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歷史上研究藝術有哪些方法

歷史上研究藝術有哪些方法

發布時間:2023-07-12 10:18:27

『壹』 美術考古學的研究方法

美術考古學的研究方法是一種綜合的研究法,可分為基礎研究法和深入綜合研究法。基礎研究法是指所運用的考古學對遺跡遺物整理研究中的區系劃分法,層位法,和類型排比法;深入綜合研究法是指歷史研究法和借鑒美術史的藝術分析研究法。美術考古學作為一門科學,這兩種方法是特定的,是緊密聯系在一起,不可分割的。
美術考古學是考古學的一門三級學科,以田野考古調查和發掘所和所獲得的美術遺跡和遺物為主要研究對象,從歷史科學的立場出發,結合有關文獻記載,進行歷史性的分析研究和藝術的分析研究。所以它和考古學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又是一門涉及面極廣的科學,與許多學科都有聯系,特別是與美術史,美學與宗教學關系更加密切。
各民族的美術都有益於其他民族的風格特徵,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中國美術更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在世界美術史上獨樹一幟,不但對周圍國家的美術產生過巨大影響,而且對歐洲,美洲,非洲等地所產生的積極影響也越來越引起了學者們的充分重視。中國美術所具有的統一性和穩定的連續性的民族特徵,與西歐美術史大不相同。基礎根深的中華民族藝術,就像一座大熔爐,又吸收熔鑄外來藝術的能力,並使之匯入自己的傳統藝術大熔爐中,成為民族化的藝術。
中國美術考古學所研究的美術遺跡和遺物可初步概括為雕塑,佛教造像,畫像石,畫像磚,繪畫,建築,陶瓷,玉器,銅器,石碑和墓誌形式以及其他古代工藝美術等10大類。從實際情況出發進行的這種分類,與重視物質材料為標準的分類法類似。

『貳』 藝術的研究方式常用的有哪些

藝術的研究方式常用的有形式主義、圖像學。

圖像學,簡言之即研究圖像的方法。它實際上是對繪畫的解碼工作,這解碼的過程應經歷三個階段。首先面臨一個自然題材,如一個紳士在街上迎面走來,並脫帽彎腰。在這一階段,我們只看到形式和姿態,不追究意義。

其次圖像符號,我們開始詢問脫帽這一畫面或符號的基本侍氏枯的,約定俗成的最基本語義。比如,凡悉西方文化的人會知道脫帽的舉止是友誼的表示,是紳士的舉止。通過進一步的歷史、文化研,發現脫帽的舉止來自中世紀。在20世紀上半葉仍很流行,但由於肯尼迪總統的不戴帽的儀核族表改變了歐美時尚,於是今日如果再有人做此舉止會很不合時宜。

藝術簡介

藝術可以是宏觀概念也可以是個體現象,通過捕捉與挖掘老洞、感受與分析,運用技巧、想像力、經驗等綜合人為因素的融合與平衡。以創作隱含美學的器物、環境、影像、動作或聲音等,是語言重要補充方法。

藝術擁有三種呈現方式,要麼以普遍者為中介呈現出特殊東西以及二者的無差別。要麼以特殊東西為中介呈現出普遍者以及二者的無差別。要麼直接呈現出無差別本身(這時候,普遍者直接就是特殊東西,特殊東西直接就是普遍者)。

形象,即審美形象。在廣義上包含審美的情境和意境,主要是指藝術活動中能引起人的思想或情感活動的生動、具體、可感的人物和事物形象。

『叄』 歷史研究方法有七種

歷史研究方法有七種歷史是一門可研究性較強,同時是非常值得研究的學科。歷史研究的方法主要可以從一下幾方面入手:1,進行一定研究歷史理論的學習,了解研究歷史的一定方法和技巧。

70-80年代以前,均以重要藝術家和藝術作品為對象,以藝術派別和藝術風格作為歷史敘事的核心概念。到80年代,把美術品放在社會,經濟,思想史的大環境中區觀察,。

一,歷史研究的基本方法是搜集史料和考訂史料的方法 古往今來的歷史學著作,凡足以名家的,都有其共同點,即:具有豐富的內容,這種豐富的內容一是材料多,二是材。

歷史研究有其獨特的魅力。歷史研究的魅力在於:哲學研究止於思辨和教訓,容易「徒託空言」,而歷史研究因其敘述歷史事實而更容易顯示出「深切著明」的效應。歷史。

教育調查研究中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手段),也是使用最廣泛的一種基本方法。

一,科學理論報價 二,基多少礎研究 三,價格責任感與現實感 多少錢 四,日記描述法 五,費用比率測量 六,訪談調查 價格 七,A.教育實驗是一種自然科學實驗活動 C.教育實驗是一種特殊的教育活 D。.

