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招聘中遇到的問題以及解決的方法
一、企業員工招聘存在的問題
第一,人力資源缺乏規劃,招聘定位不準確。
人力資源規劃是企業為落實發展戰略,實現生產經營目標,根據內外環境和條件的變化,運用科學的方法,對企業人力資源的需求和供給進行科學地分析和預測,制定相應的政策和措施,以達到供需平衡,實現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的過程。很多企業招聘的基礎工作缺位:有的企業只看眼前,缺乏對中長期人力資源規劃的思考;有的企業雖然也做了人力資源規劃工作,但沒有從發展戰略的角度進行全面思考,也並未為企業制定出合理的人力資源規劃。缺乏人力資源規劃,使招聘不能從系統性和可持續性的角度考慮問題,導致招聘定位不準確。
第二,招聘工作組織不合理,缺乏科學規范。
企業招聘工作中,往往將著力點放在收集並篩選簡歷,面試,甄選錄用等招聘環節上,這固然是很重要的,但招聘的組織工作對成功的招聘也有重要的影響。事實表明,很多企業沒有意識到招聘組織工作的重要性,以致在組織工作中存在很多缺陷。這些缺陷不僅體現在招聘前期的准備過程中,如展示企業自身的形象和發展前景的信息宣傳上,而且出現在招聘的後期評估中。實際上,招聘的前期准備和後期評估也是招聘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活動之間都是相互聯系、相輔相成的,每一步都要有周密的計劃和嚴謹的操作方式。
第三,招聘渠道的甄選單一,效果難以保證。
目前我國大多數企業選擇的招聘渠道比較單一、缺乏渠道資源整合,不能有的放矢地針對不同的招聘崗位選擇合適的招聘渠道,由此造成招聘效果難以保證的後果。招聘人員在選擇招聘渠道時,沒有認真考察該渠道是否能夠招聘到企業所需要的人才,是否能滿足企業對人才需求的需求。招聘人員在選擇招聘渠道時,還常常忽視該渠道的缺點,造成招聘工作的被動。不同招聘渠道的優缺點決定了企業不能只選擇單一的招聘渠道,應根據招聘崗位通盤考慮不同招聘渠道的優缺點,進行渠道分析,選擇行之有效的招聘渠道。
第四,招聘人員非專業化,缺乏面試技巧。
招聘者應該充分了解和准確把握崗位要求,以便根據崗位要求篩選應聘者。招聘者要通過短時間的面試對應聘者的素質水平做出准確的評價,是一項技術含量較高的工作,需要較高的專業化的職業素養。招聘者還要認識招聘技巧的重要性,熟練掌握招聘技巧,具備「慧眼識英雄」的本領,這對招聘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有些招聘者而言缺乏閱歷和經驗,有閱歷和經驗的些招聘者在招聘過程中又習慣於憑著感覺走。很多情況下感覺可能是錯覺,一味地相信感覺可能會錯失優秀的人才。招聘人員必需要具備專業化的素養,能夠用專業的眼光選擇人才。
第五,雙方信息不對稱,缺乏深入地了解。
市場上的信息不對稱是指買賣雙方各自掌握的信息是有差異的,如果一方擁有較完全的信息而另一方擁有不完全的信息,這就導致資源配置的不合理和市場失靈,進而導致不正當的競爭行為。體現在招聘中的信息不對稱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應聘者相對於招聘企業的信息優勢、招聘企業相對應聘者的信息優勢。應聘者相對於招聘企業的信息優勢指應聘者清楚自己的信息而招聘者知道的相對較少。在激烈的競爭壓力下,應聘者為了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往往過分強化自己的優點,弱化自己的缺點,使招聘者不能認清其真正實力,造成人才競爭的不公平,致使優秀的人才不能得到錄用,給企業的高效管理帶來一定風險。招聘企業相對應聘者的信息優勢指招聘者對企業的經營狀況、盈虧能力、發展前景等有更深刻的了解。在這種情況下,招聘者具備明顯的競爭優勢,而應聘者則處於信息缺失的劣勢一方,他們對企業的真實狀況、內部資料了解甚少。
