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校本研究方法的是

校本研究方法的是

發布時間:2023-07-03 19:54:37

① 校本課程研究內容是什麼

1、課題組學習素質教育的基本理論,現代教育思想及其流派,總結學校辦學經驗,尤其是長期來推進校本課程建設的方法途徑和成果.
2、課題組會同學校教導處、教科室領會、貫徹高中新課程計劃的實施意義,操作方法,考核評估的各項要求,研究結合學校實際拓展研究性學習的一般方法,實踐途徑.
3、在學校課內外各類活動中發展研究性學習的具體途徑.
4、不斷總結經驗,在此基礎上從理論高度提升對校本課程和研究性學習互相結合的一般方法.

② 什麼是校本研究

校本教研的理論基點是,學校是真正發生教育的地方,教學研究只有基於學校真實的教學問題才有直接的意義。校本教研旗幟鮮明地強調三個基本理念:第一,學校是教學研究的基地;第二,教師是教學研究的主體;第三,促進師生共同發展是教學研究的主要而直接的目的。
第一、學校應該是教學研究的基地
校本教研強調學校是教學研究的基地,這意味著要把教學研究的重心置於具體的學校教學情境中,因為教學研究的問題是從學校教學實踐中歸納和匯集的,而不是預設和推演的,所以要在學校的教學情境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對於許多教學問題,如果脫離了具體的教學情境抽象談論是容易做到的,但意義不大。比如,在實施新課程的過程中,三級課程管理政策對學校提出了新的要求,學校不僅要創造性地執行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還有權力和責任開發適合本校特點的校本課程,這樣就會出現與以往任何時候都很不相同的教學情境,再加上各個學校的情況差異較大,對於具體學校而言,解決所謂面上的教學問題就顯得不那麼真實,總有一種隔離感,不能對學校的教學實踐產生直接的影響。如校本課程如何開發?綜合實踐活動如何開展?大班額背景下如何體現學習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等等之類的問題,只有把它們置於學校的具體教學情境中才可能找到解決的辦法。如果教師持續地關注某個或某些有意義的教學問題,想方設法(設計)在教學行動中解決問題,並且不斷地回頭反思解決問題的效果,那麼教師的教學工作就同時具備了教學研究的性質,教學質量和水平的不斷提高就有了堅實的基礎。
強調教學研究的基地是學校,這意味著教學研究的工作方式將發生很大變化。一方面,學校內部的教學研究要立足於學校自身的真實教學問題,另一方面,校外教學研究機構不僅要採用自上而下的工作方式,還要更多地採用自下而上的工作方式,傾聽和反映學生、教師和校長的教學要求和教學問題。教學研究除了研究教材、教參和教法之外,還要重視研究學生、研究課堂、研究學校、研究課程。如果只是傳達指示和分派任務,即使天天在學校,也不能說教學研究的基地在學校。
第二、教師應該是教學研究的主體
校本教研強調教師是教學研究的主體,認為教學研究不能只是少數專職研究人員的專利,還應該是所有教師的權力和責任。只有當越來越多的教師以研究的態度對待自己的教學實踐和教學工作,並且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提高解決實際教學問題能力的時候,學校教學質量的普遍提高才有真正的可能。
以教師為主體所從事的教學研究不同於以倡導思想觀念和理論流派為己任的象牙塔式的研究,應該是問題解決式的行動研究,自覺和主動地致力於探索和解決自身教學實際中的教學問題,從而達到改進教學實踐和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強調教師是教學研究的主體,就應該對中小學在教學研究中的一些誤區加以澄清。例如,在一些學校,教學研究項目僅由學校個別科研能人乃至校外專家代勞,或者教育科研項目越做越大,甚至動輒就要形成某某理論,這不僅讓廣大教師對教學研究望而卻步,也否定了教師從事教學研究的權力和責任,而且這樣的研究游離於教師自身的教育教學實踐之外,脫離教師的經驗范圍,對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起不到應有的支持作用。這些現象的存在和蔓延,會使教學研究越來越遠離學校的教學實踐,這與校本教研機制方面的制度建設跟不上有密切關系。加強校本教研,必須提高教師教學研究的意識和能力。教師成為教學研究的主體是整個教育創新的活力所在。
第三、促進師生共同發展應該是教學研究的主要而直接的目的
校本教研,無論作為一種教學研究活動,還是作為一種教學研究機制,其直接目的都是為了改善學校實踐,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師和學生共同發展。其中的核心是教師的專業發展和學生的身心健全發展,這是體現學校辦學水平的主要內容。丟掉了這個直接目的,以校為本就會變成一句空話。
考察教學研究的直接目的是否指向改善學校實踐、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師和學生共同發展,一個重要的標志就是看它是否植根於教師和學生的日常教學活動,是否與學校日常教學行為的改善聯結起來。而且,評判的最終主體應該是學校的校長、教師和學生,不應該是學校之外的其他主體。這一點,需要有制度上的保障,也就是說,當學校認為教學研究沒有直接指向教師和學生的共同發展時,他們應該在制度上能夠很順暢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和要求。這並不是否定校外評價的重要性,而是要在制度上確認校內評價的應有地位和作用。校本教研的成果,包括它的目的指向,應該由學校師生自己確認,這一點在制度上應該獲得更多的鼓勵和肯定。教學研究中存在的一些為研究而研究、為裝門面而研究的現象,是與校本教研的基本理念背道而馳的。

