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什麼方法進行無菌處理

什麼方法進行無菌處理

發布時間:2023-05-31 05:56:50

Ⅰ 在開展無菌實驗之前要對無菌室進行怎樣的無菌處理

綜述:無鏈桐彎菌室的無菌處理:先進行無菌室空間的消毒,開啟紫外燈30-60分鍾。檢驗用的有關器材, 搬入無菌室前必須分別進會滅菌消毒。

無菌試驗室主要用於微生物學、生物醫學、生物化學、動物實驗、基因重組以及生輪罩物製品等研究使用的實驗室統稱潔凈實驗室-生物安全實驗室。

特點:

憑借對用戶需求的深刻理解,精湛的咨詢顧問和工程設計施工方面的專家隊伍,先進的規劃運營理念和與國際著名品牌供應商的良好合作關系,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潔凈實驗室-生物安全實驗室解決方案。它具有高安全性、專業化、整體性、模塊化、標准化等特點。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棚悶網路-無菌試驗室

Ⅱ 最徹底的無菌方法是

最徹底的無菌方法哪野好是燃李鉛燒滅菌法。燃燒滅菌法是一種簡單、迅速、徹底的滅菌方法。燃燒消毒滅菌法:常用於無保留價值的污染物品。某些器械和搪脊檔瓷類物品在急用或無條件用別的方法時。

Ⅲ 滅菌的方法有哪些

1.乾熱滅菌法
1.1灼燒與火焰滅菌:灼燒主要是用於接種工具滅菌,在火焰上灼燒即可達到徹底滅菌,火焰滅菌通常用於無菌操作中,將試管口、玻璃瓶口、硅氟塑料塞等反復通過火焰數次,利用火焰對管口等進行滅菌,阻止管口污染,作為無菌操作過程中的輔助滅菌手段。
1.2干烤滅菌:利用熱輻射及乾熱空氣進行滅菌。一般將待檢滅菌的物品如金屬、玻璃、陶瓷製品包裝後,均可在烤箱內乾熱滅菌。通常加熱至160℃,保溫2h可完全滅菌。但不宜超過170℃,玻璃量具易變形。降溫過速,驟冷易引起玻璃器皿炸裂。乾熱滅菌時裝入干烤箱內的物品切勿緊密,應有空隙,利於熱空氣流動,過密,致使溫度不均,部分物品滅菌不徹底。
2.濕熱滅菌法
通過加壓提高蒸汽溫度,用高壓蒸汽滅菌,穿透力強,溫度高,滅菌效果最好。
注意事項:1.完全排除高壓滅菌器內的冷空氣。有冷空氣存在時,在同一表壓下所達到的溫度值要低,而冷空氣排出越少,溫度就低得越多。在高壓蒸汽滅菌時,為保證達到規定的溫度,必須將冷空氣完全排除。否則,雖然壓力達到,而溫度達不到規定的要求,滅菌就不徹底。
3.紫外線
殺菌譜廣,但穿透力弱,影響因素多,殺菌效能受到一定限制。
紫外線消毒效果與紫外線強度、照射時間、溫度與濕度等因素有關。
我國規定紫外燈照射強度距離1m處不低於70μw/cm2。一般紫外燈使用超過100h,則應更換。表面有塵土,降低滅菌效果。紫外燈殺菌的溫度以20~40℃,相對濕度40%~60%為宜。

Ⅳ 無菌操作六項步驟是什麼

1、執行無菌操作前,先戴帽子、口罩、洗手,並將手擦乾,注意空氣和環境清潔。

2、夾取無菌物品,必須使用無菌持物鉗。

3、進行無菌操作時,凡未經消毒的手、臂、均不可直接接觸無菌物品或超過無菌區取物。

4、無菌物品必須保存在無菌包或滅菌容器內,不可暴露在空氣中過久。無菌物與非無菌物應分別放置。無菌包一經打開即不能視為絕對無菌,應盡早使用。凡已取出的無菌物品雖未使用也不可再放回無菌容器內。

5、無菌包應按消毒日期順序放置在固定的櫃櫥內,並保持清潔乾燥,與非滅菌包分開放置,並經常檢查無菌包或容器是否過期,其中用物是否適量。

6、無菌鹽水及酒精、新潔爾滅棉球罐每周消毒一次,容器內敷料如干棉球、紗布塊等,不可裝得過滿,以免取用時碰在容器外面被污染。

(4)什麼方法進行無菌處理擴展閱讀:

