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探討電商企業價值評估方法研究

探討電商企業價值評估方法研究

發布時間:2023-08-05 07:16:19

㈠ 企業價值評估方法有哪些

企業價值評估方法

對目標企業價值的合理評估是在企業並購和外來投資過程中經常遇到的非常重要的問題之一。適當的評估方法是企業價值准確評估的前提。本文將聚焦企業價值評估的核心方法,分別從方法的基本原理、適用范圍以及局限性等方面給予分析和總結。
一、企業價值評估方法體系
企業價值評估是一項綜合性的資產、權益評估,是對特定目的下企業整體價值、股東全部權益價值或部分權益價值進行分析、估算的過程。目前國際上通行的評估方法主要分為收益法、成本法和市場法三大類。
收益法通過將被評估企業預期收益資本化或折現至某特定日期以確定評估對象價值。其理論基礎是經濟學原理中的貼現理論,即一項資產的價值是利用它所能獲取的未來收益的現值,其折現率反映了投資該項資產並獲得收益的風險的回報率。收益法的主要方法包括貼現現金流量法(DCF)、內部收益率法(IRR)、CAPM模型和EVA估價法等。
成本法是在目標企業資產負債表的基礎上,通過合理評估企業各項資產價值和負債從而確定評估對象價值。理論基礎在於任何一個理性人對某項資產的支付價格將不會高於重置或者購買相同用途替代品的價格。主要方法為重置成本(成本加和)法。
市場法是將評估對象與可參考企業或者在市場上已有交易案例的企業、股東權益、證券等權益性資產進行對比以確定評估對象價值。其應用前提是假設在一個完全市場上相似的資產一定會有相似的價格。市場法中常用的方法是參考企業比較法、並購案例比較法和市盈率法。

圖1企業價值評估方法體系
收益法和成本法著眼於企業自身發展狀況。不同的是收益法關注企業的盈利潛力,考慮未來收入的時間價值,是立足現在、放眼未來的方法,因此對於處於成長期或成熟期並具有穩定持久收益的企業較適合採用收益法。成本法則是切實考慮企業現有資產負債,是對企業目前價值的真實評估,所以在涉及一個僅進行投資或僅擁有不動產的控股企業,以及所評估的企業的評估前提為非持續經營時,適宜用成本法進行評估。
市場法區別於收益法和成本法,將評估重點從企業本身轉移至行業,完成了評估方法由內及外的轉變。市場法較之其他兩種方法更為簡便和易於理解。其本質在於尋求合適標桿進行橫向比較,在目標企業屬於發展潛力型同時未來收益又無法確定的情況下,市場法的應用優勢凸顯。
二、企業價值評估核心方法
1、注重貨幣時間價值的貼現現金流量法(DCF)
企業資產創造的現金流量也稱自由現金流,它們是在一段時期內由以資產為基礎的營業活動或投資活動創造的。但是未來時期的現金流是具有時間價值的,在考慮遠期現金流入和流出的時候,需要將其潛在的時間價值剔除,因此要採用適當的貼現率進行折現。

圖2DCF法現金流量示意圖如圖2所示,如果以t0為項目的起始日期,則該項目的貼現現金流量為。
因此,DCF方法的關鍵在於未來現金流和貼現率的確定。所以該方法的應用前提是企業的持續經營和未來現金流的可預測性。DCF法的局限性在於只能估算已經公開的投資機會和現有業務未來的增長所能產生的現金流的價值,沒有考慮在不確定性環境下的各種投資機會,而這種投資機會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和影響企業的價值。
2、假定收益為零的內部收益率法(IRR)
內部收益率就是使企業投資凈現值為零的那個貼現率。它具有DCF法的一部分特徵,實務中最為經常被用來代替DCF法。它的基本原理是試圖找出一個數值概括出企業投資的特性。內部收益率本身不受資本市場利息率的影響,完全取決於企業的現金流量,反映了企業內部所固有的特性。
但是內部收益率法只能告訴投資者被評估企業值不值得投資,卻並不知道值得多少錢投資。而且內部收益率法在面對投資型企業和融資型企業時其判定法則正好相反:對於投資型企業,當內部收益率大於貼現率時,企業適合投資;當內部收益率小於貼現率時,企業不值得投資;融資型企業則不然。
一般而言,對於企業的投資或者並購,投資方不僅想知道目標企業值不值得投資,更希望了解目標企業的整體價值。而內部收益率法對於後者卻無法滿足,因此,該方法更多的應用於單個項目投資。
3、完全市場下風險資產價值評估的CAPM模型
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最初的目的是為了對風險資產(如股票)進行估價。但股票的價值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購進股票後獲得收益的風險程度。其性質類似於風險投資,二者都是將未來收益按照風險報酬率進行折現。因此CAPM模型在對股票估價的同時也可以用來決定風險投資項目的貼現率。
在一般經濟均衡的框架下,假定所有投資者都以收益和風險為自變數的效用函數來決策,可以推導出CAPM模型的具體形式:

