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認知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認知心理學家往往把信息加工過程分解為一些階段,即對從刺激輸入到反應這樣的全過程進行分解。他們常常使用反應時法。即通過測量一個過程所需要的時間,來以此確定這個過程的性質和與其他過程的關系。
假定一個人看屏幕上投射的字母 E,如果投射時間很短,比如一毫秒,那麼這個人就不會看到什麼,這說明知覺不是瞬時的;投射時間長一點,比如五毫秒,那麼這個人就會看到某種東西,但不知是什麼,這說明知覺產生了,但辨別尚未產生;如果投射時間長度足以使人看出這個字母不是O或Q,但看不出是 E還是 F或 K,那麼這個人就產生了部分的辨別。由此人們就可以確定完全辨別、部分辨別或剛剛看出有東西所需的的時間。這一切表明,知覺是累積的,它包括幾個特定的階段。
反應時研究法
反應時研究法也是一種會聚性證明法。認知心理學家使用較多的是選擇反應時,而不是簡單反應時。因為選擇反應時可以提供更多的有關內部狀態的信息。
計算機模擬和類比
計算機模擬和類比是認知心理學家採用的一種特殊方法。要使計算機像人那樣進行思維,計算機的程序就應當符合人類認知活動的機制,即符合某種認知理論或模型。把某種認知理論表現為計算機程序就叫計算機模擬。因此,計算機模擬首先可以用來檢驗某種理論,發現其缺陷,從而加以改進。
計算機模擬所提供的輸出可以與人類行為相比較。如果理論是正確的,那麼這個輸出就應當類似於人類解決同樣課題時所給出的輸出;如果程序的輸出與人的不一樣,那麼找出差別也就找到了改正理論的依據。計算機模擬還可以預測復雜的行為。雖然我們理解一些概念,並能把它們按步驟變成程序,但是當步驟的系列很長,很復雜,需要大量聯系時,我們往往不能預測其結果。在這種情況下,計算機模擬有時可得出驚人的結果。
有些認知心理學家常用信息系列的流程圖來描述計算機程序的主要特點。但這種流程圖並不具備計算機實際運算的細節,只為編制計算機程序提供了輪廓,它可以進一步化為計算機程序,而這部分工作往往是由計算機軟體專家實現的。
口語記錄
口語記錄(出聲思考)也是認知心理學家、特別是研究思維的認知心理學家常用的一種方法。這個方法與其他客觀方法相結合,可以產生良好的結果。
Ⅱ 心理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
心理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
心理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我們在看書閱讀時,我們常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疑問,這些疑問的產生會讓人們繼續去探索。心理學是一門專門研究人們心理的學科。下面分享心理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
心理學的基本理論
一、行為主義學習理論
基本觀點:學習的實質是通過學習形成某種行為上的變化。學習是刺激-反應聯結的過程,教學強調行為塑造和矯正。代表人物
(1)巴甫洛夫-華生的經典條件作用理論
①頻因律:行為練習得越多,行為習慣形成越快。
②近因律:越近的反應,更容易得到強化。
(2)桑代克聯結主義理論
①准備律:學習者對某刺激與准備狀態有關。
②聯系律:聯結的牢固程度與聯練習數有關。
③效果律:聯結的增強或者削弱與反應後得到的是獎賞還是懲罰有關,獎賞會增強聯結,懲罰則削弱。
(3)斯金納的操作條件作用理論
①正強化:機體希望增加的刺激。
②負強化:機體力圖避開的刺激。
③程序教學法:小步調、強化學習、及時反饋教學觀教師是教學控制者,學生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局限性忽視了人學習的社會性和主觀能動性,把所有的思維活動都看作「刺激-反應」的聯結。
二唯段、認知主義學習理論
