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小學五年級科學研究礦物的方法

小學五年級科學研究礦物的方法

發布時間:2023-06-26 11:13:38

㈠ 礦物學的研究方法

野外研究方法包括礦物的野外地質產狀調查和礦物樣品的採集。室內研究方法很多。手標本的肉眼觀察,包括雙目顯微鏡下觀察和簡易化學試驗,是礦物研究必要的基礎。偏光和反光顯微鏡觀察包括礦物基本光學參數的測定廣泛用於礦物種的鑒定。礦物晶體形態的研究方法包括用反射測角儀進行晶體測量和用干涉顯微鏡、掃描電子顯微鏡對晶體表面微形貌的觀察。檢測礦物化學成分的方法有光譜分析,常規的化學分析,原子吸收光譜、激光光譜、X射線熒光光譜和極譜分析,電子探針分析,中子活化分析等。在物相分析和礦物晶體結構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粉晶和單晶的X射線分析,用作物相鑒定,測定晶胞參數、空間群和晶體結構。
此外,還有紅外光譜用作結構分析的輔助方法,測定原子基團;以穆斯堡爾譜測定鐵等的價態和配位;用可見光吸收譜作礦物顏色和內部電子構型的定量研究;以核磁共振測定分子結構;以順磁共振測定晶體結構缺陷(如色心);以熱分析法研究礦物的脫水、分解、相變等。透射電子顯微鏡的高分辨性能可用來直接觀察超微結構和晶格缺陷等,在礦物學研究中日益得到重視。為了解決某方面專門問題,還有一些專門的研究方法,如包裹體研究法,同位素研究法等。礦物作為材料,還根據需要作某方面的物理化學性能的試驗(見地質儀器)。
礦物是結晶物質,具有晶體的各種基本屬性。因此,結晶學與化學、物理學一起,都是礦物學的基礎。歷史上,結晶學就曾是礦物學的一個組成部分。礦物本身是天然產出的單質或化合物,同時又是組成岩石和礦石的基本單元,因此礦物學是岩石學、礦床學的基礎,並與地球化學、宇宙化學都密切相關。

㈡ 五年級下科學實驗(pep版)

