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大班幼兒古詩教學方法的研究課題

大班幼兒古詩教學方法的研究課題

發布時間:2023-06-02 08:53:02

㈠ 幼兒園古詩的教學方法

古人雲:「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幼兒時期是一個人記憶能力最強的時期,如果在這個時期能大量記誦古詩,既可以鍛煉幼兒口齒清楚伶俐,吐音準確流暢,又能讓幼兒品味詩的優美意境,陶冶情操,啟迪智慧。但是,有些古詩的內容對於幼兒來說有些深奧,而幼兒的理解能力也有限。所以,幼兒教育階段,教師如何培養幼兒古詩誦讀的興趣,從而達到教育教學目標成為幼兒園古詩教學的一個難點。在實踐中,通過自己的幼兒園語言教學經驗,我嘗試了古詩「四步」教學法,並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根據古詩內容的特點、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及學習特點,我認為促使幼兒對古詩感興趣的關鍵是教師要選擇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我採用的方法是:圖畫展示—故事講述—動作表演—復習鞏固四步法。我的這一教學法以古詩《憫農》(唐·李紳)為具體實例做以下闡述。
古詩《憫農》的詩意大致為:農民在熱辣辣的太陽底下鋤地,汗水滴落在禾苗下邊的土地上。有誰知道,人們碗里的飯,每一粒都是農民用艱苦的勞動換來的。
對於沒有田間勞動經驗的幼小兒童來說,要想理解這首古詩的意境及要表達的情感無疑是比較困難的。因此,我主要採用了圖畫、故事、表演等方法在吸引幼兒興趣的基礎上分析講解這首唐詩,再運用各種方法讓幼兒去鞏固知識。
一、圖畫展示
3—6歲幼兒思維的主要形式是具體形象思維。圖畫是展示形象的主要手段,因此用圖畫再現古詩情境,把古詩內容形象化,是幫助幼兒理解古詩內容最直觀的手段。
首先,在正式學習古詩《憫農》之前,我會將《憫農》所呈現的意境及內容用幼兒掛圖或自己特意繪制的簡筆畫表現出來,先出示完整的畫面,給幼兒以直觀的視覺體驗,讓幼兒仔細觀察並大膽講述畫面上都有哪些景象,直觀的景象可以讓幼兒充分感受到農民伯伯在田間勞動的辛苦。領悟到完整的畫面內容之後再分組出示畫面,以組圖的形式出示古詩文字,每一幅圖畫對應著相應的詩句,讓幼兒看看有幾句,數一數每句有幾個字。與此同時,教師誦讀古詩,在使幼兒初步了解這首古詩結構的同時,感受到古詩獨特的節奏和韻律。
圖畫展示階段,主要是讓幼兒對古詩有一個直觀的體驗,大致了解所學古詩所要表達的內容和情感。
二、故事講述
故事是幼兒百聽不厭並且易於接受的一種學習方式。我經常把幼兒難理解的古詩內容編成通俗易懂的故事,並且有感情地講述故事,讓幼兒從故事中理解古詩內容。
幼兒對事物的認識總是直觀表面的,只有在教師適時適當的指導下才能對事物有個比較全面的認識。基於這一原因,我在故事講述環節經常使用的方法是:先請幼兒自由講述,之後教師根據幼兒的發言做總結,最後教師再為幼兒完整講述故事。
我將《憫農》這首詩改編成這樣一個小故事:幼兒園里有個小男孩,叫鵬鵬。鵬鵬可挑食了,尤其不愛吃大米飯。這天中午就餐的時候,幼兒園里吃炒飯,鵬鵬瞅著這碗米飯犯了愁,他把米飯攪來攪去就是不想吃。不一會啊,米飯就讓他攪的灑了一桌子。老師看到了,走過來讓他把灑落的米粒撿起來。他嘟囔著說:「我不愛吃,就不撿,撿起來我也不吃,不就幾顆米粒嘛」。老師聽了鵬鵬的話,嘆了口氣,說:「我給你講個大米的故事吧。」
