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孔子的學習態度和教學方法
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在長期的育人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教育教學經驗和理論,孔子教育思想是我國教育思想寶庫里的一塊瑰寶。
孔子從教學實踐中總結了「學而時習」、「溫故而知新」、「學思並重」、「因材施教」等教育教學的原則和方法,這些都值得我們結合今天教學改革的實際,認真學習、繼承、借鑒和創新。
一、教學相長原則
《學記》明確提出「教學相長」,它源於孔子。孔子對教與學、師與生關系的認識是深刻的,辨證的。他認為只有很好地當學生,才能更好地當先生。他不但提倡學生要向老師學習,而且提倡老師要向學生學習,教學相長。他說:「聖則吾不能,我學不厭而教不倦也。」
現代教學理論認為,教學相長是一條教育規律,它反映了教學雙主體相互作用產生的一種因果必然聯系。《學記》有這么一句話:「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 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意思是說:只有通過學習才能知道自己的不夠,只有擔任教學工作才會真正感到困惑。知道不夠,才能回頭鞭策自己;感到困惑,才能不斷努力鑽研。所以說,教與學是相輔相成的。「教學相長」對於教師的要求,應該是明確教也要學習,教也是一種學習,這是至理名言,只有勤奮刻苦學習,包括向自己的教育對象學習,才能對教學規律有更深刻的認識,准確掌握和熟練運用;對學生來說,應是刻苦學習,從「知不足」而激勵「自反」,能從教師的「教」學會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實現學習遷移,培養自學能力。
二、啟發式原則
孔於是世界上最先提出啟發式教學的教育家。他認為教學應該注重啟發誘導,循序漸進,比古希臘蘇格拉底(前469一前399)提出引導學生自己學思索,自己得出結論的教學主張要早幾十年。
孔子認為,不論是培養道德品質,還是學習、掌握知識,都必須建立在學生自覺需要的基礎上,以現在的話說叫做有學習需要才能有學習動機;必須使學生自己對問題能加以深入思考,獲得切實的體驗和感受,才是有效和可靠的。為了引導學生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和習慣,孔於反對注入式的教學,主張啟發式教學。
孔子對啟發式教學是這樣表述的:「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對於學生,先讓他苦心思索,仍然領會不了的時候,再去啟發他;當學生經過思考,有所體會,但又說不出來的時候,再去開導他。比如對一個方的東西,教師已指出一個角的樣子,如果學生不能由此類推其餘三個角的樣子,教師就不必再告訴他了,因為他不肯動腦筋思考。「憤」與「悱」是學生學習心理狀態在外表面容和言語上的表現。南宋著名教育家、理學家朱熹在《論語集注》中是這樣解釋的:「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啟謂開其意,發謂達其辭。物之有四隅者,舉一可知其三,返者 還以相證之義。復,再告也。」這段話的意思是說,當學生經過相當時間還想不通時,就可以去啟發;學生雖然經過思考,又有所體會,但卻不能用恰當的言辭表述出來,這時候就可以去開導他。開導之後,讓學生再深入思考,以求融會貫通,觸類旁通。如今啟發式已成為廣大教師「授人以漁」,教學生「會學」的重要教學方法。 啟發式教學必須注意創設憤悱學習情境,必須啟發學生感悟自得,經過自己的思考獲得知識,經過自己反復訓練形成能力,用《學記》上的話說,教師只能「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通過設疑,鼓勵和啟發學生求異探新,感悟自得。學生不但學到了知識,而且領會到開動腦筋、探求知識是一種快樂的勞動,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三、溫故而知新原則
孔子日:「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為政第二》)。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復習舊的知識(學過的知識),能夠從中有新的體會或發現,這樣,可以做老師。這是孔子從自己教書育人的實踐中總結出來的一條規律,對於今天的教學工作仍然有指導意義。
認知學習理論認為,新知識的獲得必須建立在舊知識的基礎上。讓學生參與「溫故」,在教師的點撥下,通過思考,把新舊知識聯系起來,就能夠自動地「知新」。為什麼「溫故」可以「知新「?這是因為在「新」與「故」知識之間存在著直接的、必須的邏輯聯系,兩者組成了連續的、不間斷的知識序列。因此,「溫故」的結果才導致自動地「知新」。如果「新」與「故」之間的差距太大了,不能與學生原有的知識相關、相互銜接,那麼,「溫故而知新」是不可能實現的。溫故而知新是一種很重要的思考問題的方法,也是一種認知策略。例如,學習「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時,先把平行四邊形割補成長方形(計算長方形面積是學生已學過的知識),然後推導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又如學習「計算除數是小數的除法」,先把它化成除數是整數的除法(學生已學過的知識),然後再計算。
四、學思並重,學思結合原則
孔子有句論述學習方法的名言,叫做「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第二》)。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學習而不思考,就會感到迷惑不解;思考而不學習,就會精神疲倦而無所得。它精闢地闡述了學習與思考的辨證關系:「學」是「思」的基礎,「思」是「學」的深入和拓展,兩者相輔相成,不可偏廢。
在學習活動中,學和思是一個互為條件,互相促進,學中有思,思中有學的緊密聯系的統一體,是掌握知識,發展思維的正確方法之一。例如,小學語文《羅盛教》一課,通過「摸」、「托」、「頂」三個動詞,記敘了志願軍戰士羅盛教三次潛入水中搶救朝鮮兒童的經過,生動感人地表現了羅盛教捨己救人的高尚品格和國際主義精神。學生對內容的理解,是通過學習課文獲得的。但是作者為什麼選用這三個動詞?學生只有在教師的啟發誘導下,緊扣詞語,聯系課文內容,深入思考才能領悟。
