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樣辨別石頭的好壞
問題一:怎樣辨別石頭的好壞 玉要觀其形、看其色、談其質、摸其感。 玉的舊色中最受鑒玉者重視的是玉器在土中埋藏時受到的土中所含其他元素的影響,會產生顏色變化,古文獻中稱其為沁色,其中較為常見的有鐵銹色、銅綠色、暗黃色、黑色、白色。人們常稱其為鐵銹沁、銅沁、土沁、水銀沁、水沁。這些色變中除了白色可使玉質度產生很大的變化而不太受歡迎外,其他帶有色變的玉器,往往市場價格高於不帶色變的玉器。 盤玉是手或肌膚與玉器摩擦,一些有沁色的玉器因人體的摩擦會產生顏色變化,這類顏色變化被人們稱為盤色」。一般來講,舊玉久盤會產生熟舊感。如果舊玉上有沁色,久用手盤,顏色會發生變化,如果沒有沁色的玉久盤後會有細膩的光澤,一些收藏者在選擇玉器時會依盤色看玉器的新舊。尤其是新石器時代的東西,一般不是入葬時臨時趕制的冥器,而是在使用多年,甚至是流傳幾代的,因此在使用中多經過盤摸,表面細膩,作品上面有很好的細光,這種細光雖經過埋藏及沁色,依然能夠存在,且在玉表面的皮殼中屬下層,在浮色之下。這種現象在紅山文化玉器上表現的尤為明顯。 玉本色是玉材的顏色,古人稱玉本色標准為符」,並提出赤如雞寇」,黃如青靛」之說,也就是說在各種顏色的玉材中,上述標準是最珍貴的。當然,在選擇、評品玉料時,除了顏色的深淺,還要看其分布的狀態,是否有綹裂,色均勻者優,色變化如圖畫者亦優。 玉皮色是玉材在自然風化中所產生的顏色變化,其中暗黃色、赭褐色、白色是最常見的且是風化深入的遞進缺派性變化,這些變化多自玉材,尤其是河中發現的卵石狀子料的表面出現,因而稱為玉皮,玉皮的顏色與沁色的顏色往往不易區別,因而帶有用玉皮色充當沁色玉的,一般說來,風化色應是較均勻,較純正的,沁色不是在單一情況下進行的,是多種因素同時進行的,因而均勻性差,色沁種類不單一。 染色是玉器製造中的一種技巧,尤其是仿製古玉時大量運用。天然玉石好料少而貴,次料多而賤,仿製者往往以次料製作假古玉。染色的方法多種多樣,一般可以分為好玉染色和次玉染色,次玉染色多可辯識,無價值,好玉染色或為掩飾瑕疵,或為增彩提高作品價值。常見的染色為燒黑色,炸絲琥珀燙,人工白、鐵銹黃。所謂燒黑,即是用火燒或局部,或整體,玉經過火燒則變黑,現燒則變灰白,出現裂紋,燒黑往往與黑色沁色不易區別。炸絲是將玉經火加熱後再入水降溫,使玉表面出現裂紋,在加梁顏色,顏色是多樣的,呈絲網狀。 琥珀燙是一種古老的方法,用此法,玉表面有一層琥珀色,很好看。人工白是用化學原料使玉器表面呈現白色,質地松軟,有時還能露出玉色。鐵銹黃是用鐵銹水浸泡玉器,使其表面有鐵銹顏色,現代染玉方法奇特,多樣,又多為保密狀,識別時一是要想辦法多看一些染玉作品,一是要記住出土玉器的顏色特點。 古玉鑒定有幾點 一、工藝痕跡鑒定 二、氧化鑒定 三、凝結物鑒定 四、藝術水平鑒定 五、沁色鑒定 六、氣味鑒定。 其中又分為(一)、造型辨偽。(二)、玉質、玉材辨偽 (三)、紋飾辨偽(四)、風格辨偽。 其來簡嘆色,沁色鑒定重在學習理解古玉長時間在各種存放環境下與所接觸的器物之間的顏色變化,實則是實物現象,它所產生的自然質變到色變。我們通常叫沁色」,如古玉存放於紅色漆器內,可能受紅色沁,黑漆則可能產生黑色沁,黃土內埋藏,則可能產生黃褐色沁。在強白燈光下觀察,沁色通常是在玉的接觸部位薄弱或自然解理、綹等部位所產生的。然後沿解理或裂隙部分擴大滲透,嚴重的可浸透全器,這叫滿浸(沁)」,盤玩之後顏色鮮艷,大多沁色顏色由灰白變紅。重要一點是通常情況下,真品沁色比較單一;顏色較暗,較亂的沁色和鮮艷沁色就值得懷疑了。真品即使玉有解理、裂隙,但不是接觸部位,不一定伏知賀有沁色。採用化學或......>>
