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學方法選用恰當
教師資格證面試教學方法包括教法和學法。教法、學法選用是否恰當,是根據每個方法的使用范圍、學生的特點、教師的特點以及教學內容這幾個方面來確定的。
(二)發揮師生雙邊活動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教師資格證面試師生雙邊活動除了傳統的問答外,還包括很多其他活動。教學方法踐行的過程就是師生互動的過程。考生可以針對學生的情況因材施教,體現面向全體學生的教學理念。
教師資格證面試教學方法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小編就說到這里了。教師資格證面試教學方法在試講評測中比重一般為15%左右,主要是考查考生能否有效地進行教學,在試講過程中是否注重學法的滲透。祝願各位考生都能順利通過考試。更多關於教師資格證面試的備考技巧,備考干貨,新聞資訊等內容,小編會持續更新。
㈡ 請舉例說明如何選擇和運用合適的教學方法,並分析其優缺點
選擇和運用合適的教學方法需要根據教學目標、學生特點、教學內容等因素進行綜合考慮。以下是一個例子:
教學目標:教授英語口語表達能力
學生特點:初學者,英語基礎較差,口語表達能力較弱
教學內容: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口語表達
教學方法:交際法
交際法是一種以交際為目的的教學方法,強調學生在塵豎真實的語境中進行交流,通過模仿、練習、反饋等方式提高口語表達能力。在教授英語口語表達能力時,可以採用以下步驟:
1. 創設真蠢兄物實的語境,如模擬購物、旅遊、約會等場景,讓學生在情境中進行交流。
2. 引導學生進行模仿練習,讓學生模仿教師或其他學生的口語表達,逐漸掌握正確的語音、語調、語速等要素。
3. 提供反饋和糾正,讓學生了解帶液自己的錯誤和不足,並及時進行糾正和改進。
優點:
1. 強調真實的語境,讓學生在實際情境中進行交流,更加貼近實際應用。
2. 通過模仿、練習、反饋等方式,讓學生逐漸掌握正確的口語表達技巧,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3. 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自我表達能力。
缺點:
1. 需要創設真實的語境,需要教師花費較多的時間和精力進行准備。
2. 對於一些學生來說,可能會感到不自在或緊張,需要教師進行適當的引導和鼓勵。
3. 由於交際法強調的是真實的語境和情境,可能會忽略一些語言知識和語法規則的講解和練習。
㈢ 教學中如何選擇教學方法
1.選擇原則
(1)教學方法包括教法、學法以及教與學互動的方法。
(2)教學方法的應用目的是為了優化教學效果,提高信息技術教學效率和質量。
(3)教學方法受教學理論(思想)的支配,其有效性必須通過教學實踐來檢驗。
(4)「教學有法,但無定法」。
2.選擇依據
(1)依據教學內容和教學任務。依據教學內容,我們可以信息技術課程分為理論課、技能課、作品製作課和實驗課四類,依據不同的內容,選的方法也不盡相同。
(2)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依據學生的性格特徵、知識儲備來選擇不同的教學法。
(3)依據教師的實際情況。教師根據自身的情況,從教師素養和個性特徵方面來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
(4)依據教學實施的硬體條件。信息技術課教學方法的選擇還依賴硬體條件,信息技術學科以計算機為核心,硬體環境包括計算機設備和實施教學的計算機網路教學環境、外圍設備等,如開源硬體、3D列印機等,教師應充分利用已有條件,選擇合適的教學法來完成教學任務,而不是一味追求高大上的硬體堆砌。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我們不需要盲目跟風,也不需要刻意去冷落某種教學方法,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需要來選擇教學方法,而不是搞形式。
㈣ 如何選擇合適的智慧教學方法
如何選擇適宜各種可行的教學方法
一、常見的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方法
常見的體育課堂教學方法有:語言法(講解、口令、指導、提示、口頭評價等)、講解示範法、預防改正錯誤動作法、保護與幫助法,表揚鼓勵法,完整與分解法、電化教學法等。這些教學法對每一位體育教師來說已再熟悉不過了。
二、新的體育課堂教學方法
(一)目標教學法