③ 什麼是校本教研

以校為本的教研,是將教學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學校,以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所面對的各種具體問題為對象,以教師為研究的主體,理論和專業人員共同參與。強調理論指導下的實踐性研究,既注重解決實際問題,又注重經驗的總結、理論的提升、規律的探索和教師的專業發展,是保證新課程改革實驗向縱深發展的新的推進策略。校本教研是基於校級教研活動的制度化規范,其基本特徵是以校為本,強調圍繞學校自身遇到的問題開展研究。學校是教學研究的基地,教師是教學研究的主體,促進師生共同發展是教學研究的直接目的。 概括地說,校本教研,就是為了改進學校的教育教學,提高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從學校的實際出發,依託學校自身的資源優勢和特色進行的教育教學研究。 有關專家認為,所謂校本教研,也就是教師為了改進自己的教學,在自己的教室里發現了某個教學問題,並在自己的教學過程中以追蹤或汲取他人的經驗解決問題。也有人把這稱之為「為了教學」、「在教學中」、「通過教學」。 「為了教學」,是指校本教研的主要目的不在於驗證某個教學理論,而在於「改進」、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提升教學效率,實現教學的價值。 「在教學中」,是指校本教研主要是研究教學之內的問題而不是教學之外的問題;是研究自己教室里發生的教學問題而不是別人的問題;是研究現實的教學問題而不是某種教學理論假設。 「通過教學」,是指校本教研就是在日常教學過程中發現和解決問題,而不是讓教師將自己的日常教學工作放在一邊,到另外的地方做研究。 傳統的教研方式雖然在一定時期起到了歷史性的作用,但它只是在當時的教育環境下、教學條件下產生的,也只適用於當時的傳統教學。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經濟和國際地位的提升,它越加顯露出了它在學生、教師、學校發展中的弊端,主要表現為:1.流於形式,教研無實效,為應付檢查而教研教研本應是教師積極主動要求開展的活動,它不僅有利於學校教學質量的提高,更有利於教師更快更好的成長,也是教師集合集體的智慧更深刻把握教材教好每一節課的很好的機會和方法。然而有些學校的教研卻只是流於形式,認為教研就是寫寫教研記錄,學校檢查時,有據可查就行了。變成為了完成教研這個活動而教研,把教研完全當成了一次任務,一個負擔,只是被動的去接受,甚至弄虛作假,使教研活動完全失去了其實際意義。2.教研內容單一乏味,教學觀念陳舊,缺乏創新素質教育已經提出很多年了,但是很多學校依然遵循著以往的教學方式,教師滿堂滿節的灌,學生暈暈乎乎的聽,考試糊里糊塗的考,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一生不變。長此以往,教師覺得教的沒勁,學生更是學的沒味,本應生龍活虎的少年變得如暮年老人,毫無生機;本應活潑有趣的課堂變得沉悶冗長,厭學情緒如瘟疫一般迅速彌漫大大小小各各學校的課堂,情況及其令人擔憂。3.教師缺乏合作精神,彼此保留,各自為政,難以達到共同的發展和進步現在的很多學校,尤其一些經濟相對較落後,思想不開放的地區,由於教師評價體系的不合理,導致教師一味追求升學率,為了能夠在學校、年級中脫穎而出,不是互相幫助,共同進步,而是互相防備、互相拆台,彼此的教學方法、教學經驗相互保留,這就致使集體教研成了一個口號、一個形式,只要學校不檢查那就應付了事,甚至不教研。教師各自為政,即使教研也只是保證了教學進度的一致,只是表面的教研。誰也不肯暴露自己的不足,也不肯告訴別人自己的經驗、收獲,更別提對學生實際的分析,對學校現有資源的合理運用等,如此惡性循環,最終導致了教學質量下降,影響了學校和教師的全面發展,也導致了學生成績兩極分化,嚴重阻礙了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4.教研的對象太過片面,只注重對教材和大綱的研究而缺乏對學生,學校資源,社會環境和資源的研究我們傳統的教研就是研究教材、大綱,我們怎麼教的問題,而忽略了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他們應該怎麼學?我們要怎樣充分利用現有的資源來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多方面多角度去獲得知識的方法?以及如何解放學生思維,加強他們的創新精神等等,以使我們的學生更能適應現代化的社會,真的做到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對如此多的問題,我們如何來解決,這就要我們以實際為依據,切實做好校本教研以及教研組建設,改革和完善傳統教研,使學校教研工作更好的服務於教學、服務於課改,適應課程改革的需要。那麼我們怎樣建設新形式下的教研組,更好的開展校本教研呢,對此我有以下幾點建議:1.結合學校和教師的實際,構建校本教研製度體系校本教研製度體系包括:組織機構及相應的管理制度;教師教學研究制度;課題規劃及相應的管理制度;學校內部教研的交流制度;學校內部教研的服務制度;學校內部教科研的評價與獎懲制度。校本教研製度的建立是一種新的教學研究秩序的確立,是學校文化的重建。