第六,未建立人才儲備體系,缺乏長遠思考。
企業通常在完成當期人員招聘錄用彌補了崗位空缺後就以為招聘工作已經完成,對那些未錄用人員的信息則棄之不理。企業沒有重視到那些沒有被錄用但有慾望到企業工作的人員的價值,沒考慮建立人才信息儲備的必要性,沒有未對落聘者的信息進行整理留存,沒有建立人才儲備體系,缺乏對招聘工作長遠思考。這樣,如果再次出現崗位空缺,只有再重復招聘,致使招聘成本增加,招聘效率低下。因此,建立必要的人才儲備信息,是減少用人單位和應聘人員的損失,提高招聘效率,降低招聘成本的有效途徑。
二、解決人員招聘存在問題的對策
第一,做好人力資源規劃,制定崗位說明書。
人力資源規劃和職位說明書是企業招聘工作的兩個基本依據。企業要做好人力資源規劃,就要結合本公司的實際情況,對各類工作崗位的特點、性質、任務、職責許可權、勞動條件、環境及員工關系等進行綜合分析,對空缺崗位所需人才的資格、條件等進行系統研究,並在此基礎上制定崗位說明書。企業制定明確的崗位說明書,有利於指導招聘者選拔出切實符合崗位需求的合格人才,避免無目的、無依據地亂招聘人,造成招聘失誤。招聘失誤不僅會增加企業招聘成本,還會因新員工與工作崗位的不匹配而降低工作效率,延誤企業的發展。
第二,規范招聘標准,提高招聘質量。
為了提高公司招聘的質量,為公司招聘到符合崗位要求的高素質人才,人力資源部的招聘人員應在招聘前對公司的空缺崗位進行崗位設計和職責分析,確定崗位職責的內容和從業者的素質要求,科學制定崗位標准,並嚴格按標准開展招聘工作。另外,公司還要根據不同的崗位等級制定出不同的級別標准。在招聘過程中,還應根據不同的崗位標准採取相應的招聘策略,比如有些技能如果在將來的工作中可以學習的話,就不需要淘汰那些缺乏經驗和培訓的求職者。
第三,提高招聘者專業化水平,規范面試流程。
在招聘准備階段,要對招聘人員進行與招聘崗位相關的知識培訓,以及招聘技能培訓,提高招聘人員的綜合素質,做到專業化與職業化相結合。招聘人員在面試選擇人才時要注意,不能僅憑應聘者過去的從業經歷來判定其工作能力,也不能僅用單一的招聘方法。招聘者可靈活運用結構化面試和非結構化面試相結合的方法,運用面試與測試相結合的方法,以確保准確地、全方位地考察面試者,最大限度地提高面試的准確性和可靠性。
第四,建立人才儲備信息系統,規范人才檔案管理。
招聘人員要處理好即用與儲存的關系,把招聘中未被錄用人才的信息,如個人資料、聯系方式、面試表現、主考官的評價等納入企業的人才儲備信息系統。這樣做,有利於做到短期需求和長期儲備相結合,規范人才檔案管理。企業還應盡可能地追蹤備案人員的動態,以便在將來出現崗位空缺或企業的發展需要時對符合條件的儲備者優先聯系錄用。
⑵ 招聘中主要有哪幾種測試方法其中主要的情景模擬法有哪幾種
紙筆測驗法、面試、心理測驗、情境模擬法、評價中心。
主要的情景模擬法:公文筐處理、無領導小組討論、角色扮演法、與人談 話、即席演講。
⑶ 用人單位常用招聘人才的方法有哪些
企業最常用的招聘渠道都有:
1、人才交流中心
在全國的各大中城市,一般都有人才交流服務機構。這些機構常年為企事業用人單位服務。他們一般建有人才資料庫,用人單位可以很方便在資料庫中查詢條件基本相符的人員資料。通過人才交流中心選擇人員,有針對性強、費用低廉等優點,但對於如計算機、通訊等熱門人才或高級人才效果不太理想。
2、招聘洽談會
人才交流中心或其他人才機構每年都要舉辦多場人才招聘洽談會。在洽談會中,用人企業和應聘者可以直接進行接洽和交流,節省了企業和應聘者的時間。隨著人才交流市場的日益完善,洽談會呈現出向專業方向發展的趨勢。比如有中高級人才洽談會、應屆生雙相選擇會、信息技術人才交流會等等。洽談會由於應聘者集中,企業的選擇餘地較大。但招聘高級人才還是較為困難。
