字母與發音之間的音感和語感,看到單詞可以立即直覺反映出發音,同樣,聽到發音亦可直覺反映出單詞拼寫。
2.游戲教學法
指以游戲的形式,使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學到英語知識。幼兒游戲因有趣味性、自主性、探索性和重復性這4個特點,使得幼兒學習英語的興趣可以持續保持下去。
3.情景教學法
在英語課堂上,老師可以為學生模擬各種各樣生活中的真實場景,以生動活潑的方式來呈現學生們感興趣的情景,組織學生們在情景中不斷反復地運用和練習英語,達到學以致用的學習效果。
4.歌曲教學法
音樂是世界通用的“語言”。唱英語歌曲可以增強幼兒學習英語的趣味性,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音樂還能營造教學氣氛,上課前唱幾首英語歌曲,可以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情緒,為幼兒的英語學習創設一個良好的氛圍。在活動中唱一首與內容相關的英語歌曲,能使幼兒在寓教於樂的過程中,維持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Ⅲ 自然教學法的特點
自然教學法是絕對排斥本族語的教學法。是1882年費葉脫(Wilhelm Vietor,1850~1918)以其《外語課必須徹底改革》一書宣告的歐洲外語教學改革的直接產物,是初期的改革法。由於它是直接法的前趨,又被叫作早期直接法或直接法。
自然法的特點是:
一、以培養學習者的口頭和書面交際能力為教學目的,課堂活動全部用來進行交際;
二、強調理解的重要性,語言學習應從理解開始,加強聽和讀的活動,推遲口語表達;
三、強調自然習得,課堂全部用於進行注重內容、注重信息交流的交際活動,給學習者提供語言習得的環境;
四、一般不糾正學習者的錯誤,以免影響其表達的積極性,只有在筆頭作業中才糾正錯誤,並強調自我糾正;
五、創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優化學習情緒,降低情感過濾,根據學習者的需要和興趣確定學習內容。
Ⅳ 小學英語教學的幾種教學方法
孩子學習英語,要多看多聽多說。可以讓孩子背一些單詞,這時孩子可能知道幾百個詞彙了。因為一切語言,語音是入門的基礎。所謂語音過關,就是讓孩子掌握拼讀單詞所用的音標,還有常用的規則和音節的劃分等。下面我收集的小學英語教學的教學方法,歡迎參考借鑒!
小學英語教學的教學方法
1.導入法:包括直接導入,游戲導入,情境導入,多媒體教學,故事導入,歌曲導入,懸念導入,對比導入。
2.交際法:是根據意念項目和交際功能發展學生交際能力的系統教法。其目的是為了讓學生能運用言語進行交流,重要的是使學生能夠考慮到進行相互交流的人們的作用和地位,考慮到所涉及的題目和情景,從而能恰如其分地運用語言。
3. 游戲教學法:用游戲形式復習單詞、句型,練習新語言點,使學生寓學於樂,在活潑、輕忪、愉快的氣氛中自然而然地獲得英語知識與技能。游戲要求簡短易行,有趣味,而且要與本課教學內容緊密相關。
4. 情景教學法:情景是教師創設或模擬的生活場景,應具有真實、生動、實用的特點,便於學生將所學語言材料進行綜合、創造性地進行表達交流。這種練習方法,有接近生活的交際功能,而且能變單調、機械的句型操練為活潑、生動的交際性練習。
5. 動作教學法:在低年級英語教學中,用具體形象的手勢、動作來輔助英語學習,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果。
6. 活動教學法:就是按照學生身心發展過程中的不同階段來設計、布置情境,提供材料,讓學生積極參與自由操作、觀察思考。通過活動讓學生自己認識事物、發現問題,得出答案,發掘學生潛能。
7. 三位一體教學法:是根據字母、音素、音標三者的內在聯系業務和交叉關系將三者融為一體進行教學的方法。
8. 自然法:這種方法允許學生根據自己對已學知識的熟練程度來參加活動。
9.合作學習法:讓學生通過參加Pair work 和 group work 活動,給學生練習語言並互相學習的條件和機會。
10. 功能意念法:這種方法是教師集中提供給學生在某次會話時或某種情境中可能運用的有關語言,讓他們感知其功能,在交際中運用。
小學英語教學故事表演教學法
一、故事表演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故事能極大地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發展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培養創新精神。故事教學能使小學生置身於虛擬的世界中,能促使小學生超越現實時間的藩籬,為小學生開展各種角色的扮演活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小學生的好奇心強,表現欲旺、什麼都想體驗、實踐。通過這樣的活動,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相應的提高和發展,從而使學生更清楚地理解對所學語言的運用,進行語言的內化輸出。例如,PEP, Book 3 Unit 6 在學完單詞 mouse, zebra, elephant, tall, short 等單詞後,我讓學生看圖聽英語故事(有些內容學生能聽懂,另一些內容學生還不會運用)。講完故事後適當提問: What can you see? 有的學生就試著用 I can see a mouse. 來回答。用這樣的方法誘導學生接受新知識,鍛煉他們用英語思維的能力。聽說能力的提高的起點也在於故事性教學,如何鞏固、靈活運用課本知識、並以課本內容為主題擴展學習面,擴大詞彙量、句型量以提高聽說能力,同時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合作能力、交際能力和創造能力,擴展故事部分的學習效果是關鍵。
二、故事表演教學中遵循的原則
故事教學可以用於導入、操練以及拓展運用等教學環節,也可用於詞彙、句型、短文和閱讀的教學。其原則如下:
1. 故事的活動性、趣味性應與學生的年齡特徵相結合
低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形象思維強,他們學習英語主要出於興趣。因此,教師在設計故事教學時,應注重故事表演的活動性和趣味性。與此同時,教師還應該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設計故事內容。PEP 英語教材故事內容豐富多彩,多以生活中的故事為情景,是很好的素材。如,PEP, Book 4,Unit 4 在學習氣候詞彙時,本人就設計了這樣一個故事表演活動:一位學生溫度計說:“It's zero(ten /fifteen /thirty).”另一位學生則相應地描述自己的感受:“Oh,I feel cold/cool /hot. I can wear... 這個故事設計新穎,貼近學生生活和認知水平,因此也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2. 故事在表演時應堅持控制與開放相結合的原則
在小學英語教學實踐中所說的“故事”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教師根據教學內容而創作出來的小故事。The lion and themouse;The Country Mouseand the City Mouse;Three butterflies 等,另外一種是傳說著的童話類故事,如:Snow White;The fish and the old man 等,這些童話類的故事語言地道,短小精悍,深受學生的喜愛,可以極大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幫助其鞏固所學的語言知識。因此,教師在設計故事時,要特別注意在故事情節或人物語言方面進行適當的發揮,以激發學生的想像力和推理能力。這樣,學生的語言實踐活動才能更加鮮活,也更具有個性,學生的思維才能得以發展。教師還可以通過讓學生新編故事和續編故事等方法,來訓練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創新能力。
