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語文課程標准研究的方法有

語文課程標准研究的方法有

發布時間:2023-07-07 20:57:29

⑴ 小學語文教育方法主要有哪些

學語文教學方法
小學語文教學方法,顧名思義為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教學方法和學生學習的方法。在我國,自古以來一直重視教法研究,而學法及其指導是20年前研討的重點,教材第三章已涉及。本節主要內容為小學語文教學方法的層次與類型、基本方法、教法整合與創新。
一、小學語文教學方法概述
(一)小學語文教學方法的定義
教學方法,在漢語系統中是個多義詞。從不同的角度來說,它有不同的含義;在不同的場合里,它的意義也不同。
在第一種情況下,對於實現教學內容、達到教學目的的而言,一切手段、途徑都叫教學方法。這是比較廣義的理解,連教學原則也包括在內。例如,理論聯系實際,啟發式,循序漸進,等等,都可稱為教學方法。1952年頒發的《小學暫行規程(草案)》第二十一條中就有這種說法:「實行理論與實際一致的教學方法。」至於「課堂教學」或「上課」,「輔導」等教學組織形式,更可稱為教學方法。
在第二種情況下,已與教學原則區別開來了。教學原則作為處理教學實際各種中一些矛盾關系的要求,屬於教學方法的指導思想,而教學方法則是在教學原則指導下採取的具體活動措施。但是,這時還與教學組織形式下不分,「上課」、「輔導」等還一樣叫做教學方法。
在第三種情況下,教學方法不僅區別於教學組織形式。只把講授、實驗、練習、演示等,叫做教學方法。
一般教學論論著中講的教學方法,就是指的第三種含義。我們這里也是討論這種意義上的、狹義的教學方法。
我們討論的是上述引文中第三種情況下的教學方法的定義,即便是狹義的,專家給出的定義也各有個性。
「教學方法是指為達到教學目的,實現教學內容,運用教學手段而進行的、由教學原則指導的一整套方式組成的、師生相互作用的活動。」
「教學方法是為完成教學任務而採用的辦法,它包括教師教的方法和學生學的方法,是教師引導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獲得身心發展而共同活動的方法。」
「教學方法,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為實現教學目的,完成教學任務而採取的教與學相互作用的活動方式的總稱。」
從上述富有個性的三則定義中,我們可以找到各家定義中的共性,即教學方法的特徵。
(二)小學語文教學方法的主要特徵
1.重視教師和學生的雙方互動
傳統的教學方法注重的是教師的方法,而現代教學方法是以完成教學任務為目的,師生共同活動的方法。它包括教師傳遞信息和調控過程的教授法,也包括學生聽講、觀查合閱讀的學習法,體現了指導者與被指導者雙方的互動。雙方互動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以是在強調教師教法的同時,加強學生學法的指導,以學輔教,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樂學」、「會學」。二是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使學生真正為學習的主人。三是因材施教,發揮學生的潛能,發展學生的個性。
2.重視調控學生的內外結合
所謂內部與外部,是把學生掌握知識、形成能力的外在表現與他們內在的智力發展結合起來。傳統教學方法主要是以傳授知識和訓練技能為目的,無視學生的智力發展。20世紀80年代後,小學語文教學方法發怔變化,從「雙基」傳授轉移到智力的發展。掌握知識是形成技能的基礎,技能的形成又為掌握知識創造了條件,而智力是在掌握知識、形成能力中得到運用和發展的。反過來,智力發展又促進了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可見,知識、能力、智力三者是緊密來聯系,不可分的,教學中要注意調控,加強三者的結合。當然也不能忽略非智力因素的培養,飛智力因素能決定一個人的智力能否得到充分發揮。蘇聯教育家贊可夫非常重視兒童積極的「情緒體驗」,主張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一種生氣蓬勃的精神生活」。而我國的「愉快教學」、「情境教學」就有效地體現了這以特徵。
3.重視培養學生的發展性能力
傳統的教學方法習慣於通過教師講演、示範和學生模仿,使學生掌握現成知識。現代教學方法既要藉助學生的模仿,使學生獲得現成的知識,又需要藉助於學生的創造活動,使學生構建並獲得「新」知識。可見重視模仿是必要的,但更應重視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這有助於學生不斷發展基本能力,也是我們語文教學的出發點。創造性思維,不僅能揭示客觀事物的本質及內在聯系,而且能指引人們去獲得新知識或以前未曾有過的對問題的新解釋,從而產生新穎的、前所未有的思維成果。對學生來說,主要是激發他們的好奇心、求知慾,鍛煉他們的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增強觀察、質疑、判斷、推理的能力,引導他們去發現知識,進行創造性的語文學習活動。
