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崗位環境分析的方法有

崗位環境分析的方法有

發布時間:2023-07-11 05:00:33

1. 職業探索的方法有哪些

進行職業探索通常採用查閱、討論、參觀、實習和訪談的方法。其中對宏觀環境的探索主要採用查閱和討論的方法;而對行業環境、組織環境、崗位環境的探索,除了通過查詢資料和討論外,還可以通過實地參觀、實習以及對相關從業人士進行訪談等方法。

可以從不同的角度認識職業。不足是由於訪談對象的不同,結果可能差異很大。有的人對工作比較積極,贊譽較多;有的人對工作比較消極,可能評價較低。大學生在對職業環境進行分析的時候,不要僅僅採用一種方法,應該採用多種方法,多角度、全面地了解自己。

(1)崗位環境分析的方法有擴展閱讀:

在其他職業環境探索中的應用運用查閱法在探索行業環境、組織環境、崗位環境時,一般按照下面的程序進行:

(1)將個人希望了解的職業方向(或職業群),通過網路、書籍、期刊及有關聲像資料,進行初步查閱;

(2)選定各種典型的職業,進一步對其入門所需的基本條件如學歷、資格證書、身體條件等進行查閱;

(3)通過查閱,自己對做好職業工作所需要的知識、技能、生理條件及個性特徵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對該職業的生存環境及發展前途以及個人循此發展可能取得的職業成就等形成初步印象。

2. 如何進行人力資源內部環境分析

人力資源內部環境分析的內容及步驟:
1、明確目的
不同的組織,或者同一組織的不同階段,工作分析的目的有所不同。有的組織的工作分析是為了對現有的工作內容與要求更加明確或合理化,以便制定切合實際的獎勵制度,調動員工的積極性;而有的是對新工作的工作規范作出規定;還有的企業進行工作分析是因為遭遇了某種危機,而設法改善工作環境,提高組織的安全性和抗危機的能力。在現實中,有的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對工作分析的目的還不是很明確,出現了單純為了工作分析而工作分析的怪現象,從而使人力資源管理的這一核心技術流於形式、沒有達到其應有的目的。

這一問題在一些政府機關和國有企業中表現得尤為突出。筆者所在地一知名國有鋼鐵企業人事部門工作的朋友告訴 ,他們也搞了職務說明書和工作描述書,但大都是按照現有工作人員的職責和要求進行編制的,事隨人轉,根本就沒有進行過細致的工作分析,等到人員有什麼變動,馬上就又起草一份職務說明書,這樣的工作分析能否體現工作分析的目的可想而知。

2、認清作用
目前,在許多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實務中,都強調"以崗位為核心的人力資源管理整體解決方案"。實際上,就是指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一切職能,都要以工作分析為基礎。的確,工作分析是現代人力資源所有職能,即人力資源獲取、整合、保持激勵、控制調整和開發等職能工作的基礎和前提,只有做好了工作分析與設計工作,才能據此完成企業人力資源規劃、績效評估、職業生涯設計、薪酬設計管理、招聘、甄選、錄用工作人員等等工作。有的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者忽視或低估工作分析的作用,導致在績效評估時無現成依據、確定報酬時有失公平、目標管理責任制沒有完全落實等等,挫傷員工工作積極性和影響企業效益的現象時有發生。

如淄博一家上市公司在1999年高薪招聘80名本科以上技術型人才。招聘時該公司人力資源部承諾為他們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優越的工作條件和一定誘惑力的薪水。然而工作不到一年,各類問題接踵而至,有人抱怨專業不對口,技術優勢無法發揮;有人認為自己的才能遠遠超過崗位工作的要求;有人反映工作條件並不能滿足崗位工作的需要,而其它條件資源卻沒有被充分利用。更有甚者,在一次偶然的技術事故中,當事人以崗位說明書未註明工作風險的可能性為由,推脫責任。不滿情緒和換崗要求搞得HR經理非常困惑,幾位出類拔萃的優秀員工離開了公司。後來經調查發現是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1)招聘時沒有進行以工作分析為基礎的人才測試,僅僅注重了學歷要求和技術背景;(2)安排工作時未充分考慮任職者的現實能力和崗位要求;(3)工作過程中沒有實施以工作分析為基礎的培訓和績效評估。

3、把握內容
工作分析一般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確定工作的具體特徵;找出工作對任職人員的各種要求。前者稱為工作描述,後者稱為任職說明。在對工作分析的內容進行把握時要特別注意工作描述書(工作說明書)與職務說明書的區別與聯系。

規范的工作描述書包括工作名稱、工作活動、工作程序、物理環境、社會環境、聘用條件等5個方面,它主要是要解決工作內容與特徵、工作責任與權力、工作目的與結果、工作標准與要求、工作時間與地點、工作崗位與條件、工作流程與規范等問題。而任職說明書,旨在說明擔任某項職務的人員必須具備的生理要求和心理要求,主要包括一般要求:年齡、性別、學歷、工作經驗;生理要求:健康狀況、力量與體力、運動的靈活性、感覺器官的靈敏度;心理要求:觀察能力、學習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性格、氣質、興趣愛好等等。雖然工作說明書和職務說明書都是工作的相關結果,而且也是工作分析的主要內容,但有的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者對此似乎並沒有足夠、正確的認識,甚至將兩者混為一談,這是一個不能不重視的問題。此外,有的企業在工作的描述方面很不全面,在一份工作描述書中,缺乏工作關系、工作目標等方面的描述;而且,憑經驗描述工作職責或職務職責的現象普遍存在,抑制了工作分析、評價在整體人力資源管理方案中的核心作用。