無菌操作技術及注意事項:

1、玻璃器皿的消毒和清潔

⑴新購玻璃器皿的處理

新購玻璃器皿應用熱肥皂水洗刷,流水沖洗,再用1%~2%鹽酸溶液浸泡,以除去游離鹼,再用水沖洗。對容量較大的器皿如試劑瓶、燒瓶或量具等,經清水洗凈後應注入濃鹽酸少許,慢慢轉動,使鹽酸布滿容器內壁數分鍾後傾出鹽酸,再用水沖洗。

⑵污染玻璃器皿的處理

①一般試管或容器可用3%煤酚皂溶液或5%石炭酸浸泡,再煮沸30分鍾,或在3%~5%漂白粉澄清液內4小時,有的亦可用肥皂或合成洗滌劑洗刷使盡量產生泡沫,然後用清水沖洗至無肥皂為止。最後用少量蒸餾水沖洗。

②細菌培養用的試管和培養皿可先行集中,用1kg/cm2高壓滅菌15~30分鍾,再用熱水洗滌後,用肥皂洗刷,流水沖洗。

③吸管使用後應集中於3%煤酚皂溶液中浸泡24小時,逐支用流水反復沖洗,再用蒸餾水沖洗。

④油蠟沾污的器皿,應單獨滅菌洗滌,先將沾有油污的物質棄去,倒置於吸水紙上,100℃烘乾半小時,再用鹼水煮沸,肥皂洗滌,流水沖洗。必要時可用二甲苯或汽油去油污。

⑤染料沾污的器皿,可先用水沖洗,後用清潔或稀鹽酸洗脫染料,再用清水沖洗。一般染色劑呈鹼性,所以不宜用肥皂的鹼水洗滌。

⑥玻片可置於3%煤酚皂溶液中浸泡,取出後流水沖洗,再用肥皂或弱鹼性煮沸,自然冷卻後,流水沖洗。被結核桿菌污染或不易洗凈的玻片,可置於清潔液內浸泡後再沖洗。

2、無菌器材和液體的准備

將玻璃器具中的培養皿、培養瓶、試管、吸管等按上述方法洗凈烘乾後,用一潔凈紙包好瓶口並把吸管尾端塞上棉花,裝入干凈的鋁盒或鐵盒中,於120℃的乾燥箱中乾燥滅菌2小時,取出備用。

對於手術器械、瓶塞、工作服以及新配製的PBS洗液,則採用高壓蒸氣滅菌法,即在15磅的條件下,加熱20分鍾。而對於MEM培養液、小牛血清和消化液等需用G5或G6濾器負壓抽濾後使用。

3、無菌操作過程在無菌操作過程中,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工作區的無菌、清潔。因此,在操作前20~30分鍾要先啟動超凈台和紫外燈,並認真洗手和消毒。

在操作時,嚴禁喧嘩,嚴禁用手直接拿無菌物品,如瓶塞等,而必須用消毒的止血鉗、鑷子等。培養瓶應在超凈台內操作,並且在開啟和加蓋瓶塞時需反復用酒精燈燒。對於吸管應先用手拿後1/3處,戴上膠皮乳頭,並用酒精燈燒烤之後再吸液體。

4、常用清潔液的配製法

⑴重鉻酸鉀清潔液:可根據不同需要,選用下列的任何一種濃度。先將重鉻酸鉀溶於水中,再慢慢加入濃硫酸。注意,此時可產生高熱,應防止容器破裂。重鉻酸鉀清潔液除污力強,腐蝕性大,應避免接觸皮膚和衣服。為防止吸收空氣的水分而變質,此液應貯存於帶蓋的容器中。

如清潔效力較差,可再加入少量重鉻酸鉀及濃硫酸,還可繼續使用。直到液體變藍綠色,即不能再用。配製重鉻酸鉀清潔液時,宜用耐高溫的陶瓷缸或耐酸搪瓷或塑料容器。使用玻璃器皿時,應特別注意防止產生高熱而破裂,切忌用量筒來配製。

