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解釋論研究方法

解釋論研究方法

發布時間:2023-07-05 19:30:59

『壹』 論文的研究方法哪些

1、文獻閱讀法。通過網路資源、高校圖書館網路資料庫資源、校圖書館館藏圖書等方式,獲得與研究課題相關的文獻資料。
2、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結合。一些如經濟總量分析、人員遷徙、消費結構等涉及量化指標的分析,需採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相結合的方式。對於行業和企業則多以官方統計數據和年報季報為基礎,採用經濟模型進行了定量分析。
3、微觀與宏觀分析相結合。從宏觀處著手,找到各類影響因素,然後再以某一行業為例,即從微觀的角度,進一步論證其准確度。在此基礎上,微觀與宏觀相結合的分析更加能夠印證某一領域的發展狀況和進展情況等。
4、理論與實際分析相結合。論文研究必須經過一定的理論基礎,但只有理論,論文顯得枯燥,加上一些實際案例,比如以公司、實例為例,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對策,使研究結果建議更具有科學性。
5、調查法。調查法是科學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調查法中最常用的是問卷調查法,它是以書面提出問題的方式搜集資料的一種研究方法,即調查者就調查項目編製成表式,分發或郵寄給有關人員,請示填寫答案,然後回收整理、統計和研究。

『貳』 社會研究方法名詞解釋--02

理論: 以一種系統化的方式將經驗世界中某些被挑選的方面概念化並組織起來的一組內在相關的命題。實際社會研究中通常指一組具有邏輯關系的假設或命題。這一定義指出,理論是一組邏輯相連的符號,這些符號表示現實世界中我們所思考的那些事物。理論及其構成因素只是人們認識活動的一種工具,是人類想像和思考的產物。理論是社會研究的中心和最終目的。理論有如下幾個方面的特徵:

①.理論來源於實踐

②.理論是一種抽象的、系統的認識

③.理論的目標是對經驗現實作出解釋。

宏觀理論: 往往以全部社會現象或各種社會行為為對象,提供一種高度概括的解釋框架。它的體系通常十分龐大、結構十分復雜、概念十分抽象。如馬克思主義理論,達爾文進化論,社會學中結構功能主義理論、交換理論、沖突理論。它往往並不直接與具體的、經驗的社會研究發生聯系,它們更多是作為研究者觀察問題、分析問題時所採取的一種理論視角或依據的一種理論背景。

中層理論: 介於微觀、宏觀理論之間,以某一方面的社會現象或某一類型的社會行為為對象,提供一種相對具體的分析框架。只涉及有限的社會現象。它由有限的幾組假定所組成,通過邏輯推導可以從這些假定中產生能接受經驗研究證實或證偽的具體假設。如:社會學中常見的社會流動理論、社會分層理論、角色理論、參照群體理論等等。

微觀理論: 一組陳述若干概念之間關系、並在邏輯上相互聯系的命題,其中一些命題可以通過經驗檢驗。實際上是操作層次上的命題陳述,其特點是直接由經驗材料或數據來證明或證偽。具有三個重要特徵:1、由一組命題構成;2、這些命題在邏輯上相互聯系;3、命題中的一部分可以通過經驗來檢驗。在具體的社會研究中,大多數理論屬於這種形式的理論。如:「高的受教育程度傾向於低的生育率」、「工業化導致人際關系疏遠」等。

概念: 是對現象的一種抽象,是一類事物的屬性在人們主觀上的反應。概念的形式上常常是用語言、數字和符號來表示。概念由定義構成。概念是構成理論的「磚石」和「基本材料」。社會學研究中的概念可以是有形的社會現象或抽象事物如社會地位。

