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中醫除了把脈還有什麼看病方法

中醫除了把脈還有什麼看病方法

發布時間:2023-07-09 10:29:00

⑴ 中醫是怎樣看病的

中醫診治過程,望聞問切,大家都有說過,有時候中醫診治也需要以方測證。臨床上接診過一例腰痛患者,腰痛兩月余,期間吃過中葯效果不明顯,看患者以前的方子大多是補肝腎,強筋骨,祛風升巧通絡的葯物。葯效三五付還不見效果,應該說明一些問題,可能是方不對證。此時醫生就應該考慮換個思路。觀察該患者舌脈,痰濕,濕熱較重。於是開出清熱化痰去濕的方子。一個余好星期後患者復診,腰痛明顯減輕。接診過幾例蕁麻疹的患者,按照尋常思路祛風止癢,大多一個星期可以痊癒,但是一個女性患者,治療兩個星期,症狀改善並不明星,患者舌淡,脈細。考慮可能是氣血不足,造成的。於是從調補氣血著手。一周後患者症狀開始改善。大多時候開出的葯方還是對證,病人一周後再來復診,豎笑鉛症狀便會有改善。此時就需要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在原方基礎上稍加調整便可。現在傳統的中醫越來越少了。很多中醫院也都分科很細,好多專科的大夫容易形成慣性思維。上學時時候最喜歡聽那些思維活躍的老師講課,有時候一節課跨越很大,但是收獲也很多。臨床上也是一樣,思維不能太死。

⑵ 中醫怎麼治療疾病

一、內治法:也就是葯物治療:是中醫體系中最主要的組成部分之一,用葯是否准確直接關繫到患者的疾病能否有所好轉,所以,在用葯以前必須根據患者的臨床症狀和脈象准確判斷證型;
二、外治法:包括針灸、拔罐、按摩、耳穴壓豆、放血等。簡單的說針灸治療就是用專業的針灸針和艾條在特定的穴位上進行操作,以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另外,拔罐也屬於針灸推拿的一部分,但是拔罐一般在肌肉比較豐厚處進行,該方法也能和針刺結合,比如刺絡拔罐法。

⑶ 中醫是怎麼看病的

12年前
我那時非常幸運,大學剛畢業然後有幸在一家醫館做臨床助理工作,這個醫館里有幾十個享受國務院津貼的國家級名老中醫。我基本上每個中醫我至少都跟他們抄過一個禮拜的方子,跟他們做很深入的交流。
後來我發現,這些老先生看病的方式跟我們這些剛剛畢業的年輕的醫生看病的方式是不一樣的,他們看病看的是一個大的格局,他們看的是這個疾病的發展的走向和趨勢,看這個大勢。這就像做股票一樣,其實你要看的是這個大盤的走勢。而不是某一個時段的局部的症狀。
當時我們這些年輕的醫生會問很多很多的問題。比如說頭痛,我們會問頭痛是左邊痛,還是右邊痛,前邊痛,還是後邊痛,然後判斷是哪一條經脈的痛,對不對?
比如推測是肝鬱氣滯。然後就會問你平時容不容易生氣,肝區痛不痛,還月經前乳房會不會漲,有沒有痛經,等等。這都是通過書本學來的,我們會沿用這一套辯證模式去判斷。
但是我見到很多老先生,他看病是這么看的。
你吃飯好不好啊?睡得好不好啊?大小便怎麼樣?最近心情怎麼樣?當然他一看也知道你心情好不好。就是這些吃喝拉撒睡。
這個東西好像看起來跟具體的症狀沒有那麼直接的關系,也不能辯證辯出到底是肝還是心,是血虛還是氣虛,是痰濕還是寒。但是實際上我們說中醫治病,其實治的是這個人的或者說是治本的。這個本其實就是人體的基本生命狀態。
所以在治療上我們有兩個思路。
第一個就是因為現在任何一個人身上都有很多不舒服,不管是表面的還是里邊的,他會有一堆症狀,如果是看西醫,可能會看3個科,甚至7個科。
看中醫的話也可以辯出很多個證來,那我們現在的思路就是有這么多問題,可以辯出許多個證。然後針對這些證就來處理了。這就是像「打地鼠」游戲。地鼠會不定時冒出來,我們會拿橡皮槌打它,打一下,他就叫一聲然後縮回。但是這么做堅持不了太久。
這是第一種治病的方式,這也是第一種調理的思路。
第二種方式就是我們只要把人體的運作狀態回到正常狀態。也就是說人體他自己進入了正常狀態之後,人體不就自己把這些症狀給調理掉了嗎?這個道理很簡單。但是卻非常重要。
就是不管中醫還是西醫,它其實還是第二個醫生。
第一個醫生是這個病人本身。西醫稱之為免疫力,中醫就叫正氣。也就是說,醫生是通過調動人體的正氣,讓正氣發揮作用,然後把所有的症狀都調理好。
那問題就簡單了。我們也就說只要把正氣提高就行了。那怎麼把正確提高呢?那就是把人體這個機器運行正常就行了。這就是基本面。
所以後來我發現老先生看完這個病之後,過一個禮拜、兩個禮拜或者3天病人回來了。他還是問這些問題。
您胃口好一點沒有?吃完飯是不是還會打嗝?或者說胃痛會不會減輕一點?他關心的還是這些吃喝拉撒睡,還有你的精神,體力、心情,包括精神、肉體的放鬆度。
當所有這一些基本面在提高的時候,患者原來的病痛其實我們想都不用想,他原來肝如果是淤的肯定會好一點,心氣不通的肯定會通一點。不管是膀胱經還是腎經,哪裡不通的肯定會比原來通一點。這個思路看起來好像是不那麼精確,但是實際上這是全面解決方案。
這個是一個很重要的,也是非常古典的、經典的中醫的調理思路。

