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格鬥的肌肉訓練方法

格鬥的肌肉訓練方法

發布時間:2023-06-10 15:13:45

1. 搏擊力量訓練方法

一、大力量訓練:

大力量訓練可以提高自己的絕對力量,為爆發力訓練打下基礎,一個卧推200kg的人和一個卧推100kg的人打出的力量可想而知。大力量訓練需熱身後有人保護,有條件的可扎腰帶。本人感覺效果最好的是極限做組法,現介紹如下:先用自己適合的熱身重量,每組後逐漸增加重量只至自己最大重量的100%,每組3—6個,3個最佳,達到自己100%可做1個,然後用自己最大重量的80%做4-6組,每組6-8個。每組之間的休息不得超過一分鍾。每組後要進行快速空擊15-20次,把自己的最大力量轉化為爆發力。大力量訓練以深蹲(半蹲)、卧推、硬拉為主,實際上卧推、深蹲是提高力量的最簡單有效的方法,要點是腰一定要別緊。簡單說一下:

1、深蹲起:雙腳分開與肩,將杠鈴放在頸後肩膀,進行屈膝深蹲,迅速站起。可藉助下蹲的反彈力迅速蹲起。深蹲後立即進行高抬腿10次立即沖刺或側踹腿正蹬腿邊腿的空擊。

2、半蹲起練習:雙腳分開與肩,將杠鈴放在頸後肩膀,雙腿屈膝,大小腿成90-120度夾角,迅速站起。每蹲一個蹲到最大限度都停頓4秒再起立,這樣加大了難度深度刺激了肌肉,深蹲後立即進行高抬腿10次立即沖刺或側踹腿正蹬腿邊腿的空擊。

3、硬拉,雙腳分開與肩,雙手大於肩寬握住杠鈴,蹲下後挺直腰板(別緊腰),挺胸,利用全身大爆發力提起杠鈴站立。手臂放下時一定要放到底,向上拉的時候杠鈴桿一定要拉到胸部,

4、卧推:仰卧在平板上,雙手分開同肩寬,正握杠鈴放在胸前,用力快速將杠鈴推起至雙臂伸直,每組結束後快速拳法空擊。

另外,還有一頭杠鈴等等不做一一介紹。

二、爆發力訓練:

爆發力訓練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力量訓練,應該在自己狀態好而不疲勞的狀態下訓練,組數不可太多,組間要休息充分,因為一旦做多了就是訓練的耐力,而不是爆發力。要點分為最快的速度完成單個動作,或單個動作短時間高頻率重復訓練,6-8組即可,如果單個動作重復練習頻率最多10秒,快速完成單個動作的重復最多3個,器械可用最大力量能力的 30-70%,除了大力量中說的卧推深蹲半蹲硬拉都可以做爆發力外,介紹幾個其他方法:

1、爆發協調訓練:一個類似於舉重動作的訓練,訓練爆發和出拳出腿的協調,雙手持杠鈴桿放在胸前,雙腳平行,然後雙腳突然分開,左腳向前右腳向後成左弓步,同時爆發力向上推舉,下落的同時雙腳爆發並攏,並攏的同時,再右腳弓步爆發力推舉,這樣連續作。教練掐秒錶,做10秒,10秒以內以自己最快的速度爆發作完。然後休息一分鍾,一共做12組。

2、杠鈴平推:身體直立,雙手正握杠鈴片,將杠鈴片放在胸前,雙腳分開與肩同寬,然後用力快速平推出去,雙臂伸直後再回收,注意雙臂伸出腰把腕甩出去。每組結束後快速拳法空擊。

3、膠帶拉力訓練:綁在手上或腿上克服彈性阻力做沖拳、邊腿等動作進行散打專項爆發力練習;徐琰的爆發力還有手持啞鈴沖拳等進行爆發力的練習。

另外,還有高翻、壺鈴蹲跳、甩片、大錘砸輪胎、啞鈴空擊、俯卧撐、蛙跳、立卧跳等,其他還有腹部力量、頸部力量、沖沙包不做一一介紹。力量訓練一般一周1--2次,多人訓練效果更好。

格鬥力量訓練與健美訓練的區別

首先二者的訓練目的是不一樣的

力量訓練的目的是提高全身各處肌肉的力量,在這個過程中,肌肉也自然地會隨著訓練增長一些圍度,但這只是力量增長過程中的副產品,甚至由於級別的限制,拳手在增加力量的同時還要注意避免肌肉過於增長,不然由於肌肉增長引起體重上升的話,降體重會更加困難。

而健美訓練的目的就是一個:增長肌肉。除了進行全身各部位的肌肉訓練外,還有極其嚴格甚至可以說是苛刻的飲食安排,我接觸過不少健美運動員,他們一致反應練健美最痛苦的不是練,而是吃(當然也不是說他們訓練不辛苦)。肌肉是在訓練之後的修復過程中生長的,這時候補充足夠的蛋白質非常重要。我是親眼見過健美運動員在參賽前的痛苦吃法,一天若干次的蛋白補劑喝得他們一臉翻胃的表情,完全不加油鹽的白水煮雞魚肉,他們那已經不是吃,而是強行往下塞。目的就是盡量增長肌肉圍度,同時又避免攝入脂肪影響肌肉線條,稱為“魔鬼式吃法”也不為過。

所以一般的格鬥票友們就別再杞人憂天地擔心自己肌肉塊太大了,你還真當肌肉是那麼好長啊,嚴格的訓練加更加嚴格的飲食才鑄就了健美運動員那超人的體格,要是隨便抓個一兩斤的啞鈴比劃兩下就能猛長肌肉,那還不滿街都是施瓦辛格了。

