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心理學研究方法為什麼廢除內省法

心理學研究方法為什麼廢除內省法

發布時間:2023-07-09 06:47:07

① 當前心理實驗研究方中存在哪些常見問題

一、新行為主義心理學派
代表人物:托爾曼,斯金納
主要觀點:認為在個體所受刺激與行為反應之間存在著中間變數,這個中間變數是指個體當時的生理和心理狀態,它們是行為的實際決定因子,它們包括需求變數和認知變數。需求變數本質上就是動機,它們包括性,飢餓以及面臨危險時對安全的要求。認知變數就是能力,它們包括對象知覺、運動技能等等。認知行為主義者托爾曼對行為採取了整體式定義,而激進行為主義者斯金納則強調行為是一種關系。與之相隨,托爾曼強調機體的內部因素對行為的影響,赫爾強調行為內部的可能機制,斯金納則強調選擇、制導行為的相關環境事件及其與行為構成的選擇性相互作用。
評價:對科學問題具有巨大的客觀性,選擇簡單的操作行為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小心地控制實驗條件,得到了一些相對地擺脫了偶然性變數的資料,發展了對行為首尾一致的描述,這種描述極大提高預測和控制有機體的行為能力。但是,還有許多的心理現象不能被解釋。
以上三個心理學派的研究對象都是可以觀察到的行為活動,都是用客觀法作為研究方法,對心理學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後來出現的續拍都是在前一個學派基礎上發生和發展起來的,比前面的學派更完善。 二、行為主義心理學派
代表人物:華生
主要觀點:行為主義的主要觀點是認為心理學不應該研究意識,只應該研究行為,把行為與意識完全對立起來。在研究方法上,行為主義主張採用客觀的實驗方法,而不使用內省法。主要觀點可以概括如下:
(1)機械唯物主義決定論;
(2)認為心理學是一門自然科學,是研究人的活動和行為的一個部門,要求心理學必須放棄與意識的一切關系,提出兩點要求:第一、心理學與其他自然科學的差異只是一些分工上的差異;第二、必須放棄心理學中那些不能被科學普遍術語加以說明的概念,如意識、心理狀態、心理、意志、意象等等;
(3)極力要求用行為主義的客觀法去反對和代替內省法,認為客觀方法有四種:第一、不藉助儀器的自然觀察法和藉助於儀器的實驗觀察法;第二、口頭報告法;第三、條件反射法;第四、測驗法。斯金納則屬於新行為主義心理學,他只研究可觀察的行為,試圖在刺激與反應之間建立函數關系,認為刺激與反應之間的事件不是客觀的東西,應予以排斥。斯金納認為,可以在不放棄行為主義立場的前提下說明意識問題。
方法: 極力要求用行為主義的客觀法去反對和代替內省法,認為客觀方法有四種:第一、不藉助儀器的自然觀察法和藉助於儀器的實驗觀察法;第二、口頭報告法;第三、條件反射法;第四、測驗法。
評價:華生倡導心理學家從對意識的研究轉向對行為的研究。但他的行為主義學說卻否定了意識,貶低了生理和遺傳的作用,否定本能的存在、腦和神經中樞的地位,片面強調環境和教育的作用,忽視了人的主觀能動性等等。但是,行為也有其積極的意義:第一,華生以行為為心理學研究的對象,使心理學獲得了與其他自然科學所共有的客觀性,從而在研究對象和方法上具有自然科學的特徵;第二,華生的行為主義擴大了心理學研究的領域;第三,華生的行為主義促進了心理學的應用。 三、、機能主義學派
代表人物:W.詹姆斯
主要觀點:認為心理學研究的對象是意識,心理學是對意識狀態的描述和解釋,意識狀態是一種川流不息的狀態,是思想流、意識流和主觀生活流,反對把意識分解為基本元素的做法,認為這種做法容易破壞心理的整體,詹姆斯關於意識的觀點有:(1)每一種意識都是個人意識的一部分;(2)意識是經常變化的;(3)每個人的意識都可以感到是連續不斷的,每個人的意識狀態都是意識流的一部分;(4)意識的選擇性。安吉爾的主要觀點:認為心理學的方法是內省法(主觀觀察)和客觀觀察法,尤其看重內省法,認為它是心理學的基本方法。積極主張心理研究的領域應包括一切心理過程及其生理基礎和外部行為,看重心理學的應用性研究,如教育心理學、工業心理學和醫療心理學等。 而另一位機能主義的代表人物卡爾主張,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是具有適應性的活動。哥倫比亞大學的一些心理學家也支持機能主義心理學的傾向,它擺脫了心理學只研究意識的束縛,擺脫了心理學只採用內省法的束縛,擺脫了心理學只是一門描述科學的束縛,擺脫了傳統心理學的只研究意識經驗的束縛,而致力於個別差異的研究。