變數: 就是具有一個以上不同取值(不同的子范疇;不同的屬性或不同的亞概念)的概念。

自變數: 指的是其變化會引起其他變數發生改變的變數。

因變數: 指的是由於其他變數的變化而導致自身發生改變的變數。

中介變數: 指的是出現在更為復雜的一些因果關系鏈中的第三個變數,它在自變數與因果變數的聯系中處於二者之間的位置,表明自變數影響因變數的一種途徑或方式。

相關關系: 如果說變數x與變數y有相關關系,即若x有變化、y也有變化,反之也一樣。在相關關系中,一般無法區分哪個是原因,哪個是結果,兩者是互為因果的。

因果關系: 在具有相關關系的兩變數中,如果明確說明了一個變數的變化引起了另一個變數的變化,那麼這種關系就可以稱為因果關系。

虛無關系: 從某一個變數的變化很難預計到另一個是以怎樣的方式發生變化的。即表明兩變數不存在共變關系。是指統計相關而實際無關這種情況,即從統計上看有關系的兩個變數實際上相互獨立、互不影響,並無有意義的聯系。兩變數間的對稱關系用符號表示就是X—Y。

命題: 指的是關於一個概念的特徵或多個概念間關系的陳述。命題具有不同的類型:公理、定律、假設、經驗概括等,在社會研究中最常用的命題形式是假設。

公理: 處於理論的最高層次,它是高度抽象的陳述,可以作為理論的出發點,其他所有的理論命題都可由公理推演出來。公理的正確性是由定義或假定而來的,他無法直接被經驗檢驗,而只能通過對他的邏輯推論的檢驗而得到部分證明。

定理: 是由公理推導出來的,它可被經驗事實來檢驗。

假設: 是一種可以通過經驗事實檢驗的,有關變數間關系的嘗試性陳述。是對命題的操作化表達。假設是命題的特殊形式。假設中的基本元素是相對具體的變數,變數關系是經驗可測的,即可以通過經驗的觀察進行檢驗的。一般而言,假設有條件式陳述、差異式陳述和函數式陳述三種陳述方式。

思辨理論: 並不關注於解釋具體現象,主要從哲學角度探討理論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假設。

分析理論: 側重對人類社會做出類型學的劃分,試圖建立一套概念體系和分類框架。其中,每一概念都用以指明人類社會的一種基本現象;分類框架用於把社會分解,使每一經驗現象都在分類體系中有一個確定的位置。一個經驗現象一旦被歸入某一類型,就可以用這一類型的性質對它做出解釋。

演繹理論: 也稱為「形式理論」,是試圖仿效自然科學的公理式理論而發展起來的。這種理論形式上是由一系列不同抽象等級的命題構成的,從高層次命題中可推演出低層次命題,他們可用以解釋具體的經驗現象。

模型理論: 一般是由經驗概括而來的,抽象層次較低,社會領域中大部分模型是依靠數學和統計學的方法通過對經驗變數的因果分析建立的。

個性解釋: 對某一獨特事件或個人行為的解釋,即對其特殊性或獨特性的解釋。

共性解釋: 這種解釋方式是試圖找出對某一類型的行為或現象都有影響的最主要的因素。旨在用最少的原因變數去最大限度的解釋因果關系的一般模式。

功能解釋: 不是說明變數間的因果關系,而是通過發現一個現象對它所屬的較大體系具有什麼功能來解釋該現象的存在。

因果解釋: 科學的解釋是以系統的理論來說明現象之間普遍的因果關系,科學哲學家亨佩爾指出,一個科學解釋是由解釋項和被解釋項組成的。被解釋項是研究者要說明的現象,解釋項是一組關於這一現象發生的先決條件的陳述,即原因,是由一定規律決定的,因果解釋指出某些普遍規律,由於這些規律,那些被稱為原因的事項就成為被解釋項出現的充分條件,因此,因果解釋是演繹性的。

科學環:自己畫

 

 

 

 

歸納推理: 是從特殊到一般,即從一組具體的觀察結果推導出一般性的規律或法則。

演繹推理: 是從一般到特殊,從一般原理或理論出發,通過邏輯推理來解釋具體的事件或現象。

假設演繹法 : 是從理論推導出研究假設,然後通過觀察來檢驗假設,假設如果被證實,就可以對被觀察到的具體現象做出有效的理論解釋;假設如果被證偽,就要對理論做出修正或推翻原有理論、發展新理論。

經驗概括: 指的是對現象反復出現的規律或特徵的總結,或者是對變數間反復出現的某種相互關系的一種說明。是對一種有經驗數據證實了的變數特徵或者變數間關系的一般性闡述。它適用於所研究的整個一類變數,而不是其中的某一具體情況。經驗概括所闡述的是個一類變數的或然性,而非必然性。