基本觀點:學習的實質是引起學習者認知結構上的'變化。學習是將外在事物的關系內化為學習者的認知結構。
(1)布魯納的發現學習指導思想:讓學生像科學家一樣主動思考,探索新知。
特徵:
①強調學習過程
②強調直覺思維
③強調內在動機
④強調信息獲取
(2)奧蘇泊爾的有意義學習學習者主動將新知識與自己已有的認知結構中適當觀念建立實質聯系條件:
①主觀:學生表現出主動學習的傾向,而非死記硬背
②客觀:學習的內容具有潛在意義,能夠與學習者已有知識產生實質聯系。教學指拍譽觀教師是教學組織者,學生是主動獲取知識者。
三、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基本觀點:學習的實質是學習者主動建構自己對周遭事物認知結構的過程。
思想淵源
(1)杜威的經驗主義課程以學生的興趣為中心,注重通過直接經驗培養學生。
(2)維果斯基最近發展區學生的發展有兩種水平:一種是學生的現有水平,指獨立活動時所能達到的解決問題的水平;另一種是學生可能的發展水平,也就是通過教學所獲得的潛力。兩者之間的差異就是最近發展區。教學就是促進學生向下一個發展區進步。(3)皮亞傑同化順應理論知識是主體與客體之間相互作用過程中建立起來的。同化:新知識融入到原來的認知結構中是同化。
順應:新知識改變了原有的認知結構是順應。教學觀教師是學習的幫助者、促進者,學生是主動建構者,探索者賀液,學習者。四、人本主義學習理論
主要觀點:學習的實質是促進學習者個人發展與成長,學習是人為了自我實現自主發起的活動。
代表人物
(1)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
(2)羅傑斯的自幼學習理論教學觀教師是學習的服務者,學生是學習的主導者局限性過於理想化,忽視教師的指導作用。
(1)觀察法
①含義:在自然條件下,對表現心理現象的外部活動進行有系統、有計劃的觀察,從中發現心理現象的發生和發展規律,如觀察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
②優點:適用范圍較廣;簡便易行;獲得的資料比較真實,生態效度高。
③缺點:不能揭示因果關系;結果難以重復和驗證;結果難以進行精確分析;難以控制目標現象的出現;容易出現觀察者效應和觀察者偏差。
觀察者效應是指因為觀察者的存在,觀察對象的行為會發生變化,進而影響觀察結果的真實性。觀察者偏差是指觀察結果受到觀察者個人特徵等主觀因素的影響。
(2)實驗法
①含義:在有計劃、有目的的控制條件下,操縱某些因素以引起心理活動的變化,考察這些因素與心理活動之間的關系,如考察照明情況對按鍵反應的影響。
②優點:可以揭示變數間的因果關系;實驗結果可以重復和驗證;實驗結果數量化指標明確;自然實驗結果比較符合實際情況,具有較高的外部效度。
③缺點:容易產生實驗者效應和被試的要求特徵;實驗室實驗帶有人為性質,外部效度不高;自然實驗對條件控制不夠嚴格,無法保證內部效度。
實驗者效應是指實驗中,主試可能以某種方式有意無意地影響被試,使被試的反應迎合主試的期望,如羅森塔爾效應。要求特徵是指在實驗中,被試根據自己對實驗目的的假想,做出符合實驗目的的行為,如霍桑效應。
(3)測驗法
①含義:用一套預先經過標准化的問題測量某種心理品質的方法,如測量智力。
②優點:簡便易行;測驗編制嚴謹,可靠性高;數量化程度高,便於統計分析;有常模可以參照。
③缺點:不能揭示變數間的因果關系;對施測者要求較高;不適合文化水平較低者;是對心理活動的間接測量,只反映結果,無法反映心理活動過程。
(4)調查法
①含義:以提問的方式,讓調查者就某一問題自由表達其態度或意見的方法,如調查中國公民的國家認同感。
②優點:不受時空條件限制,運用較為容易;可以對數據進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③缺點:不能揭示因果關系;耗時耗力;受研究者的主觀影響較大。
(5)個案法
①含義:對某個人進行深入而詳盡的觀察與研究,以便發現影響某種心理與行為現象的原因,如對超常兒童的研究。
②優點:能夠解釋個體心理和行為的發展變化原因;有助於研究者提出某種理論或假設。
③缺點:實驗結果僅適用於個別情況,缺少普遍性。
