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剛才用對外漢語什麼方法講

剛才用對外漢語什麼方法講

發布時間:2023-06-10 18:43:03

❶ 對外漢語教學法的對外漢語教學方法

讓學生在課程上講中文是一種習慣,全中文的教學環境,全中文的教師,全中文的課堂,全中文的教學模式。讓外國學生來到學校就有講中文的習慣。習慣學習法的中心思想是創造一個母語學習環境一樣的第二語習得環境,這就要求學習者先從模仿開始。在學習者能聽懂中文之前,先開始模仿中文講話。這跟小孩說話一樣,在他們尚未懂得所學的話語的意思之前,先模仿別人把話語講出來。「聽別人怎麼說,就照樣跟著學」,在純中文環境中慢慢習慣中文的思維方式。
以上四種教學方法是及語言學家和心理學家對成人及小孩學習研究的一種心態和態度,語言是一種聲音,如何讓外國友人掌握我們的聲音,對教的老師的要求非常高,除了耐心和教學之外更多需要了解學生在學習的心態。

❷ 對外漢語教學如何運用情景教學法

對外漢語教學如何運用情景教學法

什麼是 對外漢語情景教學法呢? 對外漢語情景教學法是對外漢語教師根據課文所描繪的情景,配以生動形象的圖片,用生動的文學語言,並藉助音樂的感染力,再現課文所描繪的情景表象,使學生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彷彿置身其間,如臨其境;師生就在此情此景之中進行著的一種情景交融的教學活動。因此,「情景教學」對培養學生情感,啟迪思維,發展想像,開發智力等方面確有獨到之處。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對外漢語教學如何運用情景教學法的知識,歡迎閱讀。

第一步 引入

如何引入呢?以苦哈哈的老杜為例。

古詩中的《絕句》描寫了詩人杜甫的住處——成都外浣花溪草堂的明媚秀麗景色。是的,但是我們要怎樣展示呢?最好用的還是PPT!

教學時,根據這首詩的每一行寫一個景色的特點,創設出形象鮮明,色彩鮮艷的投影片。

這幅圖的景象是:兩個黃鶴在翠綠的柳林枝頭上鳴叫;一行白鷺正在蔚藍的天空中飛翔;依窗可以看見西嶺常年不化的積雪;門外停泊著要到萬里之外東吳去的船隻。隨著畫面的出示,教師發問:作者以住處為中心,寫他屋子周圍的景色,大家仔細看看寫了哪些景色?讓學生觀察,思考。這一段過程雖然無趣,但是必不可少。而且,在場景的帶動下也不一定會無趣。

為了渲染氣氛,激發情感,藉助音樂的藝術功能,同時播放「絕句」的配樂詩朗誦錄音。隨著悠揚的樂曲聲,又操作黃鶴在柳林枝頭歡歌跳躍和一行自駕飛上藍天的復合片。這樣化靜為動,化虛為實,學生彷彿置身於美麗的草堂,感受到課文所描寫的情景。

很多唐代詩詞將都很有畫面感,都可以用這祥簡種方法來展示。幾張簡單圖片,一段音樂就可以了,准備簡單。要相信,人類對藝術的感覺是相同!

第二步 理解

對外漢語講讀時,引導學生思考,讓學生產生真情實感。可以不時問學生:詩中哪一行描寫了哪種情景?

也可以向學生提出要求,誰能用一句話把這一行意思講出來?但是更多的'還是要靠老師引導,找到適合的讓學生投入到情景里的方法。如白居易的《長恨歌》是一首感傷的愛情敘事詩,描寫了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愛情悲劇。可以向學生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如何看待他們的愛情?如果你是楊貴妃,你會怎麼做?

根據實際情況,有人會認為他們的愛情上天入地、忠貞不渝,令人唏噓不已,作為女人的楊貴妃能得到唐明皇如此深情厚愛,死了也值。有人認為愛情再偉大,也不能因此而荒淫誤國,作為妻子的楊貴妃應該輔助丈夫把國家治理得更好,而不應為了一己貪歡誤國殃民……學生們的意見非常豐富,更重要的是把自己帶入了角色中!

第三步 讀

讀是最簡單,也是最復雜的。

簡單點的可以這么練習,比如說《早發白帝城高宴銷》,教完課文後,老師可以安排學生進行朗讀練習。比如說,要求學生一邊看幻燈片,一邊把它讀出來;老師操作播放舟行三峽的投影,學生一邊看、一邊讀。這樣就更容易進入情景當中,不過,現場實施的時候需要老師進行具體把握。

朗讀要注意以下幾點:要讀准詩詞的節奏和重音。為了表情達意的需要,可以指導學生按意義單位或音節單位在適當的地方用「//」劃出詩詞的戚游節拍,並標出需要重讀的詞。另外,還要讀准詩詞的語調及語速。對於很多初級水平的學生來說,能夠流暢的讀出來就很不容易了。各位老師要根據自己的學生水平來設置任務活動。

文學課對於高年級的學生來說非常重要,好的教學方法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外漢語情景教學法是我們在對外漢語教學課堂中經常使用的一種教學方法,尤其是在古詩文教學中,更有利於進行古詩文的理解和學習。關鍵在於,教師需要在備課時精心設計畫面,備好情景。

對外漢語教學一直都有多種方法,剛才介紹的也只是其中一種,希望大家能認真探索,在對外漢語課堂上找到更合適的教學方法。


;

❸ 最對外漢語教學方法

2017最實用對外漢語教學方法

別出心裁的教學用具能夠吸引學生的眼球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每節課的教具都能花樣翻新也無疑是不切實際的。所以,除了根據課文內容盡量地創造各種各樣生動形象的教具外,我們應該充分而有效地利用那些最為通常而平實的教具,如:生字卡、多媒體、板書等。

1、生字卡:

生字卡,名如其實。它常用於對陌生拼音字母或漢字的教學。我們利用卡片上單一的字母或漢字來吸引學生對這種陌生化的集中關注,以便讓他們迅速的掌握理解。除此之外,利用卡片猶如一副撲克牌般小巧的特點,在復習字母或生詞時可以不斷地 “洗”,即“閃卡”。老師迅速地更換展示在學生面前的生字詞,讓學生逐一迅速地認讀,老師再迅速地叫出那些能夠既快又准確地認讀的學生名字。這樣使得學生能夠從中獲得成就感並更積極的配合課堂教學,在快樂中學習漢語。