看似復雜的公式背後其實蘊藏的是很簡單的道理。資產的期望收益率取決於無風險收益率、市場組合收益率還有相關系數的大小。其中無風險收益率講的是投資於最安全資產比如存款或者購買國債時的收益率;市場組合收益率是市場上所有證券品種加權後的平均收益率,代表的是市場的平均收益水平;相關系數表示的是投資者所購買的資產跟市場整體水平之間的關聯性大小。所以,該方法的本質在於研究單項資產跟市場整體之間的相關性。
CAPM模型的推導和應用是有嚴格的前提的,對市場和投資者等都有苛刻的規定。在中國證券市場有待繼續完善的前提下,CAPM模型的應用受到一定的限制,但是其核心思想卻值得借鑒和推廣。
4、加入資本機會成本的EVA評估法
EVA(EconomicValueAdded)是近年來在國外比較流行的用於評價企業經營管理狀況和管理績效的重要指標,將EVA的核心思想引入價值評估領域,可以用於評估企業價值。
在基於EVA的企業價值評估方法中,企業價值等於投資資本加上未來年份EVA的現值,即:企業價值=投資資本+預期EVA的現值。
根據斯騰?斯特的解釋,EVA是指企業資本收益與資本機會成本之間的差額。即:
EVA=稅後營業凈利潤-資本總成本=投資資本×(投資資本回報率-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率)。
EVA評估法不僅考慮到企業的資本盈利能力,同時深入洞察企業資本應用的機會成本。通過將機會成本納入該體系而考察企業管理者從優選擇項目的能力。但是,對企業機會成本的把握成為該方法的重點和難點。
5、符合「1+1=2」規律的重置成本法
重置成本法將被評估企業視為各種生產要素的組合體,在對各項資產清查核實的基礎上,逐一對各項可確指資產進行評估,並確認企業是否存在商譽或經濟性損耗,將各單項可確認資產評估值加總後再加上企業的商譽或減去經濟性損耗,就可以得到企業價值的評估值。即:企業整體資產價值=∑單項可確指資產評估值+商譽(或-經濟性損耗)。
重置成本法最基本的原理類似於等式「1+1=2」,認為企業價值就是各個單項資產的簡單加總。因此該方法的一個重大缺陷是忽略了不同資產之間的協同效應和規模效應。也就是說在企業經營的過程中,往往是「1+1〉2」,企業的整體價值是要大於單項資產評估值的加總的。
6、注重行業標桿的參考企業比較法和並購案例比較法
參考企業比較法和並購案例比較法通過對比與被評估企業處於同一或類似行業和地位的標桿對象,獲取其財務和經營數據進行分析,乘以適當的價值比率或經濟指標,從而得出評估對象價值。
但是在現實中,很難找到一個跟被評估企業具有相同風險和相同結構的標桿對象,因此,參考企業比較法和並購案例比較法一般都會按照多重維度對企業價值表現的不同方面進行拆分,並根據每一部分與整體價值的相關性強弱確定權重。即被評估企業價值=(a×被評估企業維度1/標桿企業維度1+b×被評估企業維度2/標桿企業維度2+…)×標桿企業價值。
7、上市公司市值評估的市盈率乘數法
市盈率乘數法是專門針對上市公司價值評估的。被評估企業股票價格=同類型公司平均市盈率×被評估企業股票每股收益。
運用市盈率乘數法評估企業價值,需要有一個較為完善發達的證券交易市場,還要有行業部門齊全且足夠數量的上市公司。由於我國證券市場距離完全市場還有一定距離,同時國內上市公司在股權設置和結構等方面又有較大差異,現階段來講,市盈率乘數法僅作為企業價值評估的輔助體系,暫時不適合作為獨立方法對企業進行整體價值評估。但是在國外市場上,該方法的應用較為成熟。

㈡ 淺談企業價值評估的理論與方法

淺談企業價值評估的理論與方法

企業價值評估,是指注冊資產評估師對評估基準日特定目的下企業整體價值、股東全部權益價值或部分權益價值進行分析、估算並發表專業意見並撰寫報告書的行為和過程。本論文主要研究企業價值評估的理論與方法,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論文摘要: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產權市場、資本市場的發展完善,企業價值的理論和方法在企業改制、企業並購、風險投資、資本市場融資、企業經營管理等方面也得到了廣泛應用。本文簡要闡述了企業價值評估的理論起源及發展,比較分析了對現有技術方法的適用性和特點,並提出了企業價值評估方法在實踐應用領域的未來發展趨向。