其次就是在練習原則上也有不同

健美訓練中為了使每一塊肌肉都達到極度充血膨脹的狀態,平時很注意把要練習的肌肉獨立出來進行訓練,或者是專門的動作,或者是輔助器械,總之是把力量盡量集中於目標肌肉上,使目標肌肉極度緊張用力。當然健美訓練中也有深蹲、硬拉等復合型訓練動作,但獨立肌肉的訓練還是占據了相當大的比例,針對每個部位都有獨立訓練的方法。這也符合健美比賽的.要求,比賽中選手要用各種規定造型來展示肌肉,需要極強的局部肌肉控制能力,把要展示的部位充分地緊張起來,達到最佳的外觀效果。一般人可以試試擺幾個健美造型,你很難做出健美運動員那種效果,因為局部控制能力不夠強。

而格鬥訓練更注意復合型力量訓練,就是一個練習動作需要同時調動身體多個部位肌肉參與收縮用力。比如深蹲、硬拉、平推、上舉、高翻等等,局部獨立力量練習只是作為一種對整體的補充,對一些比較薄弱的部位進行一下強化。這也符合格鬥的特點,格鬥動作是需要全身整體配合用力的,多進行復合式力量訓練除了提高肌肉力量外,對身體各部位肌肉的協調配合也是一種鍛煉。

第三是使用重量不一樣

健美訓練一般使用的重量在6—12RM的范圍內,雖然有時候也用大重量刺激肌肉,有時候為了刻畫肌肉線條也會採用小重量多次數的訓練,但主要還是運用6——12RM的重量,這個重量能夠更有效地促進肌肉的增長。而這個重量對於力量水平來說已經是屬於比較大的重量了,所以練習時一般是採用中等偏慢的速度進行訓練,貿然用高速很容易導致嚴重的肌肉拉傷。

而格鬥力量訓練6—12RM的重量用得比較少,一般是用大重量提高絕對力量(1—5RM),用小重量進行爆發力和耐力訓練(15—20RM),這樣既能全面強化肌肉的力量,提高肌肉強度,又不會使肌肉過度生長導致體重增長。

2. 格鬥搏擊的簡單訓練方法

格鬥搏擊的簡單訓練方法

拳擊運動源遠流長,它起源於人類產生之初。為了生存和競爭,人類發明了它。最初,它是保護人們生命財產的一種手段。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格鬥搏擊的簡單訓練方法,歡迎參考~

一、力量訓練:主要是上肢、下肢、腰力的訓練。

上肢的力量訓練,用俯卧撐就可以了,有條件的可以用亞鈴、杠鈴訓練,效果會更好,雖然上肢不是主要的格鬥武器,但具備一定的格鬥力量還是必須的,當然不用訓練成舉重運動員或大力士的水平。

下肢的力量訓練,用深蹲或蛙跳,都可以空手或負重來訓練,非常簡單的,不多說的,主要是訓練股四頭肌的力量,股四的力量決定你在格鬥中能不能踢出致命的一腿。

腰力的訓練,可以用雙手抓住一個固定的東西,然後一隻手向前推,一隻手向後拉,這樣就可以訓練到腰力了,但在格鬥中你一般不會感覺到腰力的,雖然你的幾乎每一個動作都是在腰力的參與下完成的。

此外還有腹肌力量的訓練,膝法的運用離不開腹肌的參與,不過對於不是進行專業格鬥訓練的人來說腹肌力量的訓練與否對膝法的運用沒有太大的影響,因此可以結合自己的情況來訓練。

其他的肌肉訓練,有興趣的人可以自己訓練,在些不多說了,與格鬥有密切關系的我只主張這些。

二、柔韌性訓練:主要是下肢的柔韌性。

訓練的方法非常多,常規的壓腿就可以達到目的了,也可以自己研究,出於格鬥方面的實用的考慮,不要求非達到能夠橫叉或豎叉的地步,只要正踢的時候能夠踢到和你一樣高的人的頭就可以了,畢竟不是要練習高踢表演或去演雜技嘛!

另外,柔韌性的訓練貴在堅持,一般一個普通人用一到兩個月時間就可以達到上面的目標。

三、穩定性:訓練單腿站立及雙腿站立的穩定性。

單腿站立不負重應該可以堅持15分鍾,如果達不到這個目標,就要好好的練習一下了。

雙腿站立可以通過和朋友角力或摔跤的方式一起練習,也可以自己研究方法來訓練,訓練方法沒什麼神秘的地方,都是人研究出來的,又不是造原子彈,哪來的那麼多復雜神秘的東西。

四、基本的拳法:比較有用的是前手直拳和後手勾拳。

前手直拳的主要用處就是在格鬥中控制對手,攻擊的目標是對手的雙眼中間的眉心處,而且是一直用手對著他,用腰力使直拳在很短的距離內向對手的雙眼中間擊打。

後手勾拳是殺傷力比較大的拳法,也是用腰力的帶動擊打對手的胃部或下巴,攻擊的力量是比較大的,因為是用腰力的`帶動向斜上方猛的擊打,所以往往能夠一擊決定戰斗的結果。

五、基本的腿法:低位的側踹,低位的邊腿,中高位的側踢。

低位的側踹的主要攻擊目標是對手的膝關節,用腳底向膝關節部位猛力的蹬踹,這個腿法一般是在對手向前移動攻擊你的上部的時機用,如果主動去踹對手,一般是很難得手的,對手都可以輕輕的抬腿就躲開你的攻擊。