2、多媒體:

多媒體生動豐富的圖片和動漫效果是吸引學生最大的噱頭。圖片的直觀性能夠更好地為生詞、句子或文章釋義。但孩子的趣味往往只在於圖片本身,一陣嬉笑或一個頓悟後,漢語便拋之腦後。所以一般多媒體課後的第二節課前復習,我一般都簡單描述每張圖片,讓孩子們回憶圖片的過程中說出漢語,讓他們“溫故而記住”。

多媒體,也是我們傳播博大的中華文化的便捷載體。一節成功的多媒體課需要我們課前做好大量的准備工作。 下載的圖片、經典的視頻和電影以孩子的眼光再權衡、篩選;美輪美奐的現代化建築,“詭異”新奇的京劇臉譜,剛健煞爽的中華武術……凝固著厚重的文化氣息的圖片、課件,在孩子們詫異嚮往的表情里,已全然不需要過多的言語。

3、板書(“逐步擦拭法”背誦課文):

背誦漢語課文或簡易的古詩對學生來說難度算是比較大的,所以老師的引導成了至關重要的因素。良好的引導方式有助於學生理解課文並當場記誦,對此我做了些不同的嘗試,在一學長的點撥下運用逐步“擦拭”的方法引導學生當場記憶,取得不錯的'效果。

如:小一《漢語》第三課《爸爸是老師》:爸爸是老師,媽媽是醫生,我是學生。弟弟、妹妹是學生嗎?他們不是學生。

引導步驟:

(1)、全文抄於黑板。處理生詞“老師”、“醫生”、“學生”、“弟弟”、“妹妹”,讓學生能夠認讀生詞並理解其意;

(2)、全文共三句,逐句理解其意。

(3)、記誦引導。如:第一句:①讀:老師帶讀——學生認讀;②擦拭單下劃線詞語,將其換為簡筆畫(如:“老師”用“眼鏡、三角板”代替,“醫生”用“聽診器”代替,“學生”用“書包”代替等。);③學生看著帶有圖片的課文再讀;④擦拭圖片,學生回顧,最終記憶。其他各句方法類似。

運用“逐步擦拭”的方法引導學生記誦課文能夠調動學生強迫記憶的緊張感,同時在③④環節中,學生回顧字詞並爭先恐後的搶答的良好氣氛有助於提高他們記誦課文的積極性,使其迅速記憶。

1、花樣百出的獎勵機制

(1)及時表揚:

老師的表揚是最廉價的獎品,卻能激發學生不斷努力向上。學生在學習上或課堂表現方面哪怕只有一點點的進步,我們都應該隨堂及時表揚,而且表揚時最好不要籠統地說大家都好,應“具體到人”(點出該學生的姓名)。這樣不僅讓受表揚的學生更自信,能夠積極配合老師課堂教學,也在無形中給其他學生樹立榜樣,促動他們效仿(以博取老師誇獎),有效地穩定課堂秩序。

(2)建立規范的獎懲制度:

在中文角建立一個學生的日常表現評比欄,類似QQ表情的“HAPPPY FACE”和“SAD FACE”做在同一個圓圈卡片的正反面,可以根據學生的當場表現隨時切換,以周為單位,每周獲得HAPPY FACE或SAD FACE數量不同也將得到不同程度的獎勵或受到一定的懲罰。隨時流動的“HAPPPY FACE”和“SAD FACE”在不斷的調劑著學生的課堂表現,是穩定低年級學生課堂秩序的有效方式。

(3)獎品要投學生所好:

相對於商店、超市中滿目琳琅的“現成品”,學生則更感興趣於老師手上簡易的手工作品。除了從每周規定的獎懲制度中獲得鼓勵外,孩子們常常會獲得意外的驚喜——手工小玩意,如:折疊的紙房子、紙飛機、風車、鬱金香;剪裁的紙蝴蝶、小狗、荷花;精緻的賀年卡、彩蛋等。小巧的獎品在課前全班范圍內“展示”一番,讓學生獲得獎品的慾望轉化為認真聽課的動力,為120分鍾良好的漢語課堂秩序打下基礎。

2、“約定俗成”的言語(口號)或行為

面對學生吵鬧著“踴躍”發言的情況,一句話——“誰最安靜就先叫誰”是一劑立竿見影的鎮定劑; 讓學生拿出某本書時,需要給他們一個時間限制,如:喊口號:“三、二、一……”,要求當老師喊到“一”時學生必須各就各位,以防學生趁機嬉笑打鬧或散漫拖拉,以保證良好的課堂秩序。

學生頻繁的“GO TO CR”的報告,常常打破常規課堂教學狀態。規定:分組集體上廁所,兩組中哪組表現好就可以獲得優先權。這樣,每天的一次“外出”機會也成了兩組學生的競爭點,也杜絕了部分調皮學生趁機在外玩耍的現象。

寫字課上,為了規范學生的筆畫筆順。規定:寫字時,必須逐筆跟隨。老師一筆一頓,學生逐筆跟隨,不得自己寫。老師可以在一個字未寫完時,全班范圍內“巡視”檢查,不逐筆跟隨將受到一定懲罰(如:該字罰抄五遍等)。當然,這些言語和行為規定需要跟學生事先講明,約定俗成,讓他們形成習慣。

3、創造“情境化”的教學模式以吸引課堂注意力

每一篇的課文都需要我們去苦心經營,通過小四的課堂實踐,我意識到了課堂情境化教學的重要性。就其中幾篇課文來簡略談談。第一篇課文:《我們的學校》,學生根據課文內容和實際學校情況自己動手畫出課文所描述的校園;第二篇課文《我們班來了新同學》,結合小四新學期來了新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第三篇課文《跟老師學中文》,結合他們每天上中文課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第四篇課文《你為什麼不試試》,學生根據課文內容進行話劇表演。每一篇文章經過不通的方式去處理,可能產生截然不同的教學效果。

當學生學習漢語的過程能夠與他們的生活緊密聯系時,會極大地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所以我們在備課時應該認真地結合課文內容,結合學生實際生活,盡量創造“情境化”的教學模式,把他們的生活拉進課文,用漢語演繹他們的生活,讓漢語播撒在他們生活的每個角落裡。

