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小兒推拿操作方法
①用兩手攝扯小兒螺螄骨處皮膚(《小兒按摩經·手訣》)。
②用左手、食二指從小兒陽穴上捻動至關中轉到總筋左邊,右手大、食二指捻動從陰穴向上轉到關上(《小兒推拿方脈活嬰秘旨全書·十二手訣》)。
③用兩手牽拉小兒雙手時伸時縮(《小兒推拿秘訣·手猛告襪上推拿法》)。
④用大、食兩指攝小兒兩耳尖,向上提幾次,再扯兩耳墜,往下拉幾次(《幼科推拿秘書·十三大手法推拿注釋》)。
⑤用左手食、中二指捏小兒陽穴,大指枝激捏陰穴。屬寒症者,用左大指從陰穴往上經三關揉至曲池,轉下經六腑揉至陽穴,名轉陽過陰;屬熱症者,則反之,名轉陰過陽;俱揉幾遍,揉畢,再用右大指捏小兒心、肝、脾穴各下,並各搖幾十次,寒證往裡搖,熱證往外搖(《釐正按摩要術》卷三)。能消食,治痰氣友空,除虛退熱。
Ⅱ 小兒推拿方法
導語:媽媽學會小兒推拿按摩手法,適當運用按摩手法給寶寶進行按摩,可以促進寶寶的生長發育。下面就由我為大家分享一些小兒推拿的方法,大家一起去看看吧!
一、推法
用拇指或食、中二指指面沿同一方向運動稱為“推法”。推法主要包括“直推、旋推、分推”三種。“直推”是在表皮進行操作,不要推擠皮下組織。“直推法”常用於“線狀”穴位。“旋推”也是只作用於表皮,不得帶動皮下組織。“旋推法”主要用於手部“面狀”穴位。“分推”可橫如直線,也可彎曲如弧線。
二、拿法
“拿法”是用拇指和食、中兩指相對用力(或用拇指和其餘4指相對用力),提拿一定部位和穴位,做一緊、一松的拿捏。拿法動作要緩和而有連貫性,不要斷斷續續;用力要由輕到重,不可突然用力。“拿法”刺激較強,常配合其他手法應用於頸項、肩部、四肢上的穴位和肌肉較豐滿的部位。
三、按法
“按法”是用手指或手掌按壓小兒的一定部位或穴位,逐漸用力向下按壓。主要包括三種形式,分別為:“拇指按法”、“中指按法”和“掌按法”。“按法”是一種刺激較強的手法,常與“揉法”結合應用,組成“按揉”復合手法。“按揉”就是先按後揉,或者邊按邊揉。 詳見小兒推拿網路課堂之小兒推拿基礎知識視頻
四、摩法
“摩法”是用食指、中指、無名指和小指指腹或手掌掌面放在一定部位上,以腕關節帶動前臂,沿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做環形撫摩。頻率是每分鍾摩動120次。
五、捏法(捏脊)
捏法是用拇指、食指、中指三指輕輕捏拿肌膚,作用於背部正中,又叫“捏脊”。從“長強穴”到“大椎穴”成一直線;操作時應由下向上捏拿。捏脊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拇指在前,食指在後;另一種是拇指在後,食、中兩指在前。在捏脊時每捏3~5遍後,在第4或第6遍時,每捏3次,將肌膚捏住向上提拉一次,稱“捏三提一”,也可以“捏五提一”。
六、揉法
“揉法”是用手指的羅紋面、大魚際或手掌,作用於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做環形揉動。一般以每分鍾揉120-160次為宜。“揉法”分為“指揉法”、“掌揉法塌銀”和“魚際揉法”。用手指的'羅紋面作用於穴位做環形揉動叫“指揉法”;用手掌的大魚際作用於治療部位做環形揉動叫“魚際揉法”;用手掌(掌跟)作用於治療部位做環形揉動叫“掌揉法”。 詳見小兒推拿網路課堂之小兒推拿基礎知識視頻
七、掐法
“掐法”是用指甲著力重按穴位。運用掐法時要用指甲垂直用力按壓重刺,不得摳動而掐破皮膚。“掐法”是強刺激手法之一,常用於點刺穴位,是“以指代針”之法。掐後常用拇指揉法,以減緩局部不適。