(6)相關法
相關法並非研究方法,而是統計分析方法,可以不記。
①含義:探討兩個或兩個以上變數之間聯系程度的方法。
②優點:可以發現現象之間的相互關系,對現象進行預測;可以為實驗法提供基礎。
③缺點:無法確定變數間的因果關系。
研究原則:
客觀性、發展性、實踐性、系統性、倫理性。
研究方法
1、活動產品分析法。
對被試完成的產品進行心理學分析,來了解心理活動的過程及其特點的方法。活動產品的心理分析是觀察的一種變式。
2、問卷法。
一種通過書面回答問題來了解心理活動的方法。在研究學習動機、學習興趣以及性格特點等問題中被廣泛採用。這種方法可以在大量被試中同時進行,以便廣泛搜集材料。
3、測驗法。
不同於上述研究方法,它是用來考查被試完成某種活動的准備水平和某些心理品質的方法。通過測驗可以揭示被試是否具有某些能力和技能,查明對某種工作的准備程度。
Ⅲ 談談如何應用認知心理學的原理和方法組織教學
摘要:上好體育課的主要一環是如何調動學生上課的積極性,啟發求知慾,滿足學生在身心方面對體育知識和身體鍛煉的需要。本文從認知心理學角度,探討了體育課的組織與教法,把認知與教學統一起來,使教學與學生的生理、心理特徵有機結合起來,豐富教法,提高教學水平。
關鍵詞:心理學;認知;體育教學;組織
體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學生身心健康和和諧發展的根本途徑,育人之本,體育為先。在培養跨世紀德智體美育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過程中,體育正日益發揮著重要作用。其強健體魄、頑強拼博、團結協作精神、公平競爭意識等豐富內涵對培養合格人才所潛在的巨大功能,也日益被人們所了解、認識和接受。
體育教學是實現學校體育目的、任務的基本途徑,抓好體育教學工作,科學地設計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積極引導學生學習體育科學基本知識,樹立健身意識,掌握鍛煉方法,養成鍛煉身體的習慣,終身堅持體育鍛煉就成為學校體育的重要工作中心。
體育課程的目標通過體育教學的形式來實施。體育教學過程中主要解決三個問題:1)用什麼內容教學生;2)採用什麼形式教學生;3)用什麼方法教學生。三者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課的組織形式和教法是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質量的前提和保證。體育教學有其特殊性,它是集運動技術教學、技能和體能練習、意志培養、思想教育等多種內容和任務於一體的復雜教育過程。在常規教學中,課的組織與教法遵循運動技能形成規律;人體生理活動能力變化規律和體育教學一般原則、方法等,在教師的正確講解、示範指導下,學生在練習中通過認識過程(感覺、知覺、視覺、動覺、記憶、表象、語言和思維等)和身體練習來掌握體育知識、技術和技能,達到學習知識、掌握運動技術、發展體質、提高健康水平和轉變體育意識觀念等教學目的。傳統的教法注重客觀的認知規律而忽略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學習心理特徵。使學生在個性、興趣等方面的發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為了更好地搞好體育教學,改革教法,提高教學質量,使學生身心健康同步發展,在教學中除了遵循一般教學原則方法外,還應根據學生不同年齡、性別的學習心理來組織教學,使技能、體能與個性發展一體化,提高教學水平。
本文從認知心理學角度討論體育課教學的組織與教法。
1.做好課前准備
