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結合案例分析教學方法

結合案例分析教學方法

發布時間:2023-06-01 02:51:04

❶ 教學案例分析怎麼分析

1.研究主題的選擇
案例研究都要有研究的重點和主題,這個主題常與教學改革的核心理念、常見的疑難問題和困惑事件相關,一般來說可以從教學的各個方面確定研究的主題,如從教師教學行為確定主題——教學材料的選擇、教學中的提問、教學媒體的使用、教學評價語言、課堂教學調控行為等;也可以從學生的學習方式確定主題——探究性學習、問題解決學習、合作學習、實踐性活動等。另外從學科特點、教學內容等都可以確定研究的主題。
研究者要了解當前教學的大背景,教改的大方向,要熟悉相關的《課程標准》和有針對性地作一些理論准備。還要通過有關的調查,搜集詳盡的材料(如閱讀教師的教學設計,進行訪談等),同時初步確定案例研究的方向、研究任務,即初步確定案例的內容是關於教學策略、學生行為或是教學技能的研究。
一般來說,案例研究主題的確定往往需要思考下面一些問題:即研究的事件是否對於自我發現更有潛力?選擇的事件對學生是否有較大的情感影響(心靈是否受到震撼)?關鍵事件再現了前人(或自己)過去成功的行為嗎?事件呈現的是一個你不能確定怎樣解決的問題?事件需要你做出困難的選擇嗎?事件使得你必須以一種感覺不熟悉的方式或是仍在思考的方式回答嗎?事件暗示一個與道德或道義上相關的問題嗎?研究的主題如果反映以上的一些內容,那麼這樣的案例研究在自我學習、內省和深層次理解方面就可能更加富有成效。
高中數學教學案例研究的主題內容主要集中在三方面:(1)學科特點的體現:如數學思想方法的教學、數學思維品質的培養、本質屬性的抽象、數學結論的推廣等;(2)學生數學學習規律的探究:如數學學習習慣、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獨立思考與合作學習等;(3)教師專業知識的提升:如數學板書與電子屏幕的展示對學生思維的影響、數學語言的訓練對人們思維的影響、數學知識模式化教學的優劣等。
2.案例研究的基本方法
(1)課堂觀察。觀察方法是指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計劃,在課堂教學活動的自然狀態下,用自己的感官和輔助工具對研究對象進行觀察研究的一種方法。它可以是教師自己對教學對象——學生,在課堂活動中的片斷進行觀察,也可以由其他教師來實施觀察,這兩種觀察的目的都是為了掌握課堂教學中的第一手資料。課堂觀察方法不限於用肉眼觀察、耳聽手記,還可利用各種工具如照相、錄音、攝像等作為輔助觀察的手段,以提高觀察的效果。對觀察的資料,可以逐字逐句整理成課堂教學實錄、教學程序表、提問技巧

❷ 怎樣做案例分析

怎樣進行案例分析?
1、分析案例的基本方法

分析案例首先要站好角度,案例分析應注意從兩個基本角度出發:

當事者的角度。案例分析必須站到案例中的主要角色的立場上去觀察和思考,設身處地的去體驗,與主角同命運。

全面綜合的角度。這是綜合型案例而言的。

要針對相關案例選用恰當的理論知識來分析案例。

2、案例分析的具體技巧。

案例分析包括兩個互相關聯的方面。第一方面就是要對所指定的將供集體討論的案例做出深刻而有意義的分析(包括找出案例所描述的情景中存在的問題和機會,找出問題產生的原因及問題間的主次輕生關系,擬定各種針對性的備選行動方案,提出它們各自的支持性論據,進行權衡對比後,從中找出抉擇,制定最後決策,作為建議供集體討論。)第二方面是以嚴密的邏輯、清晰而條理的口述方式,把自己的分析表達出來。

案例分析過程包括五個主要步驟:

確定本碧態案例在整個課程中的地位,找出此案例中的關鍵問題。

確定是否還有與已找出的關鍵問題有關。

選定適合分析此案例所需採取的一般分析方法

案例分析一般可採用三種具體的分析方法:

系統法。就是把所分析的組織看成是處於不斷地把各種投入因素轉化成產出因素的一個系統。

行為法。這種方法,在分析時看眼於組織中各種人員的行為與人際關系。

決策法。就是要使用各種規范化、程序化的模型和工具評價並確定各種備選方案。

明確分析的系統與主次關系,並找出構成自己分析邏輯的依據。

將分析轉化為口頭發言的有效形式。

3、分析案例應注意的問題。

在案例分析中要做好學習記錄;

對撰寫案例的方面分析報告要簡明扼要,一針見血,開門見山,一般不超過2500字。要用一句話把案例分析的主要成果概括出來,並成為報告的主題。
如何做案例分析
轉載以下資料供參考 如何進行案例分析 准備階段 1)負責人(一般由培訓指導員、主持人擔任)確定培訓課程的具體目的、內容、范圍及對象。 2)從平常收集的資料中選擇恰當的案例作為討論的個案,個案的范圍應視培訓對象而定。 3)確定會議室、會議時間,制定培訓計劃。 4)指導員應准備下列知識:個案研究法的操作方法,在實際應用中應注意的問題,討論前個案的選擇標准,討論後如何總結問題。 實施階段 1)指導員向參加者簡單介紹下列知識: 個案研究法的背景、方法大意、特色; 個案研究法應用時注意的問題及應用後能達到的效果; 計劃安排。 只有讓參加者對本法有了大概的了解後,才能使他們順利進入角色,使培訓工作順利完成。 2)通過自我介紹,使參加者互相認識並熟悉,以培養一個友好、輕松的氛圍。 3)將參加者分成三到四個小組,每組成員八到十名,並決定每組的組長。 4)分發個案材料。 5)讓參加者熟悉個案內容,並且主持人要接受參加者對個案內容的質詢。 6)各組分別討論研究個案,並找出問題的症結所在。 7)各組找出解決問題的策略。 8)挑選出最理想、最恰當的策略。 9)全體討論解決問題的策略。 10)指導員進行整理總結 實施要點 1、由於案例是從實際工作中收集的,學員一般無法完全通過材料了解個案的全部背景及內容。因此指導員分發完材料後,應仔細解釋說明並要罩慧拿接受參加者的咨詢,物搭以確定他們對材料的掌握正確無誤。 2、若小組在研究問題時思考方向與訓練內容有誤差,組長或指導員應及時修正。 3、問題的症結可能會零散而繁多,因而歸納出來的對策也會零亂不整,因此小組有必要根據重要性太相關性整理出適當的對策。 4、各組挑出最理想策略時,若指導員發現各組提出的對策僅為沒有新意的一般性對策,則指導員應加以提示,以促使他們更深入地思考。 5、在全體討論解決問題的策略時,其它幾組提出質詢,並闡明與自己觀點差異所在,以相互激發靈感,然後再作進一步的討論。 6、指導員進行總結時,既要對各組提出的對策優缺點進行點評,又要對個案的解決策略進行剖析,同時還可以引用其它案例進一步說明問題。 7、指導員挑選案例時,應根據研習課程的目的,挑選適當的個案。 4特別提醒 1、指導員在開始培訓前,應該先讓大家了解培訓的目的、實施方法、主題及計劃安排,以使訓練順利完成。 2、全體討論解決問題的策略時,要注意控制時間,尤其注意能否進行更深入的討論,以免草草收場使訓練半途而廢。 3、在挑選最理想策略時,應依據現實狀況進行選擇。 4、案例是由現場工作中收集而來的,因此應先說明訓練目標、方法和主題,然後再提示個案,讓學員了解其內容,最後再進行其它步驟。
如何做好一個案例分析的ppt
主要是你的內容要好,案例找到要輸和需求分析的也要到位,至於ppt的樣式,可以去網上找一些ppt的模板去修改一下就好了。
如何撰寫案例分析文章
如何撰寫案例分析文章

