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欣賞教學在中學美術教學中佔有多少比重,一般有哪些教學方式
①佔20%的比重;②教學方式一般有:隨堂欣賞、專題欣賞、現場欣賞。最常用的是隨堂欣賞。
初中美術教學的欣賞教學是指教學中藉助優秀繪畫作品的欣賞,將教學同欣賞聯系在一起的一種教學形式。
新時期,初中美術創新教學的緊迫感不斷增強,結合優秀的繪畫作品進行教學不僅能夠較好多元教學形式,同時也能夠促進整體教學內容的豐富。從欣賞教學的實際優勢看,其對於學生什麼情趣的提升,以及學生繪畫流派,技巧等知識的更好掌握也有很大幫助。值得注意的是,初中美術教學的欣賞教學絕非單純進行名家作品,而是要將常規美術教學內容同欣賞教學這種形式較好聯系在一起。欣賞教學活動的開展更加要服務於美術教學目標的達成,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欣賞教學也應當進行不斷調整和優化。
⑵ 如何做好初中語文古典詩歌鑒賞教學
如何做好初中語文古典詩歌鑒賞教學
我國古典詩詞意境優美,語言凝練,形象鮮明,感情豐富,是文苑中的一枝奇葩,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學者文人。一首好的詩歌能增進人的見識,,熏陶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性情,凈化人的心境,提高人的文化修養。《語文課程標准》明確指出:「中學生應背誦一定數量的優秀古詩詞,並能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因此,在中學階段能初步理解、鑒賞、評價古典詩詞應成為學生必備的語文素養。「不學詩,無以言」,我國自古就有重視詩教的傳統。中學語文對詩歌教學的要求是,學生能夠閱讀詩詞,鑒賞詩詞,有一定的鑒賞詩歌能力。讓學生學會閱讀和鑒賞詩歌,也已理所當然要成為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然而,目前,古典詩詞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現狀卻令人憂慮。
一、重視力度不夠
在中學語文課本里,編者精心挑選了三十首左右的古典詩詞,但在《語文課程標准解讀》中並沒有相應的教學指導及教學要求,而絕大多數老師認為古典詩詞教學只要抓住背誦和默寫就萬事大吉了,這樣的思想誤導了一大部分學生,他們往往只為了考試而背誦必背的古詩詞篇目,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對古典詩詞的鑒賞。
二、朗讀目標模糊、形式單一
所謂「三分詩靠七分吟」,許多意境深邃的詩句,「非吟不足以入其境、得其趣、領略其韻味」。但是我們有些教師在指導學生朗讀時並沒有提出要求、目標,朗度的形式單一,不是集體朗讀就是小組朗讀,這對真正鑒賞古典詩詞是遠遠不夠的。
三、重視了教師的講授,忽視了學生的自主品悟
因為古典詩詞離我們年代久遠,語言高度凝練,絕大多數同學對其內容摸不著北,為了縮短教學時間,有些教師採取「包教」措施,忽視了學生的自主品悟。
四.中考中學生得分率低,賞析方法欠缺
近年來,中考也對古詩詞鑒賞更為重視,古詩詞賞析題幾乎已經成為固定的考察對象。古詩詞賞析的地位越來越重要。然而,學生在此類題型中仍存在著以下問題:1.學生不能正確把握詩意,即讀不懂詩歌;2.不能正確把握詩詞中的思想情感;3.不能賞析佳詞妙句;4.詩歌的一些寫作技法不能體會,更談不上運用詩歌。中考中這幾類題型失分非常嚴重。
以上問題的存在,使得本應帶給學生愉悅精神享受的古典詩歌卻使學生心生厭惡。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對詩歌鑒賞的方法進行研究真的是非常必要。既可以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古詩詞教學效率,又可以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提高學生文學素養。
課題名稱的界定和解讀
「初中語文古典詩詞賞析方法探究」,這一課題包含了三個基本的概念:第一個是「初中語文」;第二個是「古典詩詞賞析」;第三個是「方法探究」。 這三個概念中的前兩個標示了本課題的研究對象,後一個標示了本課題的研究方法。
「初中語文」:《語文課程標准》總論部分第二節,論述了「課程的基本理念」,共四個方面:(一)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二)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三)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四)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古典詩詞賞析」: 近年來,由於中考的語文試題中總要設置些簡單的古典詩詞鑒賞題,來檢測中學生古典詩詞的閱讀能力及理解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在平時的古典詩詞教學中及中考復習時加強指導學生做好這方面的訓練,以達到鑒賞的目的。