以上教例說明,學生通過學、思的過程,仔細品味、揣摩三個動詞所表達的深刻內涵,理解了課文內容,體會了思想感情,不僅學習了羅盛教捨己救人的高尚品格,而且學習了如何准確地選用詞語,具體形象地描寫人物行為動作,揭示人物內心的道理和方法。這些都離不開學生的積極思維。
五、因材施教原則
孔子是我國古代第一位重視「因材施教」的教育家,其經驗十分豐富。他認為因材施教的前提是知人,即了解學生,「不可以不知人」。怎樣了解學生?孔子認為應「聽其言而觀其行」,「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通過觀察和談話的方法,了解和分析學生的政治態度、思想品德、智力水平、學習基礎、年齡特點、個性特徵等,因而對學生的了解較為全面、准確、深刻。這是孔子因材施教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孔子在兩千多年前就為後人樹立了因材施教的楷模。他十分重視學生的個別差異,然後根據學生的個別差異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的個性都得到充分發展,這恰恰是我們所提倡的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原則:發展學生個性,培養特長,就得注意尊重學生差異,因材施教。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則應當繼承和創新。
不少教師、家長往往忽視這樣一個最基本的問題,即人與人之間在志趣、智力發展水平等方面存在著明顯差異。在現實中,早慧與大器晚成的例子不勝枚舉。國外有一項有趣的統計發現,在大有作為的科學家、發明家中,小時候學習就特別突出的只佔5%,而不突出的竟然佔55%。有的學生雖然學業上暫時後進,其實智力潛在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只是由於沒有得到適當機會來表 現自己的才華,或者沒有符合自己興趣的對象而不願意學習,或者沒有良好的教育時機來發展其智力而已。假如我們無視個別差異的客觀存在,一味採用單一的教學內容和劃一的教學方法,就難以取得教育的成功。
實踐證明,教學只有針對學生的個別差異,才能取得良好教學效果。
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和深入實施,因材施教原則正在創造性地被運用於教育教學實踐。北京市十一學校大面積實施分層次教學的實驗,實質是一種面向全體學生,既有利於學生全面發展,又有利於學生個性發展的教育,是尊重學生個別差異,培養學生特長的因材施教。據介紹,該校分層次教學是在充分尊重學生自主選擇的基礎上實施的。不允許按成績分層次,而是把ABC三個層次的教學內容、要求、方法、進度和授課教師介紹給學生,讓學生自主選擇。教學目標保底不封頂,學生管理分層不分班,做到面向全體,有選擇而無淘汰,努力創造一種盡量適合全體學生的教學模式。這是運用因材施教原則的創新。
據報載,全世界諾貝爾獎獲得者在1981年發表的一個宣言中 有這樣一句話:「如果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首2500 年,以吸取孔子的智慧。」孔子的智慧是什麼?這是很難用幾段文字就能表述清楚的。但是,從教學的角度說,孔子教育教學思想中的許多方面,對於我們思考和實施今天的素質教育是很有啟發意義的。
② 以前語文老師的教學方法
我國古代語文教學對現代語文教學的啟示
(本文2000年7月於北京舉行的「第四屆中美教育研討會」上宣讀發表;2001年9月發表於「全國基礎教育論文集」-P420.(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教育實驗中心編.中國教育科學出版社)
本文發表時候作者姓名:廣東省汕頭.潮陽市第三中學李統軼)
正文
漢語作為母語,是中國語言教學的重要內容。
近年來,漢語(作為母語)教學圈內自上而下思想特別活躍,許多專家和教師對語文教學成效持相當嚴肅的態度,反思的內容已涉及到教學指導思想、教材設置、教學方法諸方面,並已達成相當成熟的共識。
問題的提出可以追溯到1978年,呂叔湘先生說:「十年義務教育的時間(2700多課時)用來學習,卻是大多數人不過關,豈非咄咄怪事?2700課時,接近中小學全部課時的30%。然而,每年全國有幾千萬青工在補課。進入大學後,許多人不會記筆記、寫不了實驗報告、病例。至於硬筆書法更是眾所周知的差。」呂叔湘先生這番話成了語文教學界反思的導火索,也被認為是建國30多年—-主要是文革十年――中小學語文教學的非正式「總結」。
1992年3月20日《文匯報》就如何改進語文教學組織了一場很有影響的討論,陳鍾粱老師再次提出那個「引人注目的問題」,即「我們的學生花在語文學習上的時間最多,但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卻不強」。其原因有:①語文教學過去偏重內容與篇章的分析,削弱了最基本的語言訓練。②圍著一張考卷轉,片面追求升學率。③教學形式主義盛行,不講實效。
很多老師緊隨其後,有些老師指出目前的公開課(觀摩、經驗交流、實踐、精講……)已完全流於形式,存在以下幾大弊病:①重講輕練、以聽代練。②刻意求利、獲益不多。③重視聽課、忽視評課。
有些老師指出:「當今中小學語文課的最大弊病就在於老師講得太多」;「在工具性、實用性上下功夫」;「語文教學要適應現代生活需要」;有些老師強調改進閱讀教學,開設快速閱讀,以適應信息世界的需要。有的老師發現高考作文題不合理,「試卷越來越長,文字越來越多,內容覆蓋越擴越大」。以1991年高校入學考試題為例,滿滿八大頁,6000字,內容包括漢字讀音、辨形、標點、關聯詞語、文字鑒賞、句子修改、意義銜接、消除歧義句、長句改短句、漢字筆畫、現代文閱讀、文言文閱讀、外加兩篇作文。
1992年第三期《語文學習》刊登了郭宗明老師題為《試論40年來語文教學的總體失誤》的文章。對教學指導思想、教材設置與教學方法三個方面存在的失誤進行了探討。
1. 指導思想方面
(1),過於注重研究如何把學生教好,而忽視了兒童和青少年自身蘊藏著學習語文的潛能;只注重在如何教的一些具體問題上下功夫,忽視了人類掌握語文的特殊規律。
(2),過於注重研究教學法,而忽視了教學主導者(老師)素質和水平的提高。
2. 教材設置方面缺乏權威性、規定性、穩定性。
