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從數據分析師考試之筆試試題看職業要求
從數據分析師考試之筆試試題看職業要求
一、異常值是指什麼?請列舉1種識別連續型變數異常值的方法?
異常值(Outlier) 是指樣本中的個別值,其數值明顯偏離所屬樣本的其餘觀測值。在數理統計里一般是指一組觀測值中與平均值的偏差超過兩倍標准差的測定值。
Grubbs』 test(是以Frank E. Grubbs命名的),又叫maximum normed resial test,是一種用於單變數數據集異常值識別的統計檢測,它假定數據集來自正態分布的總體。
未知總體標准差σ,在五種檢驗法中,優劣次序為:t檢驗法、格拉布斯檢驗法、峰度檢驗法、狄克遜檢驗法、偏度檢驗法。
點評:考察的內容是統計學基礎功底。
二、什麼是聚類分析?聚類演算法有哪幾種?請選擇一種詳細描述其計算原理和步驟。
聚類分析(cluster analysis)是一組將研究對象分為相對同質的群組(clusters)的統計分析技術。 聚類分析也叫分類分析(classification analysis)或數值分類(numerical taxonomy)。聚類與分類的不同在於,聚類所要求劃分的類是未知的。
聚類分析計算方法主要有: 層次的方法(hierarchical method)、劃分方法(partitioning method)、基於密度的方法(density-based method)、基於網格的方法(grid-based method)、基於模型的方法(model-based method)等。其中,前兩種演算法是利用統計學定義的距離進行度量。
k-means 演算法的工作過程說明如下:首先從n個數據對象任意選擇 k 個對象作為初始聚類中心;而對於所剩下其它對象,則根據它們與這些聚類中心的相似度(距離),分別將它們分配給與其最相似的(聚類中心所代表的)聚類;然 後再計算每個所獲新聚類的聚類中心(該聚類中所有對象的均值);不斷重復這一過程直到標准測度函數開始收斂為止。一般都採用均方差作為標准測度函數. k個聚類具有以下特點:各聚類本身盡可能的緊湊,而各聚類之間盡可能的分開。
其流程如下:
(1)從 n個數據對象任意選擇 k 個對象作為初始聚類中心;
(2)根據每個聚類對象的均值(中心對象),計算每個對象與這些中心對象的距離;並根據最小距離重新對相應對象進行劃分;
(3)重新計算每個(有變化)聚類的均值(中心對象);
(4)循環(2)、(3)直到每個聚類不再發生變化為止(標准測量函數收斂)。
優點:本演算法確定的K 個劃分到達平方誤差最小。當聚類是密集的,且類與類之間區別明顯時,效果較好。對於處理大數據集,這個演算法是相對可伸縮和高效的,計算的復雜度為 O(NKt),其中N是數據對象的數目,t是迭代的次數。一般來說,K<<N,t<<N 。
缺點:1. K 是事先給定的,但非常難以選定;2. 初始聚類中心的選擇對聚類結果有較大的影響。
點評:考察的內容是常用數據分析方法,做數據分析一定要理解數據分析演算法、應用場景、使用過程、以及優缺點。
三、根據要求寫出SQL
表A結構如下:
Member_ID (用戶的ID,字元型)
Log_time (用戶訪問頁面時間,日期型(只有一天的數據))
URL (訪問的頁面地址,字元型)
要求:提取出每個用戶訪問的第一個URL(按時間最早),形成一個新表(新表名為B,表結構和表A一致)
create table B as select Member_ID, min(Log_time), URL from A group by Member_ID ;
點評:SQL語句,簡單的數據獲取能力,包括表查詢、關聯、匯總、函數等。
另外,這個答案其實是不對的,實現有很多方法,就不貼出來了,大家自己去發揮吧。
四、銷售數據分析
以下是一家B2C電子商務網站的一周銷售數據,該網站主要用戶群是辦公室女性,銷售額主要集中在5種產品上,如果你是這家公司的分析師,
a) 從數據中,你看到了什麼問題?你覺得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b) 如果你的老闆要求你提出一個運營改進計劃,你會怎麼做?