目標教學法是圍繞所設立的學習目標而開展教學工作的一種教學方法。《課程標准》
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設立三級目標體系,即課程目標、領域目標和水平目標。在體育課堂教學中,首先要設立學習目標,然後根據這個目標開展教學工作,即在目標
的統領下,選擇教學內容,實施教學方法,以實現學習目標。
(二)主題教學法
主題教學法就是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的身心特徵,圍繞一個主題開展教學,並
實現課的學習目標的一種教學方法。例如,以「環境保護」為主題,通過活動中的跑動、跳躍、搬運、傳接、競賽等開展一系列的場地、周邊的環境保護活動,激發
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培養相互協作的精神,加強對學生環保意識的教育,從小樹立良好的環保意識。又如,以「為孤寡老人獻愛心」為主題的教學活動,可以培
養學生尊敬老人,關注社會的意識
(三)分層教學法
分層教學法是把同一個教學內容分成不同的難易程度,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分
層次進行練習。在教學活動中,可讓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練習難度,在完成較容易的一個練習後,可進行高一層難度的練習。這樣的教學方法,可以滿足不同層次學
生的需求,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信心。但在分層教學中,教師應讓學生自主選擇練習難度,而不要硬性作出規定,否則會損傷學生的自尊心,失去分層教學的
實際意義。分層教學法一般可應用在跨欄跑、單雙杠、跳高、支撐跳躍等教學內容中。
(四)信息教學法
信息教學法是信息技術應用在體育教學中的一種教學方法。使用這一方法旨在通過多
媒體的音響、影像、文字、圖表、圖象來提高教學效果。尤其是近幾年來體育教學課件、信息網路技術的運用為體育教學帶來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體育教學課件、
信息網路技術在體育教學上的應用,確實能收到其他教學方法無法比擬的效果。但體育教學課件、信息網路技術只是一種教學輔助工具,不是萬能的,不能生搬硬
套,必須結合教學內容有選擇地應用,這樣才能起到信息教學的真正效果。
(五)情景教學法
情景教學法是在體育課堂教學中,設置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情景,讓學生在該情景中表達感情,活動身體,掌握基本的運動技能,活躍課堂氣氛的方法。例如,為了使學生的身心達到充分的放鬆,有經驗的教師通常會通過創設幽閑、舒心的潺潺流水聲、鳥叫聲和柔美抒情音樂,使同學有一種身如其境的感受,一邊欣賞音樂,一邊輕松愉快地做著各種的動作。又如,以
「見義勇為捉小偷」為情景開展教學活動,以此促進學生參與活動,達到發展學生體能,培養學生見義勇為精神的目的(見案例十一)。再如,以「抗洪搶險」為情
景,讓學生在活動中,通過對「抗洪物資」和「國家、人民財產」的搬運和傳送,鍛煉學生的體能,激發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促進學生相互間的密切配合,培養
學生集體主義的觀念。
㈤ 如何進行教學方法的選擇
(一)依據教學目標選擇教學方法。
不同領域或不同層次教學目標的有效達成,要藉助於相應的教學方法和技術。教師可依據教學目標來選擇和確定具體的教學方法。例如學習《圓柱和圓錐的體積》時,其目標之一就是「掌握圓柱和圓錐體積的計算方法」。教學時最好是選擇直觀操作的方法,通過直觀演示、動手操作等活動促使學生達成學習目標。
(二)依據教學內容選擇教學方法。
不同學科的知識內容與學習要求不同,不同階段、不同單元、不同課時的內容與要求也不一致,這些都要求教學方法的選擇具有多樣性和靈活性的特點。例如教學課文《九寨溝》時,只有綜合運用多媒體視聽等教學手段,把學生帶入風景如畫的人間仙境,學生才能更加全面、真切地了解有關九寨溝的知識,感受到九寨溝的美妙絕倫。由於九寨溝離絕大多數學生生活太遠,單憑語言文字的品味與想像他們是很難有深切體會的。
(三)根據智能狀 況選擇教學方法。
學生的智能狀況直接制約著教師對教學方法的選擇,這就要求教師能夠科學而准確地研究分析學生的智能特點,有針對性地選擇和運用相應的教學方法。例如,學生身體—動覺智能偏強時,在故事教學時可讓學生進行表演;學生語言智能偏強時,可以讓學生進行故事續編等;教學中使用圖片和想像對那些有較強空間智能的學生將起作用,而可能對其它智能發達的學生作用甚小。
(四)依據教師自身素質選擇教學方法。