1、怎樣使杠桿保持平衡
一、實驗目的:杠桿尺實驗
二、實驗要求:說明杠桿三點,驗證杠桿作用。
三、實驗器材:鐵架台、杠桿尺、鉤碼。(或簡單機械實驗盒)。
四、操作步驟:
1、檢查器材:檢查器材是否齊全、適用。
2、照下圖組裝。
3、分別改變力點到支點,重點到支點的距離,實驗什麼情況省力?什麼情況費力?什麼情況不省力也不費力。
4、整理物品放回原處。
5、把實驗結果填入表中。
阻力點 動力點
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格) 鉤碼(個) 動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格) 鉤碼(個)
方法1
方法2
方法3
方法4
方法5
方法6
注意:
A、認真調整杠桿尺平衡。
B、 實驗時不要用測力計進行杠桿尺實驗,應改用鉤碼進行,這樣可獲得比較准確的結果。
2、天平的使用
一、實驗題目:怎樣使用天平
二、實驗要求:怎樣使用天平
三、實驗器材:天平
四、操作步驟:
1、取出天平放在桌面上,在盤中各放上一張大小相同的紙,旋轉調節螺絲使指針指向0位。
2、在左側盤中紙上放上所要稱的物體。
3、用鑷子夾出砝碼放右側盤的紙上。
4、增減砝碼的數量,直至天平平衡。(還可以使用游碼調節)
5、計算砝碼及游碼總量並記錄。
6、依次取下天平盤中的砝碼和物體。整理好天平。將天平和砝碼放回盒中。
3、定滑輪實驗。
一、實驗題目:定滑輪實驗。
二、實驗要求:驗證定滑輪作用。
三、實驗器材:鐵架台、定滑輪、鉤碼、線繩。(或簡單機械實驗盒)。
四、操作步驟:
1、 檢查器材:檢查器材是否齊全、適用。
2、將鐵架台、定滑輪、鉤碼、線繩按下圖組裝好實驗裝置。
3、手拽線繩,通過定滑輪提起重物,研究定滑輪能不能改變用力方向。
4、用鉤碼代替手拽繩的拉力。試試通過定滑輪,用多大力才能提起重物?研究定滑輪省不省力。
5、整理物品放回原處。
注意:
做定滑輪能不能省力的實驗時,要用鉤碼,最好不用彈簧稱。
4、動滑輪實驗。
一、實驗題目:動滑輪實驗。
二、實驗要求:驗證動滑輪作用。
三、實驗器材:鐵架台、動滑輪、線繩、彈簧稱、重物。(或簡單機械實驗盒)。
四、操作步驟:
1、檢查器材:檢查器材是否齊全、適用。
2、用彈簧稱稱出重物的重量,記錄在紙上。
3、將鐵架台、動滑輪、線繩、彈簧稱、重物按下圖要求組裝好。
4、用手通過動滑輪提起重物,研究有沒有改變用力方向的作用。
5、通過彈簧稱、動滑輪提起重物,研究省力還是費力,根據是什麼。
6、整理物品放回原處。
注意:
A、實驗時手應垂直上提。
B、 可設法減小動滑輪阻力。
C、盡力加大重物的重量,可以使省力接近一半。
5、滑輪組實驗
一、實驗題目:滑輪組實驗。
二、實驗要求:驗證滑輪組作用。
三、實驗器材:鐵架台、動滑輪、定滑輪、線繩、彈簧稱、重物。(或簡單機械實驗盒)。
四、操作步驟:
1、檢查器材:檢查器材是否齊全、適用。
2、 用彈簧稱直接稱出重物重量。
3、照下圖組裝。
4、用手通過滑輪組將重物提起,研究能不能改變用力方向,根據是什麼。
5、通過彈簧稱、滑輪組將重物提起,研究能不能省力,根據是什麼。
6、整理物品放回原處。
注意:
A、可設法減少滑輪組的阻力。
B、 測力時,彈簧稱可垂直向下,斜向一方,也可向側面水平拉出,上列各個方向,都不會影響測試結果。
C、實驗時,彈簧秤應倒用,即掛鉤在上,提環在下。
6、輪軸實驗
一、實驗題目:輪軸實驗。
二、實驗要求:驗證輪軸作用。
三、實驗器材:鐵架台、輪軸、短線、長線、鉤碼、彈簧稱。(或簡單機械實驗盒)。
四、操作步驟:
1、檢查器材:檢查器材是否齊全、適用。
2、用彈簧稱測出重物重量。
3、照下圖組裝。
4、實驗時可用鉤碼,也可用彈簧稱,測得省力情況。
5、將輪換成大輪,再按上述要求進行實驗。
6、通過比較兩次測定,認識到軸不變,輪越大越省力。
7、整理物品放回原處。
注意:
A、可設法減小輪軸阻力。
B、 若用彈簧秤測力,應倒用。即鉤在上,環在下,豎直向下拉動。
C、沒有彈簧稱時可改用鉤碼來測力。
7、齒輪實驗
一、實驗題目:齒輪的作用
二、實驗要求:齒輪的作用
三、實驗器材:厚紙板、圖釘、剪刀、木板等。
四、操作步驟:
1、製作齒輪。用厚紙板製作大小兩個齒輪,大齒輪20齒,小齒輪10齒。
2、將兩個齒輪用圖釘通過中心孔固定在木板上,讓兩個齒輪的齒相互咬合。
3、轉動大齒輪看小齒輪有什麼現象發生。
4、轉動小齒輪看大齒輪有什麼現象發生。
5、把現象記錄下來。
記錄:1、大齒輪帶動小齒輪轉動時,大齒輪向()轉()圈,小齒輪向()轉()圈,可以()小齒輪的工作速度。
2、小齒輪帶動大齒輪轉動時,小齒輪向()轉()圈,大齒輪向()轉()圈,可以()大齒輪的工作速度。
3、齒輪傳動可以有()的作用。
8、研究斜面的作用
一、實驗題目:斜面實驗。
二、實驗要求:驗證斜面作用。
三、實驗器材:圓木(長10厘米)、鐵絲、測力計、長木板(長50厘米)、方木塊。
四、操作步驟:
1、檢查器材:檢查器材是否齊全、適用。
2、照下圖組裝。
3、用鐵絲做軸,使圓木能繞軸轉動。
4、通過測力計將圓木提起,用多少力,記錄在紙上。