問題二:怎樣辨別石頭的好壞 首先呢 先看是那個品種的。 之後按照改品種的標准,衡量一下他的品級
問題三:誰知道怎麼鑒別石頭的好壞啊 能不能說具體點 人類對石文化的研究、探索過程也是對人類起源、人類發展、地球能源、自然能源、自然規律的研究探索過程,無休無止,博大精深。中國的石文化歷史悠久,豐猛困富多彩。我們把能給人以視覺 *** 、引發美的啟悟和聯想的、具有一定觀賞價值、裝飾價值和經濟價值的石頭稱為觀賞石。其體積大至廣場石,庭院石,小到掌中石。我們以鑒賞的角度和形式把觀賞石分為兩大類:天然類觀賞石和石藝類觀賞石。
天然賞石:天然觀賞石又稱自然賞石,是指天然石頭在自然界中被原生態的開發、開采出來,保持石頭本身的自然形態,不做人工加工的純天然觀賞石。是一種視覺的發現,品鑒的形為藝術。人們所欣賞的是自然力,對石頭本身的神奇造化。天然觀賞石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天然「藝術品」,是無聲的詩、立體的畫,是凝固的哲理,是無法重復的大自然的傑作。天然觀賞石的作者是宇宙、是地球、是火山、是大海、是冰川、是風、是雨、是雷、是電、是歲月、是整個自然界。它記載了地球的歷史,蘊藏著無數人類的寶藏,等我們去發現它、認識它、開啟它、欣賞它、利用它、開發它。大自然造就「石頭」並沒有什麼目的,更不是為藝術而造就。所謂藝術是人的藝術。也就是說同一塊石頭,在同一地點,同一時間,不受任何外因影響的情況下,請幾位賞石者進行駭析,因人的視力、情緒心情、人生經歷、文化素養、審美情趣、審美觀點、個人喜好、人生理想、價值取向的不同,所產生的感受、認識、結論不會相同或不會完全相同。有人重色、有人重形、有人重紋、有人重質、有人重直觀感受,有人重心靈感受,有人重觸覺感受,有人重聲音感受,有人重價值感受。對「石頭」理解的層面也不一樣,有美術的、藝術的、地質的、科研的、文化的、哲理的、紀念的等等,總之,「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沒有定律。中國唐代大詩人,著名奇石鑒賞家白居易第一次直接提出了奇石的審美標准,「丑」、「形」、「質」、「色」、「老」、「勢」、「氣」、「靈」、「禪」;宋代著名「石顛」書畫家米芾又提出了「瘦、皺、漏、透」四原則。歷代賞石家又有「清、丑、頑、拙、怪、神、巧、文、雄、寧」等之說,都是對美的總結。天然觀賞石歷代有:奇石、靈石、雅石、壽石、禪石、供石、美石的名稱。奇者,奇怪、奇異、特殊罕見;靈者,心靈、神靈、通靈;雅者,高雅、文雅、安雅;壽者,長壽、永恆、安寧;禪者,佛也,禪定、禪悟;供者,供奉、清供、雅供、敬仰;美者,美觀、精美、美好。都是對石頭「賞」、「悟」後下的定義。
越是瘦,皺,露,透,奇,怪者價值越高,祝你好運
問題四:怎麼辨別石頭的好與壞,值錢與不值錢? 那要看有什麼用途、、、一般越硬的越好
問題五:怎樣鑒別玉石的好壞級別? 目前,定場上一些出售玉的攤點,常常混雜進一些加工精湛的人工玉。可靠的辨別方法是:看、聽、測試。翡翠手鐲的A、B貨鑒別一般以聽聲音為主。在無裂的情況下將一隻手鐲用手指吊起,拿起另一隻手鐲或其他硬物輕輕敲擊(一定要輕輕敲擊,用力大了一是對手鐲有損害,二是聲音可能有誤),A貨聲音清脆,悠長有迴音,呈金屬聲;B貨聲音沉悶、沙啞。
對翡翠C貨的鑒別較簡單,通常用強光手電筒對其進行透射,A貨的綠是有色頭色尾,有濃淡過渡的斑點成條帶狀,而C貨在強光透射下,綠色均分布在晶粒周圍或裂隙之中呈細線狀。 51hez上有更多更有用的信息。
問題六:什麼石頭?價格幾何啊?怎麼鑒定石頭好壞啊! 您的這一組石頭,是典型的「天然硅化石英石」,國內各地均有發現;市場上常見不法商人,拿著這樣的,冒充高檔的玉石品種,高價銷售,千萬要注意!