二、小學語文教學的基本方法
(一)小學語文計較學方法的分類
1.小學語文教學方法可分成多種類型
2.同一類型小學語文教學方法可分成幾個層次
3.微觀層次的教學方法是基本的教學方法
(二)小學語文教學基本方法
朗讀法、背誦法、自學法、練習法、講讀法、談話法等是常用的基本方法。朗讀法和背誦法的原理與方法在第五章第二節中有具體闡述,這里只介紹其他幾種方法。
1.自學法
自學法也稱自主學習,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以自主學習為主,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和習慣的一種教學方法。教會學生自主學習,這是推進課程改革、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任務,也是現代科技、繼續教育倡行對人的要求。小學生在校期間初步學會學習,逐步形成獨立的學習能力,這是將來立足社會,適應生活需要的基本技能。這是一種很有意義的學習方法。
自主學習能力,指學習者在已有知識與技能的基礎上,一般不依賴於他人而能運用一定的學習方法和程序,獨立獲取知識的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素質和能力的構成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一是能學,二是想學,三是會學,四是堅持學。
運用自學法的要求是:一要明確目標。自學法包括四個基本要素:(1)制定計劃,合理安排學習時間;(2)運用工具書進行自讀;(3)對學習內容提出問題,並能嘗試解決問題;(4)對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進行自檢和自評。學生明確了目標,就有了指向,就能自覺去學習。二是重視動機的激發。動機是學生自學動機的激發。三是知道自學過程與方法。方法是能力的核心因素。學生只要掌握了一定的自學過程於方法,才能開展自學活動;如果培養學生的語系能力,教師就應該指導噓唏的過程和方法;要培養學生識字寫字能力,就要教給學生識字寫字的一些規律和方法。
2.練習法
練習法是教師依據教學目標要求,指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與技能,通過自己的感官活動和實際操作,鞏固知識、技能和形成習慣的方法。小學的語文課程與教學側重於語言文字的訓練,教學中運用練習法,有語文課程的性質和教學的要求所決定的。語言文字漿果發福練習,才能熟練掌握。練習本身是一種目的、有步驟、有指導的重復活動,但不應進行機械性的練習。練習法包括口語焦急的練習、習作的練習、朗讀的練習等。
運用練習法的基本要求:一要使學生明確練習的目的,掌握有觀練習的基本知識於技能。只有學生明確了為什麼要練習,要達到怎樣的要求,才可能有較高的自覺性和積極性,才可能避免機械的盲目的練習。二要使學生掌握正確的練習方法。教師要通過講解、示範使學生理解正確的聯系方法,然後再讓學生自己練習。同時,練習方式要多樣化,才能引起學生練習的興趣。三要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練習。教師要依據學生認識規律和教材邏輯順序,制訂詳細的練習計劃,從模仿性練習到獨立性練習,再到創造性練習;從基礎性練習到綜合性練習。四要提高單位時間內練習的效果。練習的次數要達到一定的量。有量才有質。但也不能以多取勝,更不能靠時間來磨。如小學生寫字使,一個字寫3~5遍效果最好,如超過5遍,則會事與願違。
3.講讀法
講讀法,也是我國傳統的語文教學方法。教師往往寥寥數語就講清問題,或點破難點,說清關鍵,使學生課文「字求其訓,句求其義,篇求其旨」,並「因道悟文」,掌握遣詞造句、布局謀篇的方法、要領。這就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分析探究能力。講讀法就是前面提到的講授法,它包含兩種具體操作的方式:一是講述或講解。教師往往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對教學內容作系統敘述和描繪的講授方式;二是講讀。教師或學生默讀課文或有表情的朗讀課文內容,兩者結合,講中有讀,讀中有講。
運用講讀法時注意:一要抓住重點,少講,精講。不同年級、不同教學內容有不同的重點,教師要根據一組課文的訓練項目和閱讀提要,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去定每節課的教學重點。抓住重點少講,精講,才能真正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二要揭示規律,教給學生解決問題和鑰匙。教師主要是通過對具體字、詞、句、篇的講解,揭示認識和掌握字、詞、句、篇的規律性的問題,教會學生自學語文、認識規律的方法。三要注意語言的表現里,教學可以說的運用語言的藝術。教師在運用講讀法時,語言表達要准確、通俗、形象。要把教材中「死」的書面諺語轉換成「活」的學生易於接受的口頭言語,把深奧的詞句、內容講得有聲有色,淺顯易懂。四要兼用其他教學方法。為了發揮講讀法的長處,彌補其不足,教師可以講讀法為主,兼用其他教學方法。多種教學方法結合,可以保持學生生動活潑的學習興趣,提高教與學的效果。
