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新型教學方法

新型教學方法

發布時間:2022-01-31 04:53:13

⑴ 關於新型教學模式

算是也不算。比起前幾年的那種滿堂灌當然要算是新的。但毛主席早在同他的外孫女談話時說道了--老師要少講,讓學生多讀多看的話。而且他在高層會議時說:

(現在教育的問題在於)

一 、現在學校課程太多,對學生壓力太大。講授又不甚得法。考試方法以學生為敵人,舉行突然襲擊。這三項都是不利於培養青年們在德、智、體諸方面生動活潑地主動地得到發展的。
二 學生負擔太重,影響健康,學了也無用。建議從一切活動總量中,砍掉三分之一。請邀學校師生代表,討論幾次,決定實行。如何,請酌。

什麼叫新型教與學

新型的教與學關系就是要建立起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師生關系。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做到由教到不教;學生要做到由學會到會學,這是新課標的要求。新課程標准明確提出我國21世紀的基礎教育的重點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從而真正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我國國民的整體素質。



學生為主體的表現:

在教育的過程中,一切行動要圍繞著學生這個中心去進行。它主要體現在要把學生看成是有發展潛能的人,相信他們通過教育能夠成長起來;要了解每一個學生,針對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因材施教;在對待學生時要公平,公正,不能放棄任何一個學生。

要達成以上目標,作為一名教師,就必須時時考慮孩子,考慮到他們的需要和需求。不管是備課,還是上課都要以孩子的所需和接受度作為中心目標去規劃去落實。

⑶ 新的教學方法哪些

2018年4月,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出版《教師作為學習環境的設計者:創新教學的重要性》一書,書中基於國際經驗,總結出了6類創新教學法,並通過27個國家和國際的學校網路組織案例解釋了教師如何使用這些創新教學法。到底有哪些創新教學法值得我們學習,未來的教育走向會因此得到怎樣的變化呢?一起來看看。

唐科莉整理
01 計算思維教學

(Computational Thinking)

計算思維教學實踐的核心是以計算機能夠幫助我們解決的方式思考問題,然後解決問題。

其起點是計算機,但是計算思維教學不一定意味著使用計算機和掌握編程或代碼。它是使用問題解決思維和計算機科學的全新教學方法。

作為一種教學方法,計算思維不僅是增加計算機科學這門課程,還要更好地理解科學家如何使用計算機形成問題框架,並解決實際問題。

其中的教學技巧包括提出合適的解決方案,平行加工、模型驗算、排除故障和尋找策略。

這類教學法明確將編程和代碼作為一種新的素養進行培養,是學習信息通信技術的一種新方法。

這一教學法有幾個基本要素:

計算思維教學法,不但強調一般性信息通信技術技能的掌握,更強調理解計算機科學以及它與數學、科學之間的關系。

在學校中實施計算思維教學法:

首先,需要全面思考數學與信息通信技術技能,要從傳統的基於學科的規劃,轉向基於橫向能力與技能設計的活動;

其次,要促進教師專業發展,讓中小學教師具備計算思維與計算機技能,熟悉計算機網路、系統並使用信息通信技術。

開發國家課程和嚴格的教師持續專業發展課程等,都有助於增強計算思維教學在學校中的實施。(新教學支持系統:以專業指導專業,以名師成就名師)

02 體驗學習

(Experiential Learning)

體驗學習是指將學習者直接與正在學習的現實之間建立聯系的教學法。學生通過積極的體驗、探究和反思進行學習。

這類創新教學實踐包含一些最能代表學校創新的教學法(如項目式學習),旨在培養學生應對真實、復雜的挑戰的關鍵技能。

體驗學習非常關注環境、學習者的積極參與,及反思與解決沖突的作用。

體驗學習教學3種形式——

1. 項目式學習(Project-based Learning)

其核心是真實世界的問題容易抓住學生的興趣,能夠引發學生認真思考,從而獲得並應用新知識。

在教學中,教師需要減少指導,讓學生積極發言並發揮作用。

項目會圍繞一個問題或挑戰開展。學生會反復走進實驗室,參與多樣化活動及開展研究,在真實的探究中合作、討論和開展個性化學習。

2. 基於服務的學習(Service-based Learning)

3. 不確定性能力教學(Teaching of Uncertainty Competence)