任何一種教學方法只有適應了教師的素養條件,並能為教師充分理解和把握,才有可能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有效地發揮其功能和作用。因此,教師在選擇教學方法時,也應當根據自己的優勢智能,揚長避短,選擇與自己最相適應的教學方法。例如有音樂特長的教師可以把歌曲引進語文課堂;擅長簡筆畫的教師,不妨嘗試簡筆畫板書,則更可以讓學生肅然起敬,讓課堂出彩。
(五)依據教學環境條件選擇教學方法。
教師在選擇教學方法時,要在時間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最大限度地運用和發揮教學環境條件的功能與作用。以前,教師通常用一塊黑板和一支粉筆教學,現在,各個學校電化教學手段已經相當普及,教師運用雙師光碟和電子白板上課,課堂品質便頓時提升。
㈥ 如何選擇合適的數學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是指完成教學任務所使用的工作方法,它包括教師教的方法和學生學的方法。傳統的數學教學方法有講解法、談話法、演示法、討論法等。今天我主要來講解幾種我們新課程倡導的的幾種常用的教學方法:
(一)發現法
發現法是指教師不直接把現成的知識傳授給學生,而是引導學生根據教師和教科書提供的課題與材料,積極主動地思考,獨立地發現相應的問題和法則的一種教學方法。
發現法教學舉例(一位數除兩位數的教學)
給出一道題39÷3。學生可先拿39個物品,每3個一份,把它們分成13份。做幾個這樣的題目後,可以讓他們把物品10個組成一組。例如,給出這樣一道題:「哈利買了4條糖果,每條有10塊。他吃了1塊,把剩下的每3塊包成一包,分給同學們,分給了幾個同學?」學生可能有以下幾種解法:
(1)每3個分成一堆,然後數出分得的堆數。
(2)從3個10中各先拿出1個,剩下的每9個分給3個同學,再把其餘的也每3個分成一堆。
9+9+9+3+3+3+3=39(塊)
↓↓↓↓↓↓↓
3+3+3+1+1+1+1=13(人)
(3)與(2)相似,但他們看出有4個9。
9+9+9+9+3=39(塊)
↓↓↓↓↓
3+3+3+3+1=13(人)
(4)他們看出3個10正好分給10個人,剩下的每3個分成一組。
30+3+3+3=39(塊)
↓ ↓↓↓
10+1+1+1=13(人)
(5)與(4)相似,但他們看出剩下的9正好分給3個人。
30+9=39(塊)
↓ ↓
10+3=13(人)
在學生得出解法之後,全班進行討論。教師對不同的演算法不給出評價。再出一道題,許多學生會選用比他第一次用的更為簡便的方法。教師進一步提出引導性問題,促使學生找出更為有效的計算方法,形成一般的豎式計算。
發現法有它的的局限性:(1)就教學效率而言,使用發現法需要花費的時間比較多。(2)就教學內容而言,它的適應是有一定范圍的。通常適用於概念和前後有聯系的概括性知識的教學,如求平均數、運算定律等。而概念的名稱、符號、表示法等,仍需要由教師來講解。(3)就教學的對象而言,它更適用於中、高年級的學生。
(二)嘗試教學法
嘗試教學法是小學數學教學方法中一種影響比較大的教學方法。它是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教學方法。
1.嘗試教學法的基本內容
嘗試教學法的基本思路就是:教學過程中,不是先由教師講,而是讓學生在上知識的基礎上先來嘗試練習,在嘗試的過程中指導學生自學課本,引導學生討論,在學生嘗試練習的基礎上,教師再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嘗試教學法的基本程序分為五個步驟:出示嘗試題;自學課本;嘗試練習;學生討論;教師講解。
嘗試教學法與普通的教學方法的根本區別就在於,改變教學過程中「先講後練」的方式,以「先練後講」的方式作為教學的主要形式。
2.嘗試教學法的教學程序和課堂教學結構
嘗試教學法基本的教學程序可分為五個步驟。
(1)出示嘗試題
嘗試題一般是與課本上的例題相仿的題目,是課本上問題的變形。
如書上例題:1/2+1/3
嘗試題:1/4+5/6
出示嘗試題的目的在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明確這節課所學習的內容。
(2)自學課本
在學生嘗試練習,對這個問題產生了一定的興趣之後,教師引導學生看一看書上對這個題目是怎樣講的。教師提出一些與解題思路有關的問題:如上題,「分母不同怎麼辦?」「為什麼要通分?」
通過自學課本,學生可以知道自己對個問題認識的情況,教師也可以了解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是什麼。
(3)嘗試練習
學生通過自學課本,對所學的內容有了一個基本了解,並且大部分學生對解答嘗試題有了辦法,這時,就再出嘗試題讓學生試一試。一般採取讓好、中、差三類同學板演,其他同學同時在練習本上做的辦法。