5、在桌面立一木塊,從桌面到木塊斜搭一塊光滑的木板。通過測力計沿斜面上拉,用多少力。
6、分析比較,使用斜面省力。
7、整理物品放回原處。
9、幫助植物繁殖
一、實驗題目:幫助植物繁殖。
二、實驗要求:幫助植物繁殖。
三、實驗器材:植物枝條(月季枝條、柳枝、楊枝)、小刀、小木箱或花盆、土、噴壺。
四、操作步驟:
1、將土放在木箱或花盆中,在土中挖一個洞,深度為插條長度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2、選取有2-3個芽的月季(或柳、楊)枝條,用刀在節下削平,不要剝掉莖上的刺。
3、將削平的枝條插入挖好的洞中。
4、用手指輕輕按實插條的基部,用細孔噴壺噴灑足夠的水,使土保持濕潤。
10、模擬化石的形成
一、實驗題目:模擬化石的形成
二、實驗要求:模擬化石的形成
三、實驗器材:沙子、熟石膏(或黏土或水泥)、紙盒、生物材料(貝殼、核桃、魚骨等)、一個碗、肥皂水。
四、操作步驟:
1、將沙子、熟石膏(或黏土或水泥)和水,在碗里混合,攪拌成糊狀。
2、向紙盒中倒入一半石膏混合物(將剩餘的石膏混合物封好,防止變硬),將塗抹過肥皂水的生物材料部分壓入紙盒內的石膏混合物國。
3、晾至微干時,再塗上一層肥皂水,並將剩餘的石膏混合物全部倒入盒中,將生物材料全部掩埋。
4、待石膏混合物全部乾燥後,去掉外面的紙盒,敲開石膏混合物,看看自己的「化石」做得怎麼樣。
11、自然力量對山脈的影響(一)
一、實驗題目:溫度對玻璃的影響
二、實驗要求:溫度對玻璃的影響
三、實驗器材:玻璃、酒精燈、試管夾、護目鏡、冷水。
四、操作步驟:
1、取一塊玻璃,仔細觀察玻璃的表面,並把觀察結果記錄下來。
2、用試管夾夾住玻璃,放在酒精燈上加熱。
3、加熱一段時間後,把玻璃迅速放在冷水中。
4、重復以上過程3次,看看會發生什麼現象。
注意:將玻璃放入冷水中時要小心,不要被破碎的玻璃傷著。
12、自然力量對山脈的影響(二)
一、實驗題目:冰對岩石的破壞作用。
二、實驗要求:冰對岩石的破壞作用。
三、實驗器材:氣球、紙盒、熟石膏、水、小木棒。
四、操作步驟:
1、用水填充一個小氣球,直到像乒乓球一樣大,扎緊後,把它放在紙盒中。
2、往紙盒中倒入一些糊狀的熟石膏(熟石膏與水的混合物),用小木棒把充滿水的氣球推到熟石膏1下面厘米處,取出木棒。
3、放置一段時間,待熟石膏變硬時,從盒中取出,觀察熟石膏的變化。
4、把熟石膏模型放置在冰箱的冷凍室,24小時後取出,仔細觀察其變化。
5、待冷凍的熟石膏恢復到室溫時,看看又發生了什麼變化。
13、沙洲的形成
一、實驗題目:沙洲的形成
二、實驗要求:沙洲的形成
三、實驗器材:噴壺、沙土、各種大小的石子、2個托盤、報紙。
四、操作步驟:
1、先用土壤製作一個帶有丘陵的自然景觀。
2、用噴壺模擬「下雨」,看看有什麼現象發生。
14、卵石的形成
一、實驗題目:驗證磨圓作用實驗。
二、實驗要求:了解水流沖擊及相互碰撞對岩石的磨圓作用。
三、實驗器材:粉筆、廣口瓶、水。
四、操作步驟:
1、檢查器材:檢查器材是否齊全、適用。
2、取白色粉筆三、四根,掰成約長10毫米的許多粉筆頭。
3、將粉筆頭放入廣口瓶中,裝上水,蓋好。
4、用力搖動,磨圓後撈出觀察。
5、研究為什麼被磨圓了。
6、想一想自然界的岩石碎塊變圓的原因是什麼。
7、整理物品放回原處。
注意:
瓶中只灌1/3的水。
15、自製鍾乳石
一、實驗題目:自製鍾乳石
二、實驗要求:自製鍾乳石
三、實驗器材:曲別針、線繩、兩只燒杯或玻璃瓶、一個碟子、蘇打晶體、水。
四、操作步驟:
1、分別向兩只燒杯中注入半杯水。然後逐漸倒入盡可能多的蘇打晶體,直至溶液不能再溶解晶體為止。
2、將線繩打一個結,並將線繩放在溶液中浸泡。然後把線繩兩端分別浸在兩個燒杯中,把碟子放在兩只燒杯中間,用曲別針把線繩固定在適當的位置上。
3、堅持觀察4天,看看會發生什麼現象。
16、開采一個「礦」
一、實驗題目:開采一個「礦」
二、實驗要求:開采一個「礦」
三、實驗器材:幾種礦物、天平、信封、熟石膏混合物、錘子、棉布、泡沫塑料杯。
四、操作步驟:
1、設想自己小組是一個礦業公司,將要去開採金屬礦產,給自己的礦業公司起個名字。
2、選取2-3種不同的礦物,各取一小塊,分別稱量其質量,並將礦物名稱和質量記錄在紙條上。將紙條放進一個信封,並在信封上寫下本組礦業公司的名字,交給老師。
3、在泡沫塑料杯里倒入一層熟石膏混合物,加入一種礦物,再加一層熟石膏混合物,在熟石膏混合物上再放另一種礦物,做成「礦石體」。
4、把「礦石體」放置24小時使它堅固。並從杯中取出。在「礦石體」上寫下本組礦業公司的名字,與其他小組的「礦石體」放在一起。
5、取出其他「礦業公司」的「礦石體」,想辦法把「礦物」開采出來,並稱量其質量。
17、煤的分離實驗
一、實驗題目:煤的分離實驗
二、實驗要求:煤的分離實驗
三、實驗器材:酒精燈、試管、帶玻璃管的試管塞、棉花、煤。
四、操作步驟:
1、在試管內裝入一定量的純凈煤,在試管口放點棉花,用帶玻璃管的試管塞將試管口塞住。
2、在酒精燈上加熱試管,直到試管里的煤發紅。
3、把點燃的火柴放在玻璃管口處,觀察發生的現象。