案例分析文章主要是針對特定而典型的事件、問題或工作,運用一定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對其進行剖析、反思、歸納、總結,進而提煉出經驗、教訓、對策、建議等而撰寫的理論性文本。下面就從幾個方面對其撰寫方法作些介紹。

一、主要特點

案例分析文章以實際發生的事件為對象,注重對事件發展過程中理論與實際互動關系的分析,注重對事件發展過程中各種因素對最終結果不同影響的研究。它不是用實例來說明理論、圖解理論,而是從實際中分析、概括、抽象出理性的認識,並進而舉一反三,將其用於對現實問題的觀察、思考和分析。

基層黨政幹部都很熟悉工作總結與探討型的文章,平時寫得較多。如將其與案例分析型文章作一比較,就更容易把握後者的特點:前者是針對某部門一段時期的工作,是個綜合的對象,後者是針對某個事件或問題,是單個的對象;前者主要是總結經驗,或者說對正面的積極的東西進行總 結,而後者是正反兩個方面都可進行分析,可以總結經驗也可以分析教訓;前者所寫的對象一定是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或至少是本部門所從事的工作,而後者既可是自己經歷過的事件,也可以是別人經歷過的事件,甚至是歷史事件。

二、基本結構

案例分析文章的基本結構包括標題、案例、思考與分析三大部分。

1.標題

案例分析文章的標題主要分為三大類:一是直接表明中心觀點的結論型標題,如《校慶必須虛實結合,以實為主———我校78周年校慶工作的思考》,直接點明了文章所要表述的觀點:學校校慶工作必須虛實結合,實為主。二是表明論述思考對象的對象型標題,如《關於「孫志剛事件」的思考》等.表明了作者要論述的是不久前在廣州發生的孫志剛事件。三是點出文章要論述思考的問題型標題,如《校內文流轉緩慢原因初探》,提出了要思考的問題:校內公文流轉緩慢的原因。

還有些標題屬於混合標題,如《從基建部門負責人被查處看加強工程審計的重要性》,既表明了思考的對象也表明了要論述的觀點;《從校務公開看依靠教職工辦學的思路》.既表明了思考的對象也表明了思考的問題。

2.案例

案例是思考的源頭、分析的基礎.一個好的案例必須具備以下四個特徵:一是典型性。只有典型的案例才能揭示出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規律。何為典型?就是這樣的事件並非只在某一個特定環境中才能發生,而是在基本相同的環境下都有可能發生。

二是真實性。實踐出真知。我們分折的案例必須是來自實踐的真實的事。又有真實的案例才能讓分析者獲得模擬的實踐鍛煉,獲取經驗、提高理論運用水平和實踐能力。

三是目的性。案例並不是實踐活動的全面並現,不是材料的任意堆積,不需要將案例所涉及事情的方方面面都記下來,而是以要思考的問題為主踐,經過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去「枝葉」留「主幹」的I作而精lc組織的。

四是完整性。有的案例本身就是一個故事,情節不完整,信息不全面,往往會影響案例本身的可讀性.乃至喪失案例分析的價值。

3.思考與分析

案例思考是案例分析的開始.案例思考的深度和角度直接決定於案例分析寫作者的思維

敏銳力、分析能力、判斷能力和創新能力;也決定了案例分析文章寫作的質量。案例分析主要包括原因分析、對策建議等內容。在這一部分,作者主要是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結合案例材料進行剖析、歸納、總結、提煉,提出對策、建議、措施、方法等,它充分展現作者的邏輯分析能力、思維創新能力、解決問題能力、行政決策能力、文字表達能力等。

三、幾種主要的案例分析文章的寫作

1.總結型。又可分為成功經驗總結型和失敗教訓總結型。此類案例分析的特徵在於針對一個完整具體的案例材料,結合有關理論眷重分析成功或失敗的原因。如《創辦校區經驗總結》一文就指出了......
如何做案例分析研究
先對案例瀏覽一遍:目的是對案例有一整體的概念,發覺其中的關鍵點與要注意的事項,並記錄下來。

2.仔細閱讀案例:當您已對案例瀏覽一遍,接著就是要細讀並作記錄,去發覺案例的真相並找出有那些問題存在,可從那些關鍵點切入,找出有那些主問題(majorproblems)與子問題(subproblems),那些是可控制變數(controlablevariables)與不可控制變數(uncontrolablevariables),有那些限制與條件式,是何有那些不同的替代性(alternatives)、替代方案,那些OR技術可使用來解決問題,也是將這些要點條列記錄下來。

3.將問題具體化:完成以上二個步驟,就較易將問題具體化,這個步驟就要去蕪存精,抓住問題重點,這時您暫不必*心用什麼技術解問題,必要時還是要反復閱讀案例的一些地方,將案例做更仔細了解。

4.設定變數(variables):當問題具體化後,便可以定義必要的變數,如RedBrand案例中,將變數定義為產品的生產量,當然定義的變數是要與問題有關。注意有時為了描述一些復雜的邏輯關系,是有必要再多設間接變數,這些變數並不是直接用來求問題的決策量,而是用來輔助建立一些邏輯關系。接著界定可控制變數與不可控制變數,可控制變數的量是可由決策者控制(如某項產品的生產量),不可控制變數的量則是決策者不易或完全無法決定(如某項產品的某月的銷售量、存貨量)。

5.決定目標:決定目標非常重要,如目標選擇不當,那求解出的方案也就較不具參考價值,甚至導至嚴重的錯誤決策。通常目標是要」尋求最大利潤」或」最小成本」,但有時是須考慮多重目標,如」多目標規劃(Multi-objectiveprogramming)」,「目標規劃(GoalProgramming)」,「多階目標規劃(Mult-levelprogramming),此時盡可能用數學式來表示。

6.決定問題有那些限制與條件式:

7.列出所有的替代方案:找出用來解問題的所有可能替代方案,一般常患的錯誤是沒有一條一條列出所有可用的替代方案,想像力與創意思考的發揮在這個過程就很重要,如有某些替代方案未能列入,那在以後階段的分析,將被忽略沒機會考慮進去,失去採用一些更好的替代方案,必須牢記。

8.分析假設(Assumption)條件:所有的假設條件與限制都意必須具體化,並很明確地建立起來。

9.選擇適當的OR技術來解問題:如何選擇適合的技術,當然和案例分析者的專業素養、經驗、背景知識有關,有必要就須去查閱相關資料或請教別人。

10.收集必要的輸入數據與數據:確定要輸入那些信息,當然也不限於數值數據,而必須注意的是做案例或實務問題,常常必要的信息不一定原先就由別人完整的提供,是自己主動要去取得,有些錯誤的信息也注意要避免誤用,有些信息也可以用合理的假設,當然這些假設的信息,也要自在步驟8中記下來。

11.求出答案:當您採用了模式如LinearProgrammingProblem,IntegerProgrammingProblem,InventoryProblem等,就可以透過現有的軟體包(softwarepackages)求出答案,必要時也可開發一些子程序(subprograms)協助解問題,當然必須注意有些非量化的信息要考慮,答案必須包含」量化」與」非量化」,記住」是由您來解問題,不是模式在解問題」。