歷史研究法是運用歷史資料,按照歷史發展的順序對過去事件進行研究的方法。亦稱縱向研究法,是比較研究法的一種形式。在政治學領域中,它著重對以往的政治制度,。

教育科學的歷史研究方法的基本特點孫銘宇 1,歷史性:表現在貝弗利研究對象上,研究過程上。 2,具體性:在豐富而具體的文獻資料的基礎上探尋規律。 3,以邏輯方法為主。

比較研究法就是對物與物之間和人與人之間的相似性或相異程度的研究與判斷的方法。比較研究法可以理解為是根據一定的標准,對兩個或兩個以上有聯系的事物進行考察。

教育科學研究大致經過了三個發展階段: 1,教育科學研究方法的萌芽時期 又稱直覺觀察時期。一般認為,這一時期是從古希臘持續到16世紀。這一時期,人們還不能對。

行動研究法是一種適應小范圍內教育改革的探索性的研究方法,其目的不在於建立理論,歸納規律,而是針對教育活動和教育實踐中的問題,在行動研究中不斷地探索,改。

本文地址:生活知識頻道,楚漢網—湖北本地生活服務平台,捕捉湖北武漢生活大小事件動態,時時分享熱點資訊,以及提供湖北各地吃喝玩樂,相親交友,人才招聘,房產買賣,農產品批發,團購旅遊門票,熱點娛樂事件等一站式資訊。讓您了解湖北的方方面面;另外,本站原創文章,轉載本站資訊請保留本文地址。

『肆』 藝術史學研究方法有哪些內容

大體講有以下幾種:
1.最基本的方法:搜集與考訂材料的方法,即考據.
2.歷史比較法.
3.統計方法.
4.計量方法.
5.馬克思主義的研究方法.

『伍』 藝術的研究方式常用的有哪些()

藝術的研究方式常用的有:形式主義、圖像學。

藝術本體研究。這是比較常見的以藝術品形式本身作為研究對象的方法。涉及到風格、風格史、美學、心理學。准確的說,這是一門「藝術鑒賞」方法。將作品與作者進行緊密聯系。試圖說明作品形式與風格的具體思想根源。這屬於以作者為中心的藝術創作研究。屬於創作論范疇。

將藝術包括圖像納入考察范圍,通過「圖像」作為突破口,研究「人類」。將圖像作為人類的「活動痕跡」來看待,去研究人類的某些歷史。用以回答人類學問題。這是人類學方法。藝術考古屬於這種方法范疇。