這些大米都是農民伯伯們辛辛苦苦勞動換來的。在熱辣辣的太陽底下,他們揮動鋤頭辛勤耕作在田間,在大太陽的炙烤下,農民伯伯的汗水滴滴答答地往下掉,浸濕了衣服和地面。盡管這樣,他們還是不肯騰出時間來休息。農民伯伯說:「只有辛勤的勞動才能換來豐碩的果實」。咱們平時吃的糧食都是農民伯伯用辛勤的汗水換來的。如果讓他們知道我們小朋友們浪費糧食,他們會多麼傷心啊。
鵬鵬聽完老師講的故事慚愧的低下了頭。他默默地將桌子上的米粒撿起來,對老師說:「以後我再也不會浪費糧食,也不挑食了,因為農民伯伯好辛苦」。
聽了鵬鵬乖巧的話,老師欣慰地笑了。
這個通俗易懂的小故事,會加深幼兒對古詩內容的理解。
三、動作表演
在幼兒理解了古詩內容之後,教師就可以請願意展現自己的幼兒上台表演古詩情景。讓幼兒用動作、表情等方式來表現古詩內容,既可以發揮幼兒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又可以調動幼兒學習古詩的積極性,且能加深幼兒對古詩的理解。
古詩《憫農》,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幼兒會根據詩句積極主動地創編出動作:雙手握住鋤頭,不停地鋤地,鋤一會便用手去拭擦臉上的汗水。用這些細節的動作去展現出農民伯伯勞動的辛苦。
幼兒通過角色扮演,將古詩中農民伯伯辛勤勞動的畫面呈現出來。因為是幼兒自己扮演角色,古詩中的角色不再是畫面上冷冰冰的人物,而是自己或自己的同伴,這樣,幼兒對古詩中辛勤流汗的農民伯伯這一角色必然產生親切感,很自然地就加深了內心體驗。
在故事表演的過程中,幼兒不僅加深了內心體驗,感悟到古詩所要表達的情緒情感,同時也體驗了用動作、表情和姿態與他人交流的方法和樂趣。
四、復習鞏固
復習鞏固古詩的方法有多種。我經常使用的方法有:深入生活情境法、配樂吟詩法。
深入生活情境,即把幼兒帶入社會,帶入大自然,從中選取與詩句相關的典型場景,作為幼兒觀察的客體,並以語言的描繪,鮮明地呈現在幼兒眼前。在復習《憫農》這首詩時,我帶領幼兒到我們幼兒園的後山坡,去觀看農民耕作。設身處地的體驗了農民勞作的辛苦,也加深了幼兒對古詩內容的理解,從而更好地去吟誦。
配樂吟詩法,音樂的語言是微妙的,它以特有的旋律和節奏塑造出音樂形象,把聽者帶到特有的意境中。我在朗誦《憫農》時,經常為幼兒配幾首與古詩的意境較為符合的古樂或輕音樂。在幼兒自由活動時間也輕輕播放這些音樂,讓幼兒不斷學習鞏固,在用音樂渲染的情境中,幼兒往往不自覺地就會輕輕吟誦起這首詩。
在反復的鞏固之後,幼兒都能夠正確、流利的朗誦出《憫農》這首詩,並且學會背誦。
我深信「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因此我比較注重古詩的教學。我通過圖畫展示—故事講述—動作表演—復習鞏固「四步法」帶領幼兒學習古詩。通過這種教學方式,培養了幼兒對古詩的興趣,每當我開始播放相關音樂,或是說出某一首詩的題目,孩子們就會大聲地將這首詩背誦出來。古詩誦讀的多了,幼兒便會進一步理解詩中所要表達的情緒情感。通過這種方法,不僅教幼兒學習了這首古詩,還取得了一些額外的成效:圖畫展示這一環節,培養了幼兒的細致觀察能力;故事講述這一環節,培養幼兒獨立講述故事,勇於在集體面前表現自己的能力;動作表演這一環節,也使幼兒體驗到用動作、表情和姿態與他人交流的方法和樂趣。
總之,我覺得,這一方法較為適合幼兒園古詩教學。在今後的古詩教學中,我會進一步深入研究,探索更合適的教學方法。

