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教學質量分析的要素和方法
編者按:教學質量分析有助於老師正確認識自己的不足之處,下面我們來看看《教學質量分析的要素和方法》吧!
一、質量測試的意義。
講質量分析的意義,首先我們要有一個共識,那就是質量測試的意義是什麼?我想不外乎以下幾種:1.為學校評估教師提供依據;2.了解學生學習情況;3.為教師下一步教學改進提供依據;4.為學校改進管理提供決策依據;5.為改進命題工作提供信息,提高試題的編制質量。但是在學校實際的操作過程中,質量測試實際上已經很大程度上變成了學校評估教師的工具。從而使測試失去了它真正的意義。今天我們要做質量分析,就是要為教育業務管理部門、學校、教師提供一個教學研究的平台,讓質量測試發揮它真正應該發揮的作用。
二、教學質量分析的意義。
綜上,我們搞質量分析其實就是在搞教研活動。我們以前做的較多的教研活動是觀課議課、是集體備課、是研究課例等等,基本上是在圍繞著課堂展開。而從課堂之外進行的教研活動卻很少開展。本學年,教研室常規教研設立了兩個主題,一個是文本解讀,一個是作業設計。測試是一個特殊的作業,因此,本學期的教學質量分析也是教研室的一項中心教研工作。
因此我們做質量分析,它的直接目的,於教師而言是改進教學,於學校和教育主管部門而言是改進管理,這二者的改進,最終必須落腳在改進質量上。即改進區域或學校的教學質量和單個學生的質量。
三、質量分析的因素。
質量分析我們要分析哪些因素呢?首先我們應該思考教學質量從哪裡最直接的體現出來。很明顯是考試。那和考試最直接相關的因素都有那些呢?一個是考試的主體——學生,一個是考試的載體——試卷。所以,試卷和學生是教學質量分析是最重要的因素。除此之外,另外一些因素也間接或者是更深遠地影響著教學質量,我們也不能忽視。如教師因素、課程因素、制度因素等等。
1.其他外部因素。
我們先從會被很多人忽視的、有對教學質量影響非常深遠的因素開始說起。第一是教師因素。教師因素可以說是所有外部因素中最為重要的因素,因為教師的教學思想、教學水平、教學態度、管理水平等將直接影響一個班、一個學科的質量。前段時間教研室統計了全縣各個學段、各個學科任課教師的基本情況(包括年齡、性別、學歷、優質課獲獎情況、課題研究情況等等)。就是為了分析學科任課教師情況對於教學質量的影響。外部因素除教師因素外,還有領導因素、硬體設施、制度因素、課程實施因素等。
2.學生因素。
學生因素是一個復雜的因素,因為學生他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情感,所以很多因素都會影響到學生,最終影響教學質量。教師的勞動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為我們的勞動對象不同於普通的工人、農民。所以我們分析學生因素時一定要分析很多隱性的因素。特別是我們要搞單個學生的學習質量分析時,更要如此。比如師生關系,我們做教師不僅要智商高、還要情商高。有足夠知識是老師是必要的,而既有知識又能講出來的老師才是合格的,在往上說,能把知識以學生樂於接受的方式講出來才是優秀的。但還有一點,如果一個足夠優秀的教師卻和學生關系緊張,那學生也學不好!所以,有人說體力勞動是簡單勞動,腦力勞動是復雜勞動,老師的勞動就是腦力勞動中的復雜勞動。
所以,師生關系、同學關系、班級因素甚至家庭情況都是影響學生質量的隱性因素,分析這些因素,對單個學生質量的診斷分析特別有意義。
3.試卷因素。 分析試卷因素,我們要試卷的以下指標下手。
(1)試卷質量分析。
①試卷的知識與能力,知識點覆蓋是否合理,重難點問題把握程度是否恰當,是否符合課標、考綱要求,是否緊扣教材與結合實際,有無超綱、超標、超前;②試卷的結構與題型,分值分布是否合理,題型結構是否符合中高考方向(初中小學);③試卷的立意與創新,命題立意是否精當,情景材料有無新意,是否公平(地域、城鄉差別),問題設置有無創新,是否科學,試題有無硬傷;④具體分析典型試題。好題好在哪裡,差題差在何處。可以與中高考題進行比較,說明該題材料、設問的合理性與創新性,能力考查的層次性與有效性,試題條件設置是否充足,有無科學性問題等等。
(2)學生學業質量分析