五十至七十年代以來盛行的「五大塊」教學法(作者介紹、時代背景、段落大意、主題思想、寫作特點)只注重師生對課文所表現出來的背景、內容和語言現象的分析及研究,而忽視了學生對課文本身的消化和吸收。
對「五大快」的弊病,郭老師描述得特別精確:「我們的語文教學不是去引導和要求學生在特定的階段掌握一定量的語言材料,而是幾乎不分階段的大規模地對語言材料提出問題進行分析。」我們的教學目的明明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讀寫能力,而實際上的做法卻是在同學生分析語言現象。比如說,不是要求學生會寫一定量的漢字,而是要學生分析漢字的造字方法(那實際上是文字家的事);不是要求學生掌握和正確運用一定數量的詞彙,而是要學生分析詞、短語的組合方法,甚至詞中的語素的原意(那實際上是語法學家的事);不是引導學生猛練作文,而是盡在一些「比喻和比擬的區別、借代和借喻的區別」等純理論問題是兜圈子(那實際上是修辭學家的事)。
漢語老師對教學過程中出現的這些問題非常敏銳,敢於從宏觀高度討論問題。但是,由於未經過現代語言學、應用語言學的洗禮,他們考慮問題,尤其見之於表述時,更多的用的仍然是舊語文學的范疇,其語言風格帶有更多印象、直觀、非邏輯的色彩。這個問題體現在語文教學的各級專業雜志上,相當一部分爭鳴文章和原則關涉不大,實際上是文字「岐義」之爭,由於未能引進新的理論體系,新的范疇、術語,大量的文章由於限於個人經驗的狹窄,不能上升到規范語言和公認一致的理論層面,造成智慧和經驗令人痛心地損失。葉老生前曾呼籲「願語言老師和語言學科的工作者通力協作研究語文教學,做到盡快改進語文教學。」用心誠然良苦,可惜知音不多。事實上,經過我們的觀察、比較和分析,中國語言教學,存在的問題首先體現在「教室政治」,即師生關繫上,「教師中心」論幾十年沒有被清掃過。學校名義上是為學生設立,但由於事實上的無視學生的根本利益,教師素質從來沒有提到議事日程上,教師上崗前沒有任何資格,學生關於教師工作的反饋意見毫無意義。低能的教師充斥課堂,他們的工作不會受到任何來自官方或民間機構的嚴格的審查,他們只能是照本宣科,沒話找話。如:「兒童的『童』字,上面是一個樹立雄心大志的『立』,下面是白求恩大夫不遠萬里來到中國的『里』。」他們即使想關心學生的運用語言能力,但由於自己本身不會讀書,也寫不好文章,只好站在講台上沒完沒了地胡說,怎麼可能去培養學生的四會技能呢?其次,體現在教學方法上,一味以灌輸為主,繁瑣哲學,最後,涉及到科研,對教學的評估,許多人幾乎總是下意識地把問題繞開,迴避中國語言教學的最大問題:教師素質較低,學校教育仍然是「教師中心」的價值取向。許多研究沒完沒了地象在分析茶葉的成份、杯子的質地、乃至房間的溫度、沏茶的時機,但很少有人承認沏茶主要只涉及水溫和茶葉兩個方面,水是涼的,生的,茶葉優劣,這些重要事實被掩蓋了。
「五大塊」是一個毛病,注重語言形式的傳授,忽略了四會技能,實際能力的培養。用教代學,用講代練,「無限的輸入壓抑了習得者的觀察力、推斷力、創造力。損害了習得環境的豐富性」,反而妨礙了學生學習。「五大塊」是高度程式化的,無視教材闡釋處理的多元意義、形式,無視學生的個性、起點。
然而,語文教師們的探討是「尋根」,尋到古典語文教學的遺產中去。對我國古典語文教育傳統的反思,最早的開拓人是張志公先生。他的《傳統語文初探》最早印行於1962年10月(上海教育出版社)。張先生1984年在一篇回憶文章中談到他是怎樣系統開始研究這個問題的。當時是出於一種基本否定的偏見開始研究的,後來,他逐漸發現古典教育是一座「寶庫」,在1962年的政治形勢下竟擺出這個觀點,可見,這樣做是需要一點學術良心的,發現這個「寶庫」有些做法的確值得我們借鑒:
1. 集中識字
兒童入學的頭一年,一年時間內集中認識2000個漢字。(漢字常用字5000-6000)
漢語屬非拼音文字(形音之間沒有聯系)古典教育能在6-7歲孩子身上解決漢字的1/3,的確是有中國特色的語文成就。這項成績關鍵是「三、百、千」(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配套成龍,通用上千年。富於知識性、生活性、趣味性,而且易於上口,言韻合撤,而且三本書上沒有多少重復字,堪稱古代文化的奇跡。
2. 識字、寫字分別進行
識字課外設寫字課。而且練習字有合理順序,先描紅,後習字,先大楷,再中楷,後寫小楷。
3. 句子訓練一屬對屬對(如:雲對雨,雪對風,晚照對晴空)的好處很多:①不知不覺有識字而向造句過渡。②初步做詩訓練。③掌握大量的平仄音韻知識、技能。④在練習中學習修辭知識。
4. 作文訓練
八股名聲今天雖然壞,但現在許多作文教程也少不了「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幾種類型,也要先寫主題句。提出問題,然後進入正文,加以論證,最後得出結論。古人叫「起、承、轉、合」,給作文規定了一定的模式。張先生認為傳統語文教育的毛病存在:①忽視口語、重視完全脫離實際應用的書面語。②培養目的是選吏。
從純技術觀點看,傳統語文教育質量之高遠非今人可以相比。即使是魯迅筆下的孔乙己,雖然潦倒、愚腐,一無所長,一個舊制度的犧牲品。然而,我們誰也不會懷疑那個時代的秀才,幾乎都能寫一筆漂亮的毛筆字,不費力地完成從悼文到七絕,從新春對聯到學術論文的任何實用和理論文體。至於他對古代經、史、子、集的閱讀能力,懷疑也是多餘的。
自從張志公先生之後,1991年8月張隆華教授主編的《中國語文教育史綱》正式出版。這是迄今為止國內唯一的一部教育通史,上起先秦,下至20世紀80年代,涉及無數史實,時間跨越2000餘年。論述的問題關涉到教育宗旨,教育思想、教育體制、教材教法各個方面。和張志公先生60年代「披沙撿金」的保留態度相反,張隆華教授一開始就是「本著繼承發展傳統語文教育的必要性」這一點出發的。據顧黃初教授說,近幾年甚至有人公開提出要恢復傳統語文教學法。立論依據是語文教學實際效果「『五四』以後不如『五四』以前,抗戰以後不如抗戰以前,『文革』以後不如『文革』以前」,「在語文教學方面,現代人搞不過古代人。」這聽上去很有些一代不如一代的偏激,但是近現代語文教學盲目引進拉丁語言的形態語法范疇,把漢語切割得七零八落,給語文教學帶來了嚴重的惡果,確實是值得今人反思的。其實,文言文和現代漢語,有些原則性的東西是共通的:
1、語言教育總是對母語語言的識別、書寫、理解、運用知識的傳授和技能的訓練活動。一種語言道德體現為一套符號系統(語音、音素)。其次,由於人們運用這套符號的系統有四種形式(聽、說、讀、寫),語言又可以理解為四種技能。最後,運用這些技能的目的,決定了語言是一種用於交際的工具。