(4)學生討論
在嘗試練習時,可能有的同學做得不對,也可能出現不同的做法。可以讓學生結合自己的解題方法,進行討論。
(5)教師講解
學生會做題,並不等於掌握了知識。教師這時可按照一定邏輯系統向學生講解所學的內容。這種講解是有針對性的,是在學生對所學的內容有了初步認識的基礎上,在學生已經通過某種方式學會了或部分學會了解題方法時進行的講解,更能夠突出重點。
以上五個步驟是嘗試教學法在進行新課時所用的,作為一節完整的課,嘗試教學法的課堂教學結構包括以下六個環節:
(1)基本訓練(5分鍾);(2)導入新課(2分鍾);(3)進行新課(15分鍾);(4)鞏固練習(6分鍾);(5)課堂作業(10分鍾);(6)課堂小結(2分鍾)。
這一教學結構的優點在於:突出了教學重點;增加了練習時間;改變了滿堂灌的做法。
3.其優越性表現在如下幾方面。
(1)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自學能力。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都想自己試一試,用自己的方法來解決問題。(2)它可以充分利用教學中的最佳時間,使學生盡快地進入新內容的學習,並以較多的時間進行嘗試性和鞏固性的練習。(3)這種教學方法具有很強的操作性,教師一般都可以掌握,並且更有利於差等生的學習。
4. 嘗試教學法應用舉例
「商中間有零的除法」的教學實例。
(1)導入新課:把復習舊知題中的645÷3改成615÷3,來繼續學習。
(2)進行新課:①學生嘗試練習,試試看,這道題和以前的題有些不同,能做出這道題嗎?②自學課本③學生討論,針對學生的出現的演算法進行討論。④教師講解。
(3)鞏固練習
(4)課堂作業
5.課堂小結其局限性表現在如下幾方面:
(1)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數學基礎和自學能力,對年齡較小的學生不適合用這種教學方法。(2)適合於後繼課的教學,對於新的概念原理的教學不宜使用。(3)對於操作性較強的內容不適用於運用。
(三)自學輔導法
1.自學輔導法的基本含義: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自學輔導法一般是指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通過閱讀課本,獲得知識與技能的教學方法。
2.自學輔導法的教學程序
自學輔導法運用心理學的原理,採取適當步子、及時反饋的原則重新編寫教材,運用自學輔導法,在教學中以學生的自學為主,規定了一節課中學生用於自學的時間在30~35分鍾,這包括自學、自練、自檢。教師用於講解的時間一般不超過15分鍾。
自學輔導法在教學中的基本步驟分為五步。
(1)提出課題。教師可以直接導入新課,也可以復習有關知識後提出課題,後一種方法更加適合小學生的學習特點。對高年級學生提出課題的同時,還應提供自學提綱,使其帶著問題自學,圍繞課題的中心問題邊讀邊想,求得問題的解決。
(2)學生自學。這一步主要讓學生獨立閱讀課本,與此同時教師進行必要的指導。教師要從實際出發,根據不同年級、不同認知水平和教材難易選用相應的方式指導自學,考題指導要提綱挈領、簡明扼要。
(3)答疑解難。針對學生在自學中出現的問題,教師有針對性地進行解答,也可以啟發學生進行討論互相解答。為進一步提高學生自學能力,在答疑之後,還要以再讓學生閱讀課本以鞏固所學的內容。
(4)整理和小結。由教師出題對學生學習效果進行檢查,如發現有理解方面的問題要及時補救,還要對所學的內容進行歸納小結。小結時盡量讓學生運用准確的數學語言進行概括,得出結論,逐步培養學生運用數學語言進行表達的能力。
(5)鞏固和應用。根據教學內容布置課堂獨立作業,目的是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鞏固知識,初步形成技能。
3.自學輔導法的主要優點在於:這種教法,能在課堂上基本解決問題,大大減輕了學生課業負擔。由於學生在課堂上能夠及時改正作業中的錯誤,使得教師從作業中解放出來,將更多的時間用來備課和研究學生問題,有利於提高教學質量。
4、自學輔導法教學實例(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
具體教學過程:
(1)教師談話
(2)准備練習
(3)進行新課
①出示例題和自學思考題
例題:一輛汽車第一次2小時行駛80千米,第二次5小時行駛200千米。
時間(時)
2
5
路程(千米)
80
200
從表中可以看到,這輛汽車:
第一次所行駛的路程和時間的比是 ;
第二次所行駛的路程和時間的比是 。
這兩個比的比值是多少?它們有什麼關系?