它包括了解學生的身體基本情況、場地器材、認真鑽研教材、教法和編寫教案等。充分做好准備工作是上好課的先決條件,也是提高教師業務水平和教學能力的一項重要措施。體育教學是教師和學生教與學的教育過程。教是向學生傳授知識、學習方法和指導學生的學習過程,並檢查學生所掌握知識、技術和技能使學生獲得身心教育。學是掌握體育基本知識、技能和技術,增強體質,發展個性,培養能力和轉變體育意識、觀念等。因此,做好課前准備,最重要的工作是在鑽研教材的基礎上寫好教案。認知心理學研究證明,影響學習效率的因素有三個;心理狀態、智力水平和學習方法,其中心理狀態是主要因素。它對學習效率具有調節和支配作用。心理狀態是人的心理活動的綜合表現。要想保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適宜心理狀態,關鍵要抓學生的學習動機、興趣、自信和意志等幾個心理活動的環節。在編寫教案時應遵循認知心理學規律結合教材內容,圍繞心理的幾個環節組織教法,使學生處在一個適宜的心理狀態中進行學習。
2.端正學習態度,調動學習積極性
健康的身體是學習的基礎,事業成功的保證。現代社會發展對人的全面發展要求越來越高,現代科技水平迅猛發展,給人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等社會活動提供了舒適的條件和環境,過分地依賴這些物質條件,缺乏身體鍛煉是造成現代文明病蔓延的根源。文明病的的發展傳播給人的工作學習和生活帶來一層陰影。體育是促使人全面發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現代文化生活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在體育教學中要對學生進行健康教育,使學生懂得健康的體質是孕育人的搖籃、事業成功的基石的道理。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是培養學習動機的首先條件,現代教育發展成終身教育,學習體育的任務也在向終身體育發展。因此,培養學生對體育的興趣愛好,提高強身健體意識,養成鍛煉身體的習慣,擺正鍛煉身體與學習文化知識的關系對組織好體育教學有重要意義。
3.培養興趣和求知慾
大學生一般處於身體和心理發展發育成熟的最後階段,這個階段的心理特徵是求知慾望強,好動爭強興趣廣泛。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這個特徵,積極引導學生的求知慾,這種慾望表現在學習過程中的各種動機的對滿足要求的渴望中,在教學中除了向學生講授大綱的基本知識、技術和技能外,還要強調身體健康、鍛煉意志、修身養性的意義,使學生明確體育鍛煉是長期的系統、不間斷的身體練習。但要遵循持之以恆,循序漸進,大、中、小運動量結合等鍛煉原則,才能收到強身健體,磨練意志的效果。以此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興趣,使他們對系統地學習體育知識和鍛煉身體的方法、手段產生強烈的學習願望,教師結合學生的身體狀況給他們展示鍛煉身體的前景,指出經過系統鍛煉,身體素質、體能水平、運動技術、技能水平能達到什麼程度,鼓勵學生積極地上好體育課,努力掌握體育基本技術、技能,養成鍛煉身體的習慣,長期堅持、終身受益。
4.用簡練、生動、形象的語言講解體育課的內容和任務
在課的開始部分,用較短的時間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講解課的內容、任務和要求,使學生明確課的任務和目的,以調動上課的積極性。人的一切活動都是一定動機所引起的,學習動機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是促進學習的核心。它的表現形式是興趣和求知慾。在課前用簡明扼要、生動形象的語言提出本課的任務要求,可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掌握教材的慾望,從生理上和心理上做好上課前的准備。
5.用情趣盎然、充滿競爭的游戲作為准備活動的主要內容