低位的邊腿攻擊目標和用法都與低位側踹差不多,只是動作不一樣而已,是用自己的小腿與足弓中間的大概部位(具體擊打中,到底是哪裡碰到攻擊對象不一定)擊打對手的膝關節,主要是接觸對手膝關節彎的外部。

中高位的側踢,這個「側踢」和截拳道的側踢不一樣,截拳道中的側踢其實就是「側踹」,不過也很容易理解,今天格鬥中的各種動作的的名稱非常的混亂,同一個動作在不同的格鬥術中有很多不同的名稱。側踢(我覺得這個名稱比較合乎這個動作,雖然有的格鬥術中叫掃踢、有的叫橫踢,有的叫……,但絕對不是邊腿)就是把腿從地上抬起來用小腿直接的向對手的頭部、上臂、肋部「砸」去,用的主要是股四頭肌的力量,著力點在小腿,而不是腳,而且擊打的力量也和邊腿有很大的差距,邊腿的力量是像鞭子一樣的「抽」,而側踢的力量是用小腿像一個大鐵棒子一樣「砸」,誰更有殺傷力?並且邊腿是向外展之後向里「抽」,而側踢是直接從地上抬起來腿就踢,走的路線也不一樣,哪個更簡捷,大家自己試試吧!

六、基本的膝法、肘法:

膝法和肘法是近身格鬥非常有用的技術,而且動作比較簡單,只是簡單直接的頂、砸之類的用力方式,很容易學會,當對手向你沖來的時候,別忘了你還有一個碩大的膝蓋,也別忘了你還有一個堅硬的肘尖!

;

3. 搏擊格鬥鍛煉計劃方法

搏擊格鬥鍛煉計劃方法

拳擊運動源遠流長,它起源於人類產生之初。為了生存和競爭,人類發明了它。最初,它是保護人們生命財產的一種手段。下面我為大家分享搏擊格鬥鍛煉計劃方法,歡迎大家閱讀瀏覽。

1 能量篇:

所有的身體運動都需要能量,如果連能量代榭的常識都不知道就想談如何練身體。。。那肯定是吃力不討好。這里我們就簡單的講講,運動所涉及的能量代榭。

人體所有的肌肉收縮和神經反射的直接能量來源都是來自ATP(三磷酸腺苷)的水解,ATP《褲穗-》ADP+PI+能量(要祥細的說明,各位可以去看高中生物)。

ATP供能的特點是:能直接被肌肉和神經所利用。響應速度最快,功率最大,沒有有害廢物產生。但它在身體內的存儲量小,只能提供很短的時間(三秒內),很少的收縮次數(一般不超過三次)。典型的運動:舉重,投擲。

這里要說一下:很短的時間(三秒內);或很少的收縮次數(一般不超過三次)是指大力量,高速的肌肉收縮。

對格鬥來說,如果你想要一擊,或是三擊內獲勝,那麼ATP供能是非常重要的。

CP-ATP(磷酸肌酸-三磷酸腺苷)聯合供能,它的響應速度和功率排第二,也沒有有害廢物產生。他的供能時間稍長,大約是3-8秒,典型的運動:60米跑。

對格鬥來說:如果准備用連串的組合攻擊擊倒對手,那麼CP-ATP聯合供能對你很重要。

乳酸供能:將糖無氧分解為乳酸供能,他的響應速度相當慢,要20秒才能滿功率輸出。輸出功率排腔局第三。但他的供能時間長,有一分鍾以上。

典行的運動:200米,400米跑,800米跑(說明一下200米,400米的開始階段還是ATP供能和CP-ATP(磷酸肌酸-三磷酸腺苷)聯合供能)。最大缺點:會產生有害廢物,乳酸。

對格鬥來說,要是和對手要周旋一分鍾以上,乳酸供能就很重要了,尤其是不斷高負荷運動的小腿就更是如此。

糖元氧化為二氧化碳和水供能,他的響應速度最慢,功率最小。但他可以提供一小時的供能,也不產生有害廢物,

典行的運動:1萬米跑。

對格鬥來說,如果到了這個階段,大家的出手都沒了力氣,那就是死纏爛打了:)

2力量篇:

之所以把力量放在首位是有原因的,力量是速度(反應速度除外)和靈活性的基礎。

沒有力量,你也不可能有強大的擊打,抗擊打能力。

力量的指標很容易量化,便於定訓練計劃。

先澄清一些含混的說法:力量耐力,速度力量,暴發力。力量耐力屬耐力的范疇,是耐力不是力量!

速度力量和暴發力說的其實是功率。

力量分兩種:

一:絕對力量,這很好理解,就是一個動作單次的最大力量。比如:深蹲的最大力量就是絕對力量的一個方面。

擊打,抗擊打力量和絕對力量高度相關。

二:相對力量,就是絕對力量/體重。對速度(反應速度除外)和靈敏,相對力量很重要!!