思考:什麼是比例?組成比例需要什麼條件?由這幾個條件可以得到比例嗎?如果把比例寫成分數的形式是怎樣的?比例的基本性質是什麼?
②引導自學,總結法則
引導學生觀察兩個比例,說出比例的意義。
引導學生集體討論:組成比例的條件。
讓學生將比例轉化為分數的形式。
引導學生練習,思考:比和比例的區別。
讓學生認識比例各部分的名稱。
引導學生通過運用加、減、乘、除不同的方法,探索比例的基本性質。
③質疑問難、精講點撥
教師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在解釋疑惑的基礎上,指出比例的基本性質:在比例里,兩外項之積等於兩內項之積,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質。
(4)課堂練習
(四)「探究—研討」法
1.「探究—研討」法的基本內容
「探究—研討」法的基本思路是把教學分為兩個大的環節,即「探究」和「研討」。
第一個環節「探究」是指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自己去探索。教師為學生提供一定的問題情景和必要的操作材料,讓學生自己通過操作、思考,研究問題中各種因素或數量的關系。教師在教學活動的過程中,給予適當的指導。
第二環節「研討」是給學生充分發表自己意見的機會。最後由師生共同找出所學習問題的規律或結論。
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可以不受這兩個環節的限制,靈活地組織和運用。
2.「探究—研討」法的應用舉例(求平均數問題)
先把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每組四個人。
量出每個學生的身高,並根據測量的身高剪下一張紙條。教師提出,「怎樣知道四個人連起來一共有多高?」「四個人平均有多高?」
然後教師說明什麼是平均數。並提出「如何求出全班同學的平均身高?」「怎樣表示出這個平均身高?」學生說出可以把全班的身高加起來,然後再用總人數去除。接著學生把表示每一個人身高的紙條貼在牆上釘的一張紙上,在平均數的地方畫一條線。發現有些在線的下方,有些在線的上方。並分別用「-」和「+」來表示。學生把高出來的部分剪下來,恰好可以補上低下去的那一部分。學生感到非常興奮。
接下來又有同學提出了計算平均數的簡便方法。找出最矮的同學的身高。把全班同學高出這個數字的值加起來,再除以全班總人數,再加上最矮的同學的身高,就是全班的平均身高。
還有的同學提出了隨便找一個標准線,與這個標准線進行比較計算平均身高的簡便方法。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對同一個知識點的教學,不同的教學方法會有不同的效果。那麼在實際的教學中如何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學習特點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呢?教學方法的優化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保證學生學習活動的自主性
教師選擇教學方法必須把要學習的新知識同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結合起來,使學生自身主動參與學習的全過程。但教學必須越過學生現實的發展水平,走在學生智力發展的前面,讓學生始終處於"跳一跳"摘果子的學習狀態。嘗試教學法、引導——發現法、探究法在這方面體現得比較明顯。 如教學「十幾減9」是,首先由一個實際問題引人,"小明家來了一批客人,為了招待客人,小明洗了11個蘋果,客人吃了9個,還剩幾個蘋果?"由問題引出題圖,當學生直觀數出還剩兩個蘋果後,教師進行目標激勵:不看圖,誰能想出怎樣計算?學生就會主動搜索自己原有的、與新問題最接近的認知圖式9+( )=11,11-10=1,9+1=10等。教師放手讓學生去探索,去創造。學生有多種思維方式:(1)想加算減;(2)先減去10,再加l ;(3)9和11都先加1再相減;(4)先算10-9,再算11-10,再把兩個差和起來;(5)11先減去1得10,10再減去8;(6)11可以分為9和2,所以11-9=2;等等。教師安排學生互相交流想法,用"13-9=?"來驗證自己的發現,互相出題,尋找十幾減9的規律等一系列自主探索活動,使教學過程得到了明顯優化。