在體育課的准備部分中應使學生充分做好准備活動,使學生各器官系統迅速進入工作狀態,為上課作好生理和心理上的准備。如在慢跑和活動肌肉、關節、韌帶後用游戲法去做一般活動,再做一些專門性准備活動,這樣的准備既符合人體機能能力由低逐漸向高的運動規律,又能使學生在活躍的氣氛中神經系統處於適宜的興奮狀態,達到准備活動的目的。體育游戲具有技能性、集體性、趣味性、動態性和競爭性的特點,深受學生喜愛,在准備活動中適當安排游戲能豐富教學內容、活躍課堂氣氛,對調動學生上課積極性有極大的作用,它可提高學生的興趣,興奮神經系統,使他們產生愉快的心情,這些因素正是適宜心理狀態的表現,有助於學生在正式活動前,做好心理和生活上的准備。
6.講解示範與學生分析思維相結合
在教材學習階段,教師先講解完整技術動作,然後作出正確的示範動作,使學生對完整技術動作結構和技術環節有一初步了解,在頭腦中形成動作表象,如學習支撐跳躍,講解完整動作是由助跑、踏跳、騰空和落地這四個基本技術環節組成,環節動作規范性完成的如何,直接影響完整動作的質量,使學生對完整動作有一明確的概念。講解示範是通過語言演示方式使學生感知動作形象及環節與完整動作的時空關系,領會技術要點。感知是感覺和知覺這兩個心理認識過程,感覺是形成客觀事物的印象,是認識客觀事物的前提,知覺是直接作用於感覺器官的物體和形象的屬性總和,感知是思維活動的基礎,也是認識事物本質的先決條件。利用生動的講解、直觀的示範作用,為豐富學生的感知認識,引導學生把感知和思維活動有機的結合起來,是理解、掌握技術動作內在聯系和規律的一個重要方面。教學中講解和示範的直觀性引起的表象是生動活潑的表象,它能啟發學生積極思維,加深對教材的理解,在形成視覺表象的基礎上經過反復思考,逐步形成相應的動作表象,理解完整技術的要領。
7.反復練習鞏固提高
學生獲得生動的運動表象、明確基本概念、了解技術要領後,要正確的掌握完整技術動作,還必須經過反復練習,在練習中要強調學生通過視覺、聽覺感知動作形象與時間和空間的關系,通過動覺和肌肉本體感受來感知動作要領,加深對技術動作的理解,在教師的指導下不斷地糾正、改進技術動作,把技術動作的視覺形象和動作表象有機結合起來。在練習中教師還要及時地對學生進行適當的表揚,鼓勵是對學生練習效果和學習態度的一種強化手段,它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掌握技術動作的信心,除此之外還要及時的預防和糾正錯誤動作,使學生在反復練習中鞏固提高完成動作的質量。用認知心理學知識組織體育教學,緊緊抓住學生學習心理特徵,充分發揮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在教學原則、方法和認知規律指導下,不僅能提高教學效果,使體育課上的生動活潑,氣氛熱烈,而且對學生的想像力、理解力、觀察力和記憶力等思維活動發展有一定的促進作用,這對培養學生的體育意識,引導他們積極參加體育鍛煉都有直接的影響,對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具有積極的作用。
Ⅳ 認知心理學所採用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1.教育實驗法
它是根據研究目的,人為地改變或創設條件,讓一種因素發揮作用,從而引起或產生某種現象,揭示事實之間的必然聯系和客觀規律的一種科學研究方法。教育實驗主要採用自然實驗法,也就是在自然的、正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中進行實驗,使學生保持常態。這樣的實驗結果才是可靠的、可信的、真實的,才具有科學價值。按實驗對象的分配方法把教育實驗分為單組實驗、等組實驗和循環實驗等。
單組實驗:比如說一個地區、一個學校、一個年級或者一個班的學生,分期實施不同的實驗因素,每次對一個實驗因素的效果加以測量和分析。比如,「分層教學法在教學中的作用」的研究,就可以採用單組實驗法,通過對某個班級學生前後行為的變化,我們可以分析出分層教學法對教學質量產生了多大的影響。
等組實驗:是選擇兩個條件相同或相似的組進行實驗,一組施加實驗因素,另一組不施加這種實驗因素,通過兩組間的比較,來看實驗因素的效果。比如,「新型××訓練法對提高運動成績的實驗研究」,我們就可以安排一個以傳統方法進行訓練的對照組,來對照分析這種新型的訓練方法對提高運動成績到底有多大的作用。