通過參加招聘洽談會,企業招聘人員不僅可以了解當地人力資源素質和走向,還可以了解同行業其他企業的人事政策和人力需求情況。
3、傳統媒體
在傳統媒體刊登招聘廣告可以減少招聘的工作量,廣告刊登後,只需在公司等待應聘者上門即可。在報紙、電視中刊登招聘廣告費用較大,但容易體現出公司形象。現在在很多廣播電台有人才交流節目,播出招聘廣告的費用會少很多,但效果也比報紙、電視廣告差一些。
4、校園招聘
對於應屆生和暑期臨時工的招聘可以在校園直接進行。方式主要有招聘張貼、招聘講座和畢分辦推薦三種。
5、網上招聘
通過網際網路進行招聘是盡兩年新興的一種招聘方式。它具有費用低、覆蓋面廣、時間周期長、聯系快捷方便等優點。但由於目前我國很多企業沒有上網條件,並且很多應聘者也無法上網。所以網上招聘目前僅限於有上網條件的大型企業、外資\合資企業、高薪技術企業和計算機、通訊領域人才、中高級人才等。
6、員工推薦
員工推薦對招聘專業人才比較有效。員工推薦的優點是招聘成本小、應聘人員素質高、可靠性高。據了解,美國微軟公司40%的員工都是通過員工推薦方式獲得的。為了鼓勵員工積極推薦,企業可以設立一些獎金,用來獎勵那些為公司推薦優秀人才的員工。
7、人才獵取
對於高級人才和尖端人才,用傳統的渠道往往很難獲取,但這類人才對公司的作用確是非常重大的。通過人才獵取的方式可能會更加有效。人才獵取需要付出較高的招聘成本,一般委託"獵頭"公司的專業人員來進行,費用原則上是被獵取人才年薪的百分之三十。
⑷ 招聘 有幾種面試方法
根據面試的結構化程度,可分為結構化面試和非結構化面試。結構化面試就是在面試前擬定一個固定的框架或問題清單,面試考官根據設計好的問題對應聘者進行相應的提問。而非結構化面試無固定的模式,面試考官與應聘者隨意交談,讓應聘者自由發表議論,發揮自己能力與潛力。
根據目前招聘情況,有以下幾種新的面試方法:
(一)行為描述面試法
行為描述面試法是基於行為的連貫性原理發展起來的。面試官通過求職者對自己行為的描述來了解兩方面的信息:一是求職者過去的工作經歷,判斷他選擇本組織發展的原因,預測他未來在本組織中發展的行為模式;二是了解他對特定行為所採取的行為模式,並將其行為模式與空缺職位所期望的行為模式進行比較分析。面試過程中,面試官往往要求求職者對其某一行為的過程進行描述,如面試官會提問「你能否談談你過去的工作經歷與離職的原因?」「請你談談你昨天向你們公司總經理辭職的經過」等。
在提問過程中,行為描述面試所提的問題還經常是與應聘者過去的工作內容和績效有關的,而且提問的方式更具有誘導性。例如,對於與同事的沖突或摩擦,「你與你同事有過摩擦嗎?舉例說明」的提問顯然不如「告訴我,與你工作中接觸最少的同事的情況,包括問題是如何出現的,以及你們之間關系最緊張的情況」更能激起應聘者真實的回答。
行為描述面試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
1、收集過去行為的事例,判斷行為答復。
要了解應聘者是否能真的像他們所描述的那樣去做,最好的方法就是收集過去行為的一些事例。應聘者曾經做過的一些事例要比他們告訴你「經常做、總是做、能夠做、將會做、可能做或應該做」更為重要。通常應聘者給出的非行為性(理論性)的回答頻率偏高,他們給出的觀點,往往並不一定是他們真正曾經做過的事例。面試官應綜合應聘者實際描述的和曾經做過的事例來做出正確的判斷。
2、提出行為性的問題。
通常,行為性問題的提出帶有這樣的語氣,如:「請談談你在……時遇到的情況,你是怎樣處理的」,「你是否遇到過……的情形?請談談其中一例。」
3、利用標准化的評定尺度。
在採用行為描述面試法時,各個面試官可能會用不同的行為標准對求職者進行評定,為了保證評定結果的信度和效度,進行面試前必須制定一個標準的評定尺度。
(二)能力面試
能力面試是另外一種新的面試方法。與傳統的面試方法注重應試者以往所取得的成就不同,這種方法更多關注的是他們如何去實現所追求的目標。在能力面試中,面試官要試圖找到應聘者過去成就中所反映出來的特定優點。
