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對象:心理健康者、成功人士
研究內容:需要(馬斯洛提出的需要層次理論)、潛能、動機、人的價值、思維能力、情感體驗,強調對作為整體的人的研究。
研究方法:採用人格問題的研究方法,對成功者進行個案研究。
人本主義心理學興起於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美國,由馬斯洛創立,以羅傑斯為代表,被稱為除行為學派和精神分析以外,心理學上的「第三勢力」。
它既反對行為主義把人等同於動物,只研究人的行為,不理解人的內在本性,又批評弗洛伊德只研究神經症和精神病人,不考察正常人心理,因而被稱之為心理學的第三種運動。
人本主義和其它學派最大的不同是特別強調人的正面本質和價值,而並非集中研究人的問題行為,並強調人的成長和發展,稱為自我實現。
人本主義心理學的起源有很多方面,但主要來自兩個領域。一是歐洲影響廣泛的存在主義哲學,一是美國心理學家卡爾·羅傑斯和亞拉伯罕·馬斯洛的研究。
不少治療師如羅傑斯、馬斯洛等,都認為精神分析學派過於強調病態的行為和過於以決定論作為人的價值基礎,缺乏了對行為的意義、正面的成長和發展的探索,因此決意創立一個全新的心理學取向,藉以強調正向的心理發展和個人成長的價值。
同時又加入了存在主義的哲學思想,強調自由、個人決定的價值和人生的意義。存在主義哲學的問世已有幾百年,盡管它艱深難懂,特別是沒有共同認可的關於存在主義哲學的定義,但它提出了許多問題,例如人存在的意義、自由意志的作用和人的唯一性等,後來成為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理論基礎。
Ⅱ 公務員的調查研究方法有哪些
成功的調查研究離不開科學的調查研究方法。調查研究方法是指調查研究中獲得資料的手段、手法和技巧,其中心特徵是有目的、有意識地通過各種形式來獲取有關社會現象信息。公務員進行調查研究的主要方法有訪談法、問卷法、實地觀察法和文獻資料法等。
第一,訪談法。訪談法是調查者直接訪問被調查者,通過有目的、有計劃的相互交談來了解情況的一種調查方法。訪談法是一種口頭調查的方法,方便易行,適用面廣,訪談的方式也簡便易行,即使文化程度不高或者不善文字表達的被訪者也能很好地相互交流。因此,訪談法既適用於了解日常工作和生活史的情況,也適用於對社會問題進行調查,具有非常廣泛的適用性和靈活性。
根據訪談時人數多少,可以把訪談分成個別訪談與集體訪談兩種方式。個別訪談是指對訪談對象進行單獨訪談,是訪談法最基本和最常用的類型,目前最常用的是直接調查類型的個別訪談。集體訪談法即開調查會,就是調查者邀請若干被調查者,通過集體座談的方式了解社會情況或研究社會問題的調查方法。
第二,問卷法。問卷法是運用問卷調查表向被調查對象書面了解情況與意見的一種方法。問卷法具有系統嚴密、靈活多樣、方便實用等特點,有自己一整套工作程序和分析、處理研究資料的技術手段,最後往往以調查報告或綜述的形式呈現出研究成果。問卷調查法的最大優點是,它能突破時空限制,在廣闊范圍內,對眾多調查對象同時進行調查。同時,問卷調查法的缺點也是非常明顯的,最突出的一點就是它只能獲得書面的社會信息,而不能了解到生動、具體的社會情況。
問卷調查,按照問卷填答者的不同,可分為自填式問卷調查和代填式問卷調查。其中,自填式問卷調查,按照問卷傳遞方式的不同,可分為報刊問卷調查、郵政問卷調查和送發問卷調查;代填式問卷調查,按照與被調查者交談方式的不同,可分為訪問問卷調查和電話問卷調查。
第三,實地觀察法。實地觀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制訂相應的研究計劃,通過感覺器官和輔助設備,對處在自然狀態下的研究對象進行系統考察,從而獲得信息資料的一種調查研究方法。觀察法能夠最直接地掌握第一手的現實情況,適用於某些易於產生文飾的問題調查,觀察法形式多變,方便易行,不失為一種重要的調查手段。實地觀察法的最大優點是它的直觀性和可靠性。實地觀察、特別是非介入的調查方法,它主要是觀察者單方面的觀察活動,一般不依賴語言交流,不與被觀察者進行人際交往。因此,它有利於對本能夠或不需要進行語言交流的社會現象進行調查,有利於排除語言交流或人際交往中可能發生的誤會和干擾。
實地觀察法的缺點是它的表面性和偶然性,同時要受時間、空間等客觀條件的限制。實地觀察的對象和范圍有很大的局限性。實地觀察不可避免地會產生一定的觀察誤差,而且觀察結果往往取決於觀察者的主觀狀況。