表如下:一組每天某網站的銷售數據
a) 從這一周的數據可以看出,周末的銷售額明顯偏低。這其中的原因,可以從兩個角度來看:站在消費者的角度,周末可能不用上班,因而也沒有購買該產品的慾望;站在產品的角度來看,該產品不能在周末的時候引起消費者足夠的注意力。
b) 針對該問題背後的兩方面原因,我的運營改進計劃也分兩方面:一是,針對消費者周末沒有購買慾望的心理,進行引導提醒消費者周末就應該准備好該產品;二是,通過該產品的一些類似於打折促銷等活動來提升該產品在周末的人氣和購買力。
點評:數據解讀能力,獲取數據是基本功,僅僅有數據獲取能力是不夠的,其次是對數據的解讀能力。
五、用戶調研
某公司針對A、B、C三類客戶,提出了一種統一的改進計劃,用於提升客戶的周消費次數,需要你來制定一個事前試驗方案,來支持決策,請你思考下列問題:
a) 試驗需要為決策提供什麼樣的信息?
c) 按照上述目的,請寫出你的數據抽樣方法、需要採集的數據指標項,以及你選擇的統計方法。
a) 試驗要能證明該改進計劃能顯著提升A、B、C三類客戶的周消費次數。
b) 根據三類客戶的數量,採用分層比例抽樣;
需要採集的數據指標項有:客戶類別,改進計劃前周消費次數,改進計劃後周消費次數;
選用統計方法為:分別針對A、B、C三類客戶,進行改進前和後的周消費次數的,兩獨立樣本T-檢驗(two-sample t-test)。
點評:業務理解能力和數據分析思路,這是數據分析的核心競爭力。
綜上所述:一個合格的數據分析應該具備統計學基礎知識、數據分析方法、數據獲取、數據解讀和業務理解、數據分析思想幾個方面能力。
② 一本故事書,小明從第6頁開始看,看了10頁剛好看完,這本故事一共有多少頁
這本故事一共有15頁。
解答過程如下:
(1)一本故事書,小明從第6頁開始看,看了10頁剛好看完,表示從開始看第六頁到看完這本書總共是10頁。
(2)所以這本故事書的頁數就是:5+10=15頁。
(3)這道題目主要考查的是閱讀信息的能力,從第六頁開始看和看完第六頁的意思是不同的。
(2)從分析方法看擴展閱讀:
整數的加法法則:
(1)相同數位對齊;
(2)從個位算起;
(3)加法中滿幾十就向高一位進幾;減法中不夠減時,就從高一位退1當10和本數位相加後再減。
解決這類問題的方法:
(1)分析法:分析法是從題中所求問題出發,逐步找出要解決的問題所必須的已知條件的思考方法。
(2)綜合法:綜合法就是從題目中已知條件出發,逐步推算出要解決的問題的思考方法。
(3)分析、綜合法:一方面要認真考慮已知條件,另一方面還要注意題目中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這樣思維才有明確的方向性和目的性。
③ 3.從課程評價的方法看,檔案婆評價屬於從課程評價的方法看,向卷調查屬
課程價值取向陸啟光摘要:從價值主體維度看,課程價值存在社會與學生兩種取向,導致這種二元對立的因素有:教育價值選擇、教育事實、社會更替。缺乏人性是現代課程價值取向的隱憂,應採用優化思想促使課程價值取向在不同層面上找到人性與科學的不同結合點,力保學生從低層級向高層級發展,弘揚教育主體性。課程價值取向;主體性;人性課程價值取向探析陸啟光摘要從價值主體維度看,課程價值存在社會與學生兩種取向,導致這種二元對立的因素有:教育價值選擇、教育事實、社會更替。缺乏人性是現代課程價值取向的隱憂,應採用優化思想促使課程價值取向在不同層面上找到人性與科學的不同結合點,力保學生從低層級向高層級發展,弘揚教育主體性。關鍵詞:課程價值取向;主體性;人性課程的價值取向歷來引起教育學界的普遍關注,它不僅涉及教育的理論,更重要的是直接影響到教育的諸多實際,如教育的內容的選擇,教育方式方法的取捨,教育評價的標准等等。本文擬從價值主體這一維度對其進行嘗試性探討。一、對立的兩極:課程價值的歷史選擇縱觀課程發展的歷史長河,通過對中外教育內容選擇的分析,從價值主體這一視角來研究,不難概括出幾千年課程的價值取向不外乎就是社會中心與學生中心。