問題七:怎麼區別玉石好壞 真假玉器的鑒別
玉器可分為軟玉和硬玉兩種,硬玉又名翡翠。從化學成分來看,軟玉是含鈣、鎂和鐵的硅酸鹽,而硬玉則是含鈉和鋁的硅酸鹽。
下面介紹鑒別真假玉器的一些常用方法:
(1)水鑒別法
將一滴水滴在玉上,如果成露珠狀,久不散者是真玉。
(2)手觸摸法
若是真玉,用手摸有冰涼潤滑之感。
(3)觀察法
將玉對著光亮處觀察,顏色剔透、綠色均勻分布的是真玉。
(4)舌尖鑒別法
舌尖舐真玉有澀的感覺,而假玉則無。
此外,還可以用放大鏡觀察,主要看有無裂痕,有裂痕的其價值大減。
玉石的品質鑒別
鑒定玉的品質,有六條標准,即「色、透、勻、形、敲、照」。
(1)色
玉以綠色為最佳,紅、紫二色玉石的價值僅為綠色玉石的1/5。玉當中若含紅、紫、綠、白四色,稱為「福祿壽喜」;若只含紅、綠、白三色,則為「福祿壽」。色澤暗淡、微黃色的為下品。如果是單色玉,以色澤均勻的為好。
(2)透
透明晶瑩如玻璃,沒有臟雜斑點,不發糠、不發澀的為上品。半透明、不透明的玉,則分別稱為中級玉和普通玉。在清朝和清朝以前,帶有紅、綠、白三種顏色的玉才稱為翡翠玉。到了現代,翡翠玉泛指一般透明的玉。目前的翡翠玉以透明並帶綠色的居鄉。
(3)勻
玉的色澤重在均勻,雖含白、綠但色澤不均勻的,則價值很低。
(4)形
玉石的形狀可根據不同的審美要求,加工成不同的樣式,無特殊標准。一般地說,玉石的個頭愈大愈好。
(5)敲
玉當中常有斷裂、割紋,一般不易觀察到,如果用金屬棒敲一敲,或者把玉輕輕拋在台板上,可以從聲音的清濁辨出裂紋存在與否。聲音越清脆越好。
(6)照
玉當中有肉眼不易發現的黑點、瑕疵,只要用10倍放大鏡照一照,便可一覽無余。
玉的品質可分為10級,每一級又可細分為上、中、下3檔。其中,白玉無論其色澤好壞,透明度如何,價值都是最低的。
天然玉石的特點是略呈淺色,而不帶有淺藍色(俗稱邪色)。另外還有一種合成玉,以玉粉、水晶加鹽水製成,外觀頗似深色「老坑玉」。鑒定的方法很簡單,因其同天然玉石比重不同,可用手掂掂輕重,或用天平稱量,重者為真玉。
目前,市場上常常混雜一些加工精湛的假玉。辨別假玉的一般方法是看、聽、測。
(1)看
主要看晶體透明度、內部結構、光澤等。真玉透明、油脂光澤,花紋自然,內部纖維狀態是不易模仿的。