『陸』 如何學習研究藝術史

依不同的學術觀念,中國藝術史可以從多維視角進行研究,於是會形成多種中國藝術史學術著作。例如,我們可以從藝術創作技術方面觀察,形成中國藝術門類史;
我們可以從藝術思想考察出發,形成中國藝術美學史; 我們可以對藝術創作者與傳承進行考察,形成中國藝術社會史;
我們可以從自然科學對藝術發展的影響考慮,形成中國藝術科技史; 我們也可以參照文化學的理論,形成中國藝術史的文化學研究。中國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它對中國藝術的影響尤為深遠,它與中國藝術的發展密不可分。本文以此為題,試論中國藝術史的文化學研究學理與研究課題。一、中國藝術史的文化學研究視角
(一) 藝術與文化的關系
論及藝術與文化的關系,我們可以先從文化的涵義談起。文化的內涵十分廣泛,古今中外的許多哲學、社會學、歷史學、文學、人類學等學者都曾嘗試從各自學科的角度來為文化下一個確切的定義。在西方,據美國著名文化人類學家克羅伯和克拉克洪統計,有關文化的定義多達164種。中國學者對文化的定義也有許多。西方學者一般認為:「文化,由外顯的和內隱的行為模式構成;
這種行為模式通過象徵符號而獲致和傳遞; 文化代表了人類群體的顯著成就,包括他們在人造器物中的體現; 文化的核心部分是傳統(
即歷史地獲得和選擇的) 觀念,尤其是他們所帶來的價值; 文化體系一方面可以看作是活動的產物,另一方面則是進一步活動的決定因素」(傅鏗.文化:人類的鏡子——西方文化理論導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0.12.)。這一條定義指出文化的要旨在於文化的行為模式、象徵符號、傳統觀念。
中國學者關於文化的定義顯得更為具體、生動、易解。例如,陳華文教授認為: 「所謂文化,就是人類在存在過程中為了維護人類有序的生存和持續的發展所創造出來的關於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各種關系的有形無形的成果」(陳華文.文化學概論新編[M].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9.12.)。張岱年教授認為:「所謂文化,包含哲學、宗教、科學、技術、文學、藝術以及社會心理、民間風俗等。在這中間,又可析為三個層次。社會心理、民間風俗屬於最低層次; 哲學宗教屬於最高層次; 科學技術、文學藝術屬於中間層次」(張岱年.文化體用簡析[A]. 張岱年.文化與哲學[C].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8 81-82)。概括中國學者的觀念,文化指國家或民族的風土人情、傳統習俗、文學藝術、行為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意識形態,它既有物質的表象,又有精神的內涵:大致包括物質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與心理文化四個方面; 其中文化自然包括文學藝術。
藝術的涵義同樣是一個難以確切說明的議題。西方學術界認為: 「藝術一詞意指與『自然造化』相對的『人工技藝』,內容大致包括各種用手工製作的藝術品以及文學、戲劇、音樂,甚至將制衣、栽培、拳術、醫術等技藝也包含在內」(中國大網路全書·美術卷( 美術總論)[C].北京: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1991.1.)。查閱中國古代典籍,其中沒有「藝術」一詞的記載,只有有關技藝的描述,如「刻削之道」、「六藝」。20世紀以後,隨藝術實踐的發展,人們試圖從不同的視角去觀察、認識藝術,得出的結論也有所不同: 其一,著眼於藝術活動的結果,認為藝術即藝術品,其二,注重藝術活動的過程,認為藝術是藝術家的自我表現活動、創造活動,或是對現實的模仿活動,其三,從精神層面考察,認為藝術是文化的一個領域,或文化價值的一種形態(高興.藝術史方法論與實證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4.)。