4、理順程序
工作分析是對工作一個全面的評價過程,這個過程可以分為六個階段,各個階段的主要工作如下:1、准備階段:成立工作小組;確定樣本(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工作);分解工作為工作元素和環節,確定工作的基本難度、制定工作分析規范。2、設計階段:選擇信息來源;選擇工作分析人員;選擇收集信息的方法和系統。3、調查階段:編制各種調查問卷和提綱;廣泛收集各種資源(7"W"):工作內容(WHAT);責任者(WHO);工作崗位(WHERE);工作時間(WHEN);怎樣操作(HOW);為什麼要做 (WHY);為誰而服務(FORWHOM)。4、分析階段:審核已收集的各種信息;創造性地分析,發現有關工作或工作人員的關鍵成分;歸納、總結出工作分析的必需材料和要素。

具體如何進行分析呢?可從四個方面進行:①職務名稱分析:職務名稱標准化,以求通過名稱就能了解職務的性質和內容。②工作規范分析:工作任務分析;工作關系分析;工作責任分析;勞動強度分析。③工作環境分析:工作的物理環境分析;工作的安全環境分析;社會環境。④工作執行人員必備條件分析:必備知識分析;必備經驗分析;必備操作能力分析;必備心理素質分析。5、運用階段:促進工作分析結果的使用。6、反饋調整階段:組織的經營活動不斷變化,會直接或間接地引起組織分工協作體制的相應調整,由此,可能產生新的任務、部分原有職務的消逝。

5、方法得當
工作分析的方法多種多樣,但企業在進行具體的工作分析時要根據工作分析的目的、不同工作分析方法的利弊,針對不同人員的工作分析選擇不同的方法。一般來說工作分析主要有資料分析法、問卷調查法、面談法、現場觀察法、關鍵事件法等等。

這幾種工作分析方法各有利弊,如觀察法要求觀察者需要足夠的實際操作經驗,雖可了解廣泛、客觀的信息,但它不適於工作循環周期很長的、腦力勞動的工作,偶然、突發性工作也不易觀察,且不能獲得有關任職者要求的信息。面談法易於控制,可獲得更多的職務信息,適用於對文字理解有困難的人,但分析者的觀點影響工作信息正確的判斷;面談者易從自身利益考慮而導致工作信息失真;職務分析者問些含糊不清的問題,影響信息收集;且不能單獨使用,要與其他方法連用。

問卷法費用低、速度快;節省時間、不影響工作;調查范圍廣,可用於多種目的的職務分析;缺點是需經說明,否則會理解不同,產生信息誤差。採用工作實踐法分析者直接親自體驗,獲得信息真實;只適應於短期內可掌握的工作,不適於需進行大量的訓練或有危險性工作的分析。典型事件法直接描述工作中的具體活動,可提示工作的動態性;所研究的工作可觀察、衡量,故所需資料適應於大部分工作,但歸納事例需耗大量時間;易遺漏一些不顯著的工作行為,難以把握整個工作實體。人力資源管理者除要根據工作分析方法本身的優缺點來選取外,還要根據工作分析的對象來選擇方法,比如針對管理者的工作分析可選取MPDQ和海方案法。

所謂MPDQ(MANAGEMENT POSITION DESCRIPTION QUESTION)是一種管理職位描述問卷方法,它是一種以工作為中心的工作分析方法,是國外近年的研究成果。這種問卷法是對管理者的工作進行定量化測試的方法,它涉及管理者所關心的問題、所承擔的責任、所受的限制以及管理者的工作所具備的各種特徵,共197項問題,分為13類:產品、市場與財務規劃;與其他組織與人員的協調;組織內部管理控制;組織的產品與服務責任;公眾與顧客的關系;高級咨詢;行為的自治;財務委託的認可;員工服務;員工監督;工作的復雜性與壓力;高層財務管理責任;海外員工人事管理責任。

海方案法是一種通過工作分析專家與管理崗位上的在職人員的面談,對管理工作進行分析的方法,它主要用於對工作評估和報償系統,利用它組織可以提高員工管理、招聘、績效評估的水平,可以使管理者更加容易地參照責任標准檢查工作的執行情況,繼而給予合理的報償。工作的性質和責任目標是海方案法的核心。

6、力求創新
創新是人力資源管理的靈魂,理所當然在工作分析中必須堅持創新的原則。工作分析離不開工作環境的分析,一旦工作的環境發生了變化,工作分析就必須進行相應的調整,但畢竟工作分析的結果---工作描述書總是落後於環境的變化的。因而,這就要求人力資源管理者在工作分析中要超前規劃,具有前瞻性,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把可預見的環境變化因素即早考慮到工作描述書中去。