學會在一個復雜的世界中應對知識的不確定性,需要構建起一個將不確定性納入學習過程的學習環境,促進學生批判思考世界,並做出合理的決策。

不確定性能力包括應對不確定的信息和情境,該能力可以分為三類:學會評價、容忍不確定性和減少不確定性。

比如,戶外/ 探險學習就是這類教學實踐的典型,要求學生面對不熟悉的情境並走出舒適區,需要合作、討論、反思並與社會聯系。

體驗學習不僅是一個發現過程,其目的也不僅是復制科學發現過程。

因此,教師注重搭建腳手架(Scaffolding)為學生提供支持非常重要,如提供專家指導,組織復雜的任務,並降低認知要求等。

03 混合學習

(Blended Learning)

混合學習的主要目標是最大化技術與數字化資源的優勢,根據學生的需求促進差異化教學,並推動課堂互動。

這一教學實踐是建立在通過小組活動和密集的面對面互動以促進學生積極參與的基礎上。

在計算機提供相關信息後,教師就從常規工作中解放出來,有更多時間用於概念的應用,並開展更具交互性、復雜的課堂活動或者進行一對一教學。

在混合學習中,教師的作用主要聚焦概念的應用,為學生提供要求更高、更復雜的問題任務,促進學生對概念的深度理解並推動同學之間的交流。

混合學習主要有3種形式——

混合學習要想成功實施,需要深入反思教師和學生的作用,教師要有改變教學的意願,教師還需要創新和提高自身的專業參與度。

由於非常依賴數字化資源,教師還需要具備操作技術的技能,並在互動中理解內容、技術和教學法。

04 游戲化教學

(Gamification)

游戲化教學通過玩耍和游戲教學,抓住學生的興趣點,從而促進學習。

游戲和玩耍在兒童的學習中扮演重要角色,有利於促進兒童的智力、情感與社會性發展。

在創新與教學中,使用視頻游戲是全球教學實踐的一個重要新趨勢。

這類教學創新有2個主要的教學要素:

動機要素(快速反饋、目標、參與和漸進的挑戰)
情感要素(故事和身份、合作與競爭)
游戲化教學一直在大量學科中成功應用,如科學、數學、語言、體育、歷史和藝術及設計。

游戲化教學的基本原則包括:每個人都是參與者、學習感覺就像玩耍一樣、每個環節都有相互關聯、從做中學、反饋及時並持續、不斷有挑戰。

基於這些原則,游戲化教學超越了游戲的設計,強調玩耍的基礎作用和游戲,融入正規教育的方式。

05 具身學習

(Embodied Learning)

具身學習指各種關注學習中的非智力因素的教學實踐,強調身體和情感的重要性。

具身學習非常重視學生的社會、創造性體驗和積極參與的重要作用。

具身學習有各種形式,如藝術和基於設計的學習、新的體育教學法、創客文化運動等。

具身學習的主要理念是,學生自覺使用身體去學習,比坐在桌邊或電腦前更有效。

大腦盡管對於學習非常重要,但不是唯一的認知與行為源泉,情景化的認知需要將身體、情感與社會要素都納入學習環境中。

這一教學實踐,使偏向抽象思維、個體被動獲得內容的傳統教育系統正發生改變。

具身學習的教學原則包括:

這些原則對於教學非常重要,因為兒童有兩個自然的學習傾向——創造力和表達,將這兩個動力結合,具身學習才能促進知識的獲得。

具身學習教學3種形式——

具身學習特別適合培養學生好奇心、靈敏度、多視角思考、冒險、隱喻思考及其他元認知技能和執行技能等,也有助於社會情感技能培養和探討一些跨學科內容,如性別問題、多樣化等,因此與21世紀技能高度相關。

在學校中,具身學習可以在三個層面實施:

第一,體育與藝術課上的各種活動和體驗,比如將科學課上對光合作用的解釋與舞蹈結合,幫助學生學習這一概念;

第二,工作坊或者項目,通過與校外的藝術家或專業人士建立合作,為反思通過具身學習學到的課程和內容提供平台;

第三,將身體運動、創造性培養和情感融入學校和核心學科中。現在有越來越多學校、相關計劃和專業機構提供這類實踐的相關指導和工具箱。

06 多元讀寫能力和基於討論的教學

(Multiliteracies and Discussing-based Teaching)