分析以上文化與藝術的內涵,我們可以得出以下論斷: 文化中包含有藝術,它是藝術產生發展的土壤;藝術是文化的組成部分與表現形式之一,它具有物質文化與心理文化的雙重屬性,即是具體的文化,又是抽象的文化,是文化的精華。
(二) 中國藝術史的文化學研究思路
由於文化的內容寬泛而包羅萬象,對之進行研究的精彩程度可想而知了。對文化進行整體性研究的學科稱為文化學,它以人類創造的文化及其發展規律作為研究對象。在西方,「文化學」之稱最早可追溯至19世紀上半葉,德國學者列維·皮格亨於1838年首次提出這一新學科名稱。它來自於人類學,經歷了文化人類學(亦被稱為社會人類學、民族學) 、文化學的演化過程。20世紀後,我國學術界引入文化學並與西方學術界同步開展研究工作。特別是20世紀80年代後,文化學研究在我國呈現一派繁榮景象,至目前為止,它已形成較為完善的學科理論體系。我們可以借鑒文化學的文化形態、文化學研究流派、文化特徵、文化系統等研究成果從事中國藝術史研究。
1.依照文化形態對照藝術
人類在生存與發展過程中的社會活動相當豐富而復雜,於是人類創造的文化表現多樣性。關於文化形態,目前文化學界存有多種學說。其中,有兩分說,認為文化可分為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兩種形態:有三分說,認為文化包括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種形態;有四分說,即將文化分為物質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精神文化。甚至還有六大子系統說,即將文化分為物質、社會關系、精神、藝術、語言符號、風俗習慣等子系統。
用以上學術觀念對照藝術,亦可有物質藝術、制度藝術、行為藝術、精神藝術之分。我們的中國藝術史研究可以按這一思路進行,開展文化學觀念的藝術形態研究。其中物質藝術,如園林藝術、石窟藝術; 制度藝術,如古代禮樂制度規定下的雅樂; 行為藝術,如喪葬藝術、婚禮藝術;精神藝術,如文人藝術、宮廷藝術等。這四種藝術形態中的後三種相當於當今人們所謂的「非物質藝術」。我們可以圍繞文化學觀念的新藝術形態進行探討。
2.依照文化學研究視角考察藝術
20世紀人們觀察世界的思維方式隨科學技術的進展而發生了巨大變化。愛因斯坦在觀察物理現象時發現,在一萬物運動的世界裡,任何確鑿可靠的推斷和預測都必須以觀測者的相對位置為依據。受愛因斯坦相對論的影響,於是「唯一永恆不變的是變化」這一看似悖論的論斷成了20世紀西方的代表性思維方式。它為人們觀察世界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西方文化學的研究相應出現了許多不同的角度,形成了不同的學術研究流派。其中代表性的學術流派有進化學派、傳播學派、歷史學派、社會學派、結構主義學派、功能學派、心理學派、新進化學派等(王玉德.文化學[M].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2006.37.)。這些學派在文化研究中各有特色,但也存有爭議。
文化學研究中的進化學派是一支有影響的學派。它以文化進化為研究觀念,認為文化進化的過程是持續的、累積的、播化的、進步的。19世紀下半葉的早期進化學派注重研究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現象,注重研究民族的同一性。20世紀的新進化學派代表人物美國著名人類學家萊斯利·阿爾文·懷特重視科學技術對文化的推進作用。美國文化人類學家朱利安·斯圖爾德提出了「多線進化」觀念。他注重文化與環境之間的關系研究,提出「文化變異」和「文化生態」理念(同前)。文化進化學派的研究成果對於中國藝術史研究的啟迪意義在於它提示我們藝術科技研究的重要性,可以開展藝術形態變異、藝術生態的保護等研究課題。
傳播學派也是一個具有廣泛影響的文化學研究學派。它的影響涉及到德國、奧地利、英國、美國等國家。德國人類學家弗里德里希·拉策爾為其代表人物之一。他首次提出「生存空間」概念,認為地理環境對人類文化具有巨大影響作用。在他的著作中注重文化源頭的考察,認為民族遷徙促成文化傳播現象。弗羅貝紐斯繼之將世界上具有相似特徵的文化按地理分布稱之為「文化圈」,並對每個文化圈進行實地考察(同前)。文化傳播學派的研究觀念同樣值得我們關注,即開展藝術的文化地理學研究。如今,我們已經意識到不同的地理環境能夠產生不同特色的藝術。