㈢ 礦物鑒定和研究的化學方法

礦物鑒定和研究的化學方法包括簡易化學分析和化學全分析:

(一)簡易化學分析法

簡易化學分析法,就是以少數幾種葯品,通過簡便的試驗操作,能迅速定性地檢驗出樣品(待定礦物)所含的主要化學成分,達到鑒定礦物的目的。常用的有斑點法、顯微化學分析法及珠球反應等。

(1)斑點法:這一方法是將少量待定礦物的粉末溶於溶劑(水或酸)中,使礦物中的元素呈離子狀態,然後加微量試劑於溶液中,根據反應的顏色來確定元素的種類。這一試驗可在白瓷板、玻璃板或濾紙上進行。此法對金屬硫化物及氧化物的效果較好。現以試黃鐵礦中是否含Ni為例,說明斑點法的具體做法。

將少許礦粉置玻璃板上,加一滴HNO3並加熱蒸干,如此反復幾次,以便溶解進行完全,稍冷後加一滴氨水使溶液呈鹼性,並用濾紙吸取,再在濾紙上加一滴2%的二甲基乙二醛肟酒精溶液(鎳試劑),若出現粉紅色斑點(二甲基乙二醛鎳),表明礦物中確有Ni的存在。因此該礦物應為含鎳黃鐵礦。

(2)顯微化學分析法:該法也是先將礦物製成溶液,從中吸取一滴置載玻片上,然後加適當的試劑,在顯微鏡下觀察反應沉澱物的晶形和顏色等特徵,即可鑒定出礦物所含的元素。

這方法用來區別相似礦物是很有效的,例如呈緻密塊狀的白鎢礦(Ca[WO4])與重晶石(Ba[SO4])相似,此時只要在前者的溶液中滴一滴1∶3H2SO4,如果出現石膏結晶(無色透明,常有燕尾雙晶),表明要鑒定的礦物為白鎢礦而不是重晶石。

(3)珠球反應:這是測定變價金屬元素的—種靈敏而簡易的方法。測定時將固定在玻璃棒上的鉑絲之前端彎成一直徑約為1mm的小圓圈,然後放入氧化焰中加熱。清污後趁熱粘上硼砂(或磷鹽),再放入氧化焰中煅燒,如此反復幾次,直到硼砂熔成無色透明的小球為止。此時即可將灼熱的珠球粘上疑為含某種變價元素的礦物粉末(注意!一定要少),然後將珠球先後分別送入氧化焰及還原焰中煅燒,使所含元素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借反應後得到的高價態和低價態離子的顏色來判定為何種元素。例如在氧化焰中珠球為紅紫色,放入還原焰中煅燒一段時間後變為無色時,表明所試樣品應為含錳礦物,具體礦物的名稱可根據其他特徵確定之。

(二)化學全分析

化學全分析包括定性和定量的系統化學分析。進行這一分析時需要較為繁多的設備和標准試劑,需要較純(98%以上)和較多的樣品,需要較高的技術和較長的時間。因此,這一方法是很不經濟的,除非在研究礦物新種和亞種的詳細成分、組成可變礦物的成分變化規律以及礦床的工業評價時才採用。通常在使用這一方法之前,必須進行光譜分析,得出分析結果以備參考。

㈣ 礦物鑒定和研究的物理方法

礦物鑒定和研究的物理方法是以物理學原理為基礎,藉助各種儀器,以鑒定和研究礦物的各種物理性質。主要方法有:

(一)偏光顯微鏡和反光顯微鏡鑒定法

偏光顯微鏡和反光顯微鏡鑒定法是根據晶體的均一性和異向性,並利用晶體的光學性質而鑒定、研究礦物的方法,也是岩石學、礦床學經常使用的一種晶體光學鑒定方法。應用這種方法時,須將礦物、岩石或礦石磨製成薄片或光片,在透射光或反射光作用下,藉助顯微鏡以觀察和測定礦物的晶形、解理和各項光學性質(顏色、多色性、反射率,折射率、雙折射、軸性、消光角以及光性符號等)。

透射偏光顯微鏡用以觀察和測定透明礦物(非金屬礦物)。在裝有費氏台的偏光鏡下,還可用來研究類質同像系列礦物的成分變化規律以及礦物在空間上的排列方位與構造變動之間的關系。藉此可以繪制出岩組圖,用以解決地質構造問題。

反光顯微鏡(也稱礦相顯微鏡)主要用以觀察和測定不透明礦物(金屬礦物),並研究礦物相的相互關系以及其他特徵,藉以確定礦石礦物成分、礦石結構、構造及礦床成因方面的問題。

(二)電子顯微鏡研究法

電子顯微鏡研究法是一種適宜於研究1μm以下的微粒礦物的方法,尤以研究粒度小於5μm的具有高分散度的粘土礦物最為有效。可分為掃描電子顯微鏡(Scanningelectronmicroscope簡稱:SEM)和透射電子顯微鏡(簡稱:TEM)兩種方法。

粘土類礦物由於顆粒極細(一般2μm左右),常呈分散狀態,研究用的樣品需用懸浮法進行制備,待乾燥後,置於具有超高放大倍數的電子顯微鏡下,在真空中使通過聚焦系統的電子光束照射樣品,可在熒光屏上顯出放大數十萬倍甚至百萬倍的礦物圖像,據此以研究各種細分散礦物的晶形輪廓、晶面特徵、連晶形態等,用此來區別礦物和研究它們的成因。

