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
教育領域的研究要掌握方法,下面就是我為您收集整理的教育科學研究方法的相關文章,希望可以幫到您,如果你覺得不錯的話可以分享給更多小夥伴哦!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有哪些
觀察法:
觀察法是進行教育科學研究常用的一種方法。研究者依據一定的目的和計劃,在自然條件下,對研究對象進行系統的連續的觀察,並做出准確、具體和詳盡的記錄,以便全面而正確地掌握所要研究的情況。
觀察法的一般步驟是:
(1)事先做好准備,制訂觀察計劃,先對觀察的對象作一般的了解,然後根據研究任務和研究對象的特點,確定觀察的目的、內容和重點,最後制定整個觀察計劃,確定進行觀察全過程的步驟、次數、時間、記錄用紙、表格,以及所用的儀器等;
(2)按計劃進行實際觀察,在進行觀察過程中,一般要嚴格按計劃進行,必要時也可隨機應變,觀察時要選擇最適宜的位置,集中注意力並及時作記錄;
(3)及時整理材料,對大量分散材料進行匯總加工,刪去一切錯誤材料,然後對典型材料進行分析,如有遺漏,及時糾正,對反映特殊情況的材料另作處理。
調查法:
調查法是研究者有計劃地通過親身接觸和廣泛考察了解,掌握大量的第一手材料,並在這一基礎上進行分析綜合,研究有關教育實際的歷史、現狀及發展趨勢,找出科學的結論,以指導教育實踐的方法。調查法一般是在自然的過程中進行,通過訪問、開調查會、發問卷、測驗等方式去搜集反映研究現象的材料。調查法常同觀察法、歷史研究法、實驗法等配合使用。
調查法的步驟是:
(1)准備,選定調查對象,確定調查范圍,了解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研究有關理論和資料,擬定調查計劃、表格、問卷和談話提綱等,規劃調查的程序和方法及各種必要的安排;
(2)按計劃進行調查,通過各種手段搜集材料,必要時可根據實際情況,對計劃作相應的調整,以保證調查工作的正常開展;
(3)整理材料,研究情況,包括分類、統計、分析、綜合,寫出調查報告。
歷史法:
歷史法強調一國的歷史傳統和民族特性對教育的決定性作用,注重廣泛搜集被研究國家教育的歷史文獻資料,鑒別和整理史料,分析比較被研究國家教育的發生和發展過程,最後得出相應的結論。
比較法:
比較法是對某類教育現象在不同時期、不同社會制度、不同地點、不同情況下的不同表現,進行比較研究,以揭示教育的普遍規律及其特殊表現的方法。採用比較法要注意各個國家的社會經濟制度、政治制度、歷史傳統、科學和技術以及文化發展的水平、教育理論及其在實踐中的反映,等等,明確可比較的指標。從而正確掌握某一國家教育發展的基本趨勢,明確可以借鑒和學習什麼。
比較法的步驟是:
(1)描述,准確、客觀地描述所要比較的教育現象的外部特徵,為進一步分析、比較提供必要的資料;
(2)整理,把搜集到的有關資料進行整理,如做出統計材料,進行解釋、分析、評價,設立比較的標准等;
(3)比較,對資料進行比較和對照,找出異同和差距,提出合理運用的意見。比較法的使用要同其他方法互相配合。
統計法:
是通過觀察、測驗、調查、實驗,把得到的大量數據材料進行統計分類,以求得對所研究的教育現象作出數量分析的結果的方法。這是數理統計方法在教育方面的應用。在教育實際工作中,經常使用描述統計研究情況,如整理實驗或調查來的大量數據,找出這些數據分布的特徵,計算集中趨勢、離中趨勢或相關系數等,將大量數據簡縮,找出其中所傳遞的信息。同時,還可進一步使用推斷統計法,即利用描述統計取得的信息,通過局部去推斷全局的情況。此外,近幾十年來隨著統計學的發展,提出了實驗設計,要求在較嚴謹的實驗研究中檢驗設計中所列的自變數和因變數之間的關系。
統計法一般分為兩大步驟:
(1)統計分類:整理數據,列成系統,分類統計,制統計表或統計圖;
(2)數量分析;通過數據進行計算,找出集中趨勢。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的種類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的分類有不同的分類標准。
(一)根據教育科學研究的普遍適用程度分 哲學方法論 跨學科方法論 具體學科方法論
教育科學方法論屬於哲學方法論指導下的具體學科的方法論。