⑵磷酸三鈉將其配成5%~10%水溶液,可用於洗滌玻璃器皿上的油污,但經常使用腐蝕玻璃,使器皿表面模糊、毛糙。

⑶硝酸清潔液將其配成50%水溶液,可用於清潔微量滴定筒。

⑷乙二胺四乙酸二鈉(EDTA鈉鹽)將其配成5%~10%水溶液,可洗脫粘附於玻璃器皿內壁的白色沉澱物。

⑸尿素溶液尿素是溶解蛋白質的良好溶劑,適用於洗滌粘附有血液血清等蛋白質的吸管、試管等。

Ⅳ 無菌技術包括哪些

問題一:無菌技術包括哪些? 無菌技術是預防醫院感染的一項重要而基礎的技術,無菌技術的目的是保持無菌物品不被污染,防止病原微生物傳播。醫護人員必須時刻保持無菌概念,正確熟練掌握無菌技術,這一集包括洗手技術和無菌技術基本操作方法兩部分。
洗手的目的是清除手上的微生物,切斷感染途徑,在操作前後洗凈雙手,既可以有效的防止病人之間發生交叉感染,又可以保護醫護人員的自身安全。正確的洗手步驟和方法分六步進行,再用流動自來水沖淋雙手後,取無菌皂液洗手。
1. 掌心擦掌心;
2. 右手掌心與左手背互擦,左手掌心與右手背互擦;
3. 掌心擦掌心,十指交叉;
4. 雙手指並扣,互擦指背;
5. 左拇指在右手掌心中旋轉,右拇指在左手掌心中旋轉;
6. 右手指摩擦左手掌心,左手指摩擦右手掌心;
進行有效的清潔洗手范圍為:雙手、手腕和腕上10厘米,按以上六步共搓洗10~15秒鍾,再用流水沖凈,取小毛巾擦乾雙手。
一、無菌技術基本操作法
無菌持物鉗是用來夾取和傳遞無菌物品的器械,無菌持物鉗只能夾取無菌物品,不可作其它使用。
常用的持物鉗有三叉鉗、卵圓鉗和鑷子三種。將無菌持物鉗浸泡在墊有無菌紗布的不銹鋼罐或玻璃容器的消毒液內,消毒液的液面應浸過關節軸以上2~3厘米,取放無菌持物鉗時鉗端應閉合,不能觸及液面以上的容器壁和罐口邊緣,使用後應立即放回容器內。
浸泡無菌持物鉗時應將鉗端打開,以便充分接觸消毒液,使用時保持鉗端向下,以免消毒液倒流至鉗柄後再流下污染無菌部分,如果需要到距離較遠處取物,應將持物鉗和容器一起移至操作處,就地使用,用完以後再放回原處。
臨床常用的無菌容器有:無菌盒、無菌罐、無菌注槽等,用於存放無菌物品,如棉球、紗布,既可以保持無菌,又便於隨時取用。
從無菌容器內夾取無菌物品時,必須用無菌持物鉗,持物鉗和物品不能觸及容器邊緣,物品取出後應立即蓋好無菌容器。打開無菌容器時,應將蓋內面向上;關閉無菌容器時,蓋子應從後向前覆蓋整個容器口。手持無菌容器時,托住容器底部,手指不能觸及容器內面及邊緣。
使用無菌包的目的是使無菌包內的物品保持無菌狀態。治療巾使用前應消毒滅菌,消毒前應將治療巾疊成便於使用的形式打包,方法是將治療巾放在雙層純棉包布中央,將包布一角蓋住物品,再把左右兩角先後蓋上,並將角尖向外翻折,蓋上最後一角 ,用系帶將治療巾包十字型扎緊。
在標簽上寫好物品名稱及滅菌日期,再將標簽和化學指示膠帶一起貼在包上,經高壓蒸汽滅菌後即為無菌包。開包前,應檢查無菌包名稱、滅菌日期及化學指示膠帶顏色改變情況。把無菌包放在清潔、乾燥的操作台上,解開系帶,妥善的放在包布下,再捏住包布角的外面依次揭開包布外角、左右兩角和內角,注意不能觸及包布內面。用無菌鉗夾取所需物品放在准備的無菌區內,包內物品如一次沒用完應按原摺痕依次包蓋並將系帶橫向纏繞固定,註明開包日期和時間 ,24小時內可再使用。
如果要一次將包內物品全部取出,可將包托在手上,另一隻手將包布四角抓住,穩妥的將包內物品放在無菌區內。
按照無菌技術操作的方法取用無菌溶液。取用無菌溶液時應該首先核對葯名和有效期,檢查瓶口是否松動,再次檢查葯液有無變質、沉澱,如果葯液已經變質就不能使用。
取開鋁蓋,將瓶塞邊緣向上翻起,拿出瓶塞,手不能觸及瓶口和瓶塞內面,將貼標簽的一面握在手中,先沖洗瓶口,再由原處將溶液倒入無菌容器內,按無菌技術操作方法蓋好無菌盤。
用2%碘酊消毒瓶口及瓶塞內面,再用70%乙醇脫碘,然後蓋回瓶塞,註明開瓶日期和時間,已打開的溶液可以保存24小時。
無菌盤是將無菌巾......>>