此外,超高壓電子顯微鏡發出的強力電子束能透過礦物晶體,這就使得人們長期以來夢寐以求的直接觀察晶體結構和晶體缺陷的願望得到實現。

(三)X射線分析

X射線分析法是基於X射線的波長與結晶礦物內部質點間的距離相近,屬於同一個數量級,當X射線進入礦物晶體後可以產生衍射。由於每一種礦物都有自己獨特的化學組成和晶體結構,其衍射圖樣也各有其特徵。對這種圖樣進行分析計算,就可以鑒定結晶礦物的相(每個礦物種就是一個相),並確定它內部原子(或離子)間的距離和排列方式。因此,X射線分析已成為研究晶體結構和進行物相分析的最有效方法。

(四)光譜分析

光譜分析法的理論基礎是:各種化學元素在受到高溫光源(電弧或電火花)激發時,都能發射出它們各自的特徵譜線,經棱鏡或光柵分光測定後,既可根據樣品所出現的特徵譜線進行定性分析,也可按譜線的強度進行定量分析。這一方法是目前測定礦物化學成分時普遍採用的一種分析手段。其主要優點是樣品用量少(數毫克),能迅速准確地測定礦物中的金屬陽離子,特別是對於稀有元素也能獲得良好的結果。缺點是儀器復雜昂貴,並需較好的工作條件。

(五)電子探針分析

電子探針分析是一種最適用於測定微小礦物和包裹體成分的定性、定量以及稀有元素、貴金屬元素賦存狀態的方法。其測定元素的范圍由從原子序數為5的硼直到92的鈾。儀器主要由探針、自動記錄系統及真空泵等部分組成,探針部分相當於一個X射線管,即由陰極發出來的高達35~50kV的高速電子流經電磁透鏡聚焦成極細小(最小可達0.3μm)的電子束———探針,直接打到作為陽極的樣品上,此時,由樣品內所含元素發生的初級X射線(包括連續譜和特徵譜),經衍射晶體分光後,由多道記數管同時測定若干元素的特徵X射線的強度,並用內標法或外標法計算出元素含量。

(六)紅外吸收光譜

簡稱紅外光譜,是在紅外線的照射下引起分子中振動能級(電偶極矩)的躍遷而產生的一種吸收光譜。由於被吸收的特徵頻率取決於組成物質的原子量、鍵力以及分子中原子分布的幾何特點,即取決於物質的化學組成及內部結構,因此每一種礦物都有自己的特徵吸收譜,包括譜帶位置、譜帶數目、帶寬及吸收強度等。

紅外吸收光譜分析樣品一般需要1.5mg,最常使用的制樣方法是壓片法,即把試樣與KBr一起研細,壓成小圓片,然後放在儀器內測試。

目前紅外吸收光譜分析在礦物學研究中已成為一種重要的手段。根據光譜中吸收峰的位置和形狀可以推斷未知礦物的結構,是X射線衍射分析的重要輔助方法,依照特徵峰的吸收強度來測定混入物中各組分的含量。此外,紅外光譜分析對考察礦物中水的存在形式、配陰離子團、類質同像混入物的細微變化和礦物相變等方面都是一種有效的手段。

㈤ 鑒定和研究礦物的其他主要方法簡介

鑒定和研究礦物的方法,隨工作目的和要求的不同而異(表16-1)。不同的方法各有其特點,它們對樣品的要求及所能解決的問題也各不相同。下面僅介紹某些重要方法的簡要特點。

1.成分分析方法

此類方法所得結果即為物質的化學成分數據。除經典化學分析系化學方法外,其他常用方法均屬物理方法,大多可同時分析多種元素,但一般不能區分變價元素的價態。

1)經典化學分析

此法准確度高,但靈敏度不很高,分析周期長,很不經濟。樣品要求是重量超過500mg的純度很高的單礦物粉末。

此法只適用於礦物的常量組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主要用於新礦物種或亞種的詳細成分的確定和組成可變的礦物成分變化規律的研究。但不適用於稀土元素的分析。

表16-1 鑒定和研究礦物的主要方法一覽表

2)光譜分析

此法准確度較差(尤其是對含量大於3%的常量元素),但靈敏度高,且快速、經濟。可測元素達70多種。一次測試即能獲得全部主要元素及微量元素的信息。樣品要求:僅需數十毫克甚至數毫克的粉末樣品。

光譜分析通常用於礦物的微量和痕量元素的定性或半定量分析。特別是對於稀有分散元素也能獲得良好的效果。常作為化學分析的先導,以初步了解樣品中元素的種類和數量,供進一步分析或研究時參考。

3)原子吸收光譜分析

原子吸收光譜(AAS)分析靈敏度高,干擾少,快速、精確且較經濟。可測70多種元素,但一次只能分析一種元素,不宜於定性分析。樣品用量少,僅需數毫克粉末樣。

AAS主要用於10-6數量級微量元素和10-9數量級痕量元素的定量測定。適宜於測定沸點低、易原子化的金屬元素及部分半金屬元素。也可進行常量分析。但對稀土、Th、Zr、Hf、Nb、Ta、W、U、B等高溫元素的測定的靈敏度較低,對鹵族元素、P、S、O、N、C、H等尚不能測定或效果不佳。