2、漢語教學的失誤,通俗的說,是丟棄了傳統、失去了自我。張志公先生建議用新觀點——撇開拉丁范疇——重視研究漢語,但傷害已經造成。語文高考的「覆蓋面越來越大」說明拉丁語法體系和規范侵入漢語語言已經到了非常嚴重的地步。
3、漢語的教學的弊病是注重分析語言形式,忽略了語言的實質是用於交際的工具。解放前,漢語教學「翻譯法」,後來改成白話文,許多人又搞出「五大塊」,迴避問題的實質即培養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沒話話」、「裝著在教」。無怪乎呂淑湘先生說:「少數語文水平較好的學生,你要問他的經驗,齊口同聲說是得益於課外看書。」換言之,沒學好是遇人不淑,學好了是自學成才,老師呢,「裝著在教。」漢語界老前輩對古典語文教育的反思確是對改進漢語教學有重大啟發意義:
1、屬對訓練熔語法、修辭、聲韻、文化、詩學於一爐,是把情景教學原則落實到書面語層次的成功典範。
2、集中識字。
初級基礎的具備,就應該力爭解決詞彙問題,主要在運用中,也要注意死記硬背,如詞彙、詩歌、名篇、範文。
3、教學目的更科學。
古典的考試導向把平時的教學各環節調動起來:閱讀為了寫作,吸收為了產出。語言教學的成功的關鍵在於立足於產出能力的培養,而不是吸收能力的培養,這正是古典語文教學成功的秘密。
註:1、中國語文,1979年第8期。
2、《我和語文教學》劉國正編,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37頁。
3、參見第167頁。
4、中學語文教學參考,1992年第9期。
5、外語教學與研究,1990年第3期,漢語語法的再研究,第1頁。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YWXK201121064.htm
http://www.qikan.com.cn/Article/ywyj/ywyj201302/ywyj20130203.html
http://www.cqvip.com/QK/88700X/200710M/25652190.html
http://www.qikan.com.cn/Article/wjlt/wjlt200932/wjlt20093240.html
2000多年前的孔子的教育思想博大而精深,它是中華民族取之不盡的一座文化寶藏,它是植根於傳統文明基礎上的教育思想的寶庫。研究並繼承孔子的教育思想,必定對我國當前的語文教學改革大有裨益。
一、「有教無類」的教育思想對現代學生觀的影響
孔子的思想集中體現在他的言論記錄《論語》里,孔子認為人們先天本性相差不大,個性的差異是後天形成的,「行相近也,習相遠也」,所以他很重視後天的教育工作,主張「有教無類」。而我們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往往自覺不自覺地將學生分為三、六、九等,人為的劃分一些我們教師自認為「不可教也」的差生,而忽視了對他們的教育和要求。表現在平時偏愛學優生,片面追求升學率,而忽視了全體學生,漠視中等生,厭惡乃至放棄所謂的「差生」。造成這樣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如應試教育的影響等,但教師的教育思想是一個重要原因。我們的教育教學究竟是面向全體學生的,還是面向少數精英的?是培養合格公民的還是僅僅為了選拔人才的?當下的素質教育改革要求面向全體學生,對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負責。我們不僅要打破「差生」不可教的思想禁區,更重要的是要樹立「差生」更需要教育的觀念。事實上,這些學生之所以在某些方面落後於人,最主要的原因還在於教育本身,而不在於學生的先天素質。孔子在2000年以前就提出了「性相近也,習相遠也」的觀點。所以我們更應該對每一個學生負責,尤其要加強對「差生」的教育,這也是現代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當然,這並不是要求每一位學生在學校成績上整齊劃一,而是在現代社會,每一位學生在某些特定方面都有所進步,從而有益於學生,有益於社會。
二、孔子平等的師生觀對當代師生觀的影響
孔子一生愛生忠誨,不隱其學,在游學列國中又同學生結下同生死、共命運的關系。師生之間感情深厚,關系密切。孔子的「當仁,不讓於師」和「教學相長」的思想,在道德教育過程中則表現為師生之間可以相互批評的民主學風。
孔子的師生觀是平等的,僅從一件小事上即可反映:孔子見南子,子路甚為不滿,又無法解釋,只好指天劃地的向子路發誓賭咒表白自己:「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這樣才取得子路的諒解。
我們今天也提倡師生平等,但我們認為的師生平等還僅僅是從人格上說的,即要把學生看成一個人。而更多的時候,這還只是一個抽象的人,不是一個有血有肉有個性和特長的人,孔子的師生平等還表現在學問和品德上,師生之間有一個相互學習的問題,事實上當今的中學生知識結構、范圍、來源等十分廣泛,教師雖在學科知識結構、范圍、社會閱歷上高於學生,但並不包括所有的方面。有時候,我們教師反過來要向學生學習。我們一定要徹底的解放思想,改變過去那種「師道尊嚴」的思想,建立一種完全新型的、民主平等的、教學相長的師生觀。
三、「因材施教」和「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的啟發誘導教學法對現代語文教學觀的啟示
孔子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是承認先天差異,但更強調「學而知之」,重視因材施教。孔子常用觀察法和談話法來了解學生,他們不僅是因材施教的前提,而且也是教師進行一系列工作的先決條件,不了解學生就不能教育學生。
孔子因材施教的基本方法的啟發誘導。他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而不以之隅反,則不復也。」朱熹註:「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啟,謂開其意,發,謂達其辭。」即「憤」就是學生對於某一問題正在進行思考,急於解決而又沒有搞通的心理狀態。這時,教師要知道學生怎樣思考問題,幫助學生打開思路,就是「啟」。「悱」是學生對某一問題已經有所思考,尚未成熟,處於欲言而又無法表達的心理狀態。這時,教師要幫助學生明確認識,弄清概念,用准確的語言表達出來,即使「發」。孔子要求在形成學生「憤」「悱」的心理狀態下進行啟發式教學。啟發式教學和注入式教學的對立由來已久,孔子是啟發式教學的首創者。孔子的啟發誘導式教學原則和方法對我們今天的教育教學改革有極大的啟發。當今的素質教育要求在教育教學中充分發揮學三更的主體作用,尊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學生學會思考,獨立的獲取知識和運用知識,該原則要求正確處理教與學的關系。