論文關鍵詞: 企業價值評估 理論 方法

面對經濟的全球化趨勢和激烈的市場競爭,以“企業價值最大化”為戰略目標來經營企業已廣為流行,被公認為是21世紀企業的共同語言。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產權市場、資本市場的興起,企業價值的理論和方法在企業改制、企業並購、風險投資、資本市場融資、企業經營管理等方面也得到了廣泛應用。

一、企業價值理論的起源及發展

企業價值是指企業作為特定資產綜合體在現實市場條件下的交換價值, 由企業獲利能力所決定, 是企業在現有基礎上獲利能力價值和潛在獲利機會價值之和。

企業價值理論的研究首先在國外出現,1930年,費雪出版了《利息理論》一書,標志著資本價值理論的形成。在這本書中他指出,在確定性情況下,一個投資項目的價值就是該項目未來產生的預期現金流按一定的風險利率折現後的現值,此理論為企業價值理論奠定了基礎。

1963年,莫迪利亞尼和米勒提出了MM理論,該理論研究了企業價值與其資本結構的關系,並對理論的適用性進行了探討,建立了存在公司所得稅狀態下的企業估價模型,為現代企業估價理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世紀50年代以來,由於經濟學家對折現率認識不斷加深,使得資產組合理論、資本市場理論有了飛躍的發展。其中,著名的資本資產定價理論(CAPM)揭示了風險與收益之間的對應關系,為人們更精確地估計企業資本化率掃清了障礙。從而使折現現金流量法成為企業價值評估的主流方法。

1974年,為彌補現金流貼現法的不足,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梅耶斯提出了調整現值法(APV),與折現現金流量法相比,調整現值法是―個進步,它提高了價值評估的准確率,但運算過程過於瑣碎和復雜,在實際運用上遇到很大困難。

1977年,麻省理工學院的邁爾斯教授提出,當投資對象是高度不確定的項目時,傳統凈現值理論低估了實際投資。邁爾斯認為高度不確定下的實物資源投資仍然擁有類似金融期權的特性,這使得金融期權定價技術可以被應用到實物資產投資領域,期權定價理論為企業價值評估提供了伏腔侍一種新思路。

1991年,思特提出了經濟附加值概念。經濟附加值是指公司的資本收益和資本成本之差。該方法以股東利益最大化經營目標為基礎,曾成為歐美國家一些大型投資銀行基本的價值分析工具之一。但是,由於沒有形成一套較完善的理論體系和操作方法,因此其應用和發展受到了限制。

國內關於價值評估的理論圓讓研究出現得較晚,主要集中在20世紀90年代末,但大多是譯著,且借鑒西方國家評估理論的居多。同時也有一些學者在借鑒西方理論的基礎上針對我國的具體情況進行了研究。

二、企業價值評估基本方法及特點分析

企業價值評估的目的是分析和衡量企業的公平市場價值,以幫助投資人和管理者改善決策。基本的企業價值評估方法主要包括成本法、市場法和收益法,每種方法都有其相應的適應性與優缺點,主要是根據企業實際情況進行相應的.選擇,以達到價值評估的目的缺吵。

1.成本法

成本法是指構成企業的各種要素資產按重置成本法計算的評估價值加總求得企業整體價值的方法。對於企業價值評估而言,採用成本加和法即由企業的全部資產的重置成本扣除各種貶值因素後的評估值的加和,具體是指構成企業的各種要素資產按重置成本法計算的評估價值加總求得企業整體價值的方法。

成本法以資產負債表為基礎,其評估結果有較強的客觀依據。一般情況下,在涉及一個僅進行投資或僅擁有不動產的控股企業,以及所評估企業的評估前提為非持續經營時,適宜用成本法。但運用成本法無法把握一個持續經營企業價值的整體性,也難衡量企業各個單項資產間的工藝匹配以及有機組合因素可能產生的整合效應或協同效應。在持續經營假設前提下,不宜單獨運用成本法進行價值評估。

2.收益法

收益法,也稱收益現值法,是指通過估算被評估企業未來預期收益並折成現值,用以確定被評估資產價值的一種評估方法。

收益法以預期的收益和折現率為基礎,對於目標企業來說,若目前的收益為正值,具有持續性,同時在收益期內折現率能夠可靠地估計,則更適宜用收益法進行價值評估。對於處於困境中的企業、收益具有周期性特點的企業、經營狀況不穩定以及風險問題難以合理衡量的私營企業則不適宜採用收益法評估。