12.分析結果與驗證答案的正確性:一組答案只是眾多輸入數據的一種,有必要多試幾組輸入數據,可更客觀察覺模式與數據的正確性,驗證含」內在」與」外在」......
如何進行案例分析
在一個教學班裡,總會遇上個別學習困難或行為偏差的學生,採用常規的教育教學方法很難奏效,需要對其進行全面而深人的研究,必須給予特別的處理。通過收集有關個人的資料,可以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或問題的症結所在,診斷形成問題的原因,然後有針對性地提出矯正方案或提供正確的指導策略,幫助學生解決問題。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個案研究。一、個案研究及其特徵個案研究,指採用各種方法,收集與研究問題相關的資料,對單一個體或一個單位團體作深人細致研究的過程。個案研究一般採用評判法進行,即以系統的方式對個體、個別事件或案例作深人的研究及調查,結合主觀評判試圖用推理方式解釋、分析所收集來的事實材料,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或策略。個案研究的任務是對個案的行為特徵提出描述性的報告,並為最終判斷提供現實的證據。它是一種綜合多種研究手段進行研究的方法。在教育教學研究中,個案研究往往運用於差生轉化研究,或對某些難以重復,難以預測和難以控制的個案進行研究。如學生輟學、學業失敗、家庭破裂、道德不良、青少年犯罪等,還適用於尖子學生、特長學生、優秀學生的培養研究。研究對象的單一性、研究方法的綜合性、研究內容的深人性,是個案研究的三大特徵。研究對象的單一性,顧名思義,個案研究的對象通常是單一個體或單一群體,即使研究中有多個被試,通常把它作為一個單位或某個問題去看待,研究的對象往往是那些具有特殊行為表現的個體或具有反常行為的個體,如天才兒童、弱智兒童、輟學兒童,問題兒童。研究方法的客觀性,指收集個案資料的方法是多樣的,研究的手段是綜合的,常常要綜合測驗法、訪談法、調查法、觀察法、實驗法、文獻法等多種方法進行。研究內容的深人性,指研究的周期較長,需要進行連續的跟蹤研究,不但要研究個案的現狀,也要研究個案的過去,還要跟蹤研究個案的發展,由於對象的單一,便於進行深人細致、全面系統的分析和研究。二、個案研究的六個基本步驟一般來說,個案研究的過程,圍繞「問題」展開研究,可以把實際操作程序分為六個步驟:確定問題的性質把握問題的關鍵~了解問題的背景一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一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一形成解決問題的最佳決策。首先,提出問題,問題是什麼,必須加以確認及界定。其次,問題的關鍵是什麼,必須通過資料的收集,從問題的性質中找出相關資料,再加以校對、評估和分析,進而確定問題要解決的答案。第三,個案問題的發生有其獨特的背景和原因,必須通過各種渠道了解問題發生的過程、條件,了解個案的內在動機和社會環境等外在因素。第四,根據過去處理類似問題的經驗和方法提出處理意見,也可以創新,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第五,解決問題的方法會有很多,必須在行動過程中加以檢驗,探究解決問題的科學方法,循環重復,直至問題的最終解決。最後,在比較多種結果的基礎上,選擇解決問題效果最好的方法,形成最佳的研究決策。六個步驟是一個互相聯系的整體,前一步是後一步的基礎,一旦哪個步驟出現問題,可以返回到前一步,重新探究。對個別學生進行個案研究,或差生轉化,或優生培養,參照下列六個基本步驟進行。(一)確定研究對象與問題。根據個案研究的目的和內容,以及對個案問題行為的界定,選擇典型的人或事為研究對象。例如,探索優秀學生的成長規律,就應該選擇智商高、學習成績出眾的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在教育教學研究中,個案研究的對象通常是生理心理障礙者,學習成績差的學生,行為偏差學生,情感異常學生,資優學生等。(二)資料收集與整理。收集資料的方法是多樣的,可採用書面調查、口頭訪問的方式,也可採用觀察、側驗、評定的方式,還可以通過查閱個人資料的方式獲得信息。其資料來源大致有:l、個案的個人資......
如何做案例分析
新知識是在舊知識的基礎上發展、變化、引申而來的,因此教師在備課時要根據所教知識的內容,找出與新知識有關的舊知識,看一看哪些知識學生已經把握了,哪些知識還沒有完全把握,確定需要跟學生補哪些知識漏洞,課始安排什麼溫習內容,新授選擇什麼學習方法和教學方法等,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備學生的知識水平,只有這樣,我們在備課、上課時才能有的放矢。
如何才能做好案例分析
做好案例分析題的前提是,必須有了扎實的知識基礎。案例分析考察更多的是對於法條的靈活運用。而運用的前提是你必須掌握,否則空談運用就毫無意義了。

不論對於民商經濟法、刑法還是行政法,還是程序法的案例分析題,首要做到的就是對該部門法當中的重要內容融會貫通。對於刑法中的問題,還更應當注意類似罪名的區別,自己常做分類總結。對於案例分析中涉及的到問題感覺模稜兩可的時候,拿出法條來查 仔細比較各種可能的情況。

第二個就是對於案例中出現的各個重要信息應當做到足夠敏感才可以。仔細分析 找到做題切入點。這個就只能多練了,做多了案例分析就會有感覺了。

第三,最好能經常看些相關的資料,比如看看法制欄目 我一直覺得法制頻道的法律講堂和庭審現場很不錯,沒事讀讀法制晚報等報刊,經常接收這方面信息,經過一段時間,在做案例分析題 就會很帶感!

個人經驗,希望能給你帶來幫助
如何進行案例分析
三個故事:一、甲不喜歡吃雞蛋,每次發了雞蛋都給乙吃。剛開始乙很感謝,久而久之便習慣了。習慣了,便理所當然了。於是,直到有一天,甲將雞蛋給了丙,乙就不爽了。她忘記了這個雞蛋本來就是甲的,甲想給誰都可以。為此,她們大吵一架,從此絕交。二、有一年,很熱的夏天,一隊人出去漂流。女孩的拖鞋在玩水的時候,把拖鞋掉下去了,沉底了。到岸邊的時候,全是曬的很燙的鵝卵石,他們要走很長的一段路。於是,女孩兒就向別人尋求幫忙,可是誰都只有一雙拖鞋。女孩心裡很不爽,因為她習慣了向別人求助,而只要撒嬌就會得到滿意地答復。可是這次卻沒有。她忽然覺得這些人都不好,都見死不救。後來,有一個男孩將自己的拖鞋給了她,然後自己赤腳在那曬得滾燙的鵝卵石上走了很久的路。還自嘲說是鐵板燒。女孩表示感謝,男孩說,你要記住,沒有誰是必須要幫你的。幫你是出於交情,不幫你是應該。女孩記住了男孩的話,自此以後學會了對施以援手的人銘記在心,並給以更大的回報。很多時候,我們總是希望得到別人的好。一開始,感激不盡。可是久了,便是習慣了。習慣了一個人對你的好,便認為是理所應當的。有一天不對你好了,你便覺得怨懟。其實,不是別人不好了,而是我們的要求變多了。習慣了得到,便忘記了感恩.三、傍晚,一隻羊獨自在山坡上玩。突然從樹木中竄出一隻狼來,要吃羊,羊跳起來,拚命用角抵抗,並大聲向朋友們求救。牛在樹叢中向這個地方望了一眼,發現是狼,跑走了;馬低頭一看,發現是狼,一溜煙跑了;驢停下腳步,發現是狼,悄悄溜下山坡;豬經過這里,發現是狼,沖下山坡;兔子一聽,更是一箭一般離去。山下的狗聽見羊的呼喊,急忙奔上坡來,從草叢中閃出,一下咬住了狼的脖子,狼疼得直叫喚,趁狗換氣時,愴惶逃走了。回到家,朋友都來了,牛說:你怎麼不告訴我?我的角可以剜出狼的腸子。馬說:你怎麼不告訴我?我的蹄子能踢碎狼的腦袋。驢說:你怎麼不告訴我?我一聲吼叫,嚇破狼的膽。豬說:你怎麼不告訴我?我用嘴一拱,就讓它摔下山去。兔子說:你怎麼不告訴我?我跑得快,可以傳信呀。在這鬧嚷嚷的一群中,唯獨沒有狗。真正的友誼,不是花言巧語,而是關鍵時候拉你的那隻手。那些整日圍在你身邊,讓你有些許小歡喜的朋友,不一定是真正的朋友。而那些看似遠離,實際上時刻關注著你的人,在你快樂的時候,不去奉承你;你在你需要的時候,默默為你付出、關心你的人,那才是真正的朋友。
如何做案例分析研究
隨著新一輪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人,「教師成為研究者」的觀念逐漸深人人心。開展和參與課題研究是教師獲得自我持續發展能力的最佳途徑。事實證明,通過開展課題研究,邊學習邊做課題,邊研究邊實踐,逐漸成為研究型的教師不乏其人。 課題研