1、 建立教學相長的師生關系,發揚教學民主,充分尊重學生個性,進行啟發誘導。
2、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主動性,引導學生積極思維,學會思考問題的方法,培養獨立自學的能力。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創設教學情景,在一定的情景中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如在語文課的教學中,創設的情景要針對社會上的熱點和學生思維中的焦點來進行。啟發式教育教學的問題,關鍵在於我們能否在教育教學實踐中一以貫之,不斷提高效率,增強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
四、「學思結合」「學以致用」對現代語文研究性學習方法的啟示
在孔子的教學論中,他非常重視「學」和「思」的重要作用,「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思結合,是把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辯證統一的過程。其中「疑問」在教學中更具有重要的意義,學生只要認真的獨立思考,必然生疑,疑則生問,問則求解,通過不同的形式解問答疑,學生不僅增長知識,而且還養成了獨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習慣。
如果把「學」和「思」作為孔子教學過程的第一、二階段的話,那麼「習」和「行」就是第三、四階段。在第一二階段中,孔子要求學生獲得知識和鞏固知識,在第三四階段則要求學生將知識轉化成能力。《論語》的首句就是「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孔子在教學過程中特設了練習、實習階段,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實際本領,將「習」納入教學過程是孔子的一大創造。「學而時習之」的過程,不僅是學生掌握教師所傳授的知識和形成能力的過程。孔子是第一個將知行一致觀點納入教學過程之中的人,這樣就完成了他的學、思、習、行的教學過程。
孔子的這種「血、思、習、行」相統一的觀點對我們南今天素質教育中的「研究性學習」也不無啟示。「研究性學習」是以學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學習為基礎,在教師的指導下,從生活和社會中研究專題,通過親身實踐,以模擬科學研究的方法獲取知識的學習方法。「研究性學習」是用一定的知識原理來指導的學習,它要求學生將「學、思、習、行」真正統一起來。
1、 要有深厚的學科知識。「研究性學習」無論是從課題的研究,還是研究方法、研究過程、研究目的都應與一定的知識相關,在一定的知識指導下進行的。很難想像一個文盲能從事「研究性學習」。所以要搞好「研究性學習」必須首先學習各科知識,而且掌握各學科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做好綜合。
2、 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和精神,做到「學思」結合。「研究性學習」是以自立性、探索性為主的,這就需要充分發揮人們的主觀能動性,要「勤思」、「善思」。
3、 要能夠「學以致用」,形成能力,多參加社會實踐,將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一方面要從社會實踐中總結出原理,另一方面要能夠運用原理去解釋一定的社會現象,增強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將「學」和「用」結合起來,形成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這是當前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目的。「只會學,不會用」對現代社會是無所裨益的。
五、孔子的道德教育過程和方法對當代語文教育觀的啟示
根據孔子的教育實踐和教育思想及其哲學中的知行觀,可將他的道德過程分為三個階段:道德認識階段、道德情感階段、道德行為階段。孔子在教學和教育工作中,總是把知識傳授和道德知識結合起來,並注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這對我們今天的德育實踐有借鑒作用,即我們平時要把德育過程貫徹到每一門學科的教學之中,從學科教學中挖掘出道德教育的因素。其實在各門學科的內容體系中都包含有豐富的人文精神,比如自然科學家嚴謹的科學態度,社會學家對社會的責任感等,這些都要求我們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去挖掘,以提高學生的人文精神和道德素質。
孔子的教育方法很多,如謹言慎行、言行一致、改過遷善、揚善抑國、自我修養、以友輔仁、嚴以律己、以身作則等。這些都給我們現行的道德教育以極多的啟示。傳統的道德教育強調「灌輸」而缺乏情感,強調原則而缺乏實踐的可操作性,重思想而輕行為i,這些都是需要改進的。
1、 正確運用批評和自我批評、揚抑結合的方法。孔子非常重視自覺地改過遷善,注意用揚善抑過的教育手段,教育效果較顯著。
2、 重視自我修養。在德育過程中,孔子正確處理了內省和外察的內在聯系。「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著也」〉「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我們家田的德育中如能喚起學生自覺地「內省」,將道德認識和情感內化為自己的要求和行動,則是我們教育工作的巨大成功。、嚴於律己,以身作則。教師要在德育中受到良好的效果,必須特別重視「身教」。子曰「身教勝於言教」,「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教育的人格和教育的道德水平對學生高尚道德的形成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③ 孔子的教育主張