(二)根據研究目的'分
1、 基礎研究
回答的是「為什麼」的問題,目的在於探索創新知識、擴展和完善理論。 如:教育基本原理的研究。教學過程、德育過程的理論等等。
2、 應用研究
回答的是「是什麼」的問題,目的在於用有關理論來決實際問題。
3、 發展性研究
回答的是「如何改進」的問題,目的在於找到改進教育的策略。
4、 比較與評價研究
回答的是「怎麼樣」的問題。目的在於通過收集和分析數據資料,對 一定教育目標和教育活動的相關價值做出判斷的過程。
5、 預測研究
回答的是「將來會怎麼樣」的問題。目的在於分析事物未來發展的前景和趨勢。
(三)按研究方法分
1、 歷史研究 回答的是「過去是怎樣」的問題。目的在於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解釋當前和預測未來事情。
2、 描述研究 回答的是「現實的狀況如何」的問題。目的在於描述現狀。
3、 相關與比較研究 回答的是「教育現象之間是否有關或異同」。目的在於揭示相關和求異同。
4、 實驗研究 回答的是特定的教育措施和效果之間有無因果的問題。目的在於揭示教育現象之間的因果聯系。
5、 理論研究 回答的是「教育現象的性質和本質聯系是什麼」。目的在於通過分析、綜合、抽象、概括,揭示教育規律。
2. 教育科學研究的一般方法有哪些
1、觀察法
教育科學研究廣泛使用的一種方法。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計劃,在自然條件下,對研究對象進行系統的連續的觀察,並作出准確,具體和詳盡的記錄,以便全面而正確地掌握所要研究的情況。觀察法不限於肉眼觀察,耳聽手記,還可以利用視聽工具,如錄音機,錄像機,電影機等作為手段。
2、文獻法
通過閱讀有關圖書,資料和文件來全面地正確地掌握所要研究的情況。查閱的文件最好是第一手材料。如果是第二手材料,必須鑒別其真偽後才可選用。
3、調查法
研究者有計劃地通過親身接觸和廣泛了解(包括口頭或書面的,直接或間接的),比較充分地掌握有關教育實際的歷史,現狀和發展趨勢,並在大量掌握第一手材料的基礎上,進行分析綜合,找出科學的結論,以指導以後的教育實踐活動。
調查法一般的是在自然的過程中進行的﹐通過訪問﹑發問卷﹑開調查會﹑測驗等方式去收集反映研究現象的材料。
3、統計法
通過觀察、測驗、調查、實驗,把得到的大量數據材料進行統計分類,以求得對研究的教育現象作出數量分析的結果。
這是數理統計方法在教育方面的應用。統計法可用於對教育行政效率的檢驗,對教育經費的合理分配,對課程分量規定的測定,對學生的成績的科學比較等等。在教育實際工作中,經常使用描述統計研究情況。
4、行為法
一種綜合的研究方法。主要用於觀察和訪問,了解兒童的行為,進行分析研究,探求關於兒童行為的規律,從而採取具體措施,幫助兒童修改他的行為,故也稱為行為修改法。現代行為修改派的主要代表是美國心理學家斯金納,他主張控制情境,採用褒獎和強化的方法,來修改兒童的行為。
5、歷史法
通過對人類歷史上豐富的教育實踐和教育思想的分析研究,去認識教育發展的規律性,用以指導今天的教育工作。歷史研究須廣泛地查閱文獻,它同文獻法有關,但不能等同文獻法。文獻法不一定研究某一現象的全部過程,歷史研究法也不限於只查閱文獻。歷史研究法的步驟是,史料的收集。
3. 中小學教育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一、教育觀察法
研究者在比較自然的條件下,通過感官或藉助於一定的科學儀器,在一定時間、一定空間內進行的有目的、有計劃地考察並描述教育現象的方法。
二、教育調查法
教育調查法是在科學方法論和教育理論的指導下,通過運用問卷、訪談、測量等科學方式,有目的、有計劃、系統的收集有關教育問題或教育現狀的資料,從而獲得關於教育現象等科學事實,並形成關於教育現象的科學認識的一種研究方法。
三、教育實驗法
教育實驗法是研究者運用科學實驗的原理和方法,以一定的教育理論及假設為指導,有目的地操縱某些教育因素或教育條件,通過觀測與所控制的條件相伴隨的教育要素或教育現象變化的結果,來解釋教育活動規律的一種研究方法。
四、行動研究法
行動研究法是指研究的參與者基於實際問題解決的需要,與專家合作,將問題發展成研究主題進行系統的研究,以解決實際問題為目的的一種研究方法。
希望能夠幫到您!