訓練需知:

要練力量,先去找一家健身房,先請教老手標准動作怎麼做。用兩三個月時間把動作練標准(注意,不要用太輕的重量,不然練不好動作),對初學者來說關鍵是動作要標准,准備活動要做充分,不然很容易受傷。

對格鬥訓練來說,各方面力量都要連,腿部,腹部,手臂三分天下。格鬥訓練通用的方法是,負重深蹲+負重仰卧起坐+卧推舉。

注意!!你是在練格鬥,不是練鍵美!!腿,腹不可不練。還有,絕對不能練靜力訓練(靜力,故名思意,就是肌肉收縮但不移動) !!決不!!靜力訓練會降低肌肉的彈性和收縮速度,對速度,靈敏非常不利。

絕對力量的訓練方法:

從能量篇就能看出,絕對力量是典型的ATP供能,所以採用伍純讓的方法就是每組少次數,大重量;多組數,同一個動作的組間休息時間足夠長。重量要足夠大,使你一組只能練3-5下。要是重量輕次數多(大於5次)就是練CP-ATP聯合供能。組數看個人情況,一開始練3組,以後慢慢增加。練一段時間,最大力量會上升,這時組數練習時的重量也要加大。

這里說一下准備活動,力量練習的准備活動是做幾個輕重量的.練習,用最大力量60%練5-7次,用最大力量70%練5-7次,用最大力量85%練2-3次,用最大力量90%開始連練組數,如果准備沖擊最大力量,那麼用最大力量90%練1次,然後等3-5分鍾後沖擊!最大力量最好一個月以上沖擊一次,沖的太頻繁會使神經疲勞。

相對力量。重要點有三:

一是提高肌肉利用率:一般人只能動用60%肌肉纖維,經過訓練能提高到90%以上(這一點和神經系統高度相關)。

二是提高肌肉的品質:同樣截面的肌纖維,經過訓練,收縮力也會上升(肌纖維內部與收縮有關的生化反應被強化了)。要提高肌肉的品質只能用絕對力量的訓練法。

三是提高肌肉重量在體重中的比率。一般的,只要你沒有肥胖症,那麼增加肌肉重量是個好辦法。因為在給定的肌肉品質下,肌肉的收縮力和肌肉的重量成正比,而你的內臟重量是不會有多大變化的,骨骼的重量會因為肌肉的收縮力增加而增加,但增長很少,不成比率。最終你的身體內肌肉重量在體重中的比率大大上升,從而有效的提升了相對力量。

;

4. 搏擊格鬥爆發力訓練方法

搏擊格鬥爆發力訓練方法

爆發力對許多體育項目都是很重要的,尤其是速度力量性的格鬥項目。下文是我為大家分享整理的搏擊格鬥爆發力訓練方法,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格鬥功夫爆發力訓練的基本方法

眾所周知,身體的某部位或運動器械之所以能獲得一定的速度而運動,是肌肉收縮做功的結果。而格鬥功夫的絕大多數的動作,都是在快速節奏或爆發性用力的情況下完成的。基於爆發力在格鬥功夫中的重要性,國內外的一些格鬥專家及各類功夫高手對格鬥功夫的爆發力訓練進行了長期,大量的研究,隨之創造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爆發力訓練方法。現在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在訓練實踐中如何正確地、有效地發展爆發力。

在爆發力的訓練中,做一般和專門力量練習以發展局部肌群爆發力時,負重量可達到拳手所能舉起最大重量的70%-80%;在接近專項技術的動作的練習時,負重量可達拳手所能承受最大重量的30%-50%。如:拳手進行手持啞鈴沖拳,腳綁沙袋踢腿、負重擰腰等。在專項格鬥動作練習中,負重應接近於格鬥實踐條件,如:直拳擊打靶位,側踢擊打沙袋等。拳手在練習時,要想提高自身的爆發力,無論選擇何種負荷量的訓練方法,都得保證這種練習的重復次數的選擇要能促進力量的增長,同時還得又不能多到使練習的動作結構發生變化(即動作不能變形),應以保證完成標準的動作結構過程中,不降低工作能力和頻率為准。一般重復次數在1-4次到5-10次之間重復3-6組。重復次數、合理的時間主要取決於負重的大小,運動員的訓練水平,以及動作的結構特點。在一次訓練課中,安排的練習量不宜大,爆發力的練習通常在20分鍾內。

(一)大負荷訓練法:按照傳統的力量訓練理論,

快速完成小負荷(最大負荷的75%以下)和中等負荷(最大負荷的75%-85%)的力量訓練,是用於發展爆發力的常用方法,該方法有助於提高動作的爆發力。大負荷(85%-95%以上)訓練導致動作速度緩慢,被強化的發展的是最大力量,而不是拳手的爆發力。由於許多教練及運動員等確信這一觀點的正確性,因而導致(也算是誤導)一些拳手在訓練中放棄了大負荷力量訓練。我們認為這是一種不正確的做法。

有關的實驗結果表明,在發展爆發力方面,大負荷訓練優於中、小負荷訓練。這主要取決於中樞神經系統向運動單位發放沖動的頻率和強度。大負荷訓練能使中樞神經系統發放的沖動強度大、頻率高,能最大限度激活運動單位盡可能達到有目的的和同步的活動。雖然大負荷訓練使動作速度相應變慢,但能動員更多的運動單位,使肌肉產生的力量更大,因而訓練效果明顯優於中、小負荷。

在格鬥功夫的實際訓練中表明,大負荷慢速訓練與快速訓練對增長力量是一樣有效。如我們在訓練中,讓拳手一條腿作慢速負重練習,而另一條腿作快速負重移動練習。每次訓練課要每條腿以最大力量運動20秒,共練3次。其結果是,慢速訓練的腿的力量,此快速訓練的腿的力量提高快。

中、小負荷訓練可以使肌肉產生快速收縮,能夠發展爆發力。然而向中樞神經系統傳入的刺激強度,可能還不足以誘發足夠高的神經沖動發放頻率,完成全部運動單位的激活。這可能是用中、小負荷訓練發展爆發力有限的塬因之一。

眾多的格鬥項目教練及運動員對大負荷和小負荷兩種訓練方法對肌肉收縮特徵方面的變代,進行了比較研究。A組採用最大力量的80%-90%十1千克的大負荷,每組完成1-4次:B組採用最大力量的30%的小負荷,完成5組,每組重復7次。8周訓練後,兩組運動員的力量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顯著增長,而動作速度卻只有用大負的A組運動員獲得了明顯的增長。這表明,為激活更多的運動單位參與活動,採用最大重量的30%的負荷量是不夠的。

