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研究方法豬

研究方法豬

發布時間:2022-01-29 13:19:08

㈠ 急需一篇「豬」的論文

我的空間里有,請查看。
題目為「聰明的豬」,謝謝!
http://104420865.qzone.qq.com/

網上的:
論中國古代家豬的馴養
內容提要:

豬在中國是最早被馴養的動物之一,距今8000年前磁山遺址的豬就有被馴養的證據。對由於肉食資源缺乏而做出的被動反應和出現剩餘的穀物可能是家豬出現的主要前提。家豬的飼養經過了「依賴型」、「初級開發型」和「開發型」這樣的發展過程。

關鍵詞:

中國 新石器時代 家豬

綿羊和山羊在中東地區是最早被馴養的動物。而豬的馴養不但出現較晚,也沒有發揮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中國的大部分地區,除了狗之外,豬很可能是最早被馴養的動物,而且從古至今都是最重要的家畜。因此,研究豬從野生到家養的發展過程是中國動物考古學的一個重要課題。本文在確立測量豬的牙齒和骨骼、判斷它的年齡結構、計算其在全部動物中所佔的比例等研究方法及參照考古學文化背景的前提下,依據中國新石器時代遺址發掘出土的豬骨,探討中國古代家豬的發展進程。

一、家豬起源的時間

根據到目前為止所知的資料,中國距今大約10000年以前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主要是湖南省道縣玉蟾岩遺址、江西省萬年縣仙人洞、吊桶環遺址和河北省徐水縣南庄頭遺址等四處。其中,位於北緯25.5度的玉蟾岩遺址和位於北緯28.5度的吊桶環遺址里都發現了稻米或栽培稻的硅酸體、陶器、石器和骨器等(1)。另外,位於北緯39度的南庄頭遺址里也發現了陶器、骨器和石器等(2)。依據以上發現,我們現在完全可以把中國古代栽培作物的開始及陶器製作的起源追溯到距今10000年以前。但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些遺址里發現的動物骨骼似乎都屬於野生動物,目前還沒有任何證據可以證明當時已經存在家畜(3)。

一些學者認為中國最早的家豬出自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甑皮岩遺址(4),但是我們認為其所依據的證據是有問題的。首先是這個遺址的年代至今仍有爭議,早期的報告把此遺址的年代定在距今5000年左右,文化遺存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的較早階段(5)。後來通過碳十四年代的測定,又把此遺址的年代定在距今10000-7000年之間,這些碳十四測量數據尚有待於再研究(6)。其次,這個遺址豬骨出土的層位歸屬還沒有定論。整理甑皮岩遺址出土動物骨骼的學者指出這些動物骨骼全部出自1973年的發掘(7)。有些學者認為1973年發掘的全部動物骨骼均出自早期,為距今9000年左右(8)。但是另有學者指出1973年發掘的地層都屬於這個遺址的晚期,為距今7000年左右(9)。第三,判定這些豬骨為家豬的證據是有問題的。研究者僅僅依據年齡結構,即1-2歲的個體占據65%就判定這批豬骨屬於家豬,既沒有測量豬臼齒的長度和寬度,也沒有研究牙齒磨蝕狀況和豬的年齡的關系。另外,因為明確存在家豬飼養的其它大多數遺址中豬的年齡結構以1歲的占據絕大多數,據此研究者認為甑皮岩遺址1-2歲的豬占據絕對多數表明家豬的馴養技術尚處在較低的水平,故需要馴養較長的時間,因此豬的年齡越偏大(10)。這種說法比較牽強。總之,僅僅根據年齡結構就判定甑皮岩遺址的豬屬於家豬是不科學的。對遺址中其他材料的研究表明當時甑皮岩遺址的居民以狩獵和採集為生,在這樣的狩獵採集經濟中,是否存在一定數量的家豬值得商榷。因此我們認為,把甑皮岩遺址的豬作為中國家豬的起源證據不足。