2.使教學目標能夠完整
不同的教學目標要求用不同的方法去實現,但絕不是各種方法的疊加,因此,在考慮將教學目標完整實施時,就必須將各種教學方法有機地結合起來,發揮其最佳功效。仍以"十幾減9"一節為例,該節的認知目標是會用"想加算減"等方法進行"十幾減9"的計算,可以選擇講授、探究、嘗試等教學方法;情意目標是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態度、價值觀念和意志力等,教師由生活例子引人,學生非常感興趣,認識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技能目標是讓學生熟練進行"十幾減9"的計算,可以採用練習法;發展目標是激活和開發學生的潛能,提高學生發展需求的程度和層次,發展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創造性(超越教材的多種思維方式),採用探究、常識、實證等教學方法;自我教育目標是培養學生自我評價、自我監督和自我調節能力,採用獨立作業、獨立思考、獨立檢查等教學方法。可見.在這一節課中採用了幾種不同的教學方法,並整合為"自己探索『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互相出題,自我檢驗"的自主探索教學法。
3.促進教學進程的有序發展
小學數學教學內容無論有何不同,但所選用的教學方法一定要保證課堂教學進程緊湊有序,這是為了保證學生學習過程的完整性。一個完整的學習過程包括明確學習目標、提取材料信息、探索(猜測)方案、嘗試實踐、理解強化、內化運用等。在一節課里有時也可能是幾個學習過程的循環提升。如在教學"圓的周長"時,有的教師首先讓學生測量准備好的紙圓,找出各種不同的測量方法(繞線法、滾動法等)後,教師講解,有的圓可以直接測量周長,但多數的圓不能直接測出周長,有沒有別的辦法呢?接著引導學生回顧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計算公式,讓學生感知、猜測周長可能和直徑(半徑)有關系,再讓學生測量手中的紙圓,重復前一階段的工作,把學生的思維定向從圓周長的探索上轉移到對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回顧上,找出周長與直徑的關系。前後共用去了近30分鍾,費時多,效果差,不如直接讓學生自己探索。在學生尋求測量紙圓的方法中,隨手記錄測量結果,然後引導學生整理觀察數據,猜測周長和直徑(半徑)是否有關系,是什麼關系,從而發現規律,得出結論。這樣能節約了十幾分鍾。要保證教學進程緊湊有序,學生學習過程完整流暢,就必須控制好教學節奏。如選用發現法教學,一定要注意對時間節奏的控制,選用講授法,教師則要注意對自己語言節奏和學生情緒節奏的控制。另外,在教學節奏的安排上一定要考慮學生的思維活動規律,以一年級"10"的教學為例,知識的重點和難點都在10的組成與分解上,該知識點就要在前15分左右這一段時間安排完成,教師的指導語言必須清晰、明確,但如果教師不能很好地把握教學節奏,在前面耽誤了時間,將近30分鍾才開始安排學習10的組成與分解,於是不敢再放,只是讓學生草草比劃一下便開始了練習,就不會取得明顯的教學效果。
好的教學方法不僅要使學生學會知識,重耍的是讓學生會學、會用,提高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如教學完百分數,學生就能應用百分數的有關知識去解決有關利息、利稅、保險等的簡單問題;學習了統計的有關知識後,學生就能主動去收集自己感興趣的信息圖表,了解社會的變化和發展。再一個是內部要素之間的延伸。數學具有嚴密的邏輯性,講究推理,知識之間都是有內在聯系的,可以利用已有知識進行有效正遷移,如學好了整數才可以延伸到分數、小數。教師選擇的教學方法不僅要讓學生有興趣學習本節內容,還要給學生留有餘念,如在教學2~4的乘法口訣時,就要誘導學生主動去想5的乘法口訣有幾句,是什麼,6、7、8、9的乘法口訣又各是什麼,促使學生自己去探索。
4.深入了解學生.