4. 教育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
教育科學研究常用的基本方法有觀察法、調查法、歷史法、實驗法、教育行動研究和教育敘事研究等。
教育行動研究,亦稱「教師行動研究",是指教師在現實教育教學情境中自主進行反思性探索,並以解決工作情境中特定的實際問題為主要目的,強調研究與活動一體化,使教師從工作過程中學習、思考、嘗試和解決問題。
6.教育敘事研究
教育敘事研究是指以敘事、講故事的方式開展的教育研究,教師通過對有意義的校園生活、教育教學事件、教育教學實踐經驗的描述與分析,發掘或揭示內隱於這些生活、事件、經驗和行為背後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論和教育信念,從而發現教育本質、規律和價值意義。
5. 教育學研究方法有哪些
1. 教育學研究方法
教育學研究方法 教育學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首先,教育研究是促進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動力。通過教育研究,轉變教育觀念;探索教育體制、教育內容、教育方法改革的途徑、手段,並為教育行政部門制定教育政策、提高教育質量與辦學效益提供決策依據。教育研究既能提高教育決策的科學性,又能提高學校管理水平和辦學質量。
其次,教育研究是發展和完善教育科學理論的基礎。教育研究是充實和完善教育科學理論體系的根本前提,它在理論開拓與學科建設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最後,教育研究能夠增強研究者的研究能力,是培養未來教育改革家的主要途徑。教育科學研究是提高研究者綜合素質的重要手段。特別是對於廣大教師來說,通過教育科研,能夠使他們在教育實踐中勇於探索,由單憑經驗向依靠理論過渡,通過認識、學習和運用教育規律,掌握科研的基本理論和方法,成為研究型、學者型教師,成為未來的教育改革家。
中學教育學的主要研究方法有哪些
調查法 調查法是科學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搜集有關研究對象現實狀況或歷史狀況的材料的方法.調查方法是科學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綜合運用歷史法、觀察法等方法以及談話、問卷、個案研究、測驗等科學方式,對教育現象進行有計劃的、周密的和系統的了解,並對調查搜集到的大量資料進行分析、綜合、比較、歸納,從而為人們提供規律性的知識. 調查法中最常用的是問卷調查法,它是以書面提出問題的方式搜集資料的一種研究方法,即調查者就調查項目編製成表式,分發或郵寄給有關人員,請示填寫答案,然後回收整理、統計和研究. 觀察法 觀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綱或觀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輔助工具去直接觀察被研究對象,從而獲得資料的一種方法.科學的觀察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系統性和可重復性.在科學實驗和調查研究中,觀察法具有如下幾個方面的作用:①擴大人們的感性認識.②啟發人們的思維.③導致新的發現. 實驗法 實驗法是通過主支變革、控制研究對象來發現與確認事物間的因果聯系的一種科研方法.其主要特點是:第一、主動變革性.觀察與調查都是在不幹預研究對象的前提下去認識研究對象,發現其中的問題.而實驗卻要求主動操縱實驗條件,人為地改變對象的存在方式、變化過程,使它服從於科學認識的需要.第二、控制性.科學實驗要求根據研究的需要,藉助各種方法技術,減少或消除各種可能影響科學的無關因素的干擾,在簡化、純化的狀態下認識研究對象.第三,因果性.實驗以發現、確認事物之間的因果聯系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徑. 文獻研究法 文獻研究法是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課題,通過調查文獻來獲得資料,從而全面地、正確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問題的一種方法.文獻研究法被子廣泛用於各種學科研究中.其作用有:①能了解有關問題的歷史和現狀,幫助確定研究課題.②能形成關於研究對象的一般印象,有助於觀察和訪問.③能得到現實資料的比較資料.④有助於了解事物的全貌. 實證研究法 實證研究法是科學實踐研究的一種特殊形式.其依據現有的科學理論和實踐的需要,提出設計,利用科學儀器和設備,在自然條件下,通過有目的有步驟地操縱,根據觀察、記錄、測定與此相伴隨的現象的變化來確定條件與現象之間的因果關系的活動.主要目的在於說明各種自變數與某一個因變數的關系. 定量分析法 在科學研究中,通過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們對研究對象的認識進一步精確化,以便更加科學地揭示規律,把握本質,理清關系,預測事物的發展趨勢. 