-

簡介:

隨著新一輪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人,「教師成為研究者」的觀念逐漸深人人心。開展和參與課題研究是教師獲得自我持續發展能力的最佳途徑。事實證明,通過開展課題研究,邊學習邊做課題,邊研究邊實踐,逐漸成為研究型的教師不乏其人。工作方案

課題研究是教育科研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對於課題研究,開題報告(計劃或方案)如同建築師的藍圖。有了好的開題報告,才能使研究工作者有計劃、有系統、有組織地開展研究工作,以保證課題研究任務的順利完成。因此,制定開題報告是課題由設想轉化為實際行動的關鍵步驟。當前許多教師由於過去從未做過課題研究,現在要申報課題,撰寫課題開題報告不知從何人手。為了使廣大教師更加積極而有效地開展課題研究活動,培養、提高教師撰寫課題開題報告的能力和水平,本文針對當前教育科研的實際,結合從事教育科研課題研究,從科研課題開題報告的含義、作用、結構等方面來談教師應該如何規范撰寫開題報告,力求對想開展教育科研的教師提供一點啟示。演講稿

一、科研課題開題報告的含義與作用

著名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何謂有價值、有創見性的問題?這樣的問題從何而來呢?這需要研究者長期實踐、細心觀察和深思熟慮。當課題或自己提出的問題贏得社會認可後,就要把自己的研究方案設計好,即撰寫科研課題開題報告。

科研課題開題報告(研究設計)就是課題研究方案的設計、規劃和制定。換言之,就是當課題方向確定之後,課題負責人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撰寫的報請上級批準的選題計劃。開題報告主要說明這個課題有價值進行研究,自己有條件進行研究以及准備如何開展研究等問題,也可以說是對課題的論證和設計。

撰寫科研課題開題報告是提高選題質量和水平的重要環節,是創新新知,不是可有可無的。正如學者文翁說過,「搞好開題報告的主要目的是促使大家理清研究思路,完善研究設計」。制定課題研究計劃和安排,是為解決自己提出的問題提供探索的途徑。科研課題開報告,它初步規定了課題研究各方面的具體內容和步驟,對整個研究工作的順利開展起著關鍵的作用。對於科研經驗較少的人來講,一個好的方案,可以使他們明確課題研究的方向,避免發生進行一段時間後不知道下一步干什麼的情況,保證整個研究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可以說,課題開題報告水平的高低,是一個課題質量與水平的重要反映。沒有科學的開題報告(研究設計),就沒有科學而有價值的成果。隨著教育科研管理工作規范化不斷加強,開題論證問題越來越受到教育科研管理部門的重視。

二、撰寫科研課題開題報告的基礎性工作

寫好科研課題開題報告要了解它們的基本結構與寫法,但「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重要的還是要做好基礎性工作。首先,要了解別人在這一領域研究的基本情況。研究工作最根本的特點就是要有創造性,熟悉了別人在這方面的研究情況,才不會在別人已經研究很多、很成熟的情況下,重復別人走過的路,而是站在別人研究的基礎上,從事更高層次、更有價值的東西去研究;其次,要掌握與研究課題相關的基礎理論知識。理論基礎扎實,研究工作才能有一個堅實的基礎,否則,沒有理論基礎,你就很難深人進去,很難有真正的創造。因此,我們進行科學研究,一定要多方面地收集資料。要加強理論學習,只有這樣制定出的報告和方案才能更......

❸ 如何進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案例分析

課題: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條件
一、教學設計:
1 學習方式:
對於全等三角形的研究,實際是平面幾何中對封閉的兩個圖形關系研究的第一步。它是兩個三角形間最簡單,最常見的關系。它不僅是學習後面知識的基礎,並且是證裂褲明線段相等、角相等以及兩線互相垂直、平行的重要依據。因此必須熟練地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並且靈活的應用。為了使學生更好地掌握這一部分內容,遵循啟發式教學原則,用設問形式創設問題情景,設計一系列實踐活動,引導學生操作、觀察、探索、交流、發現、思維,使學生經歷從現實世界抽象出幾何模型和運用所學內容,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真正把學生放到主體位置。
2 學習任務分析:
充分利用教科書提供的素材和活動,鼓勵學生經歷觀察、操作、推理、想像等活動,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體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積累數學活動經驗。培養學生有條理的思考,表達和交流的能力,並且在以直觀操作的基礎上,將直觀與簡單推理相結合,注意學生推理意識的建立和對推理過程的理解,能運用自己的方式有條理的表達推理過程,為以後的證明打下基礎。
3 學生的認知起點分析:
學生通過前面的學習已了解了圖形的全等的概念及特徵,掌握了全等圖形的對應邊、對應角的關系,這為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條件做好了知識上的准備。另外,學生也具備了利用已知條件作三角形的基本作圖能力,這使學生能主動參與本節課的操作、探究成為可能。
4 教學目標:
(1) 學生在教師引導下,積極主動地經歷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條件的過程,體會利用操作、歸納獲得數學結論的過程。
(2) 掌握三角形全等的「邊邊邊」、「邊角邊」、「角邊角」、「角角邊」的判定方法,了解三角形的穩定性,能用三角形的全等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3) 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推理能力,發展有條理地表達能力,積累數學活動經驗。
5 教學的重點與難點:
重點:三角形全等條件的探索過程是本節課的重點。
從設置情景提出問題,到動手操作,交流,直至歸納得出結論,整個過程學生不僅得到了兩個三角形全等的條件,更重要得是經歷了知識的形成過程,體會了一種分析問題的方法,積累了數學活動經驗,這將有利於學生更好的理解數學,應用數學。
難點:三角形全等條件的探索過程,特別是創設出問題後,學生面對開放性問題,要做出全面、正確得分析,並對各種情況進行討論,對初一學生有一定的難度。
根據初一學生年齡、生理及心理特徵,還不具備獨立系統地推理論證幾何問題的能力,思維受到一定的局限,考慮問題不夠全面,因此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適時 點撥、引導,盡可能調動所有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參與到合作探討中來,使學生在與他人的合作交流中獲取新知,並使個性思維得以發展。。
6 教學過程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媒體(資源)和肆稿簡教學方式