3. 故事表演應堅持豐富與重復相結合的原則
故事的語言越豐富,人物的性格就越鮮明,情節越多變,其表演性就越強。但作為教學的一種方式,教師應圍繞教學目的,有層次和有選擇地引導學生表演故事。比如,活動的組織形式最好採用兩人或四人小組;情節則應根據教學需要,可以使單個情節,也可以是多個情節。在操練過程中要注意語言重復,力求突出教學重點。如果教師想通過故事表演操練和學習詞彙或句型,那麼這些詞彙或句型在故事中要盡量反復或重復出現,以求給學生強烈的刺激,並為其提供反復練習所學語言的機會。
三、故事表演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1. 深入挖掘故事材料。
(1)教師應具備深入挖掘故事材料的能力。特別是故事中所蘊含的文化差異及所要表現的人文性,在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通過閱讀主動獲取這些寶貴的信息,拓展視野。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及跨文化交際的能力。同時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內化為良好的品格,外化為文明的言行,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2)深入挖掘故事材料還意味著教師能為學生設計與故事話題相匹配的、符合學生身心特點的具有一定趣味性的任務活動。對小學生來說,常見的活動有角色扮演、故事改編、故事續尾、競猜、廣告設計、記者招待會等,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有層次性的任務活動供學生選擇,調動學生參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2. 鼓勵學生積極開展課外閱讀
許多有成就的英語老師和英語學習者的一條深刻體會就是:學英語必須有盡可能的有聲和文字的英語信息輸入量。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接收、理解、處理信息的能力,鍛煉英語的思維、聯想、想像、判斷和推測的能力,進而豐富英語詞語的存儲,強化語言知識,促進語言的表達能力和創作能力。適合小學中段學生的課外讀物有:視聽材料,英語卡片或淺顯的英語書籍,英語報等。
三、故事表演的實施過程
故事表演的事實可以分為設計故事、呈現故事和表演股市三個階段。
1. 設計故事
故事可以用於詞彙或句型教學,也可以用於對話教學。以下是自己在教學活動中積累的一些做法作一下簡單的介紹。
(1) 利用故事表演教學詞彙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要挖掘這些詞彙的“可表演點”,然後在設計故
事。比如,在PEP, Book 4,Unit 4 (PartB Let's Learn)時,如果故事語言
單純的是“I'm the rain. I'mcoming!”就會顯得單調;但如果將故事的語言改為“I'm the happy rain.I'm coming. Pitter-Patter, Pitter-Patter...!”學生的思維就被激活了,語言也豐富了,個性也鮮明了。又比如,PEP, Book 5,Unit 1 中,教學 smart, active, strict 等描繪人物特性的形容詞時,不是急於讓學生記憶這些詞彙,而是通過將一些學生耳熟能詳的人物來舉例說明這些詞的含義。例如,諸葛亮、一休等都是 smart 人物的代表;小燕子的 active 與紫薇的 quiet 形成鮮明的對比;“曹操削發代言”的故事則可以幫助學生理解strict的含義。教師若能引導學生將新知識放在生活或故事中去理解和感悟,那麼學生在運用這些形容詞來描述人物特徵是就會更准確。再比如,在 PEP, Book 2,Unit 5 中,表示交通工具類的詞彙“car, jeep, taxi, boat, plane”,在用這些詞彙設計故事表演活動時,本人就設計了“井底之蛙”的寓言故事。讓學生在表演的同時提高自身的素質和涵養。
(2) 利用故事表演教學句型
故事教學可以利用自然場景或現實生活中的情景,再現課文所描繪的畫面,使學生置於近乎“真實”的學習情景中。這樣可以縮短教材與學生認知之間的距離,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
例如, PEP, Book 5,Unit 3中教學“What would you like?”句型時,我利用“Chen Jie請客”的故事,導入句型的教學。我扮演 Chen Jie,手捧托盤,示範課文中出現的單詞和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for lunch? 這樣就把學生引入他們所熟悉的故事情景中。同時,激發並保持了學生參與學習英語的熱情。
(3) 利用故事表演教學對話
情景教學就是在課堂教學中創設具體的場景,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引導他們從整體上理解和運用所學語言。比如,在學習了 How much is it/are they? 之後,本人利用課前准備的相關教具,如文具、服飾、鞋子等,布置成一個購物的情景,讓學生在小組內通過合作自編一個關於購物的小故事,用上所學的句型進行表演:
A:Good morning. Can I help you?
B: Iwant a shirt, please.
A:How about this one?
B:OK. How much is it?
A:It is ten yuan.
B:Oh, it's cheap. I'll take it.
A:Here you are. Thank you. Bye.
B:Bye.
整個表演,學生們參與的熱情空前高漲,也在不知不覺中操練和鞏固了所學對話。同時,拉近了課本語言知識與學生生活的距離,加深了學生對所學語言知識的理解。
如果故事表演涉及多個角色,在設計是應讓角色有主由次,語言又難有易,以滿足不同性格和學習程度的學生的需求,讓所有學生都能參與到故事表演中來。教師在設計故事時,要充分考慮故事的情境、角色和語言;同時還要與設一些聲音和動作。
2. 呈現故事
教師在呈現故事時不僅要講,還要演。教師可以利用課件、人物頭飾或工具,甚至可以領用動作邊講邊演來呈現故事。在呈現故事時,教師的是反映應力求做到動作、聲音和表情等到位,使故事清晰、有序地呈現給學生。
3. 表演故事
(1) 准備
學生准備故事表演的過程包括角色的分配、與煙草聯合小組合作預演。有時挑選角色會花費教師很多時間。教師可以為個小組指定一個小組長,要求每組的小組長做一套頭飾,然後小組成員分別操練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語言。操練時教師應給予幫助和指導。
(2) 表演
在故事表演過程中,每個學生的水平是不同的。這時,教師應引導學生明白:每組的榮譽應該由每個組員共創、共享。作為教師要為每位學生提供表演的機會。
(3) 評價
小學生都渴望得到教師的鼓勵、肯定和贊揚。教師應充分運用形成性評價來維護學生學習的熱情,穩定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平日的課堂教學中,每個小組都有學生用英語命名;在實施評價時,根據三個階段的表現給予評價。這樣的形成性評價不僅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調動了他們的學習熱情,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也使學生看到了自己努力的成果!
Ⅳ 常用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教育 建設是我國現代化建設中的重要部分之一,小學階段作為學生學習生涯的開始,也是打基礎的重要階段更應得到重視。然而現在很多學校之中時語文、數學、英語等科目,忽視了科學課的教學。部分學校雖然開展了科學課,教師卻往往只重視理論知識而忽視實驗。那麼我就給各位分享一些 教學 方法 !