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就是對研究對象進行「質」的方面的分析.具體地說是運用歸納和演繹、分析與綜合以及抽象與概括等方法,對獲得的各種材料進行思維加工,從而能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達到認識事物本質、揭示內在規律. 跨學科研究法 運用多學科的理論、方法和成果從整體上對某一課題進行綜合研究的方法,也稱「交叉研究法」.科學發展運動的規律表明,科學在高度分化中又高度綜合,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據有關專家統計,現在世界上有2000多種學科,而學科分化的趨勢還在加劇,但同時各學科間的聯系愈來愈緊密,在語言、方法和某些概念方面,有日益統一化的趨勢. 個案研究法 個案研究法是認定研究對象中的某一特定對象,加以調查分析,弄清其特點及其形成過程的一種研究方法.個案研究有三種基本類型:(1)個人調查,即對組織中的某一個人進行調查研究;(2)團體調查,即對某個組織或團體進行調查研究;(3)問題調查,即對某個現象或問題進行調查研究. 功能分析法 功能分析法是社會科學用來分析社會現象的一種方法,是社會調查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它通過說明社會現象怎樣滿足一個社會系統的需要(即具有怎樣的功能)來解釋社會現象. 數量研究法 數量研究法也稱「統計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指通過對研究對象的規模、速度、范圍、程度等數量關系的分析研究,認識和揭示事物間的相互關系、變化規律和發展趨勢,藉以達到對事物的正確解釋和預測的一種研究方法. 模擬法(模型方法) 模擬法是先依照原型的主要特徵,創設一個相似的模型,然後通過模型來間接研究原型的一種形容方法.根據模型和原型之間的相似關系,模擬法可分為物理模擬和數學模擬兩種. 探索性研究法 探索性研究法是高層次的科學研究活動.它是用已知的信息,探索、創造新知識,產生出新穎而獨特的成果或產品. 信息研究方法 信息研究方法是利用信息來研究系統功能的一種科學研究方法.美國數學、通訊工程師、生理學家維納認為,客觀世界有一種普遍的聯系,即信息聯系.當前,正處在「信息革命」的新時代,有大量的信息資源,可以開發利用.信息方法就是根據資訊理論、系統論、控制論的原理,通過對信息的收集、傳遞、加工和整理獲得知識,並應用於實踐,以實現新的目標.信息方法是一種新的科研方法,它以信息來研究系統功能,揭示事物的更深一層次的規律,幫助人們提高和掌握運用規律的能力. 經驗總結法 經驗總結法是通過對實踐活動中的具體情況,進行歸納與。
中學教育學的主要研究方法有哪些
調查法是科學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搜集有關研究對象現實狀況或歷史狀況的材料的方法.調查方法是科學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綜合運用歷史法、觀察法等方法以及談話、問卷、個案研究、測驗等科學方式,對教育現象進行有計劃的、周密的和系統的了解,並對調查搜集到的大量資料進行分析、綜合、比較、歸納,從而為人們提供規律性的知識. 調查法中最常用的是問卷調查法,它是以書面提出問題的方式搜集資料的一種研究方法,即調查者就調查項目編製成表式,分發或郵寄給有關人員,請示填寫答案,然後回收整理、統計和研究. 觀察法 觀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綱或觀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輔助工具去直接觀察被研究對象,從而獲得資料的一種方法.科學的觀察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系統性和可重復性.在科學實驗和調查研究中,觀察法具有如下幾個方面的作用:①擴大人們的感性認識.②啟發人們的思維.③導致新的發現. 實驗法 實驗法是通過主支變革、控制研究對象來發現與確認事物間的因果聯系的一種科研方法.其主要特點是:第一、主動變革性.觀察與調查都是在不幹預研究對象的前提下去認識研究對象,發現其中的問題.而實驗卻要求主動操縱實驗條件,人為地改變對象的存在方式、變化過程,使它服從於科學認識的需要.第二、控制性.科學實驗要求根據研究的需要,藉助各種方法技術,減少或消除各種可能影響科學的無關因素的干擾,在簡化、純化的狀態下認識研究對象.第三,因果性.實驗以發現、確認事物之間的因果聯系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徑. 文獻研究法 文獻研究法是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課題,通過調查文獻來獲得資料,從而全面地、正確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問題的一種方法.