問題二:何為無菌技術?它包括哪些基本內容 無菌技術是在醫療護理操作過程中,保持無菌物品、無菌區域不被污染、防止病原微生物侵入人體的一系列操作技術。無菌操作前半小時應停止清掃工作、減少走動、避免塵土飛揚。

問題三:無菌技術操作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無菌技術指在執行醫療護理操作過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進入機體和保持無菌物品及無菌區域不被污染的操作和管理方法。
原則:
1)環境要清潔。進行無菌技術操作前30min,停止清掃工作,減少走動,防止塵埃飛揚。
)工作人員操作前,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帽子。
3)無菌物品和非無菌物品分別放置。無菌物品必須存放在無菌容器內。一經取出就認為是相對無菌,雖未使用,也不可放回無菌容器。
4)無菌包外應註明物品名稱、滅菌日期。無菌包應放在清潔、乾燥、固定的地方,保存期為7―14d。過期或包布受潮,均應重行滅菌處理。
5)取無菌物品須用無菌持物鉗。未經消毒的用物、手、臂不可觸及無菌物品,不可跨過無菌區。操作時,身體應與無菌區域保持一定的距離,手、臂須保持在腰部水平以上。
6)無菌區的邊緣向內3為相對無菌區:3以內是無菌的安全范圍。
7)一切無菌操作,均應使用無菌物品,禁用未經滅菌或疑有污染的物品。
8)一份無菌操作,僅供一位患者使用一次。

問題四:手術室常用的無菌技術有哪些 無菌技術是指在醫療.護理操作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體和防止無菌區域和無菌物品被污染的操作技術。
卵圓鉗:鉗的柄部有兩環,使用時手指套入環內,鉗的下端(持物端)有兩個小環,可用以夾取刀、剪、鉗、鑷、治療碗及彎盤等。由於兩環平行緊貼,不能持重物。
三叉鉗:結構和卵圓鉗相似。不同處是鉗的下端為三叉類,呈弧形向內彎曲。用以夾取盆、盒、瓶、罐等較重的物品。
鑷子:鑷的尖端細小,使用時靈巧方便。適用於夾取棉球、棉簽、針頭、注射器、縫針等小物品。
無菌容器:
無菌盒 罐 治療碗
無菌溶液(密封瓶,燒瓶)
無菌包:包布 治療巾 敷料 標簽 化學指示膠帶。
治療盤 2%碘酊 70%乙醇 棉簽 簽字筆
2.無菌持物鉗(鑷)的使用法
(1)無伐持物鉗(鑷)應浸泡在盛有消毒溶液的無菌廣口容器內,液面需超過軸節以上2-3cm或鑷子1/2處。容器底部應墊無菌紗布,容器口上加蓋。每個容器內只能放一把無菌持物鉗(鑷)。
(2)取放無菌持物鉗(鑷)時,尖端閉合,不可觸及容器口緣及溶液面以上的容器內壁。手指不可觸摸浸泡部位。使用時保持尖端向下,不可倒轉向上(圖5-8),以免消毒液倒流污染尖端。用後立即放回容器內,並將軸節打開。如取遠處無菌物品時,無菌持物鉗(鑷)應連同容器移至無菌物品旁使用。
(3)無菌持物鉗(鑷)不能觸碰未經滅菌的物品,也不可用於換葯或消毒皮膚。如被污染或可疑污染時,應重新消毒滅菌。
(4)無菌持物鉗(鑷)及其浸泡容器,每周消毒滅菌1次,並更換消毒溶液及紗布。外科病室每周2次,手術室,門診換葯室或其他使用較多的部門,應每日滅菌1次。。