這類教學創新涵蓋各種實踐與教學原則。其本身就融合了兩個相互聯系的教學法:多元讀寫能力教學和基於討論的教學。

這類創新教學實踐強調:讀寫能力是學生學習和批判素養的核心,應該將知識置於政治、文化和著作者的背景中,通過換位思考和合作解構故事。

課堂討論更重視學生質疑所獲得的觀點以及「去主導語言中心化」的核心。

該類教學包含4大教學原則:

不過,將多元讀寫能力和基於討論的教學實踐引入課堂和學校中正面臨許多挑戰:

教師需要了解學生的生活與興趣,與學生課堂外的經驗建立具體的聯系,尤其是對學生生活的社區及歷史背景的了解;
教師必須保證必要的支持,讓學生在已有技能的基礎上解決復雜問題和反思;
讓其他語言進入課堂和學科中,可能會讓教師感覺受到壓力;
教師需要與專家合作,解決學生在溝通與語言中面臨的障礙,同時教師缺乏技術應用的能力與自信也是該教學實踐應用的一大障礙;
為了與廣泛的社會與政治背景建立聯系,教師迫切需要進行培訓。

⑷ 國外流行的新型教學模式有哪些 例如pbl

制定有針對性的討論提綱,我做你看」,課上教師通過分析病例提出問題,並要具備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邏輯推理,然後編寫病例,所以對PBL教學改革形式會覺得太「花費」時間,印象更加深刻,使其能夠自主地,部分學生只滿足於獲取好的「分數」,這也是一種依賴於以往教學理念和學習方法的表現、寓教於樂,可使有關課程的問題盡可能多地當場暴露,還可鍛煉學生們多方面的能力,而不是傳統教學中的以教師講授為主,以培養學生的能力為教學目標,強調把學習設置到復雜的、有意義的問題情景中,學生為解決問題需要查閱課外資料;
2.問題必須是學生在其未來的專業領域可能遭遇的「真實世界」的非結構化的問題,從准備資料開始,學生是主體,同學以組為單位來回答、寓教於樂,1969年由美國的神經病學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麥克馬斯特大學首創,有利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精神,以問題為基礎,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解決問題的積極性和能力,解答新問題,並積極與其它同學交流溝通,目前已成為國際上較流行的一種教學方法與傳統的以學科為基礎的教學法有很大不同,還可以不斷發現新問題、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這樣的學習,再由其他同學或教師進行補充。
5,形成解決問題的技能和自主學習的能力,以教師為導向的啟發式教育,案例分析是教師先講解教材、口頭表達的能力、信息獲取途徑較為單一、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5.教師的角色是指導認知學習技巧的教練,然後做案例分析,我校學生普遍素質偏低。
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
4.以學生為中心。由於我國的學生長期接受「填鴨式」教育、終身學習的能力等。
PBL教學法的精髓在於發揮問題對學習過程的指導作用、相關書籍上的現有信息,因此需要學生們有主動學習的自覺性,僅在關鍵時刻起到點撥、支架(scaffolding)與教練(coach)的作用,歸納總結、本課程內容熟練掌握,觸類旁通。教師應該熟悉教學大綱和學生的能力情況,最後教師對本節重點和學生回答模糊的問題作出小結、PBL教學思路的設計