我們認為目前所知最早的家豬出自位於北緯36.5度的河北省武安縣磁山遺址,距今8000年左右。判定其為家豬主要有三個標准,即牙齒的測量、豬的死亡年齡以及豬骨遺骸出土時的考古學背景。磁山遺址豬的下第3臼齒的平均長度為41.4毫米,平均寬度為18.3毫米。這個尺寸與我們一般認為家豬第3臼齒的平均長度低於40毫米的尺寸相似(11)。其次,磁山遺址超過60%的豬在0.5到1歲時就被宰殺,這種死亡年齡結構不象是狩獵的結果,而是人為控制下的產物。另外,該遺址的幾個窖穴里都埋葬有1歲左右的骨骼完整的豬,上面堆積有大量的炭化小米。這些都是當時人的有意所為。

根據上述的發現,我們推測在中國新石器時代里家豬的出現至少要比栽培農作物和製作陶器晚2000年左右。

二、 家豬起源的前提

我們認為,在中國新石器時代里,家豬作為最早出現的家養動物之一,至少必須具備以下4個條件或前提。1是由來已久的通過狩獵活動獲取肉食資源的方式已經開始不能滿足肉食的供應,必須開辟新的途徑獲取肉食資源。2是當時在居住地周圍存在一定數量的野豬,特別是有出生不久的幼小野豬,因此人們可以捕獲它們進行馴化。3是對特定農作物的播種、管理、收獲等一系列栽培工藝的成功,鞏固了人們有意識地種植植物性食物的信心,同時也促使他們開始有意識地對動物進行馴化。4是收獲的糧食有了一定的剩餘,可以用來對動物進行飼養。

在中國,有兩個重要的考古發現可以用來驗證上述家豬起源的前提。第一個是磁山遺址里發現了300餘個長方形的土坑,其中80個土坑裡放有小米。考古學家將那些小米依照體積換算成重量,達5萬公斤之多。另外,有些土坑裡在小米之下還放有完整的豬或狗(12)。

第二個是依據對山西省襄汾市陶寺遺址出土的人骨與豬骨的食性分析。陶寺遺址距今4000年前,這個遺址發現了小米的遺存。通過對這個遺址出土的人骨和豬骨進行穩定同位素測定,發現人和豬都攝取過大量的C4植物(13)。因為小米是C4植物,所以可以推測當時的人與豬都吃小米,或者更確切地說,人吃的是小米,而豬吃的可能是小米的殼。

我們認為新石器時代居民是在自然環境制約下開展生存活動的,他們在經濟上的發展往往是被動的。比如飼養家豬,就與上述的4個條件或前提相符。第一,正如我們曾經在其他文章中闡述的那樣,養豬是在狩獵活動滿足不了肉食資源的前提下不得已而為之(14)。第二,在中國有相當數量的舊石器時代遺址和新石器時代遺址里都發現有一些野豬的骨骼,由此可以推測野豬在當時是比較普遍地存在的,人們可以通過提供食物控制它們。這可能是成功地馴化野豬的重要原因。第三,在中國的新石器時代,飼養家豬要比農業出現的晚,這表明在飼養家豬之前人們已經掌握了馴化這種行為。第四,在農業的起源階段不大可能出現剩餘的糧食,必須到栽培農作物達到一定水平,糧食生產出現了剩餘,才可以用來飼養家畜。距今8000年左右的磁山遺址里發現大量的小米,表明當時的糧食產量已經達到了一定的水平,除了供應人們的食用以外,還有一定的剩餘用來飼養家豬。此外,陶寺遺址豬骨的食性分析證明了這里的豬也吃小米,這與我們上述的前提是吻合的。

三、飼養家豬的發展模式

大量討論家養動物出現過程的考古文獻都集中在如何對考古遺址中的家養動物進行定義和鑒別上。這些家養動物的定義主要是強調控制飼養動物的環境,或對動物的所有權(15)。但是本鄉(Hongo)等通過對位於安納托利亞東南部的卡耀努遺址出土豬骨的分析,認為家養動物的出現是人與動物長時期相互依賴的結果(16)。