文化學其他學派的研究成果對於中國藝術研究來講同樣會有或多或少的啟發,在此不一一枚舉了。
3.依照文化特徵審視藝術
我們若以文化的特徵研究為思路審視藝術,仍然會得到不少的啟發。依文化學理論,文化體現出自然性與超自然性的統一,個體性與超個體性的統一,普遍性與民族性的統一,階級性與時代性的統一,累積性與變異性的統一(陳華文.文化學概論新編[M].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9.12.)。
文化的自然性體現為人類的文化創造以自然為對象,自然生態系統運行機制會對文化創造產生制約作用。作為文化主體的人同樣具有自然屬性。文化的超自然性反映在它既是人改造外在自然的過程,也是人改造自身的過程。文化的傳承方式要靠後天習得行為。對照當今的藝術史研究,有關藝術創造受自然生態系統制約的研究、在人類創造藝術的過程中人的自身改造研究、藝術品種的傳承研究均有待開發。文化學研究中體現出的諸如主體與客體、共性與個性的辯證思維值得我們認真思考。
在文化特徵研究中文化的普遍性與民族性(地域性) 是學術界關注的又一重要議題。文化的普遍性指文化為人類的基本生存、生產生活需要,具有為社會組織服務的特性。文化的民族性指文化本身體現出的民族、地域之差異。目前的中國藝術門類史更多地關注了藝術的普遍性研究,如藝術的社會功用、藝術技法、藝術審美等,對於中國藝術的民族性、地域性研究相對薄弱。我國是一個疆域廣闊、民族眾多的國家,各地區、各民族藝術的獨特風格造就了中國藝術的豐富多彩性。歷史中各民族之間的藝術交流推進了我國藝術的發展。加強我國各民族、各地區藝術的特色研究有利於把握中國藝術的總體特徵。
4.依照文化系統體察藝術
文化是一個龐大的知識系統。文化的各個組成部分按照一定的秩序和規律結合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在發展中文化的各個組成部分相互交流、相互借鑒,使文化學研究呈現出一派豐富多彩的繁榮景象。
目前在文化與社會的關系研究中熱門課題有社會群體與多元文化、文化傳承的社會化、社會形態與文化模式、社會變遷與文化變遷。當今學術界開展的有關文化與經濟研究試圖從多維視角探討人類文化社會中存在的經濟生活,如全球化背景下的經濟與文化的一體性、經濟與文化發展的不平衡性等。文化與科技研究認為在人類歷史的進程中文化與科技是兩個相輔相成的學科,世界上的許多事物既有社會文化內容又有自然科學內容,於是形成了青銅文化、陶瓷文化、茶文化等研究課題。有關文化與民俗研究的課題有,文化的傳承機制、文化的口承性、文化的地方性研究等。在文化與語言的關系研究中開展的研究課題主要有語言與思維、文化中的方言、語言與文化傳播。由於文化的主體是人,人創造和傳承了文化,於是文化與人生的研究逐漸被學者們關注。文化與人生研究的課題主要有中國傳統文化影響下的人生現象、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中國現代新文化構建中的人文精神等。
藝術是文化的組成部分之一,它與文化的其他組成部分聯系密切。我們若依照文化系統研究的理念進行藝術研究,可以開辟出更多的當前學術界稱之為跨學科的研究領域與課題,展現在我們面前的將是一片廣闊的學術原野。
二、中國藝術史的文化學研究課題
在以上中國藝術史的文化學研究思路基礎上,本部分探討可以開展的中國藝術史研究課題。
(一) 文化學觀念下的藝術史料研究
史料研究屬藝術史的微觀研究,它是中國藝術史研究的基礎工程,必須下大功夫以詳盡掌握。按種類劃分,藝術史料可分為文獻史料、考古史料、圖像史料、口述史料。文獻史料指保存至今的歷代藝術經典著述,如二十四史中的《樂志》、唐代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清代凌廷堪的《燕樂考源》。考古史料指考古出土的歷代藝術文物,如陶器、青銅器、樂器。圖像史料指刻、畫在各種媒體上的藝術場景、藝術器物、藝術表演、肖像,如岩畫、壁畫、紙質繪畫作品。口述史料為藝術田野考察中記錄的當事人、見證者、傳聞者提供的材料。在傳統的門類藝術史中由於注重藝術作品與藝術家的研究,對前三類有關藝術本體的史料挖掘較為充分。