①學生得分情況分析,主要有:參考人數及各科均分、頻數分布(即分數段)等;②學生答題情況分析及學習質量的特徵,主要有:學生對各知識點掌握情況分析、學生答題規范化程度分析、學生綜合解題能力分析、學生試卷中典型錯誤分析。與數據統計的分析相結合,需要描述的學生學習質量的特徵。主要有:學生在掌握知識范圍方面的特徵,主要以教材的知識范圍為依據,看學生是全部還是大部分掌握,是基本上掌握還是不熟悉或大部分不熟悉;學生對所學知識概念的理解是否深透,以及能說明這個問題的典型實例;學生對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熟練程度,舉出典型的例證;學生獨立分析和靈活運用知識的表現,舉出例證。
四、試卷分析的類型。 根據質量分析的關注點不同,可以分為以下類型。
1.區域教育教學質量分析,它主要指教研室、鄉鎮中心校、學校的質量分析。這種分析側重對區域教學質量的把握、對影響區域教學質量因素的分析等。一個區域質量分析,應該包含以下因素分析。(1)影響區域質量的因素分析;(2)區域學生學業水平分析;(3)區域管理經驗總結及今後工作反思。
2.區域學科質量分析,適用於教研員,學校教研組長、備課組長。這種質量分析更側重試卷質量及學生答題情況,目的是分析試卷質量,掌握一個區域內一個學科的教學質量,著眼於整個區域學科水平的提高。它主要應該分析以下內容。(1)影響學科質量因素分析;(2)試卷質量分析;(3)區域試卷答題情況分析;(4)典型題目分析;(5)教學建議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試卷分析是對命題規律的分析。這種試卷分析是分析相同考試的不同年份的試卷,以期找到命題規律,指導以後教學,如近五年高考語文試卷分析等。
3.學科質量分析,適用於學校學科教師。這種分析更側重本班學生答題情況分析,從學生答題情況中找到自己教學中的問題,改進以後的教學。此種試卷分析應包括以下內容。(1)影響學科質量因素分析;(2)學科試卷分析;(3)學生答卷情況分析;(4)教學反思。
4.個體學生的教學診斷分析。適用於尖子生、臨界生、待優生等的單個學生質量分析。此分析對於提高個體學生的成績具有很大意義。它主要半括:(1)分析影響學生成績的自身因素(性格因素、習慣因素、能力、學科基礎及素養等;(2)分析影響學生成績的外部因素(人際關系、班級因素、家庭影響、社會影響等)。
五、質量分析的一般流程。
1.相關數據數據收集整理(調查問卷);
2.試卷抽樣。常見的有(1)簡單隨機抽樣,即隨機抽取一定數量的樣本進行分析;(2)分層抽樣,把樣本分成好中差三部分,對每一部分進行抽樣分析。
3.試卷數據分析解讀;
4.形成分析報告。
作者|教研室 祁崇長
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❷ 如何研究一個企業的盈餘質量
盈餘質量分析的方法
我國企業管理人員進行盈餘管理的方式主要有:利用資產重組調節利潤、利用關聯交易調節利潤、利用資產評估消除潛虧、利用虛擬資產調節利潤、利用其他應收款和其他應付款調節及利用時間差(跨年度)調節利潤等等。因此,針對這些方式我們進行盈餘質量分析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不良資產剔除法
所謂不良資產,是指待攤費用、待處理流動資產凈損失、待處理固定資產凈損失、開辦費、遞延資產等虛擬資產和高齡應收賬款、存貨跌價損失、投資損失等可能產生潛虧的資產項目。如果不良資產總額接近或超過凈資產,或者不良資產的增加額(增加幅度)超過凈利潤的增加額(增加幅度),說明。企業當期利潤有水分。
2、關聯交易剔除法
即將來自關聯企業的營業收入和利潤予以剔除,分析企業的盈利能力多大程度依賴關聯企業。如果主要依賴於關聯企業,就應當特別關注關聯交易的定價政策,分析企業是否以不等價交換的方式與關聯方進行交易以調節盈餘。
3、異常利潤剔除法
即將其他業務利潤、投資收益、補貼收入、營業外收入從企業的利潤總額中扣除,以分析企業利潤來源的穩定性。這里應特別關注投資收益、營業外收入等一次性的偶然收入。
4、現金流量分析法
即將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現金凈流量分別與主營業務利潤、投資收益和凈利潤進行比較分析,以判斷企業的盈餘質量,一般而言,沒有現金凈流量的利潤,質量是不可靠的。
盈餘質量分析(Analysis of the Quality of Profit)