社會中心以古希臘的斯巴達與雅典的課程最為明顯,學生中心以杜威和古希臘的「三哲」的課程主張為代表。關於課程價值選擇出現的分歧和對立,早就為一些教育家所注意,閃爍於他們的教育言論中。巴格萊曾指出,在漫長的教育史中,一直存在兩種對立的教育理論,這些對立的教育理論可以用一些配成對的沖突概念加以概括:「個人與社會」、「自由與紀律」、「興趣與努力」、「游戲與工作」、「目前需要與長遠目標」、「親身經驗與種族經驗」、「心理組織與邏輯組織」、「學生主動性與教師主動性」。他指出:「這些術語所表明的基本原理是二元論,它持續了好多個世紀。」①此外,杜威、諾爾,以及德國文化教育學派也對若干對立的教育理論作了概括和研究。但若就價值主體而言,則只可分為學生中心和社會中心(包括集體、國家和社會)。二、非此即彼的二元對立模式:歷史上課程價值取向的誤區歷史上對課程的價值選擇缺乏一種理性的思考,存在著形而上學的非此即彼的二元對立選擇模式,這有著其深遠的社會淵源。(一)教育價值選擇的非此即彼的二元對立模式勢必導致課程價值選擇的非此即彼的二元對立模式。教育價值選擇出現非此即彼既有主觀原因也有客觀原因。②主觀原因是人們在思想方法上的二元對立模式。由於哲學上對立兩極的長期爭論而始終得不到統一,人們在認識論、價值論等方面形成以非此即彼為主要特徵的認識和判斷形式。在教育上由認識論、價值論而引起價值的兩難選擇,價值是一元性與多元性的統一與對立,「當肯定價值的一元性而否定價值的多元性時,教育價值選擇就會局限於教育價值的理想指向而脫離教育價值的現實指向,陷入脫離現實的理想主義。當肯定價值的多元性而否定價值的一元性時,教育價值選擇就會與之相反,陷入沒有理想追求的現實主義。」③教育價值選擇出現非此即彼的二元對立模式也有客觀的原因,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1.社會生活的復雜性、社會需要的多元性以及由此造成的人們社會利益間的沖突。2.教育要適應社會的發展並為社會發展服務和教育要適應人的發展並為人的發展服務之間的復雜性。這兩個因素也會引起人類教育的價值選擇發生矛盾,走向對立的兩極。馬克思曾經說過「人是社會關系的總和」,作為個體的人與整體的社會總是在矛盾與一致的不斷運動中向前發展的,教育價值的選擇表現為與社會總體的價值觀、認識觀、生活觀的同步性,而作為教育價值系統的子系統的課程價值自然與其母系統保持著整個系統的協同性,出現亦步亦趨的現象。當教育價值選擇因局限於理想指向脫離現實指向而陷入理想主義時,課程的價值取向也表現為脫離現實的理想主義;當教育價值選擇因局限於現實指向脫離理想指向而陷入沒有理想追求的現實主義時,課程的價值取向也表現為不顧理想的現實主義。(二)教育事實的偏差引起教育價值選擇的反省,從而牽動課程價值取向的轉軌。以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教育的產生與發展為例。歐洲封建社會建立後,教育的目的是培養以宗教神學武裝起來治理國家的統治人才,課程的價值選擇必然要服從這一目的。當時的教會學校的全部教育內容就是進行宗教教育,連從古希臘古羅馬流傳下來的「七藝」也被蒙上神學的色彩,其內容始終貫穿神學思想,神學成為全部教學科目的「王冠」,各種自然科目(科學)被打下冷宮。這就是當時課程的價值取向,但此時的教育內容(課程)尚能適應剛建立起來的封建社會的需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到10世紀開始,西歐封建社會內部的手工業與商業逐步發展起來,出現了早期資本主義手工業工場,引起新的生產技術的發展,這時新大陸、新航線的發現開闊了人們的眼界,於是出現了新興資產者反抗封建主階級和城市自治反抗封建政權桎梏的斗爭。這時缺少自然科學知識,大肆宣揚封建神學的教育已出現重大危機(教育已不適應社會發展要求出現偏差)。