「方法探究」:從初中語文古典詩詞鑒賞要求來看,賞析點主要是對詩詞內容的理解;對所用表現手法及其作用的理解;對詩詞語言的理解及對詩詞意境的理解。基於此要求,在教學中從不同的角度出發探究適合初中生鑒賞的方法。
本課題所做的研究,僅僅是針對「初中語文古典詩詞賞析方法探究」,旨在通過方法的指導讓學生達到鑒賞古典詩歌的目的。
課題研究的步驟和舉措
本課題作為西安市教科所基礎教育「十二五規劃課題」2012年度的小課題,研究進程必須遵循《西安市基礎教育小課題研究管理辦法》(試行)所規定的研究要求和實踐安排。
第一階段2012年5月:組建團隊,選題申請。
依據西安市基礎教育科研領導小組辦公室2012.5所發布的《西安市基礎教育科研規劃課題指南》中所列研究范圍,我們自願結合,組成了以任迎軍負責、王曉娥、付應飛,李小茹參加的小課題研究小組,經小組成員商議和討論,自主確定了本課題,並有課題負責人填寫了《西安市基礎教育小課題研究立項申請·評審表》,報送我校教研室申請報送立項。
第二階段(2012.9.1—2012.9.10):准備階段 撰寫開題報告
認真學習小課題研究的有關文件、書籍,了解本課題研究現狀,了解我校初中教師在古詩詞鑒賞教學中的困惑及學生存在的問題,確定研究方向及內容,思考、討論和明確本課題研究的重點和計劃。撰寫開題報告,獲取專家指導。
第三階段(2012.9下旬—2013.8):分工協作,實施研究。
前半期(2012.9月—2012.11月):全組參與完成理論學習,通過會議交流討論和調查報告的形式了解我校初中教師在古詩詞鑒賞教學中的困惑及學生存在的問題,資料分類。
後半期(2013.元月—2013.8):研究階段 撰寫中期報告
圍繞搜集的學生老師反映的問題,困惑展開研究,形成具體方法。初步形成結論,初步完成論文。
教師通過課堂實踐和相互交流討論的辦法,研究總結相應的方法,課堂教學中指導學生詩詞鑒賞方法;同時通過試題考查及講解,指導學生詩詞鑒賞方法。
第四階段(2013.8-2013.9):申請結題,准備答辯。
1.准備結題材料。由任迎軍同志負責健全小課題「檔案袋」一式兩份,填寫《西安市基礎教育小課題研究結題申請·評審表》一式三份,並將課題結題報告電子版發至本語文學科指導專家郵箱,請求學科指導專家組負責人審核結題報告,並簽署同意結題的初步意見,然後匯總打包發至西安市基礎教育科研領導小組辦公室郵箱,並聯系結題時間。
2.准備答辯材料。
(1)檢查結題材料;
(2)准備答辯提綱:
A.成果闡述、研究過程、初步成果,後續問題——
a.自己為什麼選擇這個課題?
b.研究這個課題的意義和目的是什麼?
c.取得了哪些成果?
B.預設質疑答案,闡明申請解題理由——
a.成果價值質疑;
b.研究目的是否實現質疑;
c.成果結論質疑,包括觀點質疑、依據質疑、研究方法質疑等。
課題成果的預期和呈現
(課題成果的主件為結題報告,附件為研究中產生的相關論文、隨筆、敘事、設計、課件、教具等等,這里的預期主要是對附件的成果表述)
1.預期成果附件
(1)論文形式:
初中語文古典詩詞的賞析方法探究
(2)課堂實錄:
有效進行初中語文古典詩詞賞析方法教學
2.預期成果主件——解題報告
完成預期目標,基本解決開題報告中所預設的問題。
⑶ 美術欣賞課教學有哪些方法與策略
美術欣賞教學是美術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美術欣賞教學又有其特定的內含和規律。筆者通過實踐與探索,積累了一些開展小學美術欣賞教學的理性認識與實施策略。 一、選好題材和內容是「前提」。 在小學美術欣賞課中,教師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拓展學生的視野,許多時候會增加一些欣賞內容。然後教師往往以自己的愛好選擇作品,從而一味地追求「純藝術」,忽視了學生的已有認識與欣賞水平及欣賞的心理傾向。因此,在學生欣賞的題材與內容的選擇上應注意要選擇與兒童的生活實際相貼近,要選擇與兒童的認知和欣賞水平相接近的,以接近兒童的最近發展區的,能激發兒童興趣的作品;要選擇的是本身富有兒童情趣的、易於兒童接受與理解的作品。為此,可採取以下策略:1、課前對收集的欣賞作品進行挑選、歸類,同時可以組織學生一起挑選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題材。2、把所要欣賞的內容進行「童化」的加工、處理。3、可以選擇學生自己創作的優秀作品,作為補充材料。 二、注重學生的自主體驗是「關鍵」。 在美術欣賞中,教師往往在課始出示範作後,便一講到底,造成教師投入,而學生漠然的尷尬場面,欣賞成了「講賞」。而通過教師的講,學生充其量只是對作品作解剖麻雀式的理解而已。 我們知道學生的學習活動不是一個被動接受的過程,而是一個主動參與的過程,只有學生主體主動積極參與才能調動學生自身的創造潛能。