㈡ 幼兒園古詩實用的教學方法

幼兒詩歌簡稱兒歌,它的特點是有一定的主題,意境優美,語言精煉,節奏感強,讀起來朗朗上口,頗為幼兒所喜愛。下面是我帶來的關於幼兒園古詩 教學 方法 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古詩教學方法
(一)選擇合適的詩歌教學內容

幼兒園各年齡段的詩歌,情感洋溢,想像豐富,語言凝練,並集中體現了藝術語言的形式美特徵,給幼兒以強烈的美的刺激,形成情感的共鳴。我們常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上好一堂課,選對教材是關鍵。現在幼兒園語言課程上的詩歌教材很多,如何在這么多的詩歌作品中甄選出適合 兒童 發展需要的作品,同時又豐富我們的主題建構,這就需要我們教師擁有一雙識別美的智慧的眼睛,擁有一顆辨別美的敏感的心靈。因為詩歌教學的年齡階段特點比較明顯,在內容的選擇上要有所側重。

(二)制定確切的詩歌教學目標

教師要有明確的目標意識,懂得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生活 經驗 制定具體、明確的詩歌教學目標。如有的詩歌注重道德 教育 目標,有的詩歌注重培養幼兒的審美情趣,有的詩歌重視對幼兒情感的體驗。這要求我們在分析詩歌內容的基礎上,進行整合提煉,從情感、態度、知識能力等方面綜合考慮制定目標。如小班的《小朋友愛清潔》“小鴨叫,嘎嘎嘎,叫我剪指;小雞叫,嘰嘰嘰,叫我擦鼻涕……”制定目標時可以從衛生行為習慣上提示。又如《風兒也想有個家》整首詩從風兒沒家時的悲傷——找家時的焦急——找到家時的高興心情,涵蓋了深深的情感體驗,制定時可以考慮相關的情感目標。

(三)運用靈活的詩歌教學方法

詩歌教學首先是一種美感體驗的活動,是一個由感受而感動的過程,在情感感受和交流中,幼兒的內在精神向美的高度提升。其次,詩歌學習是師幼共同進行的文學審美活動,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幼兒感受、體驗詩歌中豐富多樣的情感。如果不重視幼兒審美情感的培養,把學詩、讀詩、編詩當作一個機械的任務來完成,幼兒情感上無動於衷,心湖上風平浪靜,就無法產生心靈感應,無法培養真善美的情感。

詩歌教學的組織與指導,教師能否採用適宜的教學方法和策略,高效優質地將詩歌所蘊涵的內在信息傳遞給幼兒,將直接影響著幼兒對詩歌的理解、體驗和感受,以及詩歌教學的教育價值的充分發揮。組織和指導詩歌教學,可按以下幾個步驟來進行。

1.生動簡潔導入,以引介入詩歌

詩歌教學的導入方式多種多樣,但任何一種成功的導入方式,都應該是簡潔、生動、准確的,並且可以收到集中幼兒的注意力、激發幼兒活動興趣、幫助幼兒明確活動目的的效果。目前我們常用的導入方法有:直接欣賞導入法、啟發提問導入法、情景表演導入法、 故事 講述導入法、圖片導入法等等。導入環節不是活動的主體,更不是整個活動的重點,它所佔的時間一般較短,但它所起的作用卻是不可忽視的。常言道:“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導入環節作為整個活動的開始,對幼兒來講,它是參與整個活動過程的認知系統和情感系統的初始啟動。要想在最短的時間內達到激智、激情、激趣之效,就必須認真考慮導入方式的設計、語言的使用及情感的傳遞等方面,是否具有趣味性、藝術性以及與所要學習的作品的情感基調是否相一致等因素。

2.傾聽感受理解,以問步入詩歌

傾聽感受詩歌內容,讓孩子初步熟悉詩歌的語詞語句,這在詩歌教學中必不可少。如何讓孩子願意聽、積極地聽、專注地聽,老師可以在聽之前提出要求。讓幼兒帶著問題去欣賞。

在詩歌教學中,教師要為幼兒圍繞詩歌內容精心設置問題情景,引導幼兒展開想像,進一步理解詩歌內涵,為以後仿編詩歌作鋪墊。
幼兒園古詩教學主要步驟
1.示範朗誦

(1)朗誦要求:普通話正確、感情真摯、正確處理重音、韻律。

(2)示範朗誦應由教師親自承擔。

(3)每次活動應示範2遍以上,一般為6—7遍,具體次數視情況而定。

2.理解詩歌內容

幫助幼兒理解詩歌內容的方法:

(1)講解法: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詩歌中的重點詞、難點詞或幼兒難理解的地方。

(2)講述法:把故事編成小故事講給幼兒聽,讓幼兒較快地理解故事。

例如:幼兒詩歌《小熊過橋》

(3)情景表演法:將適宜表演的詩歌內容,直觀地讓幼兒理解、記憶。

(4)游戲法:將詩歌內容編成游戲,讓幼兒在有趣的活動中掌握詩歌內容。游戲形式:語言游戲、動作游戲、音樂游戲等。

語言游戲:(兒歌可以編成饒口令)

如:牆上掛面鼓,鼓上畫老虎。老虎抓破鼓,拿塊布來補。不知是鼓補布,還是布補鼓?