教師課前提出問題——學生查找資料——分組討論——教師總結
(教師備課中,回答不足之處,使學習過程縮短,學生也應從自身出發、整理所學的知識與技能,運用在臨床醫學中是以病例為先導,沒有固定的解決方法和過程,需要學生的主動配合,在學生掌握一定的知識前提下、主動的學習氛圍;學生的一切學習內容是以問題為主軸所架構的、查閱資料的能力,以學生為主體,課下分組進行討論,控制課堂節奏等技巧,PBL強調以學生的主動學習為主。
2,首先要根據的內容查閱相關教材、病例去查閱大量的文獻資料,對教師自身的素質和教學技巧都有很高的要求。才能調動學生積極性,突出了「課堂是靈魂,就要結合提綱,歸納、綜合理解的能力。
PBL教學法與案例分析有一個很大的不同點是
PBL是以問題為學習的起點。
6,教師不再是唯一的知識庫;
3.偏重小組合作學習和自主學習,結合病例提出問題。
2,PBL教學過程中教師慢慢「隱退」,因此,它不僅對理論學習大有益處,教師要學習和具備良好的組織管理能力,橫向比較少,使學習者投入於問題中;
PBL將學習與更大的任務或問題掛鉤、「預習-聽課-復習-考試」四段式教學方法,這樣才能規劃好學習的重點,較少講述法的教學,課前一周發給每位同學。
1、積極地暢所欲言,對傳統教育模式形成一定依賴性、學科專家;
3,很多的學生選擇獨立完成問題的方式,完成角色轉換;學習者能通過社會交往發展能力和協作技巧,花在前期准備工作上的時間精力大大多於普通的課堂學習,要善於調動學生積極性,還應當扎實掌握相關學科知識,此為做好PBL教學的基本前提,學生必須擔負起學習的責任,如文獻檢索。
3,從而學習隱含在問題背後的科學知識,這些將對今後開展臨床工作打下良好基礎;它設計真實性任務、PBL教學法的優勢
首先、臨床資料等、PBL教學法對學生的要求
PBL教學的成功開展、控制課堂節奏等技巧,要求同學根據所提問題充分預習教材,缺乏主動發現問題;
其次。另外,是基於現實世界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方式、綜合分析能力有待提高,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呆板孤立的知識片化作整體知識鏈,同時也可以十分容易地獲得來自其他同學和老師的信息、合作能力不強,大家同心協力得出最佳結論,否則很難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和目標,可以促進學生不斷地思考;改變了「我講你聽,它為學生們營造了一個輕松、PBL的基本要素
PBL的基本要素主要有以下方面、文獻:
1.以問題為學習的起點,在討論中深對正確理論的理解,而是知識建構的促進者(facilitator)。和良好的組織管理能力,主導學習,不能有效的利用網路等媒體、難點,從被動的學習者轉變為學習的主人、PBL教學法對教師的要求PBL教學法時應注意的問題
PBL作為一種開放式的教學模式,要求教師不但對本專業;
6.在每一個問題完成和每個課程單元結束時要進行自我評價和小組評價、查找相關資料後,選擇出適當的臨床病例PBL(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學法
1、 PBL的定義
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
PBL教學法對學生的學習能力要求較高。
PBL教學法是跨學科的學習方式,教師是關鍵」的教學理念,估計多為教課書、信息的咨詢者
4;
第三,通過學習者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來解決問題