工作分析的創新性還表現在工作分析過程、分析方法的創新上。工作分析的過程、方法並不是千篇一律和按部就班的,人力資源管理者可根據工作分析的對象、目的等進行相應的變革和創新,以提高企業的環境適應性和組織競爭力。當前,隨著知識經濟的興起,知識型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更需要人力資源管理者進行創新,比如,IT企業、咨詢業中通常以項目團隊的形式開展工作,因而在進行工作分析時,既要充分考慮其工作難以細化和分割的特點,又要體現工作分析明確職責、劃清責任的目的。

3. 工作分析的方法

1、觀察法

觀察法是工作人員在不影響被觀察人員正常工作的條件下,通過觀察將有關的工作內容、方法、程序、設備、工作環境等信息記錄下來,最後將取得的信息歸納整理為適合使用的結果的過程。

2、訪談法

訪談法是訪談人員就某一崗位與訪談對象,按事先擬定好的訪談提綱進行交流和討論。訪談對象包括:該職位的任職者、對工作較為熟悉的直接主管人員、與該職位工作聯系比較密切的工作人員、任職者的下屬。為了保證訪談效果,一般要事先設計訪談提綱,事先交給訪談者准備。

3、問卷調查法

問卷調查是根據工作分析的目的、內容等事先設計一套調查問卷,由被調查者填寫,再將問卷加以匯總,從中找出有代表性的回答,形成對工作分析的描述信息。問卷調查法是工作分析中最常用的一種方法。問卷調查法的關鍵是問卷設計,主要有開放式和封閉式兩種形式。

4、工作日誌法

工作日誌法是指任職者按照時間順序詳細記錄下來自己的工作內容和工作過程,然後經過工作分析人員的歸納、提煉,獲取所需工作信息的一種工作分析方法,又稱工作活動記錄表。根據不同的工作分析目的,需要設計不同的「工作日誌」格式,這種格式常常以特定的表格體現。

(3)崗位環境分析的方法有擴展閱讀

觀察法的優點是:取得的信息比較客觀和正確。但它要求觀察者有足夠的實際操作經驗;主要用於標准化的、周期短的以體力活動為主的工作,不適用於工作循環周期長的、以智力活動為主的工作;不能得到有關任職者資格要求的信息。觀察法常與訪談法同時使用。

訪談法通常用於工作分析人員不能實際參與觀察的工作,其優點是既可以得到標准化工作信息,又可以獲得非標准化工作的信息;既可以獲得體力工作的信息,又可以獲得腦力工作的信息。

同時可以獲取其他方法無法獲取的信息,比如工作經驗、任職資格等,尤其適合對文字理解有困難的人。其不足之處是被訪談者對訪談的動機往往持懷疑態度,回答問題是有所保留,信息有可能會被扭曲。

4. 工作分析的方法

工作分析的方法如下:

1、觀察法:觀察員工在工作過程中所涉及的任務和貢獻,並記錄下來。


2、詢問法:通過面談或問卷調查來了解工作的細節和要求。


3、文件法:通過分析文件、報告、工藝流程圖等來確定工作的要求和流程。


4、反饋法:收睜碰集來自員工和客戶的反饋來確定工作的成功標准和要求。


5、實驗法:對特定工作進行實驗,以了解其過程和結果,並制定相應的要求。


6、任務分解法:將復雜的工作任務拆分成更小的部分,以更好地了解其要求和目標。


7、人員調查法:利用工作評分、分級和職業分析等方法,調查員工的知識、技能和能力,以確定工作的需求。


5、工作環境和人際關系:了解該職位的工作環境、工作負荷和人際關系,以便招聘和培訓員工。


6、工資和福利:了解該職位所需的薪酬和福利要素,以制定競爭力的薪酬和福利策略。


7、協調和溝通:確定該職位與其他職位或團隊的溝通和協調需求,以便更好地協調職位和成就目標。

5. 職業環境分析的方法是什麼啊

所謂職業環境分析,就是要認清所選職業純伍在社會大環境中的發展狀況、技術含量、社會地位、未來發展趨勢等。進行職業環境分析的要求是,通過職業環境分析弄清職業環境對職業發展的要求、影響及作用,對各種影響因素加以衡量、評估並做出反應。關注當前熱點職業有哪些?發展前景怎樣?社會發展趨勢對所選職業有什幺影響?要求如何?總的來說,職業環境分析包括兩大方面的內容:社會環境分析和組織(企業)環境分析。
一、社會環境分析
所謂社會環境分析,就是對我們所處的社會政治環境、經濟環境、法制環境、科技環境、文化環境等宏觀因素的分析。社會環境對我們職業生涯乃至人生發展都有重大影響。通過對社會大環境包括國際、國內與所在地區3個層次的分析,來了解和認清國際、國內和自己所在地區的政治、經濟、科技、衡褲碧文化、法制建設、政策要求及發展方向,以更好地尋求各種發展機會。
總體來說,我們現在面臨一個非常好的宏觀環境,社會安定,政治穩定,經濟發展迅速,並與全球一體化接軌,法制建設不斷完善,文化繁榮自由,尖端技術、高新技術突飛猛進。因此,在這個大前提之下,我們需要特別注意的是職業環境的變化。
據我國權威部門預測表明,隨著我國經濟與社會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今後幾年對專門人才的需求將有較大的變化。急需的人才和有前途的職業主要有以下10大種類。
(一)、高新技術人才
以電子技術、生物工程、航天技術、海洋利用、新能源、新材料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的興起,是一批高科技人才研究、開發的結果。當代任何一個國家,要在高科技領域占據主導地位,必須擁有相當規模的傑出科學家,並使科學家隊伍平均年齡盡量接近「最佳年齡區」。
據權威調查統計,重大科學發現的最佳年齡峰值為37歲,最佳年齡區為25~45歲。可見高科技人才競爭的焦點是年輕科學家。目前我國已實施「長江學者獎勵計劃」,其目的就是使中青年拔尖人才脫穎而出。
高等學校中與高新技術相關的專業有電子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海洋科學、海洋技術、材料物理、材料化學、高分子材料與工程、熱能與動力工程、核工程與核技術、飛行器設計與工程、飛行器動力工程、飛行器製造工程、飛行器環境與生命保障工程等。
(二)、信息技術人才
信息積累和傳播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基礎。在熒屏上縱橫東西南北、Internet,跨洲連洋的今天,我們已經強烈地感受到信息時代的魅力,信息已成為人類最大的資源及財富。
信息服務業在中國已有20多年的發展歷史,但人員數量並不多。近年來信息服務業的發展速度很快,20世紀末全國信息服務企業有8萬多家,110多萬人。到2010年,我國從事咐舉信息服務所需人員將達700萬~900萬人。到2020年,我國將建成全球最大的信息服務網。
高等學校中與信息技術相關的專業有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微電子學、光信息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
(三)機電一體化專業人才
機電一體化已是當今世界機械工業技術和產品發展的主要趨向,也是我國機械工業發展的必由之路。然而,我國現有的機械專業人員的知識結構與當今機械工業的發展極不相稱。學機械專業的,對電子、自動控制技術懂得較少;學電子專業的,對機械專業知識掌握得也不多,不能將機械與電子進行有機的結合。在科學技術競爭激烈的21世紀,對我國機械行業40餘萬家企業而言,機電一體化專業人才就是保證其生存的「新鮮血液」。
高等學校中與機電一體化相關的專業有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自動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等。
(四)農業科技人才
用世界上7%的耕地,養活了佔世界22 %的人口,這是中國目前農業的現狀。人口在增加,耕地卻在減少,中國人將來吃什麼,已是國內外普遍關心的一個重大問題。
為此,農業科學家們提出了發展我國農業的新思路,依靠現代科學技術,培養專業技術人才。因此,21世紀所需的農業科技人才,不是幾十萬,而是幾百萬。所需人才的專業門類,不僅包括傳統的農、林、畜、牧專業,而且還需大量的生物工程、海洋養殖耕作等現代化的新型專業。
與農業科技相關的專業和職業有:農學、園藝、植物保護、茶學、草業科學、林學、森林資源保護與遊憩、野生動物與自然保護區管理、動物科學、蠶學、動物醫學、水產養殖學、海洋漁業科學與技術等。
(五)環境保護技術人才
我國的環保產業一誕生,就成為經濟舞台上的一支勁旅。目職業生涯規劃與管理前,環保技術人才的嚴重不足,是該產業存在的主要問題之一。據權威統計,我國環保產業人員約為7萬餘人,其中技術人員4萬餘人。在專業技術人員中,高級職稱近2 000人,中級職稱1萬餘人。據有關部門的不完全統計,我國每年因污染造成的經濟損失約2 000億元,占國民生產總值的10 %,長江上游每增加一個億的產值,下游就要損失10個億。由此可見,現有的環保技術人才難以適應國民經濟的發展需要,我國急需大量的環保科技人才。
與環境保護技術相關的專業有環境科學、環境工程、生態學、園林、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農業資源與環境等。