質量,一般是指產品或工作的優劣程序,盈餘質量指企業盈餘的優劣程度。我國企業報告的盈餘,是會計人員根據會計准則和制度的規定,對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開展的各種經營業務進行確認、計量的結果。部分企業為了獲取信貸資金、商業信用、公司上市、保持配股資格、偷漏稅等原因,會粉飾會計報表,調節盈餘,因此,如何分析和識別企業的盈餘質量的優劣程度,是投資者、債權人以及政府部門等廣大會計信息使用者所關心的問題。
❸ 質量分析方法有那些
質量分析方法有:因果分析圖、主次分析圖、質量直方圖。
❹ 如何進行科學的學校教學質量分析
一、為什麼要進行考試成績分析? 考試質量分析,是教學的一項基本常規。通過精細化的質量分析,可以及時掌握一段時期內的教學情況,包括教師自身的情況,包括學生理解、掌握和運用的情況,從而獲得豐富的「信息源」,以便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等作出科學合理准確的調整與完善,提高教學效益。教學檢測具有兩大功能,一是評價,二是診斷。考試質量分析,便是體現了考試的診斷功能。打個比方,教師像醫生,考試便是學生體檢,成績便是X光透視、CT報告、化驗單。教師需要根據這些材料,望聞問切,進行全面、深入、精細的分析,尋找相應的問題解決策略,最終開出一劑良方來。所謂全面,就是對學校、班級有一個總體把握。所謂深入,就是不僅僅停留在一些統計數據上,而是透過現象看本質,明關鍵,抓要害。所謂精細,就是強調個案分析,對每一個學生都要窮盡可能因素,做到胸有成竹;既進行分數解釋,又進行診斷描述、原因追溯。因此考試質量分析十分必要。 二、如何開好成績分析會? (一)教師教學的自我質量分析教學質量分析的目的在於客觀評估教與學的現狀,肯定成績和有效的作法;找出問題,並弄清產生的原因,制訂出科學可行的改進措施。但是在質量分析中有一些教師往往把問題推給學生:基礎差、不認真、不入心、偏科、不刻苦……我們讓教師討論幾個問題:其一,從學生的主觀願望上講,有多少學生不希望自己學習好,不希望考試有個好成績?其二,學生真的厭學嗎?其三,造成偏科現象的原因是什麼?為什麼有些學生對有些學科興趣高、努力學?其四,學生的思維能力是有差異的,是不是有些學生就是天生學不會等等。通過這些問題的討論,使教師認識到如果真正樹立了以學生為本的觀念,那麼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種種問題則是教師的問題,也就是說學生問題產生的原因是教師的原因,學生的問題要靠教師解決自身的問題。對教學質量分析統一了認識,轉變了觀念,教師在質量分析過程中就能夠客觀地看問題,主觀上找原因,把每一次教學質量分析看成是對自己的幫助,是一次自我總結,自我提高,自己也就認真並樂意進行質量分析。 教師教學的的自我質量分析可包括:試題分析——包括知識點覆蓋面;難易度;試題結構;題量;創新性和時代性等。學情分析——包括各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出現的問題匯總以及問題的發生程度;學生的創新表現等。教學分析——包括教師教學情況反思;指導性失誤;知識性失誤等。重在學情和教學分析。在這個過程中,倡導教師採用雙向採集信息、雙向質量分析法,即教師分析、學生分析;知識塊、能力層和學生層次的綜合分析;學習環節和非智力因素的分析。各學科教師把試卷中的題目按照知識分類,統計各層學生在各知識類中的得失分比例,這為一項分析。再一項分析是把試題內容按記憶、理解、運用、分析等能力進行分類,統計各層學生在各能力層次上的得失分比例。最後各學科教師進行雙向質量分析,從中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然後按照教務處的要求,根據雙向分析的數據,進行教學自我評價總結,寫出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產生問題的原因,制定出相應的措施。學生自我分析也採取雙向分析(比較適合高年級學生):其一,按照學習的五個環節,即預習、聽課、作業、復習、小結進行自我分析評價;其二,按照各學科的得失分情況,從學科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時間安排,進行自我分析評價。然後填寫考試成績綜合分析表,找出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問題產生的原因,制定相應的學習措施。 (二)學校質量分析會程序及內容 一是項目組長的質量分析 1、由本級部負責領導或年級組長就本級部考試情況及以後的措施作會議發言。