4.談話法
談話法,即問答法,一般是教師根據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提問學生,並引導學生對所提問題得出結論,使之有所獲得的一種教學方法。
談話法的作用主要有三;一是教師在運用過程中,可以通過創設情境,提供問題線索,激發學生積極思考,引導他們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二是學生既有靜態的聽,又有動態的答,能在最大限度上維持心理活動對學習過程的指向和集中。小學低年級尤其需要談話法。三是有利於教師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准確地獲取反饋信息,及時地調整教學過程。心課程提倡教學時教師是與學生對話中「平等的首席」。可見「談話法」將是最常用的一種方法。
運用談話法的基本要求:一要准備充分。提出的問題要明確、具體,要有啟發性。教師在教學中要提問什麼,提問誰,要准備充分。提問的對象要普遍,對不同性質、不同程度的問題,要適當地讓不同程度的學生回答。教師回答問題要有針對性,要把自己的想法平等地與學生交談。二要難易適中,問題的難易度是談話法運用成敗的關鍵。談話法提出的問題必須適中。使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夠解決問題,嘗到成功的甜頭和樂趣。問題應向全班學生提出,但要盡可能避免學生齊聲回答。提出問題後要給學生一定的思考與應答的時間。。三要善於引導。老師要啟發學生積極地參加談話,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教師提出問題,自覺地回答問題。提出問題後要給學生不能馬上回答,或回答有困難時,四要及時鼓勵,談話中回答得好的學生,有進步的同學,都要給予鼓勵。結束時教師應當結合學生回答問題的內容,進行總結。並指出談話過程中學生的優缺點。
三、小學語文教學方法的選擇與整合
明確教學任務之後,就要考慮選擇最佳的教學方法。教學方法最優化的核心,是相關教學方法在一定條件下最佳結合和運用,所以,教學方法的選擇與整合就得認真考慮。
(一)小學語文教學方法的選擇
1.要體現語文學科的性質和特點
語文學科是以語言教育和言語訓練為主,以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為主要任務的基礎工具學科。但它又不是一般的工具,人們憑借它思維,運用它交際,依靠它傳播文化,利用它建設精神文明與民族文化。特點是事物本質屬性的反映,是以事物區別另一事物的根本點。語文學科之所以與眾不同,在於它間接地將品德情感教育滲透到教學過程中,以優美的語言、美好的形象、真摯的感情、引人入勝的故事,引起學生的共鳴,從而起到潛移默化地熏陶人、感染人的作用。為體現語文學科的這以性質和特點,教學時要適當地採用朗讀法、講讀法、情境法等。
2.要適應教材內容與教學目標的需要
小學語文教材內容非常豐富,可謂「縱橫八萬里,上下五千年」。從文體上說,有記敘文、說明文、詩歌、童話、寓言等。就記敘文來說,還可分為記人、敘事、寫景、狀物四種。這樣,選擇教學方法就要考慮教材的內容、體裁特點等。此外,小學語文教學的每節課都要體現總的教學要求的具體的教學要求,必須採取適當的教學方法,如脫離了教學要求,教學方法就失去了服務的針對性。
3.要適合學生身心特點和素質發展
小學聲的身體發育和心理發展過程是我們選擇教學方法時要考慮的因素。如小學低年級學生注意力不夠持久、不夠穩定,思維的具體性較強,理解能力弱,缺少感性經驗。我們就多選用直觀、談話等教學方法,並且要不斷更新變換,保持運用教學方法的新穎性。中高年級學生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可以選用「導讀法」、「談話法」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此外,教學方法的選擇還要有利於學生方方面面的素養得到發展,要以能獲得知識、培養能力、開發智力、發展學生為目的,優化課堂教學,讓學生樂學、會學。
4.要考慮教師的水平與特長
教學方法的選擇取決於教師的教學法水平。一般說來,教師往往使用那些掌握得比較好的教學方法。例如,年輕教師寧肯多些事業講讀法,較少使用談話法。一個教師對教學方法掌握得越多,他就越能找出最適應特定教學情景下的方法。教學方法的選擇還取決於教師的個性特點,教師本身的特性允許他可以著重運用某些方法。如李吉林的情境法、丁有寬的讀寫結合法。
(二)小學語文教學方法的整合
1.小學語文教學方法整合的必要
(1)小學語文教學方法林林總總,數量可觀。然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任何一種教學方法都有它的長處與短處。例如講授法在傳授新知識時較有效果,然無助於學生的自主性與實踐性的培養;思路教學法適合中、高年級的閱讀與習作教學,但對低年級學生來說無法適應。