4)X射線熒光光譜分析

X射線熒光光譜(XRF)分析准確度較高,成本低,速度快,可不破壞樣品。可分析元素的范圍為9F~92U。XRF要求數克至十克(一般4~5g,最少可至數十毫克)較純的粉末樣。液態樣品也可分析。

XRF用於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定性或定量分析。尤其對稀土元素及稀有元素Nb、Ta、Zr、Hf等的定量分析有效。但不能測定變價元素的價態。

5)等離子體發射光譜分析

等離子體發射光譜(ICP)分析比光譜分析更為快速和靈敏,檢測下限可達(0.1×10-9)~(10×10-9)。精度較高,可達±3%,可測定除H、O、N和惰性氣體以外的所有元素。樣品要求:粉末,最少可以數毫克,也可以為液態樣品。

ICP適用於常量、微量和痕量元素的定性或定量分析。特別宜於分析包裹體中含量極低的重金屬離子。

6)激光顯微光譜分析

激光顯微光譜(LMES)分析靈敏度高,快速,有效,成本低,且被破壞樣品的面積小。可測70多種元素。樣品可以是光片、不加蓋玻璃的薄片或大小合適的手標本,樣品表面應拋光,切忌被污染;重砂、粉末或液體樣品要作某些處理。

LMES適於微粒、微量、微區的成分測定。用於研究礦物的化學成分及元素的賦存狀態,特別適用於微細疑難礦物的分析和鑒定。但是,目前對O、N、S等許多非金屬元素尚無法分析,對鹼金屬、難熔金屬(如Mo、Ta等)的檢測靈敏度較低。

7)質譜分析

質譜分析靈敏度和准確度均高,且分析速度快。以純度≥98%、粒徑<0.5mm的單礦物為樣品。樣量視礦物種不同而異,如硫化物需0.1~0.2g,硫酸鹽需2~5g。應避免用化學方法、浮選法等處理分離礦物,以防被污染。

質譜分析系10-6數量級定量分析,常用於准確測定各種岩石、礦物和有機物中元素的同位素組成。從10~30g的隕石標本中提取的稀有氣體即足以為分析所用。

8)中子活化分析

中子活化分析(NAA)靈敏度高,大多數元素的靈敏度達10-6~10-13g。准確度高,精度高(一般在±1%~±5%)。可測的元素達80多種。可同時測定多種元素,分析速度快,且不破壞樣品。樣品要求是純的單礦物粉末,樣量僅需數毫克至數十毫克。

NAA系超痕量、痕量、半微量甚至常量元素的定量分析。可直接測定濃度很低的貴金屬元素,對稀土元素的分析特別有效。廣泛用於同位素組成、同位素地質年齡的測定。此外,也常用於測定包裹體成分。適用於分析隕石和月岩樣品的組成。

9)電子探針分析

電子探針分析(EPMA)靈敏度高,檢測下限可達10-16g。精度一般可達1%~2%,但對微量元素的精度則可差於20%。解析度高(約7nm)。放大倍數為數十倍至數十萬倍。分析速度快,直觀,且不破壞樣品。可測元素的范圍大:波譜分析為4Be~92U,能譜分析為11Na~92U。樣品可以是光片、不加蓋玻璃的薄片或礦物顆粒,且表面必須清潔、平坦而光滑。

EPMA系微米數量級微區的成分分析,宜於常量元素的定量分析。既可定點作定性或定量分析,又能作線掃描和面掃描分析,以研究元素的種類、分布和含量,了解礦物成分分布的均勻程度和元素在礦物中的賦存狀態,定量測定礦物內部各環帶的成分。最適於微小礦物和包裹體成分的定性或定量分析,以及稀有元素、貴金屬元素的賦存狀態的研究。此外,還可輔以形貌觀察。EP-MA只能分析固態物質,對有機物質的分析有困難;不能分析元素的同位素、各種形式的水(如 H2 O和 OH-等)及其他揮發組分,無法區分 Fe2+和 Fe3+

2.結構分析方法

此類方法一般不破壞樣品,其分析結果是各種譜圖,用於研究物質的晶體結構、分子結構、原子中電子狀態的精細結構。有些還可藉以鑒定樣品的物相,如寶石學上目前常利用紅外吸收光譜、激光拉曼光譜、可見光吸收光譜等技術來鑒別天然寶石和合成寶石。

1)X射線分析

X射線分析是晶體結構研究和物相分析的最常用而有效的方法。其具體方法種類繁多,一般可歸為單晶法和粉晶法兩類。

(1)單晶法:通常稱為X射線結構分析,又有照相法和衍射儀法之分。目前主要採用四圓單晶衍射儀法,其特點是自動化程度高,快速,准確度高。單晶法要求嚴格挑選無包裹體、無雙晶、無連晶和無裂紋的單晶顆粒樣品,其大小一般在0.1~0.5mm。因此在應用上受到一定限制。單晶法主要用於確定晶體的空間群,測定晶胞參數、各原子或離子在單位晶胞內的坐標、鍵長和鍵角等;也可用於物相鑒定,繪制晶體結構圖。