學者們往往把家養動物的出現過程歸結為三個不同的發展階段。如有的提出「可用期」、「代替期」和「鞏固期」這樣一個模式(17),但是這個模式僅限於解釋歐洲西北部的特例,在那裡農業的出現晚於家畜的出現,而在中國農業的出現要早於家畜的出現,因此這個模式完全不能用來解釋中國家豬的起源。本鄉等提出從「狩獵」到「文化控制」,再到「家養」這樣一個發展模式。這個模式有推測的成分。這個模式的提出依據的是黑克(Hecker)的觀點,他認為,在人類對動物的馴養過程中,總會有些馴養行為無法留下「有形」的證據,致使今人無法對其進行復原(18)。本鄉等的模式與我們提出的 「依賴型」、「初級開發型」和「開發型」的發展模式十分相似(19)。但是本鄉等認為最初的「文化控制」是指人為地控制或操縱動物生育,將雌性的家豬與雄性的野豬交配(20)。這個推測缺乏動物考古學的可靠證據,因此在這里圍繞我們提出的模式進行討論。

我們通過對中國黃河流域大部分屬於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的動物骨骼進行定量分析,發現這個區域古代居民獲取肉食資源的方式有多種類型,具體劃分為「依賴型」、「初級開發型」和「開發型」這樣三個類型。表一列舉了用於獲取肉食資源方式討論的遺址及出土動物種類的數量和比例,圖一則是各個遺址的分布圖。

當定居生活最初形成的時候,人們的狩獵和捕撈活動往往就在居住地周圍進行。這樣,居住地周圍有什麼動物,當時的人就狩獵或捕撈什麼動物。雖然其狩獵或捕撈的行為屬於人的一種有意識的生存活動,但這種行為依賴於居住地周圍存在的野生動物資源,因此我們把這種獲取肉食資源方式稱為「依賴型」,其定義是當時人們的肉食來源完全依賴於捕獲居住地周圍存在的野生動物。如表一在統計方法一欄里註上黑色三角形的河北省徐水縣南庄頭遺址就顯示出「依賴型」的特徵,其動物種類很多,但是沒有任何家養動物的證據。

另一種獲取肉食資源的方式是把狩獵、捕撈野生動物和初步控制、開發特定家養動物相結合。對動物進行飼養意味著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左右特定動物的生長。我們把這種肉食資源的開發行為稱之為初級開發,這種開發提高了人們在食物資源不穩定的情況下生存的能力。其定義是當時人們的肉食來源主要依賴於捕獲居住地周圍存在的野生動物,但是也包括飼養一定數量的家畜。表一有7個遺址屬於初級開發型,我們給這些遺址標上黑色的圓圈。前面提到的磁山遺址應該屬於「初級開發型」的典型。

最後,當家養動物占據多數,而狩獵、捕撈的重要性下降時,就表明當時人類獲取肉食資源的方式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在這一階段,主要通過飼養家畜來保證肉食資源的供應,但狩獵、捕撈活動也在發揮一定的作用。一般而言,飼養活動相對於狩獵、捕撈活動更多地體現出計劃性、管理性,其在獲取肉食資源的方式中占據主要比重,表明人的生存活動能力有了穩定的提高,但另一方面,如果家養動物遭遇災難,那麼其對人類生存方式的影響要比野生動物遭遇災難所帶來的影響大的多。我們將這個階段稱之為「開發型」。定義是當時人們的肉食主要來自飼養的家畜,但在一定程度上還依賴於捕獲居住地周圍存在的野生動物。表一有12個遺址屬於「開發型」,我們給這些遺址都標上黑色的方塊。

中國的考古材料顯示出這樣一個家畜馴養的發展模式,即在人完全掌握對動物的飼養之前,還存在一個強化人與動物相互作用的中間階段。磁山的考古材料表明距今8000年左右中國地區的居民已經掌握了對豬的飼養,這是目前所知中國地區家畜飼養的最早證據。但是,並不是說中國北部地區古代各個遺址的居民飼養家畜的發展過程在時間上是同步的。比如陝西省臨潼縣姜寨遺址第五期的絕對年代不超過距今4000年,但是其獲取肉食資源的方式看起來仍處於「初級開發型」,而「開發型」的肉食資源獲取方式早在距今6000年的河南省澠池縣班村遺址第二期就已經出現。可見在中國北方的不同地區,家畜馴養的發展模式存在著數百年乃至數千年的差異。