(或由教研組長就本學科檢測情況及以後的措施作會議發言)。項目組長的教學質量分析包括下列方面:⑴制定教學計劃情況分析,⑵備課情況分析,⑶上課情況分析,⑷作業情況分析,⑸輔導情況分析,⑹考試情況分析,⑺課外活動情況分析,⑻存在問題及改進措施。分析時要用真實的語言,准確的數字及科學評價方法分析成績和問題。本塊內容還可增加個別班主任的班級情況分析匯報。二是教導主任的質量分析 教導主任的質量分析是考試質量分析會的主要內容。主要包含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 1、本次考試的情況分析:認真分析相關數據,可以打出相應的數據和表格。 2、教學反思: 可以提出幾個問題,如:怎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怎樣關注重點、考點;怎樣提高學生的掌握知識的能力等等。 關注各類學生:尖子生、臨界生、潛能生存在的問題:重點分析教師課堂教學中的問題,問題分析要具體。改進教學的措施:措施要具體,強調可操作性和可檢測性。 學生的心理輔導與學法指導問題;生源,心態、士氣問題等。 3、今後的工作方向 學科教學工作的基本思路: ①加強研究、明確方向。切實把握好課程標准,透徹理解,准確掌握新課標的理念,思想及內容。深入研究課程標准,把握知識點要求及所應達到的目標,認真完成各階段的學科教學任務。 ②注重基礎,精講精練。在教學中,把基礎知識的傳授與訓練做為重點,能夠多次嚴格訓練以求達到夯實基礎的目的。 ③強化訓練,查缺補漏,提高能力。 ④分類指導,分層輔導,個別輔導。 後階段的教學管理工作。 ①加強對學生非智力因素管理。抓好三類學生的管理工作,對班級的潛能生進行調查,了解這類學生的思想,了解教師的輔導工作,了解他們在學習、生活、心理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和困難,採取嚴密的教育管理和細致的思想疏導工作手段對其進行教育。 ②提高校本教研,加強集體備課。 ③抓好常規教學管理工作。 ④提出今後各班、各學科的具體目標 (三)分管校長的總結 教導主任是在分管校長的領導下開展工作的,質量分析會最後由分管校長進行有實性的總結。 三、做好相關溝通 1、領導與部分教師個別交談;年級之間教師、學科間教師的教師交流,指導和互促教師的教學工作(會前)。 2、如果需要,則要開好學生家長會——指導家長如何教育子女,徵求他們的意見等,通過家校合作,進一步教學效果。(會後) 質量分析會,教學質量分析重在分析過程,重在自我認識,自我評價。通過對考試成績的橫向對照和縱向的質量追蹤,找出差距和存在的問題,及時採取相應的措,強化教師的責任感和質量意識,盡可能使各年級的成績在原有基礎上有新的提高,在今後的有限教學時間里,優化教學,完善教學管理,查缺補漏,全面提高教學質量。通過這樣的教學質量分析,最突出的作用是每個教師在分析過程中,能夠自我認識,從而轉變教學觀念,合情合理地自我評價。
❺ 如何進行考試質量分析
一、研究課題的提出
(一) 傳統考試統計理論的不足
個體差異的普遍存在使「因材施教」成為教育學的理想教育原則。雖然在現實中我們很容易「……把表達思想不清楚的天才與表達思想清楚的白痴區分開來——表現為前者通過運算和結論,顯示出對科學的深刻體會,但不大能夠『說出它是怎樣的』;後者看上去充滿恰當的詞彙,卻沒有相應能力去利用這些詞彙所代表的觀念;亦即好的教育工作者憑籍其多年教學經驗很快會對學生的天賦和潛能做出判斷。但藉助於正式的測驗卻往往很難達到應有的效果。因為當今的學績測驗及智力測量主要是以再認或再現方式測量學生能夠有意識提取的外顯記憶知識以及對這種知識的運用能力,而對學生的內隱學習與內隱記憶等無意識加工能力則很難測出,但這種內隱加工能力卻又確實存在,且對學生的學習及其基本心理品質的形成具有重大影響。對這種加工能力的測量將有助於對學生的全面理解與因材施教,因為測評的目的不是為了給學生貼上優劣的標簽,而是為了將兒童置於合適的教育環境中,盡可能幫助學生揚長避短,在加強外顯記憶能力訓練的同時注意開發其內隱心理潛能,多方位、多側面地進行綜合培養。
經典的測驗理論在整個測驗的水平上分析測驗結果,忽視了個體差異以及不同的項目反應模式,混淆了相同測驗分數所包含的不同性質的特徵。有研究表明,相同數目的正確反應很可能是由於不同反應模式的結果,而這種反應模式的差異恰恰反映出真正的心理特徵或某種心理定勢。現代測量理論中的潛特徵理論及其發展即項目反應理論則力圖克服這一缺點,在一定程度上確定了測量結果與那些不可直接觀察測定的心理特徵之間的關系。