目錄
常用的教學方法有哪些呢
常用的教學方法
如何提高教學質量
1)講授法
講授法是教師通過口頭語言向學生傳授知識的方法。講授法包括講述法、講解法、講讀法和講演法。教師運用各種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時,大多都伴之以講授法。這是當前我國最經常使用的一種教學方法。
2)談論法
談論法亦叫問答法。它是教師按一定的教學要求向學生提出問題,要求學生回答,並通過問答的形式來引導學生獲取或鞏固知識的方法。談論法特別有助於激發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他們獨立思考和語言表述的能力。初中,尤其是小學低年級常用談論法。
談論法可分復習談話和啟發談話兩種。復習談話是根據學生已學教材向學生提出一系列問題,通過師生問答形式以幫助學生復習、深化、系統化已學的知識。啟發談話則是通過向學生提出來思考過的問題,一步一步引導他們去深入思考和探取新知識。
3)演示法
演示教學是教師在教學時,把實物或直觀教具展示給學生看,或者作示範性的實驗,通過實際觀察獲得感性知識以說明和印證所傳授知識的方法。
演示教學能使學生獲得生動而直觀的感性知識,加深對學習對象的印象,把書本上理論知識和實際事物聯系起來,形成正確而深刻的概念;能提供一些形象的感性材料,引起學習的興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有助於對所學知識的深入理解、記憶和鞏固;能使學生通過觀察和思考,進行思維活動,發展觀察力、 想像力 和思維能力。
4)練習法
練習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依靠自覺的控制和校正,反復地完成一定動作或活動方式,藉以形成技能、技巧或行為習慣的教學方法。從生理機制上說,通過練習使學生在神經系統中形成一定的動力定型,以便順利地、成功地完成某種活動。練習在各科教學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尤其是工具性學科(如語文、外語、數學等)和技能性學科(如體育、音樂、美術等)。練習法對於鞏固知識,引導學生把知識應用於實際,發展學生的能力以及形成學生的道德品質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5)讀書指導法
讀書指導法是教師指導學生通過閱讀教科書、參考書以獲取知識或鞏固知識的方法。學生掌握書本知識,固然有賴於教師的講授,但還必須靠他們自己去閱讀、領會,才能消化、鞏固和擴大知識。特別是只有通過學生獨立閱讀才能掌握讀書方法,提高自學能力,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6)課堂討論法
課堂討論法是在教師的指導下,針對教材中的基礎理論或主要疑難問題,在學生獨立思考之後,共同進行討論、 辯論 的教學組織形式及教學方法,可以全班進行,也可分大組進行。
<<<
一、 情境教學法
1.什麼是情境教學
情景教學法是指通過角色扮演、游戲、表演等各種形式來創設特定的情境,進而讓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在參與中提高自身的能力,從而給學生提供一種更好的學習體驗方式。通俗點說,就是讓所學語言在一個人為創設的環境中展現出來。
二、 自然拼音教學法:
是根據26個字母及字母組合本身所代表的音源,不學國際音標,而是訓練學生具有建立其單詞與發音之間的直覺音感,從而練就出聽音能寫,看詞能讀的超強能力。如果您的學校即將或已經開設【自然拼讀課程】,但您在備課或授課過程中還有很多無不從心、需要協助解決的教學事宜,請點擊以下鏈接,了解一下由我們創造未來教育獨家製作的——
三、 TPR教學法:
1.TPR的理論基礎: TPR:Total Physical Response
發明者James Asher (詹姆斯.阿士爾)定義:指全身反映教學法。它是外語教學法流派中很重要的一支,是建立言語和行為協調基礎上的一種語言教學方法,主要通過body language讓孩子們領悟語言,從而達到運用語言的目的。要求:老師要有愛心,善於鼓勵學生的思維創新。
四、 重疊螺旋式三循環教學法
每堂課都可以復習,要讓學生通過已知走向未知,再從未知走向已知。也就是讓學生用已掌握的知識去認知新知識。
五、 歌曲 童謠 教學法
它不僅是語言的最好載體,而且還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所以用歌曲的形式表現教學內容,不但讓孩子們通過 唱歌 把所學的內容唱出來,使孩子易學易會,在娛樂中自然吸收,更重要的是可以塑造孩子的性格。如果再配上舞蹈動作,那更是鍛煉了孩子的行為感知能力和協調能力。
六、 簡筆畫 教學法
相關推薦:
少兒英語教學教法升級培訓必備素材:簡筆畫教學視頻(1-3)共享
畫畫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模式,它可以作為游戲或者是在學生操練中運用到。比如說在warm-up環節中,教師可以一邊畫一遍邊讓學生猜是什麼;在講五官的時候,仍可以一邊畫一邊講,趣味性更強一些。
<<<
1.教師的學術業務水平
如對教材內容的熟悉程度,對重點、難點掌握的准確程度,組織課堂討論、選用編寫教材、選習題及試題的水平等方面。
2.教師的教學方法
如突出重點、分散難點的講授方法是否恰當,是否結合學生實際,是否達到教學大綱要求及能否妥善組織各個教學環節,承前啟後及啟發式教學方式運用得如何,表達與板書是否清楚與有條理。
3.教師的教學態度
如是否認真備課,是否執行教學計劃,能否不斷改進教學、更新教學內容,能否既教書又育人。
4.教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我認為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整個教育的主旨,也能使學生終身受益。
5.培養學生具有自我約束的能力。
自我約束能力,也就是要學生有自我教育的本領。我認為一個優秀的學生必須是一個具備足夠的自學能力的人,能夠隨時隨地地進行自我教育的人,否則,算不得是個優秀的學生。作為教師,必須讓學生學會舉一反三,自己去學習、去研究、去掌握,去掌握更多的知識。
人類的知識財富,其積累主要不是機械相加,而是發展演進的,由此,學生對於現代的知識,絕不可「光知守而不知變」,一定要多看書,在接受前人 經驗 的基礎上,通過自己的獨立思考、有所發現、有所改革、有所創新才是。這種發現、改革、創新,是別人不能代替的,必須在自學過程中逐步達到這樣的境地。
<<<
常用的教學方法有哪些相關 文章 :
★ 常用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 常見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 常見的教學方法有哪幾種
★ 比較常見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 常見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 教案中常用教學方法有哪些
★ 常用的教學方法有什麼
★ 常見的教學方法有哪幾種
★ 幾種常用的教學方法有哪幾種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Ⅵ 教學過程中使用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導語:教學過程中使用的教學方法有:講授法、案例教學法、情景教學法、討論法。下面和我一起來看看吧!
1、講授法:
講授法是最基本的教學方法,對重要的理論知識的教學採用講授的教學方法,直接、快速、精煉的讓學生掌握,為學生在實踐中能更游刃有餘的應用打好堅實的理論基礎。
2、案例教學法:
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學生對選定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進行有針對性的分析、審理和討論,做出自己的判斷和評價。這種教學方法拓寬了學生的思維空間,增加了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的能力。案例教學法在課程中的應用,充分發揮了它的啟發性、實踐性,開發了學生思維能力,提高了學生的判斷能力、決策能力和綜合素質。例如:王洪江老師的錄像課(學前兒童常見心理問題)就是利用這一教學法完成的。