文獻研究法被子廣泛用於各種學科研究中.其作用有:①能了解有關問題的歷史和現狀,幫助確定研究課題.②能形成關於研究對象的一般印象,有助於觀察和訪問.③能得到現實資料的比較資料.④有助於了解事物的全貌. 實證研究法 實證研究法是科學實踐研究的一種特殊形式.其依據現有的科學理論和實踐的需要,提出設計,利用科學儀器和設備,在自然條件下,通過有目的有步驟地操縱,根據觀察、記錄、測定與此相伴隨的現象的變化來確定條件與現象之間的因果關系的活動.主要目的在於說明各種自變數與某一個因變數的關系. 定量分析法 在科學研究中,通過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們對研究對象的認識進一步精確化,以便更加科學地揭示規律,把握本質,理清關系,預測事物的發展趨勢. 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就是對研究對象進行「質」的方面的分析.具體地說是運用歸納和演繹、分析與綜合以及抽象與概括等方法,對獲得的各種材料進行思維加工,從而能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達到認識事物本質、揭示內在規律. 跨學科研究法 運用多學科的理論、方法和成果從整體上對某一課題進行綜合研究的方法,也稱「交叉研究法」.科學發展運動的規律表明,科學在高度分化中又高度綜合,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據有關專家統計,現在世界上有2000多種學科,而學科分化的趨勢還在加劇,但同時各學科間的聯系愈來愈緊密,在語言、方法和某些概念方面,有日益統一化的趨勢. 個案研究法 個案研究法是認定研究對象中的某一特定對象,加以調查分析,弄清其特點及其形成過程的一種研究方法.個案研究有三種基本類型:(1)個人調查,即對組織中的某一個人進行調查研究;(2)團體調查,即對某個組織或團體進行調查研究;(3)問題調查,即對某個現象或問題進行調查研究. 功能分析法 功能分析法是社會科學用來分析社會現象的一種方法,是社會調查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它通過說明社會現象怎樣滿足一個社會系統的需要(即具有怎樣的功能)來解釋社會現象. 數量研究法 數量研究法也稱「統計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指通過對研究對象的規模、速度、范圍、程度等數量關系的分析研究,認識和揭示事物間的相互關系、變化規律和發展趨勢,藉以達到對事物的正確解釋和預測的一種研究方法. 模擬法(模型方法) 模擬法是先依照原型的主要特徵,創設一個相似的模型,然後通過模型來間接研究原型的一種形容方法.根據模型和原型之間的相似關系,模擬法可分為物理模擬和數學模擬兩種. 探索性研究法 探索性研究法是高層次的科學研究活動.它是用已知的信息,探索、創造新知識,產生出新穎而獨特的成果或產品. 信息研究方法 信息研究方法是利用信息來研究系統功能的一種科學研究方法.美國數學、通訊工程師、生理學家維納認為,客觀世界有一種普遍的聯系,即信息聯系.當前,正處在「信息革命」的新時代,有大量的信息資源,可以開發利用.信息方法就是根據資訊理論、系統論、控制論的原理,通過對信息的收集、傳遞、加工和整理獲得知識,並應用於實踐,以實現新的目標.信息方法是一種新的科研方法,它以信息來研究系統功能,揭示事物的更深一層次的規律,幫助人們提高和掌握運用規律的能力. 經驗總結法 經驗總結法是通過對實踐活動中的具體情況,進行歸納與分析,使之系統化。
比較教育常用的研究方法有什麼
教育科學領域中的一個新的分支學科。對什麼是比較教育,說法不一,大多數比較教育學者認為,應從各國實際出發,研究世界教育發展中的重大國際性教育問題,而不是從抽象定義出發,構思現實意義不大的形式上的理論體系。
從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和方法來說,比較教育學是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和方法,綜合利用有關的新科學和新技術,研究當前世界不同國家、民族和地區的教育;在探討其各自的經濟、政治、哲學和民族傳統特點的基礎上,研究教育的某些共同特點、發展規律及其總的趨勢,並進行科學預測。以便根據本國的民族特點和其他的具體條件,取長補短充分發揮教育的最佳作用,為提高教育質量和人民的文化科學水平服務。
比較教育學的基本特徵 ①國際性。比較教育至少要對兩個以上國家的教育進行比較研究。它是跨國家的,具有國際性的特徵。②可比性。在國際教育方面,有比較才有鑒別,有鑒別才可能探索出符合客觀規律的科學結論作為本國的借鑒。③綜合性或跨學科性。比較教育學研究的任務,在於集中幾門社會學科的成果應用於對各國教育的研究,它跨越了幾門學科的范圍。因此,需要有哲學、歷史、政治經濟學與社會學等方面的知識, 並熟習這些學科的研究方法,才能對各國教育進行歷史的、社會的具體分析和綜合比較。