相反,崇尚科學知識、重技能培養、打破封建束縛的教育價值取向順應了社會歷史發展的呼喚,於是文藝復興「抑神揚人」的教育呼之即出,應運而生,創設了新的課程體系,古代希臘、羅馬時期所實施過的智育、體育、道德教育和美育又被拾起,並給以擴展與深化,並由此創設了文藝復興的輝煌燦爛文化,但盯薄伽丘、莎士比亞、達芬奇、拉斐爾、米開朗基羅、哥白尼、伽利略、誇美紐斯等給人類留下了永恆閃光的足跡。由此可見,教育事實的偏差勢必引起人們對其重新審視,從而使教育價值觀、教育價值選擇發生變化,從而也建立起新的課程價值取向。人類的教育與課程正是在這種實踐與價值的相互矛盾運動中不斷得以發展和進步,逐漸向理想目標邁進。(三)社會的更替促使新的統治者利用權力迫使教育為之服務也引起課程的價值取向出現二元對立。當一個新的社會形態取代了舊的社會形態後,新的統治者就持批判眼光對舊的社會的一切進行審視,重新構建新的價值體系,因為「砸爛舊世界,建立新世界」是所有統治者的至理名言。這樣,在新的政治觀、新的價值觀的主導下就出現了新的教育價值選擇,新的課程價值取向。這在階級社會里表現得最為明顯。一個生動的例子就是辛亥革命結束後民國教育宗旨的更替和變化。1912年在中華民國教育總長蔡元培先生的主持下,制定了民國的第一個教育宗旨:「注重道德教育,以實利教育、軍國民教育輔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統而觀之,則是『德、智、體、美四育和諧發展的教育方針」④。這便是民國初的教育和課程的價值取向。但事隔不久,袁世凱竊奪了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建立了北洋軍閥政府,1915年袁世凱親自頒定教育宗旨,「其實質正是清末教育宗旨『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實』五項教育宗旨的翻版,並對此五項進一步發展為『愛國』、『尚武』、『崇實』、『法孔孟』、『重自治』、『戒貪爭』、『戒躁進』七項。這就使封建教育宗旨在袁世凱假意玩弄的新名詞底下徹底復活了。」⑤可見在不同的社會形態里,教育及課程的價值取向較多地以處於統治地位的統治者的價值觀、價值取向為軸心而轉移,表現出教育、課程價值取向的鮮明的時代性和階級性。三、人性與科學的整合:課程價值的正確取向首先必須明確指出的是,這里的「人性」一詞指的是馬克思所說的人的特性、本質或本性,即「自由自覺的活動是人類的特性」,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他們的需要即他們的本性。」⑥(一)缺乏人性:現代課程價值取向的隱憂。社會發展至今,人類的災難主要不是來自外界,而是來自人類的自身!當人類的腳步踏入20世紀的時候,有人發出了「知識就是力量」的口號,科學的欣欣向榮使人類忘乎所以,二元對立的思維模式再度光臨,人們只看到科學的偉大力量,因科學按照它自身發展的內在邏輯,沖破封建神學宗教的牢籠,拓寬了人類的認識領域,使人類的智慧之花得以綻放,生產力得到了極大解放,人類從大自然中獲得了巨大的物質財富,人類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得到充分顯示,有人稱當今時代是新科技革命的時代,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浪潮接踵而至,第四次浪潮也悄然來臨,這時人類展望明天,似乎離人間天堂只有一步之遙。盡管現代哲學家們,總想在二元兩極中找到某種確定性,以克服痛苦的二元分裂,然而這似乎只是哲學家的事。人類仍然沉迷於科學的夢幻中,課程的唯科學主義價值取向膨脹。唯科學主義的負面效應在呼喚人性的復甦,被蔑視多年的人性教育在低吟「明月何時照我還」。美國在嘗到唯科學主義的苦果後不得不在1984年發表《挽救我們的精神遺產——高等教育人文學科報告書》,報告書震撼美國,也引起世界各國的警醒。