紮根理論 是一種定性研究方法。研究者在資料收集過程中發展理論。這種較貼近於歸納式的方法,意味著理論是從資料中建構起來的,或者說是根植於資料。而且對理論的概念化和操作化,是與資料的收集和對資料的初步分析一起進行的。許多研究者使用紮根理論,因為它使定性研究具有彈性,而且使資料能跟理論進行互動。定性研究者對非預期的事物持開放的心態,他們願意改變研究方案的方向或焦點,並且能在方案執行中放棄自己原來的研究問題。

『叄』 實證主義和解釋主義在研究方法上的區別

解釋主義(Interpretivism)是人類在科學研究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一種哲學觀點,主要常見於人文社會科學(Social science)。解釋主義的哲學根基來源於唯心論(Idealism)。它主張人類對世界的體驗並非是對外界物質世界的被動感知與接受,而是主動的認識與解釋。
解釋主義的存在論(Ontology)基礎是視現實世界為人類對於不同行為與狀況的解釋的產物,亦即現實世界的真相是由人的思想主觀構建出來而不是客觀且唯一的。比如:對生物物種的分類,對社會經濟體系類型的劃分等等。

『肆』 論文研究方法有哪些

調查法
調查法是科學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搜集有關研究對象現實狀況或歷史狀況的材料的方法,調查方法是科學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綜合運用歷史法、觀察法等方法以及談話、問卷、個案研究、測驗等科學方式,對教育現象進行有計劃的、周密的和系統的了解,並對調查搜集到的大量資料進行分析、綜合、比較、歸納,從而為人們提供規律性的知識。
觀察法
觀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綱或觀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輔助工具去直接觀察被研究對象,從而獲得資料的一種方法,科學的觀察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系統性和可重復性,在科學實驗和調查研究中,觀察法具有如下幾個方面的作用:
①擴大人們的感性認識
②啟發人們的思維
③導致新的發現
實驗法
實驗法是通過主支變革、控制研究對象來發現與確認事物間的因果聯系的一種科研方法。
其主要特點是:
第一、主動變革性
觀察與調查都是在不幹預研究對象的前提下去認識研究對象,發現其中的問題,而實驗卻要求主動操縱實驗條件,人為地改變對象的存在方式、變化過程,使它服從於科學認識的需要。
第二、控制性
科學實驗要求根據研究的需要,藉助各種方法技術,減少或消除各種可能影響科學的無關因素的干擾,在簡化、純化的狀態下認識研究對象。
第三、因果性
實驗以發現、確認事物之間的因果聯系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徑。
文獻研究法
文獻研究法是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課題,通過調查文獻來獲得資料,從而全面地、正確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問題的一種方法。
文獻研究法被子廣泛用於各種學科研究中,其作用有:
①能了解有關問題的歷史和現狀,幫助確定研究課題。
②能形成關於研究對象的一般印象,有助於觀察和訪問。
③能得到現實資料的比較資料
④有助於了解事物的全貌
實證研究法
實證研究法是科學實踐研究的一種特殊形式,其依據現有的科學理論和實踐的需要提出設計,利用科學儀器和設備,在自然條件下,通過有目的有步驟地操縱,根據觀察、記錄、測定與此相伴隨的現象的變化來確定條件與現象之間的因果關系的活動,主要目的在於說明各種自變數與某一個因變數的關系。
定量分析法
在科學研究中,通過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們對研究對象的認識進一步精確化,以便更加科學地揭示規律,把握本質,理清關系,預測事物的發展趨勢。
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就是對研究對象進行"質"的方面的分析,具體地說是運用歸納和演繹、分析與綜合以及抽象與概括等方法,對獲得的各種材料進行思維加工,從而能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達到認識事物本質、揭示內在規律。
跨學科研究法
運用多學科的理論、方法和成果從整體上對某一課題進行綜合研究的方法,也稱"交叉研究法",科學發展運動的規律表明,科學在高度分化中又高度綜合,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據有關專家統計,現在世界上有2000多種學科,而學科分化的趨勢還在加劇,但同時各學科間的聯系愈來愈緊密,在語言、方法和某些概念方面,有日益統一化的趨勢。
功能分析法
功能分析法是社會科學用來分析社會現象的一種方法,是社會調查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它通過說明社會現象怎樣滿足一個社會系統的需要(即具有怎樣的功能)來解釋社會現象。
模擬法(模型方法)
模擬法是先依照原型的主要特徵,創設一個相似的模型,然後通過模型來間接研究原型的一種形容方法,根據模型和原型之間的相似關系,模擬法可分為物理模擬和數學模擬兩種。