問題五:求解答過程:無菌技術包括以下幾個 A

問題六:無菌技術是指 無菌技術 無菌技術是指在執行醫療,護理技術過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機體和保持無菌物品及無菌區域不被污染的操作技術和管理方法.

問題七:無菌操作技術的方法包括哪幾種 無菌技術涉及很多方面。我是一名護士。無菌技術是護理工作永遠談不完的話題。簡單包括:鋪無菌盤,開無菌包,打開無菌物品,倒葯液,抽吸葯液,化葯,注射輸液,消毒,無菌操作(導尿),穿脫手術衣,傳遞器械等等,貫穿於護理工作的始終。

問題八:無菌技術使用的目的是什麼 在醫療護理操作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體和保持無菌區域 無菌物品不被污染

Ⅵ 無菌技術的方法和步驟

「無菌技術操作流程: 1、選擇清潔、乾燥、寬闊的場所進行操作。 2、解開無菌包系帶卷放在包布下邊。 3、用拇指和食指先揭左右兩角,最後揭開內角,注意手不可觸及包布的內面。用無菌鉗(鑷)取出一塊無菌巾放於治療盤內,剩餘部分按原摺痕包起紮好,並註明開包時間。 4、鋪無菌盤: 單巾鋪盤:雙手拇、食指捏住治療巾兩上角外面,輕輕抖開,雙折鋪於治療盤上,內面為無菌區,蓋的半幅成扇形折到對面無菌盤上,開口邊向外,放入無菌物品後,邊緣對齊蓋好。將開口處向上翻折兩次,兩側邊緣向下翻一次,以保持無菌。
雙巾鋪盤:雙手捏住無菌巾的左右兩上角的外面,輕輕抖開,由遠向近鋪於治療盤上,無菌面向上,放入無菌物品。依上法夾取另一塊無菌巾,由近側向對側覆蓋於治療盤內上,邊緣多餘部分反折,不應暴露無菌區。
5、打開無菌容器蓋,必須把蓋的無菌面(內面)向上,放在穩妥處,夾取所需物品放入無菌盤內後立即蓋嚴。
6、倒無菌溶液,仔細檢查核對溶液後,面對瓶簽兩拇指將橡皮塞向上翻轉,再用一拇、食指將橡皮塞拉出,用食、中指套住橡皮塞,另一手(或同一隻手)握住瓶簽倒出少許溶液沖凈瓶口,再由原處倒出所需溶液於無菌容器中,套上瓶塞並消毒翻轉部分與瓶頸(從非污染處到污染處)後立即蓋好,並註明開瓶時間。
7、打開無菌盤上層無菌巾一部分,核對無菌手套袋上所註明的手套號碼、滅菌日期和消毒指示膠帶,然後將手套袋攤開,取出滑石粉包,將粉擦於手掌、手背和指間,以一手掀起手套內袋開口處,另一手捏住手套翻折部分(手套內面)取出手套,使手套的兩拇指相對,一手伸入手套內戴好,再以戴好手套的手伸入另一手套的反折部分,依法戴好另一手套,將反折部分翻轉套在工作服衣袖外面,揭開無菌盤進行無菌操作。
8、持無菌容器時應托住底部,不可觸及容器內面及邊緣。
9、開包遞送無菌物品時,一手托起無菌包,另一手打開無菌包一角,將帶子捲起夾在托包的手指縫內,另一手依次打開其它三角並抓住遞送或穩妥地將包內物品放入無菌容器中(無菌區域內)。
10、操作完畢,從手套口翻轉向下脫去手套,整理用物。

Ⅶ 生活中常見的無菌操作有哪些

1、環境清潔

進行無菌技術操作前半小時,須停止清掃地面等工作,避免不必要的人群流動,減少人員走動,以降低室內空氣中的塵埃。防止塵埃飛揚。治療室每日用紫外線照射消毒一次,時間20~30分鍾即可,也可適當延長消毒時間。