還人性教育的真面目以糾正扭曲的人性,追尋教育的本體價值,以富於良知的課程來拯救那些扭曲的靈魂,培養後一代,讓人類真正「學會關心」、「學會生存」已迫在眉睫。(二)人性與科學:時代主題的呼喚。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兩大主題,是人類在痛苦沉思後的覺醒,人類如何才能和平共處?如何才能求得自身的生存和發展?答案只有一個:地球上的每一個人,不僅能夠掌握科學知識,同時還要富於人性。和平與發展需要科學。科學自從產生至今,顯示了其神奇的力量,給人類帶來了幸福之光,所以也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馬克思早就說過,科學技術是生產力。1988年,鄧小平同志在與胡薩克談話時明確提出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⑦科學,使人類從蒙昧走向文明,從貧窮走向富裕。人類從產生之初離不開科學,今後的和平與發展更離不開科學。和平與發展更需要人性。科學使和平與發展成為可能,而人性則是和平與發展的先決條件。缺乏人性的唯科學主義帶來的危害前面已談過,其原因在於科學教育的局限性,「一是科學教育自身並不能保證人類就一定會將科學技術用於造福人類的目的。」「二是科學教育的片面發展不僅無助於人與自然的沖突、人與人的沖突以及人內心的不平衡性等世界性問題的解決,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這些矛盾和沖突更加突出地表現出來。」⑧正因為如此,1989年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北京召開的「面向21世紀教育國際研討會」,基於對本世紀末教育發展的回顧和檢討以及對21世紀教育發展方向的展望,提出了「學會關心」的宣言。這一宣言回顧了人類世界的今天盡管物質文明高度發達,卻又面臨著越來越多來自生存環境的挑戰,明確提出了「關心自己的健康,關心自己的家庭、朋友和同行,關心他人,關心社會和國家的經濟和生態利益,關心人權,關心其他物種,關心地球的生活條件,關心真理、知識和學習。」總之要求人類應具更豐富的人性,反映到教育中來,則要求課程的一個價值取向便是:人性。和平與發展是世界的總主題,而「學會生存」和「學會關心」則是全球教育的主題,人性與科學就是課程的價值取向。(三)人性與科學的高度有機整合:課程正確的價值取向。如何調和好課程價值取向在人性與科學間存在的沖突,避免顧此失彼,找到二者在不同條件下的最佳結合點,這就是優化思想所要解決的問題。經濟學上的優化思想是指尋找最恰當的標准或比率,尋找在特定的標准下最好的行動方案,以便獲得最理想的效果。優化的前提是數量化,如以0.618為系數的優選法,稅收中的稅率等。70年代美國青年社會學家拉弗用一條曲線成功地解釋了稅率高低與收益大小的關系。拉弗曲線意在闡明低的稅率可通過刺激生產而增加政府的收益;反之,過高的稅率則會通過製造失望打擊或遏止生產,政府反而減少收益。尋求曲線A、B兩端點間最恰當的E點,正是優化之所求,盡管這個E點變動不居,且因人因時因事因地而異(最可行的點未必是處於50%的中點,)但畢竟可以通過試誤不斷調整以逼近這個E點。課程的價值取向就是力求在科學與人性間找到一個最佳結合的E點,協調好社會與個人在需要及發展等問題上存在的矛盾。當然,這個E點並非人性與科學的簡單的代數相加或調和,而是指在不同的條件下(如層次、學科、專業等)二者的高度有機整合(即這個E點是變動不居的,視條件而定)。這種整合的結果是一個人性與科學的統一體,其意義一是此統一體能協調課程和教育在價值取向上的種種沖突,完成各種整合⑨,二是通過此統一體培養出來的是全面和諧發展的人,這樣的人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時,能做到真善美的完美和諧與統一。