(六)、生物工程研究與開發人才
2l世紀是生物學的世紀,遺傳基因、克隆技術、生物晶元、基因葯物、基因治療,這些高科技、新發現的不斷發展,使生物科學對社會和科學技術各個領域的影響日益加深,現代生物學已成為當之無愧的當代「中心科學」。
眾所周知,生物技術是目前世界上最活躍、最令人鼓舞的前沿科學,在工業、農業、醫學、環保領域都具有很大的經濟前景。生物技術的發展不僅可以為人類提供新的產業,而且將為解決人類所面臨的食物、能源和環境三大危機發揮重要作用。因此,近幾十年來工業發達國家都在大力發展生物技術,培育、招攬生物技術人才。
與生物工程研究與開發相關的專業有生物科學、生物技術、生物信息學、生物信息技術、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等。
(七)國際經貿人才
在世界經濟中,國際性的營銷是企業生存的關鍵因素之一,要求經貿人員不僅具有日常生活所需的聽、說、寫、譯的外語能力,還應懂得國際外貿知識、國際貿易談判規章和國際經濟法律、營銷技術、基本的產品專業知識等。目前,我國的國際經貿人才在數量上嚴重不足,在業務上、素質上符合國際貿易人才條件的為數也不多。在2l世紀,隨著信息社會的發展、地球村的出現、信息高速公路的建成,與國外的貿易往來將進一步增大。因此,大批量地培育國際經貿人才已成為我國人才培育工作所面臨的一項重要任務。
與國際經貿相關的專業有經濟學、國際經濟與貿易、財政學、職業生涯規劃與管理金融學等。
(八)律師人才
隨著社會的發展、法制的健全,人們的法律意識不斷增強,企業不但希望有個出色的法律顧問,幫助企業掙得更多的利潤,個人也十分需要私人律師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因此社會對律師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然而,我國當前律師人才十分缺乏,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取得律師資格的專職律師還不到2萬人,平均每10萬人口只有兩名律師,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遠遠不能適應社會的需求。如果按每萬人需要1名律師計算,我們十幾億人口就需要100多萬名律師。因此,未來律師人才的就業前景十分可觀。
市場經濟的本質是法治經濟,政治文明的核心是法治文明。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市場經濟的必然要求,是治國安邦的基本方略。全面展開的法治實踐需要先進成熟的法學理論的指導,法學學科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和美好的發展前景,法學專門人才可在審判、檢察、司法行政、律師、公安等部門工作,也可從事立法、法學教育、法學研究以及行政管理和公司、企業的法律顧問等工作。
(九)保險業精算師
「精算師」稱得上保險業的「精英」,是集數學家、統計學家、經濟學家和投資學家於一身的保險業高級人才,不僅要具備保險業的專門知識,而且還要具有預測未來發展方向的能力。我國的保險法規定,經營保險公司必須聘用一名金融監管部門認可的精算師。而據中國保險學會介紹,目前在12億中國人中卻只有幾十名嚴格意義上的精算師,這種狀況顯然無法適應我國保險業迅猛發展的需要。據預測,在未來幾年內,我國精算師的市場需求量將在4 000名左右。
保險專業精算師需要具備良好的數理基礎、經濟學基礎和外語基礎,掌握從事保險精算工作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並熟悉保險精算技術和經濟活動定量分析。在國外保險公司中,精算師是所有業務,特別是產品設計的絕對核心,保險公司的每個部門幾乎都有精算師參與工作。而我國保險市場正在起步階段,國內消費者的投資理念與國外有很大差別,所以「洋」精算師對中國的市場環境不是很了解,並不適合中國國情。本土精算師熟悉國情了解市場,有助於開發適銷對路的產品,國內的保險監督委員會、各大保險公司、高校、已獲准開業的外資保險機構、合資保險機構、社會保障部、民政部、財政部、銀行系統等單位都對精算人才有較大興趣。
(十)物流專業管理人才
作為與能源、信息流並列的物流業,是繼勞動力、物流資源之後的第三個利潤的源泉。據有關人士預測,僅全球快遞營業額,將從1996年的350億美元發展到2016年的2 850億美元。我國加入WTO後,物流業將成為我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物流及相關企業面臨的競爭壓力劇增,在物流這個領域中,我國與發達國家的差距,不僅僅是資金、技術上的差距,更重要的是知識、觀念和人才上的差距。例如,當前國內企業超過1 000萬家,而真正利用現代物流管理方法整合企業管理流程的不過萬家。搞好物流,人才是關鍵。在上海去年首次頒布的人才開發專業目錄中,現代物流人才已被列為急需引進的13類緊缺人才之一。近幾年,既具有商科背景,又懂得物流管理的,並具有扎實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的中高級物流專門人才迅速走俏,甚至出現「二三十萬年薪,虛位以待物流人才」。今後3~5年,需要培養、引進大量的專業物流人才,因此物流專門人才的就業前景非常看好。包括物流系統化管理人才和物流企業經營管理人才、進出口貿易業務的專業操作人才、熟悉國內進出口市場業務的中介人才、電子商務物流人才和物流軟體開發設計人才、商務談判代表、外語人才等。
二、組織(企業)環境分析
進行全面的組織環境分析是我們「知彼」的核心,畢竟你所選擇的這個組織(企業)將與你息息相關。況且,在面試過程中,考官一般都會比較欣賞那些對本行業、本企業的有心人。
組織環境分析包括行業環境分析和企業環境分析。
(一)行業環境分析
行業環境分析包括對目前從事或擬從事的目標行業的環境分析。其內容應包括行業的發展狀況、國際、國內重大事件對該行業的影響,目前行業的優勢與問題、行業發展趨勢等等。
行業與職業不同,行業是企業的集合。從事同類產品的生產銷售企業或提供類似服務的企業達到一定的數量才形成一個行業。例如,家電行業,就包括生產電視機、空調、冰箱、洗衣機等不同類型具體產品的若幹家企業。在同一行業內,可以從事不同的職業。例如同在保險業,可以作保險業務員,也可以是人力資源部經理。