4、用祖國語言文字的獨有魅力感召學生

(1)象形文字

偶然的一次代課機會讓我接觸了中四的學生,他們課堂上散漫與無精打採的狀態迫使我停止教學。望見他們中文角的一張漢字演變圖,靈機一動,給他們認真的解釋了這些“圖案”。告訴他們,每一個漢字曾經都是一幅圖畫;在黑板上“寫”了“日”、“月”、“山”、“水”的象形字與簡體字,讓學生連線。

在大部分學生為自己找對了答案而自喜時,我拋出了第二個問題“根據圖案猜測簡化字的意思。”學生異口同聲的答案在得到我肯定之後,對這張貼在牆上畫滿圈圈線線的彷彿已經習慣視而不見的圖片感興趣了,一個個積極提問搶答,看到學生對漢字的那份好奇那股“鑽”勁,計劃的教學任務已變得微乎其微了。這便是漢字的獨特魅力,她散發在整個教室的空氣里,喚起了他們學習漢語的積極性。

(2)挖掘詞彙本身的趣味性

漢語語法的枯燥難懂使我們在對外漢語教學過程中淡化了語法教學。但是從一些詞彙中,我們仍然可以發現語法本身有她的趣味性。如:類似“開關”、“忘記”、“國家”等偏義詞,“開”是“OPEN”,“關”是“CLOSE”,“開關”是什麼意思呢?我反復地按著教室里日關燈的按鈕以提醒學生,終於他們意識到了是“SWITCH”,“開”和“關”都是動詞,而組成“開關”時卻轉化為名詞“SWITCH”。“IT IS VERY INSTERESTING!”學生驚呼道。

於是順水推舟,把剛學習的新詞“忘”擴展到了“記”再用類似的方法解釋了“忘記”。學生凝神諦聽,意識到彷彿每個漢字里都暗藏著無限玄機。教學過程中,適當地把詞語解剖分析到具體的每一個語素,漢字的活力便一次次的彰顯並感召著學生們。

5、不失時機地傳播祖國文化

文化的灌輸與傳播是潛移默化的,而每一個鮮明的日子都是一個美妙的契機。2008年8月8日北京奧運會開幕,一曲“北京歡迎你”響徹校園,孩子們塗鴉的福娃貼滿漢語角;七夕前夕,給孩子們講解這“CHINESE VALENTINE’S DAY”,講起了那個美麗的愛情故事;中秋節前夕,給孩子們解釋了“月”在中國的寓意,講起了“嫦娥姐姐”;春節前夕,讓他們製作賀年卡,觀看關於中國春節各地風俗的圖片和視頻……踩著每個時間點,敘說著美麗中國。

;