(2)聽
真玉聲音清脆,人造假玉聲音發悶。
(3)測
主要是測硬度。以玻璃板(摩式硬度5.5)為標准,除岫玉、綠松石外,一般都能在玻璃板上劃出條痕,而玉石本身絲毫無損。假玉一般較軟,劃不動玻璃。
常見的假玉一般用塑膠、玻璃加工而成,它們都是非晶質材料,硬度低,密度小,還有材料本質的特徵。如塑膠能用鋼針挑得動,或能刻出劃痕,拿在手中輕飄。玻璃在燈光或陽光下內部顯示氣泡,偏光鏡下顯示非晶質性(轉動時無周期性的明暗變化),有原料製作漩渦狀條紋等。
翡翠的質量鑒別 在玉石家族眾多成員中,最名貴的當推翡翠。它是一種天然礦石,硬度極高,產量極少。其色彩主要以綠色、紅色為主。紅色為翡,綠色為翠,故名翡翠。
(1)翡翠的分級
①特級:艷綠色(祖母綠色)、蘋果綠色,玻璃地(半透明、質地細膩),均勻鮮艷,無雜質,無裂紋。
②商品級:綠色,油青地,微透明、間雜半透明的祖母綠色細脈和斑點翠。
③普通級:藕粉地、豆綠色、淺綠色,白色細膩,微透明。不透明翡翠,一般只做玉料首飾。
(2)翡翠的質量鑒別
①質地。天然翡翠質地透明或半透明,表面油潤亮澤,仔細觀察,可見近圓形的稍透明「鹽粒」和圍繞其周圍的纖維狀......>>
問題八:怎樣快速辨別玉石的好壞? 看石頭好壞最簡單辦法看硬度在允許條件下拿斷鋸條鋒利端可以劃一下,用手在擦一下有痕跡就差,沒有就可以,好石頭硬度在6個左右,鋼鋸硬度是6以上簡單吧,這種方法可以鑒定很多石頭,尤其是石頭收藏者不是很懂的可用,最好的鑒證
希望採納
問題九:怎麼辨別建築用石料石子質量的好與壞? 怎樣辨別建築用石料石子質量的好與壞
石料是如何生產的?
最初的石料都是採用的鵝卵石等自然的石料,數量少而且質量上也有很大的差別,另外一種途徑就是破山等爆破產生,或者人工用錘子破碎而得,成本是相對的貴。在60年代,就一個特殊的職業,就是專門為橋梁等製作石料的工人。隨著科技的發展和市場的需求,專業的石料生產線已經非常成熟,如常見的反擊錘式破碎機的石料生產線,生產能力強,成料效果好,已經成為應運最廣泛的石料石子生產線了。
隨著機械的話的生產,從原料(直接爆破得到的不規則的石塊)經過運輸到石料廠里,先大破再細破,經振動篩分選後分成大小不同的石料,然後轉運到市場,則完成了整個生產過程。
如何辨別石子的好壞呢?