了解學生的學習特點要從兩個方面人手:一是要通過平時的作業反饋了解學生的思維深度和廣度;二是通過課堂教學觀察學生有意注意的持久性、語言表達的邏輯性、思維方式的延展性。對處於不同年齡特點、不同思維水平的學生要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如低年級的教學要注意採用直觀式的教學方法,中高年級的教學則要注意多用發現式教學法;對理解能力強的學生採用質疑式的教學方法,對推理能力強的學生採用聯想式的教學方法等。
下面我們來看幾個例子,分析一些課堂上容易出現的問題。
(一)自主:既要凸顯主體,也要體現主導
[案例1]教學片段:《20以內的退位減法》
教師出示投影,屏幕上出現了公園里賣氣球的場面,孩子們在買氣球。
師:總共有15個氣球,賣掉了9個,還有幾個?同學們用你喜歡的方式算一算。
生A:15-10+1=6;
生B:10-9=1,1+5=6;
生C:因為9+6=15,所以15-9=6;
生D:9=5+4,5-5=0,10-4=6。
……
師:同學們想出了很多方法,在這些方法當中,你最喜歡哪一種方法?
學生們爭先恐後地回答。
師:用你們喜歡的方法完成下面的問題(略)。
過去,我們過分地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出現了「滿堂灌…『填鴨式」的做法;現在,我們強調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課堂中又出現了「放羊式」的現象。因此,我們必須正確地處理好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地位之間的關系,在兩者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使課堂教學「嚴而不死,活而不亂」。教師在重視學生的獨特理解、珍視學生的勞動成果時,也要正確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不能因為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感受」,該否定的就不予以否定;不能說要「賞識孩子」,該引導的就不予以引導。對學生的一些獨特見解,對一些是非分明的問題,教師應毫不含糊地發表自己的看法,為學生指點迷津。教師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為一個「導」字: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當學生出現偏差、走人誤區時,要「引導」;當學生思路不清、認識膚淺時,要「開導」;當學生遇到困難、思維卡殼時,要「輔導」。
(二)合作:從形式走向實質
[案例2]《兩步計算的應用題》的教學片段
教師呈現問題情境:
母親節到了,商店康乃馨3支12元,菊花4支20元,百合花5支40元,老師想買一束50元左右的花,請你設計一種方案。
在這之後,教師立即讓學生分組討論。
(學生按自己的喜好組成小組,開始合作學習。有的是一個優秀生在發言,其他學生當聽眾;有的是你一言我一語,卻沒有圍繞主題;有的對問題還不清楚,無從做起……)
然後各小組匯報學習成果並選派一名代表發言,其他同學的發言被代表取代了。
合作學習是一種學習方式,是否採用要根據學習內容而定,關鍵是要看實施的效果。因此,教師在備課時,必須在鑽研教材和了解學生的基礎上,對哪些問題應該由學生獨立解決、哪些問題應該通過小組合作共同解決,做到瞭然於胸。要注意三點:一是做好合作準備。在小組合作學習之前,教師一定要留給學生充足的獨立思考的時間,學生必須對所需要研究的問題有初步的認識和了解,然後再進行小組合作學習。二是明確合作目標。在小組合作之前,教師要讓學生明確小組合作的目的是什麼、通過合作要達到什麼目標、各自在小組合作中擔任什麼角色、需要完成什麼任務,從而讓學生有的放矢地進行小組合作學習。三是形成合作機制。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組內成員應該有明確的分工,每一個合作小組都要有一名「領頭羊」負責組內活動的組織與協調,確保合作學習有序進行,保證組內成員有平等的參與機會。
(三)探究:該出手時才出手
「做數學」是數學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理念,改變了以往數學教學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狀況。但學習方式的改變不能簡單地理解為用一種方式去代替另一種方式,讓學生每節課都去親自經歷知識產生和發展的過程,既無必要,更不現實。一些名詞、概念、事實等只能用陳述和講解的方式傳授,如負數的表示,在數字前面加"-"號,告訴學生就行了;兩條直線平行的判定,也是不好操作和體驗的,這類知識必須通過教師的講授。
四、整合:數學課別變了昧
[案例3] 教學片段:一年級《認識人民幣》。
初步認識人民幣後,教師設計了一個購物活動,讓3名學生扮演售貨員,其餘學生模仿顧客,在布置好的小文具櫃前購物。學生爭先恐後地用模擬樣幣"購買"鉛筆、本子、橡皮等。10多分鍾過去了,學生仍興致勃勃地擺弄著"買"來的物品,旁若無人地討論,課堂氣氛異常活躍……
[反思]本節課的任務是"認識人民幣",但在購物活動中,大部分學生把注意力放在了具體的物品上,"買者"和"賣者"都不去注意幣值大小,對物品的興趣遠遠超過了人民幣。從形式上看,學生積極性高,主動地投入和參與了學習活動,活動中也滲透了情感、態度、價值觀,但這節課要完成什麼任務?活動與認識人民幣有多大關聯?