循環實驗:是把幾個實驗因素循環施加於幾個不同的實驗組,按照各實驗因素變化的總和來判定實驗結果。比如對「和諧教學法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的研究,就可以通過循環實驗,輪流對不同的實驗班施測,通過最後的結果,綜合分析和諧教學法對學生學習行為改變的影響程度2.文獻法
就是用書中的理論作為依據,推斷或驗證一個觀點的正確與否。也就是我們要站在歷史的角度,站在前人的肩膀上進行深入的研究。從中抽取出有規律性的東西為我所用,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調查或者比較分析,展開深層次的研究,從中總結出經驗,尋找出規律。但一定要避免重復別人的東西。3.調查研究法
調查研究法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的搜集有關研究對象的現實狀況或歷史狀況的材料,發現問題、揭示事物的規律,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調查研究法一般和其他研究法配合使用。按調查對象的性質和調查工作的方式,可以分為訪問調查、問卷調查、個案調查和文獻調查等。
調查研究法的步驟
第一步,做好調查的准備工作。首先要根據科研課題確定調查的題目是什麼,比如對「高村溫泉呼雷湯」的研究。首先要確定調查對象,擬定調查研究的提綱,確定調查研究的具體方案,如調查的方式方法,調查的組織安排、人員分工,所需要的經費等等。
第二步:具體實施調查。這是調查研究最關鍵的環節,科研工作是否取得成功,在多大程度上取得成功,具有多大的理論和應用價值,往往都取決於這一步。最大限度地獲得第一手真實的資料,是這一階段的根本目的。
第三步:對材料進行研究分析。通過對所搜集到的資料進行科學的整理,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分析,推斷出結論,找出問題的症結所在,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
第四步:總結階段。根據資料分析研究所得出的結論,撰寫調查報告,進行課題總結。4.教育觀察法
教育研究中的觀察法即人們有目的、有計劃地藉助於感官或輔助儀器,對處於自然狀態下的客觀事物進行系統感知,從而獲取經驗事實的一種方法。
教育觀察法的分類:自然觀察法與實驗觀察法,直接觀察法與間接觀察法。
自然觀察法是在自然發生的條件下,在對觀察對象不加變革和控制的狀態下進行的觀察;實驗觀察法是在控制條件的情形下進行的觀察。
直接觀察法是指直接通過感官考察研究對象的方法;而間接觀察法是人的感官通過儀器觀察研究對象的方法
Ⅳ 認知教學理論及其主要內容是什麼
一、產生背景
認知心理學家批判行為主義在研究「空洞的有機體」,在個體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上,認為是個體作用於環境,而不是環境引起人的行為,環境只是提供潛在刺激,至於這些刺激是否受到注意或被加工,這取決於學習者內部的心理結構。
這種理論的代表人物是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和奧蘇貝爾,這里著重介紹布魯納的認知結構教學理論。
二、教學目標
布魯納認為,教學目的應符合社會發展的需要。在他看來,當時美國科技空前發達,人們已處在急劇變化的社會中,個人和國家想要有更好的生存機會,有賴於年輕一代智力的充分發展,因此,發展學生的智力就成了教學的主要目的。
他在《教育過程》一書中指出,我們必須要強調教育的質量和理智的目標,也就是說,教育不僅要培養優異的學生,而且還要幫助每個學生獲得最好的理智發展。
三、教學原則
布魯納認為,教學理論必須考慮三件事情:
(1)學生的本性。
(2)知識的本質。
(3)知識獲得過程的性質。
學生的心智發展,雖然有些受環境的影響,並同時影響他的環境,但主要是獨自遵循他自己特有的認知程序,即動作表徵、肖像表徵和符號表徵及其相互作用。