石子的質量一般難以很嚴格的劃分,只能大概區分。比如,用外觀來大體判斷石子質量的方法。主要看石子的外觀的成色,光亮的就比較好,沒有光亮的質量就不好。還有根據石料中碎末的比例(有些會進行人工清理),碎的比較多的質量不好。判斷石子的質量好壞最簡單的實驗方法就現場用錘子砸。硬度越高質量越好,反之質量就低。
影響石子質量的因素
影響石子石料的主要因素就是原材料的質量,如原料的硬度較高,則石料的硬度教高,反之亦然。另外也會收到機械設備的影響,一次成型的石料比多次撞擊石料的各項屬性都要好,這也是反擊式破碎機受歡迎的重要原因之一(反擊錘式破碎機能夠使得一次成型的石料比例大大增加)。
購買石料的細節
購買石料一般沒有什麼特別注意的地方,主要需要注意的是購買的石料石子是否是自己當時選購的石料,是否摻雜了其他石料。
混凝土是由膠凝材料、水和粗、細骨料按適當比例配合、拌製成拌合物,經一定時間硬化而成的人造石材。土木建築工程對混凝土質量的基本要求是:具有符合設計要求的強度;具有與施工條件相適應的和易性;具有與工程環境相適應的耐久性。材料組成經濟合理、生產製作節約能源。
普通混凝土的組成材料
普通混凝土(簡稱為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和水所組成,另外還常加入適量的摻合料和外加劑。在混凝土中,砂、石起骨架作用,稱為骨料;水泥與水形成水泥漿,水泥漿包裹在骨料表面並填充其空隙。在硬化前,水泥漿起潤滑作用,賦予拌合物一定的和易性,便於施工。水泥漿硬化後,則將骨料膠結為一個堅實的整體。
1. 水泥
水泥是混凝土中最重要的組分。水泥品種的選擇,應當根據混凝土工程性質與特點,工程的環境條件及施工條件,結合各種水泥特性進行合理的選擇。 水泥強度等級的選擇應當與混凝土的設計強度等級相適應。經驗證明,配製C30以下的混凝土,水泥強度等級為混凝土強度等級的1.1~1.8倍,配製C40以上的混凝土,水泥強度等級為混凝土強度等級的1.0~1.5倍,同時宜摻入高效減水劑。
2. 細骨料
由自然風化、水流搬運和分選、堆積形成的、粒徑小於4.75mm的岩石顆粒(砂)稱為細骨料。混凝土用砂的質量技術要求分述如下。
砂的粗細程度與顆粒級配
砂的粗細程度,是指不同粒徑的砂粒,混合在一起後的總體的粗細程度,通常有粗砂、中砂與細砂之分。在相同用量條件下,細砂的總表面積較大,而粗砂的總表面積較小。在混凝土中,砂子的表面需要由水泥漿包裹,砂子的總表面積愈大,則需要包裹砂粒表面的水泥漿就愈多。因此,一般說用粗砂拌制混凝土比用細砂所需的水泥漿為省。
砂的顆粒級配,即表示砂中大小顆粒的搭配情況。在混凝土中砂粒之間的空隙是由水泥漿所填充,為達到節約水泥和提高強度的目的,就應盡量減小砂粒之間的空隙。要減小砂粒間的空隙,就必須有大小不同的顆粒搭配。
因此,在拌制混凝土時,砂的顆粒級配和粗細程......>>
B. 一般可以用什麼的方法來測量岩石的軟硬度 比岩石更硬的物體可以在岩石什麼的
自然界常見的10種礦物作為標准,將硬度分為1度到10度十個等級,
稱為摩斯硬度計(摩氏硬度計):
滑石1,石膏2,方解石3,螢石4,磷灰石5,正長石6,石英7,黃玉8,剛玉9,金剛石10.
說一個石頭的硬度是4,說明它的硬度和螢石相當;
瑪瑙硬度是6.5,說明它的硬度介於正長石和石英之間(比正長石大且比石英小).用摩氏硬度標准描述硬度,
只有1、1.5、2、2.5…9、9.5、10,總共19個數.而不應該有6.4或者7.8這樣的數.
兩個礦物的相對硬度大小,是用相互刻劃的方法來測試的.如果礦物A將礦物B劃破留下劃痕,就說明礦物A的硬度大於礦物B.那麼「礦物A將礦物B劃破留下劃痕」,是如何操作和確認的呢? 如果打算用已知硬度的石頭A去刻劃被測試石頭B,應該使用石頭A的一個尖端,來用力刻劃石頭B的一個相對平展面(比如幾毫米尺寸),並觀察劃痕.如果B的平面被劃出凹槽,則說明A的硬度大於B.
有時刻劃過後雖然出現了痕跡,但卻不一定能判斷是被刻劃面出現凹槽還是刻劃尖端受損留下的痕跡.這時需要用手指輕輕擦拭痕跡,再仔細觀察是否仍能看到痕跡甚至凹槽.
注意,刻劃時即使A的尖端受損,也不能據此判斷A的硬度就小於B,還是要根據劃痕的特徵來判斷:如果被刻劃面上留下劃痕,則判斷A的硬度大.
