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排序在生態學研究中有什麼意義
早在30年代,前蘇聯學者Ranensky就提出了排序的概念,並發展了一個簡單的排序方法(見Sobolev和Utekhin 1973),但只限於在前蘇聯傳播(Greig-Smith 1980),Ramensky當時應用一個或兩個環境因子梯度去排列植物群落,他用的名詞是德文「ordnung」。直到20世紀50年代,排序對大多數生態學者來說仍是新名詞。排序最初的概念是指植被樣方在某一空間(一維或多維)的排列,這里空間指植物種空間或環境因素空間。它是隨著「植被連續體」概念的提出而誕生。50年代許多學者強調植被的連續性,認為分類是確定植被間斷性的有效方法,但不能用於揭示植被的連續性。因此對排序方法才開始研究而得以發展。當時的排序是用於分析群落之間的連續分布關系。到50年代後期,排序概念已趨完善,其不僅排列樣方,也可以排列植物種及環境因素,用於研究群落之間、群落與成員之間、群落與其環境之間的復雜關系。
排序的過程是將樣方或植物種排列在一定的空間,使得排序軸能夠反映一定的生態梯度,從而,能夠解釋植被或植物種的分布與環境因子間的關系,也就是說排序是為了揭示植被-****環境間的生態關系。因此,排序也叫梯度分析(gradient analysis)。簡單的梯度分析是研究植物種和植物群落在某一環境梯度或群落線(coenocline)上的變化,也就是一維排序。復雜的梯度分析是揭示植物種和群落在某些環境梯度(群落面coenoplane或群落體coenocube)上的變化關系,這相當於二維或多維排序。只使用植物種的組成數據的排序稱作間接梯度分析(****indirect gradient analysis****),同時使用植物種的組成數據和環境因子組成數據的排序叫做直接梯度分析(direct gradient analysis****)。間接梯度分析完成後,研究者需要通過再分析找出排序軸的生態意義,再用其解釋植物群落或植物種在排序圖上的分布。而直接梯度分析因為使用了環境因子組成數據,排序軸的生態意義往往是一目瞭然的,在結果解釋上比較容易。
從數學上講,排序基本上是一個幾何問題,我們要把樣方(實體)作為點在*****P*****維種類(屬性)空間排列,使得排列結果能客觀地反映樣方間的相互關系,這種用屬性(種或環境因子)來對實體(樣方)進行排序的過程叫做正分析(normal analysis****)或者正排序(normal ordination****);如果反過來用實體去排列屬性則叫做逆分析(inverse analysis****)或者逆排序(inverse ordination****)。由於排序的結果能夠客觀地反映群落間的關系,所以它可以與分類方法結合使用,而檢驗分類的結果,就是先用某一分類方法對樣方進行分類。比如用傳統的定性方法或某一數量方法進行分類,然後再在排序圖上圈定群落的界限,這樣可以直觀地看出各植被類型間的關系,以檢驗分類的合理性,並且可以用排序軸所含的生態意義來幫助解釋分類的結果。正因為如此,有些學者也將排序歸入植被數量分類方法中(陽含熙等 1981)。
❷ 試舉例說明生態學是研究什麼問題的,採用什麼樣的方法
生態學是研究生物與生物,生物與環境之間相互作用關系的科學。
在這個概念中,關系是生態學研究的內容。
舉個例子,比如說pm2.5對人類的影響,這就是研究環境某個因子(pm2.5)對人類(生物)的影響,這種影響,就是單方面的,那麼人類對pm2.5的作用,體現的就是人類對pm2.5的作用。二者相輔相成,因為人類的生產活動,導致大氣pm2.5增加,而pm2.5的增加導致人類健康嚴重影響。這就是生態學的觀點,一種干擾(人類生存活動,對自然就是一種干擾)的強度達到一定程度,必然會反饋作用這個干擾源本身,來抑制干擾程度增加。由於這個推論,我們可以猜測,加入人類繼續不加控制的製造各種污染,那麼最終喪失的是人類自然的性命和健康。
生態學的常用方法,主要就是系統的方法,從整體上研究目標的作用和反作用。
❸ 生態學的研究方法
生態學的研究方法如下:
野外的研究方法是生態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很多理論和生產實踐都來自於野外或田間的實際觀察攜讓棗與調查。實驗的研究方法能夠進一步完善來自於野外或田間的實際觀察與調查的結果。
實驗研究的優點是條件控制嚴格,對結果的分析可靠,重復性很強,但也有缺點,也就是在實驗室環境中得到的實驗數據和自然環境中得到的數據可能會有差別。
生態學重要性
人類生態學是研究人滑核與生物圈相互作用,人與環境,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的科學。人類生態學是研究人類與其環境間的關系的學科。人類生態學是研究人類在其對環境的選擇力,分配力和調節力的影響下所形成的在空間和時間上的聯系的科學。
人類生態學就是運用生物學、地理學、人類學、人口學、經濟學、社會學和其他學科的相關理論和方法,探討人與環境相互關系的一門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