方法:過程研究法。主張在心理學的研究中用比較法作為內省法和實驗法的補充,比較法的採用導致在研究條件下各種因素之間的相關研究和因素分析。並且發展了許多方法,如內省法、客觀觀察法、測量和測驗的方法、統計的方法、比較研究法和問卷調查法等。
構造主義和機能主義兩個學派的區別:聯系構造主義和機能主義兩個學派具有很多不同的特點。構造學派把人的心理視為一個可以絕緣於外界的,獨立自主的經驗世界;機能學派力求把人的心理視為一種生物適應的工具,由於兩派對於心理的理解不同,因此使它們在研究內容(機能不同—構造是元素;機能是強調心理的機能作用)、范圍(機能比構造范圍大)、方法與發展方向(構造運用純粹內省;機能運用心理測驗)上表現出一系列的分歧。就哲學基礎說,這兩派的哲學基礎,歸根到底都是主觀唯心主義。就心理學的整體看,構造派對於感覺的有些研究,機能派對於個體差異和學習心理的有些研究,都找到一些事實,兩派的工作有互相彌補的成分。 四、格式塔心理學派
代表人物:L.韋特墨、K.考夫卡、W.苛勒等。
主要觀點: 韋特墨發現了「似動現象」,並探索形成似動形成的條件,對創造性思維有所貢獻;苛勒主張以現象學的方法知道心理學的研究,主張整體論,反對元素主義,強調質的分析先於量的分析。考夫卡提出了整體概念在兒童心理上的應用。但是,在解決心物關系和心身關系時,提出了物理現象、生理現象和心理現象都具有格式塔的特點。物理現象和心理現象是同型的,生理現象和心理現象也是同型的。雖然反對認為的分析的內省法,但並不否認內省法,最終沒有突出內省法的圈子。
方法:自然而然觀察的現象學實驗法。
評價:格式塔心理學派作為一個獨立的學派,是人們對意識經驗發生興趣,至少把意識經驗看作心理學的一個合法的研究領域,並繼續促使人們對意識經驗的研究和興趣是有意義的。同時格式塔學派對同時期的學派中肯而堅定的批評,對心理學的發展也具有重要影響。 但是,把直接經驗世界,看作是唯一確實而又可知的世界。把全部心理學問題,完全簡化為數理的問題。這其實已經違背了系統觀。
所有上述三個學派,在實驗方法上,構造主義心理學派變舊心理學的思辨的內省為實驗內省法;符茲堡心理學派變馮特的實驗內省為系統實驗內省法;格式塔心理學派又演變為自然而然的現象學實驗法。三個學派的具體研究對象與方法都不相同,但方向和目標仍是對直接經驗的分析;它們都帶有唯心主義色彩。 五、符茲堡學派
代表人物:屈爾佩
主要觀點:認為思維可以進行試驗研究,並且馮特的內省法無法對思維進行深入的揭示。提出了「系統實驗內省法」或「分段實驗內省法」,並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關於重量比較判斷的研究(證明了在判斷過程中不存在意象與印象的比較)、控制聯想實驗研究(被試在得到和理解了指令時,意識的操作已經在執行任務之前完成了)等。符茲堡學派提出了「無意象思維」的學說,即思維不能歸結為感覺和意象,在思維者的意識中存在著一種非感覺、非意象的元素。
方法:「分段實驗內省法」 ,先讓被試完成一種任務,然後讓被試做出在其完成任務期間所獲得的經驗進行回顧報告。並且是任務先行的。 六、構造主義學派
代表人物:馮特和鐵欽納
觀點:這個學派受英國經驗主義和德國實驗生理學的影響,認為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是意識經驗,主張心理學應該採用實驗內省法分析意識的內容或構造,並找出意識的組成部分以及它們如何連結成各種復雜心理過程的規律。它強調心理學的基本任務是理解正常成人的一般心理規律,不重視心理學的應用,不關心個別差異、教育心理、兒童心理等心理學領域,以及其他不可能通過內省法研究的行為問題。
方法:內省法。馮特將傳統的思辨式的經驗性的內省發展成為「實驗內省」。並提出了十分明確的內省規則:(1)觀察者必須能確定,內省過程是在什麼時候引起的;(2)觀察者必須處於准備狀態,這指的是集中注意力於內心活動;(3)觀察必須重復若干次;(4)必須能隨著所控制的刺激的作用來改變實驗條件;(5)在變化刺激的情境的條件下,來觀察被試經驗中所引起的變化。
內省法是難以做到的、枯燥的、為一般人所不習慣的。因此(1)馮特強調內省者需經過嚴格的訓練;(2)要求被試在正式實驗之前做大量重復單調的預試。馮特把實驗內省只能用於簡單的心理過程,他反對把實驗內省用於復雜的心理過程。
實驗內省法所採用的是,從內省描述中獲得意識經驗的元素,再用經驗的元素去描述意識經驗。
評價:1.構造派是心理學史上第一個應用實驗方法系統研究心理問題的派別。在他們的示範和倡導下,當時西方心理學實驗研究得到了迅速傳播和發展。
2.把心理學看成一門純科學,只研究心理內容本身,研究它的實際存在,不去討論其意義和功用。所以極為狹隘。從反面推動了其他心理學派的興起和發展。