3、情景教學法:
情景教學法是將本課程的教學過程安置在一個模擬的`、特定的情景場合之中。通過教師的組織、學生的演練,在模擬提煉、愉悅寬松的場景中達到教學目標,既鍛煉了學生的臨場應變、實景操作的能力,又活躍了教學氣氛,提高了教學的感染力。這種教學方法在本課程的教學中經常應用,因現場教學模式要受到客觀條件的一些制約,因此,提高學生實踐教學能力的最好辦法就是採用此種情景教學法。學生們通過親自參與環境的創設,開拓了視野,自覺增強了科學意識,提高了動手能力,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此外,在本門課程的教學中,這種教學方式的運用既滿足了學生提高實踐能力培養的需求,也體現了其方便、有效、經濟的特點,能充分滿足教學的需求。
4、討論法:
在本課程的課堂教學中多處採用討論法,學生通過討論,進行合作學習,讓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展開學習,讓所有的人都能參與到明確的集體任務中,強調集體性任務,強調教師放權給學生。合作學習的關鍵在於小組成員之間相互依賴、相互溝通、相互合作,共同負責,從而達到共同的目標。通過開展課堂討論,培養思維表達能力,讓學生多多參與,親自動手、親自操作、激發學習興趣、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5、體驗學習教學法:
「體驗學習」意味著學生親自參與知識的建構,親歷過程並在過程中體驗知識和體驗情感。它的基本思想是: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過程並不是一個「教師傳授—學生聆聽」的傳遞活動,學生獲取知識的真實情況是學生在親自「研究」、「思索」、「想像」中領悟知識,學生在「探究知識」中形成個人化的理解。例如,劉艷華老師在「學前兒童生長發育的指標及測量評價」一節教學中,組織學生到幼兒園對兒童生長指標測量,然後進行統計分析,並讓學生針對非正常兒童生長狀況,設計出解決問題的方案,這種親自體驗的學習,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學效果。喚起了學生的「求知熱情」,使學生在「求知興趣」和「求知信仰」的支持下熱情地求知,這時,真誠熱情的態度就化作了理智的力量。
教學特點
1、中外對教學方法的不同界定
由於時代的不同、社會背景、文化氛圍的不同、研究者研究問題的角度和側面的差異,使得中外不同時期的教學理論研究者對「教學方法」概念的界說自然不盡相同。
2、教學方法不同界定之間的共性
⑴教學方法要服務於教學目的和教學任務的要求。
⑵教學方法是師生雙方共同完成教學活動內容的手段。
⑶教學方法是教學活動中師生雙方行為的體系。
3、教學方法的內涵重點
教學方法,是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為實現教學目的和教學任務要求,在教學活動中所採取的行為方式的總稱。
教學方法的內在本質特點:
⑴教學方法體現了特定的教育和教學的價值觀念,它指向實現特定的教學目標要求。
⑵教學方法受到特定的教學內容的制約。
⑶教學方法要受到具體的教學組織形式的影響和制約。
Ⅶ 教學方法的類型
教學方法多種多樣,作為一名老師,應該懂得怎樣運用它。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整理的教學方法的類型文章,相信通過這些文字的閱讀你一定會有所收獲的。
一、教學方法分類的意義
教學實踐、教學實驗中創造出來的教學方法是相當多的。“傳統”的不說,僅冠之以“現代”教學方法的就有數十種之多:發現法、解決課題法、自然法和自治教學法、問題討論法、問題教學法、範例教學法、暗示教學法、潛科學教學法(故且不論其是否屬於同一層次的“方法”)……。
可以斷言,隨著教育理論、教學手段的發展,新的教學方法還將層出不窮。要把握這么多的教學方法,對於從事教學實踐的人來說並非易事。
這么多名稱迥異的教學方法,其特點、職能、起作用的條件,適用的范圍卻可能是相同或交叉重疊的,有必要將具有同類特點的方法合並在一起,“以便更好地分析,認識它們,掌握它們各自的特點、起作用的范圍和條件,以及它們發展運動的規律”。
教學論至今還沒有能提供一個較理想的分類框架,不同的學者運用了不同的分類標准,使分類問題顯得十分復雜。
二、教學方法的具體分類
1.教法、學法各自獨立的二分法分類
屬於教法的有:講授、演示、……
屬於學法的有:聽、記、練習、觀察……
這種分類方法看到了教法與學法的區別,但未能看到二者之間的聯系。
2.由學法分類導出教法的分類
有的人認為大體有五類基本的學習方法,與之相對應的也有五種基本的教學方法:
①模仿的學習方法 →①示範教學方法
②抽象概括的學習方法 →②概括教學方法
③解決問題的學習方法 →③求解教學方法
④邏輯推理的學習方法 →④推理教學方法
⑤總結提高的學習方法 →⑤反饋教學方法
3.根據掌握知識的基本階段和任務的分類
前蘇聯傳統教學論中對教學方法就是這樣分類的:
①保證學生積極地感知和理解新教材的教學方法。
②鞏固和提高知識、技能和技巧的教學方法。
③學生知識、技能技巧的檢查。
4.根據教學方法的形態分類
這是我國教學論中常用的一種分類,它以學生認識活動的不同形態作為分類標准。
①以語言傳遞為主的教學方法(包括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讀書指導法等)。
②直觀演示的教學方法(包括演示法、參觀法)。
③實際訓練的教學方法(包括練習法、實習法、實驗法)。
④情境陶冶的教學方法。
5.根據學習的不同結果分類
①使學生獲得明確觀念的教學手段。
②提出新的或不同材料的教學手段。
③告訴學生怎樣做的教學手段。
④影響或改變態度、思想、鑒賞力的教學手段。
⑤使學生產生安定感的教學手段。
⑥激發動機的教學手段。
⑦評價或測定的教學手段。
⑧激起、引導或緩和感情的教學手段。
6.根據學生認識活動的特點(思維活動的再現性和創造性)分類
這是前蘇聯晚近對教學方法所作的一種分類:
①圖例講解法(也稱信息接受法)。
②復現法。
③問題敘述法。
④局部探求法。
⑤研究法。
7.根據活動的過程——引起、調整、控制三個因素,教學方法可相應地分為三大類
①教學認識活動的組織和進行的方法(知覺、邏輯認識、實習)。
②刺激和形成學習動機的方法(興趣、責任)。
③檢查方法(口頭的、直接的,實際操作的)。
還可以舉出一些分類體系。
三、現有分類框架存在的不足
1.不少教學方法的分類框架基本上都是單一地指向知識的掌握。事實是,教學所要達成的目標是多種的。這一點從我們給教學所下的定義也可以看出:“所謂教學,乃是教師教、學生學的統一活動;在這個活動中,學生掌握一定的知識技能,同時,身心獲得一定的發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教學方法的分類框架應與教學目標對應,否則,勢必有的目標難以達成,變成”自然交織“於教學過程了。加涅指出:在教學的影響下,學習的內容活動將產生五種學習結果,即言語信息、認知策略、智力技能、動作技能和態度。心理學探明了:習得這些學習結果的過程是極不相同的,存在著多種學習類型,其中大部分需要不同的教學方法。如此,在教學方法的分類框架中,與實現各種教學目標緊密相連的教學方法都應佔有一定的位置。
2.有的分類只注意到教學活動的外部形式,把教學活動的外部形式當作了教學方法,講述課文就是講述法;讓學生看實物或物體圖形就是演示法,對學生提問、檢查他們的知識就是提問法……這樣的分類不僅名目繁多,更主要的是這樣認識教學方法是表面、膚淺的,例如在以語言傳遞為主的教學方法中,有講授法、討論法、談話法等,除了在“以語言為主”這一點上相同外,教與學雙方在活動的具體動作效能與條件上是很不一致的,
3.在同一分類體系中,分類的標准不能貫徹始終,有的按一個維度,有的按二個維度,還有的按三個維度,所謂的多度性或多維法,貌似嚴謹,實踐把握相當困難。
4.諸種分類體系基本上指向於學生的認知,帶來的另一個問題是忽視了教學過程的情意側面。任何教學過程都包含著兩個既相聯系又相區別的過程,一個是認知過程,一個是調控認知過程的情意過程,後者是前者順利展開的原動力。其重要性幾乎所有的教育家均有過論述,教學實踐中也不乏這類的教學方法,然而明確地把這類教學方法劃分出來歸並為一類,還數前蘇聯的巴班斯基,多數教學方法體系都是純認知型的。
Ⅷ 小學英語教學方法介紹
導語:作為教師,應對所任教的學科進行研究,抓住學科特點,有特色,有針對性的組織教學。以下是我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小學英語教學方法介紹,歡迎大家參考!