❹ 對外漢語語音教學的方法有哪些

對外漢語語音教學的方法
一、圖示法
圖示法具有直觀、生動、具體、快捷、簡便的特點,效果最為明顯。比如:在講聲母的發音部位、發音方法時,我們可以充分利用發音器官示意圖,在圖上直接指出發音的部位及氣流的出處,用以代替齒齦、軟齶、舌尖、舌面等這些枯燥乏味的間介面頭描述。在講母音時,可以直接在母音舌點陣圖上標出母音舌位的高低、前後。對於聲調的講解,也可以採用五度標記法,圖一畫出來,學生一看就懂,易於模仿,易於掌握,真可謂「此時無聲勝有聲」。因此,凡是能用圖表示的教學內容,都應盡量採用圖示法。
二、演示法
圖示法具有靜的特點,而演示法具有動的特徵。它們都有直觀這一特點,但又各有長處,可以相輔相成,在對外漢語語音教學中互相配合,發揮重要的作用。比如,在講漢語聲母的發音時,從圖上可以知道其發音的部位、氣流的出處,並知道其發音方法為塞音、塞擦音等,但究竟塞音、塞擦音是怎樣發出的,這就非演示不可。語音教學是口耳之學,這是與語法、詞彙的學習不同的一點。因此,演示法在教學中是非常重要的。在對外漢語語音教學中顯得尤為重要。可以說,沒有教師的演示,學生根本學不會語音。演示法的運用,不限於僅僅是做出正確的發音演示,還可以根據教學的需要,靈活多變,以加強教學效果。比如,學生很難掌握送氣音與不送氣音的差別,老師就可以針對這一點採用演示的方法:拿一張很薄的紙,放在嘴的前方,讓學生從發音時紙的顫動與否,體會送氣與不送氣的差別。也可以讓學生拿自己的掌心對著口腔,體會氣流的強與弱。實踐證明,這樣的演示學生很容易理解,而且印象深刻。
三、練習法
語言作為一種工具,與其他的工具一樣,只知道怎樣使用的道理還遠遠不夠,還得親自使用,並經歷一個由不熟練到熟練,由不正確到正確,由不快捷到快捷這樣一個反復練習的過程。練習法在語言學習的各個方面都是必不可少的,而語音學習尤其需要練習。沒有練習的語音教學就等於紙上談兵。作為教師,在練習過程中的角色既是指導者又是設計者。所謂指導,是指在學生練習的過程中,隨時指出其發音上存在的問題,並結合運用其他的方法,如演示法等,引導其正確發音。這樣指導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就象有些歌唱演員,雖然聽了許多歌,也知道發聲的原理,可就是唱不好,不知道自己的毛病在哪兒,需要聲樂老師的專門指導。從練習的設計來看,則需要根據教學的重點與難點,設計出靈活多樣、生動活潑、切實有效的練習方式,並最終形成一套科學、完整、系統的訓練程序。
四、比較法
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事物。人們認識事物的時候,總是要自覺不自覺地運用「比較」這一思維方式。比較會使人們對事物的認識更加清楚、准確、深刻、全面。在漢語語音教學中應當充分利用比較這一方法。要運用好比較法,首先要選取適當的參照物。從留學生的實際情況來看,在教授漢語語音時,恰當的參照物應該是他們的母語以及他們熟悉的外語。之所以要選取母語及熟悉的外語作為參照物,一是因為他們比較熟悉這兩種語言的語音系統和特點,二是因為在學習漢語的過程中,他們常常會受到這兩種語言尤其是母語語音的干擾和影響。用它們作為參照物,既可以加深學生對漢語語音系統和特點的認識,又可以較好地消除它們對學習漢語語音的干擾。此外,還可以從漢語本身的要素中選取適當的參照物。比如:在進行聲母的教學時,以下各組聲母可以互為參照物:b和p,d和t,g和k,m和n等等。這是因為各組聲母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除了這種有同有異的聲母可以互為參照物以外,還可將b和l,f和d等等互為參照物,它們不論在發音方法上,還是在發音部位上都毫無共同之處,這樣的比較不是毫無意義,它可以加深對它們在發音方法和發音部位區別和認識,從而加深對每個音的發音特徵的認識。比較法在語音教學中運用十分廣泛,不但可以應用於語音之間的相互比較,還可以應用於不同語言中語音與書寫字母關系的比較。如漢語拼音、日語中的羅馬字與英文字母都採用了拉丁字母,但這三種語言,有時相同的音用不同的字母表示,有時同一個字母又表示不同的音。如,字母z,漢語拼音讀[ts],日語羅馬字讀[dz]、[dз],而英語讀[z]。在教學中,通過相互比較,可以引起學生的充分注意,以避免混淆。
五、實踐法
留學生在課堂上學習語言的時間與他們的業務時間相比,只佔少部分。因此如何幫助他們充分利用業余時間,加快漢語學習的進度,加深對漢語掌握的程度,就成為一個必須充分重視的問題,換句話說,就是要充分開展業余漢語實踐活動。實踐法在課堂上運用,是指語音的教學盡量與「用」的目的結合。比如:可把單純的音素、聲調等的訓練與語言中具體的詞、句的讀音練習結合起來。此外,還可以採用特定的情景教學。比如,通過情景進行語調教學,效果可以明顯提高。實踐法在課堂外的運用,是指引導他們在生活中隨時隨地地用漢語進行交際,如購物、問路,與朋友交談,看中國電視、電影、錄象,甚至用漢語表演話劇、小品、相聲等等。實踐法的運用和練習法相似,都是反復運用學習過的東西。但實踐法又有其特殊性,即它並不都是重復已學過的內容,它常常會遇到許多沒有學過的東西,正因為如此,實踐法給學生造成的困難比一般重復性練習要大。但這並不是什麼壞事,可以給他們一個感性認識,為以後的學習做鋪墊,有時還可以造成「懸念」,激發他們的求知慾。實踐法具有其他方法所不能取代的作用,語言進入實際運用後,和具體的思想、感情、情景、表情結合起來,能成為活的語言,有生命力的語言,它是任何模擬的語言都代替不了的,也只有這樣的語言才是真正具有交際功能的語言。比如:四聲的變調在日本留學生的語音學習中是一大難點,在課堂上學習了「很勇敢」、「美好」、「種馬場養有五百匹好母馬」這些例子的變調是遠遠不夠用於交際的,只有在實踐中經常反復使用才能熟練掌握,運用自如。
六、趣味法
實踐已經證明,興趣是學習的一大動力。人們對感興趣的人和事有著強烈的求知慾,因而在學習它的時候,學的快、學得好、學得牢。使語音教學生動有趣的方法很多,如可以採用編繞口令、講笑語、唱漢語歌等多種形式。在運用這些形式時,可以根據教學的內容,使枯燥乏味的東西變得饒有趣味,使難於掌握的東西變得易學好記。還可以根據課堂教學的進程穿插採用,使課堂氣氛有張有弛,既緊張嚴肅,又輕松活潑。上述這六種方法,有時可先後交替使用,有時可同時結合採用,這其中並沒有一個固定的、死板的模式。究竟怎麼具體運用,一個重要原則就是要從學生和教學的實際出發,在實踐中不斷探索,不斷提高

❺ 探索對外漢語語法教學的方法

探索對外漢語語法教學的方法

導語:語法教學是對外漢語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教學實踐證明:機械練習、替換練習、擴展練習、詞語填空、劃線提問、對比設疑、交際練習等方法,在語法教學中都是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對提高學生的漢語表達水平有積極意義。

語法教學是對外漢語課堂教學的核心,由於漢語沒有時態和詞形的變化,語法教學就更為繁雜。因此,絕大多數對外漢語教學的教材,在語音階段之後,都是以語法結構為綱進行編排的。即每課圍繞一兩個語法點進行,使外國學生逐步掌握漢語語法的特點及表達方式。在對外漢語課堂教學中,教師用適當的方法展示語法點,用適當的方法和技巧教授語法點,對提高學生的漢語表達水平極為重要。

對外漢語語法教學的基本方法有以下幾種:

一、機械練習法 機械練習目的是在簡單情景中加深學生對語法點的理解,並通過反復的、高頻率的機械練習,達到流利說出正確的漢語句子的目的。

例如:老師先大聲領讀三遍:我是留學生。(此句包含最簡單的主謂賓結構)

學生集體朗讀、同桌互相朗讀、個人自讀幾遍:我是留學生。

練習結構是:老師——學生——學生——學生——老師

學生不但掌握了最基本的漢語句式,同時教師也可以利用重復練習,糾正學生在語音、詞彙、語法方面的錯誤。從最簡短的句式開始,隨著學生對漢語句式的熟悉和掌握,逐漸加入復雜的句型和結構框架。並且在練習過程中,不斷加快練習的頻率,達到脫口而出。

機械練習對學習任何語言都是必須的,尤其在學習語言的初級階段,只有經過大量的、反復的機械練習,才能掌握該語言最基本、最核心的句式。

二、替換練習法 教師用所學語法點寫出一個標準的句子,然後給出替換的詞語,再由學生替換出新句子的方法。

例如:

我 騎自行車 去 長城。

坐火車 廣州。

乘飛機 上海。

坐輪船 武昌。

替換練習也經常用在漢語復句的學習中,譬如練習(如果……就……)

老師:如果明天下雨, 學生:我們就不去爬山了。

如果明天刮風, 我們就不賽籃球了。

如果晚上停電, 我們就不上課了。

……

替換練習也可以認為是一種不完全的重復練習,不僅適合句型學習,還有利於復習學過的詞語。在實際練習中,教師要掌握好練習速度和替換詞語的難度。一般速度可以略快一些,這樣可以使學生精力集中,訓練學生的.反映能力,提高練習的效率。替換詞語要具體、難度要適當,既復習鞏固學過的詞語,又使替換練習正常進行下去。