比較教育的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1817~1917)這個階段以 「借鑒」 為主要特點。1817年法國教育家M.-A. 朱利安首次提出《比較教育的研究計劃與初步意見》,他對比較教育研究提出了四點創造性的建議:①組織一個國際教育協會,聘請常任公務人員,承擔比較教育資料的搜集工作。②採用問卷的方式向各國收集資料,以便國際教育委員會提出適當的教育改革建議。③建立師范學校網,用最新的方法培訓師資。④發行各種語言的教育定期刊物,傳播教育改革的經驗。這些建議對比較教育學的發展有一定的理論意義和歷史意義。第二階段(1917~1945)。從十月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為第二階段。這個階段的主要特點是對世界各國教育制度的發展進行國際性的對比研究,探索支配各國教育制度的基本因素。美國教育學家I.L.坎德爾是這個階段的代表人物,他於1933年所著《比較教育》一書對當時比較教育的教學與研究都產生過較大的影響。中國曾把該書譯成中文,作為大學的比較教育課的教科書蘇聯教育理論與活動家..克魯普斯卡婭'" class=link>;..克魯普斯卡婭也研究了美國、德國、奧地利、法國、比利時和瑞士的教育經驗,這對蘇聯教育的發展曾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第三階段(從1945至今)這個階段的主要特點是以國際教育經驗為基礎,加深和擴大研究成果。表現在:①擴大與新建研究機構。195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成立了漢堡教育研究所,1956年成立了國際教育成績評定協會等機構。1970年世界比較教育學會理事會成立。到80年代該學會曾分別在渥太華、日內瓦、倫敦、東京,召開世界比較教育學會議,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②比較研究方法多樣化。在前一階段,坎德爾等人的歷史學的研究方法佔優勢;在這一階段,除歷史法外,許多教育家把社會科學的概念與研究方法引進了比較教育研究的領域,出現了一些新的比較教育的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比較教育要成為一門科學,必須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作指導,從各國的實際出發,應用多種比較研究的科學方法。常用的方法分兩大類:①以區域研究為主進行比較。②以問題研究為主進行比較。此外,還可輔之以描述法、歷史法、社會學法、統計法等。在研究中,要根據研究的對象和任務,靈活使用各種方法,使比較研究的成果具有普遍的意義。
比較教育的研究雖然已取得很大的成績,並日益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但由於各國的教育制度不同,指導思想各異,如何解決比較教育研究中的統一對比標准」問題,還需要比較教育工作者深入探索,闖出新路。
教育學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
關於教育學的研究方向,有各種各樣的觀點,有人認為是「教育現象」,有人認為是「教育事實」,有人認為是「教育規律」,有人認為是上述三者中的兩項或三項,還有人籠統地認為是「教育」或「人」。這些觀點大多模糊不清,似是而非。
教育學的研究對象應是以「教育事實」為基礎,在教育價值觀引導下形成的「教育問題」,其目的在於探索和揭示教育活動的規律性聯系,以服務於教育實踐。
教育問題的提出標志著教育學的萌芽;教育問題的發展是推動教育學發展的內在動力,教育問題的轉換表明教育學研究傳統和範式的變革;對同一問題的不同回答就形成了不同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及其派別。教育學研究要有「問題意識」,防止「虛假問題」的出現,不斷地深化問題。
教育學是一門研究教育現象及其規律的社會科學。它廣泛存在於人類生活中。通過對教育現象、教育問題的研究來揭示教育的一般規律。
19世紀中葉以後,馬克思主義的產生,近代心理學、生理學的發展,為科學化教育奠定了辯證唯物主義哲學和自然科學基礎。現代生產和科學技術的發展,教育實踐的廣泛性、豐富性,更進一步推動了教育學的發展。教育學的研究對象是人類教育現象和問題,以及教育的一般規律。是教育、社會、人之間和教育內部各因素之間內在的本質的聯系和關系,具有客觀性、必然性、穩定性、重復性。如教育與社會的政治、生產、經濟、文化、人口之間的關系,教育活動與人的發展之間的關系,教育內部的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家庭教育之間的關系,小學教育、中學教育、大學教育之間的關系,中學教育中教育目標與教學、課外教育之間的關系,教育、教學活動中智育與德、體、美、勞諸育之間的關系,智育中教育者的施教與受教育者的受教之間的關系,學生學習活動中學習動機、學習態度、學習方法與學習成績之間的關系等等都存在著規律性聯系。教育學的任務就是要探討、揭示種種教育的規律,闡明各種教育問題,建立教育學理論體系。