2、無菌操作

衣帽穿戴要整潔。帽子要把全部頭發遮蓋,口罩須遮住口鼻,並修剪指甲,洗手。必要時穿好無菌衣,帶好無菌手套。

3、物品管理

無菌物品與非無菌物品應分別放置,無菌物品不可暴露在空氣中,必須存放於無菌包或無菌容器內,無菌物品一經使用後,必須再經無菌處理後方可使用,從無菌容器中取出的物品,雖未使用,也不可放回無菌容器內。

4、無菌物品

無菌物品必須存放於無菌包或無菌容器內,無菌包應註明無菌名稱,消毒滅菌日期,有效期一周為宜,並按日期先後順序排放,以便取用,放在固定的地方。無菌包在未被污染的情況下,可保存7天,過期應重新滅菌。無菌物品一經使用或過期,潮濕應重新進行滅菌處理。

無菌操作原則:

1、環境要清潔,進行無菌操作前半小時,須停止清掃地面等工作。避免不必要的人群流動,防止塵埃飛揚。治療室應每天用紫外線消毒一次。

2、在執行無菌操作時,必須明確物品的無菌區和非無菌區。

3、執行無菌操作前,先戴帽子、口罩、洗手,並將手擦乾,注意空氣和環境清潔。

4、夾取無菌物品,必須使用無菌持物鉗。無菌操作間進行無菌操作時,凡未經消毒的手、臂、均不可直接接觸無菌物品或超過無菌區取物。

5、無菌物品必須保存在無菌包或滅菌容器內,不可暴露在空氣中過久。無菌物與非無菌物應分別放置。無菌包一經打開即不能視為絕對無菌,應盡早使用。凡已取出的無菌物品雖未使用也不可再放回無菌容器內。

6、無菌包應按消毒日期順序放置在固定的櫃櫥內,並保持清潔乾燥,與非滅菌包分開放置,並經常檢查無菌包或容器是否過期,其中用物是否適量。

7、無菌鹽水及酒精、新潔爾滅棉球罐每周消毒一次,容器內敷料如干棉球、紗布塊等,不可裝得過滿,以免取用時碰在容器外面被污染。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無菌操作

Ⅷ 滅菌方法,六大無菌原則

超高壓滅菌:將物品包裝好之後,放入液體介質中,在100-10000MPa的壓力下作用一段時間。巴氏滅菌:利用熱水作為傳熱介質,置蔽盯於61-63℃的環境下30分鍾左右,或者是72-75℃的環境下10-15分鍾左右。超高溫殺菌:加熱至125-150℃,持續2-8秒左右。

一、滅菌方法

1、超高壓殺菌

將物品包裝好之後,放入液體介質中,在100-10000MPa的壓力下作用一段時間,通過破壞細胞膜,抑制酶的活性,影響DNA等遺傳物質的復制,來實現滅菌。

2、巴氏殺菌

利用熱水作為傳熱介質,將物品放置在61-63℃的環境下30分鍾左右,或者是72-75℃的環境下10-15分鍾左右。期間,注意物料表面的溫度應當比內部溫度低4-5℃。

3、超高溫殺菌

一般加熱溫度為125-150℃,加熱2-8秒鍾左右,可以實現瞬間殺菌。

4、微波殺菌

微波指的是波長為0.001-1m的電磁波,它可以光速前進,遇到阻擋後,會引起反射,穿透,吸收等現象,致死效應分為熱效應和非熱效應。其中熱效應指的是物品在吸收微波能後迅速升溫,從而實現滅菌,而非段茄熱效應指的是生物體內的極性分子在微波場內強烈旋轉,從而導致微生物營養細胞失去活性,或者是直接破壞微生物細胞的酶系統。