四、結語

家豬是中國新石器時代最早出現的家畜之一,在整個東亞地區的農耕社會里也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家養動物,這是中國古代社會的一個顯著特點。

我們認為中國最早的家豬出自距今8000年左右的磁山遺址,這個時間明顯地晚於栽培作物開始出現的時間。對由於肉食資源缺乏而作出的被動反應和出現剩餘的穀物可能是家豬出現的前提。新石器時代居民獲取肉食資源的行為經過了「依賴型」、「初級開發型」和「開發型」這樣的發展過程。通過對考古遺址出土的動物骨骼進行定性定量分析,我們發現以家豬為代表的家養動物有一個逐漸增多的過程,而野生動物有一個不斷減少的趨勢。這說明中國新石器時代居民的生存活動是穩定發展的。這種發展趨勢與世界上其它古代文化具有較大的同一性。

㈡ 豬是怎樣交配的

一般自然本交所有動物都一樣的,都是爬胯。

母豬在發情期,可以見到特異的求偶表現,公、 母豬都表現一些交配前的行為。發情母豬主要表現卧立不安,食慾忽高忽低,發出特有的音調柔和而有節律的哼哼聲,爬跨其他母豬,或等待其他母豬爬跨,頻頻排尿,尤其是公豬在場時排尿更為頻繁。發情中期,在性慾高度強烈時期的母豬,當公豬接近時,調其臀部靠近公豬,聞公豬的頭、肛門和陰莖包皮,緊貼公豬不走,甚至爬跨公豬,最後站立不動,接受公豬爬跨。

(2)研究方法豬擴展閱讀

爬跨是哺乳動物的一種行為,一般在發情期出現,既爬跨就是雄性動物謀求與雌性動物交配的行為。不在發情期出現的爬跨行為,則一般是與同伴或主人玩耍。比如家養的寵物狗經常抱著你的腿進行的爬跨行為,就是一種很親熱的玩耍。

參考資料爬跨_網路

㈢ 為什麼是人去研究豬,而不是豬來研究人呢

你也太搞笑了,這種幼兒園的問題也提?讓我告訴你這個幼兒園小妹妹好了,因為.......你的智商有豬高嗎?如果有的話,說明豬沒有能力研究你,如果沒有的話,說不定它們現在就在研究你,只是你智商沒有它們的高,沒有察覺。O(∩_∩)O哈哈~這都不知道,人是高級動物嘛,吃飽撐著幹嘛啊,是吧,豬只想過安逸的生活而已。

㈣ 保存豬種資源有哪些基本的方法

豬種遺傳資源保存主要有三種方法:活體原位保存、配子或胚胎的超低溫保存、DNA保存,此外體細胞保存也是很有希望的一種方式,這些方法各有利弊,需要共同使用,互相作為一種補充。
活體保存是目前最實用的方法,可以在利用中動態地保存資源,但是其弊端在於一般需要設立專門的保種群體,維持成本很高,同時管理問題以及畜群會受到各種有害因素的侵襲,例如疾病,近交,有害基因的存在,其他畜群的污染,自然選擇帶來的群體遺傳結構變化等。
隨著生物技術的發展,盡管目前超低溫冷凍方法保種還不能完全替代活畜保種,但作為一種補充方式,仍具有很大的實用價值,特別是對稀有品種或品系,利用這種保存方法,可以較長時期地保存大量的基因型,免除畜群對外界環境條件變化的適應性改變。一般情況下,超低溫冷凍保存的樣本收集和處理費用並不是很高,特別是精液的採集和處理是相對容易和低廉的,而且冷凍保存的樣本也便於長途運輸。
DNA基因組文庫作為一種新型的遺傳資源保存方法,目前基本上處於研究階段,隨著分子生物學和基因工程技術的完善,可以直接在DNA分子水平上有目的地保存一些特定的性狀,即基因組合,通過對獨特性能的基因或基因組定位,進行DNA序列分析,利用基因克隆,長期保存DNA文庫。這是一種最安全、最可靠、維持費用最低的遺傳資源保存方法。

