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科學技術的發展對教育科學研究方法的影響

科學技術的發展對教育科學研究方法的影響

發布時間:2023-06-04 07:33:50

A. 20世紀50年代以來現代科學發展對教育科學方法論的影響有哪些

一、教育研究方法
導語:教育研究的性質,描述、預測、改進、解釋。(科學研究的三個基本要素:客觀事實,科學理論和方法技術)
研究方法:是從事研究的計劃、策略、手段、工具、步驟以及過程的總和,是研究思維方式、行為方式以及程序和准則的集合。能夠分為三個層次:(1)方法論,即指導研究的思想體系,包括基本的理論假定、原則和思路等;(2)方法或方式,即貫徹於研究全過程的基本程序、策略和風格;(3)操作技術,即在研究中具體使用的手段、工具和技巧。
(一)教育研究方法的含義、特性和價值
定義:就是按照某種程序和路徑,有組織、有計劃地、系統地研究教育現象和構建教育理論的方式。它既是一個認識過程,又是一個知識體系和行為規則系統。教育研究方法是解決教育實踐問題和發展教育理論的重要工具。
特性:教育研究具有一般研究方法的特點,即(1)目的在於探索教育規律,以解決實際問題和重要的教育理論問題為導向。(2)有科學的假設和對問題的陳述,(3)有明確的指標和嚴格的能夠操作的程序,(4)有科學的研究設計和准確系統的觀察記錄與分析。
區別於自然科學和其它科學研究的特點:(1)很強的綜合性和整體性;(2)研究的周期較長;(3)實踐性強,針對具體問題(而非解決一個形而上的哲學問題):(3)多學科性;(4)人員的廣泛性。價值:教育研究的價值(略),教育方法的價值(笛卡兒:最有價值的知識是方法的知識,從科學史的角度來看,科學發展的每次大的突破都與方法的革新有關) (1)是達成研究目的的保證;(2)能夠使研究更簡約,節省時間;(3)方法得當能夠更准確地找到問題;(4)有助於研究者辨別知識真偽、擴充知識數量和范圍,獲得新發現;(5)能夠使教育研究結論更趨科學化:(6)有助於研究者本身的思維和邏輯。
(二)教育研究方法的歷史、現狀和發展
歷史: l、直覺觀察時期:古希臘——16C,近代科學產生以前,樸素唯物論基礎上的直覺觀察時期。
特點:(1)研究的立足點與社會發展要求和統治階級利益緊密相關,內容和方法上以倫理道德教育為主(2)觀察法為主,思維方式主要是歸納、演繹和類比。(3)辯證法的初步運用和樸素的系統觀;(4)基於不同的哲學觀、自然觀、社會觀和教育觀,形成不同的教育研究方法體系。

閱讀全文

與科學技術的發展對教育科學研究方法的影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碳水化合物檢測方法 瀏覽:536
大數據教學方法論文 瀏覽:464
紅米手機開機鍵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72
整數減分數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658
14x37x5的簡便方法 瀏覽:329
定製衣櫃門套安裝方法 瀏覽:450
做衣服用電機方法視頻 瀏覽:487
比例是運用了什麼思想方法 瀏覽:422
樓梯彎頭度數計算方法 瀏覽:981
安全提籃使用方法 瀏覽:566
如何做作業的新方法 瀏覽:686
帝王菜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瀏覽:232
基礎梁設計處理的計算方法 瀏覽:321
打啤酒的正確方法視頻 瀏覽:278
藍牙連接有線路由器的方法 瀏覽:971
學英語的方法和技巧答案 瀏覽:849
辦案區防撞軟包安裝方法 瀏覽:610
防雷接地裝置計算方法 瀏覽:637
臨床化學檢測多用什麼方法 瀏覽:280
催乳按摩方法圖片 瀏覽: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