下面介紹一點硬度測試的經驗:如果測試尖端的硬度明顯大於被測試的面的硬度,刻劃時會感到明顯的阻力,並劃出明顯凹槽;
如果被測試面的硬度很大且比較光滑時,刻劃時會感到打滑、吃不上勁.還有一個情況需要注意:有些石頭表面打了油蠟,這會對硬度測試的操作有影響,因為油蠟容易導致打滑.
這時需要刻劃用的尖端更加尖銳才好操作. 也可用一些簡便的隨身物件來測試硬度:
指甲2.5,鑰匙3左右,玻璃5.5,鋼刀刃6.5.
測試過的一些奇石的硬度情況如下:太湖石3,靈壁石3-3.5,軒轅石4,都安石4,金海石6-7,九龍璧6-7,三江彩卵6.5-7,大化石6-7,蠟石6.5-7,沙漠漆(碧玉)6.5,瑪瑙6.5. 絕大多數造岩礦物的硬度在7以下,
個別岩石中也可能含有少量硬度大於7的礦物(比如剛玉、黃玉、綠柱石等),但不是奇石的主要成分,因此石頭的硬度一般不會超過(可以達到)7.所以,凡是聲稱岩石類奇石的硬度超過7的,基本是不可信的.
C. 怎樣測量一塊石頭的密度用三種不同的方法,寫出操作工具/步驟/原理
工具:長木棒,細線,石頭,刻度尺,勾碼(已知G勾),量筒,足量的水.
1.用細線分別拴住長木棒,石頭,勾碼,拴住長木棒的點為O點,將另兩個分別掛在O點左右兩端,提起長木棒,調整,使之平衡.
2.用刻度尺分別量出栓勾碼的線,栓石頭的線到O點的距離,分別記為L1,L2,可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得 G石*L1=G勾*L2,G石=G勾*L2/L1,M石=G勾*L2/(L1*g)
3.用量杯放入適量的水得出體積V1,然後放入石塊,測出水位上升後的體積V2,V石=V2-V1
ρ石=M石/V石=(G勾*L2/(L1*g))/(V2-V1)=G勾*L2/(L1*g*(V2-V1))
附:還可以在第一步將二者放在同一方向.就成了L2-L1的絕對值了.明白嗎?
附:還可以用比例的方法測體積,用一個已知體積V1的重物浸沒水中,測出排開水質量m1,將待測石頭浸沒水中,測出排開水質量m2,m1/m2=V1/V石.三種了,再加上別人的就齊了.
D. 測石頭密度的三種方法~~急~~~~~~
一、規則外形的固體密度的測量
方法1:天平和刻度尺法。用天平測m;用刻度尺量出長方體的長a ,寬b,高c,可得體積 V=abc。最後利用公式計算出密度ρ=m/abc。
方法2:彈簧稱和刻度尺法。用彈簧秤測出物體的重力G,可得質量m=G/g,測體積同上法,則密度可得ρ=m/abcg。
二、不規則外形固體密度的測量
(一)有天平(彈簧平)、有量筒
方法1:天平、量筒、水、細針。此種方法適用於密度小於水密度的固體。用天平測質量m,用壓入法測體積:把適量水倒入量筒記下V,放入物體塊並用細針把物塊壓入浸沒水中下V,得V=V-V則密度為ρ=m/V-V。
方法2:天平、量筒、水、細線、金屬塊。適用於密度小於水密度的固體。用天平測質量m,用沉墜法測體積:把適量水倒入量筒,再用細線栓住金屬塊放入水中記V,然後把金屬塊和物塊栓在一起沉沒水中記下V,可得密度ρ=m/V-V。
(二)無天平(彈簧秤)、有量筒
沒有天平沒有彈簧秤,如何解決測質量的問題呢?這就要調動我們的發散思維。如果物體的密度小於水的密度則得到方法3。
方法3:漂浮法測質量。根據二力平衡G=F=G,所以m=m。因此在量筒內倒入適量水記下V,把物塊放在水面漂浮記下V,則得m=m=ρ(V-V),再用細針把物塊壓入液面下記下V得V=V-V,可知物體密度為ρ=m/V=ρ(V-V)/V-V。