㈤ 豬是怎麼來的~

哼哼和嚕嚕都是豬叫。從喉嚨里發出的粗音(豬在尋找伴侶時發出的聲音)哦喔、嗷 、呼嚕嚕尖叫(豬屁股上挨了一棍子時所發出的聲音)耶。哼哼聲(豬吃飽喝足、閑庭信步時所發出的聲音)哼哼。

(5)研究方法豬擴展閱讀

豬的叫聲是一種聯絡信息。例如:哺乳母豬和仔豬的叫聲,根據其發聲的部位(喉音或鼻音)和聲音的 不同可分為嗯嗯之聲(母仔親熱時母豬叫聲),尖叫聲(仔豬的驚恐聲)和鼻喉混 聲(母豬護仔的警告聲和攻擊聲)三種類型,以此不同的叫聲,母仔互相傳遞信息。

豬,雜食類哺乳動物。身體肥壯,四肢短小,鼻子口吻較長,體肥肢短,性溫馴,適應力強,繁殖快。有黑、白、醬紅或黑白花等色。出生後5~12個月可交配,妊娠期約為4個月。平均壽命20年。是五畜(牛、犬、羊、豬、雞)之一。在十二生肖里之為亥。

㈥ 野豬如何成為家豬

家豬�Sus Scrofa Domesticus緣自野豬的馴化。目前,野豬主要分布在歐亞大陸的南部,即分布於歐洲、北非和亞洲中部天山山脈的歐洲野豬,分布於中國大陸、台灣、爪哇、蘇門答臘和新幾內亞的亞洲野豬。相比之下,家豬的分布范圍要大得多,幾乎遍及全世界,其品種也千差萬別、多種多樣。家豬與野豬在形態和習性上的差別明顯,家豬的下頜骨、頭骨和淚骨較短,犬齒退化,鼻部上移,顏面凹陷,面部加寬,後軀加長,體重增大,體幅變寬,胃腸發達,腹圍增大。它們一般白天活動,黑夜休息,性情也頗為溫順。人們不禁要問,兇猛的野豬是如何馴化為形態、習性迥然不同的家豬呢?家豬起源於何時、何地?系單一起源,抑或多個起源呢?
漢唐時期的養豬業�
我國養豬業歷史悠久,豬是原始先民最早馴化的動物之一,從先秦時期就有了"六畜"的說法,"六畜"中豬為其一。豬在古代名稱甚多,從《周禮》、《禮記》到《爾雅》、《說文解字》、《方言》,記載了按照豬的年齡、毛色、性別而區分的諸多名稱,而流行最廣者則為彘、豕、豚。先秦時期,"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1)�養豬業雖在普及但尚不發達,逮乎漢唐,養豬業得到長足發展。首先,漢唐農業生產呈現高潮,奠定了養豬業的物質基礎。其次,漢唐兩代的氣候處於溫暖期��(2)�,有利於豬的生長。第三,漢唐時期人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正常年景,"守閭閆者食梁肉"��(3)�,肉類消費量大增。因此,促進養豬業出現了向大規模和專業化發展的趨勢,司馬遷在《史記·貨殖列傳》中描繪道:"故曰陸地牧馬二百蹄,牛蹄角千,千足羊,澤中千足彘,水居千石魚陂……此其人皆與千戶侯等。"養有"千足彘"且 收入與千戶侯等同的大戶人家,在西漢前期就已常見,專以養豬為業的專業大戶在漢代也已出現。漢唐時期的地方官員也多把督勸農民養豬,作為發展地方經濟的方向.
考古遺址出土家豬的判斷標准
家豬是中國新石器時代出現最早的家畜之一,從古至今都是中國大部分地區居民的一種主要肉食資源,在宗教活動中也發揮了較大的作用。如何判斷眾多考古遺址里出土的豬骨是否屬於家豬,是我們在進行動物考古學研究時必須認真考慮的問題。我們秉承以今證古的原則,參考國外的研究成果,依據多年的工作實踐。對判定考古遺址出土的豬是否為家豬提出以下5條標准,這5個標准在使用時常常是互相參考的。 1是形體特徵。考古遺址出土家豬的體形一般比野豬要小。由於是飼養,有人向豬提供食物,它可以不必象野豬那樣用鼻吻部拱地掘食。時間長了引起鼻吻部及頭骨長度縮短。另外,在飼養過程中豬的活動范圍受到限制,一般不需要爭奪和對抗,缺乏劇烈運動,這些都促使家豬的形體開始變小。通過對牙齒和骨骼的測量,可以對家豬和野豬進行明確地區分。比如我們依據對內蒙古敖漢興隆窪、興隆溝、廣西桂林甑皮岩、浙江肖山跨湖橋、河南濮陽西水坡、澠池班村、柘城山台寺、湖北棗陽雕龍碑、甘肅武山傅家門、安徽蒙城尉遲寺、上海馬橋、山西垣曲古城東關、河南偃師商城、安陽洹北花園庄