對教育研究方法這門課有什麼看法
《教育研究方法》這門課在本學期只有十次課,每次課是2個學時,另外有4個學時是撰寫開題報告,實際上只有八次課而已,我認為課時是有些短,因而使這門課程的教學顯得倉促了,學生需要在短時間把握較多內容,學習起來有些困難。
這門課程分為九個專題進行講授,從第一專題教育科研方法緒論、第二專題研究規劃、第三專題查閱文獻、第四專題文獻綜述、第五專題定量研究方法、第六專題定性研究方法、第七專題開題報告撰寫、第八專題撰寫開題報告到第九專題畢業論文的撰寫。鑒於課時限制,老師進行重點教學,同時也注重了知識的系統性和完整性,比如將第四章選擇抽樣、第五章實驗研究、第六章調查研究作為第五專題定量研究方法的內容,將第八章個案研究、第九章行動研究作為第六專題定性研究方法的內容。
在講授教學內容的基礎上,老師突出教育研究方法和技術的實用性和操作性,首先讓我們初步了解教育研究方法概述,然後才講授研究規劃的內容,而選定研究規劃的基本程序:一是發現研究課題;二是分析相關課題的研究背景;三是明確課題目標;四是確定研究方法;五是制定研究計劃;六是撰寫課題論證報告。老師根據後面的教學內容——查閱文獻、文獻綜述、定量研究方法、定性研究方法、開題報告和畢業論文的撰寫,首先講述研究規劃的教材內容符合我們的學習特點,具有科學性。
而開題報告和畢業論文的撰寫對於我們本科師范生來說至關重要,開題報告的撰寫有選題依據及意義、研究目標與主要內容、研究方法和手段、參考文獻目錄、文獻綜述等幾方面內容。學習《教育研究方法》,從短期目標來看具有實用意義,為開題報告和畢業論文的撰寫作好理論和初步的實踐准備;從師范生今後從事教師崗位來說,學習教育研究方法,准確掌握相關教育科研和理論,逐漸樹立正確的科研態度,掌握一定的科研程序、方法與技能,形成主動參與教育科學研究活動的科研意識和科學素養,具備從事教育科研工作的基本能力等方面也具有長遠的實際意義。
6. 教育研究方法有哪些
1、個案研究法:個案研究法是當今教育研究中運用廣泛的定性研究方法,也是描述性研究和實地調查的一種具體方法。它主要通過案例方式考察教育現象,基本目的在於描述與解釋,在描述過程中進行解釋。
2、行動研究法:行動研究是教師和研究人員針對實踐中的問題,綜合運用各種有效方法,以改進教育工作為目的的教育研究活動。它將教育理論和教育實踐融為一體,將教育者和教育現實問題緊密結合,強調在「行動」中研究、在「情境」中研究、在「做」中研究。行動研究的基本過程大致分為循序漸進的四個環節,即計劃、行動、考察和反思。
3、調查研究法:調查研究法是研究者採用問卷、訪談、觀察、測量等方式對現狀進行了解,對事實進行考察,對材料進行收集,從而探討教育問題、教育現象之間聯系的研究方法。
4、教育敘事:教育敘事是以敘事、講故事的形式記錄在自己的教育實踐、教育生活中發生的各種真實鮮活的教育事件和發人深省的動人故事,表述自己在實踐過程中的親身經歷、內心體驗和對教育的理解感悟。
(6)教育科學研究方法知識譜例擴展閱讀:
教育研究的方法:定性的方法和定量的方法 教育研究的基本是科學的方法,對教育有關的因素進行分析測試,研究教學的過程。
數據有兩種類型,定性的和定量的數據。定性研究使用定性的數據。數據的特徵是描述性的。教育研究者地定性數據包括:觀察、訪談、文件分析、作品分析。(論文、日記、照片或者博客)
教育是以教育科學理論為基礎,以教育領域中發生的現象為對象,以探索教育規律為目的地創造性的認識活動。簡言之,是用教育理論去研究教育現象,探索新的未知規律,以發現新情況,總結新經驗,為實施素質教育,深化教育改革服務。
在教育研究中,包含了多個學科不同程度的交叉。這些學科包括:心理學,社會學,人類學和哲學。這些學科交叉為研究方法提供了很多可能性。教育研究的發現應該在特定的情境中解釋,可能不適合其他的時間、空間。
7. 教育科學的理論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一)基本的邏輯思維方法 邏輯思維方法是將事物的發展進程在思維中以邏輯的形式表現出來,從而制定理論體系的方法。
(二)歷史—邏輯方法 歷史,指客觀事物(包括自然界和人類社會)本身發展的歷史過程以及人類認識客觀現實的歷史發展過程(如科學史、哲學史、思維史等)。
(三)系統科學方法 系統科學方法包括系統方法、信息方法、控制方法、結構方法、功能研究方法等。
(四)發生學方法 發生學方法,是在研究自然和社會現象時以分析它們的起源和發展過程為基礎的一種研究方法。
(五)從抽象上升到具體這里的抽象和具體都是指理性認識階段的思維的抽象和思維的具體。
8. 2015考研教育學知識點:教育研究方法(1)
【教育研究概述】