⑷ 中醫診斷的方式方法是什麼

中醫診斷學主要包括診法、診病、辨證和病案四大部分。

1、診法

是對病人進行檢查,收集與病人健康有關資料的方法。四診包括望、聞、問、切四種診法。

根據中醫學理論,人體是個有機整體。局部病變可以影響全身,內部病變能夠反映於外。這就是說,外部的疾病表現可以反映內在疾病的本質。

所以,中醫在診斷疾病時,往往通過病人的自我感覺和醫生觀察到的病人的一些外在表現來推斷病人內部的病理變化。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說:「以表知里……以診則不失矣」,認為外在變化可以反映體內病變。

《靈樞·外揣篇》則提得更為明確:「五音不彰,五色不明,五臟波盪。若是則內外相襲,若鼓之應桴,響之應聲,影之應形。故遠者司外揣內,近者司內揣外」,認為體表的變化會正確地反映出內在的病變。這種「以表知里」的診法理論,至今仍在臨床上發揮巨大作用。

2、診病

亦稱辨病,即對疾病的病種作出判斷,得出病名診斷。疾病的病名,是對該病全過程的特點與規律所作出的概括與抽象。對疾病作出病名診斷,是臨床內、外、婦、兒等各科應學習的主要內容。

3、辨證

辨證是中醫學的精華,為了弄清辨證的含義,首先要掌握症、證、病、辨證等概念。

4、病案

又稱病歷,古稱診籍,是臨床有關診療等情況的書面記錄。病案是臨床醫療、科研、教學的重要資料。病案書寫是臨床工作者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它要求將患者的詳細病情、病史、診斷和治療等情況,都如實地記錄下來。

(4)中醫除了把脈還有什麼看病方法擴展閱讀:

中醫診斷學原理介紹:

中醫學在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中,受到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的影響,其認識論和方法論都具有樸素的唯物辯證法思想。對於自然界和人體生理病理的認識,是以直觀的方法從總體方面看待其關系,構成了天人相應、神形相合、表裡相關的整體觀點。

中醫學認為,事物之間存在著相互作用的關系和因果聯系,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局部的病變可以產生全身性的病理反應,全身的病理變化又可反映於局部。

因此,疾病變化的病理本質雖然藏之於「內」,但必有一定的症狀、體征反映於「外」,局部的表現常可反映出整體的狀況,整體的病變可以從多方面表現出來。通過審察其反映於外的各種疾病現象,在醫學理論的指導下進行分析、綜合、對比、思考,便可求得對疾病本質的認識。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觀過與不及之理,見微得過,用之不殆。」就是說在認識事物時,應當採取知己知彼,從外測內,觀察事物表現的太過或不及,通過微小的改變看出反常的所在,從而認識事物的本質。這便是中醫學診斷病證的基本原理。

⑸ 中醫看病的方法是什麼

中醫治療方法很多,針灸推拿、吃葯、正骨、拔火罐、打雜筒、符咒等等,失傳的太多了。

⑹ 中醫怎麼看病

中醫治療感冒,即使不把脈,看看舌苔,摸摸腦袋手背,問問口乾喉嚨痛有沒有,咳嗽有痰無痰,痰什麼顏色,聽聽咳嗽聲音就知道是風熱感冒還是風寒感冒,還是寒包火感冒,據本人對付感冒的經驗,治癒一個普通感冒費用好像不用超過30元吧。
再比方一個人明顯腿腫不舒服,病情就放在西醫眼前,西醫用儀器和化驗測試,結果此人身體一切正常,就是說腿腫不是病!
中醫通過把脈,用手指按壓腿腫反彈還是凹陷,問問病人大小便情況,怕冷還是怕熱?問問病人生活起居,就知道是病人是虛還是實。
比方生完孩子後沒幾天得急性乳腺炎,乳房硬塊腫痛發高燒。中醫不需要四診結合,直接用 蒲公英 金銀花 忍冬藤 赤芍 路路通 香附等等煎湯服用 等即可,甚至更簡單一點也可以,一般情況服用2—3天即愈,對乳汁分泌,對寶寶毫無影響。
中醫診治過程,望聞問切,大家都有說過,有時候中醫診治也需要 以方測證。
臨床上接診過一例腰痛患者,腰痛兩月余,期間吃過中葯效果不明顯,看患者以前的方子大多是補肝腎,強筋骨,祛風通絡的葯物。葯效三五付還不見效果,應該說明一些問題,可能是方不對證。此時醫生就應該考慮換個思路。 觀察該患者舌脈,痰濕,濕熱較重。於是開出清熱化痰去濕的方子。一個星期後患者復診,腰痛明顯減輕。

閱讀全文

與中醫除了把脈還有什麼看病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哪裡普及急救知識方法 瀏覽:747
海桿漁輪的使用方法 瀏覽:673
求對稱軸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807
腿彎疼痛檢查最佳的方法是什麼 瀏覽:696
紫蘇的食用方法 瀏覽:964
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用什麼方法 瀏覽:752
用熱水洗衣服的正確方法技巧 瀏覽:852
監控頭連接方法 瀏覽:578
冬瓜如何腌制的方法 瀏覽:787
分線路由器安裝方法 瀏覽:950
行李箱縫制方法視頻 瀏覽:935
托福閱讀成績計算方法 瀏覽:50
養碳爐的使用方法 瀏覽:411
滅火方法對准哪裡 瀏覽:292
整治水污染的最佳方法 瀏覽:657
口腔口臭的治療方法 瀏覽:771
華為p30手機閃退解決方法 瀏覽:38
修羅技能使用方法 瀏覽:513
灌湯包汁方法怎麼做 瀏覽:142
橡皮樹的扦插方法視頻 瀏覽: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