1、有教無手巧肢類:孔子的學生來自不同的國度,不同的階層。孔子主張有教無類,即公平,不管貧富貴賤,不分國界,都公平的接受教育。
2、因材施教:孔子主張不同的人要給予不同的教育。
3、啟發誘導:孔子主張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意思是:不到學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時,先不要去開導他;不到學生心裡明白,卻又不能完善表達出來時,也不要去啟發他。
4、學思結合:孔子主張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意思是只是學習卻不思考就會迷惑而無所得,只是思考卻不學習就像在沙上建塔,終無所得。
思考與學習相結合,才能學到真知。
5、謙虛篤實:孔寬鬍子主張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能不懂裝懂,這就是聰明智慧。做學問的態度要謙虛篤實。
孔子教育主張的相關說明
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內容是「禮」和「仁」。其中「禮」為道德規范,「仁」為最高道德准則。「禮」是「仁」的形式,「仁」是「禮」的內容,有了「仁」的精神,「禮」才真正充實。在道德修養方面,他提出樹立志向、克己、踐履躬行、內省、勇於改過等方法。
「學而知之」是孔子教學思想的主導思想。在主張不恥下問、虛心好學的同時,他強調學習與思考相結合(「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同時還必須「學以致用」,將學到的知識運用於社會實踐。
孔子在教學方法上要求老師「有教無類」「經邦濟世」的教育觀,「因材施教」「啟發式」的方法論,注重童蒙、啟蒙教育。他教育學生要有老老實實的學習態度,要謙虛好學、時常復習學過的知識,以便「溫故而知新」、新知識引申拓寬、深入,「舉一而反三」。
他最早提出啟發式教學。他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意謂教師應畢世該在學生認真思考,並已達到一定程度時恰到好處地進行啟發和開導。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孔子
④ 孔子在教育方面提出的主張
1.立志有恆
2.克已內省
3,改過遷善
4、身體力行
關於知識教育的思想
1、勤於學習,廣於見聞
孔子提倡「學而知之」,主張學無「常師」,「三人行,必有我師」,「子入太廟,每事問」,「敏而好學,不恥下 問」。
孔子認為學習靠多聞多見,去偽存真。他說:「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意思是:大概有一種自己不懂卻憑空創造的人,我沒有這個毛病。多多地聽,選擇其中的合理部分加以接受;多多地看,全記在心裡。孔子認為知識教育靠多聞多見去獲得。他說:「多聞闕疑,慎 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多聽多看,廣於見聞,即認真學習,對於不明白和靠不住的事情要存疑,不盲目去做,只是謹慎地說已經明白的道理,做已經明白的事情,就可以減少怨尤和造成遺憾。
2、學而時習,溫故知新
《論語》第一句話是孔子說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悅)乎?意思是說,學習了,然後再經常溫習、練習、實習,把所學的知識轉化為技能,獲得了成果,內心感到快樂與滿足,不也令人喜悅么?
孔子還說:"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意思是說,溫習舊的知識而能從中獲得新的體會、新的見解,這樣的人可以做老師了。從舊的知識中得到啟發,悟出新的道理來,這涉及到新舊知識關系的看法,是符合教學規律的,朱熹在《四書章句集注》中注日,"故者,舊所聞。新者,今所得。言學能時習舊聞,而每有新得。"朱熹的注釋很有道理,包括這樣的意思:"故"是 "新"的基礎,"新"是"故"的發展;"時司"集中體現了二者相互間的聯系性,並含有轉化的意思。
學習本身是不斷實踐的過程,要反復地學習實踐才能牢固地把握所學的知識。對所學的知識熟練了,融會貫通了,便可舉一反三,告諸往而知來,自已知探未知。
3、學思並重,以羊為重
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只讀書而
不思考,就容易上當受騙;只思考而不讀書,問題仍疑惑不解。這說明學習不能脫離思考,不思考就不能將學來的知識消化吸收,那樣學了也無用處。如果只思考而不學馬,會流於空想,那也有害的。這是孔子的學思並重的思想。但孔子也說,"吾嘗終日不族廳衫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學與思比較,學仍占首位。離開學習而去思考是空無所得,必須腳踏實地去學習才成,說明思考要以學習為基礎。
4、學以致用 言行相符
孔子說:"誦 《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熟讀了《詩經》三百篇,叫他去處理政務,卻行不通;派他去出使外國,卻不能獨立應對;讀得雖多,又有什麼用呢?能把《詩》三百篇背誦下來。而在政 治措施和外交活動上卻不能用,那就算自學了。
孔子教授學生學以致用,使其各有專長,能從事政治活動。據 《雍也》載,季康子間:「仲由可使從政也與?"孔子說,"由也果,於從政乎何有?"季康子又問:"賜也可使從政也與?"孔子說:"賜也達,於從政乎何有?"季康子再間,"求也可使從政也與?"孔子說:"求也藝,於從政乎何有?"意思是說他的學生有的果斷,有的通送人情事理,有的多才多藝,這對於治理政事會有什麼困難呢?他培養學生是為了推行其政治抱負,即所謂"學而優則仕",訓練學生能夠出仕為宦,所以他十分注意學用結合、言行相符。
5、虛心求學 奮發不息
孔子認為知識問題來不得虛偽和驕傲,他有一一句名言,"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知道的就承認知道,不知道的就承認不知道,不強不知以為知,這是求學做學問的起碼的實事求是的態度。"他說,"道聽而塗說,德之棄也",認為在路上聽到傳