在發展爆發力的各因素中,最大力量起主導作用,最大力量的增長有助於爆發力的發展。如果一位拳手的相對力量沒有提高,那麼就應該在訓練中安排最大力量的訓練,不然此拳手專項爆發力的提高就會受阻。日常訓練中,我們認為最大力量對於發展爆發力是極其重要的,實踐中已證明了這一點,通常我們在訓練中採用大重量的槓鈴練習,但對於初學者來說,不要盲目模仿。

(二)大幅度訓練法:增加拳手練習動作的用力距離,

在訓練中可通過改進動作技術和發展其身體各部位關節的柔韌性來實現。但是一個好的力量訓練計劃必須要考慮到增加技術動作的加速距離,同時又要能提高技術動作的力量。凡是增加了動作幅度,又增加了動作幅度,又增加了肌肉力量的練習,其爆發力也會提高。

善肌肉柔韌性的關鍵是要在每個力量練習的動作中,都要把肌肉充分伸展,然後充分屈曲。爆發性動作要在肌肉處於充分伸展狀態下開始,在完成動作幅度的最後階段還要繼續發展快速力量。因為在動作結束前,使動作的速度與力量持續不斷地增加,是動作具備有爆發性用力的重要標志。即每次練習都要讓技術動作做到完整和准確,在最後用力階段承受最大阻力,這樣肌肉可以得到更大的刺激。如果只用中等幅度的動作進行練習,那麼既不會提高關節的柔韌性,也不會增加肌肉處於伸展狀態時的爆發力。

在訓練中,拳手應在放下舉重負荷之前,將這種肌肉充分收縮的姿勢堅持1秒。由於這種方式對訓練的要求更高,因此大多數拳手由於肌肉不能充分收縮,不能堅持這1秒,而失去了承受發展力量的重要刺激機會。

我們認為,在進行負重訓練時,要把超過最大動作幅度的練習包括在內。如果在同個類似的練習中進行選擇,應該選擇一個用力距離較大的那種練習。拳手在反覆作幾次正確的動作主時,在肌肉處於充分收縮姿勢時短暫地停留一下,使肌肉處於等長(靜力性)收縮狀態,肌肉的最大力量就可以得到充分增加。

(三)遞增訓練法:啟用發展爆發力的訓練手段,

拳手應採用能使肌肉產生高強度快速收縮的練習手段。對於這些練習來說,動作的力量特徵和速度特徵的對此關系是極為典型的,即較大的力量表現在最短的時間內。在完成專項技術動作時,其爆發力發揮的特點是要在足夠高的水平上,同時表現出力量性和速度性的運動可能性。這要求我們在訓練中需要兼顧練習負荷與練習速度這兩個因素的發展。

但是,在提高爆發力訓練過程中,力量和速度這兩個因素總在來說是難以和諧共存的,因為肌肉收縮用於對抗不同重量的負荷時,呈現出在最大用力情況下,負荷小則加速度大,而負荷增加,則加速度降低,直到運動完全終止(負荷超過人體的最大力量)。因此,過去那種既適合用

於發展力量又適用於發展速度傳統方法,從某種程度上講並不能夠影響爆發力的提高。在實際的訓練課程中,有許多拳手用這種傳統方法而收效甚微。不知你是否也有這種感受?

運動實踐證明,遞增爆發力的速度和力量成份是發展爆發力的有效方法。然而,當採用大負荷訓練時,最大力量和對抗這種負荷的肌肉收縮能力得到了提高,即有利於改善爆發力的力量成份,但肌肉的收縮速度卻難以達到實際格鬥對抗有限負荷所需的肌肉速度。當採用小負荷發展爆發力,有利於提高爆發力的速度成份,但力量成份又達不到實際格鬥對抗中所需要做出的動作的肌肉收縮力量。因此,調節好力量與速度這兩個因素的匹配關系,提高爆發力構成因素的綜合整體效應,是發展爆發力的核心問題。爆發力具有專項技術特徵,不同的格鬥動作都有其自身的爆發力用力特徵,設計和尋找出格鬥爆發力訓練中專項力量和專項速度的最優比例關系。

爆發力遞增訓練法的一般方法,就是採用漸增阻力法,保證負荷重量和動作速度穩固提高。不論採用何種負重訓練時,每組練習所採用的負荷重量以能夠用正確的動作舉起6次的重量為准,隨著一段時間的練習,隨著拳手力量和速度的提高,此時應將負荷重量有所增加,因為用以前所使用的'重量進行練習時,拳手已經能用正確的動作連續舉起的次數超過6次。故需將負荷增加至只能完成6次的重量,如此反覆。這樣,可使影響爆發力的力量和速度這兩個因素得到交替、協調改善,有效地提高爆發力。要達到此目的,必須在訓練計劃中合理地安排好力量、速度和爆發力訓練的強度、量、頻率。

(四)超等長訓練法:

超等長練習指對肌肉進行快速動力性負荷牽拉從而產生爆發性肌肉收縮的練習。肌肉結構力學模型表明,肌肉在做離心收縮時,以彈性能的形式暫時貯存起的機械能在做向心收縮時釋放出來,因而肌肉在離心收縮階段被拉伸的長度與速度,決定了肌肉在離心收縮階段被拉伸的長度與速度,決定了肌肉中彈性能的貯存和作用於肌梭的刺激強度,從而直接影響訓練效果。從肌肉工作形式看,超等長訓練的是肌肉,但從本質上看它訓練的是神經系統。因此,肌肉拉伸和收縮的速度以及拉伸向收縮的速度以及拉伸向收縮轉換的時間,這才是訓練的焦點。