三、擴展練習法 通過不斷添加新詞語,增長句子的長度,以達到使學生能流利說出包括所學語法點的語句。具體方法是教師給予詞語提示,由學生進行擴展練習。

例如:老師:飯 學生:飯

中國 中國飯

吃 吃中國飯

喜歡 喜歡吃中國飯

瑪麗 瑪麗喜歡吃中國飯

……

擴展練習即可以是短語,也可以是句子;既可以師生互練,也可以同桌相互問答。

例如:學生甲: 去食堂, 學生乙: 吃午飯。

去郵局, 買郵票。

去操場, 打籃球。

去機場, 接朋友。

去書店, ……

去銀行, ……

擴展練習的優點是在特定的語境中,使學生加深對所學語法點的理解,培養學生用漢語思維和表達的能力,為生活中實際的、有意義的交際打下基礎。

四、詞語填空法:這是語法教學中最常用的手段和方法,用此法可以練習漢語數量詞搭配、動賓搭配、定中結構、狀中結構等。

例如:教師說出一個名詞,學生迅速添上數量詞。

老師:飛機 學生:一架飛機

詞典 一本詞典

地圖 一張地圖

漢語課 一節漢語課

教師說出一個動詞,學生快速搭配合適的賓語。

老師:鍛煉 學生:鍛煉身體

克服 克服困難

節約 節約時間

參觀 參觀博物館

教師說出一個名詞,學生迅速添加定語,定語可以是限定性的,也可以是修飾性的。

老師:電影 學生:中國電影 好看的電影

朋友 美國朋友 漂亮的朋友

民歌 鄉村民歌 優美的民歌

餅干 蘇打餅干 美味的餅干

詞語填空法用途非常廣泛,漢語助詞“的、地、得、著、了、過”,連詞“還、再、又”都是留學生容易混淆的語法難點,只有經過大量的填空練習,才能准確掌握他們的用法。

五、劃線提問法:教師在黑板上寫出一個句子,然後用彩色粉筆在句子下方依次劃線,要求學生對劃線部分提問:

例如:喬治坐8路公交車去商場買衣服。

要求學生依次用誰、幾(多少)、哪兒(什麼地方)、什麼(東西)提問,並說出完整的疑問句:

1、誰坐8路公交車去商場買衣服?

2、喬治坐幾路公交車去商場買衣服?

3、喬治坐8路公交車去哪裡買衣服?

4、喬治坐8路公交車去商場買什麼?

教師在講授特指問句時,用劃線提問法效果較好。特指問句還包括用“多長”、“多大”、“多高”、“多寬”、“多遠”、“多大歲數”等提問的句子。劃線提問法,有利於訓練學生對特指疑問句的熟練掌握。

六、對比設疑法 通過新舊知識的對比來講授某些語法點,是教師常用的方法。對比的方式有不少,可以比大小、高矮、長短、顏色……,對於一些復雜的語法現象,教師先對比設疑,後進行講解,常常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例如:講授動詞前加“一”出現在復句的第一分句這一語法現象時,教師先板書兩組片語:

甲組:找人問問 乙組:開門看看

找人一問 開門一看

然後請學生思考,每組中的兩個片語意思是否一樣?用它們造句時用法是否相同?學生討論後,教師把片語擴成句子。

甲組:大衛要找人問問去郵局怎麼走。

大衛找人一問,就知道了去郵局怎麼走。

乙組:我開門看看是誰來找我。

我開門一看,原來是瑪麗來找我。

最後,啟發學生自己總結出:每組的前句表達“問”、“看”的內容,每組的後句表達“問”的結果、“看”後發現的情況。這種講授新知識前,進行對比設疑的方法,可使學生形成一種懸念,急切地、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更牢固地掌握新知識。

七、交際練習法 教師在課堂上利用或創造交際環境,使學生把所學語法點運用於實際交際中。這是語言學習的最高境界,也是語法學習的最高目的。交際練習的特點是真實,教師問生活中的真實問題,要求學生給予真實的回答。

老師:大衛,這個星期天你到哪裡去了?大衛:我去逛超市。

超市裡有什麼? 有食品、服裝、百貨。

你買了什麼好吃的? 我買了燒雞、麵包、啤酒、巧克力。

單價多少錢?一共多少錢? ……

你坐幾路車回來的?

……

交際練習的范圍很廣,話題很多,可以讓學生之間相互模仿去圖書館借書、醫院看病、朋友家作客、野外郊遊等。交際練習是語法學習的重要環節,因為只有經過這種練習,學生才能真正理解所學語法點的含義,准確地掌握它的用法,學會在真實的交際環境中使用。

總之,語法教學的方法是極為豐富的,教師在課前要精心准備例句,設計情景,盡量用例句和情景使學生理解所學語法點,並通過大量的、有意義的、行之有效的訓練,使學生掌握所學內容,在實際生活中能夠靈活運用。

;

❻ 對外漢語教學方法有哪些

1,「對外漢語教學法」的課程性質和意義
1.1 對外漢語教學的性質: 漢語作為外語或者作為第二語言的教學。
思考:對外漢語教學同「英語教學」比較相似還是跟「中小學語文教學」比較相似,為什麼
2,教學法的理論支柱
2.1 討論:
思考:這些都談到了外語教學法的理論基礎,你覺得有什麼共同之處。
提示:上述書中均把語言學理論、心理學理論、教育學理論作為重要的理論基礎。
2.3 教學法理論支柱之二:心理學原理
2.3.1 心理學研究什麼?
感覺、知覺、記憶、想像、思維-->心理活動
情感、意志-->心理過程
需要、動機、興趣、理想、信念、脾氣、內外向-->個性傾向和特徵
2.3.2 心理學對人的心理活動、心理過程及個性傾向等等的研究,都在相當程度上影響外語教學方法。
2.4 教學法理論支柱之三:教育學原理及教育心理學原理
2.4.1 教育學研究什麼?
2.4.2 教育學的發展影響外語教學法:
1) 在傳統古典教育思想的制約下,只能採用翻譯法。
2) 捷克教育家認為教育必須「遵循自然」,從而產生了直接法。
4,布置作業