新課程提出要賦予學生更多自主實踐、親身體驗的機會,以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改變以往數學教學忽視學生實踐和感性操作的傾向。應該肯定,活動對人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在本節課中,設計購物場景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本節課的一個亮點。但活動不應該只注重外在表現方式,更多的應是注重內在品質,要根據學科特點與學生年齡特點,圍繞教學目標設計處於學生"最近發展區"的活動,用活動這一外顯形式幫助學生理解、體會教學內容。教學形式是為教學內容服務的。強調數學教育生活化,不能簡單地理解成內容的置換,用"生活味"取代數學教育特有的"數學味",而應是藉助現實、有趣的活動溝通生活場景與數學本質的聯系,實現二者在更高層次上的整合。只是追求活動表面的熱鬧和形式,忽視對活動內在過程的有效轉化和品質的提升,將使活動流於形式而難以收到實效。
作為數學教師,要能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教學對象和不同的課型合理地選用不同的教學方法,而且還可以在這些教學方法的基礎上,自己去探索和創立一些新的教學方法。只要是自己能夠運用自如的,能達到教學目標的,就是好的教法。
㈦ 如何恰當選擇教學方法
讀了《上好課應知應會》一書中有關教學方法的問題表現及診斷,深有感觸,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對於像我這樣剛參加工作不久的教師而言,的確是受益匪淺,尤如在我為師的道路上亮起一盞燈.教學方法的選擇和優化是決定教師教學質量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教學方法作為實現教學目的的手段,總是具有時代性.這就要求中小學教師必須轉變觀念,更新思想,用科學的教學理論指導教學實踐,在實踐中探索符合學生實際的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如何才能恰當選擇教學方法呢?書中從一些教學案例出發,提出問題解決的方法,主要從運用教學方法的指導思想、恰當的教學方法的條件、明確教學方法的選擇依據三個方面闡述了.其中就教學方法的選擇依據,談談自己的一點感受.教學方法不勝枚舉,而每一種具體的教學方法都有獨特的性能、適用范圍和條件.選擇運用教學方法,要綜合地、全面地、具體地考慮整個教學系統中的所有要素.1.根據教學目標選擇教學方法 一般認為教學的任務有三個:第一,傳授和學習系統的科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第二,發展學生的腦力和體力;第三,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和高尚的道德品質.對教學方法的選擇直接起作用的應是教學目標——學期的、單元的、課時的教學目標.2.依據學生特徵選擇教學方法 學生的特徵主要分為兩方面:一是指心理特徵,二是指知識基礎特徵.3,根據各門學科的特點選擇教學方法 在教學方法與教學過程的依存關系中,教學內容起著基本的、決定性作用.學科內容決定了一般教學方法在各門學科的特殊形式.4.依據教師的特點選擇教學方法 這首先取決於教師的教學水平,一般說來,教師往往使用那些掌握得比較好的教學方法;另外,還取決教師的個性特點.5.依據時間標准選擇教學方法 給定的教學時間也是選擇教學方法時應考慮的標准,有些方法使用起來比其他方法要耗費時間,因而有時教師不得不採用妥協的方式放棄起初選定的一套方法.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教學目的、教學對象,確定不同的教學方法.一法為主,多法配合,靈活地運用各種手段,最大限度地發揮課堂上每一分鍾的作用.在處理知識與技能的關繫上,對重點、難點、關鍵性的知識,要精講多練,引導學生拓寬思路、廣開言路,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掌握知識.要利用直觀教具或信息技術手段來輔助教學,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理解,強化記憶,這樣定能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