根據觀察者的角色,實地觀察可分為參與觀察和非參與觀察。參與觀察也稱局內觀察,就是觀察者參與到被觀察人群之中,並通過與被觀察者的共同活動從內部進行觀察。非參與觀察也稱局外觀察,就是觀察者不加人被觀察的群體,完全以局外人或旁觀者的身份進行觀察。
第四,文獻資料法。文獻資料法是收集、整理與分析在信息載體中所記錄的有關信息的一種調研方法。在調研過程中,文獻資料的運用是不可缺少的。這是因為它幫助選擇和確定研究課題,有助於進行縱向研究,提供研究立論的依據。文獻資料法的主要優點是方便易行,省時省力,排除人為因素,不受時空和人際關系限制,同時在調研過程中允許用多種分析方法進行研究,發現過失可以彌補。文獻資料法的不足之處在於它是一種過去的資料,往往和現實有距離,有時含有個人偏見和虛假成分,同時文獻編碼比較困難。
文獻資料法有兩種:一是定量分析,包括文獻抽樣,內容分類,確定編錄單位、計量;一是定性分析,定性分析主要通過歸類,演繹、綜合等邏輯方法進行。
Ⅲ 醫學心理學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研究人的疾病和健康及其相互轉化過程中所涉及的各種心理行為問題以及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和措施。
(二)研究方法:醫護心理學屬於心理學的分支,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因此其基本的研究方法與心理學是相通的。但由於它又是一門應用學科,其研究方法也有許多臨床特點。按研究涉及的時間,可以分為橫斷研究、縱向研究、前瞻研究和回顧研究;按研究涉及的手段可以分為觀察法、調查法、測驗法、個案法、相關法與實驗法。
1.根據研究涉及的時間分類
(1)橫斷研究:通常選取幾組在某些方面匹配的受試者在同一時間內進行觀察和評定,或者進行不同的處理及治療,以比較其後果、效果和副作用。
(2)縱向研究:指對同一個或同一組對象在指定的時間內進行追蹤研究。可用於一個人的個案研究,亦可用來觀察、測量和評定被選取的一組人在一段時間內所發生的變化。
(3)回顧研究:是由現在看過去,將現在同過去聯系起來。這種研究可用於深入細致的個案研究,也可用來回顧性地評定某種變數或因素在一組人或一種疾病中的作用。
(4)前瞻研究:是由現在開始追訪未來,其目的是預見。該種研究操作性較強,花費較大。由於科學真理的核心是可重復的預見,因此前瞻研究是很有價值和很有意義的研究。
2.根據研究的手段分類
(1)觀察法:一般是指在完全自然或不加控制的條件下,對人的可觀察到的行為進行觀測和記錄。例如,可以通過單向玻璃來觀察。該法的優點是簡便、易行,可得到許多基本的、比較真實的資料;不足的是不適於准確評定人內心的認知情感,常帶有主觀性和偶然性。有時對某些行為的觀察是不現實、不可能或不道德的。
(2)調查法;是藉助於會見和問卷或各種調查表了解一組人的態度、意見和行為的一種研究方法。調查可以面對面,除了可收集到患者的自我報告資料外,還可以直接觀察。該法的局限是需投入較多的人力和時間。某些被調查者不習慣面對面,可能導致收集的資料不真實。
(3)測驗法:是利用心理測驗來測量和評定個體的能力、態度、性格、成就和情緒狀態等心理方面的一種研究和診斷方法。它要求向受試者呈現某種一致的情景或問題,搜集他們的自我報告或回答,然後根據統一的標准計分,並將得分同個體間的有關差別聯系起來。
(4)個案法:是對某現象的一個特例進行詳細深入的調查研究的一種方法。
主要用於了解和幫助有心理問題或障礙的患者。個案研究者往往希望通過研究一個個案,從中推出有關現象的一般原則。
(5)相關法:是考察兩個變數間是否有聯系的一種研究方法與統計技術。兩個變數間有相關關系,意味著當其中一個變數的值改變時,另一個變數的值也發生某種變化。但並不意味著因果關系。相關關系只表明一起變化,至於造成變化的原因,相關研究一般不能回答。
(6)實驗法: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是在控制的條件下觀察、測量和記錄個體行為的一種研究方法,也是科學研究中最廣、成效最犬的一種方法。它最常被用於實驗室中,但也可用於臨床研究中。該法的主要特點是在控制的條件下,實驗者系統地操縱或改變一個或幾個變數,觀察、測量和記錄對其他變數的影響。
Ⅳ 實地考察的方法有哪些