『伍』 論文的研究方法的有哪些

論文的研究方法的有哪些

在各領域中,大家肯定對論文都不陌生吧,藉助論文可以有效提高我們的寫作水平。那要怎麼寫好論文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論文的研究方法有哪些,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論文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調查法

調查法是科學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搜集有關研究對象現實狀況或歷史狀況的材料的方法。調查方法是科學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綜合運用歷史法、觀察法等方法以及談話、問卷、個案研究、測驗等科學方式,對教育現象進行有計劃的、周密的和系統的了解,並對調查搜集到的大量資料進行分析、綜合、比較、歸納,從而為人們提供規律性的知識。

調查法中最常用的是問卷調查法,它是以書面提出問題的方式搜集資料的一種研究方法,即調查者就調查項目編製成表式,分發或郵寄給有關人員,請示填寫答案,然後回收整理、統計和研究。

觀察法

觀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綱或觀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輔助工具去直接觀察被研究對象,從而獲得資料的一種方法。科學的觀察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系統性和可重復性。在科學實驗和調查研究中,觀察法具有如下幾個方面的作用:①擴大人們的感性認識。②啟發人們的思維。③導致新的發現。

實驗法

實驗法是通過主支變革、控制研究對象來發現與確認事物間的因果聯系的一種科研方法。其主要特點是:第一、主動變革性。觀察與調查都是在不幹預研究對象的前提下去認識研究對象,發現其中的問題。而實驗卻要求主動操縱實驗條件,人為地改變對象的存在方式、變化過程,使它服從於科學認識的需要。第二、控制性。科學實驗要求根據研究的需要,藉助各種方法技術,減少或消除各種可能影響科學的無關因素的干擾,在簡化、純化的狀態下認識研究對象。第三,因果性。實驗以發現、確認事物之間的因果聯系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徑。

文獻研究法

文獻研究法是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課題,通過調查文獻來獲得資料,從而全面地、正確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問題的一種方法。文獻研究法被子廣泛用於各種學科研究中。其作用有:①能了解有關問題的歷史和現狀,幫助確定研究課題。②能形成關於研究對象的一般印象,有助於觀察和訪問。③能得到現實資料的比較資料。④有助於了解事物的全貌。

實證研究法

實證研究法是科學實踐研究的一種特殊形式。其依據現有的科學理論和實踐的需要,提出設計,利用科學儀器和設備,在自然條件下,通過有目的有步驟地操縱,根據觀察、記錄、測定與此相伴隨的現象的變化來確定條件與現象之間的因果關系的活動。主要目的在於說明各種自變數與某一個因變數的關系。

定量分析法

在科學研究中,通過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們對研究對象的認識進一步精確化,以便更加科學地揭示規律,把握本質,理清關系,預測事物的發展趨勢。

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就是對研究對象進行「質」的方面的分析。具體地說是運用歸納和演繹、分析與綜合以及抽象與概括等方法,對獲得的各種材料進行思維加工,從而能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達到認識事物本質、揭示內在規律。

跨學科研究法

運用多學科的理論、方法和成果從整體上對某一課題進行綜合研究的方法,也稱「交叉研究法」。科學發展運動的規律表明,科學在高度分化中又高度綜合,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據有關專家統計,現在世界上有2000多種學科,而學科分化的趨勢還在加劇,但同時各學科間的聯系愈來愈緊密,在語言、方法和某些概念方面,有日益統一化的趨勢。