1、直觀教學法
在教學時,有些教學材料貼近於生活,能充分反映小學生的日常生活,所以教師應該有效地利用資源,如運用實物或圖片、教具等進行演示,使學生頭腦中形成比較鮮明的事物表象,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這樣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使他們將所學的內容應用到他們的生活中去。如在學習book , pencil 等學慣用品和apple , orange 等水果時,就可以利用水果實物或圖片進行教學,使抽象的單詞直觀化,使英語的學習過程更具趣味性。
2、情境教學法
情景是教師創設或模擬的生活場景,應具有真實、生動、實用的特點,便於學生將所學語言材料進行綜合、創造性地進行表達交流。這種練習方法,有接近生活的交際功能,而且能變單調、機械的句型操練為活潑、生動的交際性練習。
情境能使抽象的語言具體化、形象化,在生動、形象的情景中學習英語,能使英語課堂教學趣味化、形象化。如學習「May I come in?」這個句子時,可以先請學生注意看和聽:教師走出教室,在教室門上敲幾下,並注視全班學生,用請求的語氣和想進來的手勢說:「May I come in?」這時學生都睜大了眼睛,全神貫注地聽「老師在說什麼呢?」教師可趁勢再重復兩遍,這樣學生就自然而然地聽懂了句子的意思,並且能把聽到的句子「May I come in?」流利地說出。在這種情境下學會的句子,記憶牢固且能學以致用,如進老師辦公室,就會自然使用「May I come in?」
3、模仿練習法
英語學習需要學生的模仿練習,因為英語的語音、語調及書寫必須准確無誤。為此,教師在范讀字母、單詞或句子之前,應該讓學生聽老師的讀音,看老師的口形,進行認真的模仿練習。引領學生反復訓練,鼓勵學生大膽張口。
4、兒歌說唱法
對於中低年級的學生,我們可以根據其特點,將學習的內容編成一些順口易記的歌訣,如:丁丁、丁丁真能幹,學習思考用head,小小eye看黑板,豎起ear認真聽,mouth、mouth長得巧,講起英語都說好,nose、nose嗅覺靈,foot、foot踢足球,arm、arm來舉重,長長leg跳繩快,雖然比賽傷了toe,領獎face樂開了花,全班拍著hand,誇他為班爭了光。學生在背歌訣時,腦、口、耳並用,還可以配以肢體表演,這樣的英語學習是愉快的,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學習,使他們感到學習不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樂趣。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我覺得小學生學英語就像學游泳一樣,必須讓學生泡在水中、潛到水裡去,這樣他最後才能成為一個熟練的'游泳者,自在游泳樂在其中。因此,英語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給學生盡量多地創造聽、說、練的機會,讓學生在動中學,學中樂,使之獲得語言知識技能,真正達到輕松學英語、輕松用英語的目的。
5、表演法
如在「In the morning」這一單元後,我們的表演要求就是:把一天從早晨醒來到上學這一階段的生活用英語表演出來。每個小組四名同學,分別扮演爸爸、媽媽、Jimmy、 Betty ,為了表現的逼真,學生們帶來了牙刷、口杯、梳子、鬧鍾、牛奶、麵包和雞蛋等道具,甚至還有媽媽用的圍裙。當演出開始時,隨著鬧鍾音樂的響起,同學們開始了精彩的表演。除了新學的單詞:起床、刷牙、洗臉、梳頭、吃早點、去上學,他們主動地選用了課文中的歌曲來伴奏。這樣使得整個課堂氣氛十分活潑。在劇中,每個同學的對話雖然不多,但每個人都意識到自己正在使用剛學到的知識,並扮演著一定的角色,所以都很認真的對待演出。而且,在演出後他們也很有成就感。而沒有走上台的同學也被帶動,紛紛舉手錶示下次要演。
6、競賽法
青少年活潑、好強、好表現,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生這一特點,努力在英語課堂上為學生創造說和做的機會,使他們處於學習的主人地位。把競爭機制引入課堂,把游戲搬進課堂,不僅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而且能使學生整個身心處於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詞彙教學中常用的游戲方法有「找朋友」,「猜測游戲」、「單詞接龍」等;競賽的形式也有多種,如「看誰舉例多」、「看誰最快完成」等等。游戲、競賽可用於詞彙教學的各個環節,前面所介紹的幾種教法中也可將游戲或競賽滲透其中,但教師要注意合理控制時間,且要避免只追求趣味而忽略效果。
7、講授法
英語並不像我們的母語──漢語那樣從小就開始學說、理解和運用。而英語對於我們小學生來說就顯得特別難學。所以,教師進行一定的講解,講述和講讀是十分有效的。但是,講授法並不是照本宣科,單板、生硬地向學生灌輸,而是講授要有一定的啟發性,更要穿插一些其他的教法與之結合起來。
8、演示法
演示可以使學生獲得豐富的感性材料,加深對事物的印象,特別是教學一些字母、單詞時,利用實物、圖片、表情動作等創設大量的視覺情景,對兒童反復進行大量的可理解性語言輸入,進行反復多遍的聽說活動。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增強演示效果,而盡可能快的使學生的認識上升到理性階段,形成理性階段,形成概念,掌握事物的本質。例如:在學習字母時要充分利用卡片;在新授單詞的時候可以用實物來演示,例如「pen」「bag」「book」等。在新授的Is it a ...」時,可以直接利用學生手中的實物來進行對話,並且鼓勵每一個孩子積極參加到學習中去,要以滿腔的熱情去對待每一個孩子,對他們學習中的每一個進步及時給予肯定、表揚、獎勵等,讓所有的學生在對自身學習的滿足中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9、交際教學法
是根據意念項目和交際功能發展學生交際能力的系統教法。其目的是為了讓學生能夠運用言語進行交流,重要的是使學生能夠考慮到進行相互交流的人們的作用和地位,考慮到所涉及的題目和情景,從而能恰如其分地運用語言。
10、自然法教學
這種方法允許學生根據自己對已學知識的熟練程度來參加活動。
11、暗示法
旨在快速培養學生之高級翻譯 和會話能力。
12、游戲教學法
用游戲形式復習單詞、句型,練習新語言點,使學生寓學於樂,在活潑、輕忪、愉快的氣氛中自然而然地獲得英語知識與技能。游戲要求簡短易行,有趣味,而且要與本課教學內容緊密相關。
13、三位一體教學法
是根據字母、音素、音標三者的內在聯系業務和交叉關系將三者融為一體進行教學的方法。
14、活動教學法
就是按照學生身心發展過程中的不同階段來設計、布置情境,提供材料,讓學生積極參與自由操作、觀察思考。通過活動讓學生自己認識事物、發現問題,得出答案,發掘學生潛能。
15、全身反應法
調動學生的感覺器官,讓學生通過全身各個部位的不同動作達到記憶的目的。在低年級英語教學中,用具體形象的手勢、動作來輔助英語學習,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果。
16、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教師還可以利用插圖來創設情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插圖是語言的形象再現,語言是插圖的理性表述。例如,在練習句型What is it like?時,教師可以出示一幅圖,圖中有兩個小朋友在對話,其中一個手裡拿著一支長的、藍色的鉛筆。請學生根據圖畫的內容編一段對話。學生會運用所學過的知識,編成各種對話。反之,也可以讓學生根據一段對話或小短文來畫畫。借用電教媒體創造生活情景也符合小學生具體形象思維的特點,能引起學生的無意識注意,避免大腦皮層的疲勞,從而使他們輕松愉快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在講「早餐」一課時,我為學生們選了迪斯尼英語中的片段,由於是動畫,孩子們看得津津有味,不自覺地跟著說起來。當片子放完之後,我逐一掏出袋子里的牛奶、三明治時,他們竟能脫口而出:milk., sandwich 。有的甚至能說出:「I have milk for breakfast.」 這樣完整的句子。可見學生已在無意之中已熟練地掌握了這些內容。
Ⅸ 對外漢語教學法語音教學最強篇
2017對外漢語教學法大全(語音教學最強篇)
在對外漢語教學中,有哪些方法呢?這些方法又有哪些特點和局限性?相信對外漢語專業的學生都讀過劉珣先生那本《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其中對二語教學的主流方法做了詳細的論述。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對外漢語常用教學法解讀,希望對大家學習對外漢語教學有幫助!