(2)從教學方法的運用過程來看,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一般來說一節課里不可能由一種教學方法演獨角戲,肯定要運用其他的辦法。例如前面「詞串字教學過程」那個案例,就以朗讀法為主,輔以想像法。而在案例1-3里,就運用了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三種方法。
(3)從教學方法的運用者而言,擅長各種教學方法的「全面教師」為數顯然不多。答多數老師擅長、熟悉若干種教學方法,但面對豐富多才的課程內容,面對多元智能的當代少兒,教學中運用時就會感到力不從心,捉襟見肘;有的教師可能醉心於某種教學方法,而在實際教學中,是不課能「一把大刀舞到底」的。
從上述三個角度來看,小學語文教學方法整合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
2.小學語文教學方法整合方式
小學語文教學方法整合的方式時間關系看,有雁行式與魚貫式;從角度關系說,有主輔式和主從式。
(1)雁行式,即如雁行而列,同時進行的。如前面案例1-1中,教師指導學生一邊亮度詞串,一邊想像畫面,同時運用朗讀法與想像法,效果很明顯。
(2)魚貫式,即似魚貫而入,先後有序的。如案列1-3中,就整合運用了自主學習法、合作學習法和探究學習法三種方法,先後交叉,有一定的時間順序,效果也不錯。
(3)主輔式,往往是一主一輔兩種方法的整合,其中一種方法是起主導作用,另一種起輔佐作用。
(4)主從式,是一主一從兩種方法的整合,案例1-4中,朗讀法是主,如同主角;圖示法顯然為從,好像配角。主輔式的輔,是主動的;而主從式的從,是被動的。這在進行教學方法的整合時需要分辨清楚。
3.小學語文教學方法整合的視野
(1)與社會學科教學方法的整合。小學里的歷史、人文地理、品德課程屬社會學科,它們的調查法、采訪法等,可以與我們的小學語文教學方法整合。
(2)與自然學科教學方法的整合。小學里的數學、科學課程屬自然學科,它們的計演算法、實驗法、表格法等,可以與我們小學語文教學方法整合。小學語文教材中有一些說明文,教師可以指導學生設計表格,概述內容與結構,這就將自主學習法與表格法整合了。有的幾學文如《撈鐵牛》、《曹沖稱象》,教學時就可以將實驗法整合進來。
(3)與藝體學科教學方法的整合。小學里的音樂、美術、體育課程屬於藝體學科,他們呢的表演法、訓練法等,可與我們小學語文教學方法整合。如前面「一棵樹」的教學案例就整合了朗讀法和表演法,又如李吉林的情景教學法整合了音樂、美術課程等教學方法,效果尤佳。
(4)與信息技術學科的整合。在信息化的學習環境中,將小學語文課程與信息技術學科整合,對於小學語文教學方法的優化,提高教學效率,培養學生的整體素質都非常有意義。例如低年級小學聲很難將字形與表象統一,要是藉助計算機技術,逐漸演示「實物圖→象形字→現代漢字」的動畫,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識字,效果自然會好。再如教師可以創設網路學習環境,為學生提供自主閱讀的路徑。
(三)教學有法與教無定法
小學語文教學方法的選擇,是為了教方法的優化,使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取得好的效果。小學語文教學方法的整合,是為了選擇並組合若干種教學方法,使各種方法優勢互補,發揮它們的最佳效果,獲得小學語文教學過程及教學質量最優化。從這個角度說,教學的確是有「法」的。「教學有法」的「法」,指的是符合小學語文教學規律的各種類型、各種層次的大大小小的方法,指的是教師實施過程中運用的某種或某些教學方法。
但是,任何一項教學內容在它的教學過程中,都沒有也不可能有某種或某些確定的教學方法的,這就是通常所說的「教無定法」。這個「法」指的是具體的小學語文教學方法的選擇與整合,它因人、因時、因地、因內容、因對象、因條件而定、而異,它不能確定、也無法確定;它不可能相同、也無法相同,故稱教學無「法」。
四、小學語文教學方法的壯心與發展
(一)小學語文教學方法的創新
當代小學語文方法的創新,基於系統科學影響、心理科學的研究、教育科學中課程和教學論的發展,基於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精神的張揚、語文基本理念的倡導,基於小學語文教學方法的積淀、小學語文教師的執著實踐,新方法創造的途徑有以下幾條:
1.從我國語文教學傳統中創新
要廣泛吸納,深入發掘我國歷史行之有效的語文教學方法,經過改造加工,形成適合於當今小學語文教的新方法。如古代語文教學時,師生常用「對對子」,「對對子」的確是言語訓練的好方法。大學者陳宴格出「孫行者」,一句考學生的對對子功底;楊振寧也說「對對子」的方法好,並嘗試集聯兩句:「勸君更盡一杯酒,與爾銷萬古愁。」再如孔子教弟子時循循善誘的談話法,當代語文教育改革家魏書生老師踐行的「商量法」,吸取的就是孔子的談話法的精華。又如古人一直倡導並奉行的誦讀法、背誦法等。《語文課程標准》誦。這些就是對語文教育傳統的繼承創新與發揚光大。