5、紫外線殺菌

微生物在吸收入紫外線後,會因為光效化學作用,導致細胞內核酸,原漿蛋白等成份發生化學變化,引起細胞質變性。

二、六大無菌原則

1、在進行無菌操作之前,停止地面清掃,減少走動,降低空氣塵埃量。

2、衣服穿戴整齊,頭發需用帽子完全遮蓋住,口鼻部位需用口罩遮蓋住,並且在實驗前應當剪指甲,洗手。必要時需穿無菌衣服,帶無菌手套。

3、握並察無菌物品應當存放在無菌容器內,不可暴露在空氣中,使用後,需經過無菌處理方可再次使用。

4、無菌物品在沒有被污染的情況下,可以保存7天左右,一旦超過保存時間,應當重新滅菌。

5、操作人員應當距離無菌區域20cm遠,取無菌物品時,需要使用無菌的鑷子或鉗子,若取出某物品後未使用,該物品也需經過無菌處理才能重新放回無菌容器內。

6、如果某件器械有可能已經被污染,則不能繼續使用,應當進行滅菌處理或者更換器械。

Ⅸ 無菌技術的常用滅菌方法

熱滅菌法
熱滅菌法利用高溫使微生物細胞內的一切蛋白質變性,酶活性消失,致使細胞死亡。通常有乾熱、濕熱和間歇加熱滅菌等法。
乾熱滅菌
直接利用火焰將微生物燒死(如燒接種環、載玻片和試管口等)。不能用火焰滅菌的物品則利用熱空氣滅菌,將物品放在烘箱中加熱到160~170℃,持續90分鍾,此法適用於玻璃、金屬和木質的器皿。
濕熱滅菌
以沸水、蒸氣和蒸氣加壓滅菌。巴氏滅菌法就是濕熱滅菌,此法有兩種方式,①低溫長時間處理:在61.7~62.8℃下處理30分鍾;②高溫短時間處理:在71.6℃或略高溫度下處理15分鍾。在上述諸法中,以蒸氣加壓滅菌效果最好,可用常壓蒸氣滅菌,也可在高壓蒸氣鍋中(一般使用1千克/厘米2)滅菌,其蒸氣溫度可達121℃,能將耐熱的芽孢在30分鍾內全部殺死。但對某些易被高壓破壞的物質,如某些糖或有機含氮化合物,宜在0.6千克/厘米2壓力下(110℃)滅菌15~30分鍾。
間歇滅菌
間歇滅菌連續3天,每天進行一次蒸氣滅菌的方法。此法適用於不能耐 100℃以上溫度的物質和一些糖類或蛋白質類物質。一般是在正常大氣壓下用蒸氣滅菌 1小時。滅菌溫度不超過100℃,不致造成糖類等物質的破壞,而可將間歇培養期間萌發的孢子殺死,從而達到徹底滅菌的目的。
輻射滅菌
輻射滅菌在一定條件下利用射線進行滅菌的方法。較常用的有紫外線,其他還有電離輻射(射線加快中子等)。波長在25000~80000納米之間的激光也有強烈的殺菌能力,以波長26500納米最有效。輻射滅菌法僅限於某一定材料,因所需設備復雜,難於廣泛使用。
滲透壓滅菌
滲透壓滅菌利用高滲透壓溶液進行滅菌的方法。在高濃度的食鹽或糖溶液中細胞因脫水而發生質壁分離,不能進行正常的新陳代謝,結果導致微生物的死亡。
化學試劑滅菌
大多數化學葯劑在低濃度下起抑菌作用,高濃度下起殺菌作用。常用5%石炭酸、70%乙醇和乙二醇等。化學滅菌劑必須有揮發性,以便清除滅菌後材料上殘余的葯物。
實驗室常用的消毒滅菌方法
一、消毒技術(一)明確消毒的主要對象 應具體分析引起感染的途徑、涉及的媒介物及病原微生物的種類,有針對性地使用消毒劑。(二)採取適當的消毒方法 根據消毒對象選擇簡便
一、消毒技術
(一)明確消毒的主要對象
應具體分析引起感染的途徑、涉及的媒介物及病原微生物的種類,有針對性地使用消毒劑。
(二)採取適當的消毒方法
根據消毒對象選擇簡便、有效、不損壞物品、來源豐富、價格適中的消毒方法。
醫院診療器械按污染後可造成的危害程度和在人體接觸部位不同分為三類:
1. 高度危險的器材
穿過皮膚、粘膜而進入無菌的組織或器官內部,或與破損的皮膚粘膜密切接觸的器材,如手術器械、注射器、心臟起搏器等。必須選用高效消毒法(滅菌)。