言就到處傳播,這是對道德的背棄。"學如不及,猶恐失之,做學問好象追逐什麼似的,生怕趕不上;趕上了,還生怕丟掉了。他還說:"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認為整天吃飽了飯,不用一點心思,這種人很難有什麼出息的!他說自己是,"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他杜絕了四種毛病,"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即不憑空猜測,不絕對肯定,不拘泥固執,不自以為是。他伏山還反對"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的求兆腔學態度,本來沒有,卻裝著有,本來空虛,本來空虛,卻裝著充實,這是不好的。
6、啟發思維,舉一反三
孔子教學的基本方法是啟發誘導。他認定掌握知識、形成道德觀念,應該是一個主動探索領會的過程,因此在教學中他特別重視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他有一句名言:「不憤不啟,不排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啟發」一詞即從此而來。「舉一反三」成語亦從此而來。朱熹注曰:「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徘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啟,謂開其意。發,謂達其辭」。這即是說,當
學生對某個問題積極地進行思考,還沒有完全想通的時候給予啟發;當學生對某個問題思考已有所得,但還不十分明確,還表達
不出來的時候給予開導。比如一個四方的東西,已經對他講明了一個角,如果他不能據此推知其餘三個角,那就不必再講了。因
為這說明他沒有主動積極的思考,僅靠教師講授是沒有意義的。
孔子還認為思考的主動性具體表現在碰到問題就問「怎麼辦」,這意味著學生在動腦筋思考問題。他曾說過:「不日『如之
何、如之何』者,吾未如之何也已矣」。對於一個遇事不問怎麼辦的人,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了。有一次,孔子說,我給顏回整
天講學,顏回從來沒提出過不同意見,好象很愚笨;可是我考察他私下的言行時,發現他對我所講授的內容也能夠發揮,他並
不愚笨啊!可見孔子是重視學生主動思考問題的。
孔子運用啟發式的教學教育學生,例如當於夏讀到「巧笑情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幾句詩(巧妙的笑容真好看啊,
美麗的眼睛真明亮啊,潔白的底子上畫著花卉啊!),問孔子是什麼意思,孔子就啟發子夏說:「繪事後素」(先有白底然後畫花,作畫須先有素潔的底子。)於夏領會到孔子是說「禮」須建立在「仁」的思想感情的基礎上,但於夏對這個想法還不能十分肯定,於是進一步問孔子:「禮後乎」(是說禮在後吧)?孔子聽了很高興,稱贊說:「能夠闡發我的意思的是於夏呀!現在可以和你談論詩經了!」這首詩的原意如何,且不去究論,只是從教學法的角度分析,顯然,孔子在這里運用的是啟發式而不是注入式。他避免了用簡單的道德說教,利用形象思維的作用,由生動具體的畫面,引向抽象的道德觀念,以便使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主動 地去認識 "仁"的意義,從而自覺地接受 「禮」的約束。
孔子善於運用問答法,促進學生獨立思考。有時學生間一個問題他只簡單回答,引起學生追問,這也是一種啟發式;如《子路》載,孔子到衛國去,冉有替他駕車,冉有接連發問,孔子先答"庶",再答"富",後答"教",一步步引起冉有的追間與思考。又如《憲問》載,子路間君子,孔子簡單回答道,"修己以敬」,子路不滿足追問孔子:"象這樣就夠了嗎?"孔子第二次才回答:"修已以安人,又引起子路的追問,孔子才第三次回答,"修已以安百姓,孔子這樣連續回答三次,既有針對性又有啟發性。再如《顏淵》載,子貢問政,孔子說:"足食、足兵、民信之矣",意思是說,糧食充足、軍備充足、人民信任政府,做
到這三點才算是治理好政事,從而引起子貢思考,子貢追問道:"如果追不得已一定要去掉一項,先去掉什麼?"孔子回答,"先
去掉軍備。"子貢又進一步追問:"如果迫不得已還要去掉一項,再去掉什麼?"孔子答:"去掉糧食"。接著孔子說:"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意思是說,唯有"民信"不能去掉,失去了人民的信任,國家就立不起來了。可見孔子的啟發式教學是靈活而生動的。
7、因材施教,實際出發
孔子通過長期私人講學的實踐創造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他把因材施教與啟發誘導結合起來,即從學生個別的實際情況出發,運用啟發誘導的方法,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以保證培養目標的實現。
孔子在教學中,隨時注意了解學生。有時他能從學生優點方面分析。如他曾指出子路果敢決斷,子貢通情達理,冉求多才多藝。有時他能從學生缺點方面分析,如他曾指出高柴愚笨,曾參遲鈍,子張偏激,子路魯莽。有時他能對不同學生作比較分析,比如子貢問孔子,"子張與子夏哪個好些"?孔子說,"子張偏激一些,辦事易過頭,子夏遲緩一些,辦事跟不上,子貢又問:「那麼是不是子張好一些呢?」孔子回答道:「過了頭與跟不上一樣不好」。還有一次,孔子對子貢說:「你和顏回相比,誰更強一些?」子貢答:「我怎敢同顏目相比呢?顏回聽到一個道理可以推知十個道理,而我聽到一個道理僅只能推知兩個道理。」孔子說:「是比不上他呀,我和你都比不上他呀」孔子還能從學生的才能專長上分析,指出有的學生德行突出,有的學生長於辭令,有的學生擅長政事,有的學生熟悉古代文獻。宋德說:「夫子教人,各因其材」。就是針對這說。
由於孔子注意從學生的具體實際出發進行教學,所以他不用千篇一律的說教,往往學生問同一樣的問題,而孔子回答卻不一樣。如子路問孔子:「聽到一個道理就馬上去實行嗎?」孔子說:「有父兄在,怎麼能夠聽到了就去實行呢?」冉求也問同一問題,孔子卻說:「對,馬上去實行。」別的學生不理解孔子對同一問題而卻有兩種回答,孔子解釋說:「冉求一向行動遲緩,所
以我鼓勵他大膽干;子路一向膽大好勝,所以我要他請示父兄,有意壓壓他」。