❼ 對外漢語語音教學的方法有哪些

1.圖示法
圖示法是指教學藉助掛圖或直接通過畫圖的方式來輔助教學。
圖示法具有直觀、生動、具體、快捷等特點,效果最為明顯。比如:在講聲母的發音部位、發音方法時,我們可以充分利用發音器官示意圖,在圖上直接指出發音的部位及氣流的出處,用以代替齒齦、軟齶、舌尖、舌面等這些枯燥乏味的間介面頭描述。在講母音時,可以直接在母音舌點陣圖上標出母音舌位的高低、前後。對於聲調的講解,也可以採用五度標記法,把圖畫出來後清除明了,學生一看即懂。因此,凡是能用圖表示的教學內容,都應盡量採用圖示法。
2.演示法
圖示法具有靜的特點,而演示法具有懂的特徵。演示法同樣能達到直觀的效果,可以和圖示法結合使用,相輔相成。
在講漢語聲母的發音是,通過看掛圖可以知道其發音部位、氣流的出處,並知道其發音方法為塞音、塞擦音等,但究竟塞音、塞擦音是怎麼發出的,就需要演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如果沒有教師的演示,學生根本不會發語音。
演示法的運用,不僅限於做出正確的發音演示,還可以根據教學的需要,靈活多變。如「吹紙法」:拿一張很薄的紙,放在嘴的前方,讓學生從發音時紙的顫動與否,體會送氣與不送氣的差別。
3.練習法
語言作為一種工具,與其他的工具一樣,只知道怎樣使用的道理還遠遠不夠,還得親自使用,並經歷一個由不熟到熟練,由不正確到正確的過程。教師在這個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首先教師要設計出科學合理而有效的練習方法給學生,使他們達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在這一點上緊密聯系學生的語言背景至關重要,對不同的學生需要區別對待。接著,在學生的聯系過程中,老師同樣很重要,他需要細致觀察學生的發音並即時指出錯誤幫助糾正。
4.對比法
將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學習者往往會受第一語言的影響對有的漢語發音混淆不清,發生偏誤,而對於他們的母語是怎樣影響漢語的學習的至今仍然是一個爭論的熱點。但是如果能很好地運用好對比法,即能讓學生清晰深刻地領悟漢語發音與他們母語發音的區別。
要運用好對比法,首先要選取適當的參照物。從留學生的實際情況來看,在教授漢語語音時,恰當的參照物應該是他們的母語以及他們熟悉的外語。此外,還可以從漢語本身的要素中選取適當的參照物。比如:在進行聲母的教學時,以下各組聲母可以互為參照物:b--p,d--t,g--k,m--n等。這是因為各組聲母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
對比法還可以應用於不同語言中語音與書寫字母關系的比較。
5.誇張法
適當運用誇張的手法,擴大音與音、調與調之間的差別,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和模仿漢語的發音。首先可以誇張板書,在教復合韻母時,結合發音口形a,o,e寫成大一點的a,o,e,使學生直觀地理解復合韻母中各母音開口度的不同。其次還可以誇大口形、延長音程、增大音量、加強音高對比等來幫助學生理解。
除了以上所述五種方法外,對外漢語語音教學中還有引導法、誇張法、擴展法、自我觀察法、語音分析法、模式法等方法,各種方法之間也不是相互隔離的,而是相互貫通相輔相成的,教師應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選擇運用,同時也鼓勵創新。

❽ 探討對外漢語詞彙教學方法

探討對外漢語詞彙教學方法

導語:詞彙是語言學習的基礎,是對外漢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詞彙教學的成敗直接關繫到學習者是否能夠掌握漢語詞彙,進而,影響學習者的漢語水平。在對外漢語教學中,有效的詞彙教學方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從直接對譯法、直觀說明法、比較聯系法、語素教學法、語境猜測法五個方面對對外漢語詞彙教學方法作一探討。

近年來,關於詞彙教學的研究層次不窮,對外漢語教學工作者分別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原則等方面進行了多角度的研究,目的是讓留學生能夠更加容易的掌握、理解漢語的詞彙,從而更好地掌握漢語,並且能夠流利的用漢語交流。結合從對外漢語教學中獲得的一些經驗,以及從詞彙研究資料中獲取的理論知識,接下來對對漢語詞彙教學方法做一個粗略的總結。

一、直接對譯法

直接對譯法,即直接用學生的母語解釋詞義,大部分教材都採用了這種方法呈現生詞。直接對譯法的優點是詞語解釋簡單便捷,能對詞語的意思進行較為直接的解釋。外語的學習經驗告訴我們,在學習一門外語的時候,我們會習慣性的藉助母語來理解或記憶,特別是比較抽象意思的詞語,如,“人民”、“間接”、“困難”等,這類詞語用直接對譯法講解能夠一點就通。

直接對譯法的缺點是有些詞語與外語沒有準確的一對一的對譯關系,很難准確翻譯,這種不準確的翻譯又會產生新的混淆。比如“認識”、“知道”翻譯成英語都是“know”的意思,“I know him.”可以翻譯成“我認識他”,也可以翻譯成“我知道他”,但是,兩者的意思卻是不一樣的。另外,“I know it.”只能翻譯成“我知道這件事”,而不能說“我認識這件事”。

直接對譯法只是初步的界定詞語的意思,如果想要區分它們,還需要進一步從語法功能和語義特徵方面辨析詞語。

二、直觀說明法

直觀說明法,即是用實體事物、圖片、肢體語言對詞語進行解釋說明。實體事物、圖片可以用來介紹實際存在的事物,如“蘋果”,我們就可以拿出一個蘋果或展示一張圖片,告訴學生“píng guǒ”這兩個音節形成所代表的內容及意義。類似的我們還可以講解其他水果、日常用品、電器、交通工具等。

肢體語言也稱體態語,章志光(1996)先生認為:“人們用眼神、面部表情、手勢、體態動作和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來交流思想、表達感情、傳遞信息、進行社會交際的方法和手段稱之為體態語。”[3]肢體語言主要用於幫助學生掌握適合動作演示的動詞:動作性強的動詞,如“站”、“坐”、“來”“去”等;面部表情,如“哭”、“笑”“開心”等。