由前蘇聯生物力學家於1968年首先提出超等長訓練概念。由於維氏著先是出的超等長訓練是以跳深為代表的一些沖擊性跳躍練習,長期以來,眾多專家、學者的研究都集中於下肢肌群。後來有克勞德爾等專家採用俯卧撐推起擊掌作為手段,訓練9周後發現實驗組上肢爆發力顯著提高。在實踐中,一些專家提出了遠高跳、轉體跳、對擲(拋)實心球等各種超等長練習。由於練習方式的不同,其特點與產生的效果也不同,目前對這些動作還無權威性的歸類。我國學者根據拉伸肌肉的作用力特徵,大致將這些練習歸為沖擊式與拉簧式兩種。

沖擊式是以跳深為典型代表的一類超等長練習,迫使肌肉拉長產生離心收縮的力是從高處落下時對人體產生的沖擊力。沖擊式超等長練習強度大,對發展神經肌肉系統的反應能力、肌肉的爆發力效果顯著。按其動作結構可分:跳下後雙腳向上縱跳、跳下後單足向上跳、跳下後雙足向前蛙跳、跳下後單足向前蛙跳、跳上後轉體跳。按跳下停留方式可分為反彈和無反彈二類。有反彈指從高處落下後迅速反彈跳起;無反彈指從高處跳下著地後不再作反彈跳起的練習。

拉簧式練習中,迫使肌肉拉長產生離心收縮的力是異側肌群快速收縮產生的牽拉力或是克服身體、器械的重力。拉簧式超等長練習較沖擊式超等長練習的強度小,但牽拉幅度大,反彈效應強,有利於發展肌肉的彈性力量。如:拋實心球(向上拋或向前拋)。

在進行超等長練習中,跳深是一種典型超等長練習方法,且適合於格鬥運動。所謂跳深練習,就是練習者站立在一定高度的箱子上,練習者從箱子上跳下後又迅速地向前縱跳,或是練習者從箱子上跳下後又迅速地跳上另一個箱子,兩個箱子之間保持一定距離。這兩種是比較常用的跳深練習。練習中,它使練習者的下肢肌肉先進行快速的離心收縮,緊接著爆發性地完成向心收縮,對提高練習者的支撐能力、快速力量,尤其是爆發力,有著其它練習方法無法相比的獨特訓練效果。維氏認為,在0.8-1.1米高度的箱子上跳深,訓練效果最好,能滿足一般練習者的訓練需要。高度較低時,能使著地緩沖與起跳的轉換速度達到最大值;相反,力量訓練的作用越大。低於0.8米的高度適合於初學者和青少年訓練;超過1.1米或者以負重來增加跳深的難度,會增加著地緩沖向快速蹬伸轉換的時間,降低爆發性練習效果。前聯邦德國的彼得茨恆認為,最佳效果的跳深應由1米高度跳下並立即跳上另一個跳箱或沿地向前跳。而另一位運動專家贊儂認為,在助跑後跳遠成績在7.80-8.00米的男子練習跳遠的專業運動員(一般練習者可能達不到這個成績),最適宜的高度是0.85-0.95米,跳箱與練習者下跳落地的著陸點之間的間距為2.5米,緊接著沿地面向前跳遠3.6-3.7米;成績在6.5-6.6米的女子跳遠運動員,最適宜的高度是0.6-0.7,跳箱與下落點間距為2.1米,隨後沿地面跳遠3.1-3.3米。

在進行跳深練習時,拳手應根據自己的訓練水平及功夫特點安排訓練,要求跳下後立即跳起、盡量高跳或遠跳。選擇跳得最高或最遠的下落高度及距離進行練習,可有效地發展拳手的下肢爆發力。如採用較低高度,有利於發展彈跳速度;如採用較高高度,有利於發展最大力量。除進行上述跳深練習,還要多安排一些跳深加轉體或側跳等練習。以適應格鬥運動的需要。

目前,有關跳深訓練的有效組數、重復次數以及恢復規律研究較少。如無專業人士指導,拳手一般可採用每周2次,每次訓練6-10次X6-10組,每組間歇2-3分鍾的休息時間。跳深練習對關節、肌肉、韌帶的刺激較強,所以,在跳深訓練前應有較好的一般力量訓練基礎,並根據拳手的實際力量基礎來確定適合本人的合理跳深高度。

由於格鬥運動對上肢爆發力也有較高的要求,故練習者可根據「跳深」及「超等長練習」的塬理方法來設計出可供發展上肢爆發力的訓練方法。但拳手應練習中採用與專項技術相類似的動作形式來進行超等長性有肉收縮的訓練。

(五)反應訓練法:

該方法主要是通過動力性練習的速度沖擊性負荷,刺激肌肉的本體感受器——肌梭,強化牽張反射的效應,提高肌肉的反射性收縮力量。反應收縮形式是一種高強度活動的肌肉拉長——收縮周期形式。就本質而言,反應訓練法屬於超等長訓練,它能有效地增強肌肉爆發力。

該形式可通過各處中練習動作表現出來,一是以大強度跳躍為主的彈跳反應力,另一是以擊打、鞭打、踢踹為主的擊打反應力。

如立定叄級跳和多級跳,連續的單腳跳和跨步跳、蛙跳、跳遠、跳高、台階跳、障礙跳等等。這些練習的負荷強度和密度的變化,可通過重復次數、沙衣、練習速度、標志物等因素來控制。如負重練習則一般負重量為體重的5%—15%。可利用滑輪拉力器、橡皮筋、小啞鈴、短棒等模仿擊打、鞭打、投、踢踹等動作練習,每組次數一般為5-8次。還可採用大、小負荷對此交替練習,開始時採用克服大阻力的練習,隨即突然減小阻力高速完成相同技術動作的練習。