復習過渡
引入新知

創設情景
提出問題

建立模型
探索發現

歸納總結
得出新知

鞏固運用
及其推廣

反思小結

提煉規律
電腦顯示,帶領學生復習全等三角定義及其性質。

電腦顯示,小明畫了一個三角形,怎樣才能畫一個三角形與他的三角形全等?我們知道全等三角形三條邊分別對應相等,三個角分別對應相等,那麽,反之這六個元素分別對應,這樣的兩個三角形一定全等.但是,是否一定需要六個條件呢?條件能否盡可能少嗎?
對學生分類中出現的問題,予以糾正,對學生提出的解決問題的不同策略,要給予肯定和鼓勵,以滿足多樣化的學生需要,發展學生個性思維。

按照三角形「邊、角」 元素進行分類,師生共同歸納得出:
1 一個條件:一角,一邊
2 兩個條件:兩角; 兩邊;一角一邊
3 三個條件:三角; 三邊;兩角一邊;兩邊一角

按以上分類順序動腦、動手操
作,驗證。
教師收集學生的作品,加以比
較,得出結論:
只給出一個或兩個條件時,
都不能保證所畫出的三角形
一定全等。

下面將研究三個條件下三角形
全等的判定。
(1)已知三角形的三個角分別
為40°、60°、80°,畫出這
個三角形,並與同伴比較是否
全等。
學生得出結論後,再舉例體會
一下。
舉例說明:如老師上課用的三
角尺與同學用的三角板三個角
分別對應 相等,但一個大一個
小,很顯然不全等;再如同是
等邊三角形,邊長不等,兩個
三角形也不全等。等等。

(2)已知三角形三條邊分別是
4cm,5cm,7cm,畫出這個三角
形敬納,並與同伴比較是否全等。

板演:三邊對應相等的兩個
三角形全等,簡寫為「邊
邊邊」或「SSS」。

由上面的結論可知,只要三角形三邊的長度確定了,這個三角形的形狀和大小就確定了。

❹ 結合案例分析該老師在教育過程中主要運用了哪些教學原則和教學方法

中國中小學常用的教學原則體系
(一)直觀性原則
(二)啟發性原則
(三)系統性原則(循序漸進原則)
(四)鞏固性原則
(五)量力性原則(可接受性原則)
(六)思想性與科學性統一的原則
(七)理論聯系實際原則
(八)因材施教原則

中小學常用的教學方法
1.講授法
2.討論法
3.直觀演示法
4.練習法
5.讀書指導法
6.任務驅動教學法
7.參觀教學法
8.現場教學法
9.自主學習法

❺ 案例分析:請問:兩則教學設計中教師的教學方法有何不同兩種教學方法對學生的學習將產生怎樣的影響

「教學設計一」中的教師採用了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法,沒有引導學生去積極思考,讓學生主動應用已掌握的知識進行探索。(3分)這種教學方法有利於學生在短時間掌握知識,提高學習技能,但如果一味採用這種方法,將使學生形成接受學習的方式,只會模仿,不會靈活運用,更不會創造。(5分)

「教學設計二」中的教師採用了比較的方法、啟發式的教學方法,注重引導學生展開知識發生的過程,引導學生自己探索,自己思考,從而得出結論。(3分)這種教學方法將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形成自主學習、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學習方式,從而促進師生的共同發展。(5分)

❻ 案例教學法

看比賽,分析經典商業實戰案或卜虧例,商業的格鬥場中,看這些企業是如何打的,拆解動作,理解動作後的邏輯,把前人的實戰變成你自己的基本功

讀拳譜,分析高手的武功秘籍,比如讀一本書,分析一份商業報告,

手把手,解答學員的實際問題,可以利用留言區,

大復盤,每個主題後,總結回顧,梳理邏輯聯系

案例教學法是指以案例為教材,在教師的指導下,運用多種方式啟發學生獨立思考,從而達到教學目的的一種教衫神學方法。它要求根據教學大綱規定的教學目的和要求,以案例所提供的材料和問題為中心進行分析研究,提出見解,做出判斷和決策,藉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與傳統的教學法相比,案例教學能使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從而形成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研究性學習和探索性學習的開放式的學習氛圍。

一、案例教學法的作用

1、案例教學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傳統教學方式以教師和教材為中心,以灌輸的方式從書本到書本,從概念到概念,關注的是向學生灌輸了哪些知識,忽視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而案例教學十分注重學生的主體性、主動性、自主性的發揮,注重引導學生通過對案例的分析,運用概念較好地解決實際問題。在案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一般都要求學生發表看法,這就迫使學生多動腦筋獨立思考,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要學會收集各方面的資料和信息,學會對已有的資料進行多方面的分析,這能促使學生的思維不斷深化,並在力圖對問題尋找多種解答的過程中培養和形成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2、案例教學有利於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區別於傳統的注入式教學方式,案例教學是一種動態的、開放的教學方式。在案例教學中,學生處於特定的案例情境中,要對復雜多變的形勢做弊大出判斷和決策,無形中提高了綜合運用各種知識和經驗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案例教學有利於促使學生學會學習

學會學習是學習型社會對人們能力的基本要求。傳統

教學方式教給學生的是運用概念解決現成問題,學生獲得的是背誦、機械記憶、按標准答案答題的知識。而案例教學告訴學生,󰀂答案不止一個,答案是開放的、發展的。在案例教學中,教師通過有意識的引導,讓學生自己去查資料,通過個體獨立或群體合作的方式進行分析和判斷,積極尋找多種答案。這樣經過多次的訓練後,學生就會獲得自主學習的方法,使學會學習成為現實。

4、案例教學有助於提高學生與人溝通、合作的能力案例教學是一種群體活動,通常要經過小組、大組合作思維的撞擊,要在合作中互相溝通,在溝通中增進合作。大家在一起討論,取長補短,集思廣益,要求正確看待別人的觀點,也要正確評價自己的表現,尊重他人,關心他人,樹立理解和包容的意識,心平氣和地與人合作。這樣,在說服他人以及聆聽他人的過程中,能使學生提高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

二、運用案例教學法,教師必須把握好三個環節

1、精選教學案例

案例教學以案例作為教學的起點,所以選好案例是搞好案例教學的前提和基礎,案例選擇是否恰當,直接影響案例教學效果和質量。運用案例教學法,不管是以教師講解為主,還是以學生討論為主,都應該精心選擇具有典型性、代表性、能說明問題的案例。案例選得好,教學就成功了一半。教師在選擇案例時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相關性。教師選擇案例的目的是為了使學生能夠獲得某方面的知識或提高某種技能。案例分析的目的是使學生加深對所學理論知識的理解和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所選案例必須符合教學目標。第二,可信性。所選案例要來源於生活實際,或是從生活中篩選、提煉出來的,而不是胡編亂造的。第三,典型性。案例的典型性要求緊密圍繞所要傳授的核心內容和基本理論選編一些有代表性的案例,以達到通過案例討論使學生加深理解基本理論的目的。第四,啟發性。教學案例按功能分為兩大類。其一是描述類。例如教師為說明理論內容運用事例進行說明。描述類案例,其作用是幫助學生認識和掌握實踐資料,豐富專業知識。另一類是分析類。這類案例本身具有啟發性特點,既敘述情況,同時又提出問題或隱含問題。這些引而不發的問題,要求學生積極開動腦筋,運用所學的專業理論知識自己去發現、分析和解決。