個案研究法

個案研究法是認定研究對象中的某一特定對象,加以調查分析,弄清其特點及其形成過程的一種研究方法。個案研究有三種基本類型:(1)個人調查,即對組織中的某一個人進行調查研究;(2)團體調查,即對某個組織或團體進行調查研究;(3)問題調查,即對某個現象或問題進行調查研究。

功能分析法

功能分析法是社會科學用來分析社會現象的一種方法,是社會調查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它通過說明社會現象怎樣滿足一個社會系統的需要(即具有怎樣的功能)來解釋社會現象。

數量研究法

數量研究法也稱「統計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指通過對研究對象的規模、速度、范圍、程度等數量關系的分析研究,認識和揭示事物間的相互關系、變化規律和發展趨勢,藉以達到對事物的正確解釋和預測的一種研究方法。

模擬法(模型方法)

模擬法是先依照原型的主要特徵,創設一個相似的模型,然後通過模型來間接研究原型的一種形容方法。根據模型和原型之間的相似關系,模擬法可分為物理模擬和數學模擬兩種。

探索性研究法

探索性研究法是高層次的科學研究活動。它是用已知的信息,探索、創造新知識,產生出新穎而獨特的成果或產品。

信息研究方法

信息研究方法是利用信息來研究系統功能的一種科學研究方法。美國數學、通訊工程師、生理學家維納認為,客觀世界有一種普遍的聯系,即信息聯系。當前,正處在「信息革命」的新時代,有大量的信息資源,可以開發利用。信息方法就是根據資訊理論、系統論、控制論的原理,通過對信息的收集、傳遞、加工和整理獲得知識,並應用於實踐,以實現新的目標。信息方法是一種新的科研方法,它以信息來研究系統功能,揭示事物的更深一層次的規律,幫助人們提高和掌握運用規律的能力。

經驗總結法

經驗總結法是通過對實踐活動中的具體情況,進行歸納與分析,使之系統化、理論化,上升為經驗的一種方法。總結推廣先進經驗是人類歷史上長期運用的較為行之有效的領導方法之一。

描述性研究法

描述性研究法是一種簡單的研究方法,它將已有的現象、規律和理論通過自己的理解和驗證,給予敘述並解釋出來。它是對各種理論的一般敘述,更多的是解釋別人的論證,但在科學研究中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定向地提出問題,揭示弊端,描述現象,介紹經驗,它有利於普及工作,它的實例很多,有帶揭示性的多種情況的調查;有對實際問題的說明;也有對某些現狀的看法等。

數學方法

數學方法就是在撇開研究對象的其他一切特性的情況下,用數學工具對研究對象進行一系列量的處理,從而作出正確的說明和判斷,得到以數字形式表述的成果。科學研究的對象是質和量的統一體,它們的質和量是緊密聯系,質變和量變是互相制約的。要達到真正的科學認識,不僅要研究質的規定性,還必須重視對它們的量進行考察和分析,以便更准確地認識研究對象的本質特性。數學方法主要有統計處理和模糊數學分析方法。

思維方法

思維方法是人們正確進行思維和准確表達思想的重要工具,在科學研究中最常用的科學思維方法包括歸納演繹、類比推理、抽象概括、思辯想像、分析綜合等,它對於一切科學研究都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

系統科學方法

20世紀,系統論、控制論、資訊理論等橫向科學的迅猛發展,為發展綜合思維方式提供了有力的手段,使科學研究方法不斷地完善。而以系統論方法、控制論方法和資訊理論方法為代表的系統科學方法,又為人類的科學認識提供了強有力的主觀手段。它不僅突破了傳統方法的局限性,而且深刻地改變了科學方法論的體系。這些新的方法,既可以作為經驗方法,作為獲得感性材料的方法來使用,也可以作為理論方法,作為分析感性材料上升到理性認識的方法來使用,而且作為後者的作用比前者更加明顯。它們適用於科學認識的各個階段,因此,我們稱其為系統科學方法。