(一)教育研究的界說––1.教育研究的含義:以發現或發展科學知識體系為導向,經過對教育現象的解釋、?和控制,以促進一般化原理、原則的發展2.意義:①探索教育規律,以解決重要的教育理論與實踐問題為導向②改善教育實踐,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教育的發展和改革③完善和發展教育理論增強研究者的研究能力,培養未來教育改革家3.教育研究的類型:(1)價值研究與事實研究(2)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3)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二)教育研究的科學化歷程––(1)直覺觀察時期:從古希臘至16世紀,在近代科學產生以前,教育研蠢喚滾究方法論是在樸素唯物論基礎上的直覺觀察時期,具有樸素性和自發性的特點採用觀察法以及歸納、演繹和類比的思維方式對教育現象進行研究並形成理論辯證法的初步運用以及樸素的系統觀(2)分析為主的方法論時期:17世紀至20世紀初,以經驗論(培根)和唯理論(笛卡爾,試圖將兩者結合起來的是康德)兩個派別的形成以及實踐中重思辨、邏輯和分析為基本特徵採用歸納法和演繹法心理學思想開始成為教育科學研究方法論的理論基礎主張教育要適應自然,並從自然科學中移植「實驗方法」(3)形成獨立學科時期:20世紀至20世紀50年代,構成教育研究方法體系的大部分方法是從其它學科移植而來的教育研究方法理論中的兩個基本派別進步派與傳統派、實證的與思辨的、實用的與理論的進一步分道揚鑣,各自的發展研究為方法論的發展開拓了新領域受西方哲學非理性主義、唯科學主義思潮及實用主義教育哲學影響教育科學領域內分科的學科研究方法也同時取得顯著進展教育研究方法的發展還受到馬克思主義辨證唯物論的和心理學及心理學研究方法的發展兩個方面因素的直接影響(4)現代教育與現代教育研究方法的變革:20世紀50年代以來,西方科學哲學出現了一個新的發展趨勢,主要表現在沖破了對科學理論的靜態的邏輯分析,把對方法論的研究同科學發展的歷史聯系起來科學對自然和社會的研究越來越廣泛、深入不同學科的相互滲透科學研究課題的復雜性、綜合性在日益加強,科學研究手段日益復雜、精密,科學研究成為集體的、綜合的事業
(三)我國教育研究的現狀及問題––1.特徵:①重經驗描述,缺乏理論概括②重先王之道帶余,遵循歷史傳統③教育和科學技術的發展脫節④思維方式整齊劃一、整體直觀2.現狀:①研究的主體在不斷地擴大②研究的范疇在不斷拓展③研究的問題意識增強④研究角度和方法多元化3.存在問題:①多元化跨學科的研究方法沒有得到重視②定性鏈跡和定量的綜合研究不夠③從個人經驗出發的感悟性、思辨性研究依舊占據教育研究的主流,應加強科學實證性④不善於吸收利用其他學科的研究成果
(四)教育研究的主要趨勢––①自然化、生態化②綜合化(研究方法、研究工具、多變數實驗設計)③多文化趨勢④現代化
(五)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則––1.客觀性原則:要從客觀的教育事實出發,實事求是地研究教育問題2.創新性原則:體現在選題、研究方法和角度和研究結論等方面3.理論聯系實際原則:要以正確的理論為指導,以解決實際問題,研究實際情況為出發點,體現在注意選題的生活基礎及研究對象和環境的相互關系和加強理論對實踐的指導作用上4.倫理原則:教育研究中所採用的方法必須符合當前的道德倫理,不能夠違反法律法規,損壞他人身心健康等這是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則,因為教育研究對象是人①評估研究的倫理可接受性②充分認識並尊重研究對象的權利③研究者應承擔對研究者應負的責任
(六)教育研究的一般過程––1.選題2.研究設計3.搜集資料4.整理與分析資料5.撰寫研究報告6.總結與評價階段
(七)教育研究方法及其類型––1.含義:教育研究方法是按照某種途徑,有組織、有計劃地、系統地進行教育研究和構建教育理論的方式,是以教育現象為對象、以科學方法為手段,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以獲得教育科學規律性知識為目標的一整套系統研究過程2.特點:除了一般研究方法的特點之外,獨特之處在於①帶有很強的綜合性和整體性②研究的周期很長③針對性、實踐性很強④研究參與主體廣泛3.功能:是實現教育學科取得進步性進展的必要條件能夠提高教育研究人員的素養和研究能力4.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類型:(1)理論方法(歸納、演繹、類比分類、比較、分析、綜合、概括)(2)實證方法(觀察、問卷、訪談、測量)(3)實驗研究方法(前實驗、真實驗、准實驗)(4)歷史研究方法(文獻法、內容分析法)。
考研有疑問、不知道如何總結考研考點內容、不清楚考研報名當地政策,點擊底部咨詢官網,免費領取復習資料:https://www.87dh.com/xl/
9. 教育科學研究的基本過程有哪些
教育科學研究的基本過程:
1、選題;
2、論證開題;
3、設計方案;
4、實施研究;
5、運用各種方法研究並獲取資料;
6、收集研究資料;
7、分析整理資料;
8、得出結論,進行驗證與檢驗;
9、形成成果並進行成果表述;
10、寫出結題報告。
(9)教育科學研究方法知識譜例擴展閱讀
教育科學研究要遵循的基本原則:
(1)客觀性原則;
(2)系統性原則;
(3)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
(4)教育性(倫理性)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