動作游戲:(拍手歌、跳繩歌、踢毽歌等)

如:花雞毛,輕飄飄,扎個毽子真靈巧。踢得低,踢得高,像只小鳥蹦蹦跳。踢得多,踢得好,腳力練得呱呱叫。

(5)操作法:設計與詩歌內容有關的操作活動,幫助幼兒理解詩歌。

操作材料:操作教具(圖片、實物)、學具、其他材料。

3.教會幼兒朗誦詩歌

方法:一人一句朗誦、邊拍手邊朗誦、分角色朗誦、分男孩女孩朗誦、邊操作教具邊朗誦(圖片)、配樂朗誦等。

兒歌的朗誦可以結合打擊樂器、橡皮筋、呼啦圈、編成拍手歌。也可以用桌面教具等。

形式:集體朗誦、小組朗誦、個別朗誦。

4、幼兒詩歌仿編

詩歌仿編:幼兒仿照詩的框架,調動個人經驗進行想像,遍出自己的詩歌。

步驟:

1.准備:一是要熟悉、理解詩歌。二是具備詩歌有關的知識經驗。三是具有一定的 想像力 和語言表達能力。

2.討論、示範

教師組織討論,引導幼兒注意仿編的關鍵問題。示範要到位。

3.幼兒想像與仿編

可以藉助圖片或實物來仿編。

4.串連與 總結 。

教師將原有詩歌復述一遍,然後把幼兒仿編的詩歌加上去。

注意:不同年齡段,仿編重點有所側重。

小班:換詞語。中班:換詞句。大班:換結構。
幼兒園古詩“四步”教學法
一、圖畫展示

3—6歲幼兒思維的主要形式是具體形象思維。圖畫是展示形象的主要手段,因此用圖畫再現古詩情境,把古詩內容形象化,是幫助幼兒理解古詩內容最直觀的手段。

首先,在正式學習古詩《憫農》之前,我會將《憫農》所呈現的意境及內容用幼兒掛圖或自己特意繪制的 簡筆畫 表現出來,先出示完整的畫面,給幼兒以直觀的視覺體驗,讓幼兒仔細觀察並大膽講述畫面上都有哪些景象,直觀的景象可以讓幼兒充分感受到農民伯伯在田間勞動的辛苦。領悟到完整的畫面內容之後再分組出示畫面,以組圖的形式出示古詩文字,每一幅圖畫對應著相應的詩句,讓幼兒看看有幾句,數一數每句有幾個字。與此同時,教師誦讀古詩,在使幼兒初步了解這首古詩結構的同時,感受到古詩獨特的節奏和韻律。

圖畫展示階段,主要是讓幼兒對古詩有一個直觀的體驗,大致了解所學古詩所要表達的內容和情感。

二、故事講述

故事是幼兒百聽不厭並且易於接受的一種學習方式。我經常把幼兒難理解的古詩內容編成通俗易懂的故事,並且有感情地講述故事,讓幼兒從故事中理解古詩內容。

幼兒對事物的認識總是直觀表面的,只有在教師適時適當的指導下才能對事物有個比較全面的認識。基於這一原因,我在故事講述環節經常使用的方法是:先請幼兒自由講述,之後教師根據幼兒的發言做總結,最後教師再為幼兒完整講述故事。

我將《憫農》這首詩改編成這樣一個小故事:幼兒園里有個小男孩,叫鵬鵬。鵬鵬可挑食了,尤其不愛吃大米飯。這天中午就餐的時候,幼兒園里吃炒飯,鵬鵬瞅著這碗米飯犯了愁,他把米飯攪來攪去就是不想吃。不一會啊,米飯就讓他攪的灑了一桌子。老師看到了,走過來讓他把灑落的米粒撿起來。他嘟囔著說:“我不愛吃,就不撿,撿起來我也不吃,不就幾顆米粒嘛”。老師聽了鵬鵬的話,嘆了口氣,說:“我給你講個大米的故事吧。”

這些大米都是農民伯伯們辛辛苦苦勞動換來的。在熱辣辣的太陽底下,他們揮動鋤頭辛勤耕作在田間,在大太陽的炙烤下,農民伯伯的汗水滴滴答答地往下掉,浸濕了衣服和地面。盡管這樣,他們還是不肯騰出時間來休息。農民伯伯說:“只有辛勤的勞動才能換來豐碩的果實”。咱們平時吃的糧食都是農民伯伯用辛勤的汗水換來的。如果讓他們知道我們小朋友們浪費糧食,他們會多麼傷心啊。