② 實驗內省法的簡介:

早在第四世紀,哲學家奧古斯丁就正式提出了內省法,這時的內省法只是引導被試自我觀察、 體驗,研究者對被試的陳述進行分析,沒有實驗的概念,即沒有適當的控制條件。比如提斯頓主張把內省變為一種立時的回憶,即在一個心理活動停止之後,對自己的心理經驗進行立刻的回想。
後來隨著心理學逐漸從哲學中分離出來,早期的心理學家在內省的基礎上期望使用客觀、科學的方法對個體的心理過程進行研究。其代表為構造主義學派的創始人馮特,他承襲並發展了提斯頓的看法,力圖使內省與實驗結合起來,即在實驗控制的條件下觀察自我的心理過程,以消除主觀內省帶來的不利影響,由此形成實驗內省法,並使之成為當時心理學研究的一種主要方法。
實驗法與內省法的結合是為了使內省所觀察到的心理經驗盡量合乎科學的要求,可以重復進行驗證,並能對其進一步進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因此,實驗內省法要求可以將心理過程分析到最簡單的元素,比如分析到感覺與情感的心理元素,所以,他把內省的心理活動局限在簡單的心理過程上,並在嚴格控制的條件下對這些心理活動過程進行內省。比如,馮特收集了示波器、速示器、測時器等工具,用以記錄被試的反應。
實驗內省法強調應用客觀實驗技術,而不主張主觀的內省,增強了心理學研究的科學性,開拓了實驗內省法的先河。馮特為實施實驗內省法制定了四條規則:1)要讓被試了解自我觀察開始的時間,以便使被試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備。2)觀察自我的過程開始以後,被試必須集中注意於內部的心理活動,避免各種無關刺激的影響。3)必須控制實驗條件,使自我觀察能重復進行以便於驗證。4)經常變換刺激條件,以使被試能把刺激和自己的心理過程分離開來[1]。
後來馮特的學生鐵欽納對實驗內省法進一步繼承和發展,對內省描述的要求更加嚴格,為內省法規定了種種限制。第一,鐵欽納堅持只有訓練有素的觀察者才能進行內省,堅持反對使用未受過訓練的觀察者。第二,對於初學者來說,最好是根據記憶來進行內省描述,這樣內省就變成了回憶,內省考察變成了事後考察。而老練的觀察者則會養成一種內省態度,因而他在觀察進程中不僅可以在心裡默記時而不幹擾他的意識,甚至還可以做筆記,猶如組織學家眼睛看著顯微鏡同時還能做筆記一樣。第三,自我觀察包括注意和記錄兩部分。注意必須保持最高度的集中,記錄必須像照相一樣地精確。第四,內省者必須在情緒良好、精神飽滿和身體健康時,在周圍環境安適、擺脫外界干擾時,才能進行觀察。第五,內省必須是公正而無私地描述意識狀態自身,而不是描述刺激本身。最後,鐵欽納贊同馮特把內省與實驗結合起來的做法。他認為心理學的觀察實質上不僅是內省的, 也必然是實驗的。他一絲不苟地遵守科學實驗的嚴格規則,並指出:「為了確保清晰的經驗和准確的報告,科學必須求助於實驗。 實驗是一種可以重復、 分離和加以變化的觀察「[2]。如果說馮特的實驗內省法重在實驗的話,那麼鐵欽納的實驗內省法則重在內省,只不過他對內省的限制比馮特更加嚴格而已,而且進一步把實驗內省用於研究如思維、想像等高級心理過程。 