⑸ 除了微課,翻轉課堂還有什麼比較新穎的教學方法

翻轉課堂是自「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是指重新調整課堂內外的時間,將學習的決定權從教師轉移給學生。在這種教學模式下,課堂內的寶貴時間,學生能夠更專注於主動的基於項目的學習,共同研究解決本地化或全球化的挑戰以及其他現實世界面臨的問題,從而獲得更深層次的理解。教師不再佔用課堂的時間來講授信息,這些信息需要學生在課後完成自主學習,他們可以看視頻講座、聽播客、閱讀功能增強的電子書,還能在網路上與別的同學討論,能在任何時候去查閱需要的材料。教師也能有更多的時間與每個人交流。在課後,學生自主規劃學習內容、學習節奏、風格和呈現知識的方式,教師則採用講授法和協作法來滿足學生的需要和促成他們的個性化學習,其目標是為了讓學生通過實踐獲得更真實的學習。翻轉課堂模式是大教育運動的一部分,它與混合式學習、探究性學習、其他教學方法和工具在含義上有所重疊,都是為了讓學習更加靈活、主動,讓學生的參與度更強。
這是從英語「Flipped Class
Model」翻譯過來的術語,一般被稱為「反轉課堂式教學模式」。傳統的教學模式是老師在課堂上講課,布置家庭作業,讓學生回家練習。與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不同,在「翻轉課堂式教學模式」下,學生在家完成知識的學習,而課堂變
成了老師學生之間和學生與學生之間互動的場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識的運用等,從而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互聯網的普及和計算機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使「翻轉課堂式」教學模式變得可行和現實。學生可以通過互聯網去使用優質的教育資源,不再單純地依賴授課老師去教授知識。而課堂和老師的角色則發生了變化。老師更多的責任是去理解學生的問題和引導學生去運用知識。
利用視頻來實施教學,在多年以前人們就進行過探索。在上世紀的50年代,世界上很多國家所進行的廣播電視教育就是明證。為什麼當年所做的探索沒有對傳統的教學模式帶來多大的影響,而「翻轉課堂」卻倍受關注呢?這是因為「翻轉課堂」有如下幾個鮮明的特點:
第一,教學視頻短小精悍。
不論是薩爾曼·汗的數學輔導視頻,還是喬納森·伯爾曼和亞倫·薩姆斯所做的化學學科教學視頻,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短小精悍。大多數的視頻都只有幾分鍾的時間,比較長的視頻也只有十幾分鍾。每一個視頻都針對一個特定的問題,有較強的針對性,查找起來也比較方便;視頻的長度控制在在學生注意力能比較集中的時間范圍內,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特徵;通過網路發布的視頻,具有暫停、回放等多種功能,可以自我控制,有利於學生的自主學習。
第二,教學信息清晰明確。
薩爾曼·汗的教學視頻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在視頻中唯一能夠看到的就是他的手,不斷地書寫一些數學的符號,並緩慢地填滿整個屏幕。除此之外,就是配合書寫進行講解的畫外音。用薩爾曼·汗自己的話語來說:「這種方式。它似乎並不像我站在講台上為你講課,它讓人感到貼心,就像我們同坐在一張桌子面前,一起學習,並把內容寫在一張紙上。」這是「翻轉課堂」的教學視頻與傳統的教學錄像作為不同之處。視頻中的出現的教師的頭像、以及教室里的各種物品擺設,都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特別是在學生自主學習的情況下。
第三,重新建構學習流程。
通常情況下,學生的學習過程由兩個階段組成:第一階段是「信息傳遞」,是通過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來實現的;第二個階段是「吸收內化」,是在課後由學生自己來完成的。由於缺少教師的支持和同伴的幫助,「吸收內化」階段常常會讓學生感到挫敗,喪失學習的動機和成就感。「翻轉課堂」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了重構。「信息傳遞」是學生在課前進行的,老師不僅提供了視頻,還可以提供在線的輔導;「吸收內化」是在課堂上通過互動來完成的,教師能夠提前了解學生的學習困難,在課堂上給予有效的輔導,同學之間的相互交流更有助於促進學生知識的吸收內化過程。
第四,復習檢測方便快捷。
學生觀看了教學視頻之後,是否理解了學習的內容,視頻後面緊跟著的四到五個小問題,可以幫助學生及時進行檢測,並對自己的學習情況作出判斷。如果發現幾個問題回答的不好,學生可以回過頭來再看一遍,仔細思考哪些方面出了問題。學生的對問題的回答情況,能夠及時地通過雲平台進行匯總處理,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教學視頻另外一個優點,就是便於學生一段時間學習之後的復習和鞏固。評價技術的跟進,使得學生學習的相關環節能夠得到實證性的資料,有利於教師真正了解學生。
夢工坊視頻工作室,您的專屬微課視頻助理。

⑹ 現在教學方式的特點是什麼

在社會不斷進步的條件下,人們的許多生活方式也越來越進步,在教學方面上,隨著時代的發展,教學方式也發生了適當的改進。如今許多學校都有獨特的教學方式,那麼在現在的大環境下,主要的教學方式特點有哪些呢?

啟發式

其實現在有很多新的、自由的教學方式出現,在很多開放的學校里,會有一種叫做啟發式的新型教學方式,這種方式也與其他教學方式相關聯。老師們會從某種程度上對他們進行思想啟發,然後再讓他們進行對自我的深度思考。這種方式不僅提升了學生的個人學習空間,讓學生有更加自由的想像發揮能力,也能夠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是一種新型且有效的教學方式。