實地調查 實地調查是在周詳嚴密的架構之下,由調查人員直接向被訪問者搜集第一手資料的相互來往過程。第一手資料又稱為初級資料,系指首次搜集到的資料。 實地調查常用的方法有三: ⑴觀察法(Observational Method):由調查人員利用眼睛以直接觀察具體事項的方式搜集資料。例如,調查人員到被訪問者的廚房去觀察食用油品牌及包裝情況即是。 ⑵實驗法(Experimental Method):由調查人員用實驗的方式,將現象放在某種條件下作觀察以獲取情報。例如食品的品嘗會,就是採用了實驗法。 ⑶問卷法(Survey Method):將要調查的資料設計成表之後,讓接受調查對象將自己的意見或回答,填入問卷中。 在一般進行的實地調查中,以「問答卷」採用最廣。 實地市場調查的進行從確立目的到提出報告與追蹤,可分為五個步驟。 一確立調查目的 企業在發生市場調查構想時,必須面臨重大行銷問題或重大行銷挑戰。因此,必須先從「行銷問題分析」著手,確定舉行市場調查的目的後,方可著手市場調查准備工作,以避免調查方向錯誤。 二決定調查方法和架構 調查方法與架構的設計,是指在執行市場調查前,將市場調查工作項目作一完整規劃,以期從最合理成本、最合宜的方式及最適當的時間來執行實地市場調查,進而獲得最適用的市場資訊。 調查方法的設計包括:問卷調查方式的選定、問卷設計、抽樣設計、人員選擇及訪前訓練。 三展開實地調查 進行調查時,每天宜審核調查結果,減少非統計性偏差至最低,以增加抽樣調查精準度。展開調查後,應掌握每天調查工作進度,促使調查工作如期完成。其次,應進行日常調查工作檢討,以使調查工作品質日益提高。進行此項工作時,通常以小組討論方式進行,必須以腦力激盪法或充分討論方式進行,以求實際效果。 四統計分析及闡釋 當實地調查完成時,搜集的所有訪問表格,只是一堆資料而已。研究人員必須將所有搜集來的資料,加以編輯、組織及分類與製表,方能使調查資料進而變成可供分析解釋的資訊。在此資料整理階段,可包括下列程序: ①編輯:剔除不可靠、不準確及與調查目的無關的資料,使剩餘資料都為有排列性、可靠的、有參考價值的資料。 ②匯總及分類:將調查資料先行大類分門別類加以匯總,再將大類資料依調查目的需要,更為詳細分類。 ③製表:將分類後資料分別進行統計及匯總,並將匯總結果以統計數字形式表示。製表方式分為:(l)簡單製表,是將答案一個一個分類而成之統計表。(2)交叉製表,是將兩個問題之答案聯系起來,以得更多的資訊。(3)多變數間關系分析,將兩個以上問題之答案聯系貫連起來,以得更多資訊。有因子分析、回歸分析、組群分析。 現行情況只要將問卷答案輸入電腦,經由SPSS套裝統計軟體,就可列印成表,統計方便且正確性頗高。 ④統計資料之闡釋:市場調查既經訪問資料搜集、整理和分析之後,最終目的乃在提出調查結論並解釋結論的內涵。 五提送報告及追蹤 在撰寫實地市場調查報告時,其要點應於文案市場調查報告相似。但應該對下述內容多予以加強,使報告內容更加充實。 ①提出建議必須能確實掌握企業狀況及市場變化,使建議有付諸實行之可能。 ②建議付諸實行之程序要能具體清楚地敘述。 ③應列舉具體的利益以支持建議內容,必要時應附上「成本效益評估建議書」。 ④調查內容要包括市場可變化及推論。 ⑤建議應綜合漸進,不可只提單一建議。
Ⅳ 研究人格遺傳因素的最好方法是
讀《人格心理學》筆記004,第四章 人格成因
1遺傳與生理因素
一、遺傳與生理因素
(一)遺傳因素
1、家族史或家譜法
是通過研究前代人的某種人格特徵在家系內後人身上的顯現的頻率,用以說明某種人格特徵的遺傳性和遺傳形態。
2、雙生子研究
許多心理學家認為其是研究人格遺傳因素的最好方法。研究多通過比較同卵雙生子和異卵雙生子差異來進行研究。
研究者認同同卵雙生子之間的差異可能是由環境造成的,而異卵雙生子的差異可能是由基因決定的。
3、收養研究、
研究在非親生父母照料下成長的孩子,稱為收養研究。這種研究提供了研究基因效應和環境另一條途徑。這種研究可以比較被收養的孩子與其親生父母之間的相似性,同樣也可以比較被收養兒童與收養者之間的相似性。
4、選擇性飼養
選擇性飼養的實驗研究多用動物來做,方法是選擇具有某種特質的動物,予以控制性交配,然後從第二代中再選出具有該特質的動物,相互交配,如此繼續繁衍數代,來考察其特質的遺傳性。
5、早晚期行為差異的對比研究
是通過嬰兒早期行為與長大後的行為差異來看遺傳因素的作用的,研究指標有:觀察0至1歲的笑的次數,出生數周哭的量,吸吮率,身體動作量。
6、體質差異研究