成本控制方法的研究論文

企業的成本控制是指企業根據一定時期預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標,由成本控制主體在其職權范圍內,在生產耗費發生以前和成本形成過程中,對各種影響成本的因素和條件採取的一系列預防和調節措施,以保證成本管理目標實現的管理行為。大體上說,它包括成本預測、成本計劃、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考核和成本分析等六個環節。這些環節按成本發生的時間先後分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後控制。事前控制進行成本預測和成本計劃,對成本控制和成本核算提出要求;事中控制進行成本的過程式控制制和成本核算,為分析、考核提供依據;事後控制進行成本考核和成本分析,對預測計劃提供反饋情況。這樣,一個環節推動一個環節,環環相扣,形成全面成本控制,使整個成本控制工作有序進行。其中,成本的事前控制對企業成本控制的整體效果起著重要的作用。首先,它是企業進行成本與費用決策及其它經營決策的重要依據,可以為成本費用管理工作提供明確的奮斗目標,增強預見性,減少盲目性,從而有利於企業建立成本費用管理責任制和實行目標管理,推動企業增產節約、挖掘潛力、降低成本與費用水平;其次,它可以為企業未來的籌資活動提供依據。 隨著國家加入WTO步伐的加快,以及國家投資結構的調整,全國建築承包市場競爭愈演愈激烈,全行業進入了微利時代。因此,要想立足於建築行業,關鍵在於如何把成本降低到最滿意的地步,因此研究成本降低的方法成了很多企業的工作。筆者認為,降低工程成本的方法關鍵在於搞好事前計劃、事中控制、事後分析。

一、事前計劃准備 在項目開工前,項目經理部應做好前期准備工作,選定先進的'施工方案,選好合理的材料商和供應商,制定每期的項目成本計劃,做到心中有數。

1.制定先進可行的施工方案,擬定技術員組織措施 施工方案主要包括四個內容:施工方法的確定、施工機具的選擇、施工順序的安排和流水施工的組織。施工方案的不同,工期就會不同,所需機具也不同。因此,施工方案的優化選擇是施工企業降低工程成本的主要途徑。制定施工方案要以合同工期和上級要求為依據,聯系項目的規模、性質、復雜程度、現場等因素綜合考慮。可以同時制訂幾個施工方案,互相比較,從中優選最合理、最經濟的一個。同時擬定經濟可行的技術組織措施計劃,列入施工組織設計之中。為保證技術組織措施計劃的落實並取得預期效果,工程技術人員、材料員、現場管理人員應明確分工,形成落實技術組織措施的一條龍。

2.組織簽訂合理的分包合同與材料合同 分包合同及材料合同應通過公開招標投標的方式,由公司經理組織經營、工程、材料和財務部門有關人員與項目經理一道,同分包商就合同價格和合同條款進行協商討論,經過雙方反復磋商,最後由公司經理簽訂正式分包合同和材料合同。招標投標工作應本著公平公正的原則進行,招標書要求密封,評標工作由招標領導小組全體成員參加,不搞一人說了算,並且必須有層層審批手續。同時,還應建立分包商和材料商的檔案,以選擇最合理的分包商與材料商,從而達到控制支出的目的。

3.做好項目成本計劃 成本計劃是項目實施之前所做的成本管理准備活動,是項目管理系統運行的基礎和先決條件,是根據內部承包合同確定的目標成本。公司應根據施工組織設計和生產要素的配置等情況,按施工進度計劃,確定每個項目月、季成本計劃和項目總成本計劃,計算出保本點和目標利潤,作為控制施工過程生產成本的依據,使項目經理部人員及施工人員無論在工程進行到何種進度,都能事前清楚知道自己的目標成本,以便採取相應手段控製成本。

二、事中實施控制 在項目施工過程中,按照所選的技術方案,嚴格按照成本計劃進行實施和控制,包括對生產資料費的控制,人工消耗的控制和現場管理費用等內容。 1.降低材料成本 (1)推行三級收料及限額領料 在工程建設中,材料成本占整個工程成本的比重最大,一般可達65%左右,而且有較大的節約潛力,往往在其他成本出現虧損時,要靠材料成本的節約來彌補。因此,材料成本的節約,也是降低工程成本的關鍵。組成工程成本的材料包括主要材料和輔助材料,主要材料是構成工程的主要材料,如:鋼材、木材、水泥等,輔助材料是完成工程所必須的小型材料,如:氧、乙炔氣、鋸、砂輪片等。

研究生論文的寫作方法

一篇合格的碩士論文,至少包含:序言(前言)、相關知識(背景)、主要研究工作、驗證結果、結論五個部分的內容。那麼,具體我們在寫作碩士論文的時候,應該注意什麼?