這正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和本質之所在,也是課程價值取向的終極目的和最高目標。何謂全面和諧發展?指的是個體根據社會和個人的需要得到充分、自由的發展,這樣的人對社會有極強的適應力和應變力,無論何時、何地、什麼條件下都能充分發揮個人的主觀能動性,盡最大可能地擔當起個人的義務和責任,達到個體與社會、人類與自然的最和諧與統一。在這里有必要區分關於個體發展的不同層級。第一層級:全面和諧發展,第二層級:和諧發展,第三層級:一般發展,第四層次:片面發展。這四個層級從高到低排列,不同層級對人性與科學的要求有所不同。我們從最低層級(片面發展)開始分析。片面發展是鮮明的非此即彼的二元對立模式。文藝復興時期以個性為取向,要求片面弘揚人性。進入現代社會後,又片面推崇科學,以科學為取向。由這二者作取向培養出來的人常常引起個體與社會的沖突和矛盾,都會引起人性的異化。一般發展。贊科夫根據維果茨基的「最近發展區」原理提出其「一般發展」理論。「我們所理解的一般發展,是指兒童個性的發展,它的所有方面的發展。因此,一般發展也和全面發展一樣,是跟單方面的、片面的發展相對立的。」①0「一般發展」既包括智力的發展,又包括心理的發展,也包括性格與思想品質的發展,還包括身體的發展,即包括「人的完整發展問題。」①1贊科夫在這里提出了人的發展的各個方面,沒有指出發展的程度,但我們可從其「以盡可能大的教學效果來促進學生的一般發展」①2看出他是從教學的角度來強調學生的發展,而要使個體得到完全應有的發展則不是教學能完成得了的,這就是我們提倡大教育和「終身教育」的原因之一。可見,以「一般發展」為取向的課程在對人性和科學的要求上尚不能達到人類教育的根本目的,這還尚待有所升華和發展。和諧發展。翻開教育史,我們可從古希臘雅典時期的教育家和後來的誇美紐斯、裴斯泰洛齊、第斯多惠等人的教育理論找到「和諧發展」的倩影,但他們僅從「人的本身、里外都只是一種和諧」①3,或從國家和社會的和諧協調來論述和諧發展,這是一種不科學的、不完全的和諧發展論。真正的和諧發展「就是個體需要與社會需要的內在同一,從而使個體與社會獲得一致的發展。」①4若以此為課程的價值取向,則培養出來的人較贊科夫的「一般發展」的人在科學技術的掌握,在個性的發展上要充分得多。然而人類追求的是最理想的境界,它要求人類不僅學會關心自己、他人、集體與社會及其發展,還要學會關心自然,這畢竟是人類最主要、最重要的生存環境。全面和諧發展。蘇霍姆林斯基通過對前蘇聯發展的幾十年歷程和教育存在的種種問題,提出「全面和諧發展」理論,「他談到人的和諧的發展,意味著他有能力擔當多方面的任務,他應該是社會物質生產和精神生產整個領域中的創造者、享用者、鑒賞者和保護者,是有文化素養和道德風貌的人,是積極參加社會活動的公民和具有道德基礎的新家庭的建立者。」①5為此須實現全面發展的教育任務,應使「智育、體育、德育、勞動教育和審美教育深入地相互滲透和相互交織,使這幾方面的教育呈現為一個統一的完整過程。」①6基於當時歷史條件的限制,蘇霍姆林斯基和馬克思一樣(馬克思把教育理解為智育、體育和技術教育,這是馬克思有關全面發展的主要內容①7),只從個體發展的角度來談全面發展和全面和諧發展。也許是當時人類尚未意識到生態環境隨著人類的發展也向人類提出了嚴峻的挑戰,這些對發展的理解都尚未完滿,不是真正的完全意義下的全面和諧發展。人類發展至今,環境等生態問題日益困擾著人類的發展,於是提出了環境教育等有關課題,而這些歸納起來就是人類不僅要對人類自身慈善些,而且對人類自身的生存環境也要有的良知,否則就要受到自然的懲罰,所以良知與人性是課程價值取向的一個所在。全面和諧發展需要人性與科學的高度有機整合。以此為取向組織起來的課程即是人類最理想的課程,以此知識武裝起來的個體則做到個體、社會、自然的充分的長足的協調的發展。感謝導師郭道明教授的悉心指導!