3.市場法

市場法是指利用產權市場上與被評估企業相同或相似企業的交易及市場交易成交價作為參照,進行必要的差異調整,修正市場交易價格,從而確定被評估企業價值的一種評估方法。市場法主要有相關比率法、股票和債券價值法兩種評價方法。

市場法的最大優點在於簡單、直觀、運用靈活。尤其是當目標公司未來的收益難以做出詳盡的預測時,運用收益法進行評估顯然受到限制,而市場法受到的限制相對較小。運用市場法評估企業價值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評估對象和參考企業所面臨的風險和不確定性往往不盡相同,要找到與評估對象絕對相同或者類似的可比企業難度較大;其次,對價值比率的調整是運用市場法極為關鍵的一步,需要評估師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較強的技術能力。

三、企業價值評估方法實踐應用及發展趨向

據統計,2008年~2010年,我國上市公司重大重組企業價值評估中運用多種評估方法的比例逐年提升,同時使用兩種方法進行評估的比例從2008年的63%上升到2010年的81%,上市公司重大重組事項最終評估結果採用成本法的比例三年平均為48%,採用收益法的比例三年平均為37%,採用市場法的比例三年平均為6%,採用綜合方法的比例三年平均為9%。2010年,採用收益法的比例為52%,採用成本法的比例為41%,收益法使用比例首次超過了成本法。

1.收益法應用日趨廣泛

收益法在全面反映企業價值方面具有優勢,其通常可將影響企業價值的各項有形和無形因素綜合考慮,得到對於企業價值相對全面的反映,並且採用收益法進行評估是從未來收益角度衡量置入資產價值,符合相關方的心理預期,容易為監管部門、投資者所接受。近年來,伴隨中國資本市場的信息積累逐漸豐富,收益法應用的技術手段逐步完善,收益法廣泛應用的條件已相對完善。

2.市場法運用前景廣闊

由於中國資本市場發展歷史較短,使得市場法應用的外部條件不夠成熟,在企業整體價值評估方面應用比例仍然較低。但是在企業整體估值方面,市場法一直是國際上較為常用的的估值方法。隨著中國資本市場及其他產權市場建設的不斷完善、市場化交易數量的提升、信息披露的規范化發展,市場法在中國的應用條件也將逐步成熟,加之專業機構的不斷技術積累與實踐探索,市場法的應用必將得到大幅提升。

3.成本法使用仍具優勢

成本法在參數選擇、方法運用等方面均更易於驗證,可復核性較強,在傳統製造業、電力、軍工等這些無形或隱性因素對其企業價值影響較小,盈利能力基本相當於行業平均水平或經營受國家政策影響較大的企業對於而言,成本法仍具一定優勢。伴隨著收益法和市場法的不斷成熟運用,成本法在企業價值評估應用中的地位將逐步淡化,適用范圍也會日益縮小。

我們相信,伴隨著中國資本市場的不斷完善、估值技術的不斷發展,企業價值評估方法的選擇必將走向一個更加成熟理性的階段。

參考文獻(略)

;

㈢ 企業價值評估有幾種方法,每種方法的優缺點及適用條件

目前國際上通行的評估方法主要分為收益法、成本法和市場法三大類。

1、收益法通過將被評估企業預期收益資本化或折現至某特定日期以確定評估對象價值。其理論基礎是經濟學原理中的貼現理論,即一項資產的價值是利用它所能獲取的未來收益的現值,其折現率反映了投資該項資產並獲得收益的風險的回報率。

收益法的主要方法包括貼現現金流量法(DCF)、內部收益率法(IRR)、CAPM模型和EVA估價法等。

收益法著眼於企業自身發展狀況。收益法關注企業的盈利潛力,考慮未來收入的時間價值,是立足現在、放眼未來的方法,因此對於處於成長期或成熟期並具有穩定持久收益的企業較適合採用收益法。

優點:它可以充分考慮資產的各種貶值因素,並且,由於是用未來收益來衡量資產的價值,其結果較容易被投資者所接受。

缺點:大多數設備因為所預測的現金流量是由包括房屋、機器設備在內的固定資產、流動資產、土地、無形資產等整體資產帶來的,很難量化到單台機器設備上。預測未來收益和確定折現率的主觀因素較大,兩者直接影響評估結果的准確性和可信性。