1.序言的寫法

讀者閱讀論文首先會從序言開始,序言部分應該回答:

為什麼要研究該課題?

作者一定要回答為什麼要開展該課題的研究,就是需求的問題。不是為了研究而研究,而是為了理論探索、或生產需要解決某些問題而進行研究,應說明研究工作是有意義的,理由要充分。很多研究生的論文一上來用很大的篇幅講述自己做了這樣那樣的研究工作,讀者不知道這些研究工作是否需要,大大降低了論文的價值。

目前國內外的研究]狀況如何,現有的研究有什麼優點和缺點?

有的研究工作,盡管實際需要,但已經有了現成的結果,不需要重新研究,這類課題是沒有意義的。所以,必須對國內外的狀況進行全面的了解,進展如何,能否滿足實際的需要。要分析現有研究成果或方法的優點和缺點,重點放在對其不足的分析上面,描述他人的不足正是為了顯示自己研究工作的意義。分析他人不足時,可引出其原理、方法可能存在的問題,為自己的研究工作作好鋪墊。當然,在描述他人工作不足時,一定要客觀、實事求是,不要引起糾紛。

作者的研究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准備採用什麼策略?

主要是針對他人研究的不足展開自己的研究工作,或者補充、或者完善、或者改進、或者創造等,一定要說出作者的研究工作與別人的研究工作的不同。可以簡略的介紹作者研究工作所採用的原理和方法。要作到這一點,首先對他人工作有充分的了解,要有針對性。真正熟悉該研究領域的研究人員,通過對論文所採用的原理、方法的了解,大體上可以對論文的結果作出初步的判斷。讀者在深入閱讀論文時,就會有一定的思想准備,那些是最關心的,那些是要重點了解的。

簡要說明論文的框架結構

介紹各個章節的內容是什麼,讀者會在腦海對論文形成粗略的框架結構,有利於讀者選擇重點。

極為簡要的闡明本文的創新性工作

主要目的還是給讀者加深印象,與文章的結尾相呼應。

總之,序言是論文非常重要的部分,有的研究生不太注重這部分內容,認為只要將自己的研究工作闡述清楚就行,實際上,專家從序言部分就可大體判斷出作者的基礎知識、專業知識和了解本研究領域的程度。

2.相關知識和背景導引

論文涉及到不少其他學科和專業的知識,需要預先作些介紹。在介紹相關知識時,應該重點介紹論文中所要用到的部分。例如,在介紹器件時,論文中將要用到的參數、性能等要重點介紹。有的論文在這一部分可能要介紹自己的研究工作,兩者盡量能合理的結合在一起,做到自然合理。所謂的背景導引就是通過所要用到的相關知識引導到自己的研究工作上來。

3.論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這一部分是重點內容,作者要將自己的研究內容闡述清楚,可能會分為2~3個章節,劃分章節時,根據研究工作性質來定,最好根據模塊來劃分,模塊的劃分可以按任務劃分,可以按性質劃分,也可以按結構劃分。例如作者研究的是一個測試系統,就可按結構劃分為硬體模塊和軟體模塊,在每個模塊中又有若干個子模塊,硬體中涉及器件選擇、結構涉及等,軟體涉及結構設計和演算法設計等。在介紹自己研究工作過程中,有的部分是利用現成技術和結果的,有的是自己設計、推導或創造的,一定要描述清楚。不少論文對這一部分介紹的很詳細,分不清那些工作是作者做的,那些工作是引用他人的。也看不出來特色是什麼,能解決什麼問題,該細的部分粗略帶過,該簡要的地方太過冗長。

一般作者至少要用兩個章節來介紹自己的研究工作,包括原理介紹、定理、公式的證明推導等。有的作者可能會用到三個章節完成這部分工作,但不能更多。否則,一方面會使論文太分散,另一方面,作者在一年多的研究時間內也很難做更多的工作。