④ 語文閱讀分析方法
一.背離原文,歪曲觀點
選項中所說的觀點與原文不一致,錯項故意更換個別關鍵字詞,造成一字或一詞之差,從而背離原文的意思,或直接歪曲作者的觀點。
二.置肯定為否定,置否定為肯定
原文已明確否定了某一觀點選項卻予以肯定,或原文已明確肯定了的觀點選項卻予以否定。即變肯定為否定,或變否定為肯定。
三.主次不分,本末顛倒
就是將原文中所說的主要的問題說成次要的問題,或將次要的問題說成主要的問題,倒置其關系。
四.過於武斷,誇大其辭
將原文對某一個方面的判斷擴大成對整體的判斷,故意擴大判斷對象的范圍,誇大其辭,或對可能發生的情況說成一定會發生,過於主觀武斷。
五.節外生枝,無中生有
原文中本未說到某種觀點或態度,而選項卻脫離原文無端的毫無根據的生出一個觀點或態度,選項的判斷在原文中完全找不到根據。
六.東拉西扯,張冠李戴
將原文中「張」的觀點態度說成是「李」的觀點態度,或將「李」的觀點態度說成是「張」的觀點態度,東拉西扯,混亂不清。
七.不明事理,偷換概念
不明白原文所闡釋的道理,將原文中闡釋的某一概念換成另一概念,也就是原文說的是甲事物怎麼樣,而選項說成是乙事物怎麼樣,義理混淆不清。
八.不明關系,強拉因果
或將毫無因果關系的兩個事物強拉到一起,並強加因果關系,或將有因果關系的兩個事物的因果關系顛倒,因說成果,果說成因。
⑤ 自己確定一個研究課題,分析從哪些文獻中查找,採用什麼方法閱讀文獻,採用什
摘要 首先要做的是尋找權威雜志上相關研究領域權威人士撰寫的綜述類文章。這類文章信息量大,論述精闢,讀後不但有助於掌握相關研究的重點和焦點內容,而且能幫助我們掌握研究領域的大方向和框架,哪些人、哪個大學或研究所、在哪個方向比較強等等;其次是泛讀摘要,挑選最相關的進行精讀。精讀文章同時做筆記和標記是非常關鍵的,因為好文章可能每讀一遍就有不同的收獲,每次的筆記加上心得最後總結起來就會對自己大有幫助;再次是針對不同的需要對論文進行泛讀和跳讀。
⑥ 論文數據分析怎麼樣才看得出企業有問題財務管理論文上市公司數據分析,有什麼好的辦法或者以什麼作為參考
摘要 親,您好,關於從財務管理報表中看出企業的問題的操作,可以從這兩個方面來進行分析:
⑦ 財務分析的方法分為
財務分析和經濟活動分析的相同點在於「分析」,有相同或相近的分析程序、分析方法、分析形式等。區別主要在:
1)對象與內容不同。財務分析的對象是企業財務活動包括資金的籌集、投放、耗費、回收、分配等。經濟活動分析的對象是企業的經濟活動,除了財務活動,還有生產活動。
2)分析的依據不同。財務分析的依據主要是企業會計報表資料,經濟活動分析的資料則包括企業內部各種會計資料、統計資料、技術或業務資料等。
3)分析的主體不同。財務分析的主體具有多元性,可以是企業的投資者、債權人、也可以是企業經營者、企業職工及其他與企業有關或對企業感興趣的部門、單位或個人。經濟活動分析通常是一種經營分析,分析的主體是企業經營者或職工。
笑望採納,謝謝!