教學的目的就是要幫助或形成學生智慧或認知的發展,因此,教育工作者的任務是要把知識轉化為一種適應正在發展著的學生的形式,而表徵系統發展的順序,可作為教學設計的模式。布魯納根據上述的理念,提出了相應的四條教學原則。
1、動機原則。學習取決於學生對學習的准備狀態和心理傾向。
2、結構原則。既要選擇適當的知識結構,並選擇適合於學生認知結構的方式,才能促進學習。
3、序列原則。既要按最佳順序呈現教學內容。
4、強化原則。既要讓學生適時知道自己學習的結果。
四、教學內容
布魯納認為學生成功學習任何學科的知識,都具有這樣三個特徵:
(1)知識的表徵方式。
(2)結構的經濟性。
(3)結構的效力。
五、教學方法
布魯納認為,學習包括三個幾乎同時發生的過程:(1)習得;(2)轉化;(3)評價。學生的心智發展,雖然有些受環境的影響,並同時也影響他環境,但主要是獨自遵循他自己特有的認識程序的。
學生不是被動的知識接收者,而是積極的信息加工者。教師的角色在於創設可讓學生自己學習的情境,而不是提預先准備齊全的知識。因此,他極力倡導使用發現法。
Ⅵ 兒童心理學教學的一般方法
親!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兒童心理學的教學方法,主要有觀察法、實驗法等。
觀察法,就是有目的、有計劃地觀察兒童在一般生活條件下言語和行為的變化,並且根據觀察的結果判斷兒童心理發展的特徵和規律的一種方法。
實驗也是一種觀察,只不過是一種有控制的觀察,耐枯旅即有計劃地控制各敗早種條件,在各種條件中,特別引起或改變某一條件,來研究兒童心理特徵的變化。常用的實驗法有自然實驗、教育心理實驗和實驗室實驗。
除了觀察和實驗兩種主要方法以外,還同時運用其他一些輔助的方法,其中最常用的是談話法、問卷法和作品分析法。
。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您,請給個小贊昌凳贊哦!謝謝!
Ⅶ 論述認知心理學常用的研究方法。
【答案】:(一)反應時法從刺激出現到人能作出相應反應總會有一定的時間間隔,心理學稱之為「反應時」。心理學研究表明,隨著加工這些刺激的認知過程的復雜程度的不同,反應時也會有很大不同。那麼通過精巧設計不同的認冊槐知任務讓人們完成,我們就可以在事後對不同任務的反應時進行比較或更復雜分析,從而得知人們完成這些任務的認知過程的奧秘。反應時法大體上可以歸結為三類。1.因素相減法:兩種作業,差別在於後者比前者多某個心理過程,則這兩種作業反應時的差即為該過程所需要的時間。RT2—RT1=辨別過程時間。該方法可以判定某個心理過程的存在,也可以確定某個心理過程所需要的時間2.因素相加法:完成一個作業所需時間是一系列信息加工階段分別需要時間的總和,那麼改變一些影響因素,如果這些影響因素是相互獨立的(即可以相加),則可以假定每一個影響因素作用於某個特定的加工階段,若這些影響因素相互制約,則假定它們共同作用於同一個加工階段。這樣通過單變數與多變數的實驗,從完成作業時間的變化上就可以確定這一信息加工過程的各個階段。該方法可以通過尋找獨立的影響因素可以推斷整個作業完成的心理過程。3.「開窗」法:不需要推理和兩種作業的比較,而能夠直接測量每個加工階段的時間,從而能明顯看出這些加工階段。可以確立一個作業完成所需的加工階段及其所需的時間。
(二)正確率法通過完成作業的正確率可以推斷加工階段的性質、特點及影響因素等,因為加工階段本身的特點,決定了完成作業時的效果不同。正確率能揭示某一加工階段的特點。
(三)口述記錄法?有些信州激友息加工時間較長,內部操作復雜,難於推理判斷其各加工階段,而出聲思考不影響思維的正常進行,可以知道其內部操作過程。該方法,一方面可為計算機模擬作依據,尤其當這類方法用於高級思維過程(人工智慧)的研究時;另一方面可直接了解高級思維過程的加工階段。
(四)計算機模擬?如果一個心理學理論成立,那麼將其應用到計算機程序中去,就可以在計算機上達到類似於人的活動效果。這是認知心理學與其他心理學分支在研究方法上的最大區別。計算機模擬的作用主要鉛埋表現在兩方面:
(1)證實心理學理論的准確性:能把某理論編成相應的計算機程序在計算機上運行、並能讓計算機做出和人一樣或相似的反應結果,就證明這種理論的正確性。
(2)是認知心理學的一個研究領域,即人工智慧研究。