如果密度大於水密度的固體呢?可以聯系曹沖稱大象的故事來進行發散性思維,得到下法:
方法4:量杯、水、小杯。
把適量的水倒入量杯,放入小杯漂浮記下V,在把物塊放入小杯中記下V,得V=V-V,m=ρ(V-V),然後取出小杯和物塊記下V,把物塊投入量杯中記下V,得V=V-V,根據密度公式ρ=m/V=ρ(V-V)/V-V,計算出物塊的密度。
方法5:用杠桿、鉤碼、量筒、水、細線、直尺。
根據杠桿平衡條件mgL=mgL,測出物塊的質量m=mL/L。用量筒和水測出V=V-V,可計算出物體的密度ρ=mL/L(V-V)。
(三)有天平(彈簧秤)、無量筒
沒有了量筒,要測物體的體積,就要求我們展開聯想的翅膀,進行發散性思維,有阿基米德定律的實驗中,用天平和溢水杯解決F=G,聯想到可否用溢水杯和天平來測量物體的體積呢?經綜合分析回答是肯定的。
方法1:用天平、小燒杯、溢水杯、水、細線測()固體的密度。
具體方法是用天平測出物體的質量後,把水倒滿溢水杯,用天平測出空小燒杯質量後,把用細線栓在物塊慢慢沒溢水杯的水中,使水不再滴下,用天平測得小燒杯和水的總質量,可求出物體的體積V=V=。再計算得物體的密度為。
方法2:用天平、小燒杯,溢水杯,水、細針測固體的密度。用天平分別測出物體和空小燒杯的質量。然後把水倒滿溢水杯,把物體放入溢水杯,再用細針把物體壓沒水中,把被溢水出的水收集到小燒杯中,用天平測出燒杯和水的總質量,則V=V。根據公式算出物體的密度。
方法3:用彈簧秤,溢水杯,細線,水,小桶,細針測()固體密度。
溢水杯內倒裝滿水,用細線栓住物塊,用彈簧秤分別測出物塊和小桶受到的重力G和G,用細針把物塊壓入溢水杯的水中,用小桶收集被溢出的水。然後用彈簧秤測出小桶和水的總重力G,根據公式算出物塊的密度。
方法4:用天平、瓶子、水測出固體()的密度。用天平測出固體的質量;再測出瓶子的質量;測出瓶子裝滿水的質量;可以得到瓶子的容積V=;最後測出固體放入瓶子後裝滿水的總質量;得V;所以固體的密度為()。
E. 如何辨別普通的石頭和玉石呢
玉石與石頭的區別一般是從質地、硬度、透明度、比重和顏色五個方面來辨別的。
1、質地是指玉石的細密溫澤程度。玉石與石頭的區別之一就是玉入手細膩,溫潤堅結,半透明狀,光澤如脂肪;而石則粗糙干澀,缺乏光澤,也多不透明。
2、硬度是指玉石抗外來作用力(如壓、刻、磨)的能力。硬度越高,加工難度越大是玉石的特點。玉石硬度指標雖可通過儀器檢測其內部晶體結構得知,但操作上一般多採用刻劃硬度法。可以用刻劃硬度法辨別玉石與石頭。
3、透明度:一般來說,寶玉石的光澤在光亮度上可簡單分類為「燦光」、「灼光」、「閃光」和「弱光」幾種。燦光是最強的光亮度,人必須把眼睛眯起來,例如磨好的鑽石全反射面就具有這樣的光亮度。石頭多是沒有透明度的。
4、比重:玉石的比重在2.9~3.1之間,石頭多在2.5左右,相比之下石頭要輕飄一些。
5、顏色:光澤也是玉石與石頭的辨別特徵之一。玉石分為四類:半金屬光澤,折射率在2.6-3之間,如針鐵礦;玻璃光澤折射率在1.3-1.9之間,如翡翠;油脂光澤,似動物油脂,最有名的即是和田玉中的羊脂白玉。而石頭是沒有像玉石一樣的光澤的。
(5)我們可以用幾種方法研究石頭擴展閱讀
玉器的價值