2.從其他學科教學中學習與創新
前面已提到選擇並整合小學社會學科、自然學科、藝體學科,以及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學方法,就是教學方法的一種創新。浙江有位教師將江蘇邱學華老師的數學「嘗試教學法」。移植到小學語文教學中,成為「嘗試學習法」。上海一師的「愉快教學法」,既繼承發揚古人的「樂學」思想,突出情感、情緒的教育作用,又借鑒了藝體學科與電教技術,創造出新的教學方法。
3.從學生的學習方法中學習與創新
正確的教學方法必須有利於改進學習方法,而學習方法的選擇與改進必須符合小學生語文能力形成與發展的規律。我們要根據這個規律改進學習方法,並根據學習方法改進教學方法,陶行知有鍋「教的法子要根據學的法子」的囑咐,現在也有人提出「教學的實質是學法」的口號。我們要多研究小學生學習語文的方法,改進並創造出新的小學語文的教學方法。如高年級小學生閱讀《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一課往往採用「舉一反三」的學習方法來進行,這種方法我們完全可以改進後使用。
4.從各種教學實驗中學習與創新
小學語文教學實驗一直如雨後春筍,層出不窮。在大量的教學實驗的基礎上形成、發展乃至成熟、有效的教學方法,我們可以學習、移植、改造與創新。「注音識字•提前讀寫」的教學實驗推廣後,我們的識字教學就多了一種教學方法:注音識字,它與以前的「拼音識字」法稍有不同的地方是「一口呼」,而這個不同處,剛好與當今時代的快節奏相吻合。
5.從國外的教學方法中學習與創新
國外的教學方法一般偏重於有科學的實驗、理論的基礎。如布魯納的「發現法」、布盧姆的「目標學習法」等,都是教學方法中的名品。新課程將布盧姆的情感、認知和技能三領域的教學目標,改造為「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的教學目標,這樣的「目標教學法」,是中國畫的改造與創新。
(二)小學語文教學方法的發展
1.教學方法趨向最優化
20世紀70年代,蘇聯的巴班斯基就提出了教學過程最優化的理論,他主張對教學應綜合分析,整體設計,全面評價,即在整體的基礎上,分析教學的內外條件,如時間、地點、教師、學生、教材、環境等,對各種條件進行比較,加以優選,從而確定最佳的方案、最佳的方法予以實施。小學語文教學針對上述諸多的教學方法,該怎樣根據自己的實際和教材內容實際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使之最優化,將是今後小學語文教學方法研究的一個方向。
2.教學方法趨向綜合化
世紀之交,國內外不少研究者提出,教學方法應該綜合使用。各種教學方法之間是相互聯系、相互補充的,一種教學方法的優點,可能恰恰是另一種教學方法的不足之處,反之亦然。為了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教師在運用教學方法時要樹立完整的觀點,注意各種教學方法之間是有機配合,相互補充,充分發揮教學方法體系的整體功能。其具體原因是:①教學內容、教學對象、教學環境以及教師素質的不同,要求教學方法必須多樣化;②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提高學習積極性;③各種教學方法各有其適應性,又有其局限性,教師需要博採眾長,綜合地運用教學方法。可見,綜合化已經成為教學方法發展的一個趨勢。
3.家學方法趨向現代化
當前,人類教學方法的發展已逐漸跨入現代化階段,錄音錄像機→語言實驗室→閉路電視→衛星通訊→網路技術等電教技術、信息結束的廣泛運用,是教學方法現代化的重要標志之一。它的突出優勢為:教學信息形象直觀,學生易學易記;教學信息有形有聲,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學信息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可以即時,可以同步。上個世紀末我國小學語文利用電交手段進行的「清凈教學」、「愉快教學」、「聽讀欣賞」等教學方法,受到越來越多的小學教師和學生的歡迎。而小學語文「四結合」教學實驗中的「四結合」識字教學方法(見第六章)更是受到教師與學生的青睞。進入新的世紀以來,基於網路的閱讀教學法、基於網路的作文教學法更是令師生神往。
4.教學方法趨向科學化
一種教學方法要有較為持續的生命力,勢必植根於科學理論的沃土。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提倡的發現教學法,是以結構注意認知心理學為基礎的;保加利亞心理學家洛扎諾夫提倡的暗示教學法,則是以無意識心理學為基礎的。當然一種節嘔血方法要有較為持續的生命力,還許依賴於相應的教學技術,這一點,隨著高科技技術在教學領域中明顯的效果,越來越得到證實。例如前面提到的小學語文「四結合」下的基於網路的閱讀、寫作教學方法的產生與運用。可以這樣說,心理科學的研究 的信息技術的發展,對小學語文教學方法的改革與發展產生了積極而有力的推動、促進作用,這正是小學語文教學方法趨向科學化的兩個重要特徵。