它創造的是一種崇尚研究、共同探討、平等合作、共享經驗的氛圍,創設的是一種有利於每位教師專業發展的機制。並且制度要具有規范性、指導性和保障性,要經過教師討論通過,從學校教研發展的實際出發,逐步健全、逐步完善,最後形成完整的校本教研製度體系。要摒除傳統教研體制中一味要求老師,只重形式,不重實效的一面,全面發揮傳統教研的基礎作用,傳統教研工作中的許多教研內容、方式包含著校本教研的因素。如集體備課、聽課評課、公開課展示、業務學習、教改課題研究等。並給予繼承與創新,補充與完善,二者相輔相成。另外在教案評價方面,要改過去統一形式、內容,強調節數、頁數,為個性教案、活頁教案等,給教師提供發展的空間,改變教師對教研活動的認識,消除教師對教研的厭煩情緒,提高教師參與教研的積極性,使教師人人愛教研,個個都進步,團結合作共同發展,最終提高學校辦學質量,把學校建設成有特色的學校。2.加強教師思想觀念的轉變,切實領會新課改的中心理念,以及校本教研的基本理論校本教研有三層基本含義:研究教學,包括教學的內容、目的、手段,教學模式及其建構,教學設計與實施,教學評價等等。在現今時代,就是研究課程及其實施,特別是校本課程的開發及實施;從學校的實際出發進行研究,按照新課程的要求,從學生狀況、教師構成,學校歷史、現狀及其資源環境出發進行研究;教學研究的主體是學校領導、教師。教師應該正確理解校本教研的含義,校本教研不等同於教研組活動,也不等同於集體備課,更不是單純的教師的研究。校本教研是自下而上,採用行動研究的方法,即「問題--設計--行動--反思」模式,研究解決教學實際問題,促進專業發展。它的特徵是: 校本性、人本性、牽引性、依託性。深入了解這些,才能夠更好的開展校本教研,將校本教研落到實處,真正發揮校本教研在新課程改革的實際作用。3.改變教師評價體系,鼓勵教師的大膽創新,加強合作,探索更適合於本校學生學習發展的教學方法,全面推行素質教育新課改提倡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作為新型的具有特色的學校更應該以學生的發展為發展,在校本教研中要打破原有的教學方法、教學制度對教師的束縛,使教師能夠真正從學生的實際出發,發揮教師的創造性,創建一套適合學校實際,學生學情的教學方法。在校本教研中教師可以自主尋找夥伴共同承擔責任完成對某個問題的研究任務,既有共同的研究目的,又有各自的研究責任。校本教研還特別強調團隊精神,群策群力,既要發揮每個教師的興趣愛好和個性特長,使教師在互補共生中成長,還要發揮每個教師的作用,使每個教師都能貢獻力量,彼此在互動、合作中成長。在合作中,教師自由的進行思想交流,可以產生許多實用和創新的想法,使教師們在合作中不斷受到一些啟發。同時,跨學科教師之間也可以在校本研究中,發揮他們獨特的作用,他可以拓展教師的知識領域,使教師有了互相切磋教學問題的夥伴,教師之間可以分享備課資料和課堂教學技巧,可以共同分析教學情況,共同磋商教學改進策略,以加強教師對自我教學的關注和改進,同時也可以學習同伴的教學經驗。另外,教師也要加強教學研究能力,設計問題,解決問題,進行反思,使自己成為多領域,多能力、學者型的教師,促進學校、教師、學生的共同進步和發展。4.建立校本教研組,切合實際的教研計劃和模式,讓校本教研有理可依,有據可行,並且要確保校本教研的長期性校本教研的形式並不是單一固定的,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對於剛剛實施校本教研的學校來說,首先要領導思想的轉變。領導要有徹底改變傳統教育弊端的決心和魄力,要建立一個有特色的,能夠不斷發展的新型學校就要進行全面的改革,校本教研就是其中之一。其次,建立健全的教研計劃、程序,以及一個相對自由的教育研究環境和氛圍,使教師能夠暢所欲言。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每個教師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和疑惑,將這些困難和疑惑拿出來和整個教研組,甚至在全校范圍或聘請專家進行討論,集眾人的智慧尋找一個最佳的解決方法,這樣不僅能夠達到教師的個人提高,還能夠促進整個教研組素質的全面提高。再次,要適時的組織教師進行在職培訓,時刻保持與社會實際同步,開拓視野。最後,還應組織教師經常進行一些貼進實際教學的教育教學課題的研究,不斷提高自身的理論水平,解決一些教學中遇到的對教材對學生疑惑。最重要的校本教研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還要在實際中不斷的完善。它也不是一窩蜂的事情,它還要堅持不懈,在長時間的實踐過程中,才會真正發揮它的先進性的作用。總之,開展校本教研,既深化了教學改革,又促進了教師業務水平的提升,為學校持續發展提供了重要的保證,對提高我們的教育教學質量,大有裨益,我認為校本教研以其實踐性、針對性、創新性,改進和完善了教研製度和工作方式,逐步形成民主、開放、有效地教研機制,能切實提高我們的學科整體教學水平和學生的整體素質,希望我們能夠切實理解校本教研的真諦,改革和完善傳統的教研方式,使我們的學校成為有特色的高質量的培育人才的基地,我們教師能夠成為新時代先進人才的優秀的創造者,我們的學生能夠成為我們國家現代化建設的最有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建設者,讓我們為著這一偉大目標,在新課改的大力推動下不斷努力。推薦 | 評論(0) | 引用 | 閱讀(4987)