八、擦法
“擦法”是用手掌、魚際或食、中指二指羅紋面著力於一定的部位,做爛衫返往返的直線擦動。包括“指擦法”、“魚際擦法”和“掌擦法”。擦時不論是上下方向或左右方向,都應直線往返,不可歪斜;往返距離要長。著力部位要緊貼皮膚,但不要硬用壓力,以免擦破皮膚。用力要穩,動作要均勻連續、呼吸自然,不可屏氣。
飢飢九、搓法
“搓法”是用雙手的掌面夾住或貼於一定部位,相對用力作快速搓轉或搓摩,並同時作上下往返的移動。可以用雙掌小魚際(手掌內側,即近小指的一側肌肉隆起的部分)夾住某部位作搓揉;也可以用單掌貼於某部位作單向搓摩。“搓法”用於上肢時,要使上肢隨手法略微轉動;“搓法”用於腰背、脅肋時,主要是搓摩動作。搓法常用於腰背、脅肋及四肢。
Ⅲ 小兒推拿的四大常見手法
小兒推拿的四大常見手法
小兒按摩是祖國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操作簡單、無副作用的特點。小兒推拿主要是通過推拿手法作用於小兒體表特定的穴位,從而調節機體的功能,達到治療和保健的目的。 5歲以內的兒童保健推拿的作用最為顯著。經常為寶寶做保健推拿,能寶寶增進食慾,精神飽滿,增強抵抗力,減少疾病的發生,使寶寶健康地發育成長。下面介紹幾種常用的小兒推拿方法。
一弊純、保健四大手法 方法:補脾經300~500次、摩腹3-5分鍾、按揉足三里50~100次。捏脊3遍,捏三提一2遍。 作用:以上四個手法合稱為小兒推拿保健四大法。合用具有調陰陽、理氣血、和臟腑、強體魄、促發育的作用。常用作於小兒日常保健推拿,尤適合身體脾胃虛首源弱或病後脾胃失運的寶寶。 注意事項:一般早上或飯前進行,每日1次。急性感染病期可暫時,病癒後再進行。可用滑石粉或潤膚油做為介質。 操作: 1、小兒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末節的羅紋面分別為脾經、肝經、心經、肺經和腎經。循拇指末節羅紋面,由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或是旋推拇指末節羅紋面即為補脾經(如圖1)。補脾經有健脾胃,補氣血的作用。
2、摩腹即是用掌面摩小兒腹部3-5分鍾。摩腹具有健脾和胃,理氣消食的作用。
3、足三里位於膝眼下3寸(相當於小兒四個手指的寬度),脛骨外旁開1寸(相當於小兒中指的寬度)(如圖2)。按壓足三里具有健胃和胃,調中理氣,通絡導滯的作用。
4、脊柱穴位於背部的正中線,頸部到骶尾骨的連線上。食指、中指在前,拇指在後自下而上捏脊柱穴3-5遍,即為捏脊。每捏三下將脊背提一下,即為捏三提一法。 捏脊具有調陰陽、理氣血、和臟腑、通經絡、強健身體的作用,是小兒保健推拿常用的手法。
二、固表止汗四大手法 操作:
1、循拇指末節羅紋面,由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或是旋推拇指末節羅紋面即為補脾經。
2、循無名指末節羅紋面,由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或是旋推無名指末節羅紋面即為補肺經。補肺經有補益肺氣的作用。
3、循小指末節羅紋面,由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或是旋推指末節羅紋面即為補腎經(注意,是指根向指尖直推),300次。補腎經有補腎益腦,溫養下元的作用。
4、腎頂,即小指頂端。按揉小兒小指頂端即為揉腎頂。揉腎機能收斂元氣,固表止汗。