美術欣賞更是主客體的統一,欣賞活動必須依賴學生主體的直接參與,才能激發學生欣賞的情意、獲得深刻的體驗。教師過多、過細的講解,既不利於學生對作品的真切感受,又不利於學生欣賞能力的養成。為此,可採取的教學策略是:1、課前給學生充分的時間預習,引導學生收集與欣賞內容相關的資料,讓學生有備而「賞」,縮短學生與欣賞內容的距離,產生欣賞的直接興趣;2、在出示欣賞作品後,讓學生仔細地「讀畫」幾分鍾,然後再請學生說說對作品的印象和直覺(初步的感覺);3、用思考題的形式引導學生觀察畫面,可以從色彩、線條、給人的情緒上去細致地體味;4、必要時,對於欣賞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可以採用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欣賞評議,以發揮學生的自主性,並為班級交流欣賞成果作準備。這樣的欣賞則更多地體現了學生自主參與、自主發展。 三、規范教學流程是「保證」。 欣賞要達到教師的理解與學生的體驗相結合;介紹作品的背景與作品內在藝術性與學生的情感體驗相結合;達到通過上述「內外」結合,逐步豐富學生的知能結構,提高對藝術形像的審美感受能力。欣賞教學過程須有一定的操作流程規范。為此一般可採取以下策略:1、形成可操作的欣賞程序,以引導學生由淺入深地理解藝術作品,避免欣賞的隨意性。大致的環節為:(1)描述。要求學生仔細觀察、分析作品之後,用語言簡單地描述出作品的題材內容、畫種等;(2)分析。對作品的色彩、構圖、造型進行整體的語言表述;(3)解釋。介紹作者,並對作品的意義、所體現的人文價值進行研究;(4)評價。根據以上內容的學習與探索,對作品進行局部和整體的評價。在這個操作流程中,教師要注意結合作品講授必要的美術術語,以幫助豐富學生的美術知識結構,提高他們的表達能力。如欣賞色彩時滲透「色調」的概念,在欣賞構圖時,講解一下「構義」的含義。當學生積累了一定的術語後,既能深入地賞析,又能自如地表達欣賞的感受。同時還要注意扣准學生的心態,激勵學生反觀「自我」來欣賞。如教學時,教師可設計:你喜不喜歡這幅畫?這幅畫要是由你來畫你會怎麼處理?你猜猜作者為什麼要這樣畫?從而深化學生欣賞的感受;另外還要注意,要為學生創設想像的空間和自由交流與表述的環境,促使學生在欣賞中作出創造性的「理解」與「評價」,從而在規范的欣賞過程中提升欣賞的層面。 四、欣賞與動手相結合是「外力」。 欣賞教學與工藝、繪畫的教學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作用的。學生如果有了工藝、繪畫的實踐,就能更好地理解與認識藝術作品。欣賞教學要善於藉助學生繪畫與工藝等美術實踐的「外力」。一般可採取以下策略:1、在欣賞時安排操作活動。如教學民間繪畫和工藝品欣賞時,不妨讓學生照著作品的風格、形象臨摹一下,這樣有助於學生理解作品。我在「民間竹編工藝」欣賞這一課中,首先展示許多本地的和嵊州的竹編工藝品,在學生被工藝品所吸引時,緊接著播放介紹竹編工藝的錄像,講解竹編的製作過程。此時的學生,面對教師給他們准備好的篾片等材料,不由自主地動手編了起來。不一會兒,一個個「小玩藝兒」在孩子們的手中誕生了,看那學生的喜歡勁兒,彷彿是什麼偉大的創造。這時我就及時引導學生把自己的作品與圖片上的作品和欣賞的實物進行比較,然後作出評價。學生在動手中興趣盎然地欣賞了竹編工藝。2、在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引入欣賞。(1)課始導入欣賞:在工藝、繪畫課的開始部分安 排一些與本課有關的欣賞內容。如上《剪紙》一課時,在導入階段讓學生欣賞一下剪紙———「窗花」;(2)在實踐中穿插欣賞,在指導學生練習時穿插欣賞,提供練習的範例,以欣賞幫助練習,以練習促進欣賞;(3)在結束時加入欣賞。在練習結束時加入欣賞,通過比較與實踐體會能使學生認識到自身作品的優缺點,還給學生在練習的基礎上明示發展的方向,誘發學生探求美的興趣與願望。
⑷ 你最贊賞的教學方法是什麼
參考一:以學生為主體,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課堂生動活躍的教學法是我贊賞的教學方法。教學過程中,用一些平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例子來跟學生解釋,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我想每一種教學方法都有它的獨特之處,如果用得好了,用得恰當可以使課堂變得豐富多彩!
參考二:啟發式教學法。所謂啟發式教學,就是根據教學目的、內容、學生的知識水平和知識規律,運用各種教學手段,採用啟發誘導辦法傳授知識、培養能力,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以促進身心發展。這里要著重說明,啟發式教學不僅是教學方法,更是一種教學思想,是教學原則和教學觀。當代世界各國教學改革無一不是圍繞著啟發式或和啟發式相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