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現在編制城市規劃時最好的人口預測方法是什麼
沒有什麼最好的方法的。要看具體要預測的地區確定。
如果是常年經濟社會發展和人口變動較為穩定,而且沒有什麼比較突然的外部條件刺激的區域,可以用各種數學模型進行趨勢外推,人口數量直接趨勢外推,經濟發展趨勢外推然後推導人口數量,或者用多種因素推導人口增長趨勢等等。
如果遇到規劃期內有可預見的重大環境變化,或者刺激因素的,不適合用趨勢外推法。可以採用情景分析類比,找一些發展背景和刺激要素相似的較為成熟的區域的現有規模或者發展軌跡與目標地區進行類比來預測目標地區的發展趨勢。
⑵ 人口預測的人口推測方法
趨勢法:根據過去人口數量的統計數據,並假設今後人口的變化趨勢仍按同樣的函數曲線發展,即可估算未來人口的數量。常用的人口發展函數有:幾何發展函數、指數發展函數、修正指數發展函數、勞捷斯蒂曲線、岡培茲曲線。這類方法的特點是利用某一確定的數學函數為基礎,因此又稱數學方法。
因子分析法:這是現代廣泛應用的一種預測法。它要求所研究的人口具有較詳細的統計數據,如按年齡和性別的人口數、生育率、死亡率等方面的資料。在進行城鄉人口預測和地區性人口預測時,還需要取得人口遷移的有關信息。根據這些數據,可對生育率、死亡率未來的變化作出估計,進一步預測人口數量和結構的變化。因子分析法所使用的數學模型可以是確定型的,也可以是概率型的,並可結合特殊需要進行預測計算,如經濟人口預測、人才預測等。人口預測模型可以是連續型的,也可以是離散型的。一般為了便於在電子計算機上運行並與人口統計的口徑相一致,往往採用離散型的人口預測模型。
⑶ 如何統計大城市人口結構及社會層次
(一)人口普查按照常住人口概念及其具體的五種情況來登記調查,普查得出的人口即為本地的常住人口。這種統計方法工作量大,所需經費多,但數據最准確。
(二)人口測算利用相關部門的人口變動資料進行測算。先以當年末公安局的戶籍人口為基礎,結合計生委的人口資料,確定人口基數,再根據公安的流入人口資料與人口普查資料確定當年的流入人口,利用公安、計生、勞務辦、就業局的流出人口資料確定當年的流出人口,最後用人口基數加上流入人口減去流出人口推算當年常住人口。這種統計方法工作量和所需經費都較少,但數據誤差大。
(三)人口抽樣調查以人口普查數據為基礎,利用人口變動抽樣調查資料進行推算。即以人口普查時的常住人口數為基礎,每年進行人口變動抽樣調查取得常住人口發展速度或常住人口與戶籍人口的比例,進而計算報告期的常住人口數。較前兩種方法而言,這種統計方法工作量及所需經費都適中,且數據比較准確。
常住人口是指全年經常在家或在家居住6個月以上,而且經濟和生活與本戶連成一體的人口。外出從業人員在外居住時間雖然在6個月以上,但收入主要帶回家中,經濟與本戶連為一體,仍視為家庭常住人口;在家居住,生活和本戶連成一體的國家職工、退休人員也為家庭常住人口。但是現役軍人、中專及以上(走讀生除外)的在校學生、以及常年在外(不包括探親、看病)且已有穩定的職業與居住場所的外出從業人員,不應當作家庭常住人口。具體調查時,符合以下幾種情況的人口登記為常住人口:
(一)居住在本鄉、鎮、街道,並已在本鄉、鎮、街道辦理常住戶口登記的人。
(二)已在本鄉、鎮、街道居住半年以上,常住戶口在本鄉、鎮、街道以外的人。
(三)在本鄉、鎮、街道居住不滿半年,但已離開常住戶口登記地半年以上的人。
(四)調查時居住在本鄉、鎮、街道,常住戶口待定的人。
(五)原住本鄉、鎮、街道,調查時在國外工作或者學習,暫無常住戶口的人。
常住戶口在本鄉、鎮、街道,但已離開本鄉、鎮、街道半年以上的人,在戶口所在地只登記人數,不計入戶口所在地的常住人口數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