⑵ 怎樣在新課程標准下進行語文教學

新《語文課程標准》明確指出:「逐步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創意的閱讀。」所謂探究性學習即從學科領域或現實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主題,在教學中,創設一種類似於學術(或科學)研究的情境,通過學生自主、獨立地發現問題、實驗、操作、調查、搜集與處理信息、表達與交流等探索活動,獲得知識、技能、情感與態度的發展,特別是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的發展的學習方式和學習過程。那麼,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進行探究性學習呢?結合教學實踐,我採取了以下教學策略:

一,尊重主體,讓學生有探究學習的主動權。

陶行知先生在幾十年前就提出:解放孩子的頭腦,讓他們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讓他們能看;解放孩子的雙手,讓他們能做;解放孩子的時間,讓他們能學自己想學的東西。素質教育要求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課堂教學的主人。學生只有主動地參與學習才能獲得發展,才能培養自己的創新能力。作為教師應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把學習的時間還給學生。學生要知道學什麼,怎樣學,怎樣用。作為教師應提供各種條件,積極引導、激勵學生,喚起學生內心的學習願望,激發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內在動力,激活學生學習所必需的先前經念。

如何讓學生有探究學習的主動性呢?最好的方法是給學生自由選擇的權利。讓學生選擇學習的內容、選擇學習的方法等等。例如,教學《春光染綠我們雙腳》一文時,可放手讓學生自由閱讀全文,邊讀邊想,把自己喜歡的地方劃下來,並說說喜歡的原因,然後喜歡朗讀的通過朗讀把自己的理解體會表達出來,喜歡畫畫的也可以把這種美景畫下