2. 中度危險的器材
僅與皮膚、粘膜密切接觸,而不進入無菌組織內,如內窺鏡、體溫計、氧氣管、呼吸機及所屬器械、麻醉器械等。應選用中效消毒法,殺滅除芽胞以外的各種微生物。
3. 低度危險器材和物品
不進入人體組織,不接觸粘膜,僅直接或間接地與健康無損的皮膚接觸,如果沒有足夠數量的病原微生物污染,一般並無危害,如口罩、衣被、葯杯等,應選用低效消毒法或只作一般衛生處理。只要求去除一般細菌繁殖體和親脂病毒。
(三)控制影響消毒效果的因素許多因素會影響消毒劑的作用,而且各種消毒劑對這些因素的敏感性差異很大。
1. 微生物的種類
不同類型的病原微生物對消毒劑抵抗力不同,因此,進行消毒時必須區別對待。
1)細菌繁殖體
易被消毒劑消滅,一般革藍氏陽性細菌對消毒劑較敏感,革藍氏陰性桿菌則常有較強的抵抗力。繁殖體對熱敏感,消毒方法以熱力消毒為主。
(2)細菌芽胞
芽胞對消毒因子耐力最強,殺滅細菌芽胞最可靠的方法是熱力滅菌,電離輻射和環氧乙烷熏蒸法。在化學消毒劑中,戊二醛、過氧乙酸能殺滅芽胞,但可靠性不如熱力滅菌法。
(3)病毒
對消毒因子的耐力因種類不同而有很大差異,親水病毒的耐力較親脂病毒強。
(4)真菌
對乾燥、日光、紫外線以及多數化學葯物耐力較強,但不耐熱(60℃1小時殺滅)。
2. 微生物的數量
污染的微生物數量越多需要消毒的時間就越長,劑量越大。
3. 有機物的存在
①有機物在微生物的表面形成保護層妨礙消毒劑與微生物的接觸或延遲消毒劑的作用,以致於微生物逐漸產生對葯物的適應性。②有機物和消毒劑作用,形成溶解度比原來更低或殺菌作用比原來更弱的化合物。③一部分消毒劑與有機物發生了作用,則對微生物的作用濃度降低。④有機物可中和一部分消毒劑。消毒劑中重金屬類、表面活化劑等受有機物影響較大,對戊二醛影響較小。
4. 溫度
隨著溫度的升高,殺菌作用增強,但溫度的變化對各種消毒劑影響不同。如甲醛、戊二醛、環氧乙烷的濕度升高1倍時,殺菌效果可增加10倍。而酚類和酒精受溫度影響小。
5. PH值
從兩方面影響殺菌作用。①對消毒劑的作用:改變其溶解度和分子結構。②pH過高或過低對微生物的生長均有影響。在酸性條件下,細菌表面負電荷減少,陰離子型消毒劑殺菌效果好。在鹼性條件下,細菌表面負電荷增多,有利於陽離子型消毒劑發揮作用。
6. 處理劑量與監測
保證消毒、滅菌處理的劑量,加強效果監測,防止再污染。

閱讀全文

與什麼方法進行無菌處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酸醋洗衣服的方法如何 瀏覽:150
增強肺氣嗓子快速通氣的方法 瀏覽:892
丁香茶好壞的鑒別方法 瀏覽:598
中介賣房的技巧和方法毗鄰 瀏覽:859
斷開連接製作方法 瀏覽:867
生理期紅棗食用方法 瀏覽:667
快速治療失眠的好方法 瀏覽:245
閉谷正確方法 瀏覽:590
籃球比賽研究方法 瀏覽:444
如何微信加人方法如下 瀏覽:779
一致性評價的研究方法 瀏覽:55
電腦ps上色方法 瀏覽:784
彎腰有什麼方法視頻 瀏覽:605
如何提升做數獨的方法 瀏覽:295
做小蘇打牙膏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373
聯想筆記本的使用方法 瀏覽:554
手機網速慢解決方法圖解 瀏覽:559
代扣勞務報酬個稅計算方法 瀏覽:856
室內種植蔬菜方法大全 瀏覽:425
拉大蒜器蓋的安裝方法 瀏覽: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