玉器商品不是一般商品,它的價值雖然主要由勞動量獲得,但不是絕對的,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石料質量的影響,受到藝術家對石料藝術處理手法的影響,受到人們的審美和物質條件的影響,提供給社會的玉器是少量的,社會的需求也是少量的,這種量的變化對玉器的影響很大。
優劣不同材質的玉石雖然同屬一個品種,但價值有天壤之別。人的技術條件、加工技術、處理手法是否得當,都對玉器效果發生影響,使玉器在造型上千變萬化,產生的價值自然也就有了出入。
人們在選用玉器中,由於民族、社會習俗、傳統觀念以及信仰的差異,對玉器的價值有不同的認識,這些就是玉器無固定價值的主要原因。
F. 如何測量石頭體積4種
通過網路搜索與學習,分享以下四種方法,水平有限,僅供參考。
1.直接測量。可以直接測量石頭的尺寸(長、寬、高),然後用這些測量值來計算體積。這種方法對於規則的、定義明確的物體,如立方體或圓柱體,效果很好。
2.排脊消沒水法(阿基米德原理)。這種方法是在一個容器中(量筒或量杯)裝滿水,然後放入石頭,測量石頭放入後量具刻度變化,前後差值為石頭的體積。
3.X射線法。這是一種非破壞性的方法,使用X射線來測量石頭的密度。然後可以用石頭的密度來計算其體積。這種方法通常用於小型、有價值的寶石或具有復雜形狀的寶石,這些寶石無法用其他方法測量。
4.3D掃描。可以使用三維掃描儀來創建櫻納一個石頭的數字孿生,從中可以計算出它的體積。這種方法對具有復雜形狀的石橋清頭很有效,而且可以無損地完成。
G. 我們可以從顏色,什麼,什麼,什麼,和什麼等方面來觀察和描述岩石的特性
1.觀察顏色,一般用主從色描述,主色在後,從色在前,如灰白色;2.觀察岩石的結構及構造,結構指其中礦物的組成形態頃穗,如粒狀,斑狀等,構造指大尺度上的特徵,如岩石能否看到層理,有沒有下粗上細的粒序等等;3.用放大鏡觀察岩石中的各種礦物鋒高,用小刀或指甲刻畫岩石判斷岩石的硬度,用岩石摩擦地面形成劃痕,觀察劃痕的顏色;4.通過岩石中的礦物種類及占據百分比對岩石進行定名,野外難以定名的可以切片用顯微鏡觀察銀乎尺後再定名。
H. 我們可以用什麼辦法比較岩石的軟硬
1`各取2小塊,互相碰李拆撞,哪個碎掉盯握,哪個硬.
2`各取2小塊,互相摩擦,哪個上面有劃痕而不掉屑凱擾慶,哪個就硬.
I. 石頭鑒定鑒定
紫色看起來不錯!如非有絕對價值的礦石,我更在意石頭的美感!
J. 觀察岩石的方法有哪三種
1、最簡單的方法:用肉眼觀察,這需要有一定的礦物學基礎,能夠用肉眼識別一些常見礦物。肉眼或用放大鏡觀察新鮮的、風化的表面,了解其礦物組成與結構。可用鐵錘敲出不同的面來;滴水使它顯示一些乾的時候不能表現出來的特徵。
2、用顯微鏡進行觀察,切薄片鏡下觀察。需要晶體光學基本知識,其實也是要識別礦物。另外還是要鑒別其鏡下結構,分析是那種岩類。
3、通過加稀酸的化學反應根據現象進行觀察。
(10)我們可以用幾種方法研究石頭擴展閱讀:
岩石為礦物的集合體,是組成地殼的主要物質。岩石可以由一種礦物所組成,如石灰岩僅由方解石一種礦物所組成;也可由多種礦物所組成,如花崗岩則由石英、長石、雲母等多種礦物集合而成。組成岩石的物質大部分都是無機物質。岩石可以按照其成因分為三大類,但由於自然界是連續體,很難真正依據我們的分類分成三種岩性,因此會存在一些過渡性的岩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