(二) 專門化統計分析工具的缺乏
由於考試統計學是一門集教育學、數理統計學、計算機科學於一身的綜合性交叉學科,而目前市場上的統計分析軟體面向各行各業,單用於教育統計有很多的功能浪費及功能不足,且分析結果過於抽象,不能深入淺出的闡明給使用者。因此,設計出專門化的考試統計分析工具,就成了提高考試質量的當務之急。
(三) 項目反應理論的崛起提供了數據分析的新工具
70-80年代,在測量理論中,最顯著的進步是項目反應理論的應用,它是繼經典測量理論之後的一個重要的測量里程碑。項目反應理論之所以優於經典測量理論,在於它克服了後者分析數據對「考分=能力」的局限,而將能力看作是一個潛在的變數,又將項目的難度、區分度等重要參數看作是項目本身的固有特性,獨立於被試團體。目前該理論主要應用於客觀性考試、試題庫的建立、不同團體被試在不同測驗中能力反應的等值化、跨文化比較等多種測量領域。在發達國家的人才測評數據分析中,項目反應理論已經成為一種常規的分析工具。
二、研究目標及意義
首先介紹從宏觀層面運用傳統教育統計方法分析試卷,將試卷質量及學生整體水平的反饋信息提供給教學管理者,幫助其改進教學工作與決策。其次,針對傳統教育統計方法的弊端,從微觀層面進行試卷分析。運用項目反應理論,重視學生內隱學習和內隱記憶,通過項目反應模式的差異突破「考試=能力」的局限,反映出學生真正的心理特徵或某種心理定勢,對試卷分析結果進行形成性評價。形成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相比,形成性評價能提供更多的有關日常教學情況的信息)的目的不僅在於要診斷和評價學生的學習狀況,還要審查、評價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
試卷的宏觀分析
一、試卷宏觀分析的需求分析
測試可以在短時間內,省時省力地獲得有關教學的大量信息,有助於教學管理者作出改進教學工作的決策,通過對試卷的分析獲得反饋信息,了解教師和學生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有計劃的通過考試對教學措施進行檢查和研究,是管理者改善教學管理的重要依據,也是管理者掌握教師教學情況,進行具體幫助、指導和控制的重要依據之一。
教學管理者與學科教師通過對試卷的宏觀分析,可以把握學生集體知識水平、集體走向等重要信息,及時調整教學策略與方法。
二、試卷宏觀分析案例
本層面統計分析的主要內容為:試卷分數的總體分布形態,平均值,總體難度,差異系數,偏態量數,標准差及其頻數與頻率分布,試卷難度及區分度分布,試卷總體構成差異,試卷信度,試卷結構效度、內容效度等。
本案例對上海市復旦中學高一(2)班第二學期期末成績SPSS(Statistics Package for Social Science)用進行了全距、標准差、中位數、頻數分布、試卷難度、試卷信度、試卷區分度的分析。分析結果如下。
(一)全距
全距是一群數據中最大值與最小值之差,它指的是兩個極端值間的全部差距,常用符號R表示:
(2.1)
用全距可以用來表示數據的離散程度或差異程度,如果全距R比較大,說明考生的考分差異較大,如果R比較小,則說明考生的考分比較集中,在這樣的狀況下,如果能夠再就試題的平均得分進行對比,就能很容易地了解全體考生該知識點掌握的水平高低。
由表中數據,數學試卷的全距為77,可見學生該科目考試成績差距較大,而數學平均分為70.2708,說明總體水平較好但差生過差,要提起注意。而語文、歷史和政治的全距較小,平均分也較高,說明總體水平較好,學生間差異不大。這也體現了理科與文科的差異。
(二)標准差
表示變數值與其平均值離散的程度,是反映事物發展變化平均狀況的數字指標。在考試中可以用來衡量學生成績的差異程度[3],以便來對此次考試的區分程度有大概的了解,計算公式為:
(2.2)
式中,S為標准差; 為各觀測值; 為平均數;N為觀測值的個數。一般情況下每次考試的標准差控制在9-15分之間比較恰當。如果標准差小於8分,說明成績分布較為集中,試卷區分度太小,中等難度的題目偏多;標准差如果大於16分,則說明成績過於分散。
考試的標准差控制在9-15分之間比較恰當,因此數學和外語考試的成績分布正常。而政治、語文、物理、化學、歷史的成績過於集中,說明試題的區分度不夠好。
(三)中位數
中學的成績通常採用百分制,因此考試成績分布並不會有明顯的集中趨勢,所以一般不採用眾數這一統計量,而採用中位數計量。其公式為:
中位數位置= (2.3)