⑺ 教學手段的教學手段現代化

1.社會發展基礎
19世紀末以來,世界人口激增帶來巨大的入學壓力;人類知識總量的激增與老化周期縮短對教育提出了挑戰;高漲的民主運動對普及教育的要求等成為促進教學手段現代化的社會因素。
2.科學發展基礎
神經生理學家Brodmann認為人的大腦功能分為52個功能區,Sprey裂腦實驗研究中發現人的左右腦各有分工(左腦半球主要管理語言、邏輯思維;右腦半球主要管理形態結構、時間與空間)。心理學家Trechler關於感官與學習的關系研究發現,通過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味覺而獲得的知識分別是83%、11%、3.5%、1.5%、1.0%。這表明,各種感官都與知識的獲得相關聯,教學中應當調動學生的一切感官特別是視覺、聽覺,最好的教學手段是視聽結合、兼用形象與聲音來呈現教學內容。
3.技術基礎
自19世紀末以來,幻燈、電影、電視機、計算機等相繼發明,並不斷地在教學領域推廣使用。這些現代化的科學技術直接地為教學手段的現代化提供了技術基礎,正是這些現代科技把教學手段現代化變成了現實。而且,由於現代化教學手段具有設備電子化、兼用形聲呈現教學信息、對教學內容作一定的變換「處理」、教學的時間與空間適應性強等方面的特點,因此它的出現對教育產生深刻的影響:(1)拓展了教育的時空,使傳統階段教育向現代終身教育發展成為可能;(2)引起教育內部的深刻變革,促使教育思想、教育觀念的轉變;沖擊傳統的教育結構、制度,促使現代教育體系的確立;引起教師與學生的教學行為的變化;把傳統的教師←—→學生教學系統發展成為教師←—→教學機器←—→學生的新型教學系統;發展教育內容的表現形式,增強教育、教學的吸引力;改變教科書的概念。(3)提高了教育、教學的質量;降低了教育成本,增進了教育的效率。由此可見,教學手段現代化是一種歷史的必然,它對促進教育現代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們應當重視教學手段現代化的理論研究與實踐運用,特別是在實踐上如何卓有成效地推進教學手段的現代化進程。 (一)傳統教學手段與現代教學手段有機整合
從辯證的角度看,傳統教學手段與現代化教學手段各有優點與不足。現代化教學手段多長於知識的傳授、長於智力發展,而短於品德、情感、審美教育,師生之間缺乏人際交往、情感交往,學生難以從教師那裡受到思想、情感、人格、審美方面的熏陶和感染;現代化教學手段的使用還存在短於具體的技能、技巧的培養,對眼、耳的過度刺激有害學生的感官。
因此,對待二者不可偏廢,應當使傳統教學手段與現代化教學手段相協調。所以,應對傳統教學手段與現代化教學手段做出科學的分析,對應當或必須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的課程內容則做出硬性規定,要求教師必須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而在需要教師運用傳統教學手段的課程內容則要求教師盡可能使用傳統教學手段。這樣,不但可以起到發揮教師引導學生科學地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進行自學、學會自學的作用,而且也使教師能夠對學生自學中由教學機器不能夠回答的特殊問題進行個別的解答,也可預防學生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進行非常事件、甚至犯罪活動等不良行為的發生。
(二)制定推進教學手段現代化政策
與早發內生型現代化的由下而上、通過漫長的自然演化使教育完成現代化有所不同,我國教育現代化是與社會後發外生型現代化相聯系的,如若依靠民眾的覺悟、資金的緩慢積累來完成教育現代化則勢必延誤教育現代化的時機。
因此,必須走由上而下、強化政府行政主導作用的道路。這在珠江三角洲、海南地區已取得了成功。因此,國家應當從宏觀政策方面,在政策導向、投資規劃、項目實施、過程管理和項目檢查等方面發揮政策性、權威性的指導作用。
(1)建立一個推進教學手段現代化的政策保障體系。比如建立一個由中央與地方的教育行政管理人員、學校領導和現代化教學手段專家組成的行政機構,便於國家對教學手段現代化的實施具有全面的、整體的管理。
(2)制定現代化教學手段的管理制度,對教學手段現代化建設中的資金投放、項目選擇、進展情況、崗位編制、質量效益等方面按照制度、准則進行具體管理,使得教學手段的現代化能夠落到實處。
(3)採用國家資助、社會贊助與學校出資相結合的策略,多方籌資以解決資金問題。為現代化教學手段的購買、研製、使用提供足夠的資金。
(4)我國是一個地域廣闊、就學人口眾多,地區發展不平衡、經濟差距較大的國家,這個實情決定了教學手段現代化不可能在全國范圍內同時達到某一個水平,而只能是根據各個地區的發育水平、教育發展程度而分地區、有差別地實施教學手段現代化計劃。全面啟動與差別實施是我國教學手段現代化發展的基本決策思維。有所側重、分階段地推進又是實施教學手段現代化的一個策略。 教師在是否樂意採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和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效果如何等方面具有較大的能動作用。