2、積極的課堂引導

實施案例教學,教師必須發揮積極的引導作用。在案例課堂上,教師要從頭到尾與學生互動,以促進學生學習。教師要指導全班討論案例,並保證討論不偏離主要方向及教學目標,同時向學生提出質疑,回答學生知識方面的問題,維持課堂秩序,促使學生縝密分析並做出合理的決策。

教師要營造氣氛,使得現場討論既熱烈生動,又輕松自然,形成寬容平等的氣氛。當觀點對立、爭論激烈時,要注意溝通和理解;當出現視野狹窄、觀點平淡、精神鬆懈時,又要善於挑起話題、激發爭論;當討論出現冷場時,要善於打破僵局;當學生背離正題時,要及時引回正路;當學生發言過多或過少時,教師要有及時加以控制和引導;等等。

在案例內容討論時,教師應注意認真傾聽,並做簡要的記錄。因為每個人的發言都是經過思考而提出的,對教師來講這也是學習的機會,教師也會從中受到啟發。另外,認真傾聽也是對學生的尊重,也是一種無形的激勵,學生會因此更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實現教學的雙向交流。

在案例討論的過程中,學生們提出的觀點有的是正確的,有的則嫌幼稚或偏激,這就要求教師加以引導、點撥,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補充意見。在教師總結的過程中,要注意以下事項:1)對學生討論交流的情況,應以鼓勵為主,哪怕是對於一些怪異的觀點,也不要急於批評,而要積極引導,以防挫傷學生的積極性,不利於此後的教學;2)教師不要將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學生,而應當通過引導、說理等方式讓他們自覺接受;3)教師的總結要緊緊圍繞教學目標,以幫助學生完成學習目標為出發點,同時要善於總結學生討論中成功的經驗,為今後的教學服務。

3、多元的評價考核

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考核是任何一種教學法的必不可少的環節,也是展示學生學習、進步的一個重要環節。考核主要有兩個基本途徑:

首先是教師對學生進行評價考核。教師要將學生課前的准備及討論的參與情況列入考核目標,以增強學生學習的動機。另外,教師還要讓學生不斷地省思學習的過程及個人的成長情況,檢視個人在案例教學中的學習收獲。從內容上講,對學生的評價考核應從以下兩個方面考慮:1)認知思維方面,評價學生在案例教學活動過程中,其思維的品質、方法和能力是否達到期望的高度。2)技能方面,考核學生能否理解案例的豐富內涵,在表達意見、分析信息及問題解決等方面的能力是否得到發展,是否具有運用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對事物的分析是否具有獨到的見解。

其次是教師幫助學生自我評價考核。可以採取個人學習歷程檔案的方式或學習者行為剖析圖來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效。學生自我評價可以幫助他們從依賴教師的評價中解放出來,提升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讓自己成為自己的教師,培養學生學習縝密思考、誠實而合理的自我省思的能力。自我評價可以建立學生的自信心,有效消除他們的從眾心理和過度依賴他人的思想。

三、運用案例教學法,教師要處理好三個關系

1、學生學與教師教的關系

案例教學把以教師為主轉為以學生為主,學生成為教學過程的主體、活動的主角。學生不但要自己獨立閱讀案

例和材料,慎思明辨,而且要和同學交換看法,深入探討,通過這些活動把理論和實踐聯系起來,把個人鑽研與集體切磋結合起來,從而使學生個人與集體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都得到發揮。為了確保學生的活動順利而充分地展開,教師要給學生足夠的活動時間,要照顧不同類型學生的實際需要,不過多干涉學生的活動過程。當然,案例教學也並非學生盲目的分析活動,他們的探索活動需要教師的啟發指導。所以,案例教學中的教師,要真正從單純的教法安排轉到學法指導上來,在案例教學的各個環節中發揮點撥、引導作用。

2、理論知識傳授與案例教學的關系

這是案例教學的難點。案例是對一個或一組問題所做的客觀描述,所以往往有許多基礎理論、基礎知識難以通過案例進行系統傳授。對案例的分析研究是對各門學科知識的綜合應用,只有掌握了必要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才能採用案例教學。作為教師要避免案例教學之不足,應首先加強課堂系統理論知識的傳授,並引導學生學習相關的理論知識。正確處理理論知識和案例教學的關系,一要處理好案例與原理之間的關系,二要處理好案例的特殊性與原理的普遍性之間的關系。要處理好這些關系,關鍵是教師要精心策劃,全盤設計案例教學的內容。

3、認知活動與非認知活動的關系案例教學主要表現為閱讀、思考、交流等認知活動,也有興趣、情感、意志等非認知活動。好奇、興奮、愉悅或冷淡、厭倦、不安等非認知因素時常伴隨著認知過程並對案例教學產生制約作用。如實施案例教學的初期,由於案例教學本身獨特的活動方式常能引起學生濃厚的興趣,使之產生一種新穎感,獲得愉悅的情緒體驗,因而能獲得較理想的教學效果。但是,隨著案例教學的持續進行,教師不斷要求學生研讀案例和教材,進行緊張的思維活動,參與集體的交流,所以對學生又會產生一種外在的壓力,誘發部分學生對案例教學的厭倦心理。不改變學生的這種心理狀態,案例教學的良效就會曇花一現。為此,教師在組織案例教學的認知活動的同時,應不忘對非認知活動的調節和控制,以促進案例教學的有效進行。教師要利用新奇的案例材料激發學生的興趣;要解釋進行案例教學的目的和任務,提高學生學習的自覺性,以使學生形成穩定持久的學習興趣;還應隨時肯定學生在活動中取得的每一個細微成績,讓學生感受成功,體驗愉悅,保持已有的活動熱情;一旦學生遇到挫折,要及時提供指導,激勵學生克服困難。只要教師重視對非認知因素的調控,學生熟悉了案例教學的結構和學習方式,積累了一定的案例分析、交流的經驗,他們就會消除對案例教學的過分焦慮,從容地投入到案例學習之中去

❼ 小學語文教學案例分析技巧

閱讀
先將文章和問題快速瀏覽一遍,再度兩邊文章,找出中心思想和要表達的意思,在做題,做完以後在瀏覽一遍文章,看一遍問題和答案。就OK啦!不過速度一定 要快,不然可以把檢查放最後。!這個對於任何人都可以適用!