以數學試卷為例,眾數為60,中位數為71。說明考分出現最多的是60分,處於中間位置的分數為71。這表明試卷難度適中,稍偏低。而外語試卷中位數為56.5,說明試卷偏難,學生普遍成績較低。歷史試卷中位數為90,相對簡單,學生普遍分數較高。
(四)頻數分布
一般情況下,考試分數接近正態分布,但在實際考試中,考試成績有以下四種分布形態(如圖所示)。反映出試題質量信息各自不同
圖2.1 頻數分布圖
其中,A圖反映出試題難度分布正常;B圖中,正態分布反映出低分人數較多,平均分較低,說明難度大的試題佔分比例較大;負偏態分布說明高分人數較多,平均分較高,難度小的試題佔分比例較大;C圖中,高峰形頻數分布表明學生分數集中在平均分周圍,中難試題佔分比例較大;平峰形頻數分布表明學生分數差異較大,易、中、難三類試題佔分比例接近;D圖反映出高低兩類分數集中,試題難度梯度大,中難試題佔分比例較小。
以數學試卷為例,全班48人的分數頻數分布圖如下:
由圖可知,數學試卷考生分數頻數分布為負偏態分布。說明高分人數較多,平均分較高,難度小的試題佔分比例較大;絕大部分考生分數在60~80之間;從10~20到40~50有斷層,即沒有考生成績在20~40分,說明差生過差,應特別提起注意。
❻ 怎樣進行學校教學質量分析
初中教學質量分析怎樣分析
一、情況分析:
初一年段學生總體成績比較理想,也有一些不足之處,比如:得滿分的學生人數不夠多等問題。
初二初三年段成績不盡如人意。
由統計情況看,後面大題失分較多,失利的原因有很多,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1)、雙基薄弱,學生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掌握不牢固。
(2)、數學思想方法深入不夠,學生不能自覺運用適當的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來解決相關問題。
(3)、答題技巧和答題策略欠科學,學生不能發揮自己真正的知識水平。
(4)、平時對有些知識點訓練不到位,導致學生綜合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不強,沒有達到靈活運用的程度。對解題規范性訓練不足,造成有些學生「會而不對,對而不全」。
(5)、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探究能力培養不足,審題能力訓練不夠。
二、教學建議
1、回歸課本,夯實基礎
近年來數學有許多新題型,但多數試題取材於教科書,試題的構成是在教科書中的例題、練習題、習題的基礎上通過類比、加工改造、加強條件或減弱條件、延伸或擴展而成的。所以,我們的教學要回到教材,認真研究教材,發揮教材的示範作用。
2.強化訓練,提高運算能力
雖然運算能力也屬於基本技能,但我們把這一條單獨拿出來,重點強調,就是因為運算問題是考試的大問題,成敗在於運算。要解決這個問題,平時必須扎扎實實地下功夫,對學生的平時訓練高標准、嚴要求,只有這樣,才能做到答題規范、表述准確、推斷合理。計算能力,有時不僅是能力,更是一種計算意識。是要靠平時的點滴訓練積攢而成的。
3.研究學情,尋找得分點
平時除了注意學生的學力發展之外,不能不關注一些應試技巧,一些得分點,有以下幾個我們不可忽視的方面:
(1)學生書寫和表達的規范性。
(2)解題速度和解題時間分配的合理性。要有意識的訓練學生的解題速度,規范解題過程。
4、關注生活,加強應用
教學中要時常關注社會生活實際,編擬一些貼近生活,貼近實際,有著實際背景的數學應用性試題,引導學生學會閱讀、審題、獲取信息、解決問題。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這樣引導學生在問題解決中,體會數學與人類社會的密切關系,增進對數學的理解,啟迪學生平時關心生活,關注社會。
5、科學訓練,規范解題
規范學生的解題步驟是提高學生成績的利器。建議老師們在日常的教學中,充分重視對學生解題步驟和解提各式的規范要求。保證學生考試時會做的題不丟分。
總之,綜觀初中數學,有各種教法,但都有一個前提,就是適合自己的學生和學情,從學到練,要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只有師生共同發揮主觀能動性,教學活動才能產生最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