值得注意的是,練習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備活動,要確保動作的爆發性和正確性,應注意組間間歇,疲勞時應停止練習。

二、格鬥功夫爆發力訓練方的採用塬則及應注意的問題

(一)專項性塬則:

從競技運動訓練學的角度來看,爆發力訓練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提高格鬥功夫練習者的專項力量,即直接為提高拳手的功夫水平服務。在發展爆發力的訓練中必須遵循「專項性塬則」,即練習的動作幅度,動作方向、肌群的工人性質、爆發力的發揮速率,必須與完成專項技術動作(即格鬥攻防動作)相符合。美國著名的力量訓練專家約翰·傑西在20世紀70年代就提出,運動員不應該在爆發力訓練中過多地進行垂直面內的抗阻力練習。因為除去舉重和賽跑外,幾乎所有其它運動項目,尤其是格鬥運動中更多地涉及到身體的旋轉運動和額狀面、矢狀面的運動。這就要求我們跑跳投等動作結構盡可能與專項技術相一致,以發揮出最大的動作效率。

(二)負荷

:爆發力訓練時,既要發展主動肌的力量,又要注意發展其對抗肌群和協同肌的力量;採用的負荷不同,其效果也不同。要因人而異,合理安排負荷。訓練時要集中注意力,做到「快速和瞬間的爆發生用力」。

(叄)根據實際調節訓練:根據不同訓練階段的要求,遞增爆發力構成的力量和速度兩個成份,這樣可避免爆發力的發展停滯不前。

(四)加強專項技術訓練:

加強格鬥運動專項攻防技術動作訓練,提高肌肉的控制能力和發力前的伸展放鬆能力。如果發力前有關肌群處於緊張狀態,造成用力方向,用力角度不正確,導致了正確技術的用力工作距離縮短,而影響爆發力的充分發揮。

(五)爆發力訓練中的間歇時間:

爆發力的訓練需要消耗相當高的「神經能量」,練習的組間恢復時間要相對較長(3-4分鍾),因為在提高爆發力的練習中,最佳的效果要依賴於中樞神經向運動單位發放高頻率的沖動。為了確保動作的爆發性用力特徵,應該避免疲勞。

(六)注意放鬆練習:

練習間或練習後,做一些徒手伸展放鬆練習,可使肌肉保持快速收縮能力。主動肌收縮,對抗肌放鬆,動作協調配合,減小主動肌收縮的阻力,收縮速度增大。

(七)切合實際:

拳手在進行爆發力練習時,應根據自身的力量基礎,現有學習條件來確定,設計出適合自身的爆發力的訓練方法。並隨著訓練經驗的豐富,來不斷完善訓練計劃,別忘了多學習有關於發展、提高爆發力的理論知識及訓練方法,以此來充實自己,更好地為提高爆發力,進而提高自己的格鬥功夫來服務。上述內容,主要是從運動訓練學的角度出發,並結合格鬥功夫中訓練的實際情形,總結出的一些有關於格鬥功夫練習者如何提升,練習、認識格鬥運動中的爆發力。以此,讓其認識到科學、有效的爆發力練習方法,從而遠離那些看似神奇,實則收效甚微,甚至是白費人力、物人的練習方法。以科學的態度來打造一身超強的格鬥爆發功力。

;

5. 如何練習格鬥型肌肉,專業的來

格鬥型肌肉自然得通過格鬥練出來,建議你去找一家截拳道館學習,截拳道是最好的最實用的格鬥方式,當然在學之前最好先練出一個好的體格,學起來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先通過俯卧撐、卷腹、啞鈴、引體向上、雙杠臂屈伸、長跑、跳繩、蹲立起、蛙跳這些鍛煉把全身肌肉練出來,全面增強身體素質,這些都是基礎,格鬥型肌肉不可能一蹴而就,都得做這些鍛煉,截拳道的創始人李小龍也練這些,還有格鬥中小臂和手部力量非常重要,李小龍想出一種很好的鍛煉小臂肌肉的方法:負重卷腕,找一根繩子、一根棍子、一個重物,把繩子綁在棍子中間,另一頭拴上重物,然後把它慢慢捲起來,正手反手都要卷,就可把小臂肌肉練的渾圓結實,增強手部力量,基礎打好就可去學習格鬥了,畢竟你身體、肌肉練的再好也就比一般人強一些,想更強必須找人教,系統的學習,光聽人說是不行的。

6. 怎樣進行格鬥力量訓練

怎樣進行格鬥力量訓練

怎樣進行格鬥力量訓練,生活中有很多的人會通過訓練的方法來讓自己的身體更加的好,增強身體的力量,常見的有格鬥訓練,下面我為大家解答怎樣進行格鬥力量訓練,讓我們一起去看看。

怎樣進行格鬥力量訓練1

一、自由訓練器械

包括啞鈴、杠鈴和舉重盤,重量型號多樣,可以根據需要在不同的時候選用不同重量的器械。它為各種訓練提供了最大的自由度,可以不受限制地訓練各個部位的肌肉。它的訓練自由度很大,必須要有專業人員現場指導,選擇合適的.重量,進行合適的運動,以免造成傷害和影響訓練效果。在更換啞鈴、杠鈴的重量時,要注意安全。它的最大好處是可以利用有限的器械方便地完成許多不同的訓練。比如,一架有12個功能的機器只能提供12種訓練,而一張長凳、幾個啞鈴和杠鈴,再加上一些鈴片,就可以訓練所有的肌肉。