實驗內省法對心理學研究方法的發展具有積極的貢獻意義,通過實驗內省收集的實驗資料對心理學的發展也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根據美國墨菲的概括,當時馮特實驗室做了 4 方面的工作:關於視覺和聽覺的研究、反應時的研究、心理物理學實驗以及聯想實驗。這些工作使前人的工作進一步心理學化了,也為將心理學從哲學中分離出來做了巨大的貢獻。 實驗內省法的局限性:首先表現在看待和處理客觀與主觀的關繫上。古典內省把實驗條件這種客觀外界僅看作引起主觀映象的一種刺激、 條件、 偶然的機會、並不問這種客觀外界對被試這個主體的意義如何,否則,被試便要犯所謂 「刺激— 錯誤」 的實驗室規矩。其次,這種要求被試對主觀映象作元素分析,以為用所謂心理元素的化合結構原則足以解釋心理現象及其變化。這是企圖用主觀映象來說明主觀映象,以心理自身來說明心理,不可能發展心理學的科學理論,提高心理學研究的科學水平。
現在的實驗內省法能正確處理主、客觀關系。客觀事實移入腦中產生了心理現象,許多心理現象都是自我體驗 ,可以用實驗內省的方法加以研究。例如在研究兩點閾、 深度知覺和閃光融合現象時,研究者通過聽取被試的自我報告作判定。但仍然有局限性 ,例如被試的直接經驗經常被歪曲:有的被試由於知識的局限性,無法覺察自己的直接經驗;有的被試不能准確表達自己當時的體驗,導致被試的錯誤判斷;被試所抱的態度也會影響結果的准確性,這在研究中經常遇到。因此,在使用實驗內省研究心理現象時,應盡量避免被試的主觀猜測,而要引導被試進行客觀報告,在實驗前讓被試了解實驗目的,明確實驗步驟。研究者對被試的分析要科學,避免非科學性,還要保證對被試的人格無傷害。

閱讀全文

與心理學研究方法為什麼廢除內省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游離鉛的檢測方法 瀏覽:751
低噪音軸流風機和扇葉計算方法 瀏覽:107
快速進入系統的方法 瀏覽:686
鼻囊腫治療方法 瀏覽:58
豬糞便最佳處理方法 瀏覽:72
電腦卡鍵方法 瀏覽:150
羊角姜種植方法 瀏覽:435
創作幼兒童話掌握哪些方法 瀏覽:881
長羽絨服如何加寬方法 瀏覽:891
定向生服務期計算方法 瀏覽:848
同側下肢平衡訓練方法 瀏覽:175
健身器材使用方法圖 瀏覽:212
蘋果系統的許可權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377
餌料籠的使用方法 瀏覽:310
燉鴿子湯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938
魚塘加固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416
手掌融化最簡單方法 瀏覽:752
側位停車皮卡的最佳方法視頻 瀏覽:85
學習寶馬編程模塊解決方法 瀏覽:747
電腦版微信群的聊天背景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