在招聘中採用能力面試,要把握4個關鍵的要素:情景(Situation),即描述求職者經歷過的特定工作情景或任務;目標(Target),即描述求職者在特定情景當中所要達到的目標;行動(Action),即描述求職者在特定情景當中所做出的行動;結果(Result),即描述行動的結果,包括積極的和消極的結果、生產性的和非生產性的結果。這4個要素的英文縮寫就是「STAR」,進行能力面試也即尋找STARs。
具體來講,能力面試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展開:
1、全面地進行能力分析。
為了准確地了解和判定工作是否出色,必須進行全面的能力分析。能力分析的結果將作為確定工作是否出色的標準的基礎。它有助於企業錄用到稱職的員工。
工作出色的標准通常適用於組織內部相同級別的多個職位。對於一個企業里所有高層領導而言,他們雖任務和職責不同,但須具備的主要能力和基本素質卻是相同的,因此,對其工作能力的衡量標准本質上應該是一致的。對組織內部不同級別的職位,所要求的能力有所不同,則工作出色的標准也應有所差異。
進行能力分析的第一步應是編寫詳細的工作任務說明,即進行「任務分析」。為了進行全面的任務分析,還要從不同渠道搜集各種信息:
①工作觀察。觀察那些在職人員所進行的工作,請他們詳細描述,並作記錄。
②約見在職人員。對每一位在職人員提出相同的問題,這些問題應著重了解他們的主要職責,需要處理的任務類型,與其他同事之間的工作關系,工作過程中最感吃力的部分以及他們出色完成工作所需的技能和能力。
③主要事件分析。針對有代表性的工作案例,舉行由該職位優秀員工和管理人員參加的座談會或交流會,請他們提供一些從事該項工作的效率最高的方法及從事人員的能力要求,並對這些方法和要求作詳細記錄。
④能力遠景會議。參加與組織中「具有預見的人」舉行的會議。其目的就是收集各類任務的信息,以及完成任務所需要的知識、技能、能力、動機和其它方面的要求。
第二步是制定職務能力要求,就是對所得到的信息進行分析,按照不同的內容和能力對相似的知識、技能、能力和動機進行分類。在列出一系列能力時,應盡量合乎情理。通常列出的能力要容易衡量,才能將工作能力描述准確。不同級別的職務能力要求如下:基層職位需要5~8種能力;中層職位需要8~11種能力;高層職位如中高級管理人員、董事、高級專業人員需要10~14種能力。
2、確定面試過程中將要考核的能力。
因為不可能在短短的時間內對每一種職務都能進行考核,所以只能圍繞那些對於完成此項工作最重要的而在其它選擇體系中沒有體現的能力展開。當然如果在錄用的過程中不只面試一次,就有可能對各項能力進行考核。
3、制定面試程序,並對需要考核的能力進行評估。從面試程序的制定至關重要。如果面試程序欠佳,則整個面試就會功虧一簣。為了防止這點,必須制定一個框架充分的面試程序。預先擬定問題,制定必要的面試程序,有助於獲得與職務能力相關的信息。面試程序的制定可以參考一些指導性材料(如書面材料、視頻材料、教室培訓等)。 同時對需要考核的能力進行評估必須制定一個標準的等級評定體系,用以科學地評估面試中獲得的信息
能力面試已被實踐證明是一種最實際、最有效的面試方法。它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收集到涉及工作范圍最廣、最准確的信息。嚴密的結構使其更具有科學性:可以具體地研究面試的各個部分;找出最有效的因素;嘗試面試的新方法,並提供詳細指南;所得結果最具有可靠性。
(三)壓力面試
壓力面試(stress interview)是指有意製造緊張,以了解求職者將如何面對工作壓力。面試人通過提出生硬的、不禮貌的問題故意使候選人感到不舒服,針對某一事項或問題做一連串的發問,打破沙鍋問到底,直至無法回答。其目的是確定求職者對壓力的承受能力、在壓力前的應變能力和人際關系能力。