在這幾個章節的結尾處,要將自己獨立完成的作以工作總結,增加讀者的印象:首先要把思路交代清楚,為了解決什麼問題,才用怎樣的思路;要把概念闡述明白;推導過程要符合邏輯;內容安排要條理清楚。讀者通過閱讀這一部分內容,知道作者想解決什麼問題,怎樣去解決,能否解決,作者要圍繞這個目標去寫論文。

4.驗證結果

我們鼓勵研究生做課題時要結合實際(純理論研究除外),最好能完整的參與課題的全過程,所以最後的結果應和實際對比,接受實際檢驗,鼓勵學生完成實驗驗證,要通過對比數據說明研究成果的實際效用。充實的實驗驗證數據無疑增加了論文的價值,也可給讀者提供應用的範例。在這一部分應該有分析和結論,那怕是不十分完美的驗證結果也是有意義的,因為科學研究本身就是探討的過程。

目前,許多研究工作離不開計算機,用來模擬、模擬、或數據處理等。所以,驗證系統是論文的重要組成部分。

5.結論部分

作為論文的結尾,對論文起總結作用,通過閱讀全文,讀者基本了解了作者所做的工作,結尾主要是再給讀者一個完整的印象,所以,要將主要內容再提綱攜領的復述一下,特別要註明論文的創新點。同時,要自己指出研究工作還需要改進的地方,或者今後繼續努力的方向。實際上,專家在閱讀完論文後,可能已經在腦子里對論文的內容、意義、價值、不足有了基本的印象,通過作者自己的敘述,說明作者對本研究工作還是比較透徹的,成績和不足是心中有數的。另外,結尾部分和序言部分應該有一定的對應性,作者對結尾部分也應充分重視,不要給讀者匆匆收場的感覺。就象一頓宴席,開頭、中間過程都很豐盛,最後一道果盤清淡乏味。

;

『陸』 詮釋學的研究方法

有一種教育研究方法叫做「詮釋學」

關於詮釋學方法的歷史發展,美國當代學者帕爾默(R.E. Palmer)在《詮釋學:狄爾泰、海德格爾和伽達默爾的解釋理論》一書中從性質和作用的角度提出了六種界定:1、作為聖經注釋理論;2、一般文獻學方法論;3、一切語言理解的科學;4、人文科學的方法論基礎;5、存在和存在理解的現象學;6、重新恢復和破壞偶像的解釋系統。[3]我國學者洪漢鼎亦提出詮釋學方法的六種性質規定,與帕爾默的差別在於最後一種規定,帕氏主要根據利科爾(P. Ricoeur)的觀點,而洪氏則主要依據伽達默爾(H.-G. Gadamer)的觀點,認為作為實踐哲學的詮釋學是20世紀詮釋學的最高發展。[4]從詮釋學方法從古代到現代的歷史發展來看,詮釋學存在三次重大的轉向:

『柒』 什麼是解釋主義研究方法

解釋主義(interpretive)是一種研究方法,是指通過對行為者或歷史事件的主觀意義的理解來揭示事物表象之間的內在聯系。

閱讀全文

與解釋論研究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bmi檢驗用什麼檢驗方法 瀏覽:730
血液中元素分析檢測方法 瀏覽:404
論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在哪裡 瀏覽:600
教學方法實物 瀏覽:953
42除4計算方法 瀏覽:400
茶盤的保養方法視頻 瀏覽:921
飄窗玻璃卷簾安裝方法 瀏覽:481
幼兒腎積水治療方法 瀏覽:210
顯示主題欄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803
減肥方法快速減肥 瀏覽:658
定製衣櫃側板的處理方法圖片 瀏覽:115
麻疹咽拭子檢測方法 瀏覽:63
格林巴利的治療方法 瀏覽:559
行政公文常用調查方法 瀏覽:892
除泥鰍用什麼方法好 瀏覽:302
呼吸不規律測量方法 瀏覽:191
肚子肥胖的解決方法 瀏覽:989
葯品檢測方法轉移要做什麼研究 瀏覽:567
口腔潰瘍有什麼好方法 瀏覽:757
貓眼電影退票的方法步驟 瀏覽: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