第一、巧用信息整體把握
閱讀過程本身就是獲取信息的過程,閱讀質量的高低取決於捕捉信息的多少。做題時可先看看文章的作者、寫作時間和文後注釋等內容,同時特別要瀏覽一下後面問了哪些問題,從題目的選項中揣度出文章大概主旨是什麼。如果是小說,則要主語其人物、情節等,如果是議論文,則要著重把握論點、論據、論證等要素。了解作者的主要寫作意圖後再整體把握全文,對解題也就心中有數了。

第二、確定區域圈點勾畫
閱讀大段文章主要用精讀的方法,需逐字逐句推敲揣摩,故平時練習要養成圈點勾畫、多做記號的習慣,可以先看題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區域,和哪些語句有關。確定某一答題區域後,再仔細弄懂這一段每一句的意思,進而理清段落之間的關系,了解行文思路。有了這一習慣就有可能形成較強分析綜合能力。閱讀時反復琢磨題干,圈畫與之相關的內容,答題時就不需要再從頭至尾搜尋,可節省不少寶貴時間。

第三、注意摘取原文
離開了原材料恐怕誰也答不準,答不全。因此,准確解答閱讀題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原文中找答案。大多數題目在文章里是能夠"摳"出答案的。當然,找出的語句不一定能夠直接使用,還必須根據題目要求進行加工,或摘取詞語或壓縮主幹或抽取要點或重新組織。即使是歸納概括整段整篇文意也必須充分利用原文。

在閱讀中還要注意的一點就是不少同學基礎知識的記憶能力較強,但遷移能力比較弱,特別是對有關字、詞、句的語境義以及作用之類的題目感到為難。這里,提供十六字訣的解題方法供你參考。

1、字不離詞。漢語中一詞多義現象相當普遍。在理解詞語中某個字的意思的時候,必須把它放到這個詞語中去考察,即字不離詞,這樣才能准確的理解這個字的意思。如:

道聽途說,道,指道路 ; 志同道合,道, 指道理

2、詞不離句。在綜合閱讀題中,常常要求理解詞語在上下文中的含義和作用。這類要求有以下幾方面情況:

一詞多義。這在文言文中是常見的。如:策之不以其道,策, 驅使 ; 執策而臨之 ,策,馬鞭

在現代文中則多表現為語境義,這些,都應根據具體的語言環境即句子本身去推斷它的意思,也就是詞不離句。如: 「見教」一詞的本意是客套話,指教(我)的意思。它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則表現為不同的意義。在《范進中舉》一文中,范進中舉前面對胡屠戶的「教導」,稱「岳父見教的是」。
至於某個詞在句中的表達作用,更要根據具體的語言環境去理解,而不能離開句子作單獨解釋。

3、句不離段。也就是說,對句子的分析理解不能離開具體的語段,不能離開具體的語言環境。如果離開具體的語段,離開具體的語言環境,許多句子只能狹隘的理解甚至於不知所雲。只有結合具體的語段和語言環境,才會知道這句話在全文中占著什麼樣的位置。

4、段不離文。段落是文章的有機組成部分,體現了作者的寫作思路。因此,對語段的閱讀理解不能離開文章的主要意思,不能偏離文章的中心。否則,對語段內容或作用的理解就會發生偏差。

再簡而言之,做語文的閱讀題要看你與寫作者和出題者的想法是否具有共通性,在閱讀題目和文章的同時要學會多角度思考,以自己、出卷人、閱卷人進行換位思考。畢竟是應試教育的制度下,有時候還要學會答題規范,思路明確,字跡清晰,應該有相應的格式。平時在注意積累,多思多想,不要光看文章的情節,要關注文章的背景,經過一段時間後相信你會成功的!

新華書店有一本小學基礎復習,紅色的,裡面各項都有,你可以買了試試看!

❽ 分析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用了哪些教學方

本案例中該教師使用的教學方法有:
(1)講授法。講授法是教師通過口頭語言系統連貫地向學生傳授文化知識。本案例中主要通過教師講解,引導學生思考。
(2)談話法。談話法是教師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藉助啟發性問題,通過口頭問答的方式,引導學生通過比較、分析、判斷等思維活動獲取知識的教學方法。談話法的基本形式是學生在教師引導下通過獨立思考進行學習。案例中教師按一定的教學要求向學生提出問題,要求學生回答,並通過問答的形式來引導學生獲取或鞏固知識。

❾ 如何進行教學案例分析

一般情況下,撰寫教學案例要寫兩個方面的內容,一寫案例事實,二寫案例分析。撰寫教學案例,是「講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教師對事實比較熟悉。敘述的事實比較具體,比較單一。通常情況下,教師寫這樣的記敘文不會感到困難。

撰寫案例分析當然需要進行論述。但是,這里的論述是就事論理,是針對具體問題發表有針對性的意見,不涉及很多的人和事,不需要高度的抽象概括,難度不大。


寫作基礎

教師具有一定的教學基礎理論,一定的寫作基礎知識,一定的教學教研經驗,一定的分析研究能力。總之,教師具備寫作教學案例的基礎。

只要教師認真研究,都有可能寫出有價值的教學案例。只要認真地運用教學理論深入分析教學案例,都有可能提出獨到的見解。撰寫教學案例與撰寫教學論文相比,寫成的可能性,寫好的可能性,獲獎的可能性,發表的可能性,都要大得多。

教學案例來自日常的教學實踐活動,貼近教師工作,與教師有天然的聯系。教師有大量的實際問題,需要通過研究,妥善解決,自覺或不自覺地進行了大量的教學研究,有很多經驗和教訓,其中不乏典型事例,會給教師留下比較深刻的印象,成為撰寫教學案例的素材。

教師有事實可說,有道理可講。教學實踐涉及的領域寬,發生的事例多,是教師撰寫教學案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

❿ 經濟法課程案例教學分析

經濟法課程案例教學分析

例教學一種比較適合當今教學培養目標的教學方法,那麼,經濟法課程如何開展案例教學呢?

摘要:採用案例教學法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本文闡述案例教學在經濟法課程教學中的運用及運用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指出案例教學能提高經濟法課程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經濟法課程;案例教學;教學效果

案例教學法最早可溯源至1870年哈佛大學法學院蘭代爾教授的判例教學法教學改革,首次在教學中使用判例集代替了過去的教本。判例教學法以法院判例為教學內容,學生在課堂上充分參與討論,迎合了英美法系國家以判例為法律淵源的特點。因此,判例教學法逐漸確立了其在英美法系國家的法學教育中的主導地位,並被美國法學教育的精華[1]。判例教學法於20世紀80年代末引入中國,借鑒此種教學法科學合理的部分,結合我國的法學教育背景和成文法法律體系,形成了適合我國法學教育環境的案例教學法。

一、案例教學的概述及在經濟法教學中的作用

案例教學是指在法學教學中,通過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分析和研究現有案例解釋成文法內容以及利用法律分析研究案例以培養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的教學方法,它是以學生為主體、以行動為導向的“互動式”教學方法。經濟法是一門理論性很強,實踐性更強的課程,它的表現形式以抽象的概念、制度、規范等為主,對於實踐經驗的在校生來說要理解其中的理論知識比較困難。而案例分析法恰恰是堅持理論聯系實踐,把課堂的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結合起來,以生動的案例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讓抽象枯燥的經濟法知識變得具體生動、形象有趣。所以,如果可以成功地將案例分析法運用於經濟法教學中,就能夠培養學生系統掌握理論知識和提高其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達到培養能力型、素質型人才的教學目標。

二、案例教學在經濟法課程教學中的運用

(一)案例引入

教師根據教學目標選取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案例,案例最好是貼近學生生活或者最近發生的現實案例,並在課前把案例相關資料發給學生,啟發學生通過查閱相關法律法規知識來思考分析案例的觀點。為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教師還可以通過圖文並茂、視聽結合的多媒體形式難學生展示相關案例。因為多媒體教學具體形象生動、信息量多、故事情節有趣等特點,將案例相關法律知識通過故事情節充分展現出來,很受學生歡迎。案例可以從《經濟與法》、《今日說法》、《焦點訪談》等普法節目和中國法律信息網、中國民商法律網等網站中精選出來。