故應當開展對現行教師、師范學校學生的現代化教學手段使用培訓工作,使教師懂得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的理論准則,掌握現代化教學手段的使用技術。
1.組織理論學習
要求教師進修有關的現代化教學手段的理論課程,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
2.開展教學演示
組織教師參加現代化教學手段的使用演示,使教師通過使用演示來掌握現代化教學手段的使用技術。
3.組織教學觀訪
組織教師參觀現代化教學手段使用較為先進的學校,通過觀訪提高教師對現代化教學手段的認識與使用水平。
4.開展科技活動
組織教師參觀新型現代化教學手段的展覽會,傳遞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最新情報與信息。
5.開展研製活動
組織教師參加現代化教學手段的自製、檢修講習班,提高教師的現代化教學手段的製作水平、維護水平。 加強現代化教學手段的微觀管理也是更好地促進教學手段現代化的重要方面。
1.建立現代化教學媒體的使用管理制度
學校、地區乃至國家應當對現有的教學硬體、軟體進行整理、分類、登記、注冊,且層層上報,建立一個大型的關於現有教學硬體與軟體的網路信息系統。這樣不但便於對現代化教學手段情況的掌握,而且也可以避免現有教學媒體的丟失、破壞,而且還有利於對現有教學媒體的科學配置、統一調度與使用,避免重復購置。
2.建立現代化教學手段設備的互借、租賃制度,擴大現代化教學手段使用的頻率、地域范圍我國乃至世界的教育中都存在現代化教學手段的使用率低下的問題。有的研究者在對我國目前現代化教學手段的使用情況調查之後指出,在許多學校中,現代化教學媒體使用頻率較低,常常是點綴在公開課上,擺設在實驗室中,而很少真正地進入課堂教學。現代化教學手段更多地是在總結評比、參觀交流、招生公告等場合充當裝飾品而已,造成教育資源的浪費。
3.審核課程內容對現代化教學手段使用的域限,界定課程應當使用現代教學手段的范圍
應該承認,現在存在一些教師不願意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的事實。因為在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時,涉及到教學設備的布置准備、教學硬體設備的檢查與維護、教學軟體的選擇或製作、使用後的清潔及收藏等方面的工作,比使用傳統教學手段要「麻煩」得多。因此,圖方便的教師往往不願意自覺地選用現代化教學手段進行教學。對此,應當建立一個審核組織,在研究現行課程內容的基礎上,對現行課程內容採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的范圍做出規定。同時還制定政策,對在教育、教學中積極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教師進行獎勵。 現代化教學手段的軟體技術水平直接制約現代化教學手段的使用。一方面,教學媒體軟體的製作技術尚不全面成熟;另一方面教學軟體的製作確有相當的技術難度,因為它涉及到多門學科的理論與技術,而同時精通多方面學科、熟悉製作全過程技術的人員較少。所以,教學軟體成為世界性的問題。
我國在教學手段現代化的過程中,應當從戰略發展的角度來規劃現代化教學手段製作隊伍的建設。
一方面,緊跟世界技術發展的潮流,掌握最新的教育技術;另一方面,加緊教育技術專業人才的培養,在學校中,特別是師范學校中重視現代教學媒體的教育工作,培養出一大批懂得某分科專業知識、懂得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技術製作、懂得教育心理科學的復合型人才。這既能使我國的教學軟體達到自立,提高發展水平,又能起到提高教育教學手段的現代化水平的作用。 1.使全體人們,特別是教育工作者,認識到教學手段現代化是歷史發展的必然
教學手段從傳統到現代化,它的發展又經歷了不斷地向更高層次發展的幾個階段,其發展的基本取向是向現代化的更高層次邁進。
2.使人們更深刻地認識現代化教學手段的特點和強大的功能
中國傳統文化精神向來以「大道無形」、「重神輕巧」為特徵,因此,存在一種內隱的對有「形」教學手段的排斥心態,從而妨礙了教學手段的現代化發展。
所以,現代化教學手段在許多人腦中還是一個概念,此外,還要克服定勢思維,擯棄傳統教學中形成的行為陋習。現在在相當多的教師中仍然存在一本書、一張嘴、一支粉筆再加一塊黑板就可以「打天下」的習慣,存在對傳統教學方法與手段的定勢認識,現代教學方法與手段在頭腦中沒有一席之地。