⑧ 財務分析從分析的方法和目的角度看,可分為
財務分析從分析的方法和目的角度看,可分為:動態分析和靜態分析
擴展閱讀:
財務分析是以會計核算和報表資料及其他相關資料為依據,採用一系列專門的分析技術和方法,對企業等經濟組織過去和現在有關籌資活動、投資活動、經營活動的償債能力、盈利能力和營運能力狀況進行分析與評價,為企業的投資者、債權人、經營者及其他關心企業的組織或個人了解企業過去、評價企業現狀、預測企業未來,做出正確決策提供准確的信息或依據的經濟應用學科。
⑨ 請問K線 最簡單的分析方法是怎麼看
炒股的時候大家常常都會看股票K線。利用K線找「規律」也是炒股常用的方法,畢竟股市變化多端,從而進行更好的投資,進而獲取收益。
下面跟大家來詳細說明一下什麼是K線,教朋友們自己怎麼去分析。
分享之前,先免費送給大家幾個炒股神器,能幫你收集分析數據、估值、了解最新資訊等等,都是我常用的實用工具,建議收藏:炒股的九大神器免費領取(附分享碼)
一、 股票K線是什麼意思?
K線圖有許多別的稱呼,像是蠟燭圖、日本線、陰陽線等,我們常叫K線,它最先用於分析米價的趨勢的,後來,股票、期貨、期權等證券市場也能用到它。
K線是一條柱狀的線條,由影線和實體組成。影線在實體上方的部分叫上影線,下方的部分叫下影線,實體分陽線和陰線。
Ps:影線代表的是當天交易的最高和最低價,實體表示的是當天的開盤價和收盤價。
其中紅色、白色柱體或者黑框空心都可用來表示陽線,而常見的陰線表示方法是用綠色、黑色或者藍色實體柱,
除了上面這些,大家目測到「十字線」的時候,就意味著是實體部分轉換成一條線
其實十字線的意思很簡單,它表示的是當天的的收盤價=開盤價。
領會到K線的精髓,我們可以更好地掌握買賣點(雖然股市根本是沒有辦法預測的,但是K線也會有一定的指導的價值的),對於新手來說,還是最容易操作的。
在這里有一方面大家值得注意,K線分析起來,沒有想像中那麼容易,對於炒股小白來說,建議用一些輔助工具來幫你判斷一隻股票是否值得買。
比如說下面的診股鏈接,輸入你中意的股票代碼,就能自動幫你估值、分析大盤形勢等等,我剛開始炒股的時候就用這種方法來過渡,非常方便:【免費】測一測你的股票當前估值位置?
對於K線分析的小技巧,接下來我就去講講,一些簡單的內容幫助你盡快知道。
二、怎麼用股票K線進行技術分析?
1、實體線為陰線
股票成交量是怎樣的,這個時候是我們要重視的,出現那種成交量不大的情況,表明股價可能會短期下降;如果成交量很大,那就完了,估計股價要長期下跌了。
2、實體線為陽線
實體線為陽線就說明股價上漲動力更足,是否是長期上漲呢?這還要結合其他指標才能進行判斷的。
比如說大盤形式、行業前景、估值等等因素/指標,但是由於篇幅問題,不能展開細講,大家可以點擊下方鏈接了解:新手小白必備的股市基礎知識大全
應答時間:2021-09-07,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