(二)學生討論

學生根據教師選取的案例通過思考後相互之間分組進行討論。這一過程中,教師要充當組織者和引導者的角色,啟發學生思考,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討論,以學生為教學主體。此外,教師還要靈活運用提示、設問、強調、舉例子等方式引導學生思考,營造輕松愉快的討論氣氛,吸引學生參與討論和交流信息,從而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總結結果

經過熱烈討論後,每個小組推選一名代表發言,闡述本小組對於案例討論的觀點,教師根據每個小組的討論結果進行全面的`點評。教師點評過程中,一方面,要給出正確的案例分析答案,強調學生應掌握的案例分析方法和步驟;另一方面,在明確指出案例所涉及的法律知識點及案例分析的重點和難點,在分析評講案例的基礎上深入剖析相關法律理論知識,加深和鞏固學生對相關法律理論知識的掌握和運用。此外,教師還可以針對學生討論的焦點問題,組織引導學生進行更深入的探討。

(四)撰寫分析報告

經過思考討論、總結分析後,教師可以布置學生課後完成案例分析報告的撰寫。通過撰寫分析報告,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拓展其思維空間;另一方面,教師在分析過程中發現案例中有需要進一步探討和研究的問題,為自己開展相關課題研究提供思路和啟發,而此類課題研究應用性很強,具有很強的實踐意義,反過來可以更好地促進案例教學法的運用,提高教學效果,是一個雙贏的過程。

三、案例教學在經濟法課程教學中的運用應注意的問題

(一)精選教學案例

為了提高教學效果,選擇的教學案例應該是緊扣教學內容、針對性強、真實典型的、新穎,案例選擇不僅僅限於教材、網站、電視的間接材料,最好能通過深入司法系統實踐鍛煉而總結歸納出直接的案例,使所選案例更具有說服力,理論聯系實際,學生對理論知識更易於理解、掌握和運用。案例分析問題要向學生給出明確的法律依據,做到所有案例分析有法可依。總而言之,案例篩選應遵循以下原則:1.案例要具有現實意義;2.案例的難度應該適中;3.案例具有教學價值。

(二)合理安排案例

教學時間案例教學的特點之一是佔用時間比較多,而經濟法課程內容復雜、課時量較少,學生很難掌握案例中的核心知識點,因此,在經濟法課程案例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合理科學地安排案例教學的每個環節,注意控制時間,教師進行案例分析時應圍繞案例相關的法律知識,簡明扼要,重點突出,以便學生有更寬裕的時間進行思考和討論交流,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1.案例演示法教學可以利用豐富的多媒體課件生動形象地演示案例,刺激學生的視覺,將案例與課程的基本理論巧妙地融合在一起,達到信息雙向溝通的效果。目前,高校廣泛採用這種方法,其表現形式或者以講授理論為主,案例教學只是例證作用;或者以案例為主進行課程理論的講解分析。

2.案例討論法

案例討論法應該是在教師的主導下,以學生為主體而進行的討論分析的教學方法。教師在組織案例討論時可以採用引導、指導分析問題的思路和方法來擴展學生思路和啟發學生的思考;也可以採用提問、設問、反問、提示等形式引導學生討論分析,鼓勵學生大膽根據自己的觀點歸納總結。在整個討論過程中,教學應主導討論的方向和節奏:學生討論過於激烈興奮時,教師要及時調整;學生討論過於沉悶,思維停滯不前的情況下,教師則要通過引導、啟發來拓展學生思維,引領學生展開討論,調整課堂氣氛;學生討論內容偏離主題,教師應及時糾正並幫其理順。實踐證明,通過課堂的案例討論,充分調動學生參與思考,提高學生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加強了學生表達技巧和實際操作能力,能達到較好的教書育人的效果。

3.案例模擬法

案例模擬法是指由學生通過飾演案例中的角色充分體會法律在現實生生活中的運用,加深對法律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採取此種方法要求教師課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備,選好案例劇本、道具、布置簡單的模擬場景等,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使其體會法律在生活的魅力和意義,培養其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案例教學法

與講授法要有機結合傳統的理論教學法是一種單向的教學模式,它充分體現了教師對教學的整體組織和掌控,能較好地解釋分析法學概念、原理和法律條文,它最大的優勢是保持教學內容的連貫性和系統性;而案例教學法則是一種啟發、引導性的教學方法,它從生活實際入手,能較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實操能力,增強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只有更好地把案例教學法與講授法有機結合,把法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巧妙地滲透到案例教學當中的同時,又把典型的現實案例融入到法律理論知識中,真正做到以例激趣、以例明理、以理析例、以理證例,兩者有機結合,達到更好的課堂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基於上述分析,特設計以下經濟法案例教學模式,結合實際案例進行分析。

案例教學中,可在課堂上引用導入案例,即啟發性案例,通過案例情陳述提出相關法律問題,學生可帶著問題邊聽取教師講授法律知識,邊結合案例思考問題,法律知識點學習完畢後再回過頭來分析案例。比如,在講合同法關於“違約責任”內容時,學習相關法律知識前可導入如下案例:果農張飛與水果批發市場的個體商戶王剛簽訂了一份蕃茄購銷合同。合同規定7月底以前交貨,張飛因家中有事不能如期交貨,決定8月3日辦完事後交貨,不料8月2日天降冰雹,蕃茄被毀,故不能交貨。這種情況下張飛要不要承擔違約責任呢(提出問題)?案情陳述完後向學生講解違約責任的有關法律規定,當學生學習掌握相關法律知識後,導入案例中的問題便迎刃而解了,教師再根據相關法律規定進一步分析,學生便可以輕松掌握課堂教學內容了。

四、結論

實踐證明,案例教學一種比較適合當今教學培養目標的教學方法,普遍受到學生的歡迎,在經濟法課程教學中也體現了諸多的優勢,但對教師在案例選擇、課堂組織和掌控、多媒體的運用等綜合素質要求很高,教師必須不斷深入調研、參與實踐才能篩選更多有代表性的案例素材講解,彌補課堂教學空間和時間的限制,才能為學生提供更多樣化的教學手段,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郭成偉,法學教育的現狀與未來[M].北京:中國法律出版社,2000:156.

[2]舒勝.高職經濟法課程案例教學實踐與探索[J].高職論叢,2011(9).

[3]楊春嬌.工商管理類經濟法課程安全教學法的探悉[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10(9).

[4]孫月蓉.經濟法課程案例教學研究[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2011(3).

;
閱讀全文

與結合案例分析教學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空肘的最佳治療方法 瀏覽:891
如何治療胃病方法 瀏覽:725
議論文中分析方法 瀏覽:427
雛孔雀最佳運輸方法 瀏覽:886
前庭失調訓練方法 瀏覽:278
什麼方法消腫止痛 瀏覽:355
順產助產有哪些方法 瀏覽:27
倉庫具體有哪些盤點方法 瀏覽:244
洗衣服的手搓正確方法如何 瀏覽:421
體現教學原則和教學方法的試講 瀏覽:265
相互切磋體現了什麼教學方法 瀏覽:632
快速混合痔的方法 瀏覽:584
看病的小技巧和方法 瀏覽:278
華為手機屏幕拷貝的方法 瀏覽:689
在13歲如何長高的科學方法 瀏覽:846
如何快速懷孕的好方法 瀏覽:741
髖關節置換術後鍛煉的方法 瀏覽:837
自媒體分析的方法 瀏覽:596
治療白癲最佳方法 瀏覽:412
刮東西的凹槽板安裝方法視頻 瀏覽: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