同樣問孝,孔子的回答也不盡相同。如盂懿問孔子:「怎麼才算孝?」孔子答:「無違。」意思是說,無論在父母生前死後,都要依照周禮的規定,不能僭越,這才算是孝。盂武伯問怎麼才算孝。孔子答:「父母唯其疾之憂」。意思是說,要關心父母的健康情況,這是針對這位闊少爺不關心父母的冷暖疾病而說的。子游問孝,孔子認為子游對父母的生活還注意照顧,於是,就提出要加強對父母的恭敬,所以說:「大馬皆能有養,有敬何以別乎」?子夏問孝,孔子回答曰:「色難」。意思是說,僅知道代替父母做事,有酒食供給父母吃,還算不得孝,重要的是對父母的態度要和悅親切。
同樣問仁,孔子也沒有統一的固定的答案。如司馬牛問仁,孔子說:「仁者,其方也訒」。因為司馬牛「多言而躁」,所以孔子告訴他,做一個仁人,說話要謹慎,不要輕易發言表態。孔子就是這樣根據不同的學生情況,善於對同一問題作出不同的回答,這些回答往往針對學生的個別實際情況說的,針對性是很強的。這些都體現了孔子從實際出發的唯物主義的因材施教的方法。
孔子還針對受教育者的智能的高低進行不同的教誨。他說:「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意思是說,中等水平以上的人,可以告訴他高深學問;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告訴他高深學問。
孔子也很注意學生的年齡特點。他說:「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年少的血氣未定,便要警戒,莫把精力放縱在女色上;等到壯大了,血氣旺盛,便要警戒,莫容易動怒,避免斗毆;老年時血氣衰弱,便要警戒,莫貪得無厭。
總之,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對我們仍有啟示作用。第一,要了解教育對象,要深人學生,細心觀察,針對學生的不同特點,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和教學,使教育和教學盡可能地符合學生實際,避免盲目性。第二,對學生既要有基本的共同的要求,又要善於發現和注意培養學生的某些特
長,適應個別差異去進行教育,使各盡其才,發揮開發人才的作用
思想主張是 仁 和 禮.還有因材施教,有教無類。
教育成就是:
第一、首創私學,實行「有教無類」的教育方針,擴大教育對象的范圍,促進文化學術的下移;
第二、他提出教育在社會發展和個體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強調要重視教育;
第三、他提倡「學而優則仕」,為封建官僚的政治體制准備了條件;
第四、他重視古代文化的繼承和整理,進行了教材建設,奠定了後世儒家經典教育體系的基礎;
第五、他總結了教育實踐經驗,提出了許多教育教學原則方法,揭示了許多教育教學規律。
總之,孔子的教育思想產生了重要的歷史影響,為中國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論基礎,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教育遺產。
有教無類;因材施教;不憤不悱,不啟不發;.不恥下問
⑤ 叩其兩端什麼教學方法
叩其兩端體現了啟發誘導的教學方法。
出自孔丘:《論語·子罕》「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
意思是孔子說:「我有知識嗎,也會有沒有知識的時候啊,曾經有個鄉下人向我提問,我對他的問題無以應答,只有盡可能拉近與他的距離,站在兩個人共同對於事件問題的立場上而做到能夠完全理解認識問題和知識為止。」
注意
這是典型的孔子對學問求知的態度,也是他高超的教學方法的具體體現。首先,在求問的學生面前表現得很謙虛,以便於下一步的啟發,讓學生感受到是在和老師一起探討問題,學生也就非常虔誠的求問索答。
然後孔子再對學生的所不了解的事逐步進行理解溝通刨根問底,這實際是讓學生自己思索的過程,直到理解學生而學生也恍然大悟。這樣不但把有疑問的事解決了,由此還讓學生還學會思考問題的方法。
⑥ 孔子提出的主要教育思想和學習方法是什麼
1、教育思想:
他提倡「有教無類」,創辦私學,廣招學生,打破了奴隸主貴族對學校教育的壟斷,把受教育的范圍擴大到平民,順應了當時社會發展的趨勢。
他主張「學而優則仕」,學習了還有餘力,就去做官。他的教育目的是要培養從政的君子,而君子必須具有較高的道德品質修養,所以孔子強調學校教育必須將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2、學習方法:
學生要有老老實實的學習態度,要謙虛好學、時常復習學過的知識,以便「溫故而知新」、新知識引申拓寬、深入,「舉一而反三」。
(6)誘導教學方法誰提出來的擴展閱讀:
孔子教書育人:
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將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業上。孔子曾任魯國司寇,後攜弟子周遊列國,入東周向老子請教。最終返回魯國,專心執教。
孔子打破了教育壟斷,開創了私學先驅,弟子多達三千人,其中「七十二賢士」,便是著名的七十二賢士。七十二人中有很多為各國高官棟梁,又為儒家學派延續了輝煌。
人物簡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
⑦ 啟發誘導原則
啟發誘導原則,根據不同教學目的、內容和受教育者的具體情況,採取多種有效方法,充分調動其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啟發積極思維,培養獨立思考能力,能動地掌握知識、技能和本領的一種教學原則。
孔丘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啟發式教學的教育家,孔子認為,「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就是說,在教學前務必先讓學生認真思考,若學生已經思考相當長的時間但還想不通,則可以運銷去啟發他;雖經思考並已有所領會,但未能以適當的言辭表達出來,此時可以去開導他。教師的啟發是在學生思考的基礎上進行的,啟發之後,應讓學生再思考,獲得進一步的領會。
孔子提出訓練學生的思考方法:
「由博返約」:博學以獲得較多的具體知賣談識,返約則是在對具體事物分析的基礎上進行綜合、歸納,形成基本的原理、原則和方法。
「叩其兩端」:從事物的正反兩方面思考問題,進而解決問題。這種方法注意到事物的對立面,合乎辯證法。啟發式教學的關鍵在於是否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