壓力面試通常用於對謀求要承受較高心理壓力的崗位的人員的測試。測試時,面試官可能會突然問一些不禮貌、冒犯的問題,讓被面試人員會感到很突然,同時承受較大的心理壓力。這種情況下,心裡承受能力較弱的求職者的反應可能會較異常、甚至不能承受。而心理承受能力強的人員則表現較正常,能較好地應對。這樣就可以判別出求職者的心理承受能力。比如,一位顧客關系經理職位的候選人有禮貌的提到她在過去兩年內從事了四項工作時,面試官可能告訴她,頻繁的工作變換反映了不負責任和不成熟的行為。如果求職者對工作變換為什麼是必要的做出合理的解釋,就可以開始其他的話題。相反,若求職者表示出憤怒和不信任,就可以將它看作是在壓力環境下承受力弱的表現。另外,該方法也可以用來證實對一些信息的懷疑。因為,人在一些突發問題上的反應更真實、更客觀。而在准備個人求職資料時會不自覺地、不同程度上會美化自己,甚至造假。
就壓力面試而言,一方面,它是界定高度敏感和可能對溫和的批評做出過度反應(喜怒和辱罵)的求職者的良好辦法;另一方面,使用壓力面試的面試官應當確信厚臉皮和應付壓力的能力是工作之需要。面試官還需具備控制面試(如求職者歇斯底里)的技能。因此,在使用壓力面試之前一定要慎重,一方面確信壓力是候選人將來必然要面對的;另一方面要保證面試官有控制壓力的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壓力面試在於考察求職者的應變能力,人際交往能力,需要求職者具有敏捷的思維、穩定的情緒和良好的控制力。而這類題目的設置大多具有欺騙性,因此事後應向應試者做出解釋,以免引起誤會。
http://finance.sina.com.cn/leadership/mrlzy/20060430/15132543180.shtml
⑸ 企業內部招聘的主要方法包括什麼
1、布告法
布告法是內部招聘的主要方法之一,經常與競聘法結合使用。主要形式是在公司內部張貼招聘海報或在內網發布競聘公告,在規定時間內舉行一次競聘選舉,引起員工重視,為員工提供機會,使員工脫離原來不滿意的工作環境,同時也促使主管更加有效地管理員工,防止本部門員工流失。
2、內部推薦
內部推薦一般由上級主管推薦,優勢在於雙方都互相了解,成功率較高,是常見的方法。不足之處在於過於主觀,容易受到個人因素影響,如選拔自己的親信,而不是確實能勝任的人。
另外,有的主管不希望自己的得力下屬被調到其他部門,影響本部門的工作實力,這也是制約內部推薦有效實施的一個因素。
(5)關於招聘中研究的方法擴展閱讀
招聘的最直接目的就是彌補企業人力資源的不足,這是招聘工作的前提。具體地說,企業的招聘一般源於以下幾種目的:
(1)企業如今的人力資源總供給量不能滿足企業或各個崗位的總任務目標(即計劃總業務量或計劃總產量),需要補充;
(2)企業或各個崗位正常替補流動人員引起的職位空缺;
(3)企業或各個崗位的生產技術水平或管理方式的變化對人力資源的可能需求量;
(4)滿足新規劃事業或新開辟業務所需的人員需求。
⑹ 人才招聘問題與對策的研究內容
這個話題有點大,是一門HR學科,要好好學習了。
⑺ HR最常用的招聘選拔方法,都有哪些
招聘是人力資源六大模塊之一,發展這么多年已經形成了固定的套路。當下HR常用的招聘選拔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下面為大家一一介紹。
⑵非結構化面試
非結構化面試則沒有固定的面談程序,評價者提問的內容和順序都取決於測試者的興趣和現場被試者的回答,不同的被試者所回答的問題可能不同。
以上是關於HR部門常用到的幾種招聘方法,如果還有別的歡迎大家補充。在這里要說的是不管任何招聘方式其目的都是為了選拔合適的人才,這也是HR工作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