依文化學觀念進行藝術史料研究的學術價值首先在於對非藝術本體史料的開拓。如前所述,藝術的發展與組成文化的各個部分均有聯系,它們能夠具體說明藝術產生、發展、流傳的原因、動力、條件,如社會典章制度、民俗習慣、地理環境、科學技術等這些過去不被藝術界認為是藝術史料的材料現已被視為藝術史料。
其次,文化學觀念下的藝術史料研究能夠推進口述史料的發展。與中國相比,由於藝術經典文獻史料(特別是古代藝術)的匱乏,國外藝術史學界較早地注意到口述史料的研究。特別是自19世紀末起,歐洲學者先後對亞洲、非洲、美洲地區的土著民族文化藝術進行考察,提出了調查采訪中的口述史料研究要領(俞人豪.音樂學概論[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7.266 - 268.)。隨著我國民族、民間藝術研究的發展,特別是在當前的非物質藝術遺產保護研究中,口述史料作為第四類藝術史料被學術界廣泛採用,如《山西省民間音樂遺產的傳承與保護》一書附錄中設有關於太原蓮花落、臨縣傘頭秧歌、襄垣鼓書、絳州鼓樂、河曲民歌的詳細口述史料(章建剛,王亮等.山西省民間音樂遺產的傳承與保護[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7. 221-262.)。此外,在現代藝術史的研究中口述史料仍是學術界重視的史料來源。張振濤《楊蔭瀏與四大知識群體》一文通過大量被訪者的口述史料追述了20 世紀中國音樂史學大師楊蔭瀏先生的藝術生涯與取得的藝術成就(張振濤.楊蔭瀏與四大知識群體[J].音樂研究,2015,(06):5.)。李世濤《口述史視野中的中國當代美學論爭——「中國當代美學口述史」課題主旨報告及資料分析》一文介紹了該課題運用口述史的研究方法對中國當代美學論爭事件中的當事人、參與者進行訪談,進而為中國當代美學史研究積累大量珍貴史料的研究主旨(李世濤.口述史視野中的中國當代美學論爭[J].藝術百家,2015,(04) :140.)。
(二) 文化學觀念下的藝術體裁研究
審視傳統的門類藝術史研究,按藝術創作與表現的物化形態可分為音樂藝術、舞蹈藝術、戲劇戲曲藝術、電影電視藝術、繪畫藝術、雕塑藝術、設計藝術、建築藝術等門類。每種門類藝術又按創作技術分為若干體裁,如繪畫藝術可分為國畫、版畫、油畫等體裁,音樂藝術可分為歌曲、歌劇、民族器樂、管弦樂等體裁。這種藝術體裁分類觀念的優點在於能夠比較鮮明地體現出藝術的物質屬性一面。
若用文化形態理論對照藝術,藝術大致可以為分為物質藝術、制度藝術、行為藝術、精神藝術。其中每種藝術形態又可劃分為若干藝術體裁。關於物質藝術的體裁,目前門類藝術史中各個門類藝術所劃分的藝術體裁大致屬於此類,它們大都是可視、可聽的。
關於制度藝術,如禮樂制度、樂籍制度等規定下的音樂活動,古代典籍中已有不少記載。唐杜佑《通典》卷一百四十七「樂七」中記錄了歷代宮廷雅樂的有關記載。如梁武帝制曰:「先儒皆以宗廟宜設宮懸。按周官:『奏黃鍾、歌大呂,舞雲門,以祀天神;奏太蔟、歌應鍾,舞咸池,以祭地祗;奏夷則、歌小呂,舞大濩,以饗先妣;奏無射、歌夾鍾,舞大武,以享先祖』……」([唐]杜佑.通典[M].北京:中華書局,1988.)現代學者有關制度藝術的研究成果有康瑞軍《宋代宮廷音樂制度研究》(康瑞軍.宋代宮廷音樂制度研究[M].上海: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9.)、程暉暉《樂籍制度下的女樂與城市音樂文化》(程暉暉.樂籍制度下的女樂與城市音樂文化[J].中國音樂學,2008,(02).)等。
行為藝術的體裁很多,如喪葬藝術、婚禮藝術、禮儀藝術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如李榮有《民俗文化視野中的漢畫樂舞藝術解讀》(李榮有.民俗文化視野中的漢畫樂舞藝術解讀[J].黃鍾,2009,(04).),作者依文化學研究觀念對河南南陽漢代畫像石墓樂舞圖像進行詳細的民俗考察,認為漢代人將祭祀樂舞看作是實現天人對話的途徑,而墓葬中的畫像石正是此種觀念與行為的載體,這是漢畫像石在當時使用廣泛的緣由。孫雲、王九篩《場域視角下的鼓吹樂文化解讀》(孫雲、王九篩.場域視角下的鼓吹樂文化解讀[J].中國音樂學,2008,(02) .)