一、認知派與經驗派教學法
1語法翻譯法1定 義
又稱“傳統法”或“古典法”,是以系統的語法知識教學為綱,依靠母語,通過翻譯手段,主要培養第二語言讀寫能力的教學法。
2語言學基礎
歷史比較語言學。認為一切語言都起源於一種共同的原始語言,語言規律是共同的,詞彙所代表的概念也是相同的,所不同的只是詞彙的語音和書寫形式。
3主要特點
① 以理解目的語的書面語言、培養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以及發展智力為主要目標,不重視口語和聽力的教學;
② 以系統的語法知識為教學的主要內容,語法教學採用演繹法,對語法規則進行詳細地分析,要求學生熟記並通過翻譯練習加以鞏固;
③ 詞彙的選擇完全由課文內容所決定,用對譯的生詞表進行教學,句子是講授和練習的基本單位;
④ 用母語進行教學,翻譯是主要的教學手段、練習手段和評測手段;
⑤ 強調學習規范的書面語,注重原文,閱讀文學名著。
4優點和缺點
優點:
① 語法翻譯法是第二語言教學法史上第一個完整的教學法體系,它強調對語法規則的掌握,注重學生智力的發展,
能較好的培養閱讀能力和翻譯能力,體現了理性派教學法的主要特點;
② 該法歷史最久,有很強的生命力。對我國的外語教學及對外漢語教學有較大影響。
缺點:
① 忽視口語教學和語音教學,缺乏聽說能力的訓練;
② 過分依賴母語和翻譯手段;
③ 過分重視語法知識的教學,死記硬背語法規則,不注重語義;
④ 教學內容枯燥無味或者過深過難(指經典文學作品);
⑤ 最根本的問題是不利於交際能力的培養。
2直 接 法1定 義
又稱“改革法”或“自然法”,19C末20C初產生於西歐,主要是法國和德國。與語法翻譯法相對立,是主張以口語教學為基礎,按幼兒習得母語的自然過程,用目的語直接與客觀事物相聯系而不依賴母語、不用翻譯的一種第二語言教學法。
2語言學基礎
認為語言是習慣,語言的運用是靠感覺和記憶而不是思維。
3主要特點
① 目的語與它所代表的事物直接聯系,教學中排除母語,排除翻譯,採用各種直觀手段用目的語學習目的語(第一批詞通過實物、圖畫或動作演示來講授),課堂教學常用扮演角色或演戲的方式;
② 不是先學習語法規則,而是靠直接感知,以模仿、操練、記憶為主形成自動的習慣;
③ 以口語教學為基礎,先聽說後讀寫。重視語音教學,強調語音、語調、語速的規范;
④ 以句子為教學的基本單位,整句學、整句運用,而不是從單音或孤立的單詞開始;
⑤ 以當代通用語言為基本教材,學習生動的、活的語言,而不是文學名著中典雅、已過時的語言。
4優點和缺點
優點:
① 打破了語法翻譯法獨霸天下的局面,並提出了一條截然不同的教學路子,活躍了學術思想,從而開辟了第二語言教學法研究這一新的領域;
② 直接法的許多主張,如與客觀事物直接聯系、句本位、以口語為基礎等原則,豐富了人們對第二語言教學規律的認識,對以後的聽說法、視聽法、自覺實踐法乃至功能法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開經驗派教學法的先河。
缺點:
① 過分強調了幼兒學習母語的規律,而對成年人學習第二語言的特點認識不足,對課堂教學的現實也考慮不夠;
② 強調口語教學,對讀寫能力的培養重視不夠;
③ 過分強調模仿,偏重經驗,對人的積極、主動學習強調不夠,忽視對語法規則的掌握;
④ 早期的直接法過分排斥母語,對母語在第二語言教學中的作用注意不夠;
⑤ 直接法對教師的言語技能要求太高,在實際操作中並非所有的教學單位都能做到。
3情 景 法1定 義
情景法是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產生於英國的一種以口語能力的培養為基礎、強調通過有意義的情景進行目的語基本結構操練的教學法。情景法早期稱為“口語法”,代表人物為英國著名語言教育家帕默和霍恩比。
2語言學基礎
英國的結構主義,口語被認為是語言的基礎,准確的結構是說話能力的核心。
3主要特點
① 教學目的是對聽說讀寫四種言語技能的實際掌握,而言語技能又是通過掌握語言結構而獲得的;
② 語言教學從口語開始,教材先用於口頭訓練然後再教書面形式;
③ 課堂用語是目的語;
④ 新的語言點要在情景中介紹並操練;
⑤ 運用詞彙選擇程序,以確保基本詞彙的教學;
⑥ 按先易後難的原則對語法項目進行分級排列;
⑦ 在學生具備一定的詞彙語法基礎後,再進行閱讀和寫作教學。
4閱 讀 法 1定 義
產生於20C初,為英國著名語言教育家韋斯特所創立,又稱韋斯特“新法”。這是一種強調通過直接閱讀來培養閱讀能力的教學法。
2優 點
首次提出了以培養閱讀技能為主的單項語言技能訓練方法,並從理論和實踐方面對閱讀教學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所提出的主張至今仍有重要參考價值。
3缺 點
過於側重閱讀技能的培養而忽視其他技能。
5自覺對比法 1定 義
主張通過母語與目的語的翻譯和結構對比,自覺掌握目的語的一種教學法。在20C三十年代到五十年代成為前蘇聯正統的外語教學法。自覺對比法是以直接法為對立面,客觀上成了語法翻譯法的繼承和發展。
2語言學理論基礎
蘇聯教育學思想;蘇聯的語言學、心理學理論。
3特 點
① 最重要的特點是依靠母語自覺進行翻譯對比,教學全過程都要用母語來講目的語,以充分利用學習者的母語知識和技能;
② 重視語言知識的教學,在語言規則的指導下進行實踐,強調先講解理論知識以避免盲目的實踐;
③ 在理解語言形式和意義的基礎上再進行模仿、練習。
④ 由分析到綜合,先學習構成句子的要素然後再學整句、課文,以免囫圇吞棗;
⑤ 以書面語為基礎,以文學語言為基本教材,不重視口語的教學,反對聽說領先。
4缺 點
過分強調翻譯對比和理論知識的講解,忽視操練和交際性練習,因而不能很好地培養學習者的語言交際能力。
6聽 說 法 1定 義
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產生於美國,強調通過反復的句型結構操練培養口語聽說能力,又稱“句型法”或“結構法”。
2語言學理論基礎
美國結構主義語言學,主張對活的語言(口語)進行仔細的描寫分析不同語言間進行結構對比;因而該法強調第二語言教學要從口語開始、從教說話開始,通過掌握語言結構學會目的語。
3心理學理論基礎
行為主義心理學,主張把人和動物的行為都納入到刺激-反應的軌道中。
4特 點
① 聽說領先,口語是第一位的,書面語是第二位的,讀寫為輔;
② 反復操練,用模仿、重復、記憶的方法形成習慣;
③ 教學內容以組成語言的基本結構---句型為中心,通過句型練習掌握目的語;
④ 排斥或限制使用母語,盡量用直觀手段或藉助於情景、語境,直接用目的語理解或表達;
⑤ 對比母語與目的語以及目的語內部的語言結構,找出學習者的難點,以確定教學重點;
⑥ 嚴格、及時地糾正學習者的錯誤,避免養成錯誤的習慣;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技術手段如幻燈、錄音、電影、電視,從多種途徑強化刺激。
5優點和缺點
優點:
① 聽說法第一次自覺地把語言學和心理學理論作為教學法的理論基礎,使第二語言教學法建立在更為堅固的科學基礎之上;
② 聽說法有一套完整的教學法體系,提出了許多合乎第二語言教學規律的重要原則,至今仍被證明是正確的,並為人們所遵循。