(2)粉晶法:又稱粉末法,也有照相法和衍射儀法之分。粉晶法以結晶質粉末為樣品,可以是含少數幾種物相的混合樣品,粒徑一般在1~10μm。樣品用量少,且不破壞樣品。照相法只需樣品5~10mg,最少可至1mg左右;衍射儀法用樣量一般為200~500mg。粉晶衍射儀法簡便,快速,靈敏度高,分辨能力強,准確度高。根據計數器自動記錄的衍射圖(diffraction diagram),能很快查出面網間距d值和直接得出衍射強度,故目前已廣泛用於礦物或混合物之物相的定性或定量分析。粉晶法主要用於鑒別結晶質物質的物相,精確測定晶胞參數,尤其對鑒定粘土礦物及確定同質多象變體、多型、結構的有序—無序等特別有效。

2)紅外吸收光譜分析

紅外吸收光譜(IR)測譜迅速,數據可靠,特徵性強。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儀具有很高的解析度和靈敏度及很快的掃描速度。樣品不受物理狀態限制,可以是氣態、液態、結晶質、非晶質或有機化合物。乾燥固體樣品一般只需1~2mg,並研磨成2μm左右的樣品。

IR已廣泛應用於物質的分子結構和成分研究。適用於研究不同原子的極性鍵,可精確測定分子的鍵長、鍵角、偶極矩等參數;推斷礦物的結構,鑒定物相;對研究礦物中水的存在形式、絡陰離子團、類質同象混入物的細微變化、有序—無序及相變等十分有效。IR廣泛用於粘土礦物和沸石族礦物的鑒定,也可對混入物中各組分的含量作定量分析。

3)激光拉曼光譜分析

激光拉曼光譜(LRS)系無損分析,其測譜速度快,譜圖簡單,譜帶尖銳,便於解釋。幾乎在任何物理條件(高壓、高溫、低溫)下對任何材料均可測得其拉曼光譜。樣品可以是粉末或單晶(最好是5mm或更大者),不需特別制備,粉末所需量極少,僅0.5μg即可。也可以是液體樣品(10-6ml)。

LRS和IR同為研究物質分子結構的重要手段,兩者互為補充。LRS適用於研究同原子的非極性鍵的振動。

4)可見光吸收光譜分析

可見光吸收光譜分析簡便、可信,不需挑選單礦物,不破壞樣品。以0.03mm標准厚度的薄片為樣品,但研究多色性時則需用單晶體。

此法主要用於研究物質中過渡元素離子的電子構型、配位態、晶體場參數和色心等。也常用於顏色的定量研究,探討透明礦物的呈色機理。可適於研究細小(粒徑在1~5mm)的礦物顆粒。

5)穆斯堡爾譜分析

穆斯堡爾譜分析又稱核磁伽馬共振(NGR)。分析准確、靈敏、快速,解譜較為容易。目前僅可測40多種元素近90種同位素。所研究的元素可以是主成分,也可是含量為萬分之幾的雜質。樣品可以是晶質或者非晶質;既可是單晶,也可是礦物或岩石的粉末。但樣品中必須含有一定濃度的與放射源中γ射線的核相同的元素。含鐵礦物樣品中Fe原子濃度為5mg/cm2為宜,硅酸鹽樣品量一般為100mg左右,因樣品中Fe含量等因素而異。

NGR主要用於研究57Fe和119Sn元素離子的價態、配位態、自旋態、鍵性、磁性狀態、佔位情況及物質結構的有序—無序和相變等,也可用於物相鑒定和快速成分分析。對粘土礦物及隕石、月岩、海底沉積物等晶質多相混合物的研究很有效。

6)電子順磁共振分析

電子順磁共振(EPR)分析也稱電子自旋共振(ESR)分析。靈敏度高。不破壞樣品。只適於研究順磁性離子:室溫下能測定的主要有V4+、Cr3+、Mn2+、Fe3+、Ni2+、Cu2+、Eu2+、Gd3+等;而Ti3+、V3+、Fe2+、Co2+及多數稀土元素離子則只能在低溫下測定。EPR分析對樣品要求不高:固體、液體(0.1~0.01ml)、壓縮氣體或有機化合物均可;可以是單晶,也可以是粉末多晶混合物,但一般以單晶(粒徑在2~9mm)為好。樣品中順磁性離子的濃度不超過1%,以0.1%~0.001%為宜。樣品不需任何處理。

EPR主要用於研究過渡金屬離子(包括稀土元素離子)的微量雜質的價態、鍵性、電子結構、賦存狀態、配位態、佔位情況、類質同象置換及結構的電子—空穴心、結構的有序—無序、相變等。也可作微量元素的定性或定量分析及地質年齡的測定等。在寶石學上,常用於鑒別天然寶石與合成寶石及研究寶石的染色機制。