在分析行業環境時,一定要結合社會大環境的發展趨勢。由於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會使某些行業如同夕陽墜落,逐漸萎縮、消亡;更有許多極具發展前途的朝陽行業不斷出現、發展起來。同時還要注意國家政策的影響,要了解國家對某一行業是支持、鼓勵和引導,還是限制、控制和制約。要盡量選擇那些有前景、發展空間較大的行業。例如,我國近年來狠抓環境保護,推行可持續發展戰略,保護生物多樣性,在農業生產中控制化學製品的使用,開發「綠色食品」等等,使環境保護產業如初生朝陽,充滿生機,導致環保設備生產、環保技術咨詢等行業迅速發展,提供了大量就業崗位。而這時如果不了解情況,為了一時利益,盲目進入那些污染後果嚴重的行業謀職,必將會給自己的職業生涯造成嚴重的不良後果。
(二)組織(企業)環境分析
組織(企業)環境分析尤為重要。個人在選擇組織(企業)時有必要通過個人可能獲得的一切渠道,比如,可以通過公司所在地的新聞出版機構的新聞線索,來了解該組織(企業)產品及服務的詳細情況和富有深度的財政經濟狀況;通過有關書籍和企業發展史、當地各種商業活動、企業人物獲獎的細節也能了解到可供參考的資料信息;另外公司的網站上介紹公司價值觀念的那些主頁也會透露一些企業文化的有關線索;至少還可以通過參觀或參加面試時的談話資料和知識背景來充分了解和考慮各種因素。
企業環境分析包括:用人單位的聲譽和形象是否良好?組織(企業)實力怎樣?在本行業中的地位、現狀和發展前景怎樣?所面對的市場狀況如何?產品和服務在市場上的發展前景怎樣?能夠提供哪些工作崗位,是否與自己適合對路?有無良好的培訓機會?企業領導人怎樣?企業管理制度怎樣,是否先進開明?企業文化是否與自己吻合?福利待遇是否完善等若干方面。具體包括以下3個方面:
1、企業實力
企業在社會中的地位和聲望如何?企業目前的產品、服務和活動范疇是什幺?企業的發展領域在哪些方面?發展前景如何?戰略目標是什幺?技術力量和設施是否先進?在本行業中是否具備很強的競爭力?是發展擴張,還是倒退緊縮,處於一個很快就會被吞並的地位?誰是競爭對手?企業目前的財政狀況如何?要仔細觀察是真正在「做大」、「做強」,還是空有其殼?有沒有長久的生命力?企業的組織結構是怎樣的?是扁平的還是等級制的?等等。
2、企業領導人
企業主要領導人的抱負及能力是企業發展的決定性因素。而且個人在職場的運氣很大一部分來自於你的老闆。很多成功的大企業都有一位出色的企業家作為掌舵領航人。當然炒老闆魷魚也是職場的一道家常菜。因此,要了解企業主要領導人是真心要干一番事業,還是想撈取名利?管理是否先進開明?他有足夠的能力帶領員工開創新天地嗎?他有沒有戰略眼光和措施?他尊重員工嗎?
3、企業文化和企業制度
除了很好的福利、吸引人的薪酬、舒適的工作環境和出色的管理之外,優秀的企業還會創造積極的企業文化,讓員工感到快樂和受尊重,而使員工工作更有創造性。員工與企業相互配合是否良好的關鍵在於企業文化。因此,在求職時選擇什幺樣的企業文化氛圍讓你覺得最舒服,才是至關重要的。
企業制度涉及的范圍比較廣,包括管理制度、用人制度、培訓制度等,盡可能了解這些信息,了解企業在組織結構上的特徵與發展變化趨勢,分析這種安排對自己的未來可能帶來什幺樣的影響。特別要注意企業用人制度如何,能否提供教育培訓機會,提供的條件是什麼?自己將來有沒有可能在該企業擔任更高級的職務或擔負更大的責任?個人待遇提升的空間有多大?是基於能力還是工作年限?企業的標准工作時間怎樣?是固定的還是可以變通的?當然也還要考慮企業提供的薪酬和福利待遇與行業內其它公司比較如何?
總之,通過以上分析,應理出一條清晰的線索,確定自己的職業生涯在這個企業中有沒有足夠的發展空間,衡量自己的目標能夠在該企業得以實現的可能性。
三、 職業期望
毫無疑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職業夢想。這個夢想將引導你所做的每一個決定。人們在展望未來職業生涯的時候,不能僅為趕時髦倉促決定,而是首先要做到內省,明確做什麼能給你帶來最大的滿足和快樂。人人都想擁有一份好工作,但究竟什麼是好工作,每個人的理解和定義是不同的。畢竟每個人的興趣、愛好、經歷、能力、家庭背景、受教育程度、所處的環境、經濟地位、宗教信仰等等是有差異的,這些都顯著地影響著求職者對職業的追求和期望。職業期望決定了人們對求職的表達、動機和目標。
所謂職業期望,是指個體對某種職業的渴求和嚮往。人類社會自從有了職業,人們就有了職業期望。隨著社會的發展、職業的不斷分化和新職業的產生,人們的職業期望呈現出多元化的態勢。
職業期望是復雜多樣的,但在現實生活中,並不是所有的職業期望都能變成現實。一個人的職業期望能否變成現實,主要看其是否合理。任何一種職業的選擇都要受到社會需求、自身素質以及其它的社會因素的制約。有研究顯示,許多求職者尷尬境遇都是由一些心態上的誤區造成的。大部分人並不了解他們真正想要的是什幺,而是選擇擺在他們面前的道路或採納周圍親朋好友的意見;也有的人知道他們想做什幺,但卻往往不知如何去實現自己的夢想;還有的人害怕失敗,不敢去追求他們真正想要做的事業。即使那些表面上看來風光無限的成功者,有時也會覺察到他們職業上的自我與真正的自我相差甚遠,每每會有在自己的生活中存在著一種格格不入的感覺。哲學家查爾斯•漢迪花了很多年時間才弄清楚他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他在《未來的工作》一書中寫道:「我在我的前半生,花費了很大的力氣,想努力成為另一個人。在中學讀書的時候,我想成為一個偉大的運動員;在大學里,我想成為一位備受社會尊敬的社會名流;大學畢業後,我努力做著一個成功的商人;再後來,我當上了一家企業的主管。但我很快發現,在上述任何一種身份上我都不會成功。但這樣的認知不會阻止我一試再試,同時我對自己沮喪無比。問題就在於我努力成為另一個人,卻忽略了我可能成為的那個人。我只是跟隨時代的大潮和慣例,用金錢和地位來衡量成功,在別人已經界定好的社會階梯上努力攀爬,在此過程中積累物質資料,建立人際關系,而沒有努力去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個性。」漢迪總結了很多人的想法。歷史上充斥了無數個這樣的故事:某某人由於剎那間的頓悟,改變了自己的職業方向,實現了真正的夢想。因此,人們在職業選擇過程中,應實事求是地對自己的職業期望有一個客觀科學的分析,在求職實踐中尤其要防止和摒除各種不合理的職業期望,以自己的專業特長、個人素質優勢以及客觀的社會需求為基礎,確定合理的職業期望。