④ 中小學教育研究的方法有哪些

1.實證方法
基本方法有:教育測量法、定量觀察法、問卷調查法、教育實驗法、內容分析法
(1)教育測量法基本特點:根據一定法則,以測驗為工具對研究對象進行測試,從而獲得數量化的結果,並通過進一步分析獲得相關結論。它可以把抽象、概括的理論研究成果轉化為反映個體發展水平、教育發展狀況的方便工具,並提供可靠的數據。
(2)定量觀察法特點:定量觀察法也是事先設計好的一種方法,有人稱之為系統化的、結構性的、標准化的觀察。
(3)問卷調查法特點:調查工具標准化、調查過程標准化、調查結果標准化 、研究效率高
(4)教育實驗法兩個基本特點:第一,揭示教育現象或教育行為之間的因果關系;第二,教育實驗對因果關系的預先設想以假說形式表現出來,實驗過程圍繞假說展開操縱、控制等一系列干預活動,經觀察、分析,最後檢驗假說。
(5)內容分析法是對教育文獻的內容作客觀而系統的量化分析,並加以描述,從而對相關的教育現象作出事實判斷的研究方法
2.質性方法。訪談調查法、定性觀察法、敘事研究法
訪談調查法:調查過程靈活深入;獲取信息完整真實;適用范圍更廣泛
定性觀察法:指研究者在一個真實的情境中對被觀察的人或事所作的開放性觀察。
敘事研究法:就是以敘述故事的方式來描述人們的經驗、行為和生活方式,通過所敘述的故事來探究經驗、行為的意義,及其蘊涵的思想和哲理。

閱讀全文

與校本研究方法的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隧道施工方法視頻 瀏覽:287
可食用澱粉製作方法 瀏覽:651
白帶如何治療方法 瀏覽:631
黃粉的正確使用方法圖片 瀏覽:180
小豬怎麼折的方法視頻 瀏覽:616
解除失智老年人便秘的常用方法 瀏覽:7
白刺食用方法 瀏覽:921
質控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223
滑板吊球訓練方法 瀏覽:239
蘆筍根的種植方法 瀏覽:609
魚餌餅使用方法 瀏覽:799
數學時間的簡單方法 瀏覽:427
中葯葯理學研究方法及進展 瀏覽:553
新一代智能玻璃門鎖安裝方法 瀏覽:53
計算器可以固定計算方法么 瀏覽:364
測電儀器使用方法圖片 瀏覽:296
現代更換車身電腦匹配方法 瀏覽:376
簡單的所有雪糕製作方法 瀏覽:166
ob德國衛生棉使用方法 瀏覽:351
兔子喂養方法圖片 瀏覽: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