體質差異研究強調了身心關系,自古以來就存在著人的身體特徵與人格有關的觀點。
(二)生理因素(該部份對內容見書中第57至61頁)
1、生物化學
2、腦功能定位
根據以往研究,對遺傳的作用可做出如下評價:
1、遺傳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響因素。
2、遺傳因素對人格的作用程度因人格特徵的不同而異/
3、人格發展過程是遺傳與環境交互作用的結果,二者不存在「全或無」的情況。
2 家庭與早期經驗
一、家庭成困
家庭是社會細胞,家庭不僅具有其自然的遺傳因素,也有著社會的「遺傳」因素。
這種社會遺傳因素主要表現為家庭對子女的教育作用。父母們按照自己的意願和方式教育孩子,使他們逐漸形成了某些人格特徵。
強調人格的家庭成因,重點在於探討家庭問題的差異對人格發展的影響,探討不同的教養方式對人格差異所構成的影響。
1、父母人格的影響力
孩子的人格是在與父母持續相互作用的過程中逐漸性所在,攻擊行為通常得到的攻擊反應,友好行為得到的是友好的回報。孩子的人格就是在父母與他們的相互磨合中逐漸形成的。
權威型人格的父母對子女的過於支配,孩子的一切由父母來控制;
放縱型人格的父母對孩子過於溺愛,讓孩子隨心所欲,父母對孩子的教育甚至達到失控狀態;
民主型人格的父母與孩子在家庭中處於一個平等和諧的氛圍中,父母尊重孩子,給孩子一定的自主權,並給予孩子積極正確的指導。
2、家庭教養方式
利維對「過於保護型」研究中的,母親在與子女的三個顯著特點:
一是孩子接觸太多,不離孩子身邊左右;
二是人為地延長孩子的「嬰兒照顧期」,把長大了的孩子視為嬰兒看待,喂飯並幫孩子穿衣;
三是禁止孩子的獨立行為。
貝克描述了兩種不同教養方式「溫暖----敵意」與「限制----放縱」的交互作用,對於子女人格形成所產生的不同結果。
二、早期童年經驗
綜合家庭因素對人格影響的研究資料,得出以下結論:
1、家庭是社會文化的媒介,它對人格具有強大的塑造力;
2、父母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表現出了自己的人格,並有意無意地影響和塑造著孩子的人格,形成家庭中的「社會遺傳性」。
3 學校與社會文化
一、學校
1、教師的管理風格
2、同伴集體
學校對人格形成與發展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其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教師對學生人格發展具有導向作用;
同伴群體對人格發展具有「棄惡揚善」的作用;
學校是人格社會化的主要場所。
三、社會文化
1、民族性格的差異
2、文化價值觀念的差異
社會文化對人格的影響歷來就被人們認可,其作用可歸納如下:
社會文化對人格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後天形成的一些人格特徵。
社會文化因素決定了人格的共同性特徵,它使同一社會的人在人格上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
4遺傳與環境的交互作用
一、交互作用理論與例證
二、遺傳與環境的分離性研究原則
三、遺傳率
四、遺傳與環境作用大小的比較
學習思考:
1、這周工作比較心,學習這章的時間拖得有點長,有點概念前面掌握了,一過二兩又有點忘了。看來學會時間管理是真的很重要。
2、本章第四節的內容(P75至78)對我來說比較難,也很生疏,後面的時間必須反復多看。
3、本著看完後掌握的學習原則,後面的課件內容,依然往前推進,對於不太懂的內容暫時放下,稍後再反復學習。
Ⅵ 文化人類學的主要研究方法有哪些
文化人類學的主要研究方法有:
1.田野調查法
田野調查法也稱為田野工作,是一種對一個社會及其生活方式親身從事的長期性的調查和體會工作。
2.實地參與觀察法
這是文化人類學最有特色的研究法。文化人類學家特別注重通過直接的觀察,收集每一手證據。
3.全面考察法
採用這種方法,人們在選擇研究一種人類行為時,必須全面考察與之相關聯的問題。
4.比較法
比較法在文化人類學的研究中無時無刻不在使用。
5.概念分析法
概念分析法即構建一個或若干個概念以分析各種社會文化現象。它首先從個別文化的經驗材料中歸納出一般原則,然後把它作為分析文化的工具,以分析其他文化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