7)核磁共振分析

核磁共振(NMR)分析目前最常用的高分辨的核磁共振儀廣泛應用於某些分子結構的測定,其解析度高,靈敏度高,測量速度快。但可測元素的種類有限,主要有1H、7Li、9B、11B、13C、19F、23Na、27Al、29Si、31P、40Ca等。樣品可以是較濃的溶液(約0.5ml)、固體(一般20~80mg)或氣體。

NMR主要用於研究礦物中水的存在形式、質子的結構位置及離子的鍵性、配位態和有序—無序分布特徵等,研究相變和晶格缺陷。

3.其他測試方法

1)透射電子顯微鏡分析

透射電子顯微鏡(TEM)分析的功能主要是利用透射電子進行高分辨的圖象觀察,以研究樣品的形貌、晶格缺陷及超顯微結構(如超顯微雙晶和出溶片晶等)等特徵,同時用電子衍射花樣標定晶體的結構參數和晶體取向等。配有能譜儀(或波譜儀)者尚可進行微區常量元素的成分分析。TEM具有很高的解析度(達0.1nm左右)和放大倍數(為100倍~200萬倍),可以直接觀察到原子。樣品可以是光片、不加蓋玻璃的薄片或粉末樣,表面須平坦光滑。

2)掃描電子顯微鏡分析

掃描電子顯微鏡(SEM)分析的主要功能是利用二次電子進行高解析度的表面微形貌觀察。通常也輔以微區常量元素的點、線、面掃描定性和定量分析,查明元素的賦存狀態等。SEM的解析度高(達5nm左右),放大倍數為10倍~30萬倍。樣品可以是光片、不加蓋玻璃的薄片、粉末顆粒或手標本。其制樣簡單,圖象清晰,立體感強,特別適合粗糙表面的研究,如礦物的斷口、晶面的生長紋和階梯等觀察及顯微結構分析等。

3)微分干涉(相襯)顯微鏡分析

微分干涉(相襯)顯微鏡(DIC)能夠觀察礦物表面納米數量級的分子層厚度。反射型顯微鏡用於研究晶體表面微形貌,觀察晶體表面上的各種層生長紋和螺旋生長紋,從而探討晶體的生長機制;透射型顯微鏡用於研究岩石薄片中礦物的結晶狀態及內部顯微構造,能清晰看到微米數量級的微裂紋,從而有助於研究岩石受應力作用的方向和性質。微分干涉(相襯)顯微鏡的縱向解析度高,立體感強。其樣品可以是帶晶面的晶體顆粒或者薄片。

4)熱分析

熱分析系根據礦物在加熱過程中所發生的熱效應或重量變化等特徵來鑒定和研究礦物。廣泛採用的有差熱分析和熱重分析。

(1)差熱分析(DTA):是測定礦物在連續加熱過程中的吸熱(脫水、分解、晶格的破壞和類質同象轉變等)和放熱(氧化、結晶等)效應,以研究礦物的結構和成分變化。用於了解水的存在形式,研究物質的內部結構和結晶度,研究類質同象混入物及其含量,可進行物相的鑒定及其定量分析。尤其對粘土礦物、氫氧化物和其他含水礦物及碳酸鹽類等礦物的研究最為有效。DTA只適用於受熱後有明顯的物理、化學變化的物質,一般僅用於單相物質純樣的研究,樣量僅需100~200mg,粒度在0.1~0.25mm。DTA設備簡單,用樣量少,分析時間較短,但破壞樣品,且干擾因素多,混合樣品不能分離時會相互干擾。因此,必須與X射線分析、電子顯微鏡、化學分析等方法配合使用。

(2)熱重分析(TG):是測定礦物在加熱過程中質量的變化。熱重曲線的形式取決於水在礦物中的存在形式和在晶體結構中的存在位置。TG僅限於鑒定和研究含水礦物,並可確定其含水量。TG以純的礦物粉末為樣品,樣量一般需2~5g,且破壞樣品。TG常與DTA配合使用。目前正向微量(10-5g)分析發展。

閱讀全文

與小學五年級科學研究礦物的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醫用免縫膠帶使用方法 瀏覽:877
甄別性評價方法有哪些 瀏覽:225
沙糖橘的控制方法視頻 瀏覽:342
肌腱炎快速止痛方法 瀏覽:169
天平使用過程研究方法 瀏覽:958
錄像機故障檢測方法 瀏覽:483
表達方法都有哪些句子的 瀏覽:112
鑒別膠體和溶液的四種方法 瀏覽:284
七百除以六十的簡便方法 瀏覽:536
蘋果6s轉移功能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502
許三多鍛煉方法 瀏覽:524
高中物理受力分析畫圓的方法 瀏覽:37
手腕疼痛的原因及治療方法是什麼 瀏覽:737
治療扁平疣土方法 瀏覽:470
珍嗖啦跟米昔使用方法 瀏覽:206
如何學會拉筋方法 瀏覽:757
回憶技巧與方法 瀏覽:942
怎麼快速補血方法 瀏覽:166
p型管連接方法 瀏覽:398
訓練胯下擊球的方法 瀏覽: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