作用:以上四手合用,能達益氣固表止汗之功。用於自汗、盜汗、多汗。 注意事項:自汗或多汗者,一般早上進行,盜汗可睡前1小時進行。每日一次。外感、發熱時可暫停。可用滑石粉或潤膚油做為介質。
三、通便四大手法 操作:
1、用食指或中指揉臍旁開2寸(約寶寶2個手指的寬度)的位置即為揉天樞。揉天樞能疏調大腸、理氣消滯。
2、摩腹(同上)。
3、用拇指或食指、中指面自上而下直推背部第四腰椎至骶尾骨端這一直線,即為推下七節骨(如圖5)。推下七節骨能瀉熱通便。
4、用拇指端或中指端揉尾椎的骨端即揉龜尾。 揉龜尾能通調督脈之經氣,調理大腸。
作用:四法合用於小兒便秘或腹瀉。
注意事項:一般飯前時行。每日一次。
四、治外感四法 操作:
1、 用兩手大拇指指腹自兩眉中間直推至前發際,即為開天門。開天門具有疏風解表、開竅醒神、鎮驚安神作用。
2、 用兩手大拇指指腹沿眉毛上緣向兩側分推至眉梢,為推坎宮。推坎宮有發汗解表、醒者卜態腦明目的作用。
3、用拇、中指指腹按揉兩側眉梢與目外眥之間的太陽穴,為運太陽。運太陽有疏風解表、清熱、明目、止頭痛的作用。
4、 耳後高骨位於耳後入發際。乳突後緣高骨下凹陷中。揉耳後高骨能疏風解表。 作用:四法合用,能起到疏風解表、止頭痛的作且。用於風寒、風熱感冒。
注意事項:外感發熱時可用,次數不定,高熱者每日可行2次。風寒感冒可用蔥、姜水做為介質。風熱感冒可用清水做介質。加強發汗、退熱之功。
Ⅳ 盤點小兒推拿的6種方法,你可能沒見過,趕緊看看
小兒推拿主要就是以陰陽五行以及臟腑經絡等學說為理論基礎進行的治療方法。目前小兒推拿是對於小兒疾病治療的有效手段,可以通過手法進行穴位刺激,來達到調整臟腑功能的目的,不僅如此,在知道的同時也能夠加強兒童的身體素質。
1、推法
這種手法是推拿手法中的主要手法之一,主要是對局部使用手指進行推按,一般是在患者的四肢或者胸背部進行的,因為這些部位的經絡循行比較直觀,可以對整條經絡進行按摩。推法可以起到活血祛瘀舒筋通絡的效果,對於兒童腹脹腹痛的症狀有很好的緩解作用。
2、拿法
拿法主要就是以5個手指為主的推拿方法,需要用拇指與食指相互作對稱用力來進行推拿。一般可以針對四肢或者肩頸部位進行治療。男方需要的力度較大,如果要進行該方法的推拿,一般需要長期對手指進行鍛煉,推拿的時候可以起到解表發汗開竅提神的作用。
3、按法
這種方法主要就是垂直向下施加壓力,由輕到重的來對局部組織造成刺激。該推拿方法主要是針對單個穴位進行刺激的方法,可以起到溫經散寒解痙止痛的作用,對於小兒局部疼痛或者癃閉的症狀,就可以在對稱位置進行按法治療。
4、 摩法
這種方法是推拿之中比較柔和的方法,主要就是用手掌或指腹在局部進行有規律的摩動。在推拿過程中需要講究,不帶動皮膚,輕柔的對局部產生刺激。通常是對於小兒消化不良有很好的幫助,能達到消食導滯,疏肝理氣的作用。
5、揉法
揉法需要用到的部位比較多,除了指頭與掌根,有可能還會需要小魚際來進行局部的按揉,揉法在迴旋的同時需要帶動皮下的組織,對組織持續產生壓力才能達到效果。一般是對小兒的腹部進行揉法,以此來促進胃腸道蠕動。
6、捏法
這種方法也就與拿法比較相似,需要將皮膚提起並且進行揉捏。多半是對小兒的脊椎部位或者是背部膀胱經部位進行研發,這樣能夠有效的幫助小兒提高身體素質,增強抵抗能力。
推拿的治療效果非常明顯,尤其是對於孩子的各種疾病,能夠快速進行緩解。但是進行小兒推拿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好力度,很多孩子的耐受能力是不同的,有可能控制不好力度就會傷到孩子。
#家庭醫生超能團## 健康 生活我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