來,喜歡唱歌的也可以編寫歌曲把美景唱出來。這樣,學生在課堂上主動地進行讀、品、評、賞、畫、唱……他們各抒己見,說得頭頭是道,讀得有聲有色,畫得栩栩如生……學生擁有了學習的主動權,就有了探究學習的主動性,就樂於參與探究學習。

二,創設情境,讓學生有探究學習的積極性。

創設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能促使學生在教師愛護、尊重和期待中主動探索、自主學習。教學中,教師始終要做到「心中有學生,心中有主體」。要創設一種互動的師生關系,即在教學中,教師和學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沒有高低、強弱之分。在這種師生關系中,學生體驗到的應是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寬容、親情與關愛,同時受到激勵、鞭策、鼓舞、感化、召喚、指導和建議。這樣學生才敢於發言、爭辯、探究。一旦學生看到自己的探索成果,就會產生探究的積極性。

例如教學《莫高窟》時:

師:同學們,藏經洞中曾藏有什麼文物呢?

生(紛紛舉手):洞里曾藏有我國古代的各種經卷、文書、帛畫、刺綉、銅像等六萬多件。

師:回答得很好。

師正要繼續講述下去,只見一學生高高舉手。

生:老師,我還要說。

師:(略作停頓、意外地)很好,請說。

生:藏經洞中藏有『結晶』。

師:哦,為什麼這樣說呢?

生:因為這些文物體現了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師:好,這位同學讀書真細心,想的真巧妙,連老師沒發覺的地方,他都發現了。老師要向你學習!大家要向他學習!

(這位學生喜氣溢於臉上,整節課思維活躍,不斷舉手發言。)

對於學生的一些反常舉動,教師應該像呵護尖上的露珠那樣細心謹慎。珍視學生的獨特見解,給予充分肯定,這樣民主型教師高度重視了培養學生創新精神,這種做法值得提倡。

三,樹立信心,讓學生掌握探究學習的方法。

有專家預言,21世紀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不會學習的人。作為新世紀的下一代,他們的知識水準、能力水平不能只停留在教師教的基礎上,他們應該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這才能跟上時代的發展腳步。我們的語文教學更應該「授之以漁」,引導學生學會「織網、捕魚」的方法。要引導學生掌握一些學習的基本方法,在獲取新知的過程中,知道運用已有的條件去尋找解決問題、認識新知的途徑,這對他們來說一生受益。在教學中,不在於教師教多少,關鍵看學生學了多少,學會了多少,要教給學生探究學習的方法,讓學生嘗試成功探究的喜悅,給學生樹立自信心。在語文教學中,怎樣進行探究性閱讀呢?教學中可嘗試以下幾種方法:

1,質疑問難。對一篇課文的學習,應從學生的質疑問難開始,放手讓學生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讓大家討論、解決。如教學《陳增巧破巫術》時,對於課題學生展開了質疑,學生問:「陳增破的是什麼巫術?」「為什麼說巧破巫術?」「還有比陳增更好的辦法嗎?

」針對這些有價值問題,學生就有了探究學習的目標,因此,接下來的

閱讀全文

與語文課程標准研究的方法有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寶馬ak90軟體安裝方法 瀏覽:913
有限元分析方法有哪些 瀏覽:205
視頻回答問題及解決方法 瀏覽:79
腦梗保守治療方法 瀏覽:763
橡膠履帶橫擋安裝方法 瀏覽:206
木蠟油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685
21歲正確的增高方法 瀏覽:647
溫度控制迴路聯校的方法和步驟 瀏覽:31
假櫻桃的種植方法 瀏覽:443
自己家存酒的正確方法 瀏覽:688
冬釣大鯽魚調漂最佳方法 瀏覽:150
cpu的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648
夾鼻器使用方法 瀏覽:225
不可恢復式感溫電纜的連接方法 瀏覽:323
兒童簡單的畫冰淇淋方法 瀏覽:514
哪裡普及急救知識方法 瀏覽:749
海桿漁輪的使用方法 瀏覽:676
求對稱軸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811
腿彎疼痛檢查最佳的方法是什麼 瀏覽:697
紫蘇的食用方法 瀏覽: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