內容提要:豬在中國是最早被馴養的動物之一,距今8000年前磁山遺址的豬就有被馴養的證據。對由於肉食資源缺乏而做出的被動反應和出現剩餘的穀物可能是家豬出現的主要前提。家豬的飼養經過了「依賴型」、「初級開發型」和「開發型」這樣的發展過程。 關鍵詞:中國 新石器時代 家豬 綿羊和山羊在中東地區是最早被馴養的動物。而豬的馴養不但出現較晚,也沒有發揮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中國的大部分地區,除了狗之外,豬很可能是最早被馴養的動物,而且從古至今都是最重要的家畜。因此,研究豬從野生到家養的發展過程是中國動物考古學的一個重要課題。本文在確立測量豬的牙齒和骨骼、判斷它的年齡結構、計算其在全部動物中所佔的比例等研究方法及參照考古學文化背景的前提下,依據中國新石器時代遺址發掘出土的豬骨,探討中國古代家豬的發展進程。 一、家豬起源的時間根據到目前為止所知的資料,中國距今大約10000年以前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主要是湖南省道縣玉蟾岩遺址、江西省萬年縣仙人洞、吊桶環遺址和河北省徐水縣南庄頭遺址等四處。

㈦ 什麼是豬的飼養標准

答:現行豬飼養標準是用以表明豬在一定生理生產階段下,為使其達到某一生產水平和效率,每日每頭供給其的各種營養物質的種類和數量,或每千克飼料各種營養物質含量或百分比。完整的飼養標准包括標准研究條件、研究方法說明、各類動物不同階段、不同生產目的營養需要量及常用飼料原料營養價值表。美國NRC和英國ARC的營養需要是世界上影響最大的兩個標准,目前在我國養豬生產中應用較多的是1998年第10版NRC《豬的營養需要》。在使用飼養標准時,對飼養標准要正確理解,靈活應用,一定要考慮到豬的生產性能、飼養規格及質量、環境和飼養方式的差異,對標准中的營養需要按實際水平、飼料飼養條件進行適當調整。