缺點:
① 該法以行為主義心理學為基礎,把人和動物等量齊觀,否認了人的認知能力的能動作用。過分強調機械訓練不僅枯燥無味、引不起學習者的興趣,也忽視了學生語言基礎知識的掌握和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
② 結構主義語言學過分重視語言的結構形式而忽視語言的內容和意義,其結果,學習者也只能流利地說出一些正確的句子,但難以具備在一定的情境下進行語言交際的能力;
③ 聽說法可能使學習者產生閱讀、寫作能力差,缺乏語文素養、知識面窄的弱點,難以培養合格的外語人才。
7視 聽 法 1定 義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產生於法國的一種第二語言教學法。強調在一定的情景中聽覺(錄音)感知與視覺(圖片影視)感知相結合的教學方法。也叫“聖盧克法”。代表人物:古布里納和古根漢。典型教材:《新概念英語》。視聽法來源於直接法和聽說法。
2語言學理論基礎
結構主義語言學和行為主義心理學,認為掌握了一種語言的結構就是掌握了該語言,主張對目的語結構進行科學分析和描寫。
3特 點
① 視覺感知和聽覺感知相結合;
② 語言和情景緊密結合;
③ 整體結構感知;
④ 先口語教學,後書面語教學;聽說領先,教材以對話為主,進行集中強化教學。
4優點和缺點
優點
① 主要貢獻在於廣泛使用聲、光、電技術手段和現代化設備,使語言與形象緊密結合;
② 強調整體感知並特別重視在情景中教學,有利於培養學習者運用目的語的能力,對後來的功能法有一定影響。
缺點:
① 主要是重視口語會話而忽視書面語的閱讀;
② 過分強調整體感知和綜合訓練而忽視對語言結構的分解和單項訓練;
③ 根本問題還在於所有結構法的共同弱點:只注重語言形式的掌握而未能著重培養語言交際能力。
8自覺實踐法 1定 義
主張學習者在自覺掌握一定的語言,流行於二十世紀的六十年代的前蘇聯。代表人物:前蘇聯心理學家別利亞耶夫。
2語言學理論基礎
蘇聯著名語言學家и.в.謝爾巴院士關於區分語言、言語、言語活動的學說,並根據這一學說將第二語言教學分為語言教學、言語教學、言語活動教學三個互相聯系的方面。
3特 點
① 自覺性原則;
② 實踐性原則;
③ 功能、情景、題材相結合的原則;
④ 口語領先原則;
⑤ 以句法為基礎的原則;
⑥ 綜合性原則;
⑦ 考慮母語的原則。
9認 知 法 1定 義
又稱認知符號法,產生於60年代的美國,代表人物是美國心理學家卡魯爾。主張在第二語言教學中發揮學習者智力的作用,通過有意識地學習語音、詞彙、語法知識,理解、發現、掌握語言規則,並能從聽、說、讀、寫方面全面地、創造性地運用語言。與聽說法對立,重新肯定了強調語法學習和發展智力的語法翻譯法,因而也被稱為“現代語法翻譯法”。
2語言學理論基礎
喬姆斯基的轉換生成語法理論,認為語言是一種受規則支配的體系而不是習慣體系,人類學習語言絕不能單憑模仿記憶,而是一種有意識、創造性的運用過程。
3心理學理論基礎
認知心理學,強調學習是一個感知、記憶、思維、想像的過程,是大腦抽象思維活動的結果,而絕不是簡單的刺激—反應和模仿、重復。
4特 點
① 在學習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學習者智力的作用,強調通過觀察、記憶、思維想像等活動,內化語言的知識體系,獲得正確運用語言的能力;
② 強調在理解、掌握語法規則的基礎上,進行大量有意義的'練習,提倡演繹法的教學原則。反對機械模仿,同時也反對過多的知識講解;
③ 以學生為中心,重視培養學生強烈的學習信心和濃厚的學習興趣。強調以學生的活動和操練為主;
④ 聽說讀寫齊頭並進,從一開始就進行全面訓練,口語和書面語並重;
⑤ 適當使用學習者的母語,特別是進行母語與目的語的對比,可用母語解釋一些比較抽象的語言現象,以利於目的語的學習,但反對濫用母語;
⑥ 正確對待學習者的錯誤,在學習過程中出現錯誤不可避免,對錯誤要進行分析,採取不同的處理辦法。反對有錯必糾,防止因糾錯過多使學習者怕出錯而影響到語言的運用甚至失去學習信心。
5優點和缺點
① 認知法把當代心理學的重要學派----認知心理學的理論用於第二語言教學。其最大的貢獻是更多地從心理學的角度研究第二語言教學。如強調對學習者和學習過程的研究,強調理解和有意義的操練,提倡以學習者為中心;
② 大大拓寬了語言教學理論研究的思路,使第二語言教學法走上了更為科學的道路。
二、 人本派與功能派教學法
1團體語言學習法 1定 義
這是一種採用小組集體討論的形式,教師和學生處於醫生和病人的關系並把學習過程看成是咨詢過程的第二語言學習方法,也稱為咨詢法。創立於60年代美國,代表人物為美國心理學家柯倫。
2語言學理論基礎
人本主義心理學,強調整體學習觀,認為人類學習是完整的人的學習,語言學習是一個整體的學習過程,不僅是讓學生接受知識、培養能力,而且是既有認知思維的一面又有情感需要的一面,兩者需要協調一致。
3特 點
1、其最大特色是完全打破了以教師為中心的老傳統,充分發揮學生和主體作用。
2、重視人的主觀因素和學習心理特點,
3、注意建立良好的學習環境和人際關系,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自己決定學習的內容和方式。
4缺 點
① 教師的指導作用發揮不夠,尤其是起步階段完全要求學生自己摸索,有時會事倍功半;而教學內容和方式一切由學生自己決定,從某種意義上說成了學生牽著老師鼻子走,又偏於另一個極端;
② 對教師要求太高,一般教師難以做到;
③ 團體語言學習法在教學中對用語言規則來指導言語交際活動、促進交際能力的培養重視不夠。
2默 教 法 1定 義
它要求教師在課堂上盡量少說話,盡量鼓勵學生多參與言語活動,從而使學生更有效地掌握運用第二語言的能力。是美國教育家加特諾在20世紀60年代首創。
2語言學理論基礎
布魯納“發現學習”的教育思想,認為學習應是解決問題式的、創造和發現式的活動,學生是主要的活動者而不是被動的聽話者;通過發現或創造而不是通過記憶與重復,能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3特 點
① 以學生為主體,學生的學比教師的教更為重要,教服從於學。
② 教師的沉默是默教法的最大特點;
③ 充分利用直觀教具,使用彩色棒、彩色掛圖、指示棒以及實物、動作、手勢等手段,以代替教師的口頭講解;
④ 教師一般不改正學生的錯誤,作為一個中立的觀察者對學生的成功失敗不輕易表露自己的情緒,而是讓學生自己改正錯誤;
⑤ 強調學生之間的交互活動;
⑥ 口語領先,以句子為本位;先培養聽說能力,隨後培養讀寫能力;
⑦ 把詞彙看做語言學習的核心,將詞按功能進行分類,依照一定的順序學習。強調詞彙的選擇,用少量的詞創造大量的句子。
4優點和缺點
優點:
① 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
② 在課堂活動的組織方面,在間接發揮教師的指導和監督作用方面,在要求學生自己發現和檢驗語言規則方面,都有很多創造。
缺點:
① 過於強調教師少說話,教師的指導作用發揮不夠,不僅影響到語法知識的傳授,也影響到教師的示範;