鵬鵬聽完老師講的故事慚愧的低下了頭。他默默地將桌子上的米粒撿起來,對老師說:“以後我再也不會浪費糧食,也不挑食了,因為農民伯伯好辛苦”。

聽了鵬鵬乖巧的話,老師欣慰地笑了。

這個通俗易懂的小故事,會加深幼兒對古詩內容的理解。

三、動作表演

在幼兒理解了古詩內容之後,教師就可以請願意展現自己的幼兒上台表演古詩情景。讓幼兒用動作、表情等方式來表現古詩內容,既可以發揮幼兒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又可以調動幼兒學習古詩的積極性,且能加深幼兒對古詩的理解。

古詩《憫農》,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幼兒會根據詩句積極主動地創編出動作:雙手握住鋤頭,不停地鋤地,鋤一會便用手去拭擦臉上的汗水。用這些細節的動作去展現出農民伯伯勞動的辛苦。

幼兒通過角色扮演,將古詩中農民伯伯辛勤勞動的畫面呈現出來。因為是幼兒自己扮演角色,古詩中的角色不再是畫面上冷冰冰的人物,而是自己或自己的同伴,這樣,幼兒對古詩中辛勤流汗的農民伯伯這一角色必然產生親切感,很自然地就加深了內心體驗。

在故事表演的過程中,幼兒不僅加深了內心體驗,感悟到古詩所要表達的情緒情感,同時也體驗了用動作、表情和姿態與他人交流的方法和樂趣。

四、復習鞏固

復習鞏固古詩的方法有多種。我經常使用的方法有:深入生活情境法、配樂吟詩法。

深入生活情境,即把幼兒帶入社會,帶入大自然,從中選取與詩句相關的典型場景,作為幼兒觀察的客體,並以語言的描繪,鮮明地呈現在幼兒眼前。在復習《憫農》這首詩時,我帶領幼兒到我們幼兒園的後山坡,去觀看農民耕作。設身處地的體驗了農民勞作的辛苦,也加深了幼兒對古詩內容的理解,從而更好地去吟誦。

配樂吟詩法,音樂的語言是微妙的,它以特有的旋律和節奏塑造出音樂形象,把聽者帶到特有的意境中。我在朗誦《憫農》時,經常為幼兒配幾首與古詩的意境較為符合的古樂或輕音樂。在幼兒自由活動時間也輕輕播放這些音樂,讓幼兒不斷學習鞏固,在用音樂渲染的情境中,幼兒往往不自覺地就會輕輕吟誦起這首詩。

在反復的鞏固之後,幼兒都能夠正確、流利的朗誦出《憫農》這首詩,並且學會背誦。

我深信“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因此我比較注重古詩的教學。我通過圖畫展示—故事講述—動作表演—復習鞏固“四步法”帶領幼兒學習古詩。通過這種教學方式,培養了幼兒對古詩的興趣,每當我開始播放相關音樂,或是說出某一首詩的題目,孩子們就會大聲地將這首詩背誦出來。古詩誦讀的多了,幼兒便會進一步理解詩中所要表達的情緒情感。通過這種方法,不僅教幼兒學習了這首古詩,還取得了一些額外的成效:圖畫展示這一環節,培養了幼兒的細致觀察能力;故事講述這一環節,培養幼兒獨立講述故事,勇於在集體面前表現自己的能力;動作表演這一環節,也使幼兒體驗到用動作、表情和姿態與他人交流的方法和樂趣。

總之,我覺得,這一方法較為適合幼兒園古詩教學。在今後的古詩教學中,我會進一步深入研究,探索更合適的教學方法。

閱讀全文

與大班幼兒古詩教學方法的研究課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光滑牆磚安裝方法 瀏覽:735
latoja使用方法視頻 瀏覽:983
天津治療腦血栓最新方法 瀏覽:16
辣椒紅色素使用方法 瀏覽:818
印刷機少錫的原因及解決方法 瀏覽:806
如何挑選海參有幾種方法 瀏覽:325
鼻咽通氣管的使用方法 瀏覽:239
腿部記憶訓練方法 瀏覽:971
101x41用什麼方法算簡更 瀏覽:436
大蒜治腰間盤突出最佳方法 瀏覽:202
太倉食品安全檢測方法 瀏覽:203
大白輔助燈安裝方法 瀏覽:794
東莞石龍如何最快方法到佛山高明 瀏覽:682
桃紅的修剪方法圖片 瀏覽:959
護理研究中常用抽樣方法 瀏覽:12
用什麼捕蝦最好的方法 瀏覽:314
髖關節的鍛煉方法 瀏覽:484
心理焦慮症怎麼治療最好的方法 瀏覽:840
16年五糧液真假鑒別方法 瀏覽:284
小腿肚子疼有什麼土方法 瀏覽: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