6. 職位分析的方法有哪些

問卷法工作分析的項目都可以採用問卷的形式,請任職者和任職者的上司進行回答。這些問題可以設計成開放式或封閉式,採用選擇題或是非題的形式。
1.優點(1)獲得工作分析信息比較快,效率比較高,比較節省時間。
(2)如果問卷設計得好,可以收集比較多的信息。
(3)支持其他的收集工作信息的方法,像訪談法、觀察法、工作日寫實法,這些方法都是相互支持的。
2.缺點(1)設計問卷需要比較高的水平,需要花時間。
(2)單純採用問卷法,員工可能不重視。
(3)語言表達不是很熟練的員工,有可能提供錯誤信息。
訪談法訪談法一共有三種主要的表現形式:
第一種是對每個員工進行個別訪談;
第二種是對所從事這個職位的員工進行集體訪談;
第三種是對這個職位的上級主管進行訪談,由他來介紹或者是回答這個職位的相關信息。
這三種方法可以結合使用,比如先請個別員工訪談,然後再集體訪談或與其上級主管進行訪談。訪談法也是應用非常廣泛的工作分析方法,這種方法的好處是能夠發現在其他方法中發現不了的問題,因為它可以面對面地進行交流。
1.優點(1)可以讓員工理解問題,並進行清楚的回答,如果回答不清楚,工作分析的專員可以當面問他。
(2)借機和員工進行溝通,改善人力資源部和員工之間的關系。
2.缺點(1)有些員工會有意無意地誇大職位的重要性,有可能會把某些不屬於他的信息或工作職責寫上去。
(2)訪談法需要佔用的時間比較長,工作量比較大,在實際執行過程當中可以和問卷法結合使用。
建議在使用訪談法的時候必須要牢記以下幾項:
a、要注意與被訪談的直接主管密切合作;
b、和這個崗位任職者建立一種融洽的關系:訪談時要把訪談的目的介紹清楚,所用的語言要通俗易懂,要保持融洽的氣氛。
c、要有一個設計比較完善的訪談提綱來支持你的問題;
d、需要被訪談者按照工作的重要程度對工作做一些列舉,不要有遺漏;
e、訪談完之後,還要進行訪談資料的核對和檢查。這種方法主要是和上級主管進行核對,也可以將相同職位的任職者的信息進行對比。
觀察法觀察法有助於工作分析人員了解生產的過程,減少誤解,但是它佔用時間,適用於流水線的工人以及周期短、規律性強的職位,對腦力勞動者、消防員和中高層管理人員不太適合。
工作日寫實法
就是寫工作日誌,它的好處是可以提供一個完整的工作畫面,但是它的缺點也和觀察法相似,佔用時間比較長,適用於中低級的人員以及工人。一般來說,觀察法和工作日寫實法不單獨使用,而是配合問卷法和訪談法一起使用。