一文以文化地理學的考察方法對鼓吹樂的社會功用進行研究。鼓吹樂是中國古代的一種儀式音樂,它之所以能夠長久傳承,靠的是禮樂行為的社會習俗。文中所謂場域指地理自然空間與社會空間關系的多維組合,不同的場域會形成不同的音樂文化模式。精神藝術的體裁很豐富,如圖騰崇拜藝術、文人藝術、宮廷藝術、宗教藝術等。其代表性研究成果可舉彭素琴《中國古代文人音樂文化心理結構之考察》(彭素琴.中國古代文人音樂文化心理結構之考察[J].音樂研究,2009,(04) .)。該文以古代文人對待雅樂,俗樂的態度為觀察點探尋古代文人的音樂文化心理模式。作者以充足的文獻史料論證了古代文人在音樂思維方式中存在崇尚禮樂與追從俗樂的矛盾; 在情感方式中存在道德倫理與情慾萌動的矛盾;在行為方式中存在好古取向與積極「入世」的矛盾; 在人格追求上存在道德兩重化與崇尚通脫的矛盾。文章精煉地勾畫出古代文人音樂文化心理的四維結構模式,對於我們在深層次認識文人藝術思想具有重要學術價值。以文化形態理論劃分藝術體裁並從事研究將打破藝術門類的藩籬而推進藝術整體的研究,將會使我們在深層次重新認識藝術產生的緣由、藝術的功用與藝術的特質。
(三) 文化學觀念下的多元藝術研究
文化多元論認為文化的發生是多元的。因為人類生活在不同的地理、生態環境中,會形成不同的生活方式,而彼此不同的生活方式導致人類群體之間形成不同的風俗、習慣與心理特徵。所以,一定的民族或群體創造、保存和傳承了一定的文化,各種文化均具有鮮明的民族性或群體性,它們都是人類創造的文化遺產,具有同等的文化價值。近年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倡導的「人類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強調多元文化研究的重要性。遵循多元文化保護觀念,藝術史研究中應貫徹多元藝術研究這一學術觀念。
用文化生態理論分析中國藝術的發展,歷史中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生態環境會產生不同風格、不同特色的藝術品種。在此我們先舉受不同地域文化影響形成的不同藝術風格。眾所周知,先秦時期齊魯文化是一種有代表性的特色文化,受其影響齊魯藝術也有相應的特色。我們僅從音樂風格分析,它的旋律、調式建立於古音階( 雅樂音階) 之上。秦晉文化也是一支有特色的文化品類,受其影響秦晉藝術特色也很鮮明。我們僅從音樂風格分析,它的旋律、音階建立在新音階(清樂音階) 之上。在地處南方的楚文化影響下,楚藝術的特色同樣突出。我們僅從音樂風格分析,它的曲調在典籍中稱為「楚聲」。我們從以上三地出土的青銅器亦可分辨出其藝術風格上的異同。至今為止,這三地的藝術風格仍與先秦時期的當地藝術有一脈相承的聯系。這一藝術現象告訴我們,在中國藝術史研究中開展多元藝術研究的必要性。
我們再觀察中國藝術史中受不同文化的影響而產生的不同藝術品類。在中國藝術史中曾有受封建貴族文化影響而產生的宮廷藝術,如宮廷繪畫、宮廷燕樂歌舞; 受儒家、道家文化影響而形成的文人藝術,如文人音樂、文人畫; 受宗教文化影響而產生的宗教藝術,如佛教美術、佛教音樂; 受市民文化影響而形成的世俗藝術,如戲曲、說唱; 受民俗文化影響而形成的民間藝術,如年畫、民歌等。這些藝術都有自身存在的文化價值,在藝術史中都應有其相應的位置。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在歷史的進程中不同的民族文化哺育了各具特色的民族藝術,使中國藝術呈現出一派壯麗的景觀。在中國多元文化的背景下產生的多元藝術使中國藝術史變得豐富多彩。
中國藝術史中體現出多元藝術觀念的研究成果,如楊蔭瀏先生的《中國古代音樂史稿》一書將民歌、說唱、民間歌舞音樂置於重要位置(楊蔭瀏.中國古代音樂史稿[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2.750.)。薄松年教授主編的《中國藝術史圖集》(薄松年.中國藝術史圖集[C].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5.)將日常生活性的工藝美術、社會通俗藝術產品等統統選入。目前這樣的研究成果還不多見,中國藝術史中的多元藝術研究課題有待進一步發展。