直觀說明法很生動形象,能夠讓學生將詞語的音和義直接的聯系起來,便於記憶生詞。並且將直觀的實物、圖片、肢體語言運用到課堂活動階段,能夠調動學生學習漢語詞彙的積極性,使得詞彙的學習更加生動有趣、記憶更加深刻。

三、比較聯系法

比較聯系法,即通過同義詞、近義詞或反義詞的對比和聯系解釋詞義。漢語詞彙的一大特點是存在大量的同義詞和近義詞,教師可以根據這一特點,歸納出不同的同義詞和近義詞,凸顯其共性和區別,使其區別特徵更加明顯,有助於學生對詞語的理解和掌握。比如,“肥”和“胖”都是形容詞,二者都可以作“瘦”的反義詞,但有區別。兩者都表示“fat”的意思時,“胖”指一個人有很多肉,體型寬廣,但是很結實,如“這孩子真胖”;“肥”表示含脂肪多的,①(與“瘦”相對,除“減肥、肥胖”外,一般不用於人)②用於物時,指衣服鞋襪等寬大,如“衣服有點肥,袖子有點肥”。

運用反義詞可以揭示事物的矛盾,形成鮮明的對照和映襯,從而將事物的特點深刻地表示出來。在對外漢語教學中,應該教給學生一些反義詞,這樣成組的反義詞對比記憶可以是記憶更加深刻。漢語中一些簡短的單音節反義詞,如“大、小”“快、慢”“長、短”等,採用比較聯系法,能夠簡單、輕松地記憶片語,同時記憶能夠理解地更加透徹,並且能夠快速掌握。

在比較聯系法中,用於比較的同義詞、近義詞或者反義詞可以是學過的詞語也可以是沒學過的。學過的詞語可以幫助學生再次構建其語義網,達到鞏固的效果;還未曾學過的詞語可以擴大學生的詞彙量,注意教師擴充詞彙時,不應該選取較偏、較難的詞語。

四、語素教學法

語素是最小的音義結合體,單音節的語素與單個漢字意思是對應的,漢字的意思即是語素的意思。語素可以構成詞,這個詞的意思是由它所組成的一個語素或多個語素的意思共同決定的。呂必松先生曾提出:“長期以來,我們基本上把詞作為最小的教學單位,一直不太重視語素教學。其實漢語教學中語素教學是一個不該忽視的方面,應考慮把語素作為最小的教學單位。”[4]可見,在對外漢語教學中,教師不僅要講解詞語的意思和用法,還要重視語素拆分和語素間的組合規律。通過語素教學法講解生詞,不但能夠准確地把握詞彙的意思,而且還能夠增加與該語素相關的新詞的數量。例如,講解“訂貨”一詞,“訂”的意思是“預先約定”,“貨”的意思是“貨物”,通過這種方法講解,學生們能夠很快明白這個詞的意思。教師也可以有此擴展“訂購、訂閱”,或者“發貨、收貨、驗貨”等詞語的意思。

在使用語素教學法進行詞彙教學時,應該注意以下三點: 要注意語素的多義性。在現代漢語中,一個語素可能會對應一個意思,也可能對應多個意思,漢語詞彙語素教學中,教師就要考慮所講的語素是否有多個意思。例如,講解“家庭”這一詞語時,“家”的語素義是“共同生活的眷屬和他們所住的地方”,相關的可以擴展為“家眷、家長、家鄉、家訓、家規”等。但是,由於“家”這個語素還能組合成“畫家、書法家、科學家、作家”以及“儒家、道家、法家、諸子百家”等相關的詞語,所以在講解時也應該相關的提及到,“家”還有表示“掌握某種專門學識或有豐富實踐經驗及從事某種專門活動的人”、“學術流派”的意思。

要考慮學生的漢語水平,分階段進行。語素教學法應該遵循“常用為先”、“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的規則,這是從語素本身及學習者接受漢語的能力出發的。初級階段的學生,接觸到的詞彙有限,教師主要是以整詞教學為主,這樣既方便教學,又符合學生的認知習慣。如果每個詞語都用語素教學法,會使學生產生厭倦、疲勞感,不能明白為什麼要這樣分析詞語,這樣教學的話,反而不利於漢語詞彙的學習。這個階段語素教學可以作為輔助,隨著詞彙量的增加,可以引發學生聯想或總結某些規律。中級階段和高級階段的`學生,掌握一定量的詞彙,使用語素教學法使學生具有相同語素詞產生聯系,把詞彙構建成語素網,便於鞏固、記憶生詞,在此基礎上,遇到新的詞語,可以有效地拆分語素產生對應關系理解詞義。

正確認識語素教學法和詞本位教學法,要視情況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這兩種方法在對外漢語詞彙教學中各有特色,要合理搭配使用這兩種方法。在現代漢語里,詞是最小的能夠獨立運用的語言單位,詞本位教學法是把一個詞作為整體來講解,更容易實現交際。由於詞語本身規律性不強,學生只是單純的記憶生詞,這樣的話學習效率不高,容易使學生產生疲憊。語素教學可以彌補詞本位教學的缺點,將有關聯的語素結合在一起,提高詞彙學習的效率。

另外,語素教學法要適度,並不是所有的詞語都可以拆分成語素分析。例如“忘記”一詞,是由“忘”和“記”兩個語素構成的,但是它們兩個是一組反義詞,合在一起又是什麼意思呢。所以,教師不能不分適宜的亂用語素教學法,否則會使學生更加迷惑,加重學生學習詞彙的負擔,造成理解上的錯誤。

五、語境猜測法

語境猜測法,即是根據詞語所在的語言環境中推測詞語的意思。在現代漢語中,多義詞的大量存在是詞彙豐富的一種表現[5]。多義詞有多個義項(詞的理性意義的分項說明),各個義項只出現在自己的語境中,每個具體的語境中只有一個義項適用,別的義項都不適用。所以,當從語境中理解、記憶一個詞語時,能夠較為准確的理解和運用詞語。徐子亮(2000)在對語境與語言結構的實驗中得出以下結論:第一,語境對字詞的意義有導向、確認和解釋的功能;語境對字詞識別的速度產生影響,語境中字詞辨認的速度更快。第二,在語境可以為詞語的識記增加線索,可以促進詞語的保持;同一個詞在不同的語境中呈現可以加強對該詞的記憶。第三,在句段中的語境可以修正破讀,提供猜測詞義的線索,還可以銜接預設,幫助跳躍障礙詞。[6]由此,語境能夠使多義詞的詞義單一化、具體化,採用語境教學法有利於教師對詞義的准確把握。