2、成本法是在目標企業資產負債表的基礎上,通過合理評估企業各項資產價值和負債從而確定評估對象價值。理論基礎在於任何一個理性人對某項資產的支付價格將不會高於重置或者購買相同用途替代品的價格。主要方法為重置成本(成本加和)法。

成本法則是切實考慮企業現有資產負債,是對企業目前價值的真實評估,所以在涉及一個僅進行投資或僅擁有不動產的控股企業,以及所評估的企業的評估前提為非持續經營時,適宜用成本法進行評估。

優點:將企業的各項資產逐一進行評估然後加和得出企業價值,簡便易行。

缺點:

一是模糊了單項資產與整體資產的區別。凡是整體性資產都具有綜合獲利能力,整體資產是由單項資產構成的,但卻不是單項資產的簡單加總。

企業中的各類單項資產,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資產以及規范的組織結構來進行正常的生產經營,成本加和法顯然無法反映組織這些單項資產的人力資產及企業組織的價值。

因此,採用成本法確定企業評估值,僅僅包含了有形資產和可確指無形資產的價值,無法體現作為不可確指的無形資產——商譽。

二是不能充分體現企業價值評估的評價功能。企業價值本來可以通過對企業未來的經營情況、收益能力的預測來進行評價。

而成本法只是從資產購建的角度來評估企業的價值,沒有考慮企業的運行效率和經營業績,在這種情況下,假如同一時期的同一類企業的原始投資額相同,則無論其效益好壞,評估值都將趨向一致。這個結果是與市場經濟的客觀規律相違背的。

3、市場法是將評估對象與可參考企業或者在市場上已有交易案例的企業、股東權益、證券等權益性資產進行對比以確定評估對象價值。其應用前提是假設在一個完全市場上相似的資產一定會有相似的價格。市場法中常用的方法是參考企業比較法、並購案例比較法和市盈率法。

市場法區別於收益法和成本法,將評估重點從企業本身轉移至行業,完成了評估方法由內及外的轉變。市場法較之其他兩種方法更為簡便和易於理解。其本質在於尋求合適標桿進行橫向比較,在目標企業屬於發展潛力型同時未來收益又無法確定的情況下,市場法的應用優勢凸顯。

優點是可比企業確定後價值量較易量化確定。

缺點:在產權市場尚不發達、企業交易案例難以收集的情況下,存在著可比企業選擇上的難度,即便選擇了非常相似的企業,由於市場的多樣性,其發展的背景、內在質量也存在著相當大的差別。

這種方法缺少實質的理論基礎作支撐,這就是運用市場法確定目標企業最終評估值局限性所在。僅作為一種單純的計算技術對其他兩種方法起補充作用。

企業價值評估的意義

1、從並購程序看,一般分為目標選擇與評估、准備計劃、分開或協議並購實施三個階段,其中目標選擇與評估是並購活動的首要基本環節,而目標評估的核心內容是價值評估,這是決定並購活動是否可行的先決條件。

2、從並購動機上看,並購企業一般是為獲得管理、經營、財務上的協同效應,實現戰略目標等,但在理論上只要價格合理,交易是可以成交的,因此雙方對標的的價值評估是決定是否成交的基礎,也是談判的焦點。

3、從投資者角度看,要並購企業交易價值有利於己方,但由於雙方投資者信息掌握不充分,或者主觀認識上存在偏差。

因此,在並購過程中,需要對並購企業自身、目標企業及並購後的聯合企業進行價值評估,三者既各自獨立,又相互聯系,缺一不可,共同構成了並購中的企業價值評估,對並購決策的成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閱讀全文

與探討電商企業價值評估方法研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台式機電腦截圖方法 瀏覽:457
dj水果機如何破解方法 瀏覽:160
里美雞蛋面膜使用方法 瀏覽:778
怎麼變雙眼皮天然方法 瀏覽:394
黴菌性鼻竇炎的最好治療方法 瀏覽:903
油鋸鏈條連接的方法 瀏覽:328
魅族魅藍5返回鍵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270
感應電筆使用方法 瀏覽:665
說明方法的准確性是什麼 瀏覽:974
常用寶石鑲嵌方法 瀏覽:564
數據連接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263
研究理性的歷史和現狀的方法 瀏覽:469
難度鳳凰的折紙方法視頻 瀏覽:294
腰間盤突出術後腰部屈曲鍛煉方法 瀏覽:133
改善痘印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303
安聯電線安裝方法 瀏覽:292
兩個數據差異計算方法 瀏覽:700
皮蛋簡單減肥方法 瀏覽:991
無痘痘美肌訓練方法 瀏覽:422
頭發少扎頭發的簡單方法視頻 瀏覽: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