(四) 文化學觀念下的藝術現象研究
藝術史學是一門科學,其重要任務在於認識過去和現實之間的有機聯系,闡明人類社會發展中藝術現象的本質及其規律,更深刻地認識現實生活中的藝術,進而在今後的社會發展中創造性地開展藝術活動。藝術史與藝術史科學之間最為重要的區別在於後者的研究要能夠發現藝術現象,在此基礎上提煉出藝術發展的規律性理論。藝術現象研究屬宏觀史學研究。如果對於藝術史中藝術現象及其發展規律關注與研究不足,這將會影響到中國藝術史研究的科學性。
文化學理論有可能成為我們觀察藝術現象、總結藝術發展規律的有力工具。我們可以遵循文化考察線索探討藝術現象及其發展規律,這將是中國藝術史的文化學研究之專長。有關藝術現象研究的成果如司冰琳《中國古代琴僧現象的文化解讀》一文(司冰琳.中國古代琴僧現象的文化解讀[J].中國音樂學,2010,(04) .)對中國古代唐宋以來社會中禪悅之風的盛行、僧人的「文人化」、僧人的藝術修養進行了細致的考察,認為僧人與文人之間的文化和思想的互動產生了琴僧這一群體,形成了琴僧現象,而琴僧使得古琴文化與禪宗文化交融,為古琴藝術注入新的理念和風格。古琴音樂的宗旨在於悟道,在於意境和弦外之音的追求。賀志凌《從箜篌與宗教的關系管窺音樂文化傳播》一文(賀志凌.從箜篌與宗教的關系管窺音樂文化傳播[J].中國音樂學,2009,(01) .)借鑒文化地理學理論,從箜篌與佛教、祆教之關系為切入點審視這一外來樂器在我國的發展,進而探討本土文化與他族文化之間的傳播、融合規律。
中國藝術史研究中有關藝術整體性發展規律研究的成果也有十分精彩的例證。我國著名音樂學家黃翔鵬先生在中國音樂史研究中提出了歷史中音樂型態的發展與傳承規律。這條規律是這樣闡述的:在先秦至20世紀的中國音樂發展歷程中由於社會環境的巨變,使音樂型態發生了三次斷層現象。第一次發生在戰國至秦漢之間,第二次發生在唐末至五代之間,第三次發生在清末至20 世紀期間。在歷次斷層中失去生態環境的音樂品種會產生失傳現象,但其傳統基因卻促成新藝術品種的誕生。觀其實質,失傳的音樂品種以型態的改變獲得新生,使我國傳統音樂走向更高級的發展階段(黃翔鵬.傳統是一條河流[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0.117.)。
以上音樂型態的發展與傳承規律是黃翔鵬先生借鑒文化學理論對中國音樂史進行宏觀研究的成果。在藝術史研究中加強藝術發展規律的探索,是新世紀中國藝術史研究的一大任務。
三、結語
以上我們探討了在中國藝術史的史料研究、藝術體裁研究、多元藝術研究、藝術現象與藝術發展規律研究等課題中開展文化學研究的可行性與發展前景。當然,我們還可以遵照文化學理念開展諸如藝術觀念、藝術傳承、藝術心理、藝術生態等更多課題研究。如果說當前的門類藝術史研究能夠使我們對歷代藝術做到「知其然」的效果,那麼開展藝術史的文化學研究可以使我們對歷代藝術達到「知其所以然」的功力。中國藝術史的文化學研究價值在於它開拓了中國藝術史的跨學科研究領域,有利於加強藝術史的微觀研究與宏觀研究之間的有機聯系,有利於對藝術理論進行深層次的探索,有利於推進藝術史學理論的科學化進程。願中國藝術史研究在繼承、借鑒、創新的道路上長足發展。

閱讀全文

與歷史上研究藝術有哪些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口腔口臭的治療方法 瀏覽:769
華為p30手機閃退解決方法 瀏覽:36
修羅技能使用方法 瀏覽:511
灌湯包汁方法怎麼做 瀏覽:140
橡皮樹的扦插方法視頻 瀏覽:370
用什麼方法擦馬桶最干凈 瀏覽:825
linux無線網卡安裝方法 瀏覽:268
有什麼能快速止辣的方法 瀏覽:200
快速建倉方法 瀏覽:956
用什麼方法快速緩解痔瘡 瀏覽:262
治療白內障最好的方法 瀏覽:507
飼料嘔吐毒素檢測方法 瀏覽:960
氧化氫封閉治療方法 瀏覽:376
汽車數字儀表系統常用檢測方法 瀏覽:239
肩胛骨反射區鍛煉方法 瀏覽:577
華為手環跟手機連接方法 瀏覽:133
汕頭有機砷去除解決方法 瀏覽:638
兒童自行車車筐如何安裝方法 瀏覽:262
660驅動安裝方法 瀏覽:876
可行性研究報告撰寫方法 瀏覽: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