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麼是文史哲
《文史哲》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山東大學主辦、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綜合性人文社會科學類學術期刊。由山東大學《文史哲》編輯部編輯、出版,通過全國各地郵局和國際書店發行。1951年創刊,初為雙月刊。1954年改為月刊。1959年1月停刊。同年8月復刊。1966年再停刊。1973年再次復刊。
歷史沿革
1951年5月1日《文史哲》創刊,初為雙月刊。7月1日,童書業在第2期發表《中國封建制的開端及其特徵》,提出了中國封建社會開始於西周的觀點,在學術界拉開了曠日持久、影響深遠的中國古史分期討論的大幕。9月1日,趙儷生在第3期發表《武訓當時魯西北人民的大起義》。這是《文史哲》發表的第一篇農民戰爭史研究的論文。隨後又發表大量農戰史研究論文,使《文史哲》成為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農民戰爭史討論中一個令人矚目的中心。11月1日,李希凡在第4期發表《典型人物的創造》,這是《文史哲》最早發表的一篇在校學生的論文,也是李希凡公開發表的第一篇學術論文。《文史哲》善於「扶植小人物」的傳統由此發端。
② 文史哲的基本概念是什麼,具體一點
《文史哲》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山東大學主辦、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綜合性人文社會科學類學術期刊。由山東大學《文史哲》編輯部編輯、出版,通過全國各地郵局和國際書店發行。1951年創刊,初為雙月刊。1954年改為月刊。1959年1月停刊。同年8月復刊。1966年再停刊。1973年再次復刊。
《文史哲》側重於中國古典學術研究,古典性和高端性是其所著力打造的特色;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是其一貫的辦刊風格,尊奉「昌明傳統學術,鍛鑄人文新知,植根漢語世界,融入全球文明」則是其始終不渝的辦刊宗旨。
《文史哲》的最終目標,是傳承本土人文研究的學統,進一步深入世界漢學學術圈,躋身世界漢學名刊之林。
(2)文史哲相結合的研究方法擴展閱讀:
《文史哲》向以「扶植小人物,延攬大學者」而知名。置身全球化時代,《文史哲》更以「昌明傳統學術,鍛鑄人文新知;植根漢語世界,融入全球文明」為宗旨,以學術為本位,以創新為生命,不斷發掘新的選題,展開新的爭鳴。
《文史哲》相繼開展過中國古代史分期、亞細亞生產方式、資本主義萌芽、土地制度、農民戰爭、社會主義經濟法則、傳統文化研究、《紅樓夢》研究、古文論研究、文藝理論和現代文學研究、儒學是否宗教、疑古與釋古等等的學術討論,都產生了很大影響。
尤其是關於《紅樓夢》研究和古史分期等重大學術問題的討論,更是名重一時。
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公布了國家社科基金學術期刊資助第一批入選名單,《文史哲》雜志每年獲資助40萬元。《文史哲》雜志入選國家社科基金第一批學術期刊資助,無疑為其早日實現既定的超越中國本土學界、成為世界漢學名刊的辦刊目標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