二、可選擇的機器器械

1、單平台機器

指某一種力量訓練機器可為某一種肌肉或肌肉群提供訓練;

2、復合平台機器

指某一種力量訓練機器可以為兩塊肌肉或肌肉群提供訓練;

3、多平台機器

指某一種力量訓練機器可以為多塊肌肉或肌肉群提供訓練。它通常設計好了訓練姿勢,某些先進的器械也可以同時變換兩種姿勢,以創造更加自由的感覺。它一般設有最大強度調節鈕,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強度,以達到理想的訓練效果。它既安全又可靠,但通常是按大眾化的身材設計的,所以對特殊身材,如肥胖者等,則不太適合。

三、可調整重量塊器械

在其上可以隨意添加或減去重量塊,既可體會自由器械訓練的自由度,又能享受機器器械訓練的安全和舒適。它通常為專業運動員選用,也適用於各種水平的訓練者。事先設計了訓練動作,可以調節訓練強度。由於它可承受很重的力量訓練,對於需要超強力量的運動員非常理想。它可以進行單臂或單腿訓練,使訓練者感到很靈活。但它對於小個子訓練者不太適合。

四、電腦或氣動式器械

是最現代化、運用了高科技的器械。它的訓練姿勢也是事先預定好的,只需按一下按鈕或調整一下屏幕上的顯示,便可以開始一套適合自己需要的訓練。它最大的好處是可以進行一些先進的訓練。研究發現,運動員在減慢運動速度又同時保持訓練強度時,可以達到更好的力量訓練效果。利用它在運動時更安全。

五、拉力皮筋器械

便宜,容易操作。在做各種動作時,可隨意組合姿勢,充分運動全身。在選擇時,也需專家指導,以達到正確的姿式和理想的效果。它最大的缺點是強度不足,對需大運動量訓練的人不太適合。

怎樣進行格鬥力量訓練2

格鬥力量訓練計劃有哪些

1、拉伸大腿後部肌肉:

坐在地上,把要拉伸的腿在體前伸直, 彎曲另一條腿,整條腿的外側貼近地面,與伸直的 腿組成三角形, 背部挺直,從胯部盡量向前屈,雙手抓住伸直腿的 腳尖,保持這個姿勢20分鍾 , 手觸腳尖時不允許有彈動式動作(觸不到腳尖也沒 關系)

2、拉伸大腿內側肌肉--方法一

坐姿,雙腳腳底相互貼近,膝蓋向外撐並盡量靠近 地面 , 雙手抓住雙腳踝,保持這個姿勢,數10 , 放鬆,然後重復3次 。

3、拉伸大腿內側肌肉--方法二

坐姿,雙腳在體前伸直並分開 , 保持背部和膝蓋部挺直,從胯部向前屈體,雙手從 腿內側去抓住雙腿的腳踝, 保持這個姿勢,感覺大腿內側被拉緊 , 放鬆,然後重復 。

4、拉伸小腿(後部)肌肉

俯身,用雙臂和一條腿(伸直,腳尖著地)支撐身體, 另一條腿屈於體前放鬆 ,身體重心集中於支撐腳的腳尖處,腳跟向後、向下 用力 ,感覺到小腿後部肌肉被拉緊,保持緊張狀態,數10 ,放鬆,重復3次,然後換另一條腿做3次 。

7. 如何訓練格鬥型肌肉.

1.熱訓練
你要永遠記得,成功來自於汗水,格鬥肌的訓練也是一樣,流汗越多,能夠消除的脂肪越多,而脂肪在肌肉中不能產生力,只會增加總體重量,屬於多餘負載。消除多餘的脂肪,你的肌肉就會線條分明,變的有爆發力。
2.無氧訓練
是增多肌肉中,快縮肌比例的最好辦法,主要操作很簡單,在一分鍾左右的短時間內進行高頻率的速度訓練,效率要高,最好在短時間內看到自己速度明顯下降則可停止訓練,訓練後肌肉發酸,說明你的訓練已經有效。
3.保持訓練,不可中斷
傳統武術有句話叫做「停功一日,退功十日」,這是因為,如果你停止訓練一段時間,肌肉會部分萎縮,從而導致營養「過剩」,導致脂肪增多。所以,雖然訓練不用天天安排,但是一定不能一暴十寒。

閱讀全文

與格鬥的肌肉訓練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開題報告數據的分析方法有哪些 瀏覽:29
眼膜貼的使用方法圖片 瀏覽:254
java操作方法怎麼寫 瀏覽:299
腳麻木如何治療方法 瀏覽:385
松下咖啡機使用方法 瀏覽:900
用紙做玫瑰的方法簡單又好看 瀏覽:297
萬用表測量直流電壓的方法視頻 瀏覽:689
荔枝核食用方法 瀏覽:176
紅掌養護方法怎麼養 瀏覽:993
如何避免被電的小方法 瀏覽:672
鼻腔里有異物如何處理方法 瀏覽:690
預先危險性分析辨識方法 瀏覽:919
蘋果6s的蘋果鍵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324
用什麼方法可以把血管去掉 瀏覽:421
去掉痘印最快的方法是什麼 瀏覽:852
浴缸防滑墊的使用方法 瀏覽:287
慢中耳炎怎麼治療方法 瀏覽:134
幾招鑒別問題蔬菜的方法 瀏覽:426
安卓手機手柄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327
檢測氧感測器方法 瀏覽: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