例如,根據上下文,講解“深”這個詞時,教師可以從以下五個句子入手。

① 這口井很深。

② 這本書很深。

③ 我們的友誼很深。

④ 夜已經很深了。

⑤ 這種布的顏色很深。

分析“深”所在的不同語境中表示的意思,另外,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適當地擴展不同義項的相關詞語。如下表所示,這樣講解詞彙,能夠讓學生明白語境的重要性,在不同的語境中掌握詞彙的意思。

多義詞對語境的依賴性很強,教師不應該將詞彙局限於靜態的單個詞彙的學習中,而應該運用語境教學法。給學習者設定到了一個特定的語境中去理解詞彙,形成動態的、情景化的學習,會讓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靈活運用知識,達到交際的目的。同時,語境教學法也能夠讓學生通過聯想記憶生詞,從而使詞義的記憶保持長久。

對外漢語詞彙教學並不是採取一成不變的教學方法,而是要分析詞語的特點,根據學生的漢語水平,分階段、分情況的採取相應的教學方法。上述的五種詞彙教學方法彼此間不是孤立的存在的,對於有些生詞來說,想用一種方法就能夠講解清楚是不可能的,這就需要老師能夠靈活掌握、把握多種講解方法,並將其綜合運用在教學中。詞彙教學是漢語學習的關鍵,好的教學方法能夠讓學生輕而易舉的掌握詞語,並且能夠正確運用,在對外漢語教學中,教師應該在教授的過程中,總結出適合自己並且能夠適合學生的方法。

;

❾ 對外漢語語音教學的13個小方法

對外漢語語音教學的13個小方法

導語:對外漢語語音教學是在中國國內原有的對外漢語專業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下面我向大家介紹對外漢語語音教學的13個小方法,希望對你有用!

圖表

在上課之前把聲母表、韻母表、聲調示意圖、拼音表等布置好。也可動態展示,即教師在課堂上隨著教學進度,一步一步地進行展示。如講聲母時,掛上聲母表,講韻母時,掛上韻母表。

板書展示

把本課要教的語音項目寫在黑板上。比如第一課教單韻母,就按教學步驟,逐個將aoeiuü橫寫在黑板的一定位置上。

板書時要注意韻母的直觀形象。可結合發音口型把aoe寫成a、o、e,適當誇大一點,使學生知道它們開口度的不同,便於掌握並模仿。

發音示範

把要學**的語音項目傳達給學生的聽覺器官。發音示範要正確、清晰,讓每個學生都聽得清,聽得准。開始階段可適當利用誇張的方法,延長發音過程。

口型示範

做口形示範可先用自己的手指指一下眼睛,示意學生看,然後指一下自己的嘴,讓學生看開口度、圓唇與否、嘴唇收攏或前突等演示動作。

發音部位

展示時應結合自己的口、舌、齒,讓學生明白發音部位,掌握口形和舌頭在發音時的准確位置。

發音示範

教師通過發音,將聲調的聲音形象傳達給學生的聽覺器官。發音示範是最基本的展示聲調的方法。在開始時,應當適當延長發音過程,強調音高的變化,給學生留下較深的印象。

五度聲調示意

利用五度聲調示意,給學生以聲調的視覺印象,幫助學生體會和掌握聲調音高的變化過程。

誇張聲調

教聲調時,因為五度聲調符號本身具有形象性,對漢語四聲的升降曲折做了形象化描繪,如果再花點心思,按四聲調值,標出四聲的高低升降,效果會更好一些,更能一目瞭然。

練**語音的'方法

練**是語音教學的中心環節,只有通過大量、反復的練**,學生才有可能理解和掌握正確的漢語發音。語音練**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發音練**,包括模仿練**和認讀練**等;一類是聽音練**,包括指辨、判別、填空等。在語音教學階段一定要聽辨和模仿並重。

認讀練**

學生自己讀出書面的材料。認讀練**也是一種發音練**。學生通過認讀鞏固語音訓練的成果,把漢字的音、形、義結合起來,把漢語詞語和句子的聲、韻、調結合起來,為進一步學**漢語打好基礎。

辨聲認讀

把容易認錯或讀錯的聲母或由這些聲母拼合的雙音節調整排列在一起,進行辨別聲母的認讀。

辯韻認讀

把學生容易認錯或讀錯的韻母或帶有這些韻母的雙音節調整排列在一起,進行辨別韻母的認讀。

辯調認讀

把聲韻母相同的音節按不同的聲調組合起來認讀。在辨聲、辨韻、辨調認讀的基礎上,再進行三聲變調、兒化、有輕聲音節的雙音節調整、短句、用漢字寫成的句子等的認讀。

;
閱讀全文

與剛才用對外漢語什麼方法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萬用表測量直流電壓的方法視頻 瀏覽:686
荔枝核食用方法 瀏覽:173
紅掌養護方法怎麼養 瀏覽:992
如何避免被電的小方法 瀏覽:672
鼻腔里有異物如何處理方法 瀏覽:690
預先危險性分析辨識方法 瀏覽:919
蘋果6s的蘋果鍵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324
用什麼方法可以把血管去掉 瀏覽:421
去掉痘印最快的方法是什麼 瀏覽:852
浴缸防滑墊的使用方法 瀏覽:287
慢中耳炎怎麼治療方法 瀏覽:134
幾招鑒別問題蔬菜的方法 瀏覽:424
安卓手機手柄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327
檢測氧感測器方法 瀏覽:418
如何判斷斷奶的正確方法 瀏覽:389
烹飪香和味的組配主要有哪些方法 瀏覽:233
女生系圍巾的方法圖片 瀏覽:397
常見陰離子鑒別方法 瀏覽:761
如何討好婆婆最有效的方法 瀏覽:830
鍛煉治腰間盤方法 瀏覽: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