7. 崗位分析的方法

可以了解工作的實際任務以及該工作對人的體力、環境、社會等方面的要求;
觀察、記錄與核實工作負荷與工作條件觀察、記錄、分析工作流程及工作方法,找出不合理之處;
適用於短期內可以掌握的工作,而對於需要大量訓練才能掌握或有危險的工作,不宜採用此法。如飛行員的工作,腦外科醫生、戰地記者。 個別訪談法(indivial interview)
集體訪談法(group interview)
主管訪談法(supervisor interview)
(1)訪談原則及標准
1、所提問題和職務分析的目的有關
2、職務分析人員語言表達要清楚、含義准確
3、所提問題必須清晰、明確,不能太含蓄
4、所提問題和談話內容不能超出被談話人的知識和信息范圍
5、所提問題和談話內容不能引起被談話人的不滿或涉及被談話人的隱私(麥考米克,1979) (2)成功訪談要點
預先准備訪談提綱;
6、與主管密切配合,找到最了解工作內容、最能客觀描述工作職責的員工
7、盡快與被訪談者建立融洽的感情氛圍;(知道對方姓名、明確訪談目的及選擇對方的原因)
8、訪談中應該避免使用生僻的專業詞彙
9、訪談者應只能被動地接受信息
10、就工作問題與員工有不同意見,不要與員工爭論
11、員工對組織或主管有抱怨,也不要介入
12、不要流露出對某一崗位薪酬的特殊興趣
13、不要對工作方法與組織的改進提出任何批評與建議
14、請員工將工作活動與職責按照時間順序或重要程度順序排列,這樣就能夠避免一些重要的事情被忽略
15、訪談結束後,將收集到的信息請任職者和主管閱讀,以便修正;
(3)訪談法的優缺點
優點:
1、一種被廣泛採用、相對簡單、便捷的搜集信息的方法,而且適用面較廣,尤其是用來達到編制工作描述的目的;
2、經常被作為其他信息收集方法的輔助,如當問卷填寫不清楚、觀察員工工作時存在問題等;
3、通過訪談能探察到一些不為管理層知曉的內容,如工作態度、工作動機等較深層次的東西或一些管理問題;
4、方式親切,能拉近訪談者與員工的關系。
缺點:
1、對訪談者技巧要求高,如運用不當可能影響信息收集的質量;不能作為工作分析的唯一方法 信息失真--害怕效率革命而帶來薪酬變化;
2、打斷被訪問人員的正常工作,有可能造成生產的損失;
3、可能會因問題不夠明確或不夠准確而造成雙方誤解或信息失真。 優點:
1、能夠從眾多員工處迅速得到信息,節省時間和人力,費用低
2、員工填寫工作信息的時間較為寬裕,不會影響工作時間適用於在短時間內對大量人員進行調查的情形
3、結構化問卷所得到的結果可由計算機處理
缺點:
1、問卷的設計需要花費時間、人力和物力,費用較高
2、單向溝通方式,所提問題可能部分地不為員工理解
3、可能造成,填寫者不認真填寫,影響調查的質量 被觀察者的工作應相對穩定、工作場所也應相對固定,這樣便於觀察
適用於大量標准化的、周期較短的以體力活動為主的工作如組裝線工人、會計員,而不適用於腦力活動為主的工作如律師、設計工程師等工作
觀察者盡可能不要引起被觀察者的注意,也不要干擾被觀察者的工作,否則可能引起霍桑效應
對於不能通過觀察法得到的信息,應輔以其他形式如訪談法來獲得
觀察前要有詳細的觀察提綱
可以採用瞬間觀察,也可以定時觀察 若運用得好,能獲得大量的、更為准確的信息 前期直接成本小
收集信息可能較凌亂,整理工作復雜
加大員工工作的負擔
也存在誇大自己工作重要性的傾向 (CIT) 收集、整理導致某工作成功或失敗的典型、重要的行為特徵或事件
它是在二戰期間由John Flanagan開發出來用於識別各種軍事環境下提高人績效的關鍵性因素的手段和方法;Flanagan認為,關鍵事件法應對完成工作的關鍵性行為進行記錄,以反映特別有效和特別無效的工作行為需要專業人員對「關鍵性事件和行為」進行信息收集、概括和分類;
沒有提供對工作全方位的描述和探察,主要應用於下述工作分析目的:績效評價標準的建立(BARS)、甄選標準的開發以及培訓員工。

閱讀全文

與崗位環境分析的方法有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低噪音軸流風機和扇葉計算方法 瀏覽:107
快速進入系統的方法 瀏覽:686
鼻囊腫治療方法 瀏覽:58
豬糞便最佳處理方法 瀏覽:72
電腦卡鍵方法 瀏覽:150
羊角姜種植方法 瀏覽:435
創作幼兒童話掌握哪些方法 瀏覽:881
長羽絨服如何加寬方法 瀏覽:891
定向生服務期計算方法 瀏覽:848
同側下肢平衡訓練方法 瀏覽:175
健身器材使用方法圖 瀏覽:212
蘋果系統的許可權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377
餌料籠的使用方法 瀏覽:310
燉鴿子湯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938
魚塘加固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416
手掌融化最簡單方法 瀏覽:752
側位停車皮卡的最佳方法視頻 瀏覽:85
學習寶馬編程模塊解決方法 瀏覽:747
電腦版微信群的聊天背景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250
切割機皮帶安裝方法圖解 瀏覽: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