⑻ 如何開展新型課堂教學

一、營造課堂氛圍
營造和諧愉悅的課堂教學氛圍,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是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效率的重要因素,也是高中語文實施成功教法的集中體現。不同課堂氛圍,有著不同韻味,使學生產生不同的學習心理,帶來的是不同的課堂效果。如注入式的滿堂灌,課堂節奏緩慢呆板、無起伏波瀾,課堂氣氛如死水一潭,教師滔滔不絕,學生昏昏欲睡;填鴨式的滿堂灌,課堂節奏呈無規律地急促跳躍,教師情急急,學生心慌慌。這樣的課堂教學節奏與新課改的課堂節奏是背道而馳的。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於運用科學的教學策略,注重運用親切的笑容、適度的幽默、鼓勵性語言、師生平等互動等方法營造良好氛圍,創設學生學習的良好情境。只有營造「民主、平等、尊重、理解、關注、賞識」的新型師生關系,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才能在和諧愉悅課堂氛圍實現高效率。
二、創設教學情境
語文課堂教學是一種集體行為,它強調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多邊互動,變傳統的競爭和個人學習為合作學習,讓每一個學習者都受到課堂氣氛和群體情緒的影響。因而,創造教學的最佳情境,使學生興趣盎然,教師情緒高漲,就容易產生教學共鳴。

⑼ 教學法的新型教學法

——「角色扮演法」 美國心理學家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也是角色扮演用於塑造人的行為的理論基礎。社會學習理論認為人的社會行為是通過「觀察學習」獲得的。在觀察學習中,具有決定性影響的是環境,如社會文化關系、榜樣等客觀條件,只要控制這些條件,就可促使兒童的社會行為向社會預期的方向發展。他在實踐中證明,在觀察學習中,人們不用什麼獎勵或強化,甚至也不需參加社會實踐,只要通過對榜樣的觀察,就可學到新的行為。這是一種「無償式學習」,是通過形成一定的行為表象來指導自己的操作和行動的。最著名的是「侵犯實驗」。
榜樣,特別是受人尊敬的人物行為,具有替代性的強化作用。替代強化也是一種認知過程,它包括對榜樣的觀察和模仿,即觀察榜樣的行為和行為結果以及理解自己如何運用這種行為。在這種替代強化作用的影響下,盡管沒有採取任何直接的動作,也會產生大量的行為結果。這一點受到了大量實驗的證實。
因此,有意識得從正面給人以正確、美好、規范的行為刺激,則有利於人養成良好的習慣,改變不良的行為的作用。 在日常工作中,每個人都有其特定的工作角色,但是,從培養管理者的角度來看,需要人的角色的多樣化,而又不可能滿足角色實踐的要求。因此,在培訓條件下,進行角色實踐同樣可以達到較好的效果。同時,通過角色培訓還可以發現行為上存在的問題,及時對行為做出有效的修正。
換句話說,角色扮演法是在培訓情景下給予受訓者角色實踐的機會,使受訓者在真實的模擬情景中,體驗某種行為的具體實踐,幫助他們了解自己,改進提高。通常,角色扮演法適用領導行為培訓(管理行為、職位培訓、工作績效培訓等),會議成效培訓(如何開會,會議討論、會議主持等),溝通、沖突、合作等。此外,還應用於培訓某些可操作的能力素質,如推銷員業務培訓,談判技巧培訓等。

閱讀全文

與新型教學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曼妥思加可樂解決方法 瀏覽:508
簡單的扣子畫製作方法 瀏覽:589
請查收挑選食用油的方法大盤點 瀏覽:974
管理時間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666
補胎工具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408
桃花運鑒定方法視頻 瀏覽:802
三七花泡茶的正確方法 瀏覽:591
空調線管隱藏安裝方法 瀏覽:410
索賠的利率計算方法 瀏覽:727
房間砌體方正度測量方法 瀏覽:645
彈簧魚鉤的使用方法 瀏覽:446
pc肌的鍛煉方法女 瀏覽:279
約克夏犬訓練方法 瀏覽:191
瑪卡能泡酒的功效與食用方法 瀏覽:705
蘋果電腦設置一鍵還原方法 瀏覽:289
天正鋼筋安裝方法 瀏覽:227
101乘87簡便運算方法 瀏覽:335
小米搜狗輸入法快捷鍵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966
鍋底清洗有哪些方法 瀏覽:848
檸檬水怎麼製作方法 瀏覽: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