② 過多地讓學生自己去發現語言規則,把很多時間花在探索、歸納上,對學習語言和掌握語言也未必很有幫助;
③ 對學生的錯誤不加以糾正,不利於學生的學習;
④ 默教法在語言技能的培養方面基本上受聽說法的影響,語言脫離社會語境,對語言的交際價值重視不夠。
3全身反應法 1定 義
強調語言學習行為的協調,通過身體動作教授第二語言,主要用於美國移民兒童的英語教育。
60年代初產生於美國,盛行於70年代,創始人是美國實驗心理學家阿舍爾。
2語言學理論基礎
以兒童習得第一語言的理論為依據。
3特 點
① 教學的總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口語能力,但在發展學生的表達能力之前應先培養其對目的語的理解能力,也就是先進行充分的聽力理解訓練後才能轉入說的訓練;
② 通過全身動作的反應來訓練理解能力,有利於學習者掌握目的語;
③ 在學習者已准備好並有了說目的語的要求時,再讓他們開始學習說話,說的訓練也是從讓學習者向同學發指令開始;
④ 要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使學生在不少焦慮的狀態下學習語言並有成就感。
4優點和缺點
優點:
全身反應法主張先理解後表達,通過動作指令學習語言,這是該法的一大特色,是對第二語言教學法的貢獻;
缺點:
對成人學習的特點注意不夠,對讀寫能力的培養重視不夠,而且用一般動作表達語義畢竟還受到一定的限制。
4暗 示 法 1定 義
強調通過暗示,開發人的身心兩方面的潛力,激發高度的學習動機並創造最佳學習條件,有意識的和無意識的活動相結合,讓學習者在放鬆而又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心理狀態下進行有效學習的教學方法。
由保加利亞精神病醫學家和心理學家、教育家羅扎諾夫於60年代中期創立。
2語言學理論基礎
現代心理學和生理學。
3教學原則
① 學習活動應有整個大腦組織參與;
② 教學中分析與綜合應同時進行;
③ 學習者的意識過程和超意識過程應同時地、不可分割地進行。
4特 點
① 布置舒適優雅的環境,創造輕松和諧的氣氛;
② 不僅要調動學習者有意識的活動,而且要通過各種暗示手段和形成的愉快輕松的心情,充分發揮無意識活動的作用,做到有意識和無意識活動協調發展,以挖掘學習者的學習潛力;
③ 通過教師和教學材料的威信以及學習者的稚化,建立高度自信心,鼓勵學生大膽運用目的語;
④ 在消除學習者的心理障礙、充分發揮其潛力的情況下,擴大語言材料的輸入量。
5自 然 法 1定 義
自然法所說的“自然”是指成功的第二語言習得的自然原則,是根據對自然環境中的母語習得和第二語言習得的觀察與研究,提出在非自然條件(即課堂教學)中最大限度地擴大對學習者的語言輸入、首先集中培養理解能力並強調通過習得掌握第二語言的教學方法。
該法的倡導者是美國加州大學西班牙語副教授特雷爾和美國語言教育家克拉申。
2語言學理論基礎
語言交際理論和克拉申的有關第二語言習得理論,即“輸入”的五個假說。自然法認為應當把培養用語言進行有效交際的能力、而不是把語法上的完美無缺作為初級語言教學的目標。
3特 點
① 以培養學習者的口頭和書面交際能力為教學目的,課堂活動全部用來進行交際;
② 強調理解的重要性,語言學習應從理解開始,加強聽和讀的活動,推遲口語表達;
③ 強調自然習得,課堂全部用於進行注重內容、注重信息交流的交際活動,給學習者提供語言習得的機會;
④ 一般不糾正學習者的錯誤,以免影響其表達的積極性,只有在筆頭作業中才糾正錯誤,並強調自我糾正;
⑤ 創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優化學習情緒,降低情感過濾,根據學習者的需要和興趣確定教學內容。
4優點和缺點
優點:
1、自然法作為一種完全建立在第二語言習得理論基礎上的教學法,在各種教學法流派中獨樹一幟,使第二語言習得理論得以運用於教學實踐,有其特殊意義。
2、該法突出了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重視情感因素,主張課堂氣氛輕松愉快,體現了人本派教學法的特色;
3、它強調培養語言交際能力,強調教學過程交際化,這與交際法有共同之處。
缺點:
1、主要是過分強調了習得的作用,而對課堂教學條件下有意識學習的作用估計不足;
2、過分依賴尚未完全證實的“自然順序”假說,對教授語言結構、讓成人掌握語法規則的意義缺少認識;
3、在非目的語環境中,特別是非本族語教師很難不斷提供大量的、可理解的輸入;
4、讓學習者為自己的學習負責,決定學習的進展速度,也並非每個學習者都能做到。
6交 際 法
1定 義
又稱“交際語言教學”,較早稱為“功能法”、“意念—功能法”,是以語言功能和意念項目為綱、培養在特定的社會語境中運用語言進行交際能力的一種教學法。
中心在英國,創始人為英國語言學家威爾金斯,代表人物還有英國的語言教育家亞歷山大、威多森,荷蘭的范埃克等,交際法最有名的教材是《跟我學》。
2語言學理論基礎
社會語言學,尤其是社會語言學家海姆斯的交際能力理論和功能主義語言學家韓禮德的功能語言理論和話語分析理論,以及威多森的語言交際觀。
3心理學理論基礎
人本主義心理學和心理語言學。交際法強調以學生為中心,首先要分析學習者對第二語言的需要,通過“需要分析”選擇應該學習打的語言功能和語言形式,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決定都必須從學習者的需要出發。
3特 點
① 明確提出第二語言教學的目標是培養創造性地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不僅要求語言 運用的正確性,還要求得體性;
② 以功能和意念為綱,根據學習者的實際需要,選取真實、自然的語言材料,而不是人為的教科書語言;
③ 教學過程交際化,交際既是學習的目的也是學習的手段,在課堂中創造真實的交際情景培養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並把課堂交際活動與課外生活中的交際結合起來;
④ 以言語交際的主要形式----話語為教學的基本單位,語音、詞彙、語法主要通過話語情景綜合教學,必要的句型操練也是為掌握話語能力服務的,並結合話語進行;
⑤ 單項技能訓練與綜合性技能訓練相結合,不排斥單項技能訓練,但要以綜合性訓練為主,最後達到在交際中綜合運用語言的目的;
⑥ 通常按話題螺旋式地安排語言材料,將功能與結構結合在話題之中,循序漸進地組織教學,每一話題有幾次循環,每次逐漸增加難度;
⑦ 強調言語交際的內容和信息的傳遞,不苛求語言形式,對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語言錯誤要有一定的容忍度,不影響交際的錯誤能不糾就不糾,盡量鼓勵學習者言語交際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⑧ 根據學以致用的原則,有針對性地對不同專業的學習者進行“專用語言”的教學,突出不同交際目的和方式、不同交際范圍里所使用的目的語的特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