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科爾伯格運用什麼方法對兒童道德判斷進行研究
採用道德兩難故事法
科爾伯格認為,品德的發展依賴於認知能力的發展、道德判斷的成 熟,道德教育的任務就在於提高學生 的道德 判斷的水平。他採用道德兩難故事法,對兒童道德判斷的發展進行 了探究和分析
2. 皮亞傑道德研究採用的方法主要是
對偶故事法。
對偶故事法是皮亞傑研究道德判斷時採用的一種方法。利用講述故事向被試提出有關道德方面的難題,然後向兒童提問。
利用這種難題測定兒童是依據對物品的損壞結果還是依據主人公的行為動機做出道德判斷。由於皮亞傑每次都是以成對的故事測試兒童,因此,此方法被稱為對偶故事法。
皮亞傑道德研究典型故事
(1)一個叫約翰的小男孩在他的房間時, 家裡人叫他去吃飯, 他走進餐廳。但在門背後有一把椅子,椅子上有一個放著15個杯子的托盤。約翰並不知道門背後有這些東西。他推門進去,門撞倒了托盤,結果15個杯子都撞碎了。
(2)從前有一個叫亨利的小男孩。一天,他母親外出了,他想從碗櫥里拿出一些果醬。 他爬到一把椅子上, 並伸手去拿。由於放果醬的地方太高,他的手臂夠不著。在試圖取果醬時,他碰倒了一個杯子,結果杯子倒下來打碎了。
皮亞傑對每個對偶故事都提兩個問題:1.這兩個小孩是否感到同樣內疚? 2.這兩個孩子哪一個更不好?為什麼?
通過被試的反應,皮亞傑發現,兒童的道德判斷是從早期的注重行為結果的評價向注重行為的動機發展,其道德認知水平從「他律」向「自律」發展。
3. 科爾伯格採用什麼方法對兒童的道德發展進行研究
柯爾伯格研究道德發展的主要方法是兩難故事法。
勞倫斯·科爾伯格(LawrenceKohlberg,1927——1978)是美國當代著名的心理學家和教育家,也是現代道德認知發展理論的創立者。他在20世紀50年代完成的博士論文,就奠定了其終生的研究方向。
科爾伯格沿著皮亞傑(JeanPiaget,1896——1980)研究兒童道德判斷的路線,在兒童道德認知發展與道德教育領域辛勤工作了30多個春秋,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構建了一個包括道德發展的哲學、道德發展的心理學以及道德教育的實踐策略的龐大理論體系。
柯爾伯格主要通過兩難故事法研究兒童和青少年的道德發展階段。柯爾伯格兩難故事測驗採用9個道德價值上互有沖突的兩難故事,讓被試者在兩難推論中做出是非善惡的判斷並說明理由,最典型的故事是「海因茲偷葯」。
自然觀察法和實驗室實驗法是心理學常用的研究方法;對偶故事法是皮亞傑研究道德判斷時採用的一種方法。皮亞傑採用對偶故事法研究道德的發展,柯爾伯格採用的是兩難故事法研究道德的發展。
柯爾伯格用「道德兩難故事法」,確定被試者道德認識發展的水平。對偶故事法是皮亞傑研究道德判斷時採用的一種方法。
觀察法是在自然條件下,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對所要研究的現象或行為進行觀察、記錄和評價的一種方法。實驗法是對某些條件加以控制,有計劃地改變某種教育因素,從而考察該因素與隨之產生的結果之間因果關系的一種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