㈧ 為什麼要了解和研究豬的行為習性

行為是動物對某種刺激和外界環境適應的反應,不同的動物對外界刺激表現出不同的行為反應,同一種動物內不同個體行為反應也不一樣,這種行為反應,可以使它能從逆境中賴以生存、生長發育和繁衍後代。動物的行為習性,有的取決於先天遺傳的內在因素,有的取決於後天的調教、訓練等外來因素,這些行為反應則是這些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
豬和其他動物一樣,對其生活環境、氣候因素和飼養管理條件等,在行為上都有其特殊的表現,而且有一定的規律性。研究豬行為特點和規律的學科即豬行為學,從多年來研究結果看,對豬行為習性的研究可以概括為:採食行為、排泄行為、群居行為、爭斗行為、性行為、母性行為、活動與睡眠、探究行為、異常行為以及後效行為等。
隨著養豬生產的變革與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對豬的行為活動模式及其機理,以及調教方法的研究,並廣泛應用於養豬生產,尤其是在畜牧業日趨集約化的情況下,全舍飼、高密度、機械化、專業化流水式高效生產的同時,不同程度地妨礙了豬的正常行為習性,應激反應不斷發生。要解決這種人為環境與豬行為之間的矛盾,只能從豬適應反應著手,加強調教,發揮豬後效行為潛力,使其後天行為符合現代化生產要求。如果掌握了豬的行為特性,科學地利用這些行為習性,根據豬的行為特點,制定合理的飼養工藝,設計科學的豬舍和設備,改革傳統飼養技術方法,最大限度地創造符合豬習性的環境條件,必然有利於提高豬的生產性能,獲得最佳經濟效益。

㈨ 在研究生物進化問題方面,比較是最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科學家通過對魚、龜、雞、豬和人等幾種脊椎動物的

(1)它們在胚胎發育的初期很相似;它們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進化而來的
(2)它們的原始祖先生活在水中,所以在胚胎發育的初期有鰓裂出現

㈩ 土辦法治療豬咳嗽

一般情況下,若有豬咳嗽,人最容易想到的就是用注射器給豬打針,但打過以後,有很多時候都是原來咳嗽的豬還照樣咳嗽,甚至咳嗽的更厲害,這時候養豬人就會想是不是劑量用的不夠,於是,加大劑量再打一次。結果是越打越嚴重,豬的壽命也越短,當然也有好多情況下,完全是因為打針把豬打死的。因此,有些專家並不主張給豬打針。
我們知道,豬的免疫力高低是受很多因素影響的,比如溫度、濕度、斷奶等,其中精神因素對豬免疫力狀況影響最大。目前,有專家已經提出進行福利養豬,就是主張要人類關愛豬,讓豬健康快樂地生活,而不是動不動就被打針,打針會給豬帶來很大的精神應激。因此我們就要想辦法盡量減少給豬打針,當豬生病的時候我們盡量通過食療的方法去避免打針。
針對豬咳嗽這種常見病,德國馬普所的專家經過長期的實驗研究指出可以將本來用於注射的葯物青黴素和氨基比林加入適量的水裝在小的噴霧器中每隔半小時在豬圈上方噴一次,這樣一天下來就會有立桿見影的效果。下面簡單介紹一下這樣做的原理
首先我們知道如上所述打針本身對豬是一個大的應激可能會造成豬幾天精神上的恐懼,免疫力也隨之大大降低。其次,我們大部分養豬人都知道,豬咳嗽是屬於豬的呼吸道黏膜性疾病,打針後針劑通過血管很難到達黏膜發揮作用,而通過噴霧豬自然呼吸

閱讀全文

與研究方法豬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大班額因材施教研究方法 瀏覽:261
新冠自測方法圖片 瀏覽:927
電腦院徽的製作方法 瀏覽:307
12種茶氣的鑒別方法 瀏覽:633
市級地方法規報哪裡批准 瀏覽:878
萬壽菊怎麼種植方法 瀏覽:576
實驗室可採用檢測校準的方法為 瀏覽:280
癲癇病的葯物治療方法 瀏覽:931
冰淇淋增稠劑使用方法 瀏覽:50
簡單美白祛痘的方法 瀏覽:572
核桃樹嫁接方法視頻 瀏覽:801
男性問題的治療方法 瀏覽:4
快速脫單方法和技巧 瀏覽:242
三星的錄音許可權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693
鼻炎怎麼治好徹底除根方法視頻 瀏覽:702
佰草集太極泥使用方法 瀏覽:195
批量安裝機械硬碟的方法 瀏覽:32
板薯的種植方法 瀏覽:543
單片機銷售技巧和方法 瀏覽:851
小飛蛾的最佳消滅方法 瀏覽: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